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如置身冰窖,心里凉飕飕的。

”前段时间,我正好出远门了,听得消息才赶回来的,如今皇上是怎样的一个态度?“齐少卿看向明慧问道,京城里其他的动静他都能查个一二,但是皇上的态度确实难以揣摩的。

”皇上只是勒令大理寺卿严查这件事。“明慧说道,凝了下眉头,”不过,事情并无其他的进展。“

”只要没有定罪,还是有回转的余地的。“齐少卿看着明慧说道,”有消息传来,北辰国的太子已经动身出使大安,不日就会抵京,你尽量把事情拖延一段时间。“

北辰国的太子!

她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明慧讶异,北辰国的太子!查不到证据,这个时候北辰国的太子的出现,是不是代表着事情就有了新的转机?

”嗯,大概是什么时候到?“明慧点头。

”估计得十天半月左右。“齐少卿说道。

明慧点头,又蹙起了眉头,”那太子来了,会有什么帮助吗?“别到时候,来个指证,那公主府可是百口难辩了。

”会有的,就算是没有,我们也得必须让他有帮助。“齐少卿倒是胸有成竹,沉吟了一下,冷声说道,”万一事情到了不能解决的地步,大不了劫狱。“

是啊,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那就劫狱,大不了隐姓埋名去别的国家就是了,活着总比死了好。明慧一笑点头,突然看向齐少卿问道,”当年柳成河一役,还有阻拦舅外祖母的人是不是宁国公,武安侯等人?“

齐少卿却是没有回答明慧,而是微微一笑说道,”郡主表妹,这些以后再与你详说,眼下姑祖母最重要。“

没有否定,也没有承认。

不过他不想提,明慧也就作罢,不再问。

明慧长叹了一口气,皱着眉道,”这是个死结,是有人故意设这个死结,如今…。“

明慧看向齐少卿说道,”我怕有人对外祖母与大舅舅,二舅舅他们下手。“

若北辰国的太子来,会带来新的转机,那设局的人,是不是就会先下手为强?

公主府外围有重兵把守。

上吊投井畏罪自杀自然是不成的,两个舅舅与几个表哥都在府里。

要动手,那下毒是最佳的选择。

而且,公主府有钉子!上次大清洗都没有拨出来的钉子!

”不行,我得回公主府。“明慧放下手里的茶杯,说道。

齐少卿点头赞同明慧的想法,”嗯。你精通医术,可以防止他们下毒。“很显然,他与明慧想的是一样的。

”嗯,那我今天就回公主府。正好可以引蛇出洞,把那钉子给拔了。“明慧冷声说道,”至于…。“

明慧顿了下,解下了腰间系的玉佩递给齐少卿说道,”我回了公主府就出不来了,你若有什么事,可以找徐习远。“

齐少卿点头,”好。“

”齐表哥你也累了,那我就先告辞了。“明慧起身说道。

”嗯。“齐少卿跟着起了身,伸手指着房间里的菊花对明慧说道,”你尽管挑,权当是表哥送你的见面礼。“

明慧看了一脸笑意的齐少卿,很不客气地唤了豆蔻与冰片进来,挑了开得正好的一盆墨菊与一盆雪珠红梅。

明慧出了临水楼直接去了六皇子府。

徐习远见得明慧,很是意外,”是不是查出了什么?“

明慧摇头,说道,”没,我决定回公主府。“

徐习远想了想,也就没有说什么,”回去也好,免得你在外面日夜担忧。“

明慧想着要怎样解释一下齐少卿的事情,还有那北辰国的太子,却不想她还没有开口,徐习远就说道,”你放心,我会处理好外面的事的,还有,事情等北辰国的太子到了,就会有新的转机。“

”你也知道了?“明慧错愕。

不是知道,是自己动用了那边的暗卫,促使北辰国太子出使大安的,证据?那就找个更有说服力的证人来,有什么证据比北辰国将来的国君更有说服力?徐习远淡笑,看向明慧,”你也知道了?“

明慧点头,看向徐习远说道,”我刚去见了齐少卿,他告诉我的。“

”齐少卿?“徐习远问道,”齐家的后人?“

明慧点头,”具体的他不愿意多提,不过他确实是外祖母二哥的后代。“

明慧叹了一口气,”若不是外祖母这次出事,他定然是不会与我像人的。“

”患难见真情,我倒是想见一见。“徐习远握着明慧的手,说道。

”有机会的,我跟他说了,等我回了公主府,若有什么事情,就让他来找你。“明慧说道。

”嗯,我会吩咐下去的。“徐习远点头。

徐习远伸手拉了明慧入怀,低头在明慧的嘴角啄了一口,”回去了,万事小心。“

”嗯。“明慧软软地靠在他胸前,轻轻点头。

”我真是舍不得,你回了公主府,会有好些日子都见不到你。“

搂着明慧腰肢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明慧反手搂住了徐习远的腰,柔声说道,”不会太久的。“

”嗯。“徐习远轻轻点了点头。

”你的内伤还没有完全痊愈,事情让青杨他们去做。“明慧叮嘱说道。

”嗯。“

温情了一会,吃了饭,明慧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又了住的地方与黄妈妈叶嬷嬷说了,交代了黄妈妈让丁香与半夏若是查出什么就送去给六皇子,然后才回公主府。

”末将参见郡主。“下了马车,却被那镇守公主府的韩栋给挡住了。

”怎么?我回家还不成了?“明慧挑眉看着那一脸正气的韩栋。

”末将不敢,末将有命在身还请郡主恕罪。“韩栋不亢不卑,半分都不让。

明慧扫了一眼周遭的官兵,个个虎虎生威,目光灼亮,看来这镇守的人都是挑出来的精兵。

明慧目光看向韩栋,微微一笑,说道,”韩大人,我这是回家,我是公主府的人,若不被禁锢在公主府,是不是你的失职?“

”郡主…。“

”不如,韩大人派人去请示一下,我是进还是不能进?“明慧淡笑着很好心地提示韩栋。

郡主是不在公主府,但是皇上没有示意,韩栋也就是当不知道,可没有想到郡主却自己跑回来了!韩栋有些不解地看了明慧几眼,最后让开了路并令人开了侧门。

”有劳韩大人。“明慧浅笑,带了冰片与豆蔻进了门。

明慧直接去了安阳公主的院子。

安阳公主一见明慧,就拉着明慧坐到了身侧,”丫头,你怎么回来了?“

”姐姐,你回来就好了,我们可是都担心你一个人在外面会被人欺了去。“夏姝走了过来,伸手挽了明慧的手,说道。

明慧见着安阳公主脸色不错,探了下脉,也就放下了心,又看了一眼一旁笑着看着自己的李氏与姚氏,笑着说道,”这里我的家,我当然要回来了。“

”好,好。“安阳公主眼眸闪着水气,重重地点头。

明慧微微一笑,眼眸看向伺候在一旁的珍珠,翡翠,曾嬷嬷等人。

外面有徐习远与齐少卿在,如此,她也能放心回公主府揪那钉子了。

第三十七章

公主府的人不能出府,每日即有人专门送每日的吃穿用度进来。公主府上下并没有因为禁锢而发生什么变化,下人一个个也都是各司其职,很平静。

住在后院的女眷,就更加没有什么变化了,平日里公主府本来就低调,如此一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害怕的。

事发后,夏姝就住在安阳公主的院子里,就怕安阳公主年纪大了,遇上这样的事会扰心,于是又夏姝陪着说笑,也能解闷。

如今明慧回来了,明慧也与夏姝一起住在安阳公主的院子里。

明慧暗地里观察了几天,也没能看出谁是钉子,想想也是,上次公主府那样严格地上下清洗了一番都没有能揪出来的人,自然是藏匿得很深的,除非其主子下了令,一般是不会露出一丝破绽的。

而且能在外祖母身边的人,自然能力是不能小窥的。

不过,明慧也不急,只要事情有转机,那就设局之人肯定就会动手,不然,白设了这么一个死局。

公主府这些年低调,却有留有自己的实力,但明慧也能看出来,公主府看似是平静,平静下面确是波涛暗涌。

“外祖母,我前几日去见了表舅舅,看表舅舅的意思定然是不会相信那些所谓的证据的,外祖母您要放宽心,保重身体。”明慧记得刚回公主府的那日,晚上的时候自己与外祖母说了皇帝表舅的态度。

“嗯,这人生在世总是有那么一些坎坷要过的,等过去了,也就好了。”当时外祖母的脸上波澜不惊,似没有因为皇上的信赖而特别的开心与放心,反而看着明慧说了一句话,“你只管安心呆在府里,就算是刀架在脖子上了,外祖母也会保你们安然无忧。”说这话的时候,外祖母的脸上淡淡的,依旧是那般雍容贵气的老太太,但眼底却是透着凛冽,似带着踏着沙场那刺骨的风。

明慧听得当时心里就是一动,随即就是了然,公主府既是能低调行事这么多年,难道会预测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莫说齐家的事,就是外祖母安阳公主两次宫变所立下的功劳,也会令人所有忌惮。

所有,才会低调。

当然,也会留有后路。

“明慧姐姐,在想什么呢?”夏姝从一旁的探过头来,问道。

明慧回神,一笑,“没呢。”

“看你想得那么出神。”夏姝笑着为花儿剪了多余的枝条,“姐姐,其实你不说,我也能猜个一二的。”

说到此,夏姝就叹了一口气,俏脸上尽都是担忧。

明慧笑笑,说道,“不用太担心,事情总会解决的。”

“嗯。”夏姝笑着点头,然后指着面前的花儿,“姐姐,你觉得这可是剪可好?这样可不可以?”

姐妹两,闲来无事就闹着安阳公主一起收拾房里的花。

几天下来,祖孙三人倒也真是乐呵呵地把屋里的花儿都折腾了一番。

明慧抬头看了几眼,说道,“我是觉得挺好的,你给外祖母看看,正好我的也好了,让外祖母一起评评。”

两人笑着刚起身,珊瑚笑着进门禀告说道,“公主,国公爷与二老爷来了。”

“嗯,请他们进来这边好了。”那边的安阳公主笑着扶着曾嬷嬷的手起身,对明慧与夏姝说道,“你们也折腾了一晌午了,喝杯茶歇会。”

“是,外祖母/祖母。”明慧与夏姝笑呵呵地应了,伸手一左一右地扶了安阳公主去了一旁休息的小花厅。

三人刚坐下,夏秩与夏瑞就进了门。

“母亲。”

“父亲,大伯。”

“大舅舅,二舅舅。”

“都坐,都坐。”安阳公主待珍珠上了茶与点心,让明慧与夏姝坐在自己是身侧,然后伸手挥退了其他的人,一干下人都没有留。

明慧见得两位舅舅目光中透着隐隐的喜悦,就明白两位舅舅定然是有事要找外祖母说,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事?

明慧淡淡地笑着,与夏姝坐在安阳公主的身畔,没有出声。

“可是有什么消息?”安阳公主看向夏秩,夏瑞问道。

“母亲,北辰国的太子五日后就将抵京。”夏秩喝了一口茶,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神情来,但是说话的语气却是透着一丝秋天的爽快。

“北辰国的太子?”安阳公主扬了下眉头。

“嗯。”夏秩与夏瑞都点了点头。

“这倒是好事,两国相安几十年了,若能两国关系再能继续好下去,如此好的天下的黎民苍生。”安阳公主脸上透着大气。

她亲眼见证过战争的残酷,也因战争失去了所有的亲人。

战争带来的痛苦,安阳公主比任何人都要了解。

这么多年来,大安与北辰国虽是相安无事,但关系也不是那么睦邻友好,好在双方倒也没有人发起战事。

如今北辰国的太子能出使大安,那时两国的关系就会更进一步。

明慧看了一眼四周,花厅的窗户都大开着,屋里的阳光很足,外面院子里的也很安静,偶尔能听到丫头低声的说话声。

上次从公主府搜出了安阳公主与人来往的密函,明慧能想到自己的外祖母身边有别人安插的钉子,安阳公主等人自然也是能想到的。

于是今日,他们的谈话是一个下人都没让在身边伺候着。以往,一般安阳公主身边都会留着曾嬷嬷在身边伺候着的。

明慧看了看安阳公主与夏秩,夏瑞,考虑着什么时候把齐少卿的消息放出来最好,说的时候既不能让下人在场,还得让那钉子无意听到。

夏瑞性子有些急,忍不住就阴沉说道,“不知是哪个狼心狗肺的,对我们家下这样的狠手,等查清了真相,定参一本,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诬陷公主府,真相大白,那诬陷的人自也是逃不掉的。

安阳公主与夏秩都没有说话,但是脸上闪着阴霾。

一旁的夏姝脸上也露着愤慨。

“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如今之计是把府里的钉子拨出来。”明慧默了一会,看向三人说道,“这幕后之人设的一盘死局,但如今因北辰国太子的到来这死局就会有了新的转机,这钉子不除就有无尽的后患。”

虽自己在府里,能够防范一二,但是公主府这么大,人这么多,若是狗急跳墙那可不知道会给公主府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嗯,明慧是说的没错。”安阳公主严肃地点了点头。

“可是,上次府里那般大清洗都没有揪出来,如今能揪出来吗?”夏姝皱着小脸,说道。

“这北辰国的太子一来,倒是一个机会。”夏秩拧眉,说道。

“嗯,本是想彻底铲除了我们公主府,如今倒又有了希望了,只怕他们是不会善摆甘休。”夏瑞点头说道。

“母亲,尽管放心,我会吩咐府里的侍卫加强守卫的。”夏秩说道、

加强守卫的是不够的,这钉子是府里的人。

在座的人,就是夏姝都很清楚这一点。

但是,钉子埋得太深,除非再动手,否则,是防不胜防。

又不能把府里的下人都全都给换了。

一时,安阳公主与夏秩,夏瑞三人脸色都沉了下去。

“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明慧看向三人,说道,“总是能把人给引出来的,不出来,是我们露出来的筹码不够,我想只要足够的诱惑,会冒出来的。”

说完明慧眼眸里闪过一丝冷光,淡然一笑,脸上是胜券在握的光芒。

安阳公主等四人的目光全都落在明慧的身上。

杏黄的曲裾,淡淡的笑容,窗外的阳光有几缕投在她的身上,身上透着与年纪不相符合的沉稳与从容,似是一切都握在手心的感觉一般。

夏瑞第一个忍不住,问道,“明慧,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

安阳公主与夏秩虽然没有开口问,但是目光却是透着同样的意思。

安阳公主看着清雅的明慧,笑了。

明慧这孩子突然回公主府,她就开始就猜有目的回来的,不然在外面,有徐习远照看着,她自然也不会受到什么委屈,总是一家人都被禁锢起来的好。

不过,回来的这些日子,明慧也不说,安阳公主自然也就没有问。

如今,听得明慧如此一说,安阳公主心里是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外孙女是为了那钉子回来的,想来应该是之前就有了好的法子了。

明慧点头。

“姐姐,有什么好的法子,快说来听听。”夏姝望着明慧,说道。

“不急。”明慧看了眼夏姝朝她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安阳公主与夏秩与夏瑞说道,“那北辰国太子也快抵京了,也是时候了。”

见着夏姝一脸的急切,明慧笑着说道,“姝儿,你还小,等回头我再与你说。”

夏姝嘟起了嘴,然后乖巧地点了点头。

“到时候,还得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配合一二。”明慧看向安阳公主,夏秩夏瑞三人,目光透着别样的光芒如璀璨的明珠,“我们就来一招,引蛇出洞。”

话虽是这么说,但明慧相信,只等齐少卿的事一说,不用配合,他们也会真情流露的。

夏秩与夏瑞点了点头,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前院去了。

等吃了中午饭,午睡起来。

明慧如常去陪安阳公,明慧进了门,环视了一眼厅里,看向安阳公主笑问道,“姝儿呢?还没有起来吗?”

“早就起来了,被你大嫂与婉婷找过去玩了。”安阳公主笑着说道,“你大嫂见你没有起来,就没叫醒你。”

“原来去大嫂那玩了啊。”明慧笑了下,看了曾嬷嬷与珍珠等人一眼,随即想了想,脸上透着一丝严肃与忐忑,当着那曾嬷嬷,珍珠等人的面,对安阳公主说道,“外祖母,这次在外面,我见到了一个人。”

“啊。什么人?”安阳公主朝明慧招了招手让两人坐到自己的身边去,一边问着明慧说道。

明慧走过去,坐了下来,抬头又看了眼旁边的曾嬷嬷等人,考虑了片刻说道,咬了咬唇,“事情与齐家有关,事关重大,外祖母还是请大舅舅与二舅舅一起来可好?”

“是什么人?”安阳公主大惊手里一顿,手里茶杯的里茶水就漾了出来,呆了半响,扭头就对曾嬷嬷与珍珠吩咐说道,“快,快去请大老爷,与二老爷过来。”

“外祖母,外祖母,您不要着急?”明慧忙伸手接了安阳公主手里的茶,并起身帮她轻轻地顺着气,眼里闪着水光,说道。

明慧又是顺气,又是把清心丸找出来喂了安阳公主吃了两颗,然后又给她扎了两针,这才作罢。

夏秩与夏瑞也快速地被请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