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在哪呢?”听到说有小兔子,宋杨双眼一亮,嘴里的唾液都冒了出来。

已经半个月没有吃过肉了啊!

宋暮槿道,“被它跑了。”

“好可惜。”宋杨很是遗憾,“要是我没有离开就好了。”姐姐是女孩子,又刚生过病,这山上的又不好走,怎么能打到兔子呢?“往哪跑了?我再过去看看!”

“我寻了一圈了,都不见踪影,想必了是跑远了。”宋暮槿见他一脸遗憾,笑着指了指和他上来路采的草药说道,“回头等卖了这些,我们买肉吃!”

宋杨目光又亮了起来,随即笑着摇头说道,“不用,买了前给娘。”想着爹娘肯定不会要的,于是就道,“娘不会要的,那就姐姐攒起来去买钗带,买一支玉秀姐姐上回带过的那支那样好看的!”姐姐这般漂亮,带了发钗肯定更漂亮!

懂事,善良又懂得为他人着想,宋暮槿伸手摸摸他的脑袋,笑道,“这次买肉吃,下次我们再买发钗。”

“姐姐…”宋杨想了下,点了点头,“好,就听姐姐的!”寻了处干净的地方让宋暮槿坐了下来,伸手指向一旁地上的几株杜鹃,“姐姐,你看够不够?若不够,下次我再来。”

“够了。”宋暮槿点点头。

宋杨坐在了宋暮槿的面前,把拉到了面前,把里面刚采的山莓,还有水和干粮都拿了出来。

姐弟两人吃了东西,休息了片刻就下山回家。

“杨杨,和姐姐你们这是从山上下来?”下了山,迎面碰上一个十六七岁少年。

少年身材高大,浓眉大眼,目光飞快地看了眼宋暮槿又收回了目光,微黑的脸庞立即泛起了一抹异样的红色来。

面熟,本过宋暮槿陡然刚回到了十三岁,一时有些想不起他是谁,于是看向宋杨。

宋杨不懂他好端端的为何脸红,本过几乎是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把宋暮槿档在了身后,笑着回道,“是啊,我们刚上山挖了些花和草药,虎子哥去哪?”

听了宋杨的话,宋暮槿才记起来他是村长的儿子,郭小虎。

“我刚从那边地里过来,准备回家吃饭。”郭小虎伸手指了下说道。

“我们也回去吃饭了,那虎子哥回头见。”宋杨道。

“回头见,对了,这是我在捡的野鸡蛋,给你们带回去吧。”郭小虎把手里的鸡蛋直接塞到了宋杨的手里,然后疾奔而去。

------题外话------

^_^郭小虎同学是村太子,很单纯的一枚少年哟~

第七章 另谋出路

“虎子哥,我们不要。”宋暮槿忙说,并对宋杨道,“快还给他。”

“你们就拿着吧,我听说前几日北北病了,这给你补补身子!”郭小虎跑得更快,如一溜烟一般跑远不见了。

“姐姐。”宋杨看向宋暮槿,“我还是追上去还给他吧。”

“这次就算了吧,等下次不要接他的东西。”宋暮槿说道。

这鸡蛋在庄户人家是寻常之物,不过一般都会存起来卖钱或是有客,或过节的时候才拿出来吃的。

而且地里哪能那么容易捡到野鸡蛋!鸡蛋十之八九是郭小虎从家里拿出来的!

宋暮槿记得上辈子这郭小虎有一两次让宋杨带吃的回来给自己,因此张四娘还因此被郭大婶冷嘲热讽了一番,气得张四娘哭了一场。

郭大婶平时热情和和蔼的,不过事情涉及到郭小虎的时候,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以后他若是再给你什么东西,你都不要接拒绝了。”宋暮槿边走边嘱咐宋杨说道。

宋杨重重地点头,“嗯,我知道了,下次我一定不会接了。”

“走吧,我们回去吧。”宋暮槿知道他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就道。

宋杨点头。

姐弟两人回到家的时候,已是午后。

宋大平和张四娘已经吃过了午饭,宋大平已经去了地里,张四娘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见姐弟两人回来了,张四娘就忙洗了手起身,“可算是回来了,饿不饿?”

“我们吃了带的干粮,不饿。”宋暮槿回道。

“不饿。”宋杨也摇头说道,顺便把两个郭小虎给的鸡蛋递了过去,“娘。”

“这是哪来的鸡蛋?山上捡的野鸡蛋?”张四娘看向宋杨问道。

“回来的路上碰到了虎子哥,他给我的。”宋杨问道。

张四娘手顿了下,道,“以后不要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了,回头我寻个机会把这个情还回去。”

“我知道了,娘。”宋杨点头。

张四娘朝厨房走去,“你们快洗洗,我去把饭菜给你们端来。”

姐弟两人洗了手,张四娘正端了饭菜出来摆好了。

“爬到了哪?”张四娘把碗和筷子递给了他们,边问道。

宋杨详细回答她他们姐弟爬到哪。

“爬那么高啊,北北累了吧。”张四娘关怀看向宋暮槿。

“娘,我不累。”宋暮槿笑着摇头回道。

张四娘说道,“怎么不累,你从小就没有上过山,吃了饭就好好歇着。”

宋暮槿点点头。

见她脸色还好,张四娘就回院子里继续洗衣服去了。

吃了饭,宋杨收拾碗筷。

张四娘扭头对宋杨说道,“放在那就好,等晚上我来收拾。”

宋杨应了一声,然后回来整理今日挖的草药。

宋暮槿要过去帮忙被张四娘制止了,“不用管你弟弟。”

宋暮槿点头应了就过去帮张四娘。

张四娘不会真让她洗衣服,只让她帮忙晾。

宋暮槿瞧她眉眼带着轻愁,问道,“娘,您脸色有些不好,是不是不舒服?”

张四娘知道女儿是关心自己,也没想敷衍她,“没事,就是你祖母下个月过寿,你婶婶刚让槐槐过来说想好好热闹一下”

就是在愁银子。

如今是春耕时候,他们家没什么进项,老太太过寿的花费到时候是宋大平和宋宝平兄弟两摊,还要给老太太准备寿礼,这都是要花钱的。

宋暮槿想了想说道,“娘,今日我和杨杨采了些草药,想明日去镇里。”

今日发生的事情让她意识到,山上不仅有猛兽,还有如今日那样的危险,宋大平要忙地里的农活,张四娘也是个女人,爹娘肯定不会让她孤身上山,可以陪她的只有宋杨,但宋杨年纪太小又是宋大平张四娘唯一的儿子,若遇到什么危险出点什么事,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所以她想去镇里看看。

清源镇虽是小镇,不过却是往京城去的要塞,南来北往的人多,是以,赚钱的机会也多。

“去镇里?”张四娘不放心,想了想还是答应她出去,“那你带杨杨一起去。”

宋暮槿本就打算带宋杨一起去的,于是点头,“嗯。”

到了晚上,张四娘把事情与宋大平说了,宋大平也没有说什么,只嘱咐了他们姐弟两人小心。

翌日姐弟两人赶早坐了村里的牛车出发。

宋杨很高兴,还特意换了新衣裳。

一起去的还有村里的其他的人,牛车走得慢,到了镇里已经是晌午,约好了回去的时间,大家各自分开。

宋暮槿和宋杨则直接去了药铺,就半篓子的草药卖了三十文钱。

出了药铺,宋暮槿侧首笑眯眯问宋杨,“想吃什么,姐姐给你买!”

宋杨摇头道,“姐姐,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吃零嘴了。”

真是贴心又懂事的孩子!宋暮槿笑道,“那我们就先逛逛。”

大庆民风开放,小镇更是没有那么多的规矩,因此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妙龄姑娘不少,宋暮槿带着宋杨慢慢逛着,路边小摊,还有店铺宋暮槿看得认真,不过每次都没买东西,一开始因为光看没买东西宋杨还有些不好意思,后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眼看到了正午,宋暮槿挑了一家干净的店,叫了两碗面,另给宋杨多要两个肉包子。

宋杨压低声音道,“姐姐…”

“别担心,姐姐有钱呢。”宋暮槿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若是不够跟姐姐说。”

“够了,够了。”宋杨忙摆手。

伙计很快把面和包子上了上来。

宋杨哧溜哧溜的吃得很是欢实,很快就解决了面和包子。

宋暮槿问道,“吃饱了吗?”

“吃饱了。”宋杨拍着胸回道。

宋暮槿低头继续吃了几口,然后结了账和宋杨离开。

出了店子的大门,宋杨一脸痛色回头看了一眼,“吃是好吃,不过那面条还没有爹和娘做的好吃呢!”

倒还真是如此,宋家虽是每顿都是素菜,但却是色香味俱全,宋暮槿脚步一顿,随即伸手拍了下宋杨道,“杨杨,走,跟我去个地方。”

“去哪?”

“去牙行!”

得先问清楚了铺面的租金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事项,她才知道到底要多少银子才能起步。

------题外话------

^_^宋弟弟贴心又懂事,咱要把他培养出来

第八章 三姑姑

宋杨虽不明白宋暮槿突然要去牙行,但也没有继续问。

问了牙行的位置,姐弟两人很快就到了。

进了门,牙行的老板刘根元看了两人一眼,然后目光落在宋暮槿的身上,“姑娘,公子是要挑人?还是别的?”

他做这行二十多年了,阅人无数,眼睛最是精准,眼前这姑娘虽身着朴素,但行走之间的风度和眉眼之间透着的气息优雅而矜贵。

在这一行摸爬打滚二十多年,他当然知道不能以貌取人这个道理。

“是有点事想麻烦刘老板。”宋暮槿说道。

“鄙姓刘,老板谈不上,不过是混口饭吃。”刘老板笑着伸手,“姑娘里面坐。”

“刘老板客气。”宋暮槿微颔首,与宋杨随了他进了厅堂坐了下来。

刘老板让人上了茶,问道,“不知道有什么可以为姑娘效劳的?”

他定然是能看出来自己和宋杨是没钱的,或许在牙行的看来他们姐弟可能还是过来卖身为奴的,不过话却说得亲切,语气又平易近人,让人心生好感。

是个机灵会做生意的!宋暮槿道,“我想在镇里开一个铺子。”

“不知姑娘打算做什么生意?铺面是租还是直接盘?掌柜,账房和伙计是请人,还是自家人负责?或是都已经请好了?”刘老板问道。

懂行的人就是不一样。宋暮槿微笑回道,“我也不瞒刘老板,我手里没有多少钱,想开一个的吃食店,铺子吗先租,我们自家人负责所以没有打算请人。”

一旁宋杨惊讶地看向宋暮槿。

来牙行是为了这个?可他们家那来的钱啊?

“那是以富贵人家为主?还是以民众为主?还有是以什么为主?点心,面食还是…”刘老板问得很详细。

宋暮槿想了下,道,“小本经营而已。”

刘老板点了点头,“我明白姑娘的意思了,不过姑娘若想把生意做大,我建议有自己的特色的好。”

“谢刘老板提点。”宋暮槿谢道,“那刘老板帮我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刘老板估算了一下,“六十两左右。”

宋暮槿问道,“刘老板手头可有合适的铺子介绍?”

刘老板摇头,“手头暂时没有,不过姑娘若是诚心,我会帮你留意,一有合适的就通知你。”

“好,那就有劳刘老板了。”宋暮槿起身,“我家住在下林村,你托人给宋大平带个口信就是了。”

刘老板点了点头,叫了人送他们两人出去。

出了门,宋杨才开口问道,“姐姐,我们真…开店啊?”

“当然了,不然去牙行做什么?”宋暮槿笑道。

宋杨有些不明白,“可是…”他们没有钱啊。

六十两,那么多的钱。

爹娘拉家常的时候他听到过,他们家一年到头的收成还不到十两呢!

“会有的。”宋暮槿抬头看了眼日头,道,“天色不早了,我们再去买点肉就回去。”

还要去买肉?宋杨再一次惊讶了。

“姐姐有钱呢。”宋暮槿直往集市的方向走。

昨日那男子给的碎银子有二两多,今日她带了一半过来。

宋杨想了想,忙跟了上去。

因宋大平张四娘向来疼宋暮槿这个姐姐,所以宋杨想着应该是宋暮槿平日了攒的钱,所以便没有开口问她。

暮春季节,天气已经很暖和了,买多了不经放,宋暮槿买两斤半,然后宋杨便往会合的地点赶。

到了那里的时候,差一个人就齐了,等了会最后一个人也到了,大家便上了牛车回家。

到家的时候,已是暮色沉沉。

让宋暮槿和宋杨意外的是,家里没有人。

这不对啊,这个时候张四娘该是在家烧晚饭了,可家里不见人,

宋杨把肉送到了厨房,然后点了灯,对宋暮槿说道,“姐姐歇会,我去寻一寻娘和爹。”

“你小心些。”宋暮槿说道。

“嗯。”宋杨应了一声,转身出门去寻人。

刚走到听堂屋的门口,林婶推开大门走进了院子,“是北北和杨杨回来了吗?”

“是的,林婶进来坐会。”宋杨说道。

宋暮槿忙起身出了堂屋。

“不坐了,家里灶上还煮着饭呢。”林婶笑着摆手说道,“我就是跟你们说一声,你们三姑姑回来了,你们爹娘都过去那边了,说了你们回来了也让你们过去一起吃晚饭。”

“谢谢林婶。”宋暮槿说道。

“乡里乡亲的客气什么。”林婶笑道,转身前又嘱咐两人道,“天黑了,你们两个提个灯可别摔着了。”

“原来是小姑姑回来了啊!”宋暮槿淡声说道。

宋家四兄妹,宋大平是长子,老二宋兰平嫁去了邻镇的颜家村,婆家有几亩上等的水田,丈夫颜立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几年前中了举,如今是邻镇的副县丞,老三宋香平嫁到了镇里,婆家是开米铺的,日子也过得不错,另最小的是儿子宋宝平。

“姐姐,我们现在就过去吧?”宋杨没有那么多感慨,侧首问道。

宋暮槿一点都不想过去!

二姑姑宋兰平是个心地善良的,然三姑姑宋香平却是和许春分是臭味相投的。

“嗯。”宋暮槿道,“去割半斤肉带过去。”今日一起去镇里的人都看到他们姐弟买肉了,若送点过去,那老太太不知如何闹!“还有另外割上二两给林婶送过去。”林大叔和林婶一家和他们挨着住在一起,没少帮忙。

“好咧。”宋杨朗声应一声,然后去厨房割肉。

两人先去了隔壁的林家,林婶推脱了一番才收下,“那你们两个快过去吧,别让老人家等。”

两人点头告辞,提了灯笼去宋老太太那边。

身着红色褙子的宋香平笑容满面,和许春分正是陪着宋老太太说着话,宋玉秀娴静乖巧地坐在一边,见宋暮槿进来几个人就笑着顿了话。

等宋暮槿和宋杨见了礼,宋香平笑着说道,“早知道北北和杨杨去镇里了,我就该晚点让马车载你们一起回来。”

因为女儿回来了,宋老太太很高兴,和蔼问道,“你们两个刚回来?”

“是的祖母,我和姐姐刚到家。”宋杨点头回道。

宋暮槿则看向许春分,“婶婶,我娘呢?”

------题外话------

前面有地方貌似把婶婶写成二婶了,统一一下还是婶婶好了,把两个姑姑也排进来

第九章 算计

“在厨房做饭呢!”许春分随口答了一句,笑眯眯地看向宋杨手里提着的肉,“北北和杨杨今日买肉回来呢。”

“是啊,我和姐姐买了点肉回来,这是给祖母吃的。”宋杨道,“我这就送去厨房,让娘加个菜。”

宋老太太道,“你们挖草药能赚几个钱?”话虽如此,语气很欢喜。

许春分忙叫住了宋杨,“今日你姑姑回来带了不少的菜,这个让你娘用盐先腌起来放着。”

“嗯。”宋杨应了一声。

老太太不说,宋香平是客人,许春分却是理所当然地把厨房里的事都交给张四娘,她可是还记得他们两家早就分家了的,就这么使唤着张四娘。宋暮槿很是无语。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声,“我去厨房帮忙。”说完便跟了宋杨一起出了屋去厨房。

“那丫头怎么了?”宋香平奇怪地撇撇嘴,“我这二侄女什么时候改性子了?”

去厨房帮忙!可还是第一次见。

“谁知道!”许春分就想起来了那白白飞掉的银子咬牙道,“许是前些日子烧坏了脑子!”

张四娘是个没脑子的,宋暮槿嫁去了杨地主家,还不得吃香喝辣!这么好的事,她竟然不同意!

那宋暮槿也是个不知好歹的,竟还敢威胁自己!

宋玉秀说道,“看她那样子,肯定是因为伯娘一个人在厨房忙着,生气了呢!”宋暮槿没说什么,但眼神有些不高兴。

许春分就笑着说道,“我那手艺是太马虎了,三姐吃得精致又难得回来一趟,我去了还添乱。”

宋香平笑容满面,“什么精致不精致的,还不就是那样。”

“娘。”宋暮槿和宋杨进了厨房。

厨房里香气四溢,张四娘正是在麻利地炒着菜。

“马上就好了,北北你过去等着,杨杨过来准备碗筷。”张四娘回头看了眼,对姐弟两人说道。

“娘,我来帮你。”宋暮槿往她走了过去,一边问道,“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

“不用帮忙。”张四娘回头说道,“这里烟熏火燎的,你快出去吧。”

宋暮槿没有走的意思,往案板那边走了过去。

张四娘忙道,“刀利着呢,你别伤着了,我炒完这个菜再烧一个汤就好了,不用帮忙。”

宋暮槿点头,“那我和杨杨准备碗筷。”左右就是不想回去老太太那边的意思。

“姐姐,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你今日累了一天了,快回屋去坐着。”宋杨说道,“娘,婶婶说把肉用盐腌了,盐巴在哪,我来腌。”

始终不是亲生的,老太太从来没给个好眼色给女儿,张四娘也不想女儿回屋看老太太的脸色,于是说道,“让你弟弟就摆就可以了,你搬个凳子坐外边等着,我等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