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女笑了一下,坐着不动了,她怕嬷嬷们误会她醒来就想男人了。

嬷嬷们都是在宫里混成了精的人,看这个王妃这样,就知道这位还是太嫩,不知道要教这位倾文殿的女主人多少日子,才能让这女主人习惯宫里的生活。嬷嬷们在心里算着日子,二殿下是有名的冷人,想当好他的正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等常氏女打扮好了,来到前殿见龙玄,龙玄已经用过了早膳,正端着个杯子在喝茶。

“殿下,”常氏女冲龙玄曲膝行了一礼,想到昨夜,她还是不好意思去看龙玄的脸。

“都好了吗?”龙玄问道。

常氏女看向身旁的嬷嬷,不太明白龙玄问的是什么。

“回殿下的话,王妃都准备停当了,”这嬷嬷忙回龙玄道。

龙玄放下茶杯,语气还算温和地对低着头的常氏女道:“父皇和母后还等着我们,我们快点去问安吧。”

“是臣妾起迟了吗?”常氏女忙问龙玄道。

“不是,”龙玄走到了常氏女的身前,道:“你是这里的主人了,你起早起迟那是奴才们的错,与你无关,在我这里,你不必在意这些。”

常氏女明显感觉到龙玄这话说完后,扶着她的嬷嬷手就是一抖。

“这宫里你只要记住父皇是天,要孝敬母后,”龙玄又教了常氏女一句道:“我别的不求你什么,只要你做到这一点。”

“是,”常氏女忙应道:“臣妾记下了。”

“快走吧,”龙玄加快了脚步。

常氏女不是感觉不到龙玄的冷淡,但在这么多宫人的面前,她只能紧跟在龙玄的身后走着。

第231章 求生之道

龙玄与常氏女走进凤仪殿时,龙行夫妇已经到了一会儿了,看到龙玄夫妇进来,皇子们忙都与龙玄见行。

“二哥,”龙行是最后一个过来与龙玄见礼的,“老三恭喜二哥了,”龙行笑嘻嘻地对龙玄道。

“我们俩应该是同喜才对,”龙玄笑了一下,在龙行的胸前轻捶了一下。

“没错,”龙行笑得更开心了,说:“是同喜,同喜才对。”

龙玄手指点了点龙行,与常氏女一起上前去给兴武帝和罗知意行礼。常氏女又行了新媳礼,这一套磕头敬茶的礼行下来,就是大半会儿工夫过去了。给帝后行完了礼后,夫妻俩又过去与太子夫妇请安,又是一套繁琐的礼节。

兴武帝看看两个儿子,再看看两个新媳,说道:“成家了,父皇与你们母后一样,是希望你们和和美美的,早点开枝散叶,多子才能多福。”

两对夫妇跪在地上,听着兴武帝的教导。兴武帝平日里与这些皇子们的相处都不亲近,唯有这时,他说着这些期许的话的时候,他才像一个父亲了。

皇子们都好奇地看着两个新嫂,一看之下,心里就都比出了一个高低。罗氏女的容貌要胜于常氏女,但论沉稳常氏女又要胜过罗氏女一点,但论这两个嫂嫂背后的娘家,罗家又要胜过常家不少,这么算起来,三嫂还是要比二嫂高出一头。大家再想想龙玄不比龙行知情趣,都又觉得三皇嫂以后的日子要比二皇嫂的好过。

“你们是正妻,”兴武帝说完了话后,罗知意才对两个新儿媳道:“日后他们兄弟要是轻慢了你们,尽管来告诉母后,母后教训他们。”

“母后,”龙行笑了起来,对罗知意道:“我与婉儿刚成亲,您就站在婉儿这边了?儿子您不要了?”

“闭嘴!”罗知意笑骂龙行道:“关起门来,你怎么喊你媳妇儿都没人管你!当着我们这么多人的面,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了!”

罗婉羞红了脸。

一殿的人都笑了起来。

婉儿?常氏女偷看一眼与自己站在一排的三弟妹,原来她叫罗婉。就为这一声婉儿,常氏女就羡慕起罗婉来,龙玄到现在也没喊过一声她的名字,常氏女都不能肯定自己的丈夫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

“母后,”太子在一旁笑道:“儿臣看二弟还要学学三弟才是,夫妻之间就不要讲那么多规矩了,老是这么不笑可不好。”

龙玄这才一笑,对常氏女道:“常氏,看来你不但有母后护着,连大哥也是要护着你的,这样我就更不能欺负你了。”

龙玄的这一句玩笑说出口,殿中人的反应都是慢了半拍,都道原来这人也是会开玩笑的。

龙玄一声“常氏”,让常氏女有些失落,但还是抿嘴一笑,低头不语,一副和顺的样子。

兴武帝向罗知意点了一下头,这两个儿媳他都满意。

罗知意道:“儿媳们就留下来与母后说话,你们,”她一指下站的皇子们,“该随陛下去上朝的就去上朝,该去上书房的就去上书房,别想再偷一时半刻的懒了。”

“有空你也看看有没有好姑娘配他们的,”兴武帝指一指四皇子几个,对罗知意道:“维儿的婚事,你也要抓紧了,得给他找个出挑的。”

“臣妾遵旨,”罗知意起身接旨道。

龙玄听兴武帝连婚事也要想到罗维,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殿下,”常氏女看龙玄要跟着兴武帝走,心下又是一阵紧张,喊了龙玄一声。

“你陪母后说话吧,”龙玄对常氏女道:“只记往不要惹母后不高兴。”

常氏女只得看着龙玄跟着兴武帝离开,她自己留在了皇后这里。看看周围都是陌生人,昨天伺候她的嬷嬷们也都在宫外候着,常氏女又是一阵紧张。

龙玄跟着兴武帝出了凤仪殿,就看见罗维等在殿外。

“维儿来了?”兴武帝没等罗维给他行礼,就喊罗维道:“等了很久了?”

罗维恭敬道:“小臣也是刚到,来随陛下上朝。”

“那你在长明殿等着就好,”兴武帝看罗维今天的气色,又比上次他看到他时要好了不少,更是高兴了,让罗维跟在他的身后道:“你又来凤仪殿这里做什么?”

“小臣在外面给皇后娘娘磕头请安,”罗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诸皇子,才对兴武帝道。

“是朕少想了一层,”兴武帝又夸罗维:“你是个知理的。”

兴武帝一直与罗维说着话,从罗维的身体又说到了朝堂上的事,诸皇子跟在后面都插不上话。龙玄看着这一对父子,从罗维的神情看,他显然不知道兴武帝就是他的生身父亲,可兴武帝对着罗维时的宠溺,明眼人一看就可看出。

“究竟谁才是他的儿子?”龙翔走在了龙玄的身边,看着最前面的兴武帝和罗维,对龙玄小声道:“我怎么看着这么怪呢?”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龙玄小声训了龙翔一句。

龙翔撇一下嘴,突然就迈着大步往前走去。

“翔!”龙玄想抓龙翔没有抓住。

“父皇,”龙翔走到了兴武帝的身后道:“您是不是还忘了一件事了?”

兴武帝说:“朕忘了何事?”

龙翔道:“二哥和三哥是不是该带着新嫂嫂,去给皇祖母请安问好?我们皇家可是进了新人了。”

罗维退到了一旁,皇室的事他这个外臣不好说话。只是对龙翔,罗维皱眉,这种请安问好的事,应是皇后的份内事,龙翔这么说,是在说皇后的不是吗?

罗维就在身旁,龙翔提到了太后,兴武帝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但还是对龙玄和龙行道:“你们皇祖母病着,你们去东佛宫外磕头请安,这礼就尽到了。”

这里龙玄和龙行刚领了旨,龙翔还是不依不饶道:“那我母妃那里呢?我二哥不用去了吗?”

“父皇,”龙玄在兴武帝还没及发作之时,抢先开口道:“儿臣的母妃如今也病着,儿臣是想带常氏去娥英殿外行礼请安。”

“下了朝后,见过你皇祖母,再去娥英殿吧,”龙玄的话合情合理,让兴武帝将要发的火又压了回去,望向了龙翔道:“你还在这里做什么?上书房下了学,你来长明殿见朕。”

“做什么啊?”龙翔问。

兴武帝往前走去,不再理龙翔。

“父皇要考你功课,”龙玉走过龙翔身边时,好心提醒了龙翔一句。

龙翔求救地看向了龙玄,却发现自己的亲哥哥目不斜视地从自己身边走过,根本不想再管自己了。

兴武帝仍是顾着与罗维说话,龙玄看着走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个人,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念头,龙玉为帝也好过罗维为帝的好,自己是不是应该收起心里的那些念想,全力保龙玉登上帝位,这样是不是也是一条求生之道?

第232章 朝中一年

接下来的一年,大周皇朝的朝堂仍是暗流汹涌,但表面上还是在一片相对的平和中度过。

罗维在朝中的地位一步步上升,被兴武帝带在身边,朝中的大事小事,他都有份参与。罗维对农耕水利之事不感兴趣,兴武帝还逼着他去学这些,为此还专门让罗维进户部、工部去当差。人们看在眼里,只道兴武帝这是在培养罗维接他父亲罗知秋的班,龙玄却是清楚,兴武帝这是在教罗维帝王之道。

龙玄这一年里没有再培植自己的势力,也不知是不是柳氏一族已灭,龙玄身后没了势大的外戚之故,兴武帝让龙玄办差的次数也在诸皇子中排在了首位。龙玄认真办差,与下面的官员也能相处融洽,办出来的事也都让人满意。这样一来,龙玄不争了,朝中对他的评价反而是水涨船高。龙玄自己也有机会与罗知秋一起办了几个差,与罗知秋真正共事了之后,龙玄才发现比起舅父柳双士,罗知秋真的是一个没有多少私心的人,社稷江山,黎民福祉,在这人心中的份量重过一切。对罗知秋这样一个一心为民的人,龙玄不得不心生了敬意,也认同罗知秋的贤相之名,不是沽名钓誉得来的。

龙行与罗维的关系在这一年里越走越近,这让朝中眼光毒辣的人再次看出了不对来。罗维与龙玉之间的关系礼貌有加,亲密不足,远比不上他与龙行的关系。这一点让太子龙玉的岳父周宁文,周大学士着了急。龙行的正妻是罗氏女,龙玉的太子妃却是周氏女,想来虽然都是甥舅,但龙行与罗家的关系就要近了不少。谁也不能保证,罗家如今不想让下一任皇后,也出自他们幽燕罗氏。

周宁文在朝中的势力比不上罗家,也不想与罗家撕破脸皮,只能又将主意打到了罗维的身上,想着罗维如果也做了周家的女婿,这罗维与龙玉的关系也就近了一步。周家这份结亲的心思,通过太子妃的嘴,一直说到了皇后罗知意的面前。兴武帝让罗知意为罗维物色妻子人选,罗知意也关心小侄儿的终身大事,听了太子妃的话后,特意命周家七小姐进宫,她看了满意后,又让傅华进宫来商量。傅华原本就看中周七小姐的,现在看罗知意也看中了,傅华当场就点了头。

傅华回府后,将家里的三个男人和许月妙都叫到了一块儿,再提与周家结亲的事。

许月妙最先点头说好,这个周七小姐是上都有名的美人,配罗维没什么不好。

罗知秋和罗则还没来及开口,罗维就摇头说不好。

傅华先还耐着性子跟罗维说周七小姐的好,好话说尽了,看罗维还是摇头,脾气也上来了,问罗维是不是想要一个天仙才满意?

罗维这段日子天天跟农耕水利打交道,心里早烦得不行,一听周家又要往他这里送女儿了,这心里就更不耐烦了。他看傅华怎么也看不明白周家的心思,对傅华说话的语气也就恶劣上了,他也懒得再说什么理由,直接跟傅华说他看不上周家七小姐。

母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着又要吵了起来,罗知秋只得又出来做和事佬,说:“这事还得看陛下的意思,你们在家里说再多也没用啊。”

罗则也在旁边劝,让这母子二人一人都少说一句。

傅华这一次却不准备放过罗维,一定要罗维给一个说法来。

最后罗维摔门而去,留下傅华在屋中大发脾气。

不管罗府里怎么闹腾,这门亲事最后还是到了兴武帝这里。兴武帝的决定倒是没让罗维失望,只说还要再看看,又特意交待皇后,找得女孩儿要罗维自己喜欢才行。

周家这次结亲不成,白招了不少讥笑。虽然周府自己没有说什么,罗府也说是罗维与周七小姐在八字上面不太合,但一旁看着的人都看出罗家与周家之间必有一争了,近而对太子龙玉的未来又多了一点看法。如果罗家帮了龙行,那么龙玉的继位就又有变数了。

右相邱澈为了九皇子,李侯为了十皇子,诸皇子中,除了一个龙翔还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外,其他的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着。龙玄冷眼看着这一切,他很清楚,他们这些人现在这样心机用尽,也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罢了。兴武帝没准罗维与周七小姐的婚事,在龙玄看来,不是周家的家世配不上罗家,也不是这位周七小姐不够好,唯一的原因就是罗维不喜欢罢了。帝后不和,可是天家大忌,兴武帝为了让罗维继位,铺路铺到今天,不可能不考虑这个。

罗维的婚事又暂且不提了,谢语却在这年的科举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入职了吏部,不久就迎嫁了出自幽燕罗氏的妻子,将自己与罗家紧紧绑在了一起。

转眼又是春节,这一年上都的春节是在雨中度过。

罗维与卫岚站在书房的月窗前,看着窗外的暴雨,罗维将手里的公文递给卫岚,愁道:“这雨下成这样,南方那里已经连续一月暴雨如注了,再这样下下去,没人能过太平日子了。”

卫岚飞快地翻了翻公文,全是南方各地府衙报灾的文书,“陛下不是已经命人修了江堤吗?”卫岚问罗维,他一直陪在罗维身边,对朝中的事也知道一点。

“修了一半而已,”罗维忙了一年的农耕水利,对南方的水患是深恶痛绝,“这年的雨水就像是天裂了一样,怎么防得住?我们也没到河堤工地上看去,谁知道那堤修得好与不好?”

“南方好像年年在闹水患,”卫岚说:“这水就真的没办法治了?”

罗维从卫岚的手上拿过公文,一把全扔在了地上,“南方的官吏都是该死的!”

卫岚忙蹲下身去拾,一边还得劝罗维道:“这种事你在这里急也没用,想想该怎么办才是正经。”

“我能有什么办法?”罗维道:“又不是我让天下雨的。”

“不是你让天下雨,”罗知秋走进来道:“可这是百姓疾苦,你就想不到?”

罗维回头看自己的父亲,却一眼看到了走在罗知秋身前的龙玄,“你怎么会来?”他马上问道。事出突然,罗维是脱口而问,没来得及隐藏自己的情绪,这语气十足的不善。

第233章 惊雷

“维儿,”罗知秋喊了罗维一声,“二殿下来与你谈赈灾的事情。”

罗维这才给龙玄行了一礼,说:“南方的水患已经需要朝廷赈灾了?”

罗知秋请龙玄坐下,对罗维道:“这些日子你在户部行走,南方的水患有多严重你不知道?”

“岚,”罗维没有罗知秋的这种以民为天,对身后的卫岚道:“让小小备些茶点来吧,”他是不想卫岚与龙玄待在一起的。

卫岚出去了,他也知道罗维的心病,出去了就没再进来过。

龙玄看看罗维的这间书房,书架上的书放得整齐,但数量不多,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堆着一些公文,就罗维如今的身份而言,这间书房堪称简陋了。

“其实殿下还是去父亲那里为好,”罗维也不想让龙玄待在自己这里,对罗知秋道:“来孩儿这里,不是让殿下屈尊降贵了?”

“那是你画的?”龙玄像是听不出罗维话语中的嫌弃一样,指着左侧墙上的一副画问罗维道。

“是,”罗维说。这画画得就是他院中水池里的水莲,一时兴起画了下来,被卫岚像宝贝一样拿去裱了,挂在了墙上。

“没想到你还会画画,”龙玄道,他是真没想到罗维还会丹青。

“不是说赈灾的事吗?”罗维却不想与龙玄说这些事,道:“殿下准备拨多少银两下去?”

“这是我算出来的细帐,”龙玄将两本账本放在了书案上,对罗知秋和罗维道:“你们先看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看到账本,罗维就觉得麻烦,可这会儿就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没借口再往外推了,只得打起精神,一笔一笔地看账。

“你们先看吧,”罗知秋看罗维认真看账了,跟龙玄说话也不夹枪带棒了,才站起来道:“陛下让我进宫去一趟。”

“你走了,这账我一个人看不完啊,”罗维说。

“你算账的本事我知道,”罗知秋道:“今天就要跟殿下理一个章程出来,这是救命的事,拖不得的。”

“就不能叫多一点的人来帮忙吗?”罗维还是不死心,与龙玄单独待在一起,他怎么也不愿意。

“云起,”龙玄道:“我想我父皇是不希望让太多人知道,朝廷的钱库里有多少银两的。”

“这是算赈灾款,”罗维说:“也不是算户部的库银啊。”

“如果我们算出的赈灾款超过库银数目呢?”龙玄说。

“这怎么可能呢?”罗维不相信。

“我们没有多少钱了,”龙玄与罗维说实话道:“你在户部时就没注意过吗?”

“注意什么?”罗维问。

“南方的水患从去年一直闹到现在,”龙玄说:“西北一年大旱,去年我们出兵北燕,随后就是改天水河道,楚州一带的疫病刚刚缓下去,云州一带又有疫情报上来,全国上下这些大大小小的灾祸你应该都知道,这一年我们已经花了太多银子出去了。”

罗知秋看罗维被龙玄说住了,便冲龙玄一抱拳后,走了出去。

罗维看着父亲出了书房,也没再说什么,专心致致看起账来。这一年朝中斗得不像往年厉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年大周境内,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遭了不少天灾,这个时候谁要在兴武帝面前再闹腾,就真是没有眼色了。

就在罗维与龙玄在书房里凑在一起翻账本,罗知秋还在往宫里去的路上,上都的大街小巷还是一派过年的喜庆时,南方号称万里的长堤在暴雨和只涨不退的洪水双重夹击下,发生了溃堤。一处溃就处处溃,人们眼看着大堤在眼前如泥塑一般碎裂,还来不及感觉惊恐,就已经被冲到面前的洪水吞没,遭受灾顶之灾。

南方八省六十九州瞬间成了泽国,洪水如怪兽一般,吞噬了一切可吞噬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无数的生命。

上都的人们对此还一天所知,罗知秋走进兴武帝的长明殿时,兴武帝正为另一件事在恼火着,“你先看看东南香州来的急报吧,”兴武帝见罗知秋进殿后,就说道。

罗知秋忙从赵福手中接过急报,只看了这急报一眼,还没来得及看清急报上的字,就几乎没拿住这急报,这急报竟是用人血写成。

“香州韦郑没了,”兴武帝沙哑着嗓子道:“这是他临死前给朕写得血书。”

韦郑是兴武帝的同母妹妹宁国公主的丈夫,也是香州最高的行政长官。罗知秋听兴武帝说韦驸马没了,更是心惊,忙一目十行地看这封血书。“夷人反了?”看完了血书,罗知秋也失了态,他望向兴武帝,几乎怀疑自己这是在梦中。香州的夷人是东南数目最多的异族人,一向安分,有很大一部分住在东南一带绵延的群山里,怎么会突然就起兵造反了?韦政都殉了国,那香州的驻军岂不是都完了?

“朕自认待这些夷人一向不薄啊,”韦政的这封血书在匆忙之间写成,写得很短,也没写明夷人为何要反,兴武帝也就无法得知详情了。

罗知秋的慌乱也只是片刻,他冷静下来后,就对兴武帝道:“夷人在东南各州都有分布,他们在香州这一反,东南看来都不得太平了。陛下,夷人造反的原因,东南的官员自会上报。当务之急,是往东南调兵,此我大周多灾之年,千万不能让东南再乱啊!”

“你也说夷人在东南都有分布,所以东南的兵不能动,”兴武帝道:“从外面调兵去。”

“若不从东南调兵,臣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罗知秋道:“万一东南全境都乱了起来,朝廷要派多少兵过去,才能平息这场夷人之乱?”

君臣两人又面临了两难之选,就地调兵,外省调兵,其害处都摆在那里,一步错就步步错了。

“还是召将军们来议吧,”罗知秋提议道,军事并不是他的长处,调兵平叛之事,罗知秋在心里权衡利弊权衡了再三,也下不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