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上一章:第 86 章
  •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下一章:第 88 章

叶昔昭不由笑起来。

宾客齐聚,到了抓周的时候,人们围到偌大的长案前观看。

大案上陈列着笔墨纸砚、书籍、账册、首饰、胭脂、玩物等东西,因着是女孩的缘故,又另加了绣线、花样子、萧旬送的那一套小巧的炊具。

叶昔昭将忻姐儿放到长案正中,让她端坐,之后放开手。

忻姐儿先是带着疑惑看了看围在四周的人们,之后才将注意力放在案上的东西,很快便由衷地笑了起来,左看看又看看,爬向自己一看就喜欢的东西。

之前叶昔昭就觉得忻姐儿会选她从没见过的那套小小的纯银炊具,果然,忻姐儿最先选的是一把银光闪闪的小铲子。

围在一旁的人们纷纷笑道:“长大后是个会持家的。”

太夫人与叶昔昭相视一笑,心里都明白,这只是因为忻姐儿还没见过这种东西。

之后,忻姐儿又爬到陈列着的那本书籍近前,抓到了手里。

人们便又笑着祝福道:“好啊,日后一定是个才女。”

叶昔昭心知肚明,忻姐儿拿书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将书页一条一条扯开,那对于她来说,可是个很有趣的游戏,在虞绍衡书房里玩过多少次。念及此不由弯唇笑了,将忻姐儿抱起来,请宾客们重新就座。

正是这时候,宫里来人了——蔚公公带来了太后、皇贵妃给忻姐儿的赏赐。

太夫人与叶昔昭谢恩,命人打赏。之后,唤下人开席。

内宅熙熙攘攘,外院亦是如此,午间晚间俱是设下宴席待客。

而在午后,叶昔昭与忻姐儿因着疲惫回房小憩,叶昔朗过来了。

叶昔昭忙命人快请,吩咐 去寝室照看着未醒的忻姐儿,转去东次间相见,恰逢叶昔朗进门,笑着唤道:“二哥。”

叶昔朗漾出温和的笑容,“过来看看你。”

“快坐。”叶昔昭又笑着吩咐丫鬟上茶。

叶昔朗身姿挺拔,落座后亦是端坐如松。明明与叶昔寒有着几分相仿的容颜,因为举止做派大相径庭,便显得他更沉稳内敛。

叶昔昭打量着他的样子。刚回京时,他肤色因着饱经边关风沙,有些黝黑,又因着征战时曾负伤,透着病容。这段日子有所缓和,一双眸子便因此而显得愈发漆黑明亮,湛湛生辉。见他气色很好,她由衷笑道:“先前还担心你一时调养不过来,眼下才心安许多。”

叶昔朗笑,“早就没事了,放心。”又细看了叶昔昭两眼,“倒是你,好好照顾自己。”

“嗯,我会的。”

刚说这么两句话,长安过来了,说是叶昔寒正四处找叶昔朗,要他去虞绍衡房里说说话。

“什么找你说话,分明是又要与你们喝酒。”叶昔昭无奈笑道,“二哥先去,改日我回家时再说话。”

叶昔朗也是无奈一笑,起身后取出一个荷包,“这是给忻姐儿的一块玉佩,一点心意。”

叶昔昭欣然接下,“那我就替忻姐儿谢谢二哥了。”之后送叶昔朗出门。

正是这时候,芳菲与井之然轻声嬉闹着从东院到了正房的抄手游廊中,看到了从未谋面的俊朗男子,不由一惊,俱是先是不安地看了叶昔昭一眼,这才屈膝行礼,无声告罪。

叶昔昭看着两只原本欢快如小鹿的小姑娘顷刻间变成了胆怯的小兔儿,不由失笑,将二人唤到近前,给叶昔朗引见。

两个女孩这才镇定下来,恢复了大家闺秀该有的仪态。

叶昔朗与叶昔昭一样,在他眼里,芳菲与井之然不过是两个小孩子,不在意地笑了笑,道辞离开。

叶昔昭安抚地拍了拍芳菲与井之然的肩头,笑问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又问井之然,“方才将什么藏起来了?”

井之然这才将一件小衣服拿了出来,“嫂嫂,这是芳菲给忻姐儿做的春裳,我看着很好了,她偏说我骗她,我就说让嫂嫂来看看,她还是说不好,要重做。我就抢到了手里,跑到了嫂嫂这边,却不想嫂嫂有客…”

“没事。”叶昔昭将那件春裳接过,细看了看,对芳菲笑道,“真的很好啊,衣料也选得好。”

芳菲的神色这才由忐忑转为欣喜,“真的?我先前是真怕做的不好,尺寸也只是听谷妈妈说的。”

“足够好了。”叶昔昭给予一个真诚的笑,“之然没有骗你。”

井之然立刻漾出明媚的笑脸,“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衣服我就收下了。”叶昔昭笑道,“你们去玩儿吧。”

芳菲与井之然知道她还要去暖阁继续招待宾客,便笑着称是,手挽着手离开了。

之后,叶昔昭让 哄着忻姐儿留在房里,自己去了暖阁。戏班子搭台唱戏时,太夫人对叶昔昭笑道:“去与亲家或是乔安说说话,别坐在我身边干受罪了。”

叶昔昭抿唇微笑,握了握太夫人的手,“谢谢娘。”随即去了孟氏身边。

孟氏笑道:“正想着找你说说话呢。”随即语声转低,“昔晴的婚事,你大嫂已经定下来了,是你大哥一个幕僚的兄弟,都是庶出,倒也般配。只等着正月过去,便张罗此事。”

“那就好。”叶昔昭念及叶昔寒,“那二哥的婚事呢?不也早就开始挑选人了么?”

孟氏沉默片刻,才叹息一声,语声更低,“昔朗的婚事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定下来的。”

叶昔昭意外,“怎么说?”

“…”

“我们去外面说,我等着您。”

母女两个借故离开,漫步着说话。

孟氏这才道:“昔朗的婚事,我是真觉得棘手。的确是,他也是年轻有为,可终究是庶出,你大嫂的门第也不高…我与你大嫂是觉着,给他找个寻常官宦家的闺秀即可,省得来日她们妯娌之间生事。可你爹却有心给他找个门第与相府相当的闺秀,说这些年他对次子的仕途不曾尽心,分明是有意在婚事上弥补。”

叶昔昭眨了眨眼,有些奇怪地看了孟氏一眼,她想说,父亲的想法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么?

叶昔朗如今的官职完全是自己谋取的,叶舒玄是真没出力。虽说嫡庶有别,可是膝下两子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也不该相差这么悬殊…

叶昔昭很快意识到了一件事——当初叶昔朗之所以没能获得父亲一丝照拂,其实也与母亲有关吧?妻妾之间,尤其同样膝下有子的妻妾之间,暗中的较量怎么会少,只是不能谁提及罢了。

思忖片刻,叶昔昭婉言道:“娘,我二哥的婚事,你与父亲做主才是。这种事,我大嫂有她自己的考虑,您听她或是为她考虑太多,这婚事要拖到什么时候?你们担心太多的话,在一屋檐下过个三二年,分家各过就是了。我二哥也不是没分寸的人。”

“分家?”孟氏意外,之后苦笑,“你倒是为昔朗考虑得长远。一起住个三二年的话,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您想得太多了。”叶昔昭又劝道,“我与庶妹的确是没情分可言,可与大哥二哥却是自小就亲和。二哥小时候待我与大哥相差无几。二哥这人的品行,我是觉得很好,如今仕途又平顺,他怎么可能还会在意在家中那一点得失呢?”

“当然了,他现在可是与你大哥不相伯仲,庶子到他这地步,可是罕见。”

叶昔昭无奈了,“可他不论到什么地步,不都是自己拼着安危性命换来的么?出入沙场的人,品行又自小就没瑕疵,心胸见识都是常人比不得的,他才不屑于做出那些让您担心的事情。”

“算了,你也别说这些了。”孟氏有些烦躁起来,“这件事容我好好思量一番。”

还好好思量一番?这是想把叶昔朗的婚事拖到什么年月?叶昔昭叹息一声。她对于妾室是听了就心烦,可是对于庶出之人却没什么偏见,只要不惹到她,都能平静理智的对待。毕竟,庶出嫡出又不是谁能为自己选择的。再想到叶昔朗,真为他心酸失落。

孟氏与许氏的打算,不外乎是随便给叶昔朗找个同是庶出的妻子。庶出的男子可以大有作为,而庶出的女子因着不被主母重视,不会被自幼悉心教导,见识短浅只会做点针线活的不在少数。男子娶妻之所以要比女子出嫁更在意嫡庶之别,亦是因此。

若是叶昔朗遂了嫡母、长嫂的心愿,娶个进了门除了唯唯诺诺畏手畏脚什么都做不得的妻子…

叶昔昭真是想想就头疼。

宾客散尽的时候,叶昔昭回房之后,又细细斟酌了一番,想着自己还是抽时间回趟娘家,问问父亲的意思,看看自己能不能介入此事,帮叶昔朗一把。

晚间,她与虞绍衡说了此事,自嘲道:“反正我娘家的笑话你也没少看,这件事就与你说说,问问你的看法。”

虞绍衡蹙了蹙眉,“嫡庶有别,可也要看品行。岳母大可不必顾虑多多。说心里话,昔朗比昔寒的可取之处更多。”

“这个我也知道。”叶昔昭笑了笑,“那我就抽时间回趟娘家,问问爹是什么意思,有没有看中的人家。”

“想做牵线搭桥的月老了?”

“我是不想耽误二哥一辈子,看看三爷就知道了。二哥娶个木讷的还好些,万一娶个不安分的,那才真是会闹得家宅不宁。”

“是这个道理。你只管去,岳母责难的话,你往我身上推就是。”

叶昔昭轻声笑起来,“我还是尽量规劝一番。”

过了两日,乔安过来了,是帮萧旬传话给叶昔昭。落座后,等叶昔昭遣了下人就道:“也是巧了,杜良在途中收到了他父亲病入膏肓的信,眼下正忙不迭返回山东呢。冯慧萱如今是杜良的继室,不可能不随之返回。萧旬的手下还没做过什么,只是暗中跟着两个人去往山东,等缓些日子,做戏把冯氏弄得下落不明就是。”

暗卫所谓的下落不明,自然是让一个人永远消失。

叶昔昭点一点头,“这样也好,也省得让杜良借着冯慧萱的事情再生事端。”

“杜良那种人…”乔安不屑一笑,“如今连他父亲那点庇护都没了,也将原配的娘家得罪苦了,这次回去算是落入了虎口,日后的下场可想而知。”

这件事有了定论,叶昔昭心绪平静下来,当日便带着忻姐儿回了相府。

作者有话要说:(000)要传新章比码字的时间还长…目前下载了五个浏览器,防着再出这种情下一章今晚更新~

第105章

到了相府,在马车一路轻微的颠簸之下,忻姐儿睡着了。转到孟氏房里,将忻姐儿安置到暖阁,才坐下来说话。

叶昔昭也没绕弯子,直接道出来意,“娘,这次我过来,还是想与您说说二哥的婚事。”

孟氏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继而委婉地道,“我记得你说过,娘家的事不是你该管的。”

叶昔昭笑道,“我没要做什么,只是来与您说说二哥的事。”

孟氏苦笑,“你能说什么。不外乎是你二哥品行如何好,人如何有才干,寻常女子配不上他。你也是一府主母,即便是身边没有妾室环绕,也该明白我的计较。”

“我明白您计较什么,可我也明白二哥的不易。”叶昔昭坦诚地道,“娘,您别只顾着为自己为大哥担心,也想想二哥这些年是怎么过的。如果二哥是您亲生的,您看着不心酸么?”

孟氏无动于衷,“不可能的事,我又何需去设想。”之后语气便有一点点责怪的意思了,“你一定要说这些我听来不快的事么?”

叶昔昭漾出微笑,语声愈发柔和:“娘,我始终记得小时候的一些事。”

孟氏耐着性子道:“什么事?”

“忘了是几岁了,只记得是冬季一个下午,我和大哥去了二哥房里玩儿。我和大哥在大炕上嬉闹,跑来跑去,又嫌 丫鬟总是提醒要小心太烦,便将人全撵了出去。二哥一直在地上鼓捣着一个坏掉的小物件儿,不时笑着看我和大哥一眼。后来,我被大哥追的紧,跑得时候一个踉跄,就往地上栽去。是二哥冲过去把我接住了,可他那时虽然说已经开始习武,毕竟力气还小,护住了我,自己的头却到了一个杌凳的棱角上。”

孟氏眼神有着想记起却全无记忆的茫然。

叶昔昭继续说道:“丫鬟、 听到了动静,赶了过去,一看我被吓得脸色发白,立刻带着我去了您房里。大哥和二哥跟在后面。您申斥过丫鬟 之后,就将二哥劈头盖脸一通训斥,我与大哥怎么解释您也不听,自然也就不知道二哥因为我,撞得头顶肿起好一块。”

孟氏听出了这番话的意思,垂了眼睑喝茶,借此掩饰眼底的情绪流露。

叶昔昭的笑容转为怅然,“小时候,这样的事情特别多,我记得最清楚的是这件事。那时我心里特别替二哥委屈,可二哥什么都没说过,第二天见到我,问我有没有被吓到,只字不提自己的头还疼不疼。现在想想,他是从那时候就知道了,他是庶子,注定不会得到您的宠爱。”

孟氏问道:“你觉得我做得不对?”

叶昔昭答非所问:“我小时候总是奇怪,您为什么对待那些庶妹那么温和,对二哥就像是变了一个人,我二哥明明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大一些的时候,那些庶妹、姨娘又会投其所好,总是在您面前说二哥的不是。是因为这些事,我与那些人始终无法亲近,大哥亦如此,那时我和大哥宽慰二哥:不去理别人,我们三个手足情深就好了。而我大哥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疏远我二哥,原因就不说了,您应该比我清楚。幸好我不曾疏远二哥,幸好大哥如今又与二哥手足情深了。”

语声顿了顿,她又道,“这不是说您对错的事,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要告诉您,在相府,除了二姨娘,就是我最了解二哥的品行,他不像您或大嫂想的那样。”

孟氏见叶昔昭是在推心置腹的说话,让自己平静下来,道:“我当初为何那样对待昔朗与你几个庶妹,你应该想得到,不外乎是打压庶子、纵着庶女,不给他们成气候超过你与昔寒的机会。你虽说嫁了侯爷,却不会知晓我的难处。你也该想得到,当初昔朗只身离府谋取前程,也是因我设法使得你爹在那时看轻了昔朗,失望之下,让他自生自灭。这些我不觉得是错,我一生的指望是你与昔寒,并且多少主母都是这般做派。我如今只是担心。”

“难怪您会这么担心。”叶昔昭这才明白过来,“二哥对自己受过的委屈清清楚楚,您是怕他记恨着您?”说着就笑了,“怎么会呢?记恨的话,在随军征战时算计我大哥不就好了?何必等到回府之后再跟您计较?他待我大哥都没歹心,又怎么会跟妇孺计较陈年旧事。”

“…”孟氏一时语凝,这一点她还真没想过。

“男子看的是大局,您怎么倒固步自封了?”叶昔昭道,“还是给我二哥寻一门好亲事,给他风风光光的娶妻,这样一来,有什么过节您也算弥补回去了。”

孟氏有一点被说动了,随即却又是叹息,“给他找个什么样的才好呢?找个比你大嫂门第高更出色的人进门来,不服你大嫂可怎么办?万一妯娌两个生了罅隙闹得鸡飞狗跳可怎么办?”

“这件事怎么能这么看呢?”叶昔昭啼笑皆非起来,“谁嫁给我二哥也是一样,安安稳稳守着自己的日子就好,谁会自寻烦恼地与大嫂争?再说了,大嫂是嫡长媳,且已主持中馈,多个出身好的底细,她就不能一如既往地打理内宅了?那只能说她终究是能力有限,担不起一府主母这头衔。”

孟氏有了一丝笑意,“让你一说,怎么什么事情都变得简单了?”

这算是被自己说动了吧?叶昔昭心中一喜,又道:“你们也真是会自寻烦恼,看看侯府不就什么都清楚了?我二弟妹进到门里,从来不与人争什么,难道她就不曾学过主持中馈?说到底,主持中馈有什么好的?嫡长媳是没办法而已,能清闲度日、夫君又有官职的话,谁愿意受那份辛劳?”

“这倒也是,分怎么想。”

叶昔昭便又提及了虞绍桓的事,“侯府三爷前前后后的事您也不是不知道——出身算是不错的嫡女,都不见得会安分度日,何况寻常门第里的闺秀了?我倒是同意我爹的想法,不如找个门第好的大家闺秀,谁让她闹她都不屑于出丑,便是她想闹,娘家人也不会纵着她给家门抹黑。”

孟氏认真沉思片刻,漾出了一如往日的笑容,“你这孩子,倒是今非昔比了,听你这么一说,倒是很有些道理。”

“所以说,您就听爹的意思,这样你们也不会生罅隙,二哥还会对您心怀感激,何乐不为呢?”

“你倒是干脆。”孟氏笑嗔道,“容我将你这番话想透彻些,你大嫂那边我也得好好跟她说说。”

“什么好好说说?”叶昔昭微微挑眉,“这件事就该您与爹做主——我二哥的婚事又不同于庶妹的婚事,我大嫂就不该插手,与您说什么就更是不该。”

孟氏一听这话带着情绪,忙劝道:“你大嫂这也是什么都不瞒我。话说回来,侯府三爷再娶的事,当初不也是你一手操持的?”

“那怎么一样。”叶昔昭解释道,“那时我可是事无巨细都请示过太夫人的,侯爷也说结亲之事可行,不论是我还是太夫人操持都是一样。再说那时候,正是皇贵妃初进宫的时候,太夫人没心情理会家中的事。”

孟氏笑道:“好好好,明白了。我这不是怕你为此与你大嫂日后不睦么?”

“就事论事罢了,这件事她的确是做得不妥当,不好好规劝您也就罢了,怎么还跟着添乱?”叶昔昭诉诸看法之后才道,“我不会为这件事跟她说什么,只看她怎么想了。”

“好,我知道了。”孟氏道,“等我过两日问问你爹,也听听他的打算。”

叶昔昭透了一口气,说了半晌总算是没白忙,这样一来,也不用再与父亲细说此事了。

之后,叶昔昭去了趟许氏房里。

许氏看到叶昔昭,有些意外,笑道:“回来是有什么事么?”

叶昔昭只是道:“没事。忻姐儿周岁那天也没工夫与你们说话,今日就又回来了。”

许氏从小丫鬟手里接过茶盏,递给叶昔昭,“我也只是有点奇怪——今日不是侯爷的生辰么?”

叶昔昭解释道:“侯爷生辰也只是一早吃一碗长寿面,晚间陪着太夫人好好吃顿饭。”

许氏笑道:“我原本还以为,到晚间会有不少朝臣前去恭贺的,毕竟,忻姐儿周岁那天是满堂宾客。如今人们可都知道,永平侯有个与你容颜酷似的女儿,又很是聪明乖巧。”

叶昔昭只是笑了笑,倒是顺着孩子的话题,问起涛哥儿,闲话片刻,打算告辞前才道:“我二哥的婚事还没选出合适的人?”

“还没有呢。”许氏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我是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知如何是好,就不如什么也不做。”叶昔昭似笑非笑,“二哥是有官职的人,娶妻不是小事,随意找个人家可不行,依我看,大嫂不如去问问父亲,让他做主。”

许氏神色稍稍有点僵滞。

叶昔昭又笑道:“侯府有几个名门闺秀,是去与卫先生学习琴棋书画的,我看着竟是个个都不错,倒是愿意给二哥牵个红线。”

“昔昭。”许氏迟疑地道,“与侯府来往频繁些的人,我也听说过一些,都是达官显宦,那样的门第走出的人,若是嫁到家中,我这个做嫂子的,是该敬着还是…”

叶昔昭故作讶然,“你尽你的本分就是,怎么人还没到家中,自己就先矮了半截?妯娌之间和门第有何关系?”之后起身道辞,“我赶着回去呢,日后再找大嫂来说话。”

许氏想说什么也就无从说起了。

回程中,芷兰说起了相府的二姨娘,“奴婢与以前的旧识打听过了,二姨娘自从二爷回来之后,还如以往,每日在房里做做针线,侍弄花草,二爷的婚事一直没个结果,她也不心急,也没找相爷、夫人提过此事。”

“二姨娘根本不用心急。”叶昔昭笑意中有着一份欣赏。这样看来,父亲对于叶昔朗的婚事是真的上了心,且不打算退让,否则,母亲与许氏怕是早就随意找个人家定下亲事了。她能想得到,能教导出叶昔朗那般人物的二姨娘又如何看不出。

回到府中,便又听说了安国公府那边的事情。

有几名言官上奏弹劾安国公,从安国公以往在政务上的纰漏到他治家无方教导子女无方,林林总总总结了一大堆罪名。

据说,皇上看得饶有兴致,今日更是命萧旬上殿,命他迅速查证安国公宠妻灭妻究竟是真是假,十日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