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教授皱眉,还试图说点什么,却被一旁的傅惊寒一把按住,冲着他摇了摇头,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学生,故意道,“小邱,你回去看看你同学,让他们先吃饭,不用等我和单教授了…”

学生微微一怔,瞬间会意起身,“那好,我知道了,单教授、傅教授,我先回去跟他们一起吃饭了。”

故意支走了学生,傅教授这才暗暗松气,看向夏翎。

夏翎懒洋洋的抱着暖宝宝,歪着脑袋,唇角勾勒起一道意味深长的弧度,“…傅教授有何指教?”

傅惊寒沉吟了一下,这才含糊的道,“我拿一个消息,换得这一次参观,如何?本来,这种事我也不愿意说,有背后多嘴之嫌,但对方也有点…”

“先说说看吧。”夏翎好奇挑眉。

傅惊寒慢吞吞的道,“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崔姓女士通过掮客高煦来找我,说希望我能帮她研究出碧粳米种植技术,她已经有了碧粳米改良后的种子…我看她言辞闪烁,觉得事有蹊跷,所以拒绝了她的请求。”

旁边的单教授忍不住皱眉,“她既然拿到了种子,怎么可能没有适配的种植技术呢?”

“这也是我所顾虑的,所以当时我拒绝了她…现在反过来想想,想必这位崔女士的来源渠道,也不是那么正大光明。”傅惊寒一派坦然的道。

夏翎勾唇冷笑,“这事我知道了…你们想进去参观一次,我可以答应,但有两个小小的条件,希望二位能同意。”

“说说看?”傅惊寒一副悉听尊便的意思。

夏翎故作懵懂无知的眨了眨眼,幽幽笑道,“关于崔云和碧粳米种植技术的事,你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你没跟我说过,我也不清楚这个…她找人种她的碧粳米,我天天在乡下待着,可是对这事毫不知情呢。”

“那不损害了你的利益吗…”单教授似乎有些不解,可话说了一半,又默默地被他咽了回去。

这到底是人家的事,他个小老头太过多嘴,有点惹人烦。

傅惊寒倒是聪明人,看着夏翎那般成竹在胸的模样,顿时将整件事阴谋化了,心里倒是暗暗庆幸,幸亏自己没同意,不然的话,这事说不好就是一个坑,深坑!不然的话,碧粳米改良种,哪能真的有那么容易被人拿到手?

“行了,这一点我们同意,这次我们什么都没说过。”傅惊寒点头。

“果然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轻松。”夏翎赞许,“第二个条件嘛…就是只能进去两个人,你们俩不能带学生进去,不允许从里面带出任何东西,事后必须签署保密协议,如何?”

“行!”小老头单教授拍板同意了。

夏翎揉了揉小肚子,“既然你们同意了,那先坐着,容我准备一下,这就带你们去过…”

说完这话,夏翎正准备上楼换件衣服,傅惊寒忽然叫住了夏翎,“对了,夏女士,附送给您一个消息,崔云已经找到了一位科研人员帮她研究种植技术了,听说进展不错,最晚到春节就能将技术完全研究透彻。”

夏翎背对着傅惊寒,摆了摆手,“没事…我既然能把碧粳米的种子给她,等的就是这一天呢。”

言辞间,毫不掩饰着自己的目的。

傅惊寒微微颔首,垂眸细细思索后,蓦然心头升起一个念头:莫非,这碧粳米种植,重要的根本就不是种子和种植技术?而是其他?

夏翎换了一声轻便的衣服,又给夏云生打了个电话。

一行三人到温室时,夏云生已经一身防护服的等在那里了,三个人在衣服的外面套上了防护服,手上又戴上消毒好的橡胶手套,这才通过指纹和密码双重锁的门,真正的进入到温室内部。

外面冰天雪地,里面却温暖如春,浅绿、碧绿、墨绿…各类浓淡相宜的绿色整齐有序的摆在架子上,零星间可见异色的花朵和果实,一派的生机盎然。

望着这一幕,单教授忍不住摇头叹息,“这就是植物的魅力啊。”

无论是傅惊寒,抑或是单教授,两位算是大开眼界了,各类珍贵而极具经济价值的作物摆放其中,甚至不少连外界断定无法人工培育的林立期间,甚至有几样连两位教授都认不住来的新奇植物,看得两人应接不暇,连连惊叹。

尤其是站在一排已经打了籽的牧草前,单教授蹲下身子,仔细的用手指检查者牧草的生长情况,惊叹得眼睛都瞪圆了,“我以前做过牧草的专门研究,对这个倒也了解…你这里面的牧草,仅仅是从外形和生长情况来看,连高山上的特优级牧草都无法与之媲美…啧啧,要是用这种牧草饲养牲畜,完全可以培育出高级肉质的牲畜。”

夏翎莞尔,“这种牧草,明年我打算种个五千亩左右,紫花苜蓿为主,搭配着黑麦草、白三叶、甜高粱以及苏丹草。”

“这么多?!”单教授惊讶,“紫花苜蓿每年的亩产大约在5000公斤左右,哪怕其他品种没有产量太高的…这五千亩,也忒多了点?你确定能消化得了?”

夏翎想了想,耐心的解释道,“我还有几万亩的土地空着呢,准备先一点点来吧…目前建好了一座饲养场,准备来年养上几千头的鹿和牛。”

“即便这样,这也太多了?”作为农业学的教授,单老头下意识的就操心起来,态度也亲昵了不少,“丫头啊,别怪老头我多嘴,一亩地大约可以养两头肉食牛,就算你养四千头牛好了,大约也就两三千亩左右的牧草…余下的,你怎么办?”

瞧着人家教授确实是为了自己考虑,夏翎的态度也软乎了下来,“单教授,不瞒您说,我种植牧草,也只不过是一种改良土壤的手段罢了,虽说我们百林县地处偏僻,没有什么太大的污染,但土壤也必须在改良后才能实现完全的有机生态化…先养着几千头的牲畜,吃不了的,我也不打算外卖,留着沤肥用…”

单教授猛地眼前一亮,冲着夏翎竖起大拇指,“你这丫头,霸气!聪明!用多余的牧草,外加牲畜的粪便,做成有机肥,反哺土壤,做上几年的,这片土地完全就成了首屈一指的高品质腐土,适中大部分作物…”

说到这里,单教授又看向旁边一直沉默的傅惊寒,“小傅啊,真要是被这丫头做成了,你精心培育多年的那片土地,也被人比下去喽!”

第94章 跳舞

傅惊寒无奈,“老单啊,你就别在这挑事了…也不想想,真要是这样,她这每年的投资就得多少?几年之内看不到回报和收入…她能熬得下去吗?”

单教授摇头晃脑,“夏丫头,你要是不嫌我多管闲事,老头子我帮你牵线搭桥一下,我在国外有个老伙计,他以前是跟我一起研究牧草的,如今去国外买牧场,手上有纯种的高品质肉牛,我舍了这张老脸,替你讨几头来…嘿!说不准,还真被你养成了一流品质的雪花牛肉了,一斤就好几百!只要你能耐得下性子,等得起!”

夏翎眼前一亮,“那就麻烦单教授您了。”

单教授嘿嘿一笑,搓了搓手心,“不麻烦!不麻烦!夏丫头啊,那你能不能让我尝尝那边的果子?”

小老头,指的正式那赤焰如火的杏树。

高大的杏树,树冠如盖,绿色的桃心叶子映衬着挂果满树的金红色杏子,远远地望去,就好像一株玉树上燃起了赤红色的火焰般,极为惹眼。

夏翎无语,暗暗翻了白眼,亲手摘了几枚,分别递给两人,末了还叮嘱一句,“可以吃,但是杏核留下,不允许拿走。”

被戳穿了小心思的单教授,顿时萎靡了。

连吃了两颗杏子,吃得二人齿颊留香,欲罢不能,连傅惊寒这种见怪了各类珍果的世家大少爷都忍不住问了夏翎一句,“夏女士,以后这种杏上市了,可否给我留点?我家里祖父爱吃这些个瓜果之类的…”

夏翎迟疑了一下,“我已经拿到这种火杏的检测数据了,但真正投入种植,至少也要在明年,而等它挂果,最快也得四五年的时间…”

谁能为着吃个杏子,等上五六年的时间?

傅惊寒遗憾的点了点头,“那好吧,我知道…”

夏翎不好意思的补充了一句,“傅教授如果不嫌弃的话,明年家里的果园,大概就会零星的开始挂果了,我可以给你留点…虽然比不得火杏的新奇,但家里果园的果树,也是有过一部分改良的,味道比外面卖的更好一些。”

“那就麻烦了。”傅惊寒点头致谢。

“这叫火杏?”单教授好奇,“名字倒是挺贴切的,果然是色泽如火…那棵树又叫什么名?”

夏翎顺着单教授手指的方向一看,顿时好笑,“单教授,我这里就这点值钱的东西,倒是都被您给盯上了。”

小老头嘿嘿一乐,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

而他手指的方向,正是一棵新型的茶树。

三人径自走到茶树前,傅惊寒上下仔细看过后,方才惊讶的问道,“这是…茶树吧?虽然认不出来是什么品种,但看年份应该是不浅了。”

“傅教授好眼力,”夏翎笑吟吟的点头,“这是我在山里发现的老茶树,好不容易移栽回来。”

“山里?”单老头皱眉。

“对,就是在山里…”夏翎肯定点头,满脸的高深莫测。

单教授忍不住追问了一句,“具体在哪?能不能带我们过去看看?”

夏翎故作不明就里的指了指东北角的方向,“…就是山里啊。”

傅惊寒扶额,这个单老头…人家是傻了,才会把自己挖到野生茶树的地方告诉你吧?

等一下!不对!

傅惊寒猛地抬起头,怔怔的看向夏翎,“…是本地?”

“对啊。”夏翎笑语盈盈,神色认真。

傅惊寒揉了揉眉心,似乎这一答案有些颠覆他的认知,“百林县冬季平均气温大约在零下十五度左右,最冷的时候,甚至可以连续一个月保持在零下三十多度,而茶树适应的最低温度则是在零度…”

“嗯。”夏翎毫不在意的应了一声,“把茶树移栽到这里,主要是想试验一下,温度的变化是否会对茶树的生长有所影响,是否会造成茶叶的口感不同。”

傅惊寒和单老头彼此对视了一眼,心里只觉得痒痒,恨不得弄点样本回去研究,可这又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能暂且按捺住了这个冲动,只是心里嘀咕着,能不能拿什么东西换点样本出来…

夏翎眼角暗暗瞥了一眼两人的表情,傅惊寒倒还好,单老头就有点抓心挠肝了。

“一会二位走的的时候,我家里还有点今年新出的茶叶,可以带走回去尝尝,东西量少,可别见怪。”夏翎含笑补充了一句。

哪怕如单老头这般爱胡搅蛮缠的,此时也有点不好意思,赶紧道了声谢。

夏翎带着两人一路向里面参观而去,经过一片铁架子前,夏翎不经意的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

傅惊寒微微有些疑惑,视线向四周扫了扫,最后定格在身侧的这座铁架子上…

两米高的铁架子,上面整齐疏离的摆了四行的木槽,木槽也就三十厘米高、两米长,从侧面的纹路和本身木质上来看,有点像是用陈年的老橡木挖了个空心而成,里面是用精心配比而成的特殊腐土,土质松软…

最出乎意料的是,木槽里除了土壤,居然什么都没有。

傅惊寒心生好奇,停下了脚步,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在土壤里戳了几下,察觉出似乎戳到了某种东西。

“咳咳…这已经参观到头了,我们差不多可以返回出去了吧?”夏翎面色不善的紧盯着傅惊寒,忍不住出声提醒。

傅惊寒好奇转头,“这里面是什么?好像土里埋着东西…”

不等着夏翎回答,傅惊寒已经伸手将土里的东西挖了出来,一块将近一公斤重量的白松露,就这么出现在几个人眼前。

夏翎扶额。

傅惊寒凑到几年,深嗅了一口,“野生白松露?我记得,迄今为止,白松露好像无法人工种植吧?”

夏翎真心想回他一句“干你屁事”,可是想到陆锦年之前提及过的傅惊寒身份背景,又只能默默地把这话咽了回去。

单老头眼睛亮得吓人。

傅惊寒尴尬的咳了咳,赶紧将白松露小心翼翼的埋回到土壤里,指尖暗暗摩挲了一下,感受土壤的质感,这才道,“我们可以回去了。”

从里面出来,两人将防护服脱下来,傅惊寒不经意般的将一只沾了泥土的橡胶手套准备塞进兜里时,夏翎已经捧着一个瓷盆端了过来,木然着脸,紧盯向对方,“手套扔这盆里就行,我们会自行销毁…”

傅惊寒将另外一只橡胶手套,不经意般的放进盆里。

“另外一只?”夏翎挑眉,眉眼灼灼的瞪着他。

被戳穿了小心思,傅惊寒面露薄红,耳朵尖都红透了,尴尬的将剩下的那只手套放入盆里,“我只是对你的土壤比较好奇…这是我的研究方向。”

夏翎差点呵呵对方一脸。

瞧着傅惊寒吃瘪,单老头在旁边嘿嘿直乐。

回了家里,取出晒干后的茶叶,给两人抓了一点,用牛皮纸袋装好,这才送走了这两尊大佛。

出了夏家的家门,傅惊寒吐了口气,懊恼的揉了揉额头,“我还以为能混出点样品来呢。”

“这不是有吗?”单老头晃了晃手上的牛皮纸袋,“人家小姑娘不错啦!至少还让我们有点收获,没空手而归…”

傅惊寒若有所思,“我觉得,我们今天之行的最大收获,不是这个抗寒茶树的样品,而是…她那份配比的土壤。”

“怎么讲?”单老头好奇。

傅惊寒吐了口气,“老单,你也应该知道,土壤是我主攻的方向,成天跟土打交道,差不多一眼就能看出来土壤情况,可刚才最后那个木槽里的土壤成分…似乎多了点什么,我注意到那里有点墨绿色的土壤小颗粒,是我前所未见的。”

“墨绿色土壤小颗粒?”单老头同样锁眉深思起来。

“对。”傅惊寒点头,“你注意到没有?温室里,似乎无论什么养的植株,长势都比外界的要好,甚至连某些根本无法适应北方气候的物种,都完全可以适应…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她的技术秘密应该在土壤里,倒是可惜了,最后被她发现,啧。”

单老头摇头,“小傅啊!你就算发现了,又能怎么样?人家别人研究出来的东西,供给到了夏丫头这里,你把人家的技术秘密吃透了,还想拿这个发表论文,或者申请专利不成?”

“这怎么可能?!”傅惊寒好笑,高傲而认真的道,“这是别人研究出来的,我怎么可能拿来当自己的东西?就算是发表,或者是申请专利,也应该是真正创造了这一切的人去…我哪能那么无耻的去剽窃别人的学术成果?不过就是好奇,外加惺惺相惜罢了,原来,研究土壤这一行的,不止是我认识的那几位,还有其他默默无闻的独立学者,若是能跟对方交流一二,势必对我也有所帮助。”

单老头见他满脸的坦荡和坚定,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越发对他欣赏起来。

两位教授,带着学生,一直在桃溪村住到了临近春节前夕,终于磨磨蹭蹭的走了,临走前,傅惊寒和单老头还特意留给夏翎自己的电话号码,尤其是单老头,拍着胸脯,满口答应,“夏丫头啊,等过完年,我就帮你联系国外的老伙计,肯定能帮你弄点纯种肉牛…不是外面杂交的那些糊弄人玩意!”

夏翎好笑的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单老您了。”

说着,夏翎又准备了几瓶新酿出来的碧粳米酒,分别给了两人,后面的那些学生们,则每人一斤碧粳米,礼物虽轻,胜在一个地产核心意。

总算将两个瘟神送走了,夏翎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就这俩货,一老一少,别看学识渊博,磨人的那股子劲真让人头疼,尤其是单老头,没脸没皮的,特别爱往温室那边溜达,说了也不听,搞得夏翎每天精神紧绷,累得要死。

还没等喘口气,春节即将到来,这还是两人婚后第一次单独过春节。

去年碰到偷猎的,才侥幸得了一只新鲜的鹿,今年就那么好的运气了,陆锦年带着夏翎,在附近的乡镇转悠了好几圈,也没碰到什么特别稀奇的野物,顶多是山鸡、野兔子、狍子之类的,随便买了只,回去的路上,碰巧赵大娘家又在宰猪,夏翎干脆将整头猪都包圆了,切了个猪脑袋,外加一部分肥肉,先给夏妈那送去,又切半扇排骨,拎上了一只山鸡,次日一早,奔着黑龙坪的夏姥姥家就去了。

黑龙坪位于桃溪村东北角的方向,是在一座高山台地上建的小村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大多都是夏家的本家,夏翎虽然不常回来,但打从去年折腾起了土地的事,又从本家这边雇了好几个人过去,在村子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平常村口向来热闹,几家女人时常凑在一起,在村口闲聊着,今天倒是没了人影。

夏姥姥家是一座旧式的老房子,青砖黛瓦,飞檐斗拱,就是有点破烂得厉害,铁门上锈迹斑斑,老狗大黄正趴在大门口,看见来了生人,起身汪汪叫了几声。

夏姥姥系着围裙出来,看见夏翎夫妻俩下了车,顿时面露喜色,“小翎来了啊?正好,你小姨今天也过来了,姥姥中午包饺子…”

“姥姥!”夏翎甜笑的叫了一声,示意让陆锦年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这不眼看着快要过年了嘛?买点肉,给您送来电…也省得姥姥你还得出去再买了。”

“你这丫头,姥姥还没老到不能动弹呢!”夏姥姥假意呵斥了一句,“行了,赶紧进来吧。”

进了门,正屋里,小姨夏玉昕正系着围裙,在方桌前包着饺子,眼见夏翎过来,立刻招了招手,“赶紧过来搭把手包饺子!老太太特意和了一盆的面,我都包一上午了…”

夏翎笑嘻嘻的打了声招呼,“小姨,你怎么回来了?”

“当然回来过年啊!”小姨白了一眼夏翎,“赶紧干活!别那么多废话…我已经从舞蹈团那边辞职了,这半年一直在省城折腾着房子和学校的事,好在这些年攒了点钱,买了套双室的公寓,又在学校周围买了个门店,前面弄个咖啡厅之类的,后面做舞蹈培训班,你要不要过来给我搭把手?”

“然后赶紧给我找了个男人嫁了!”夏姥姥面色不善的补充了一句。

小姨不乐意提及结婚的事,装作没听见一般,故意笑道,“小翎啊,我前几天去舞蹈学院那边看了看,正好碰上你们系主任,她说学籍还给你留着呢,你确定不回去继续跳舞了吗?”

“你就往我心上戳刀子吧!”夏翎没好生气的瞪了一眼自家小姨,“你明知道,我现在根本跳不了了…”

小姨打量了一眼夏翎,“我看你现在恢复得不错啊。”

夏翎二话不说,将鞋子和袜子脱了下来,将脚露给小姨看。

原主因为大学学的是芭蕾舞,双脚早已经变形扭曲了,如今经历过车祸,又修养过这么长时间,早已恢复了正常人的脚型,珠圆玉润的,煞是可爱…就冲这一点,她就已经再也跳不了了。

小姨遗憾的轻叹了口气,“…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夏翎耸了耸肩膀,“小姨,就算是我的脚没恢复,也不可能再跳下去了。”

“为什么?”小姨挑眉。

“因为我的二次发育到了啊!”夏翎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身高,“我以前就长得有点偏高,但天赋放哪呢,还足以弥补,如今这一年多,我可是又长了好几厘米,已经一米六九了…就这个身高,已经足以影响到我的平衡和重心,跳着玩还行,真要是做专业舞蹈演员,根本不合格。”

小姨彻底无话可说了,只是遗憾而惋惜的看着自家外甥女。

陆锦年皱眉,对于小姨一而再的教唆夏翎回到跳舞这一行,心里微微的有些不喜。

就算是能继续跳舞,那又如何?得来的,不外乎暂时的鲜花和掌声,付出的,却是健康和青春,从二十岁跳到三十岁,然后身体机能下降,默默选择隐退,最后如她这般,当个舞蹈老师吗?

夏翎明明可以有更加辉煌的人生,明明可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为什么一定要在舞蹈上浪费时间?

在他看来,所谓的舞蹈演员,其实跟电视里那些明星艺人们没什么区别,都是用以娱乐大众而获取收入的…既然如此,她明明有更好的收入途径,为什么还要做这个?

最重要的是,他看得出来,如今的夏翎根本就不喜欢跳舞。

“对了,姥姥…”陆锦年故意转移开话题,“今天村子里怎么没见到人影?我记得上次来的时候,村口还一堆人闲着聊天呢,今天倒是安静了。”

夏姥姥看出孙女婿转眼即逝的不悦,笑呵呵的配合着转移话题,“今天起鱼,村里人大概都去江边上买鱼了吧?”

“今天起鱼?”夏翎果然眼前一亮,“乌牙江那边?”

“对。”夏姥姥点头,“你要是想去,咱们仨一起去那边看看…听说今年的鱼特别大,买点留着过年吃的也行,正好让小陆送我们祖孙过去。”

“好呀!”夏翎立刻将手上的饺子皮扔了。

“哎哎哎…我呢!我呢!”小姨夏玉昕不干了。

夏姥姥眼神幽幽的瞟了一眼小女儿,“你啊,在家包饺子吧…等我们仨回来,正好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饺子。”

小姨:“…”还有没有天理了!

------题外话------

抱歉~真的万分抱歉~今天居然迟了一个小时,捂脸ing,汗~

第95章 老祖宗

乌牙江属于沧宁江的支系河流之一,得名于乌牙山脉,与山脉相傍相生,两侧是崇山峻岭,山势险峻,水流湍急,但物产丰富,各类野生珍贵鱼类众多,属于国内尚未被污染过的原生态河流之一。

黑龙坪离乌牙江不远,步行过去,也就四十多分钟,哪怕是开车过去,也就几分钟左右的路程,唯一让人不爽的就是路不太好走,都是泥土路,再加上好几个陡坡,几分钟的车程,硬生生的被陆锦年小心翼翼的开了将近二十分钟。

一直到抵达江边的邻村,这是一个比黑龙坪还迷你的小村子,一共十来户,却早早的已经热闹起来了,附近的村民们大多都背着竹筐、提着竹篮过来了,渔船正在湍急的河流里继续打捞着,岸边上早就被各类的肥鱼、虾蟹以及其他水生物所占满了,在午时太阳光的照射下,折射着熠熠的光芒,偶尔有鱼离河岸近些,一个打挺,翻身跳回河里,也不会有人在意,附近跑来买鱼的村民们从地上挑拣着足够肥硕的鱼,熙熙攘攘的,热闹得让人咂舌。

到了村里,等车一停稳,夏翎猛地推开车门,逃似的下了车子,扶着车门翻着白眼,喘着粗气。

这一路,实在把她颠簸得怕了。

夏姥姥也面色发白的下了车,勉强喘晕了几口气,“…平常走的时候,没太注意,如今看着,实在是太难走了。”

陆锦年也暗暗松了口气,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这种小型货车确实不太适合走山路…过几天,买辆越野车就好了。”

三人喘匀了气,这才往河边走去,瞧着这满地的鱼,饶是夏翎,也忍不住有些咂舌,“这乌牙江里的鱼,也忒大了点吧?超过一米长的大鱼居然遍地都是…”

“应该说,这些鱼是得了地形的便宜,才能长到这么大。”陆锦年在脚下,随便捡起一只三四斤重量的活鱼,顺手扔进江里,这才擦了擦手,继续道,“乌牙山脉地势险峻,山势陡峭,而乌牙江倚山势而流淌,水流湍急,两侧都是万丈绝壁,别说是排污企业了,就连民居和村落都很少会有在沿岸生存的,没有了人力的干涉和环境污染,再加上东林省的规定,每年只有两个月允许捕捞,十月份和春节前后左右的一个月,其他时间严禁任何企业个人非法捕捞…天时地利人和,才让乌牙江成为水生物的乐园。”

夏姥姥肯定般的点了点头,“小陆这话说得不错,别看乌牙江是东林省最大的江河,但河沿岸附近的村落,都是数得着的,上面又管得严格,渔业局那边的人没事就下来溜达…”

不等着夏姥姥说完这话,旁边一人走了过来,远远的就喊了出来,“夏嫂子,您今儿过来买鱼了?”

夏姥姥回头,一见是个眼熟的老头,顿时乐了出来,“罗老头,是你啊,我还以为谁呢,远远地就听见你这大嗓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