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里是给一个才见面几次的小丫头送的礼物,方槿桐心中顿了顿,亲生妹妹还差不多。

方槿桐心中感叹,难怪上次送棋盒,原来和这吊坠子比起来,那棋盒根本算不了什么,她还像个跳梁小丑似的,非拉着思南去人家那里还棋盒。

转念一想,肖缝卿是谁呀,国中首富。

两盒棋子在肖家不过一根狗尾巴草的分量,肖缝卿哪里会放在心中?

果真是她思量多了。

方槿桐再看看手中这枚吊坠子,叹道:“既是你肖哥哥送你的,你就收起来吧。”

肖缝卿素来是个怪人。

早前的孤本都是一堆一堆存放的,这枚吊坠子兴许也是一时兴起,既然思南都拿给她看了,也算不得私相授受,晚些时候告诉爹爹一声便是了。

思南拍手欢呼,早前以为三姐姐定是又要拉着她去慧园还坠子了,没想到三姐姐竟然同意她收下了。

“你若是喜欢就收起来,别弄丢了,万一隔两日人家说送错了,找你讨回,看你怎么办?”

这句自然是打趣话。

思南赶紧藏在袖袋里,姐妹两人笑作一团。

也由得这些事,竟将要找爹爹的事情给忘到脑后了。

****************

翌日清晨,阿梧打了洗脸水送来。

方槿桐迷迷糊糊起床,一边洗脸,一边嘟囔:“今日似是也没有旁的事情,就在府中等乌托那那边的消息吧。”

今日乌托那要入宫提亲,若是顺利,今日晚间应当就会有消息传出来了。

阿梧顿了顿,“今日,不是景王约了吗?”

景王?

方槿桐先前还困得迷迷糊糊的,听到阿梧这句,忽得就醒了:“遭了,昨日说等爹爹回来问问爹爹的意思的,后来就同思南闹去了,把这事儿给忘了。”

阿梧也想起来:“不过,势坤楼这边似是也没有来人给咱们说一声,是不是…”阿梧转眸看她:“是不是老爷昨夜不曾回来?”

这也提醒了方槿桐。

近来大理寺中的琐事又多了起来,她也时常一连三两日见不到爹爹。

势坤楼没有来人回话,极有可能是爹爹昨夜没有回来。

“你让阿鼎去势坤楼那边看看,回头再说。”方槿桐吩咐。

阿梧应好。

晚些时候,阿鼎折了回来,果真说确认老爷昨夜没有回来,听势坤楼那边的小厮说,老爷昨夜有公事,留在大理寺了,许是要今日晚些才会回来。

今日晚些才回来,方槿桐有些为难了。

景王同她约的就是今日上午,爹爹不在,二哥也不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她去还是不去好?

方槿桐思量着,尚在外阁间来回踱着步,灵儿便来了苑中:“三小姐,贵客来了。”

贵客?方槿桐错愕。

尚未反应,就听一阵脚步声,由旁人领着,入了苑中:“槿桐,本王不请自来,也算冒昧了。”

方槿桐凝眸,半晌,才认出来:“景王殿下…”

第94章 生疏

方槿桐福了福身, 阿梧也跟着福了福身。

风铃小筑是方府内宅, 平日里哪有不经通传就进内宅的?换言之, 是不敢拦,也拦不住。

来的人是景王,爹爹和二哥又都不在, 景王若是说要来见她, 旁人自然不敢说旁的。无人通传,说明景王刚到方府就即刻往风铃小筑来了, 前厅也来不及找人来风铃小筑说声。

所以, 灵儿是在苑外隐约见到人影就急急忙忙过来, 片刻也不敢耽误, 来人衣着华服,身份定然不一般, 可她也没见过, 前厅也无人提前说一声,她也不知晓是谁,口中便着急唤的一句“贵客来了”。

索性,也算得及时。

“本是约好在踏月楼见面的,后来一想, 方寺卿兴许有所顾忌,槿桐不一定会来,便索性亲自上门了, 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景王自先前起就唤得她“槿桐”, 若是换了旁人还好,可景王同她并不熟络,会直接唤她“槿桐”便有些刻意了。

她却不知其中缘故。

而景王在京中素来名声好。

名声好的意思是,景王本人战功赫赫,同其他的皇族相比却十分低调。坊间虽然也有景王的传闻,却也皆是好的传闻,譬如亲民和善,除锄强扶弱,救死扶伤之类。

爹爹曾经说过,水至清则无鱼,越是刻画的天衣无缝的人设,越是藏了心思。还不若旭王好美色,惠王好赌,太子好玩弄权术之类…,各人都有各人的个性,可若是什么都不爱好,反而兴许是私下里想得到的越多。

大理寺前一阵的暗潮涌动,她多多少少在爹爹处听了一些。而这些背地里的招数,竟没有一条是同景王府有关的。

景王此人若非真的清心寡欲,便是极善自制和内敛的角色。

方槿桐收了思绪。过府是客,更何况还是景王,她再次福了福身:“景王殿下亲临,哪有见谅之说,爹爹前些时候得了些汉洲的云茶,殿下若是不弃,还请品鉴。“

景王笑了笑,没有推辞。

他其实对方寺卿的女儿并无多大印象。

方家虽是国中的老牌世家,可到如今,也算不得出众了。朝中新贵年年有,压死的无非都是这些没有实权的老牌贵族。方世年这个大理寺卿做的,品阶虽有,却其实并无多少实权在手。大理寺素来是清水衙门,还是得罪人的差事。自古王孙贵族,官宦世家,哪个的定罪不是出自大理寺?所以大理寺向来是结怨的衙门,做得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大理寺卿这位置上鲜有做的长久的,他对方世年并不关心,也自然少有留意过他的女儿。

本想着应当也是见了他唯唯诺诺,亦或是阿谀奉承,没想到是个心思玲珑的姑娘。

簪缨世家便是簪缨世家,这些底蕴终究是有的。

也是方世年教养得好。

这些年想攀上怀安侯府的门第不少,能让沈逸辰上心的似是也只有方槿桐这么一个。

阿梧给他二人沏茶。

两人在风铃小筑的苑外小坐。

“隔壁便是恒拂别苑?”景王好似有意无意问起。

槿桐也不瞒他:“是,怀安侯在京中便暂住在恒拂别苑。“

景王轻笑:“我知晓。”

槿桐笑了笑,没有说话。景王分明是有意提到恒拂别苑的,又岂会有不知晓恒拂别苑住的是沈逸辰?

看来,景王此次来,怕是同沈逸辰有关。

槿桐心底却约莫有了数。

果然,景王放下茶盏,望着那颗杏花树,幽幽道:“早前逸辰来京中,都是住我景王府的,此回例外,原来恒拂别苑就在方府隔壁。”

他好似今日才知晓一般,言罢,还端起茶杯,轻抿一口。

方槿桐却是头一遭听说。

虽然她也在京中,但平日是真的同景王没有交集,又哪里会留心景王府的事?

她早前连怀安侯是沈逸辰都不知道,也更不会放心思在怀安侯府身上。所以沈逸辰是否同景王交好?沈逸辰来京中是住在景王府还是恒拂别苑之类,她哪里又会知道?

再着,实情是沈逸辰同她一处的时候,真没提起过景王,她又岂会将这两人联系在一起?

景王此番是有意透露给她听的。

槿桐从善如流:“原来怀安侯同景王关系如此近?”

她本就不知,也不算撒谎。

景王继续道:“我与逸辰自幼是发小,玩伴,穿同一条裤子,亲如兄弟…”

故事应当不短,槿桐安静听着。

心中却是诧异。

景王口中种种,应当是他和沈逸辰关系很近,自幼的发小,玩伴,应当是她同阳平,任笑言,曲颖儿等人的关系才对。可沈逸辰在京中这几月,她话里话外总是不免会同沈逸辰提起阳平,任笑言和曲颖儿,而沈逸辰却从未同她提起过景王。若他两人真是自幼的玩伴,发小,沈逸辰又怎么会刻意隐瞒?

毕竟…连许邵谊这样的,沈逸辰都会不介意得往她面前送。

连乌托那也都和沈逸辰交好。

却唯独没有听他提起过景王。

槿桐心中疑惑,却不打断,最后一句则是听到景王放下茶盏,语气有些默然:“只是他此次进京,就忽然同本王疏远了。”

方槿桐眸中微滞,竟然真的如此。

并非她多想。

也难怪,沈逸辰不同她提起,无非两种原因,第一是缄口不言,第二便是真的有心疏远。

沈逸辰不同她讲自有不同她讲的原因,但景王为何要同她说这些?

方槿桐也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景王和沈逸辰的事,她不清楚缘由,也不想参与,她不知道景王的意图,便不会主动接茬。

景王便似一掌打在了软棉花上,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又寻不到对方的错处。

等他抬眸,方槿桐只是在远处安静喝茶,好似并未听见一般,然后就听她开口唤了近身的侍婢:“阿梧,水有些凉了,添水。”

叫阿梧的侍女立即笨手笨脚照做。

槿桐回过神来,笑眯眯看他:“景王方才说沈逸辰什么?”

一脸好奇,并无特意回避的模样。

倒似是他先前多想了。

景王方才备好的话在心中去了多半,只得捡了一半说:“方才说,逸辰此次进京就同本王疏远了,槿桐可知其中原因?”

方槿桐一脸懵。

而这一脸懵明显没有造作成分,景王心中忽得沉淀下去,方槿桐应当也是不知晓的。

“殿下,怀安侯并未同我多说起过。”她不算撒谎,只是本色演出。

景王笑了笑:“我以为他会同你说起的…”景王顿了顿,又道:“槿桐无笑,我也是无处可问了,倒是曾今的挚友忽得疏远了你,你却连缘由都不知晓,也只有病急乱投医。”

方槿桐似懂非懂得笑了笑。

景王起身:“那便不叨扰了。”

方槿桐也起身:“我送殿下。”

她也没有心留他。

风铃小筑虽在后宅,但方家本就不大,从风铃小筑到府门口并无多久。一路上虽然方槿桐寻些话说,可景王分明心思在别处,方槿桐只当不觉。

等到大门口,方槿桐福了福身,算作行礼。

景王随从挑起帘栊,景王正准备弯身上马车,却看见前方一道身影。

“沈二叔。”

沈永波巡礼问候:“景王殿下。”

景王知晓沈永波素来算不得喜欢他,早前他去怀安侯府,逸辰和安安待他热忱,却唯独沈永波不冷不热,尤其是那双眸子,好似深不见底一般,又好似顷刻将他看穿。

他也不喜欢沈永波,却不得不摆出一幅谦恭模样。

“听闻安安也来了京中?”

景王自然知晓,但安安来了京中,沈永波和安安都未来景王府拜访,沈家一家对他的态度天翻地覆,他沉得住气才是假的。

“初来不久便水土不服,等休养好些,再登门造访。”

景王便笑:“改日来看安安和沈二叔。”

“殿下好走。”沈永波低头,多余的表情没有。

待得马车驶离,槿桐才上前:“二叔。”

沈永波拢了拢眉头:“景王去了方府寻方寺卿?”

逸辰让他照应方家,他自然有心。

槿桐摇头:“他来寻我。”

沈永波眉头拢得更深。

槿桐道:“他说自幼同怀安侯是发小,玩伴,关系一直密切,却不知为何怀安侯此次入京竟然疏远,为我可知其中缘由。但怀安侯确实未曾同我提起过,景王怕是有些失望了。”

“原来如此。”沈永波并未多说,只是看那辆马车消失在街角尽头。

第95章 送别

翌日, 羌亚王子入宫求娶阳平郡主, 君上恩准并亲自赐婚的消息传遍了京中大街小巷。

方槿桐是前一日晚些时候知道的。

刚入夜不久,灵儿拎着裙摆匆匆往外阁间跑来:“三小姐三小姐,乌托那王子来了。”

“怎么样?”方槿桐自然知晓乌托那身着华服入宫是做什么去了。

灵儿一面喘气, 一面笑眯眯道:“乌托那王子好着呢, 满脸红光的,说一定要来风铃小筑看三小姐, 看样子定然是有喜庆事情。”

乌托那的性子哪里藏得住事, 多半是成了, 方槿桐出了外阁间去迎。

“槿桐!你们君上答应我的求婚了, 我可以赢取季格拉了,我真是太高兴了!”来长风大半年, 乌托那竟是连汉语都学会了。

乌托那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他憋了一路。

好容易到了风铃小筑,就要上前去拥抱自己在长风最亲密的朋友。

吓得阿梧和灵儿赶紧拦住。

乌托那笑哈哈挠了挠头:“!@#¥%…&*”(我又忘了,季格拉说过的,不能随意拥抱旁的姑娘。)

身后的侍从也纷纷跟着哈哈笑起来。

方槿桐,阿梧和灵儿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乌托那要上前去拥抱阳平郡主, 阳平一脸严肃告诫,这里羌亚,你这样不合礼数规矩, 非君子之礼的场景来。

须臾,方槿桐上前:“乌托那, 恭喜你,终于如愿以偿了。”

“槿桐,所以我要头一个感谢你。”乌托那伸出右手,放在左肩上,深深鞠了躬。

而后起身,乌托那又朝身后高喝两句。

身后的侍从大声应和,便又纷纷掏出随身携带的乐器,开始载歌载舞起来。

羌亚人表达欢喜和庆祝的方式就是载歌载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是要符合以上主题,便会牵起衣裙,开始跳起舞来。

事出有因,不必拘礼。

乌托那带着方槿桐跳舞,阿梧和灵儿便着笑作一团。

只觉风铃小筑已经许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

君上赐婚不久,乌托那也要准备离京了。

入乡随俗,钦天监测算的良辰吉日就在腊月,京中到羌亚路途遥远,光是路上的行程就需许久。等回到羌亚国中,还要准备聘礼。

阳平郡主是长公主和安北侯的独女,也是君上自幼宠爱的外甥女,阳平出嫁,等同的公主出嫁礼仪。羌亚国中定要好好准备,盛大迎娶的,不能怠慢。

乌托那虽然不是往后的儿子,却仍旧是羌亚汗王的小儿子。

羌亚最讲究仪式,这样的婚礼盛大而热烈,要耗费的人力财力和精力都是巨大的。

这么一算,眼下都九月了,日头其实很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