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皇后又看着她,目光在她脸上一寸一寸扫过去。乔简简只是站着,一动不动,好像对面是一条蛇在盯着她。

太子都不忍心看乔简简受这折磨,他出声打断了皇后,让太子妃回东宫。

乔简简转身离开时候终于能顺畅呼吸,她感激地看了一眼太子。

顾皇后等她离开,才对太子道:“你呀…与你父皇一个毛病,对女人太心软。”

作者有话要说:照例求票,新的月份,请继续支持清沅,想把票数拉发一点儿,这样在前五就比较稳,免得天天担心掉下来哈哈,大家有的话就多多投票,没有的话就下次有了再投,比心心

第206章

顾皇后安安心心在天极宫住了下来。朝臣挑不出毛病——顾皇后本来就没有被皇帝废掉,当初是皇帝下令禁闭两仪宫,如今是皇帝要顾皇后在身边。即便皇帝病了,太子也没有反对,此举既合皇后的心意,更让皇帝高兴。

朝臣如何反对?朝中一波一波的人都只能去问姚丞相。

姚丞相本不愿意出这个头,他是个谨慎的人。只是这事情乔家也没法拦了——若乔氏太子妃像从前的顾皇后一样,深得恩宠,那太子说不定还愿意为她拦一拦顾皇后。

现在这个情形,姚丞相只能硬着头皮,亲自问了太子有关顾皇后的事情。

太子又安抚了姚丞相一番,向他保证,顾皇后除了在天极宫照顾皇帝,其他一切都不会过问。朝中事情,他不会垂询顾皇后。顾皇后出两仪宫之后也向他保证了,不会追究朝臣。

太子都如此说了,姚丞相也无法逼迫太子将顾皇后再关回去。姚丞相回头就让夫人给宫里顾皇后处送了礼物。

顾皇后收了东西,但不愿意见外命妇。她如今真是一副全心全意照顾皇帝的架势,哪怕在天极宫住下,她对后宫之事仍不再过问,除了极少的几位宗室亲眷,顾皇后谁都不见。

这少数能见顾皇后的人当中,就有寿真公主。

寿真公主与顾皇后因为炼丹案都吃了大苦头,尤其是顾皇后,险些丢了皇后位置甚至性命。她与寿真公主这几年都没有再见面。

如今再一相见,寿真就落泪道:“你受苦了…可我这心里也不好受。你看看,你还和几年前一样,一点都没老。我这心里煎熬,老得明显了。”

她摘下发冠,让顾皇后看她的头发,道:“我如今都不敢梳高髻了,这白头发遮都遮不住。”

顾皇后正在看着宫人煎药。中秋过了,天气微凉,她一直拢着双手,见寿真哭得伤心,终于道:“行了,姐姐,你我也算多年相识了。你的心思,我能不清楚么?”

寿真公主抹着眼泪,道:“我知道太子让你来照顾皇帝,心里不知道多开心,你说我什么心思?”

顾皇后悠悠叹道:“我们都是做母亲的,总归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寿真的哭诉就顿了顿,她哽咽道:“娘娘这话,才是说到我心里了。怀恩这孩子,总是难让我省心…”

顾皇后就问了问怀恩近况。虽然太子没有告诉过她,但皇后对这段韵事已经有所耳闻。这段时日她虽然不出天极宫,也很少见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她闭目塞听,真不关心窗外事。

与乔简简比起来,怀恩似乎更上台面些。顾皇后有自己的考量——她这时候不方便直接对乔家出手,她还要在朝臣面前维持悔过的样子。前面得有个显眼的人吸引旁人注意。寿真公主正适合。

所以顾皇后这时候不会反对太子与怀恩相好。

她问了怀恩做居士一事的前后经过,也没有多评论,反而还夸了怀恩几句。言语中对怀恩颇多赞赏。

寿真公主并没有指望顾皇后立刻支持怀恩做皇后,但是这时候能和顾皇后重修旧好,就是有利。

寿真公主又主动提了许多事情。她把之前皇帝刚生病时候的事情又细细说给顾皇后听。

“娘娘不知道,这些年轻人都是一个比一个有主意的。安平也许没有直接对您说过,可她心里有娘娘,娘娘毕竟是她的母亲。”

顾皇后含笑听着,道:“这话怎么说?”

寿真公主就道:“皇帝病倒时候,袁贵妃也在船上,安平一下了船就赶袁贵妃,不许袁贵妃再近皇帝半步。”

顾皇后微笑着看了寿真一眼,道:“你没有帮一把袁贵妃?”

寿真早就把袁贵妃扔在一边了,只道:“娘娘是没见过她轻狂的样子…”

这时候宫人熬好了药,端过来给顾皇后看。顾皇后亲自用小银勺舀了一勺试了试,才对宫人点点。

寿真公主看她这动作,都不由有些动容——若顾皇后是做戏,能做到这份上也足够下功夫了。这样的女人,能在二十年前得宠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她的女儿怀恩,跟顾皇后比起来,还差得远了。

寿真正胡思乱想,顾皇后就轻飘飘问了一句:“邵嬷嬷你还放在袁贵妃身边?”

寿真眼睛眨了眨,她慢慢道:“怎么…娘娘也知道邵嬷嬷?”

顾皇后没有回答她,只道:“她在玉澹宫,陪着袁贵妃闹出了一番动静啊。”

寿真低头不语。顾皇后笑着看她,漫不经心道:“行了。我既不怪你,也不怪邵嬷嬷。你在宫中长大的,有几个自己用得上的嬷嬷,又不是什么出奇事情。”

寿真终于开口道:“我不敢说邵嬷嬷是我用得上的人,也就是从前相识罢了。我有段时间连宫都进不了,邵嬷嬷念着旧情,愿意为我说话。”

邵嬷嬷确实如寿真所说,是她在宫中的旧相识。皇帝那时候清理过一批宫人,特意选了与皇后无关的人去玉澹宫伺候。邵嬷嬷从履历上看,呆过几处地方,既没有伺候过皇后,也没有伺候过寿真公主,看起来与这两人从未有过联系,是完美人选,所以被选去了玉澹宫。

但后宫就是这么奇妙,没有真正伺候过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相处过,不认识。寿真公主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常常与同父异母妹妹一处玩,邵嬷嬷那时候刚入宫不久,还只是小宫女,伺候这位公主的母亲。一来而去,寿真公主就认识她了。

寿真公主出嫁的时候,知道宫中需得留些眼线,才能消息灵通。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多,每年给这些宫女撒些银子就行。对寿真公主来说,这点破费根本不算什么。

她以为这事情做得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顾皇后已经知道邵嬷嬷是她的眼线之一了。

“说到邵嬷嬷这事情…”寿真终于坦白道,“我是真没有想到,她能把袁贵妃扶到这程度。我原来以为,袁贵妃也就和之前的美人,昭仪之类差不多。”

顾皇后的笑容收敛,道:“你以为人是这么好操控的么。邵嬷嬷后面眼见袁贵妃势起,恐怕也是被迷了眼了。”

顾皇后没有告诉寿真,这邵嬷嬷胆大到什么程度。顾皇后早就知道邵嬷嬷是寿真公主的眼线,但她从没有拔除邵嬷嬷。因为她知道,不能把所有亲信,所有能用的人都放在两仪宫里。所以她在知道邵嬷嬷和寿真公主有来往的时候,也悄悄给了邵嬷嬷一份钱。

这位邵嬷嬷收了双份的银子,又机缘巧合选入玉澹宫。眼见皇后和寿真公主都被皇帝厌弃,她竟也另起炉灶帮起袁贵妃来。其实就是见风使舵,见谁强就倒向谁。

寿真问顾皇后:“如今娘娘打算玉澹宫那边怎么处置呢?”

顾皇后淡淡道:“先不动袁贵妃。”

寿真心领神会。

过了两日,玉澹宫的邵嬷嬷不见了,众人找了半天,才在花园假山下找到她。似乎是爬上假山的时候摔了一跤,不慎跌破了脑袋,人已经没用了。

自从皇帝生病以来,玉澹宫不仅门庭冷落,还无缘无故没了几个人了。宫中往常是最喜欢议论这些事情的,如今却无人议论,只有那些厨房的烧火丫头,在炉火前低声悄悄儿说——玉澹宫是撞邪了。

寿真与顾皇后谈过这一次之后,开始隔三差五就与顾皇后见面。寿真与宫中去的勤了,怀恩倒不常去了。

寿真这日从宫中回来,就叫来怀恩。

怀恩这几日都推说自己有些风寒,四肢无力懒动,不好进宫。但寿真看她脸色,觉得她没有病。

她抚着怀恩的面孔,道:“你畏惧顾皇后什么呢?总是这样躲着,难道以后也这样躲着?民间的俗话,丑媳妇总得见公婆,何况你这样的,比那乔简简大方多了,又是在顾皇后眼前长大的。你怕什么。”

怀恩道:“我也并不是为了躲着顾皇后。”

寿真忙问:“难道是与太子拌嘴了?”

怀恩摇摇头。她道:“母亲…”

她想问母亲难道是真信顾皇后,突然又与顾皇后打得火热。但是她知道母亲固执,从不听她的劝。这时候说这扫兴话,母亲只会大怒,而不会听她劝解。

她只能淡淡道:“我只是有些累。”

寿真只知道自己女儿心思不定,不知道又在想什么,只能说了她两句:“你这样阴晴不定,又扭捏,将来做了皇后更累!”就放怀恩走了。

怀恩回房之后,思来想去,终于写了张小笺给宫中,约太子明日相见。

作者有话要说:慢慢收网…

拉着网的作者向大家挥手求票!

第207章

太子与怀恩幽会的地方距离天极宫不远,就在天极宫后面的小书房。小书房虽小,但也造了景,玲珑曲折,里面又收藏有各种珍奇。他们两小无猜时候就常常在这里玩了。

如今这里又成了他们幽会的地方。

太子到的时候,怀恩已经在窗前伫立了好一会儿了。这时候墙边桂花开得正好,靠在窗边都染一身幽香。

太子轻轻走到她身后,揽住她的腰,将她搂在怀中。怀恩靠着他,轻声道:“时间过得太快了…这就快要一年了…”

太子说:“什么快一年?我们才见面几个月而已。”

怀恩说:“是圣上病了快一年了。”

太子道:“虽然时间过得快,父皇的病也好了很多。”

怀恩问:“皇后最近一直在照顾他么?我听母亲说皇后对圣上照料得非常仔细。”

寿真公主将顾皇后如何亲自喂药,甚至为皇帝试药的事情告诉了怀恩。

女人对女人,总有一种特别的感应。

说到顾皇后,太子总是五味杂陈。他说:“我不可能关她一辈子。”

即使是失忆前的皇帝,也不会把顾皇后关一辈子。如今这情形,是因为皇帝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突然病倒,一倒下就起不来了。

若皇帝不是病得这样突然,只怕顾皇后的结局会比现在更加波折。

怀恩转身,与太子面对面,道:“我也没想过你会关皇后一辈子…那样你也不是你了。”

太子伸手去窗外,捋了一把桂花花粒,分一半给自己,另一半装在怀恩挂在腰间的绣囊里。

他垂着眼睛,认真为怀恩整理系绣囊的带子。怀恩心中一阵酸涩,太子这样子正是她最喜欢的——他这样风流俊美,温柔细致,世间哪个见过他的少女不为他动心?

然而他不会永远是这样完美。他们已经走到了太高处,或者说,他已经走到更高处。她已经不能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将来已经不只是期待,反而笼上了恐惧。明明眼前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甚至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太子监国,朝局平静。皇帝病情稳定,忘记了袁贵妃,与皇后重修旧好。皇后一心一意照顾皇帝,甚至默许了太子与她的来往,没有任何反对。

但怀恩还是觉得这一切就像建在一层冰上,这一层冰看似坚实,实际上随时会裂开。这种恐惧,让她不能尽情享受与太子见面的欢愉。

若太子对这一切变数都了如指掌,将一切都在掌握中,所有人的弱点都被他牢牢握在手中利用。那他此刻对她的温柔又能持续多久。

若太子是在努力维持这摇摇欲坠的平衡,那眼前的平静又能维持多久?

唯一能麻痹她的就是太子就在她的眼前,此刻他只属于她一个人。她紧紧依偎在他怀中,喃喃道:“重均…”

太子像是察觉到她的不安,只是吻了吻她的额头,道:“你小时候就有些怕皇后,你还记得么?”

怀恩低声笑了:“是么?我那时候都在想什么呢?小时候皇后明明对我很好。”

太子道:“我都记得。有一次我们在榻上玩,我不小心把你推了下去,你撞破了额角,流了血。皇后对我发了火…那可是难得的皇后对我发火…从此之后你就有些怕皇后。”

太子轻轻抚着怀恩额角边的头发,那里只有一道小小的颜色很浅的白印子,不贴近了根本看不到。但太子还是一下子就找到了它。

他在那个惹人怜爱的伤痕上轻轻一吻,怀恩的眼泪就忍不住落了下来。

太子叹了一声,他只觉得今日的怀恩不太像最近的怀恩,却很像从前的怀恩,这让他倍觉怜惜。

他只能顺着她的额角吻下来,吻过她的眼睛,吻掉她的泪水,顺着她的鼻尖,一直吻住她的唇。

怀恩走后,太子又坐在窗边沉思片刻。但他没有太多时间独处,很快就有宫人过来,说丞相,皇后,都等着要见太子,还有许多事情要等太子来决断。

太子揉了揉额头,慢慢起身,他又看了一眼窗外的一树金桂,说不出的怅然。

京中的秋天似乎格外平静祥和。

宁州这边,清沅的心情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她第一次有了一个孩子,而且是与最爱的人生下的孩子。清沅完全舍不得放开这个小东西,恨不得时时刻刻都放在自己面前。只是她本来就够累了,这样每日都在兴奋和疲倦之中。萧广逸都没想到清沅生了孩子会这样兵荒马乱。

幸好一两个月之后,清沅慢慢习惯了。身边的乳娘和嬷嬷也得力,清沅总算不会每时每刻都为孩子提心吊胆了。

这日一早,清沅刚睁开眼睛,就见萧广逸坐在床边抱着女儿。她忙道:“怎么了?”

萧广逸道:“乳娘说小梅花有些发热,我已经叫大夫来看过了。”

清沅只是着急:“什么时候的事情,怎么不叫醒我?”

她看女儿小脸红红的,声音都只有细细的哼哼声,顿时心疼极了。

萧广逸安抚她:“大夫说不碍事,给她擦擦身,让她睡一睡就好。”

清沅抱过女儿,靠在萧广逸怀中。她还蹙着眉头,轻轻亲了亲小梅花的脸,低声哄着女儿:“乖乖,阿妈在这儿,阿爹也在这儿。不怕不怕,不难受不难受。”萧广逸看着她们母女两个,听着婴儿稚嫩的哼哼声和清沅温柔低语,一恍惚只觉得这像他的一个梦。

上辈子他做过这个梦,只有在梦里,他才有这一切,有一个与他心意相通的挚爱和他们的孩子。

他抚着清沅的肩,又吻了吻清沅的头发,才肯定这一切并不是幻梦一场。

过了一会儿孩子终于安稳了许多,也不哼哼了,乖乖睡着了。清沅又抱了她一会儿,才让乳娘抱一会儿。

正在这时候,京中的信来了。

清沅立刻起身换好衣服,与萧广逸一起看京中的信。她仍不忘记要乳娘就抱着小梅花在他们身边。

京中来了许多信,除了日常亲眷问候,清沅最盼着的就是安平的信,因为安平的信敢写,许多事情安平都会立刻告诉萧广逸。

太子近来的信虽然仍会与萧广逸讨论边境事宜和朝政,但宫中的事情却说得很少。尤其是两仪宫和顾皇后的事情,太子几乎是一笔带过。

还是安平详细说了顾皇后在天极宫照顾皇帝的前后缘由和现在的情形。

但这次不同,最重要的一封信不是安平写来的,而是顾皇后写来的。

顾皇后亲自给清沅写了一封信。虽然在得知顾皇后出两仪宫之后,燕王夫妇就按规矩送了一封问安的信,但也只是几句问安,格式规整,并无内容。

这一次是顾皇后先来了信。这让清沅心里立刻不舒服起来,好像失了先机一样。

“怎么办呢,既然来了,那就只有先瞧瞧这位好母亲想做什么了。”清沅自嘲道。萧广逸摇摇头,示意这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她拆开信,与萧广逸头靠头一起看了。

顾皇后在信中,并未提宫中事情,没有提宁州边境,甚至没怎么提燕王,这真是一封写给清沅的信。

顾皇后在信中说的都是顾家的事情,提到了老太太仙逝,她心中甚为哀戚。西顾迁回霖州的事情她也知道了。她还问起清沅准备在霖州晋江边建造的晋江书院。她对这个想法十分赞同,顾家如今应当在霖州休养生息。为此,她特意命人给霖州送去了一千两金子,用作书院建造。

清沅看完了信,道:“看来皇后如今是真谨慎了许多,连你她都想着先笼络了。”

萧广逸这时候终于觉得可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好舍不得啊,越写越舍不得…

(求票求灌溉!)

第208章

顾皇后想笼络燕王夫妇。

萧广逸知道这不是一句笑话,而是变成了事实。

对顾皇后来说,清沅是她的侄女,萧广逸是她的庶子。此生她与这两个小辈可谓无冤无仇。除了她以为顾清沅在嫁给燕王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舍不得太子。但这一点在顾皇后看来,也算不上什么对不起萧广逸的事情。

在信中,顾皇后着实是对清沅关爱有加的样子。

清沅又把顾皇后的信读了一遍,道:“顾皇后对晋江书院也很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