不能不说,承包方式对促进人们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天刚冷下来的时候,南湾镇农技推广站温室大棚里快熟的青菜可以上市了。按照原来的设想,大家将收获的青菜统一交给了站里的会计陈起龙和黄宝顺,从镇上借了一辆车,一口气把菜全给拉到仪阳市去了。之前农技推广站已经跟仪阳市的几家大酒店说好了,他们愿意按猪肉的价格收购收一部分,看看市场的反应,如果能行,他们将长期收购农技推广站的反季节蔬菜。

第一次收获的青菜并不是很多,而且品种非常单一,只有上海青,毕竟其它的蔬菜成熟期要长一些。

镇农技推广站的会计跟着车到了仪阳市以后,找到原来商量好了的几家饭店、酒楼,没成想那些人全都变了卦,只同意按照市场上大白菜的价格上浮两倍收购,而且还要一个月结一次帐。黄宝顺和陈起龙当然不干了,明明说好了的事情,自己也把菜拿来了,别人却突然变了卦,这不是摆明了打死狗讲价钱么?虽然这些菜里面有一部分是陈起龙和黄宝顺自己的,但是也只有一小部分,再说了,这个价钱是大家都知道的,自己要是按照酒楼饭店给的价钱把菜给卖了,回到南湾也没有办法跟同事们交代啊。

黄宝顺和陈起龙当时就火了,二话不说,拿起了东西就走。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不单是那一家饭店给出的是这个价钱,其它几家饭店都一样。这事一想就明白了,不是别人不想要菜,他们根本就是商量好了的,存心要压价钱。

黄宝顺和陈起龙都没有做过生意,但是不表示他们不明白道理。两个人一商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都怪当时来联系业务的时候,谁也不好意思说这些菜是他们承包了大棚里种出来的,只能说这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温室试验项目的产品,别人饭店、酒楼一听是这么个情况,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东西是公家的,黄宝顺和陈起龙不过是占点公家的小便宜。彼此相互一打听,他们找的都是些大饭店酒楼什么的,摆明了不会做生意。于是事情简单了,大家商量好了统一压低价钱,在他们看来,黄宝顺和陈起龙本来做的就是无本的买卖,只要有钱挣,少一点就少一点。

他们那里知道,黄宝顺和陈起龙拿来的这些菜,全都是推广站的同事辛辛苦苦在承包的大棚里种出来的,不但每个月要压上一半的工资,水、电、煤和肥料都得自己掏钱,并不是白来的。

“黄站长,现在怎么办?”陈起龙着急了。

黄宝顺想了一会,咬咬牙:“这么着咱们也没法交代,要不这样,干脆,咱们俩豁出去了,自己到市场上找个地方,能卖多少算多少,剩下的等快天黑的时候降价都给处理了!”

虽然陈起龙非常不情愿到菜市里摆摊,但是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能点头答应下来:“行,听你的。”既然站长都能豁出去,自己还顾什么脸面?

两人开着借来的中吉普,直奔仪阳市最大的菜市场—东门菜市,他们两个打算蹲上一天,怎么着也得把这些菜给买了。

陈起龙把车开到菜市以后,找了一个地方被车停了下来,车斗冲着墙,装着菜的车斗对着外面。毕竟这会是上班时间,菜市里没什么人,看摊的比买菜的还多。打开车后门以后,两个人磨磨蹭蹭的,谁都没好意思开口吆喝。

边上看摊的都挺奇怪,谁也不知道黄宝顺和陈起龙是干什么来的。要说买菜吧,来了半天,谁也没见他们动地方,而且一车都是上海青,没事谁买那么多青菜?可要说卖菜,且不说两个人看着就不像农民,甚至连杆秤都没看见,也不见他们吆喝,再说了,有谁见过开着车来卖菜的?这个时候,就算想买一辆单车没有路子你都买不着,更不要说汽车了。

黄宝顺犹豫了好一会,看看陈起龙的样子,知道他也是个不会卖菜的,只好自己出马,吆喝了起来:“卖菜了,卖菜了,新鲜的小白菜啊。”吆喝是吆喝出来了,不过那个声音的确不怎么样,没多少人能听见。

好在这会人少,在加上黄宝顺和陈起龙的样子太奇怪,守着摊子的人都注意着他们俩,黄宝顺这才算没白吆喝。话音刚落,边上一个一直注意着黄宝顺他们这车菜的人走了过来。

“哥们,你们这车菜是卖的?什么价啊?”来人掏出香烟,给黄宝顺和陈起龙一人递了一支。

黄宝顺和陈起龙都不抽烟,摆摆手拒绝了。黄宝顺算是看出来,自己还真不是做生意的料,再看看陈起龙也够呛,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另换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来干这个事,黄宝顺想好了,不拘多少钱,先把这车东西给处理了,反正不是很多,就算回去了有谁抱怨,了不起从自己地里补给别人就是的,下回打死他都不来了。说起来还真给那些饭店和酒楼欺负到了,早知道现在这个样子,还不如当初忍口气,把菜全都卖给酒楼好了。

“我们也不会做生意,你看着给个价吧。”黄宝顺已经打定主意用自己的菜赔跟同事们了,也不想计较太多,随口说到。

“我看你们也不会做买卖,连杆秤都不带就卖菜。不过你们这菜还不错,要不这么,那么这车菜我300块钱全包了,你们看行不行?”来人在车上翻看了一下,叼着烟卷说到。

说起来300块钱不算低了,但是距离黄宝顺他们预期的还有一段差距,黄宝顺想努力一下,尽量少损失一点:“300块钱少了点,我这差不多也有300来斤菜,你看能不能再加一点。”

来人用手在头上抓了一下:“这么说吧,现在青菜的季节过去没有多久,大家伙还不是很馋青菜,所以现在给不出什么高的价钱,要是再过个十天半个月的,这车菜我能给你们500。要不你们考虑一下?”

黄宝顺一听,这人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到真不像是混混。

“你不知道,我们搞大棚不容易,成本很高,这些菜要是300块买了我们就亏了,回去了我们也不好跟大家伙交代。要不你就给400吧。”黄宝顺的意思是多得一个算一个,跟人谈起价钱来。

那人一听这菜是大棚里种的,当时把一直叼在嘴上的烟卷拿了下来:“你是说你们这菜是在大棚里种的?往后还有没有?”

“那是当然,在过上半个月,不但上海青,什么西红柿、豆角、黄瓜什么的,基本上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就是搞农业技术推广的。”说到这里,黄宝顺说话算是顺溜了。大棚在这个时候还是个新鲜玩意,别说仪阳市,就是整个西北省,大概也就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有那么几十个大棚了,换句话说,这是吃独食。

“你们是什么地方的?”来人问道。

“杨平县南湾的。”着也不是什么好瞒人的事,黄宝顺随口应道。

“这么着,就按你说的,400快钱,这车菜我要了。不过我想跟那没商量个事,不知道您是?”来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是我们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黄宝顺黄站长。”陈起龙在一边介绍着

“黄站长你好!咱们可是本家,我叫黄建华,这么着,咱们找个地方坐下吃点东西。顺便谈谈以后合作的事?不知道你们的大棚每天能有多少产量,要是每天几百斤的话,我想这么可以长期合作,你们种出来的东西我全包了!”黄建华一边跟黄宝顺握着手套近乎,一边说道。

虽然有了酒楼的事,黄宝顺已经不太相信这样的承诺了,但是看在黄建华那么痛快就答应400块钱把车上的菜全都给包了的份上,还是答应跟黄建华去聊一聊。

两个多小时候,黄宝顺和陈起龙开着中吉普踏上了返回南湾镇的路上,车上的菜都卸了下来,不过人却多了一个。黄建华要跟他们一起回南湾。

原来,这个黄建华本就是仪阳市数得上的二道贩子,专门做蔬菜生意,当他得知黄宝顺他们有将近五十个大棚,每天能出上千斤反季节蔬菜的时候,心开始痒痒了。毕竟是专门倒腾菜的,黄建华当然知道这些反季节蔬菜意味着什么。现在除了黄宝顺他们,市场上根本看不到反季节蔬菜,换句话说,只要拉住了黄宝顺和他的农技推广站就等于垄断了反季节蔬菜的市场。在跟黄宝顺和陈起龙一番商量之后,黄建华决定到南湾镇看一下,一来是看一看黄宝顺他们的规模,二来黄宝顺也告诉了他,这些大棚都承包出去了,他说了也不算,得听一下大伙的意思。不过就黄宝顺而言,他是倾向于把大棚里产出的蔬菜全都卖给黄建华的。第一是这样一来自己省得麻烦不用跑了。第二也免去了来回折腾的开销,也用不着求爷爷告奶奶的跟人借车。黄建华自己有一辆后三轮摩托车,他可以自己运输。最关键的,黄建华给的价钱不错,虽然不很高,但是已经属于黄宝顺可以接受的范围了。现在的关键是看看大家同意不同意把大棚菜全都卖给黄建华。

毕竟都是单位里的人,农技推广站的人商业意识还不是很强,黄建华来到南湾镇以后,黄宝顺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专门讨论反季节蔬菜的销售问题,同时也跟大家讲了今天他跟陈起龙在仪阳市碰上的情况,看到黄建华给出的价格,大家一致同意,所有承包大棚里的蔬菜全部买给黄建华。黄建华每天晚上带钱到地头收购就行。当然了,大家保留随时调整价格的权利,如果认为黄建华给出的价格不合理,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行销售自己承包大棚里的蔬菜。这间接的等于给黄建华套上了一个紧箍,他得按照市场规律收购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蔬菜。

南湾镇大棚蔬菜的种植和销售开始起步了。

正文第九章姜太公钓鱼

更新时间:2009-12-1716:17:16本章字数:3663

从南湾镇回来以后,黄建华开始紧急调动资金,他很庆幸自己能碰上黄宝顺。别看不过是倒腾点青菜,但这可是垄断生意。虽然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人并没有承诺让他包销所有产出的青菜,但是黄建华知道,只要自己的价格公道,人勤快一点,想来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人是不会那么麻烦,自己找渠道销售的。

黄建华不是很贪心的人,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二道贩子的毛利应该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但是这一般指的是普通的农产品,因为二道贩子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比方说市场波动、农产品损耗等等。但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大棚菜不存在这些风险,毕竟是独家生意,市场价格全由自己来控制。至于说损耗就更不用担心了,最多是运输途中压坏一点而已。仪阳市那么多人,每个市场批一点,农技推广站大棚的产出根本经不住庞大的消费群体。谈不上什么损耗不损耗的。

为了紧紧的拉住南湾镇的这些个大棚,黄建华非常小心的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赢利点,他决定把毛利控制在百分之十左右,按照这个价格政策,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人不会觉得吃了亏,转而向另外找人帮着销售产品或者干脆自己干,而因为数量和价格的原因,黄建华又能挣到钱,相对来说,他还是挣了便宜的。黄建华很清楚,做人不能太贪心,要是自己挣得太多了,恐怕以后就别想再找到主谋好的门路了。

正如黄杰想的,没过几天,农技推广站的几个人就悄悄的到仪阳市摸了一下大棚蔬菜的价格,,大家发现,黄建华还真没多挣他们的钱,基本上也就是在收购价格的基础上上浮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属于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于是,大家开是放心的将大棚里产出的东西全都销售给黄建华。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技推广站蔬菜大棚每天有人守在门口收购他们蔬菜的事情传播得很快,周围的农民开始心动了,不少人开始找上门来,请农技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传授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方法。当初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之所以能那么轻松的承包下试验大棚,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能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杨平县的反季节蔬菜的生产。黄宝顺的承包计划中也已经承诺,农技推广站凡是参与承包大棚的干部职工分片包干,保证每人承包一个自然村两个大棚的推广任务。现在好了,根本不用他们出去推广,几乎每个村都有人来找农技推广站要求学习大棚种养技术,这个情况还真让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大跌眼镜。

其实这不难理解,按照以前的习惯,镇农技推广站一般是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用行政性的手段推广一些新的东西的,农民有抵触情绪,推广工作很难开展,这也是去年搞实验大棚的时候谁都没心思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一但实验大棚搞起来了,县里面肯定要求在农村进行推广。农技推广站的人都有经验,别说一个大棚动辄要上千块钱,要是没有利益,你想让农民多养两只鸡都难,更不要说搞大棚了。

这要是放在往年,有这么多农民想到推广站来学技术,推广站的人不知道有多高兴。任务性的东西都是有指标的,完成了指标就意味着能拿到奖金,所以谁都想尽快完成指标。可是今年不同了,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人还真不想让农民把这个温室大棚的技术都学了去。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每间大棚至少创造了几百块钱的利润。这哪是大棚啊,简直就是一个会生钱的金窝,要是都让人学了去,可定会导致大棚菜的价格下跌。

黄宝顺当然是知道这些情况的,他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有农技推广站的人把想参观一下大棚的农民赶出去了。平心而论,黄宝顺也不愿意轻易就把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传授出去,但是他的那个承包计划上已经明确表态,在大棚承包期内是需要完每人一个自然村两个大棚的任务的。

如果说普通干部职工没有觉悟也就罢了,但是黄宝顺好坏是南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站长,而且是他代表全站干部职工跟镇上签下的承包协议,如果说完不成任务,领导上肯定会追究他的责任。如果说一直都呆在造纸厂,或许黄宝顺还没有什么想法。造纸厂的级别高、干部多,凡是都讲究按资排辈,别看黄宝顺在造纸厂属于干部编制,但是要想真正成为领导,或许是今生无望了。但是到了南湾镇以后就不一样了,尽管农技推广站不是什么起眼的单位,但是黄宝顺怎么说也算是干部了,再说他到南湾镇前后干的这些事情已经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如果说努力一点,很有可能能动一下位置,往上面调一下。人都是有欲望的,黄宝顺现在有了机会,当然希望自己能进步。现在,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队黄宝顺来说就是一个机会。黄宝顺知道,要是他真的能带动南湾镇附近的行政村掀起大棚种植的热潮,加上他率先在南湾镇搞起了承包试点,上面就很有可能会动他。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黄宝顺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全站人的推广任务全都拿下。

“看来这段时间我得下到下面的村里去呆一段时间了,不然今年大棚推广的任务肯定完不成了。”黄宝顺为了这个事已经想了两天了。按说黄亚玲现在还小,几个大棚还有那么多的事,自己实在不该在这个时候下乡,但是工作放在那里,他这个当站长的都完成不了,怎么说服站里其他同志完成任务?

“你去吧,家里有我,再说黄杰也能帮点忙了,实在有什么干不了的,我会叫陈起龙他们几个帮忙,问题不大。”李冬梅一边喂黄亚玲吃东西,一边回应着黄宝顺。其实黄亚玲也会自己吃东西了的,但是小孩子就是这样,吃的差不多了就不想吃了,最后一点东西总得大人喂。

“本来以为承包了以后,大家对工作上的事会更上心,谁知道别的都好说,就是这个下乡培训的事,谁也不愿意下去,生怕耽误了照顾大棚似的,真要是不情不愿的下去了,谁知道会不会捅出篓子来。”黄宝顺仿佛解释什么似的说道。结婚这么多年了,在造纸厂的事情不到,八个小时以外归自己。到了地方上是当了干部了,但是事情也多了,现在还要丢下老婆孩子和家里那么多事下乡,黄宝顺感觉自己亏欠了家里什么似的。

“要我说你们这都是自找的,现在大棚能挣钱的事大家都知道的。换了是我,给每个村子发一个通知,想学的报名,不但要限定名额,还得交学费,要不然怎么能显示出这大棚技术的价值?到时候大棚里的活有人帮干不说,你们农技推广站也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那些人花钱学了技术回去,你还怕他们不干?不就是一个自然村两个大棚么,要是肯听我的,别说两个,就是十个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哪用那么麻烦。”黄杰的这个办法要是放在几年以后还真不算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不能白给人,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还习惯用雷锋思想指导行动,总觉得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政府的义务,授人以鱼的事干得不少。

黄宝顺还真没想过推广大棚种植技术还可以这样办,不过仔细想一下,黄杰说得还真有道理。本来搞农技推广的宗旨就是以点带面,自己这样下乡去搞大棚推广,无非是下到下面村里找村长或村党支部书记什么的,让村里面的领导干部带头先干起来。他不了解村里的情况,怎么知道村里有谁真的想学大棚种植技术?要是真的按儿子说的办,肯花钱报名学技术肯定是真正想建大棚的,有了这些人,还用担心任务完不成么?

两天以后,南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给南湾镇下属每个自然村都下发了一个通知,每个自然村限定三个名额,食宿自理,学费一百元,到镇农技推广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学习反季节蔬菜的大棚种植技术,由于需要大量笔记,所以要求来学习的学员必须具备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按照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要求,不管是哪个自然村,对不按时报到的,一律取消学习资格。由于反季节蔬菜的季节性比较强,今年只开着一个班。

黄宝顺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发的这个通知,谁也没想到,这个通知顿时在南湾镇附近的自然村引起了轰动。老百姓都有这样一个概念,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南湾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这个反季节蔬菜种植培训班不但学费贵,而且时间还长,条件还那么苛刻,不用说就是好东西。再说了,镇农技推广站蔬菜大棚每天下午都有人守着买菜的事十里八乡早就传遍了,不少人还打听出了推广站反季节蔬菜的价钱。那可不是一般的贵,连杨平县都没有卖,全都给仪阳市的人买走了。像这样的好事,别人肯教给你就不错了,收点钱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到了报名那天,不但南湾镇所有自然村一个不缺都派来了学习的人,连周边乡镇都有不少人想来参加学习。黄宝顺这回是学聪明了,不管多少钱,周边乡镇的学员一个不收,就连南湾镇所属自然村的学员也得经过考试,对那些连笔记都做不了的,二话不说,当时就退了回去。要么换人来,要么放弃这个名额。其实黄宝顺也不愿意这样,但是没办法,实在是镇农技推广站很难找到那么大的地方教学。

看着报名的名册,黄宝顺笑了。看来,今年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推广任务是不难实现了。这还真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正文第十章丰收年

更新时间:2009-12-1716:17:16本章字数:4629

南湾镇的温室大棚推广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元旦过后没几天,南湾镇下属的自然村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了一栋一栋的采暖式大棚。从南湾镇农技推广站学回来技术的村民们第一次如此重视新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为了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他们不但花了钱,还扎扎实实的帮站农技推广站的人干了一个月的活。

镇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这次算是真的佩服起了黄宝顺了。且不说他带着大家承包试验大棚让大家都挣到了钱,就连原来让大家一直觉得非常难实现的推广任务也完成的如此顺利,不但能挣到钱,还可以利用教学的机会获得一帮免费劳动力。

第一期培训工作完成以后,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算是闯出了名气,不但南湾附近的乡镇、就连杨平、甚至仪阳市附近其它乡镇的农民都纷纷闻讯来到了南湾镇,希望能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

杨平县领导这回神气了。以前由于杨平县经济增幅一直靠后,地区组织各县领导开会的时候,十次到有九次点名批评杨平县,说杨平县的领导班子工作工作能力不行。可是元旦后地区第一次组织各县领导干部开会的时候,各县的领导干部开始找到杨平县的领导套近乎,希望能组织人到杨平县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地区领导也高度评价了杨平县在农业科技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是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了一件好事,要求杨平县委、县政府领导好好总结经验,争取早日在仪阳地区大范围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实现领跑西北省新农业的战略目标。

杨平县委、县政府领导回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召集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领导开会,在会上,南湾镇成了领导表扬和奖励的重点单位,要求南湾镇农技推广站再接再厉,开展广泛的学习和交流工作,争取让杨平县早日成为仪阳地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

黄宝顺他们也不傻,第一期反季节蔬菜种植培训班让南湾镇农技推广站收入了好几千块钱的现金,随便分一分,镇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每个人就分到了好几百,算起来比他们的大棚的收入还要高,这下,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反正大棚技术是要推广的,开班教学又挣钱,为什么不干?于是一个班接一个班,镇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都成了老师,他们承包的大棚理所当然的成了教室。学费是不变的,但是培训班的时间缩短了,由原来的一个月变成了一个星期的短训班。

事情多了,黄宝顺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管家里的几个小大棚了,好在地里的玫瑰花生长情况很不错,再加上滴灌管也接了进去,浇水施肥什么的都可以通过滴灌管实现,事情到是简单得多。不过黄杰一不是没有事干,为了控制花期,时不时的得剪剪枝什么的,不过这事不难,平时拿把剪刀到地里转两圈,修剪一下就成。现在的关键是怎么样在情人节前后让这些玫瑰花上市占领仪阳市鲜花市场。

“妈,你能不能用你们推广站的油印机帮我印一点东西?”李冬梅元旦前转正的,毕竟问文化水平相对低一些,现在在镇农技推广站负责一些杂务,推广站平时印宣传资料的油印机就在她手上管着。

“你们学校不是有油印机么?坏了?行,把东西拿来吧,我给你印。”听儿子说要印东西,李冬梅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学校老师要印试卷。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推广站几个有孩子在镇小学上学的家长,经常隔三差五的帮孩子用推广站的油印机印一些试卷什么,尽管这有点占公家便宜的味道,但是为人父母的都不容易,再说无非是用点纸用点油墨什么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是我们学校印东西,是我自己要印的。过几天就要到情人节了,我得印点宣传资料。”其实黄杰是想印点花语什么的,他明白现在情人节送鲜花的事还不是很让人接受,甚至有许多人还不知道情人节,自己的玫瑰花要想卖出去,不上点宣传手段是不行的。

“不就是惦记着你那点玫瑰花么?到时候拿出去卖不就得了,还印什么宣传资料?再说了,我一直想问你,你这玫瑰花准备怎么卖?难道上菜市里卖去?”李冬梅想这个问题已经想了挺久了,她倒是相信自己儿子种的这些玫瑰花能卖出去一些,但是她实在想不明白,黄杰打算怎么卖他的这些玫瑰花。难道真的挑上担子站在大街上卖?要真是正阳,李冬梅宁愿黄杰别折腾这东西了,要不然这活还不是又得轮到自己身上。李冬梅这辈子就跟黄杰上镇政府食堂卖过一次东西,就这已经让她难受了好久了,更不要说她现在好歹也是有工作的人了,再上街区卖东西怎么都不合适。

黄杰一听妈妈这说法笑了起来,这玫瑰花要是真拿到菜市去卖,还真有点牛嚼牡丹的味道了。

“妈,你放心,这事我早就跟黄建华叔叔说好了。他们家在仪阳市有一个小门脸,就在仪阳大学附近,靠近仪阳市人民医院。我跟黄叔叔商量了一下,就用他们家的那个小门面,简单装修一下,到时候专门卖花。我负责提供花,他们家负责卖,挣了钱一家算一半,等我这批玫瑰花下来了就开张。所以我得赶快印一点花语,不然不然该不知道怎么选花了。”跟黄建华合作的事黄杰一直没有跟家里人说起过,毕竟他得做有把握的事,外衣这中间有什么纰漏,也好另外想办法。

“你看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不跟家里商量一下?要是你爸爸不同意该怎么办?再说了,要是挣了钱那个黄建华说话不算数怎么办?净胡闹!”李冬梅挺佩服儿子的心智的,但是这么大的事他都不跟家里商量一下,万一出了问题就不好说了。

“没事,黄建华又不是傻瓜,再说现在整个仪阳市就我有花,他不跟我合作跟谁合作去?我早就想好了,等他们那边的店搞好了,您跟我一起去一趟,到时候把签一个协议不就完了?您还是赶快想办法帮我印资料吧。”黄杰开始磨人了,这是小孩的法宝,他怎么能不用。

“好、好、好!你赶快把要印的东西写下来吧,到时候我让推广站的李叔叔帮你打出来。”李冬梅想想儿子说得有道理,于是答应了下来。

仪阳市黄建华的家里,这两天正忙碌着装修准备用来开花店的门面。为了这个事,黄建华还差一点跟他的老婆吵了起来。

黄建华家的这个小店原来是一间小吃店,因为紧挨着仪阳大学和仪阳市人民医院,生意一直都不错,原本是黄建华的老婆管着。

自从黄建华联系上了南湾镇农技推广站以后,尽管有专人负责运输,但平时有事没事的,黄建华就会上南湾镇溜达一圈,不为别的,主要还是跟推广站的人联络感情,省得到时候他们把菜买给了别人。

黄宝顺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站长,再说也是最早跟黄建华打交道的人。一来二去的,两个人成了朋友,黄建华每次上南湾镇来,少不了上黄宝顺家里吃上顿饭。当然也就知道了黄宝顺家里几个大棚种玫瑰花的事。黄建华很诧异,他早就听说,黄宝顺能当上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站长,凭的就是率先搞出了反季节蔬菜,可是没想到,别人的大棚正热热闹闹的种蔬菜,他自己家里的大棚却种上了花。

对于这个事,黄宝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黄建华,这下,黄建华吃惊不小,闹了半天,黄宝顺还是因为儿子的话才整出的反季节蔬菜,看来黄宝顺的这个儿子别看年纪不大,脑筋却非常好用。

黄建华做了那么多年生意,最厉害的就是有眼光敢投机,要不然也不可能跟黄宝顺他们拉上关系。黄建华觉得,黄杰这么大张旗鼓的种花,没准还真是个好门路,改革开放这些年以来,人们对新鲜事物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度,或许还真的能够接受鲜花。

于是,趁着黄宝顺不在家的时候,黄建华跟黄杰聊了起来。黄杰正发愁应该如何销售玫瑰花,黄建华就送上门来,当然是一拍即合,一番商量之后,黄建华和黄杰达成协议,由黄杰提供鲜花,黄建华负责门面和销售,到时候润分享。黄杰打算好了,一旦今年的玫瑰花销售成功,来年他就要想办法说服黄宝顺,将外面的几个大棚全部种上鲜花,到时候仪阳市消化不了,就把鲜花买到其它城市去,黄杰不相信,未来到处都是的鲜花店没有道理在仪阳市没有市场。

相比之下黄建华的老婆吴月娥可就没有黄建华的眼光了,她总是觉得,好好的小吃店,一天怎么都能赢利十几二十块的,干嘛非要改成花店?要是说黄建华打算卖盆栽还好说,这年月不少人家里都喜欢种点花花草草什么的。可是黄建华要卖的全都是鲜花,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没两天就凋谢了,谁没事干了买那个玩意?所以,黄建华跟她商量把小吃店改成花店的时候吴月娥是坚决不同意。黄建华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想好了的事在家里就是决定。既然吴月娥不同意,那就没什么好商量的了,当时叫来了工人,小吃店大门一关,该搬的搬,该丢的丢,没几天功夫,花店的招牌挂了上去,就等着黄杰的玫瑰花了。

这一年,仪阳市的情人节玫瑰花成了最大的卖点,仪阳市的女孩子们无不以能在情人节这天收到男朋友送来的玫瑰花为荣。根据黄杰的提醒,黄建华特意找了一些仪阳大学的学生帮着送鲜花,仪阳市范围内,跑一趟5块钱,费用由要求送花的人支付。黄建华没想到,黄杰的这个主意顿时让花店玫瑰花的销量翻了几番,整个春节期间,黄杰那几个小小的大棚根本不足以应付如此大的消费市场,迫不得已,除了提价以外,黄建华只能连预订鲜花的招数都拿出来了,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应付。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首先黄建华做的是独家生意,整个仪阳市,除了他以外根本没有谁做鲜花生意,生意好是理所当然的。再有就是送花服务。这个时候,很对人还不习惯自己抱着一把鲜花送人,特别是刚谈恋爱的小伙子。有了送花服务就不同了,这年月,除了送信、送报纸,谁见到商店特意送东西上门的?花5块钱能帮自己请一个大小伙子送花,面子马上就有了。即使被拒绝了,也不至于太难看,关键是随鲜花送出的小卡片,平时想说不敢说的话都可以写上去,比写情书都强。

黄建华的老婆吴月娥这回没话说了,一顿早餐吃好一点不过一块多一点,一朵玫瑰花就要卖3块钱,就这还得预订。一张包装纸不过一毛钱,可是要想花店帮包装好,再扎上彩带,没有两块钱根本不可能,这简直比抢钱还要快,早知道这样开什么小吃店,老早就开花店了。

就这吴月娥笑得合不拢嘴的时候,黄宝顺也的到了一个好消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反季节蔬菜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业科技进步奖,黄宝顺被选为仪阳市人大代表,并被调到了仪阳市农业局综合处,等于说是连上了几级台阶,一脚踏进了科级(副科)干部的行列。不但如此,黄宝顺承包的三个大棚在一个季度里,光是卖菜的收入就达到了将近3000元,比他和李冬梅两个人一年的工资还要高,这还没算上单位里发的奖金什么的。

黄杰这会也在偷偷的乐,他那几个小大棚年前年后光玫瑰花就卖了一万多块钱,这还不算店里乱七八糟的其它收入。本来他还想着跟黄宝顺比一比的,可是在得知黄宝顺马上就要调到仪阳市工资以后,黄杰不出声了。一旦黄宝顺调到仪阳市,南湾镇的这些大棚什么的就得丢了,要是让黄宝顺知道自己有这么一大笔收入,肯定得没收,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说,偷偷摸摸的藏起来的好。

这一年,对于黄杰一家来说,绝对是一个丰收年。

正文第十一章合作

更新时间:2009-12-1716:17:16本章字数:4218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历来非常重视农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些列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成了各级领导异常关注和关心的焦点,也成了县乡两级干部政绩考评的关键问题。1986年一月一日,《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部署》的文件出台以后,落实政策,改善生产条件,组织产前产后服务,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成了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

正是因为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黄宝顺这个农业技术上的能人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杨平县领导在听取了南湾镇领导的汇报以后得知,只是短短一个冬季,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干部职工不等不靠,承包了推广站的温室大棚,仅凭一个人平均不到两亩地、几个月的时间,平均人收入可预测就能达到了3000元以上(当然了,奖金部分是不会有人提的),还通过开办培训班、现场教学等方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民学习大棚种植技术,相信来年,大棚种植技术将在杨平县全面铺开。

对于这样一个农业技术能人,杨平县领导如获至宝,于是,不但大会小会表扬,更是在汇报杨平县农业工作成果的时候,顺便将他做为优秀基层干部、科技能手、科技致富带头人给报到了仪阳市。

仪阳市委、市政府在研究和落实中央相关政策的时候注意到杨平县农业工作成果的报告,理所当然的注意到了黄宝顺这个人。于是,黄宝顺顺理成章的被调入了仪阳市农业局综合处,主要负责农业科技的推广工作。

随着黄宝顺的调动,一系列问题出来了。黄宝顺调到了仪阳市,家里人当人得跟着调去。李冬梅尽管转了正,但是进农业局机关是不太合适的,局里面也没有编制。只能安排到仪阳市农业局下属的种子公司。这也算是个好单位,各种福利什么的都不错,起码李冬梅是满意了。黄杰转学到仪阳市机关小学,黄亚玲当然是进机关幼儿园,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黄宝顺家在南湾镇的老宅处理和农技推广站温室大棚转包的问题。

如果说是一般的工人,一点调出了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理所当然的应该把原来承包的大棚还给推广站,尽管之前签订的承包合同是签了五年,不过要是黄宝顺不想还,恐怕还真没有人会跟他要。其实黄宝顺心里早就打算好了,既然自己都不在南湾镇了,还是把大棚黄还给推广站的好。对于这个,黄杰也没有什么意见,不过他不甘心就这么把大棚给了推广站,他还想利用这个大棚做点文章。黄杰知道,接任黄宝顺担任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站长的人原来是南湾镇团委副书记,叫吴梦琳。她哥哥是某集团军后勤部运输处的一个助理员,别看官不大,但是对于黄杰未来的计划来说,正好用得上。

这事得从黄建华知道黄宝顺要调到仪阳市农业局说起。

要说起来,黄宝顺调到仪阳市农业局是一件好事,别看级别不高,但是怎么说也是进了机关了。只要不出问题,就算熬资历,过几年也能熬出头,应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有人却高兴不起来了。最起码黄建华就高兴不起来。

事情非常简单,由于黄建华之所以能跟南湾镇农技推广站一直合作,除了他比较会做生意以外,关键的还是跟黄宝顺这个当站长关系不错,黄宝顺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全都交给黄建华销售。有站长带头,推广站其他的人对黄建华也挺放心,东西基本上都交给黄建华处理。附近的农民有样学样,大家种出来的东西平时也都是下午就带到推广站的大棚这边,交给黄建华处理。一来二去,尽管有不少人眼红黄建华的独家生意,但是想插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结果黄建华基本上垄断了仪阳市反季节蔬菜的市场,很是挣了点钱。再一个,黄建华老婆吴月娥在仪阳市开的那家花店尽管品种比较单一,但是也是独家生意,虽说挣钱不如黄建华多,但是也挣得不少,这事黄宝顺也知道,他还打算增加几个品种,逐步将承包的几个大棚全部改成种花,毕竟比较起来,种花可比种菜强多了。

黄建华担心的是,一旦黄宝顺离开了南湾镇农技推广站,别说种花的事没戏了,就连反季节蔬菜销售的问题搞不好也会因为黄宝顺的离开出问题。别看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相比起南湾镇来年大面积推广反季节蔬菜的的种植面积来说并不算太大,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培养,南湾镇周边的农民已经习惯有了菜就挑到推广站大棚边上卖给黄建华,不但省心、还省事,用不着自己麻烦。

黄建华算了一下,就不说明年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情况,就光今年春季,如果出现了变化,他就得赔不少钱,再说了,他好不容易跟仪阳市的一些酒楼饭店什么的打好了交道,万一蔬菜供应不上,金钱方面的损失事小,没有了信誉,在想打进这个圈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就为这,黄建华能不着急么?

自从跟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关系理顺了以后,特别是推广站大棚的收购点形成了规模,黄建华上南湾镇的次数就明显少了。来一趟少不得要请推广站的人吃上一顿,尽管花钱不多,但是天天这样也有点受不了,再说仪阳市的各个点还得跑,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

可是一听说黄宝顺要掉走的事,黄建华急了,当天就跑到了黄宝顺家里,想跟黄宝顺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补救的办法。当然了,黄建华也不傻,自然不是想劝黄宝顺留在南湾镇,只是想让黄宝顺留下句话什么的,好让他能多挣几天钱。

要调走了,黄宝顺当人得交接一下工作。吴梦琳一下子从团委副书记变成了镇农技推广站的站长,一个女孩子,出学校的时间不长,很多事情还搞不清楚,为了将来能顺利的开展工作,再加黄宝顺是往上调,将来还是自己的领导,不管是为了搞好关系还是为了工作,正好哥哥吴梦磊探家,吴梦琳跟哥哥吴梦磊一商量,干脆借着这个机会,到黄宝顺家里拜访一下,也算是人之常情。

吴家俩兄妹到的时候,黄建华和黄宝顺一家已经坐到饭桌前就准备动手。一看吴梦琳带着人来,黄宝顺连忙招呼李冬梅加凳子。一番介绍之后,大家坐了下来。

“黄站长,别客气,我是个当兵的,没那么多规矩,今天招呼都没打就找上门来,黄站长别介意啊。”部队的人就是说话痛快,再说吴梦磊怎么说都是正科级干部,相比之下,黄宝顺的级别还比他低。说话当然也就没那么讲究。

“嗨,说这话就过了不是,我们宝顺哥别的不敢说,为人豪爽是没说的,要不有事没事的我敢上他这来蹭吃蹭喝的?”黄建华毕竟是生意人,这些话顺口就来,再说看架势黄宝顺也不会跟吴家兄妹有什么不对付的,连忙腾地方,帮着黄宝顺招呼到。

“来,嫂子,这有几包我从部队带回来的酱肉,整两个盘子装上,我得陪黄大哥好好喝两杯!”在部队机关呆惯了的人就是正阳,平时在机关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但是一下到基层,一定得表现出豪爽来。吴梦磊一进屋就看出李冬梅的身份,马上表现出一副很熟络的样子来。

吴梦磊的表现很成功,顿时,整个屋子的人都对他有好感起来。

“小吴还真客气。”黄宝顺还挺喜欢这个气氛的,当时也不客气:“冬梅,把这几包东西整一下装盘,另外把上次建华拿来的那瓶剑南春拿出来,我得跟我们的小吴站长喝两杯!”黄宝顺知道谁才是关键人物,当然得矛头指向。

一听这话,吴梦琳笑了起来,在镇里面当了那么久团委副书记也不是白给的:“黄站长说笑话了不是?要喝酒你一会跟我哥和黄老板喝,我是不行了,我负责给你们倒酒当后勤。”

黄建华本来就是来找机会了关系的,一听这话那里能让未来的吴站长倒酒,连忙说道:“你们这都是领导,这后勤工作该是我这平头百姓的事,一会我给大家倒酒。”

吴梦磊今天本来就是给妹妹撑面子来了,当然不能示弱,赶忙拦下话头:“别、别、别,你们还都别抢,要说干后勤,那么谁都比不过我。知道我在部队干什么的么?”说着故意停了下来,看了大家一圈:“我是某集团军后勤部运输处的,搞的就是后勤工作。运输处,蒋介石的干活,那么多的军火都运了,别说这酒了,你们说是不是该我来负责倒酒啊?”

正在几个人说笑间,李冬梅将吴梦磊带来的酱肉装了盘,顺便带上来了酒,几个人说说笑笑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黄杰这会正想着什么事情,好半天没说话。

饭桌上,大家的话题尽量都不往工作上谈,纯粹一副联络感情的样子,其实谁都明白,这顿饭就是为了工作上的事的,只不过吴梦琳为的是能尽快上手推广站的工作,黄建华为的是他的生意以后更顺利。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谁都不好说什么。

喝到后来,剑南春喝光了,又开了吴梦磊带来的两瓶衡水老白干。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黄建华喝多了,晚上睡在了黄宝顺的家里。毕竟他的事还没有跟黄宝顺谈。吴梦磊是吴梦琳搀扶着回去的,毕竟他的酒量不如他说的那么好,倒是黄宝顺强一点,毕竟是当主人的,李冬梅还帮他喝了几杯,问题倒不大。

看见黄建华在自己屋里睡下了以后,黄杰跑到了黄宝顺的屋里,跟黄宝顺说了自己的计划。

眼看附近农民的大棚菜就要大规模上市了,将大棚交给吴梦琳,让她全部种花,用这段市时间挣的钱,通过吴梦磊的关系卖两辆部队退役的卡车,借助黄建华的关系,一个是打通仪阳市的鲜花市场,另一个,想办法在省城将反季节蔬菜卖到外地去。这样,市场交给黄建华,生产交给吴梦琳,运输由自己家里负责,利润分配上大家各占三成,彼此制约,合作起来应该问题不大。

黄宝顺想了好一会,总算是明白了黄杰的意思。如果吴梦琳不干,自己且不说不会买车,还有四年承包年限的大棚自然不会给她。黄建华要是没有了吴梦琳的配合,想在南湾镇收菜和鲜花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是没有了销售渠道,大家的产出就没有了销路。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大家都得利的东西,合作起来的可能性很大。要说起来,黄杰的这个办法其实并不是很牢靠,如果愿意,这几个人当中的人和一个人都可以硬着干下去,但是黄杰希望兜售的是一个合作的理念,要是这次成功了,那么以后大家就都能合作了。

第二天,黄宝顺、黄建华和吴梦琳、吴梦磊一商量,谁都觉得这不是什么吃亏的事,毕竟谁得投入都不大,搞好了前景很可观。于是,在黄宝顺跟吴梦琳交接以前,部队退役的卡车卖回来了。

正文第十二章合股公司

更新时间:2009-12-1716:17:16本章字数:3834

黄杰原来不过是一个学生,再加上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平时除了读书学习以外,剩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拿出来帮着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了,对外界的东西懂得并不多。不归有一点黄杰是明白的,别看现在搞个万元户什么的挺了不起的,但是再过几年,别说万元户,就是几十万、几百万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这些人当中,真正靠种地发家致富的没有几个,真正想发财还得靠经商。

黄杰并不懂该如何经商,但是低买高卖的基本原则还是知道的。根据目前仪阳地区的情况,再联系将父亲调到仪阳市的动作,谁都能分析出,仪阳地区已经有全面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的打算,这么一来,等今年仪阳市反季节蔬菜上市的时候,仪阳市场上反季节蔬菜的价格肯定就会直线下滑。但是这只是仪阳地区而言,相对北方地区广大的市场,仪阳地区就算全部都种上反季节蔬菜,相对于广大的消费群体来说也是不够的,那么这中间的差价就是物流部门的利润了。

黄杰也不是很清楚物流是怎么回事,但是有一点他记得的很清楚。当年他有一个同学,家里非常有钱,在杨平县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因为那个同学平时为人比较豪爽,跟黄杰的关系不错,所以黄杰对他家的事多少知道一些。

那个同学的爸爸在“文革”期间是杨平县一个造反派的小头头,文革结束以后,被判了几年的刑。刑满释放后因为一直找不到工作,成天只有东干点零活西找个差事什么的,但是挣的那点钱连糊口都困难,为了生活,只好干起了二道贩子,谁知道一声打击投机倒把、再加上他本来就坐过牢,不抓他抓谁?结果又进去呆了几年。后来政策变了,那个同学的父亲卖了家里的房子,搞了些本钱到了南方,专门干往北方批发水果的生意,几年后生意越做越大,但是苦于运输困难,于是自己就买了辆货车,南北的水果来回调,最后成立了一家大型物流公司。

黄杰有把握,现在这年头,只要有车,就算没有南湾的反季节蔬菜也能撑得下去,毕竟不是什么地方都通铁路的,再说铁路运输不但慢,关键是想要搞车皮太困难了,没有点路子,想都不要想。

毕竟是在后勤部门,吴梦磊的面子还不错,几个人商量好了以后,吴梦磊回到部队就想办法帮解决了两辆部队淘汰的解放牌大卡车。黄宝顺和吴梦琳都是国家干部,当然不好出面经营这个事情,所以全都交给了黄建华,由黄建华出面经营管理。不过事情大家都很清楚,怎么说都是三个人的生意,于是明里暗里的,无论是黄宝顺还是吴梦琳都有意无意的扩大着黄建华在南湾镇农技推广站大棚附近反季节蔬菜的收购点的影响力。

可以说这两辆车来的时间正好合适,第一批经过南湾镇农技推广站培训的出来的农民没有谁不是抱着发家致富的念头来的,技术学到手了,当然是抢时间赶速度,趁着新鲜蔬菜还得几个月才能出来,赶着种下了第一批大棚菜。于是,井喷一般,南湾镇的反季节蔬菜大量上市,黄建华的两台卡车派上了用场。别的商贩最多是用三轮车一车两车的收购,黄建华用的可是大货车,再说因为不在本地销售的原因,黄建华敢出比别人更高的价格大量收购农民种出的反季节蔬菜,一下子在打开了省内的市场。

生意人的眼光是独到的,随着杨平县周边乡镇农民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黄建华发现,目前的两台车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了。于是趁着跟黄宝顺和吴梦琳算账的机会,黄建华提出,趁着现在打下的基础,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把杨平县的反季节蔬菜卖到省内,甚至还可以卖出省去。即使到了夏季各种蔬菜上市的时候,他还可以理用手上的运力优势,将南方的水果运到北方来,尽可能占领各地的蔬菜水果市场。

黄宝顺和吴梦琳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要实现黄建华的这个想法,像目前这样小打小闹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投入,增加运力,但是这就意味着需要增加投资。

虽然黄宝顺和吴梦琳在这个事情都有投资,但是都不伤筋动骨,基本上都是抱着好玩的态度干这个事的。谁知道这才刚卖了两辆车,黄建华就提出要再增加投入,而且投入的成本又那么大,两个人难免有些犯嘀咕。谁都知道,合伙做生意最困难的是彼此间的监督和信任,现在所有运营的渠道都在黄建华手上。如果谁按照目前的运营成本,即便是亏了也没什么,但是增加投资以后,要是再增加投资,万一黄建华搞什么名堂,事情就麻烦了。

因为这件事情基本上都是黄宝顺出谋划策搞起来的,再说黄宝顺一家现在住到了仪阳市,黄建华过来很方便。吴梦琳怎么说都是下面乡镇的干部,算起来,仪阳市农业局可是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上级单位,就为了跟领导搞好关系,吴梦琳也不可能大老远的让黄宝顺和黄建华到南湾镇谈这些事情。所以正常情况下,这些事情都是在仪阳市农业局黄宝顺的家里谈的。

别人不清楚,黄宝顺是知道,要是没有黄杰的建议,这些事情也搞不起来,所以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瞒着黄杰,这会,黄杰正坐在小桌边上听着黄宝顺他们几个说事。

当看到黄宝顺和吴梦琳都对黄建华这个计划不出声的时候,黄杰笑了。

“爸,要我说黄建华叔叔说得有道理,既然能挣钱,为什么不干?不过现在这么干肯定不行了,万一黄建华叔叔把挣来的钱都拿跑了,到时候谁都说不清楚。所以,现在这个做法肯定是不行的。”

“去,别瞎说!”虽然黄杰说出了黄宝顺的心里话,但是站在黄宝顺的角度,黄杰这么说肯定是不行的。

“黄大哥,黄杰说得有道理,怎么是瞎说呢?”黄建华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毕竟接触的时间长,黄建华还是比较了解黄杰的,就拿花店的事情来说,要不是黄杰提出开花店,自己怎么会知道卖花竟然也能这么挣钱。

“黄站长,您这孩子不得了啊!年纪不大,心眼挺好使的。”吴梦琳顾忌不上她说这话会不会让黄建华不舒服,毕竟她对黄杰还不了解,咋一听黄杰的这番话,当然吃惊不小。

“我们家黄杰是有点小聪明,别看他年纪不大,但是现在自学已经开始学中学的东西了,当初卖车的事就是他提出来的。”黄宝顺很是得意的说,不管怎么说,黄杰都是他的儿子,再说了在黄宝顺的心里,要不是他早早的就开始辅导黄杰的功课,黄杰怎么能有现在这么好的成绩?也许是司空见惯的原因,黄宝顺并不觉得黄杰现在能说出这番话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的天!自学都能学到中学的东西?黄站长,你们家黄杰将来的成绩肯定比你强!”吴梦琳大惊小怪的说。

“这小子是聪明,我们家的花店还有他的一半呢!”黄建华有点不甘心的说,其实妒忌的成分居多。相比黄杰,他们家的那么孩子还真的差远了。

“黄叔叔,你们能不能不说我呀?要不我不给你们出主意了!”黄杰一听自己的小金库就要暴露了,连忙打断了黄建华的话,说出了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行、行、行,你说,现在这事应该怎么办?”黄建华一听黄杰的话,连忙闭上了嘴,毕竟相比起花店来说,杨平县的反季节蔬菜才是大头。

本来吴梦琳还想说什么的,但是看见黄宝顺正用期待的眼神盯着黄杰,也就没说什么,她也想看一看,这个黄杰能有什么新鲜花样。

“这事其实简单,你们可以注册一个物资流通公司,大家把股份写清楚,为了保险起见,到时候再请一个人当经理,专门负责物资的流向和收购,另外再请一个会计掌管资金的使用,这样搞业务的不跟钱打交道,财务方面也只对你们三个人负责,这样一来,出问题的可能性就小了,大家合作也就轻松了。”黄杰没有讲得很细致,一来他也不是很清楚,再说他相信有了他的这番话,黄宝顺、黄建华和吴梦琳当然会商量出一个更稳妥的办法来。

“这个办法好!”

“黄杰还真聪明!”

“我看就这么办!”

听了黄杰的话,三个人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当即表示赞同。

这天晚上,黄宝顺家的灯很晚还没有熄灭。

第二天一大早,黄建华就直奔仪阳市工商局询问办理物资流通公司的事项。至于黄宝顺和吴梦琳则开始筹划着准备钱什么的。毕竟这次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大家都得全力以赴。

一个月以后,仪阳市第一家民营运输公司“路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尽管只有六台货车,但是他们几乎垄断了杨平县的反季节蔬菜收购市场。至于杨平县和仪阳市,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扩大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面积,至于销售渠道政府部门是不想管的,这跟他们的关系不大。

诸多原因综合起来,注定黄宝顺、黄建华和吴梦琳该着要发财。不过这几个人都很聪明,谁也不会瞎说。黄宝顺和吴梦琳当然担心影响不好,至于黄建华是怕有人跟他敢一样的事,到时候给直接找来了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