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妃耐心听了,道:“明日你陪太子去两仪宫,不是好事么?”

安平气道:“好事?哪里是好事!四哥临走的时候再三劝太子,不要对母后太心软,不要放母后出来!这可好,才过了几个月!这事情就一团乱了!他一会儿动了要废太子妃的心思,一会儿又要把母后放出来,我真是不懂他了!”

康王妃见她急得团团转的样子,不由笑了,道:“你看你,虽然聪明,但是太性急了。有许多事情,你要给点耐心。虽然现在苗头不好,但也不至于会全是坏事。”

她说:“太子也许确实想与怀恩定情,但同样可以顺势继续打压乔家,削朝中清流的势力。”

安平不语,康王妃又说:“至于你母后的事情,顾家在京中大势已去。太子要反驳朝臣,一个孝字就足够了…”

安平慢慢道:“所以,他决定把这一切大权都收拢在手中?”

这看似一团乱麻——各派朝臣,寿真公主,怀恩,乔家,太子妃,姚丞相,顾皇后,看似都在争夺左右太子的心意,其实他们挤做一团正好可以被太子利用。

康王妃叹了一口气,慢慢道:“你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何况他是新君。人一旦在那个位置啊…想不满足自己都难。”

安平静了一会儿,好像慢慢反刍了这些想法一样,她说:“但我始终觉得,他不应该这样…我很怕他一不当心,就被母后利用…”

康王妃抚了抚安平的额头,道:“没有办法。他若要成一个仁君,这是他必须要过的一关。他总要与皇后直接交锋。”

康王妃道:“明日你陪太子去两仪宫的时候,仔细看着些就是了。”

她又嘱咐安平:“从今往后,你不要在太子面前提燕王说过什么,燕王劝过什么了。燕王毕竟不是顾皇后所出,与你是不一样的。”

安平固执道:“燕王是与我不一样,太子只会与他更亲密。”

她想长辈总是这样,长辈总是自以为经历多了,很容易明白他们。

康王妃没有说什么,只温和道:“若你真心为燕王夫妇好…”

安平不再回嘴了。

次日,两仪宫门打开,安平公主陪太子步入两仪宫。顾皇后微笑着迎了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努力更了三千!继续求票,十一月依然是在预赛期间,大家有营养液的话请投给清沅!

谢谢大家!

第203章

安平来两仪宫之前,心中一直很谨慎,她在心中告诫自己,不要对母亲抱太大期待。一会儿见了母后,她说出什么都不奇怪。

她一夜都没怎么睡好,老想着康王妃说的话。她又疑心康王妃那些话是不是唬她的,好镇住她,让她少掺和太子的事情。要不就是康王妃把太子想得太高深了。

但康王妃有一点说的对,今日安平一定要陪太子一起来,好好看看母亲,看她到底要说什么做什么。

两仪宫经过这两三年,变冷清了,好像也变空旷了。顾皇后穿旧衣裳,只带了一顶普通头冠,十分朴素,也显得她身形有些单薄。不要说太子了,就是安平见了,也是心中一酸。

顾皇后一手拉他们一个,道:“我们三个多久没一块说说话了?”

她脸上乍喜还悲,这话一说,三个人都忍不住落泪。

顾皇后看看太子,太子这几年与前些年相比变化不大,只是神色沉稳了许多,已有人君之相。变化大的是安平,她长高了许多,已经褪去了孩子气,完全是个妙龄少女的样子了。

顾皇后仔细看了安平几眼,笑中含泪道:“好,安平也长大了。”

顾皇后把他们两人都看了个够,才让他们坐下,一边喝茶一边说话。她最先问起的就是皇帝的病情。

安平心道,这就是开始切入主题了,她不吭声,只是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将皇帝发病到医治的经过大致说了说。他没有提燕王和燕王妃的事情,只说了皇帝用药的事情,又说皇帝正在好转。

顾皇后只是微笑仔细听着,等太子说完了,她才道:“你们父皇啊…从前就是这样多病。这次一大病,只能慢慢养…”

她不提袁贵妃,不提皇帝与她的恩怨,好像将过去都放下了一样。

但她不提,太子却不能假装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好像顾皇后真是只在两仪宫养病一样。他说:“正因为父皇病得突然,所以朝中这时候不能乱。许多事情,能不改动就尽量不改动。”

他对顾皇后坦白,这几个月来依然将她囚在两仪宫,是他的决定。

安平知道太子这么说是怕顾皇后记恨其他人,她心里终于舒坦了一些。

顾皇后也明白太子的意思,她伸手握住太子的手,道:“母亲明白。做这样的决定,你又何尝容易?我不会怨恨任何人。能像今日这样与你们说说话,我心里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她又问起太子和安平的近况。太子东宫这边的大事就是乔简简生了女儿。顾皇后道:“这个孙女我还没见过。如今你来过了,也该让太子妃来,把孩子抱来给我看看。”

太子顿了一下,他还没有把怀恩的事情告诉皇后,乔简简与他的关系近来越发不好。他不知道乔简简来见母后会怎么样。他即便没有那么喜欢乔简简,也不想看到乔简简在皇后面前崩溃。

安平正试着为太子解围:“太子妃她…”

太子向她摇头,然后对顾皇后道:“与太子妃无关。母亲,虽然今日我与安平来看你,但是不会对朝中公布。母亲又病刚好,不宜太多人打扰。今后两仪宫不会像从前一样允许命妇谒见。”

他直说了,两仪宫的宫门打开和闭着没有区别,他不允许宫外的人来看顾皇后,甚至太子妃都不行。

顾皇后没有想到儿子居然还有这一出,比她预想的坚定一些。但是她也不着急。之前的失手和这几年的时间若说给她什么教训,那就是要耐心,一定要耐心,不能着急。这时候显然不是逆着太子的时候。

听太子这么说,她只道:“那也罢了…太子妃是乔家的姑娘,恐怕是不容易与我亲近。”

她想想又道:“不过孩子总该抱来给我看一看。这可是你的第一个孩子,我太想看看长什么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你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她说着竟笑了起来,好像回忆起太子小时候可爱的样子。

太子心中又是一酸,只能道:“好,过两日我就命人将孩子抱来给母后看看。”

顾皇后与太子谈了半天,又问安平情况,听安平说了几句,她就道:“你最近不要总是去康王妃那里去了,宫中出了这么多事情,你就安心住在懿光园。”

安平没想到母亲这时候还不忘训她,心里又不高兴起来,道:“我在康王妃那里很好。”

皇后道:“康王妃哪有你的亲哥哥与你亲?你的年龄在这里…”

她转向太子:“你也该给安平物色驸马了。皇帝如今病着,不能理事。我又是这样…安平的事情,全交给你了。不要再拖了。”

安平听到这话,还是涨红了脸,道:“我不用!”

皇后不理她的反抗,只是笑盈盈与太子说话。太子低头喝茶的时候,顾皇后就瞪了安平一样,一副“你又我操心!”的责怪神色。

安平就知道她的母亲根本没有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比太子更了解母亲。

之后皇后还是问到了燕王夫妇一句。她到底被关了这么久,就算猜到了最近的事情,但还是有太多事情她不知道。

太子很谨慎,只提了燕王夫妇回京和回宁州的时间,又提了一句顾家的案子。皇后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只喃喃道:“顾清沅这个姑娘,我那时候应该把她留在宫中的…”

她话里的意思是应该将顾清沅留给太子。

太子装作没听到这句话,只道:“如今四弟与清沅在宁州,已经习惯了。”

他们又坐了一会儿。临走之前,太子告诉皇后,说皇帝的病情正在好转,而且好转的迹象明显。

他委婉告诉皇后,他来两仪宫,只是给自己一个安心,作为儿子,对母亲尽孝心。但他不能只对皇后尽孝,不对皇帝尽孝。所以不管他多么想让皇后恢复自由,也只能到此为止了。

皇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她知道太子在告诉她,皇帝在好转,若是把她放出来,皇帝察觉了说不定就会下口谕赐死她。

她温和道:“今日能见到你们两个,我就很满足了。这几个月的忐忑都散了。”

她踌躇了一下,又道:“我不要太子妃来两仪宫,也不要其他命妇来谒见。但是你们两个,若能一个月来看我一次。我就知足了。其他时候,哪怕你把两仪宫宫门大开,我都不会出去。”

安平与太子对视一眼,太子道:“母亲暂且安心,我还会来看母亲的。”

他没有直接答应顾皇后的请求。

太子与安平公主走后,两仪宫宫门依然打开。宫门整整打开三日,顾皇后未迈出一步。

虽然皇后没有出来,但两仪宫宫门打开一事已经足够吓坏一些人了。

袁贵妃是最害怕的一个,她如今彻底被遗忘在了玉澹宫。玉澹宫里的宫人没了以往的油水,一个个都耐不住,只想去其他宫。袁贵妃只能靠身边几个嬷嬷来镇住下面人,但是这几个嬷嬷也不是善茬,不知道侵吞了袁贵妃多少金银。

袁贵妃如今只出不入,她心里有数,再这么下去,再过一两年,她就再也维持不了如今的生活,宫中又是个事事都要花银子的地方。没了皇帝的宠爱,没了宫里宫外献给她的财物傍身,她不敢想象她的晚景。幸好她还有七皇子,可七皇子如今也和她一样,再没有了特殊待遇,百日宴时候的豪奢好像一场梦,如今宫中对七皇子也就是每月拨银子,一两都没有多的。

第二害怕的就是乔简简。宫人将初初抱去两仪宫半天,这半天乔简简坐立难安,神思恍惚,只觉得心跳得异常的快,生怕有什么坏消息来。

幸好安平过来,陪了她一会儿。

乔简简不好直接对安平说她害怕顾皇后对初初怎么样,但是她苍白的脸色泄漏了她的心思。

安平劝慰她:“你放心吧,初初不会有事的。”

乔简简勉强笑了一下,道:“母子连心。孩子离开东宫,我总是挂心。”

安平淡淡道:“那是因为你还不明白咱们母后的脾气。初初若是在两仪宫出了什么事,她绝对要大发雷霆,说不定比你还愤怒。”

乔简简有些奇怪:“怎么会呢?”她不会以为顾皇后有多么喜欢初初这个孩子。顾皇后一定觉得能给太子生孩子的女人多得是,一个小孙女没什么值得珍爱的,何况这是一个不讨她喜欢的政敌家的儿媳生的孩子。

安平道:“因为现在对母后来说,头等大事是要赢回太子的信任。”

所以顾皇后才不屑在这时候出手收拾袁贵妃,更不会伤害初初。

乔简简忽然明白了。

她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她想起一个故事,古代有个妃子,为了嫁祸给情敌,用刀划花了孩子的脸…

乔简简捂住自己的脸,她只觉得自己快要疯掉了。

正在这时候,宫人把初初抱了回来。乔简简长吁一声,她紧紧抱着女儿。安平也微笑着逗了一会儿孩子,低声道:“娘娘,所有人都在争夺殿下的心。您可千万不能将他越推越远…”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是第四名,距离第三名还差四百票,继续求票票,票票就是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的营养液和霸王票!剧透一下,明天会有一个高/潮,请保持期待!

第204章

四月初,两仪宫宫门打开,但顾皇后未迈出宫门一步。

顾皇后每日依然在两仪宫中,每日抄写经书,只说一心为皇帝祈福。

朝中姚丞相等大臣之所以不愿意看到顾皇后被放出两仪宫,是怕顾家死灰复燃。两仪宫门打开,姚丞相也是有疑虑的——让顾皇后在宫中过得舒坦点不算什么事。但顾皇后一步一步想重扶顾家,那断然不行。

但姚丞相自己又不能直接劝太子重新把两仪宫宫门关上——顾皇后是太子生母。皇帝当初就是为了保太子,才没有废皇后,含糊带过皇后的罪名。

这种事情,本来是该由太子妃和乔家显身手的。结果乔家这境况不说,太子妃在宫中也是悄无声息,从传闻看,太子妃甚至还不如生下孩子之前得宠。

姚丞相不得不将乔煦找来,还是要与乔煦谈一谈。他还没到彻底放弃乔家的时候。

乔煦冬天时候都在养病,如今病虽然好了,精神还没彻底恢复。

姚丞相对乔煦可以开门见山。

“太子开了两仪宫宫门,你应当已经知道了吧。”

乔煦点头道:“太子纯孝,是仁君之德。”

他心里也在为这事情烦恼,先把“仁”和“孝”这两面大旗扔出去,不让丞相那么容易就开口。

说到底,乔家没了皇帝支持,处境本来就够艰难了。

丞相道:“皇后前段时日,身体不适,又一直为皇帝抄经祈福,差点耽误了,幸好太子发现及时。如此想来,当初皇帝关上两仪宫门,也许有什么误会。太子若能解开误会也是一桩好事。”

乔煦听姚丞相这么说,就有点坐不住了。他明知道姚丞相是拿这话激他,但也没办法。

他含糊哼了两声,还是道:“皇后虽然诚心悔过了,但当初毕竟关闭宫门是皇帝的决定…”

姚丞相又问太子妃有没有去过两仪宫看皇后。乔煦有些尴尬,道:“并没有。”

姚丞相道:“这还算是件好事。”

他对太子妃和乔家都不抱大期待了。最近怀恩县主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太子不愧是皇帝的嫡亲儿子,最像皇帝。将来少不得是后宫佳丽三千,爱宠甚多。太子妃在这样的后宫里,只怕难说最后的结局。但现在还需要乔氏太子妃在这位置上,至少熬到太子登基前。

乔家与太子妃再没有用,只要他们在那个位置上,本身就是意义。这就意味着至少太子妃不在顾皇后的手里。

所以姚丞相说乔简简还没见过顾皇后是件好事——她越晚直面顾皇后,就越晚被顾皇后击溃。

姚丞相又与乔煦谈了谈。乔煦回去之后,丞相又派了他的一个学生给乔煦传了话,教乔家和太子妃下一步的行动。

乔家很快就给太子妃送了信。

乔简简这几日一直想着安平的那句话。安平劝她不要把太子越推越远。她不知道自己真的将太子推远了,还是太子从来就没有真正贴近过她。

乔家给她送来的信里,终于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这日是太子回东宫的日子。乔简简终于扫了颓唐,又仔细梳妆整理了一番。

太子与乔简简用晚膳时候,两个人都是食不语,整顿饭一句话都没有。等席面撤了,乔简简让乳娘把初初抱来。

等初初小姑娘过来的时候,乔简简主动对太子道:“殿下,有件事情拖了许久,也该办起来了。”

萧重均见她今日心情平静,面带微笑,说话似乎也比之前镇定,就笑道:“是什么事?东宫里你有什么想添置的不用问我。”

乔简简道:“这事情必须要问过殿下,因为是要添两个人,两名良娣。”

太子一听,笑容就淡了些,道:“怎么想起来这事情。”

乔简简道:“这事情本来在初初出生后就该准备了…今年父皇恢复得不错,身体有了起色。宫中一味压抑着也不好。我看近来时机就正好。何况将来要有大事,东宫里连良娣都没有,怎么行呢?譬如这次,遇上大事,我在休养身体,东宫连个拿的出手的女眷都没有,是我这个太子妃的失职。”

她娓娓道来,太子含笑听着,等她说完了,问:“好,你要推荐哪两家姑娘做这个良娣?”

乔简简低声道:“妾不敢妄作主张。人选自然要殿下选自己合心意的,妾只需要在宫中准备筹备好事罢了。”

太子倒是没想到这一出,今日这事情必然是乔家给乔简简出的主意。他原以为乔家肯定会推荐亲朋家的女儿,好来做乔简简的帮手。没想到乔家这次比他想的要高明一点。

“怎么,你一点都不好奇我会选什么样的良娣,不给我举荐?”太子逗了一下乔简简。

乔简简这一番话,都已经准备了一整天了。这时候太子逗她,她也没心思逗趣,只道:“我没有人选,殿下还是问问旁人好了。”

她本来说这话只是随口,只是一出口就觉得这“旁人”好像在影射怀恩似的。她与太子都有几分尴尬。

幸好乳娘抱了初初来,太子又笑了起来,抱过初初,才缓解了这气氛。

次日太子见到怀恩的时候,就把良娣的事情说了。

怀恩一听神色就变了,她坐于一旁,只是默默流泪。太子原来还想着若怀恩愿意以良娣身份入宫,他虽然心有愧疚,但也算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但看怀恩这神色,太子就知道这事情不必再提了。他只是揽住怀恩的肩,低声道:“你以为我真想要这两个良娣么?你不喜欢的事,我是不会做的。”

怀恩哭道:“那你与我说什么?别人给你点甜头,你就当别人是宝了。难道还要拉着我一起对她感恩戴德?”

太子为她擦着眼泪,叹道:“你看你,至于这样伤心么?这样喜怒形于色,将来怎么做皇后?”

怀恩第一次听他允诺皇后二字,终于破涕为笑,用帕子把眼睛擦得红红的,柔声道:“你这甜言蜜语,也不知道多少人听过了。”

两人又温存一番,怀恩才道:“你不要以为她大度,我小气。良娣我是不会去做的。但她说的没错,将来有大事,东宫人都不够怎么行。”

太子轻轻抚着她的头发道:“你也随便我挑两个?”

怀恩道:“不是有一个现成的么?曲盈衣跟了你许多年了,前段时间又封了保林,你就给她再提一提,做良娣吧。至于另一个,再物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