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伸手把盐递给了宋杨,又问道,“哪来的肉?”

“我和姐姐买的,这是给祖母的。”宋杨高兴回道。

张四娘看了眼,问道,“中午可吃饭了?”

孩子孝顺,她高兴,不过足有半斤的样子,姐弟两人挖的那点草药能卖多少钱?自己也只给了中午吃饭的几文钱。

“吃了。”宋杨回道,拿了干净碗把肉腌了,然后洗手去摆碗筷。

宋暮槿靠在门边,看着张四娘和宋杨忙着,心里无比踏实。

烧好了汤,端上了桌子,宋老太太和女儿,儿媳,孙女一桌,宋大平兄弟则带了宋杨宋槐以及宋香平七岁的小儿子做一桌。

宋香平育有两子一女,大儿子汪超已经成亲,二女儿汪欣十四岁,小儿子汪亮七岁。

吃了饭,等张四娘收拾完了,坐了片刻一家人就告辞回家。

宋大平一家人告辞后,宋老太太也起身回屋准备歇息。

许春分忙是去打了热水来伺候她洗漱。

伺候了老太太上了床,许春分把宋大宝赶去了宋槐的屋,泡了一壶茶和宋香平去了自己屋里说着贴己话。

宋香平喝了一口茶,说道,“这次我回来就是想跟你们说说玉秀的亲事。”

“可是田大人那边有什么消息?”许春分捧着茶杯问道,激动地茶都差点溢了出来。

“嗯。”宋香平笑着道,“上次玉秀在我家小住的时候,不是碰上了田太太吗?前几日田太太给我递了话,要我回来问问你们的意思,若是好,那她就挑个日子请媒人过来提亲。”

许春分声音都充满了喜悦,“就怕玉秀这孩子高攀不上。”

高攀不上,说得如此文绉绉的,脸都成一朵花了!真当自己女儿飞上枝头成凤凰了!宋香平心里很是鄙夷,不过面上却是笑着说道,“为了两个孩子的名声,田太太的意思是先给两人合一下八字,若是八字合,那就立即挑日子过来提亲。”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许春分忙不迭点头。

“那我明儿回去就把意思递给田太太。”宋香平道。

“三姐,玉秀的将来就全靠你了。”许春分拉着宋香平的手感激道。

“弟妹说这话就见外了,我是她姑姑,当然希望她嫁得好。”宋香平笑着说道。

“你从小就疼她。”许春分笑着说道,“还望三姐先不要声张。”

“等合了八字再说。”宋香平点头,“你放心,娘那边我不会说漏嘴的。”

“谢谢三姐了。”许春分谢道,想到女儿要定亲止不住的欢喜,不过想到田家那样的人家,忍不住愁起女儿的嫁妆来,一想到差点到手的银子顿时恨得牙痒痒,心思一转与宋香平道,“北北那丫头也大了,大哥和大嫂是把她当亲闺女疼,定希望她有个好归宿,但这乡里乡亲的十乡八里的谁知道她是被亲爹亲娘抛弃的?又被大嫂养得跟小姐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庄户人家只怕都看不上…上次我跟大嫂提了家境殷实的人家,大嫂对我又是打又是骂的,哎,我也是为了她好,那北北可不像是我们家玉秀,她从小没吃过苦,所以,家境不能要好些,只要人好,年纪大点无妨,大点知道心疼人…不知道三姐可有合适的人家?”

宋香平挑了挑眉,道,“那丫头模样倒是标志,我会留意的。”

------题外话------

婶婶和姑姑狼狈为奸了

心肝宝儿五一快乐~

嗯,窝是小西贴心的小棉袄——存稿箱,主银出门嗨皮去哒,三号回来~

第十章 决定

宋香平和许春分在那算计着,宋大平一家是不知道的,一家人提早灯笼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回了家,张四娘也就先去厨房腌肉。回来的路上宋杨已经高兴地把他们买了两斤肉和分了林婶家一些的事都告诉了宋大平和张四娘。

宋大平和张四娘也都如宋杨一样,以为那是宋暮槿的平日里攒的钱,毕竟每年过年的时候压岁钱都是她自己收着的,因送了肉给林家和宋老太太,张四娘还表扬了宋暮槿和宋杨,“老太太年纪大了,我们该孝顺她,林叔和林婶平日里没少帮忙,应该给。”不过想到女儿花了她自己攒的钱,还嘱咐了宋暮槿说以后她自己攒的钱留着自己花。

腌好肉回了堂屋,张四娘见宋暮槿和宋杨坐着,就说道,“累了一天了,你们两个早点去睡吧。”

“爹娘,我有话跟你们说。”宋暮槿说道。

在老太太那边,宋杨一个字都没有说,已经憋得不行了,起身拉着张四娘坐了下来,面容认真地说,“娘您坐,姐姐有事与您和爹说。”

“什么事?看你们姐弟两个如此严肃。”张四娘笑着坐了下去。

“爹娘,我们搬去镇里吧。”宋暮槿看向两人道。

女儿一语惊人,宋大平刚喝到嘴里的茶一口喷了出来惊愕看向宋暮槿,张四娘也目瞪口呆看向她。

宋杨是白天已经知道了,平静地伸手擦了擦脸上宋大平喷过来的茶水。

“北北,你说什么?”张四娘好半响才问道。

宋大平也回了神,疑惑又担心地看向宋暮槿,“北北,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闻言,张四娘就急忙起身去摸宋暮槿的额头,“是不是发热了?”所以说起胡话来了?

“爹,娘,姐姐好着呢,没有哪里不舒服。”宋杨说道。

“没事啊…”张四娘更加不放心,“那是不是今日在镇里出什么事了?”是不是受刺激了?

宋暮槿摁着张四娘坐了回去,“爹,娘,我没有哪里不舒服,也没有受刺激,只是想着一年到头种地也赚不了多少银子,所以想着干脆搬去镇里开个铺子…”

说着看了宋杨一眼,“等日子好过了些,我们就能送杨杨去书院读书。”宋杨已经十二岁,只跟着宋大平认了几个大字,如今起步是有些晚,所以不奢望他靠科考出人头地,不过多念书总是好的,若是能中个秀才也好啊。

“我不喜欢念书!”宋杨立即表明态度,“我不要去书院。”卡到字他就想睡觉,若是到书院读书每天面对着字和摇头晃耳的夫子,那可就惨了。

“你这臭小子,你姐姐是为了你好。”宋大平道。

宋杨立即焉了,可怜巴巴看向宋暮槿,“姐姐…”

“这个以后再说。”宋暮槿说道。若不喜欢,那可以学其他的,只要有了银子,什么都好办。

宋杨马上就笑了起来。

张四娘看着宋暮槿柔声说道,“北北,这搬去镇里可不是容易的事,住的地方都没一个,到时候我们住哪?开店要租铺子,还有其他的开销,就算是不说这些,就是吃饭,这米面油盐酱醋都是要买的。”至少在这里,米面蔬菜自己都有种,虽是没钱,但也饿不到。

宋暮槿说道,“我知道,娘您的手艺好,到时候我们就开个小吃食店,镇里南来北往的人多,到时候生意肯定好,我今天去牙行问过了,还请牙行的老板帮我估算了一下,大约六十两左右就可以了,到时候我们租个住的地方,在加上其他的,八十两应该够了。”

女儿都已经去牙行问过了?张四娘震惊不已看向宋杨。

宋杨点头说道,“嗯,我白天陪姐姐去的。”

张四娘向来对女儿的要求都不会拒绝,这件事又这么大又不忍心对女儿说不,一时不知道如何劝女儿打消这个念头好,只好看向宋大平。

宋大平考虑了一会,才与宋暮槿说道,“北北,八十两不是小数目,家里哪能拿出那么多钱啊!而且,就算能拿出来,家里的地和庄稼可怎么办?”

若有那个钱,对于农民来说,买地买田更加具有诱人。

宋暮槿知道他是舍不得家里的地,于是说道,“爹娘舍不得就请林叔林婶看着,到时候付工钱给他们。”笑了下看向父母两人说道,“等赚了钱,到时候再回来多买些地。”

她也想过种地赚钱,但农作物生长慢,而且赚的也没多少。

明年十月京城就会派人过来接她了。

自己不想回去,拒绝了,那武宁侯府不定就会用强制的手段带她回去。

因此在那之前,自己必须要强大起来。

所以,她没有时间。

“让他们帮忙照应倒是可以。”地交给邻居林家夫妻照应这一点倒是合适不过了,不过…事情哪如说的这般简单,例如——哪来的八十两啊,莫说八十两,就是八两也没有啊!女儿已经考虑了这么多了,张四娘道,“这件事我们再慢慢商量。”

宋大平也不忍直接泼女儿冷水,于是也点头,“我们再慢慢商量。”

“爹,娘,若我们有本钱呢——”宋暮槿笑道。

这下连宋杨三人一起都惊愕地看向她。

哪来的八十两?

宋暮槿微笑着把脖子上贴身带的玉佩拿了出来放在了桌上,“卖了这个我们就有银子了。”

白色的羊脂玉在灯光下如月色一般莹亮,润泽。

张四娘和宋大平异口同声,“不行。”

就算日子再如何艰难,都不能动女儿的玉佩,更何况如今还是为了搬去镇里!这是绝对不行。

张四娘忙伸手拿了玉佩往宋暮槿手里塞,“这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的信物,你快收好了。”

“是啊,姐姐快收好了,我不要念书,也不要吃肉了,我以后上山去打野物,采草药,总能攒够的。”宋杨道。

宋暮槿摩挲着仍还带着自己体温的玉佩,目光坚定地看向宋大平与张四娘人,“爹,娘,我已经决定了。”

------题外话------

窝依旧是存稿箱,美银们记得收藏支持窝主银小西哟~^_^ps小西明天回来哒,明天三号的更新可能推迟~

第十一章 决定(二)

张四娘和宋大平没有想到宋暮槿如此坚决,张四娘看向宋暮槿严肃说道,“北北,这是你亲生父母留给你,这是他们将来认你的信物,怎么能卖掉?你必须带在身边,可不能再说这样的话。”

“北北,快收起来。”宋大平也脸色凝重地说道。

张四娘道,“北北听话,快收起来。”

“爹,娘,十三年了,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您二位觉得他们还记得我这个女儿吗?还会来接我吗?”宋暮槿语气淡淡地说道,“若是他们记得我这个女儿,这么多年会不来接我回去吗?”

“北北,你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会不记得你?这些年来没有来接你,想必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你不要生气,他们若是没事了,定会接你回去的。”张四娘柔声开解说道。女儿虽嘴上没说过什么,但心里肯定是想念亲生父母的。

他们做为她的养父养母,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也从来没有想过要阻扰她回去,那是她的亲生父母,是血肉相连的亲人,定是要接她回去认祖归宗的,至于他们?能养女儿这么多年,已经很满足了。

宋大平说道,“北北,你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与我和你娘说,别憋在心里知道吗?不要胡思乱想,有什么事好好考虑千万不能意气用事。”

爹娘总是这么为她着想,什么都以她为出发点,把她放在第一位,可她的亲生父母呢?

他们当然是记得自己这个女儿的,也会来接自己,不过来接她不是因为惦记她,而是为了宋若桐,来接自己回去不过是想让自己嫁给邵浚,若自己没有那么一点用处,他们怎么又会接自己回去呢?

亲人,不是非得有血缘关系才是亲人的!“这么多年了,再有苦衷总是能想起我吧?总能派人过来看看我的情况吧?”然,这些年来他们从来都管过她的死活,他们其实恨不得自己不存在才好!“爹,娘,他们若有心就算是无法来接我,那定也会想办法跟递个信儿过来的,只是他们呢?”宋暮槿微垂了眸,“他们既然从来不记得我,那我也当他们都不存在。”

说着抬头看向宋大平和张四娘,见两人面上有些犹豫,就加了一句,“难道爹娘想我离开吗?也不要我了吗?”

当然不想!他们恨不得她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傻孩子,我们怎么会不要您!怎么舍得你离开?”张四娘伸手一把搂着宋暮槿,眼泪扑哧扑哧往下掉。

女儿肯定心里不舒服吧?不然怎么舍得说卖掉玉佩?

“娘。”宋暮槿软软地靠在她胸前,抬头看她一眼,又扭头看向宋大平,“我就是爹娘的亲生女儿。”

“北北。”张四娘眼泪掉得更猛了,“你一直就是我们的亲生女儿。”

宋大平重重地点了点头,赞同张四娘的话。

宋杨伸手拉着宋暮槿的一只手,红着眼眶唤了一声,“姐姐。”

温情霎时充满了整个屋子。

半响张四娘才放开了宋暮槿,擦了擦眼角道,“北北,这件事我和你爹想想。”

话虽如此,但宋暮槿知道,他们心里基本不会反对自己的决定,于是点了点头,“好。”

张四娘道,“累了一天了,回屋休息吧。”

宋暮槿点头起身回了屋。

宋杨很兴奋,“爹娘,姐姐真的不走了吗?”

他们当然是希望女儿留在身边了,可若人家亲生父母寻来了,难道他们还能不让她回亲生父母身边吗?张四娘和宋大平都没有回答他的话。

“姐姐不回去了,那真是太好了!”宋杨眉开眼笑继续说道。

“睡吧。”张四娘给他掖了掖被子。

宋杨点了点头,累了一天几乎是一闭上眼睛就入了睡。

张四娘和宋大平夫妻两人却是没有半点睡意。

“北北这孩子似是铁了心,那可是她亲爹娘留给她唯一的东西,真的就随她这么卖了?”张四娘说道。

“就是不知道如何让她打消这个念头啊!”宋大平深深叹了一口气。

张四娘轻轻地说道,“一晃都十三年了。”这些年来,她都在时刻担心有人会来接女儿走,只要一想到那么小小软软的一团长成了花一般的女儿离开,她就心如刀绞。

宋大平没有回话。

一时间屋里寂静无声。

张四娘翻了身,道,“再过些日子就是娘过寿了,到时候两位小姑子和二位姑爷都会回来的,不如,我们找兰平商量商量,让她和二姑爷先把北北的玉买下,那钱就算是我们借的如何?”

二姑爷颜立是官老爷,买一块玉佩应该是不在话下。

至于宋香平?张四娘压根不会考虑。

宋大平考虑了会,道,“倒是可以,不过,就怕麻烦二妹。”

张四娘轻轻点头道,“也是。”

宋兰平嫁得远,颜立又是出人头地成了官老爷,她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娘家,在那边的日子过得如何宋兰平回来娘家也只会说好的事,至于不好的事情从来不提半句,但一个人过得好不好,怎么能看不出来?如宋香平每次回来都是高高兴兴的,笑得脸都成了一朵花,而宋兰平笑是笑着,不过眉眼之间似是带着一丝抹不开的哀愁。

好在,宋兰平有一儿一女傍身。

“那怎么办?让北北她自个拿主意?”张四娘问道。

宋大平道,“你劝劝她,到时候等二妹回来看情况再说。”

“好。”张四娘应道。

翌日一早,张四娘把意思和宋暮槿说了。

宋暮槿昨晚就已经猜到他们会同意的,所以也没有意外,听她说宋兰平帮忙的想法,直接摇头道,“还是不麻烦二姑姑了。”

离老太太的寿辰差不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先不说宋兰平会不会帮忙,若刘老板那边有消息呢?一个月的时间她能等,可刘老板能等吗?

“这…”

“娘,就这么定了!这玉佩我卖了,难道他们寻来了就不认我?”宋暮槿笑道,“我这过两天跟杨杨再去一趟镇里。”

------题外话------

五一去了剑门关,居然没有什么人,景点的游客都很少,去之前还担心会不会人多拥挤,简直喜极而泣啊/(tot)/~

ps明天更新会在晚上八点左右,爬山爬得全身酸痛ing

第十二章 再见

“北北,非得急着卖了?”张四娘心里还是觉觉得不卖的好,就算是那边没有人寻来,那留着坐念想也好,若就这么卖了,以后后悔了就没地去寻回来,若是卖给了宋兰平,那将来攒够了钱,就买回来就是了。

宋暮槿点了点头,“嗯,早点卖了到时候牙行那边一有了消息,我们就能动手,而且…”顿了顿,道,“二姑姑肯定还得跟二姑父商量,还是不要给二姑姑添麻烦了。”

张四娘想了想,就道,“那就听你吧,还有到时候还是我或是你爹带你们去吧。”儿子和女儿还都是孩子,要是被人惦记上了那可就不好了。

“娘,我和杨杨都长大了,不会出什么事的。”宋暮槿笑着说道,“而且,去了也不一定就能卖掉,一去就是一天的功夫,眼下正是农忙的时候,还是不要耽搁地里的事了。”已经不让自己帮忙做事了,怎么还能耽搁他们的时间?

“那你们小心着点,有什么事情就去找你三姑。”张四娘就没有再劝了。

过了两日,宋暮槿与宋宋杨再次一早出发去镇里,上次姐弟两个是去卖药,这次去卖玉,最高兴的莫过于宋杨了。

一来,姐姐说不走了,虽不是亲姐姐,不过他就这么一个姐姐,比亲生的还亲,二来姐姐说要开店做生意,如此一家人以后生活就会蒸蒸日上,光是想想,十二岁的宋杨就觉得热血澎湃,整个人都觉得充满了力量一般。

比起宋杨的激动兴奋,宋暮槿就很淡定了。

“北北,杨杨,你们又去镇里啊?”在车上,两人碰到了宋玉秀。

宋玉秀身着杏白的小衫和裙裾,水绿色的比甲,俏生生的如枝头绽放的玉兰花。

“玉秀姐。”宋暮槿和宋杨唤道。

宋杨往外看了一眼,“玉秀姐姐你也去镇里吗?一个人?不用槐槐陪你去啊?”

宋玉秀面色微紧,道,“我去三姑家有点事。”说完便垂眸看着膝盖。

宋杨和宋暮槿见她这样,也不好与她说话。

“我先走了。”到了镇里宋玉秀直接与两人道了别,就没入了人群。

宋玉秀和他们姐弟两个向来不亲厚,如此宋玉秀如此疏离两人也没有在意。

“姐姐,我们去哪里卖?”宋杨问道,“是去当铺吗?”

宋暮槿摇了摇头,“不,当铺肯定会尽量压低价格,所以我们去不当铺,去翠宝阁。”

那是卖首饰的铺子啊!去人家的店里去卖玉,那是在人家的底盘上抢人家生意啊!宋杨霎时瞪大了眼睛侧首看向宋暮槿,“去那卖?人家会把我们轰出来的吧?”

宋暮槿笑着道,“我听说翠宝阁童受无欺,很有诚信,我们就去试试看,看他们收不收,要是他们不收又介意我们卖给他们的客人,那我们再去别的地方呗。”

听不是要过去抢人家的生意,宋杨就放了心,“好,那我们试试。”

“姑娘,公子里面请,请问想买什么?我们店里金,银,玉,珍珠,翡翠,玛瑙样样都有,而且做工精细,款式新颖。”

宋暮槿宋杨姐弟两人进了翠宝阁,伙计便热情地招呼着,并没有因为他们简单朴素的穿着而冷落他们。

宋暮槿不由得在心里点了点头,说道,“我想看看玉。”

“好的,请问姑娘是想送礼呢?还是自己用?”伙计笑容可掬,“我们前几天刚到一批新的货,是京城最新的款式,不如姑娘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好啊。”宋暮槿点了点头。

“那请稍等。”伙计躬身道。

宋暮槿点了点头。

“姑娘您看看这一套芙蓉玉,看看是否有合心意,若不不喜欢,我们还可以为姑娘您定做。”伙计拿了东西出来摆在了两人面前。

米分色的芙蓉玉在黑色的绒缎的映衬下,光泽温润,艳丽动人。

宋暮槿低头仔细看了起来。

宋杨站在一旁有些拘谨,不过也没有东张西望,安静地站在宋暮槿的身边。

看了会,宋暮槿抬头看向伙计说道,“不知道贵店收不收玉?”

伙计倒也没有惊讶,依旧笑容可掬地说道,“姑娘说的事,得掌柜的做主,还请姑娘稍等。”

说完便去请掌柜的过来。

“你们店里还有更好一点的吗?”

“小姐,还有这一套,您看看。”

“这些也不行!”

“老夫人礼佛,小姐不如买串佛珠?”

“祖母收藏了好些串佛珠,若送佛珠就要送好的,而且如今我又不在祖母身边,这要送还得祖母手里没有的才好,若是重了就不好了。”

“小姐不用着急,老夫人的寿辰在五月底呢。”

“还是你这丫头聪明。”

宋暮槿闻言,扭头望了过去。

一位十四岁左右身着堇色褙子十四岁姑娘带着丫头坐在不远处,姑娘容貌端丽,眉眼清澈,笑容天真烂漫。

宋暮槿上辈子认得她!是户部尚书赵家的长熄文梨香!

那时候她一年会到济元寺几次,宋暮槿见过她的,只是那时候的是一位端庄,华贵的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