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婷见着明慧淡笑着,没有说话的意思,于是笑着说道,“许是抓刺客的吧。”言下之意很明显,她没有见过徐习远。

周怡珊看了一眼明慧,没有继续问,撇开了话题和范明婷继续说了起来。

明慧则笑着和旁边的小姐用绳子翻着玩。

玩乐着吃了饭休息了片刻众人就各自告辞回府。

冯氏带着庶女出来,众夫人也奉承了她不少话说她教导出了个好女儿,于丽珍在宴席上听得不少夫人说着去出云庵见了自己的女儿范明玉,听得她们话里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心里也是乐开了花。两人都是带着笑,笑容很是满足。

马氏上了马车,这脸上的笑霎时褪了个干干净净,脸色一下就沉了下去。

回了府,冯氏让人各自回房歇息,自己则去了范老夫人的荣安堂,冯氏笑眯眯说着在武安侯府上做客的事情,范老夫人听得那范明婷温婉,懂礼知进退,没有因那普愿寺的事而恃宠而骄,很是欣慰。

说完了,冯氏又说了另外一件事,“母亲,今儿个可是听得不少的夫人提起了六侄女呢。”

“哦?六丫头不是在出云庵吗?”范老夫人疑惑地看向冯氏,“怎么会有人提起她?”

“可不是。”冯氏笑着回道,“这今日不少夫人说,去出云庵上香的时候,见到了六侄女,他们可是满口的称赞,说六丫头那佛偈可是讲得很好,比那出云庵的师父讲的还好。”

比那师父还好?众夫人的一下之意是这是怀疑范家六小姐是不是要一生青灯古佛?

范老夫人默了片刻,没有说话让冯氏退了下去。

在翌日请安的时候,范老夫人看向一脸婉笑的于丽珍说道,“这二丫头就要出阁了,过些日子,派人去接了六丫头回来吧。”

这两个月专心的吃斋念佛,不再跟自己提六丫头和十一的事,想来也应该是记住了教训了。

“是,母亲。”于丽珍屈膝,“儿媳替六丫头谢过母亲的垂爱了。”

女儿算得真准,写信劝慰自己别着急,安心等两个月,老夫人定会在明雅出阁之前接她回家。

果不其然,于丽珍含笑,这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

剩下的就只有范琦了,不过这半年多来,范琦在荣安堂也是照顾得妥妥当当的,被照顾得很好,自己又能天天都能看见,也就不急了。

范府长房是嫡长子,这范明雅就是嫡长房的嫡长女,如此的身份,这婚事当然得热热闹闹的,于是这从六月开始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嫁妆,宴席的宾客,这成亲当日要请的喜娘,妆面师父,陪嫁的丫头,陪房等等…所有的事情这一桩桩,冯氏都不敢有半点的疏忽,亲力亲为尤其是那嫁妆是检查了又检查,就生怕出了什么差错,忙得脚不沾地。

范府上下也渲染着一股喜气,上上下下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府里也是里里外外重新布置了一遍,喜气洋洋的。

范明雅的好日子是定在七月二十,明慧却是没有能亲眼看到范明雅出阁,在七月初六的这日,这宣文帝让何成来传了口谕,让她准备在七月初九伴驾离京避暑去。

第三十四章

明慧听得要去避暑,怔愣了一下,就吩咐苏嬷嬷带人准备行囊,这一去差不多就是两个月,虽是行宫那边有准备,这自己还是要准备一番的。

明慧算了一下日子,这范明雅成亲的日子,自己定是不在京城的,本来想过两日再去添妆的,这日子紧,过两日自己就离京了,于是让豆蔻舀了早已准备好的匣子,等下午那日头没那么烈了,这才带了豆蔻和冰片去雅园。

“奴婢见过郡主。”雅园里布置得喜气洋洋的,丫头们的笑容也是带了三分喜,一进院子丫头就跟明慧行礼。

“免礼。”

“郡主,请。”一个丫头上了前,给明慧领路往里走。

这雅园也是绿树成荫,因为烈日当空,树上的树枝条无力垂落着,院子的西边还种了一簇竹,烈阳高照,这竹叶都被晒得卷了起来,花圃的花儿被烈阳晒得恹恹的,一股股的热浪直朝人扑面而来。

进了屋,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明慧眼眸一扫,只见房间里的角落都用脸盆放置着冰块,丝丝往外冒着凉气,驱散了房间里的热气。

房里香蝉和几个丫头妈妈正围着范明雅在试嫁衣,见明慧进来了,忙行礼,“见过郡主。”

明慧挥手让她们起来。

“七妹妹,你先坐着等一会。”范明雅带着一丝歉意笑着对明慧说道。

“香蝉你去给郡主拿些消暑的花茶和点心来。”范明雅吩咐了香蝉一声。

“好,二姐姐你先忙。”明慧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郡主,请。”香蝉给明慧上了冰镇的花茶,上了点心,屈膝。

明慧接了花茶,喝了一口。

冰凉爽口,还带着一丝丝的甜味。

明慧端着杯子看着范明雅试嫁衣,红色的嫁衣,上面用金线绣满了精美的花朵和祥云,绚丽而华贵。

“这袖子,肩都合适。”范明雅穿着转了转,低头跟妈妈说道,“这里,这里,腰身这里,似乎有些大了,得收一收。”

“是,二小姐。”

范明雅不时地朝明慧一笑,忙乎了好一会几个丫头和妈妈才捧了嫁衣退了出去。

“七妹妹久等了。”范明雅额头上布了一层细细的薄汗,一边用帕子擦着,一边朝明慧走了过来说道。

“二姐姐言重了,不过是小做了一会,这茶都没喝完一杯呢。”明慧淡笑说道。

“那七妹妹在等一会,我去换身干爽的衣服。”范明雅一身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于是跟明慧说道。

“嗯。”明慧点头。

范明雅进里屋换了一身干爽堇色的夏衫出来。

“二姐姐,恭喜了。”明慧让豆蔻把匣子捧给了范明雅。

“七妹妹。”范明雅一笑,伸手接了看了,“谢谢妹妹如此费心了。”

明慧送的是一支足金镶着红宝石的石榴簪子,石榴寓意多子,很是吉祥,簪子没有很出挑,就是那一颗颗红色石榴闪着光芒,很是别致。

范明雅一见就很是喜欢。

扭头把匣子交给了香蝉,“谢谢七妹妹。”

“你我是姐妹,无需如此客气。”明慧笑了,环顾了一下问道,“二姐姐,东西可都是准备妥当了?”

房间也是喜庆得很,就是垂帘也是红色的软罗纱,透着一股子的喜气。

“都好了。”范明雅点头。

“可惜,二姐姐的成亲当日妹妹来不了。”明慧脸上带着遗憾,看向范明雅说道,“刚表舅舅让何公公来府里传了口谕,让我陪驾避暑。”

范明雅一笑,体贴说道,“妹妹莫如此说,皇命在身,姐姐就算是出嫁了,以后回娘家来妹妹不是就经常能见到。”

“那也是。”明慧淡笑点头,“那妹妹就提前恭喜你了。”

“七妹妹。”范明雅嗔唤了一声,面上飞上一抹绯云。

明慧和范明雅正说着话呢,范明玉和范明婷手挽着手姐妹情深结伴进了门。

进门一见屋里的明慧,范明婷笑着说道,“真巧,七姐姐也在呢。”

“六妹妹,八妹妹。”范明雅招呼了两人坐下,让香蝉上了花茶,又重新上了点心。

“二姐姐,我和八妹妹给你来添妆呢。”范明玉柔笑着说道,看了一眼明慧,“以为七妹妹在慧园收拾出京避暑的行囊呢,就没敢去慧园打扰,可是没有想到七妹妹倒是比我们还先来一步了,早知道你也来,就跟你约了我们三人一起来了。”

范明玉笑呵呵的,说得很是诚恳。

“是啊,过几天我就要走了,这二姐姐的成亲大好的日子,我也不能在,我正遗憾呢。”明慧淡然说着道。

“说这些做什么,姐姐出阁了还是你们的姐姐。”范明雅看着三个妹妹,打开了范明玉和范明婷两人送的的添妆礼,和明慧差不多,也是送的簪子,精致而漂亮。

“谢谢妹妹们。”范明雅笑着朝三位妹妹道了谢,笑着说道,“今日难得我们姐妹都在,晚上就在姐姐这里吃饭。”

“那好。”范明玉眼眸一亮,点头,“那今日里可要二姐姐破费了。”

“要不你也出一份子?”范明雅笑骂一一句范明玉,笑着转头吩咐香蝉去准备。

范明雅脸上带着待嫁新娘的娇羞,有对未来和夫君的处警,有将要生活了十几年熟悉的家的忧伤,还有对那个未来夫家的迷茫,看着三个妹妹,这心里难免有些不舍了起来。

许是心爱的女儿要出嫁了,冯氏听得四姐妹晚上要小聚一下,特意吩咐了厨房烧了四姐妹喜欢吃的菜,还让人送了一坛子果子酒,算是给姐妹四人晚上添个兴。

夕阳西下,暮色渐渐笼罩着大地,天际上挂着一路弯月,雅园的院子里挂了红色的八角宫灯,照得院子里通亮通亮的,院子里的四周丫头用熏香熏走了蚊虫。

香蝉得了范明雅的吩咐,把晚饭摆到了院子里了,没了白天的炎热,晚风徐徐送来阵阵清凉,丫头给四人倒了果子酒,一时果子酒的清香四溢。

范明雅端起了酒杯,来一个先干为敬,“姐姐我先干了,妹妹你们随意。”

“呀,二姐姐,你可慢点喝,若喝醉了,这大伯母没得会说我们姐妹几个贪杯。”范明玉忙拦了她继续想要喝的架势。[]

“六妹妹,这酒是母亲送来的,不会计较我们失态的,而且是在自己家,无需忌讳那么多,今日我们姐妹几个不醉不归。”范明雅抚开了她的手,轻笑着说道。

“好,既是大伯母的意思,那我们就喝吧。”范明玉收回了手,点头笑着说了一句,端着酒杯抿了一口。

余光看了看坐在旁边的明慧。

这个七妹妹,总是淡淡的,却是越发的看不透了。

去出云庵住了那么久,沉淀了自己过于急躁的心,却不想,自己在沉淀的同时,她也是往前走,如被雾氤氲的花一般,迷迷蒙蒙,自己更加的看不清楚了。

这几个月来,她住在出云庵,却是让王妈妈暗地里把秋水居查了一遍,听得了那桃子的话,她越发的相信,那次通草的事是这七妹妹挑破的。

可是她,她怎么会懂?

怎么会识破那通草的事呢?她怎么会有那般本事呢?

范明玉是想了几个月也没有能想通这心里的疑惑,唯一可疑的就是她上京和皇宫一年多,发生了她不知道的事情。

不然,她范明慧一个小小只懂闺训,诗词的闺阁小姐,怎能识得那通草?自己做得又那般的谨慎。

“六姐姐这么喝怎么行,要跟二姐姐那般一口干。”范明婷轻笑着打趣范明玉,说道。

“八妹妹,你怎的也皮了起来了。”范明玉笑呵呵的扭头伸手朝范明婷的身上挠去。

“六姐姐饶命,六姐姐饶命,我不敢了,不敢了。”范明婷笑得花枝乱颤,一个劲地告饶。

“二姐姐,妹妹先恭喜你了,祝你和姐夫百年好合,早生贵子。”明慧端起了酒杯,朝范明雅举杯示意。

“七妹妹,今日我们只叙姐妹情。”范明雅喝了一口果子酒,看向明慧说道。

明慧淡淡一笑,喝了一口,点头,“好。”

范明雅喝了有三四盅酒了脸色染了红晕,颜色有些迷离地看着三位妹妹,呵呵笑着说道,“姐姐我这嫁了人,将来就不能如此随意和你们一起喝酒聊天了,今天你们三个可得陪我尽兴。”

这嫁了人,总归是要循规蹈矩,上要侍奉婆母,下要威慑妾室通房,还要伺候自己的夫君,说话都要谨慎,哪能如在家做姑娘一般轻松自在,许是因范明雅的话说到了三人的心里,范明玉说话也不带着刺里,范明婷比平若也多了一份活泼。

“想不到大伯母这里还有这么好喝的果子酒,今日我们可是借二姐姐的光,有口福了。”范明慧淡笑抿着果子酒。

四姐妹吃着,那边又有丫头陆续上了好盘小菜,还上了几样当季的瓜果,四姐妹都吃得很尽兴,喝得也很尽兴。

“二姐姐,你可是不能再喝了,再喝,你就醉了。”范明婷看着范明雅喝了好几盅酒,面色潮红,忙劝阻说道。

范明雅眼色有些迷离,带着笑摇了摇头,朝范明婷说道,“没事,没事。”

范明婷见如此,也就没有说了,只是吩咐香蝉去把准备好的醒酒汤端上来。

四姐妹说说笑笑,一个个都喝得脸色飞着绯色的红霞这才作罢,这以后,姐妹四人再没有如此这晚上一般在清色的月色之下无忧无虑聚在一起说说悄悄话,喝杯果子酒惬意的时刻,多年后,当有人回想这一晚四姐妹的欢声笑语,如恍如隔世。

各丫头伺候四姐妹喝了半盏茶醒了醒酒,这才各自扶了自家的主子告辞。

范明雅脸上泛着红晕,扶了香蝉的手把三个妹妹送到了院子门口,等人走远了,这才转身回房,让香蝉伺候自己歇息。

“郡主,您小心点。”豆蔻和冰片两人左右搀扶着明慧。

明慧笑了下,眼里一片清亮,松开了两人的搀扶,自己缓缓朝慧园走去。

郡主,她没醉?

豆蔻和冰片两人对视了一眼,忙跟了上去。

收拾好了要行李,明慧带了齐嬷嬷冰片和豆蔻三人跟自己去,这苏嬷嬷就留在慧园,看家。

在出发的前一天,宣文帝让人接了明慧进宫,在芳菲殿住了一晚上,翌日,天蒙蒙亮,就被齐嬷嬷挖了起来,梳洗一番准备妥当出发。

这避暑的地方是在离京城有三百里路的行宫——丽林苑。

丽林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上有暖暖的温泉,也有甘甜的山泉水,在山的一头还围了一个大大的天然猎场。大安历代的皇帝都爱在炎热的夏天去那避暑,这宣文帝当然也是不例外,自从宣文帝登基来,除开始刚登基几年政局不太稳太忙抽不开身没有来外。

后太平盛世,宣文帝每年都会在七八月去住上两个月,这京城到丽林苑的路也是修得平整异常,很宽敞,比官道要好。

因天气热,所以天蒙蒙亮太阳没有升的时候,就早早出发了,到了中午烈阳当空的时候,在路上歇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又开始赶路。

浩浩荡荡的数百辆马车由御林军护送着,在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终于赶到了丽林苑。

这丽林苑的宫女内侍自是早就得了消息的,这吃的,喝的,住的,热水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圣驾到的时候,这丽林苑的管事内侍带了众人在宫门口迎接圣驾。

明慧一下马车,就感到一股凉风迎面吹来,凉爽凉爽的,完全没有京城的炙热,当即就满足地吸了一口气,这凉爽是带着青草的气息,比自己慧园房里放置的冰块是完全不一样的。

“奴才恭迎皇上,皇上万岁万万岁。”众人跪地高呼。

“免礼,平身。”宣文帝高兴地大手一挥,率了众人往里走去。

这次一起来避暑,宣文帝带了两个妃嫔,一个静妃,另外一个正得圣宠的戚贵人,这戚贵人出身不太高,只是地方知府的女儿,不是世家勋贵出身,在京城并没有什么背景,却是生的天生丽质,体态妖娆,媚态横生,一入宫就获得了宣文帝的宠爱,几个月来一直圣宠未褪,这避暑自然也是带着一起来的。

静妃温柔端庄,很有亲和力,跟来伺候打点皇上的起居生活,自是妥妥当当的。

皇后留在京城把持后宫,同样的实力不容小觑的贤妃也留在宫里。随行的儿子只五皇子徐习徽和六皇子徐习远。大皇子留在京里处理朝廷各事,这二皇子也留在京里辅佐兄长。

同行的本来还有依宝公主,可她因为前一夜突然吃坏了肚子,拉了一晚上拉得腿肚子都打颤,也就只好乖乖地留在宫里养病了。

同行的还有信王和依晴郡主,以及几家深得圣宠的勋贵重臣极其家眷。

明慧一看到那依晴郡主就觉得如同来避暑的好心情也低落了不少。[]

依晴郡主抬着下巴,瞥了一眼明慧,脸色也有些不好,可是瞧着宣文帝和自己的父王都在,朝明慧微微颔首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想着那晚被打的一巴掌,依晴郡主心里就是一股怒气涌了上来,手一握紧,眼眸闪过一丝狠毒。

这一次听得那范明慧也来避暑,她就死缠烂打硬磨着跟了来。

一掌之仇,她一定要报。她是天之骄女,是正统的皇家血脉,她范明慧当众掌掴,她怎么那般侮辱自己?

宣文帝是没有发觉两人的小心思,率着众人一起往里走去,一起用了晚膳,然后发话说舟车劳顿,大家回房好好休息。

明慧被安排在离宣文帝住的主殿最近的霁月殿里,霁月殿小巧而精致。

梳洗沐浴完,等豆蔻帮自己绞干了头发,明慧就爬上了床上。

丽林苑这边的晚上,凉丝丝的,不同于京城,晚上也是闷热闷热的,窗户大开着,外面的月色泄了进来,能听到外面蟋蟀的叫声,还有远处林子里鸟鸣的声音,一阵阵的凉风从窗口徐徐吹了进来,送来丝丝的凉意,明慧嘴角翘起很快就沉入了梦乡。

醒来的时候已是朝阳满地。

“郡主醒了?”豆蔻一见明慧坐了起来,忙走了过去,冰片则走了出去,唤了小宫女把梳洗用的水端了进来。

明慧望了一眼沙漏,又看向窗外的阳光,问道,“什么时候了?”

“已经辰时三刻了。”

呃,辰时三刻了?这么晚了。

“皇上派人来看了两次了,见郡主睡得沉就没让奴婢叫郡主起来。”豆蔻笑着拧干了帕子,递给明慧。

“来了两次了?你们也不知道叫醒我。”明慧横了两人一眼,接过帕子洗脸。

“皇上说郡主昨日舟车劳顿定是累了,特意嘱咐了不让奴婢吵郡主的。”豆蔻慧黠一笑,解释了一句。

不是不叫,是皇上有令,她们叫了就是抗旨。

明慧瞥了她一眼,也没计较了。

让豆蔻在头顶上梳了个简单大方的如意髻,戴了两朵粉色的宫花,宫花是用米粒大小的珍珠串珠而成,再插了一支雕成梅花的翠玉簪,耳朵上带了小巧的猫眼石耳坠子。月牙白的撒花裙子,窄袖葱绿的对襟上衣,外罩月牙白的绞纱,清爽又清丽。

刚穿戴好了,苏嬷嬷带着宫女端着早膳进来。

明慧吃了七分饱,就起身准备去主殿给皇帝表舅舅请安。

“郡主,皇上说了,等郡主醒了,直接去围场。”豆蔻见着明慧抬脚往外走,赶忙说道。

“围场?”明慧扭头。

“是。”豆蔻点头。

明慧点了点头,找了个小宫女带路,领了豆蔻和冰片去围场。

明慧跟着小宫女到了行宫的后面用来骑马的,入眼的是一大片绿草,绿草如茵,青草上面还带着晨露,朝阳一照,光彩夺目。

“郡主。”何成带着内侍站在围场的入口,见着明慧来了,忙行礼。

明慧走了过去,抬头往围场里看去。

宣文帝骑着骏马迎着朝阳策马奔腾,散发着君临天下的气势,那胯下是一匹白色的马,那马儿毛色发亮,一看知道是千里良驹,

“郡主,请喝茶。”何成让明慧坐在一旁准备的凳子上,让人上了茶。

“多谢公公。”明慧刚喝了两口,宣文帝就策马跑了过来,翻身下了马。

“皇帝表舅舅。”明慧起身忙见礼。

“起来,起来。”宣文帝笑呵呵地坐到了明慧的对面,接过何成递上来的茶喝了一口。

何成这才握了准备好的帕子,擦去了宣文帝额头的汗水。

“嗯,气色不错,看来昨晚睡得好。”宣文帝看着明慧,点了点头,说道。

“多谢表舅舅垂爱。”明慧笑着谢道。

“去,让他们牵过来。”宣文帝朝何成递了一个眼色。

“奴才这就去。”何成把手里的帕子给了身后的内侍,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