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讨好金御史,也为了能将金御史哄回她的身边来,御史夫人极为聪明的扮起了可怜和柔弱。

她是真的知道错了,也意识到了她的失策。要是早先料到贺秀儿是这样的脾气和秉性,她怎么可能会答应让贺秀儿过门?而且还那般的积极、那般的义无反顾?

不,应该说,御史夫人全然没有想到,嫁了人之后的贺秀儿居然还是这般的刁蛮任性。比起五公主,还要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越想越觉得懊悔,御史夫人也就哭的更是伤心和难过了。从一开始的假哭,到后面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眼泪。

要是换了以前,金御史是吃这一套的。他和御史夫人少年夫妻,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怎么可能一丁点的感情也没有?

然而现下的金御史,看着御史夫人尤为矫揉造作的眼泪,只觉得这个女人太过虚伪、也太过可怕了。

当他不知道,御史夫人早先时候对承志的苛责?其实他早就探查清楚了,只是心下有愧,这才一直容忍御史夫人直到今日。

原本他是想着,他过多的将心思放在了承志的身上,对自己的儿子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疏漏,御史夫人会心生不满也是在所难免。

也是以,他才会越发的对御史夫人诸多放任和纵容。哪曾想到,他的默默让步竟然助长了御史夫人的气焰,乃至现下后悔晚矣?

但凡再给金御史一个机会,在他第一次发现御史夫人躲在他背后的那些小动作的时候,他就会丝毫情面也不给御史夫人留,直接揭穿御史夫人的真面目。

若是他真的那样做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御史夫人好吧!

118.第 118 章

金御史想的很多, 却也只是空谈。说到底,他并没能及时阻拦御史夫人的诸多小动作,也没能及时扭转御史夫人的各种小心思。

确实, 如同金御史所想的那般,但凡他能及早做出转变, 想来而今的御史夫人和御史府都不会变成此时此刻的模样。

但是, 事情已成事实, 便不再是金御史能够随意挽回和扭转的。哪怕他此刻再是后悔和懊恼,也都为时太晚。

御史夫人却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太委屈。因着这份委屈, 御史夫人一股脑就跟金御史抱怨上了。

金御史是真的不擅长处理这些府宅内事。以往也都是直接交给御史夫人打理的,现下换了他自己来, 实在有些为难。

面对御史夫人不知悔改的模样, 金御史很是厌烦, 更多的却是说不出口的无力。好半天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摆摆手:“行了行了。人是你眼巴巴求着娶回府上来的。就算你现如今真的觉得她不够好, 也尽可能忍着吧!当然,要是你真有本事和能耐,你大可好好教教她,把她那一身的坏脾气都给改过来。”

“我…”御史夫人当然想要好好蹉跎蹉跎贺秀儿的坏脾气。但是, 贺秀儿是宰相府的小姐,纵使她的本事和能耐再大, 也不能不顾及宰相府的颜面啊!

此般想着, 御史夫人越发开始后悔不该应下这门亲事了。她合该好好听金御史的话, 直接回拒了这门亲事才对的。要是换了一门不如宰相府这般高门槛的亲事,她岂不就能随意教训不听话的儿媳妇了?

现如今可好。贺秀儿根本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她却根本不能将贺秀儿怎么样。贺秀儿的气焰太过嚣张了,她连镇压的底气都没有…

“反正家里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别再闹到我面前来了。我每日朝务繁忙,无暇理睬这些小事。”见御史夫人依旧不听他的说教,金御史也没了继续指导御史夫人的心思。索性,就赶起人来。

再度遭遇金御史的冷言冷语,御史夫人委屈的瘪了瘪嘴,正要开口再多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被金御史狠狠的瞪了一眼过来。

御史夫人心里很清楚,今日她直接找去沈家的举动,已经惹得金御史很不高兴了。尽管金御史确实如她所愿的跟随她一起回了御史府,可金御史对她的不满肯定也叠加了。

如若不然,金御史决计不会对她这般的冷漠。连往日里的温柔安抚,也都一并省了去。

因着这样的认知,御史夫人犹豫再三,到底还是先行退散了。

大不了她就明日再来求金御史为她做主。反正只要金御史人在御史府,她早晚也能寻到时机说服金御史帮她一块教训贺秀儿。

望着御史夫人终于转身离开,金御史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样的日子实在太过沉闷且压抑,他也是极为不喜的。

御史夫人这边如何闹腾金御史,贺秀儿是不知情的。她本人心里也憋着火无处发泄,就等着有人撞到她的面前来。

至于她新嫁的夫君,御史夫人看得很是金贵,贺秀儿却并不是很喜欢。主要是这位御史府的嫡长子着实太寻常了些,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会有大出息的。再默默一对比自己先前的两个未婚夫婿,贺秀儿心里的窝火瞬间就开始蹿烧了起来。

赵曜的文采和学识,直到现下入仕为官,也时常被人提及和赞美。二皇子就更是不需要多说了。单单二皇子的高贵出身,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比之的。

有了这样的两个参照对象摆在前面,贺秀儿又怎么可能甘心在御史府安安静静的过下去?在贺秀儿的眼里和心里,她就是被御史府困住了。

带着满满的不甘心,贺秀儿根本不愿多看御史府嫡长子一眼,就连她的房间都不准许金大公子踏入半步。

金大公子也是个有脾气的。贺秀儿不让他进门,他就不进。全然忘了贺秀儿房间的门朝着哪边开,只管将一直服侍他的丫头拽进自己的屋子,照样住的舒心。

贺秀儿没有关注金大公子的动向,也并不知道金大公子已经另外有了人。眼下的她整日呆在御史府,只恨得咬牙切齿。她娘说了,只要她老老实实在御史府呆满了一个月,日后她想要去哪儿就去哪儿。就是她想回宰相府长住,她娘也决计不会拦着。

贺秀儿也知道,宰相府和御史府结亲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她爹爹从来不会打没把握的仗。既然她爹爹让她嫁来御史府,就肯定是另外有安排的。她不能坏了她爹爹的大事,就只能姑且先忍着了。

不过,贺秀儿愿意忍耐的只是暂时呆在御史府,可不表示她会心甘情愿去服侍公婆。御史夫人想要打压她的想法和念头委实荒谬,她根本不可能让御史夫人如愿。

御史夫人最好就识相些,别再来找她的麻烦了。否则,她一定不会让御史夫人有好日子过的。

御史夫人并不知道贺秀儿的心中所想。她一心就惦记着势必要找机会彻底压制住贺秀儿的嚣张气焰,为此几乎是夜不能寐,整日琢磨着最适当的法子。

为了能尽快得到金御史的支持,只要金御史一回到家里,御史夫人肯定会第一时间找过去。也不管金御史是不是在忙朝务,她就一个劲缠着金御史,势必要金御史为她做主,替她撑腰。

同时,御史夫人也三不五时就想要挑衅一下贺秀儿,试探试探贺秀儿的脾气和性子。当人家儿媳妇的,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做,丁点委屈都受不得吧!她再怎么说也是贺秀儿正儿八经的婆婆,贺秀儿本来就应该对她低声下气才对。

御史夫人想的很美好。然而,金御史根本不怎么爱理睬御史夫人。任凭御史夫人怎么痴/缠,金御史都不搭理。被御史夫人缠的烦了,他索性就直接闭门不出,将御史夫人关在门外。任凭御史夫人怎么强行拍打房门,金御史就是铁了心的不肯为其开门。

贺秀儿就更厉害了。只要御史夫人胆敢朝她伸出爪子,她肯定会抓着不放,狠狠的反击回去。御史夫人想要羞辱她,她便十倍返还回去,反而将御史夫人羞辱的怒火中烧。

自此,御史府一日比一日的热闹。争吵声不断,更甚至还出现了大打出手的场景。偏偏,金御史始终不闻不问,吃亏和受辱的人自然就变成了御史夫人,直让御史夫人承受不住。

伴随着御史夫人一日多过一日的眼泪哗哗落下,贺秀儿在御史府也算是终于熬出头了。一个月期满,她就立刻收拾东西回了宰相府。至于这御史府,谁爱来谁来,反正她是再也不想来了。

听说贺秀儿回了宰相府,御史夫人面色发白,当场晕了过去。接连一个月的煎熬和痛楚,御史夫人的情绪几经大起大落,到底还是没能坚持住,真的病倒了。

御史府立刻请来了大夫。等到金御史回来府上的时候,正好跟大夫打了个照面。

因着是相熟的大夫,对于从这位老大夫嘴里说出来的诊断,金御史是信服的。确定御史夫人是真的病了,而非装病,金御史无奈的摇摇头,长长的叹息一声。

只盼望这次之后,御史夫人能别再让他失望才好。也是时候,该让御史夫人狠狠的栽一次跟头,成长起来了。

另一边终于顺利回了宰相府的贺秀儿,则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心情别提多愉悦了。憋屈了这么久,她可不就是苦尽甘来?

看到贺秀儿回来,宰相夫人是欢喜的。特别是在听完贺秀儿滔滔不绝的讲述完贺秀儿在御史府如何大战御史夫人的“英雄”事迹之后,宰相夫人笑的越发畅快了。

“好好好,真不愧是咱们宰相府出去的姑娘。就应该这样,不能随意被人欺负,更加不能落了咱们宰相府的威名。”宰相夫人对御史府可没什么忌惮。之所以会答应这门亲事,说到底还是挑剩下来的,被迫不得已而为之。

但凡有更好的选择,宰相夫人是铁定看不上御史府的。这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么!为了让贺秀儿顺利出嫁,宰相夫人只得退而求其次。恰好贺宰相也赞同了这门亲事,宰相夫人就更加没有其他想法了。

只不过在贺秀儿出嫁之前,宰相夫人再三叮嘱过,一定不能轻易在御史府众人面前服了软。这一软,就是一辈子。此后贺秀儿再想要在御史府立威,就是无稽之谈了。

宰相夫人自己年轻的时候,受够了婆婆的气。现下换了贺秀儿,恰逢嫁的夫家根本比不上宰相府的权势,宰相夫人想当然就有其他不同的意见了。

贺秀儿是很听宰相夫人话的。对于宰相夫人的叮咛和告诫,贺秀儿言听计从,完成的很好。这不,就让御史夫人吃了不少苦头。

听到宰相夫人夸赞她,贺秀儿当即就笑了,得意洋洋的昂起下巴,撇嘴道:“我当然最听娘的话了。不但是御史夫人没能从我手里讨到好,就是御史府那位不成器的嫡长子,也一样。哼!也不看看他自己是什么模样,竟然痴心妄想踏进本小姐的房间,想得美!他以为他是谁,一个没出息的纨绔子弟…”

“等等。”宰相夫人本来正听得高兴,可是伴随着贺秀儿越往后说,她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等到贺秀儿最后几句话出口,宰相夫人的脸色顷刻间就沉了下来,“秀儿,你没有让女婿进你的屋子?”

“当然没有。娘你放心,我才没有那么傻,会傻傻让自己吃亏。我早就想好了,绝对不会让那个蠢货碰我一根手指头…”贺秀儿乐滋滋的说着自己的盘算,全然没有注意到宰相夫人的脸色越发变差了。

“你…你这丫头怎么就擅自做了决定?谁准许你这样做的?你这是自作主张,你知道吗?我什么时候教过你要这样对待你的夫君?你以后到底还想不想好好过日子?你这是要活活气死我啊你!”怎么也没想到贺秀儿会这样做,宰相夫人一时激动,竟然变得语无伦次了。

“我怎么了我?我又没有做错!我就是不喜欢那个蠢货碰我。他哪里比得上赵曜和二皇子了?我怎么看他都不顺眼,才不稀罕他进我的屋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做的有哪里不对,贺秀儿理直气壮的嚷嚷出口。

“那你凭什么在御史府耀武扬威,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就仰仗咱们宰相府的权势?你这可是已经出嫁了!出嫁从夫,就算娘家再厉害,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帮扶你。要是以后御史府那些人全部联起手来对付你。单单是你膝下无子,就足以让你被休弃下堂了。届时,你丢不丢人?咱们宰相府的颜面还要不要?”狠狠的拍了一下贺秀儿的后背,宰相夫人气的动手打人了。

“我…”贺秀儿张张嘴,很想叫喊她才不稀罕为御史府开枝散叶。可话到了嘴边,迎上宰相夫人甚是严肃的眼神,她忽然又顿住了。

极为后知后觉的,贺秀儿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眨眨眼,她近乎是以着尖叫的语气朝着御史夫人大喊道:“娘,难道我嫁去御史府不是权宜之计?难道我以后都没有其他归宿了?”

“你什么意思?你是打算被御史府休弃回到娘家,再另外挑选一门亲事?”被贺秀儿惊世骇俗的言语吓唬住,宰相夫人的脸色几乎是扭曲了,“那你相中了谁?谁家又愿意风风光光的娶一个被休弃的女人过门?”

“可是我…”贺秀儿皱了皱眉头,努力想了又想,却什么也没想起来。

是了,是她自己误会了。她一直以为,她这次嫁人跟之前的几次定亲一样,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完全不必要当真。反正只要她爹爹达成所愿,待到大局已定,她就可以顺利脱身,随后就能自己挑选一门更好的亲事。反正她爹娘都那么的疼爱她,怎么可能舍得让她受到丁点的委屈?她可是宰相府的嫡女啊…

这般理直气壮的想法和念头始终牢牢刻印在贺秀儿的心里,使得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次她的嫁人是真的。不再像之前那几次只是简单的定亲,这一次的她不但穿上了大红嫁衣、跟人正式拜了堂,还在婆家一住就是整月,连三朝回门的礼节都省去了。

彼时贺秀儿还想着这是她爹娘故意想要跟御史府拉开距离,并不是真的想要跟御史府走的那么近。没想到,从始至终都是她一个人生出了巨大的误会吗?

越想越觉得难过,贺秀儿撇撇嘴,一脸的委屈和伤心:“娘,你和爹爹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秀儿?你们怎么能那般狠心的对待秀儿?”

“我和你爹怎么对你了?难道我们对你还不够好?你从小到大都被娇养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谁家的女儿有你这般的娇贵?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突然遭遇贺秀儿的指控,宰相夫人拉下脸,不高兴的反问道。

“你们要是真的对我好,才不会特意为我挑选这样一门不像样的亲事。你们还故意欺瞒我,让我误以为这门亲事是假的,我嫁去御史府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手段。还有,怎么就没人比我娇贵了?五公主不就比我娇贵?我在五公主面前,就从来没有被善待过。五公主也根本不惧怕咱们宰相府的权势,她每次都欺负我,成心让我难堪。可是娘你和爹爹从来没有为我出过头,也没有帮我去对付五公主。你们就只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巴不得我什么也不做,就老老实实的被五公主欺辱。”宰相夫人不高兴,贺秀儿的怨言亦是不少。更甚至比起宰相夫人的怒气,贺秀儿的怨怼才是真正的冲霄而上,直抵天际。

宰相夫人哪曾想到,贺秀儿还有这么多的小心思?被贺秀儿一连串的怨言抨击的毫无招架之力,宰相夫人着实呆愣住了。

她自诩对贺秀儿是发自内心的疼爱,一直以来也总是将贺秀儿排在第一位。有的时候即便是冒着贺宰相的怒火,她也势必要为贺秀儿奔出一个足够好的前程来。

这次御史府的亲事,或许比不上嫁给二皇子那般的风光。可御史府的门槛也算不得低,这门亲事也没有贺秀儿说的那般的差劲啊!真要是上不得台面,贺宰相怎么可能会应许贺秀儿出嫁?

而且为了让贺秀儿顺利嫁进御史府,宰相夫人当时可是对御史夫人又是威逼又是利诱,才成功撺掇御史夫人挺直腰板跟金御史抗争到底。使得御史夫人无视金御史的反对和回拒,率领御史府上下一众主子集体叛变,投向了他们宰相府这一边。

宰相夫人是真心为贺秀儿筹谋这门亲事的。为了能让贺秀儿心满意足,她提前帮贺秀儿铲除了不小的障碍,就盼着贺秀儿嫁进御史府之后的日子能过的更加轻松和自在。

她很了解贺秀儿的脾气。为了不让贺秀儿养成一不高兴就往娘家跑的坏习惯,宰相夫人还特意为贺秀儿定下了一月之期,就是想要逼得贺秀儿尽快适应在御史府的日子,日后方能活的更加安乐和恣意。

然而,她做了这么多、筹谋了这么多,最终换来的却是贺秀儿的埋怨和责怪?她到底哪里对不住贺秀儿了?明明是贺秀儿自己想岔了!

不,应该说是,贺秀儿自己起了其他不为人知的小心思,而且还没有提早告诉她。

要是早知道贺秀儿生出的是这样的错误念头,她肯定早就帮贺秀儿纠正了,也就不会造成眼下这般尴尬又难堪的局面。

合着她煞费苦心的劝着贺秀儿在御史府住了长达一个月,贺秀儿却连最起码的圆房都没有入?那贺秀儿这一个月到底干什么去了?就忙着跟御史府嫡长子划清界限、忙着跟御史夫人唇/枪/舌/剑?

贺秀儿都没打算当御史府正儿八经的儿媳妇,她跟御史夫人吵什么吵?有必要吗?纯粹是打发时间,太过无聊所以想要解闷子?

一想到这里,宰相夫人就气的想要晕倒。

谁来告诉她,贺秀儿的脑子到底是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愚蠢?又是谁将贺秀儿教养的此般愚昧无知?她不是已经派了信得过的嬷嬷和丫头跟在贺秀儿身边,时刻提醒贺秀儿勿要行错一步?

周月琦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她的肚子很大,一眼瞧过去甚是吓人。

沈清河很不放心,还特意请了好几位御医前来府上会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五公主怀了双胎。

这一消息传出,不光是沈家上下皆大欢喜,宫里的皇太后和皇后娘娘更是喜不胜收。不管是两位小公子,还是两个小姑娘,她们都很期待。随后,又是一大批赏赐送进了将军府。

就连圣上,在听闻周月琦怀的是双胎之后,也大笔一挥,赏赐了不少好东西下来。此外,圣上责令太医院必须小心慎重,时刻准备着,不论何时将军府来人,都必须得确保两位以上的太医能及时赶去将军府,务必保证五公主及其肚中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

五公主受宠,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太医院这么多位太医也是心下有数的,自然不敢怠慢。幸得五公主的怀相很好,自打怀孕之后又一直养的精细,故而他们都能稍稍安心,不需要被吓得魂飞魄散。否则,指不定又要掉几颗脑袋了。

沈兰萱肚子里的孩子比周月琦的孩子先出生。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据说一出生就被戚麒抱在怀里不撒手,饱受戚家全府的喜爱。

沈兰萱在出月子之后,在戚麒的陪同下,抱着女儿回了一趟将军府。她是特意抱着女儿来给公主嫂嫂看得。

周月琦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对于沈兰萱的女儿,她挺喜欢的。不但留了沈兰萱和戚麒在她的院子里用膳,还送了沈兰萱的女儿不少金贵的礼物,都是极为用心,也甚是妥当的。

而周月琦在渡过了最是辛苦的两个月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清晨,顺利生下了两个大胖小子。

听着一声又一声响亮的有力哭声,守在门外随时待命的四位太医同时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露出如释重负的轻松神情。

他们就说了,五公主是位有福的。这不,一次就是两位小公子,将军府上下喜气洋洋,宫里那几位主子可不一样发自内心的欢喜和高兴?

119.第 119 章

曾经的沈家, 人丁兴旺,门庭显赫。最鼎盛的时候, 一门数十位好男儿不论走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备受瞩目。

而今的沈家, 除了沈清河和沈承志, 就只剩下一府的女眷。而如若周月琦一直无所出, 在沈承志长大成人之前,沈家的血脉就再不可能有新鲜到来的了。

因着周月琦的身份非同寻常, 哪怕沈家一干长辈都很着急, 心里也都惦念着, 却从未将催促的话语传到周月琦的面前来。对周月琦, 一干长辈向来都是竭尽所能的亲近, 不曾生出其他的心思。

而周月琦,到底没有让沈家众人的欢喜落空。一胎两子,不知安抚到了多少人的心。

沈承志的欢喜是最为外露的。以往从书院回来府上,他更多的是回到自己的院子去温书。现下却不一样了。只要一回来,他就立刻往公主婶婶的院子里钻, 为的就是多见见两个弟弟。

在沈承志的眼里,两个小弟弟很可爱,也很讨喜。白白的、胖胖的, 名字还跟他的很像。大弟弟叫沈承轩, 小弟弟叫沈承皓, 一听就是他的弟弟, 别人抢都抢不走。

没错,才刚得了弟弟没多久,沈承志就很担心自家两个弟弟会被抢走了。特别是戚家几兄弟,每次来府上都争着抢着抱两个弟弟,还齐心协力将沈承志给挤开。

沈承志到底还是小了些,远远不是戚家几兄弟的对手。更甚至为了抢弟弟,尽管已经跟戚家几兄弟成了好友,沈承志也决定跟他们划清界限了。

弟弟是他的,是他们沈家的,才不是戚家的。他是说什么也不会将弟弟让给戚家几兄弟的。

戚家几兄弟也是铁了心要跟沈承志争抢这两个特别好看的小外甥。表弟也是弟弟啊!他们可都是五公主的表弟,嫡亲的表弟!公主表姐的儿子,当然就是他们最亲近的外甥了,怎么就不能抱回家去养着了?

再说了,他们还没动手往戚家抱,只是三不五时的小小声向沈清河这位表姐夫提提这个建议罢了。怎么就碍着沈承志的眼了?整日里被沈承志跟防/狼似得提防戒备着,这绝对是对他们的不信任!

当然,戚家几兄弟也不敢真的跑到周月琦这位表姐面前去说他们想要将两个小外甥抱回戚家养几日的话语。要是惹公主表姐不高兴了,不单单是沈清河这位表姐夫不会放过他们,自家那群长辈肯定也不会轻饶他们的。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在他们去书院的时候,戚家一众长辈几乎每日都会结伴来将军府做客。今日来这两位长辈,明日来那三位长辈,为的就是来探望公主表姐和两个小外甥。

以往公主表姐在戚家的地位就很是了不得。现下生了两个小外甥之后,公主表姐在戚家的地位只升不降,戚家几兄弟可是门儿清。更何况,他们自己也是心存这般想法的其中一员。

故而,再是眼馋两个小外甥,戚家几兄弟也只敢在将军府闹腾闹腾,并没有真的将小外甥往戚家抱。不曾想,尽管他们已经很是收敛了眼馋的念头,依然还是被沈承志给看了出来,连带还被沈承志给记恨上了。

撇撇嘴,戚家几兄弟对于沈承志甚是高度的戒备心也彻底无言以对了。

沈承志可不觉得戚家几兄弟是无辜的。反正所有想要跟他抢弟弟的人,都是对立关系,他才不会掉以轻心。

每日看着沈承志一脸坚决的跟戚家几兄弟斗智斗勇,沈清河和周月琦皆是没有出面,也没有阻拦,任由几人兀自解决此事。

不得不说的是,而今的沈承志是越来越活跃了。不单单是性子改变了不少,胆量也越发大了。比起当初被寄养在御史府的时候,不知道长进了多少。

沈家所有人都将沈承志的改变看在眼里。现下眼见沈承志一本正经的当起了兄长,自顾自肩负起了保护自家弟弟的重任,长辈们也都是分外高兴的。自然,就不会阻拦沈承志的举动了。

因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将军府这边每日都异常的热闹。与此同时,宫里也免不了的跟着凑趣。

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是全然不掩饰自己诸多欢喜的情绪的。不但赏赐了很多东西下来,还一而再命人前来沈家传话,想要沈清河将两个孩子抱进宫里去给她们看看。

她们当然也是想要见小五的。可小五还在坐月子,吹不得风,她们再是着急和迫切,也只能忍着。

至于两个孩子,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是着实想念的紧,这才会特令沈清河带着两个孩子进宫觐见。

沈清河倒是不介意让宫里两位一向疼爱周月琦的长辈见孩子,可这事没有周月琦松口,他也是万万不会直接做决定的。

于是乎在拖了大半月后,沈清河带着沈夫人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进了皇宫。

周月琦自然不是故意不想让皇太后和皇后见两个孩子。她始终心存忌惮的只有一个人,而那个人至今都没有行动,想来也是默认了两个孩子的存在。

故而等了大半个月后,周月琦这才松了口,让沈清河带着沈夫人一起进了宫。

终于见到两个孩子,皇太后和皇后娘娘都发自内心的欢喜。二话不说,立刻将孩子抱在怀里,逗/弄了起来。

此般一来,沈夫人和沈清河就被冷落在了一旁。

因着沈清河是男子,皇太后特意选了自己的寝宫召见,倒也无需避讳男女大防。这不,一心念着怀里的曾外孙,皇太后好半天后才在身边老嬷嬷的提醒下,记起了宫里还来了客人一事。

沈清河倒也罢了。在皇太后的心里,一直都是将沈清河视为孙女婿的,自家人。

反而是沈夫人,因着初次见面,不好这般怠慢。虽然以皇太后的身份,着实无需在意沈夫人的心情。可谁让皇太后尤为重视周月琦这个孙女呢!为了不让沈夫人误会,皇太后很快就拉回心神,面色温和的跟沈夫人话起了家常。

对沈夫人而言,其实皇太后一直忽视她的存在,反而更加让她感觉到安心。像现下这般被皇太后拉着说话,沈夫人才是真真切切的战战兢兢。

不过,皇太后是真的很温和,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以致于沈夫人渐渐就放松了下来,也能顺着皇太后的问话,说起平日里沈府对两个孩子的照料细节。

沈夫人也是货真价实的疼爱两个孩子。自打两个孩子出生,她每日都会去五公主的院子,并不会凡事都假以下人之手,而是亲自在用心照顾两个亲孙子。

也是以,在聊到两个孩子的话题上,沈夫人并不会一问三不知。基本上只要是皇太后想要知道的,沈夫人都能认认真真的给出回答,直让皇太后连连点头。

皇太后自是知晓,以沈家而今的情况,沈夫人是万万不可能不重视这两个孩子的。又或者说,哪怕沈家不曾遭遇多年前的那场变故,依然不敢苛刻这两个孩子。要知道,这两个孩子的娘亲可是皇家公主,身份异常尊贵。

但是,是不是真心喜爱,只消问过几句之后,就能看的分明。沈夫人从一开始的忐忑紧张,到后来的坦然自若,可不就是因着她确确实实能答得上她的问话?

一看沈夫人的脸色和语气,皇太后就能笃定,沈夫人是真心对待这两个小的。自然而然,在对待沈夫人的态度和语气上,就更加亲近了。

沈夫人并不是特别聪慧的人。尤其是在心计和谋略上,她远远及不上沈大伯母的反应敏捷。不过她这个人向来知足常乐,也特别的温婉贤惠。在一定程度上,就恰好入了皇太后的眼。一番洽谈之下,皇太后对沈夫人的印象和感观都大大的提升了。

相形之下,沈清河就彻底变成了透明人。不单单是皇太后娘娘,就是皇后娘娘也没多看他一眼。

不过比起沈夫人,沈清河要更加的知晓形势。皇太后和皇后娘娘越是不理睬他,反而越是将他视为了自己人,这才会省去所有的客套和寒暄。故而沈清河自打坐下开始,就始终面色不变,兀自低调的喝着茶水,任由皇太后娘娘主动跟沈夫人攀谈。

如若没有周月琦在进宫前的叮嘱,沈清河这个时候肯定早就起身告辞,转而去圣上那里报道了。然而,琦儿说了,今日进宫,两个孩子片刻也不能离开他的视线。

对周月琦的话,沈清河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他大致可以猜到周月琦在担忧什么,也就没想要让周月琦失望,一直都安安静静的坐在这里,静待皇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放人。

要是换了平日里,说完话,皇太后娘娘肯定会立刻放人。她可不是什么特别爱讨人嫌的老夫人。除了周月琦本人进宫,她会挽留一二。对其他人,皇太后都是说赶走就赶走的。有时候就连圣上来了她的面前,碰上她心情不悦的时候,也是此般作态。

但是今日不同。有胖乎乎的曾外孙抱在怀里,皇太后说什么也舍不得放开。

皇后娘娘也是如此,抱着孩子就不撒手。直到临近午膳时分,皇后娘娘才抬起头来,看向了皇太后。

留沈夫人和沈清河在宫里用膳不是大事,可问题是小五一个人被独自留在了将军府。而今小五正坐月子呢,最是需要沈清河陪在身边的时刻。故而,皇后娘娘就在意了起来。

皇后娘娘的顾虑,皇太后也有。

特别是在察觉到皇后娘娘频频看向她的时候,皇太后抿抿嘴,即便再不情愿,也还是轻叹一声,颇为不舍的将孩子还给了沈夫人:“也罢,时辰不早了,沈夫人和大将军就先回去吧!小五独自一人留在将军府,只怕也很是寂寞。还望沈夫人和大将军日后多多照顾好小五,勿要让小五伤心难过才是。”

“臣妇万万不敢。”因为抱着孩子,沈夫人并不能将礼仪行的甚是规矩。好在皇太后也没计较,并未治沈夫人的罪。

“末将领旨。”与此同时,沈清河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不过比起沈夫人的惶恐不安,沈清河的语气就委实镇定多了。

皇后娘娘也将抱着的孩子还了过来:“小心,别让孩子冷着了。”

沈清河熟练的接过孩子,恭恭敬敬的朝着皇后娘娘点点头,应了声。

只看沈清河的动作和姿态,皇后娘娘就很确定,沈清河平日在将军府也是抱惯孩子的。知道沈清河对她的小五和两个孩子都很慎重,皇后娘娘自是十分满意。

没有更多的叮嘱和吩咐,皇后娘娘和皇太后一起将沈夫人和沈清河送走。

离开皇太后的寝宫,沈夫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曾经将军府风头鼎盛的时候,她都不曾经历这么一出。现下托五公主的福,她才得以进宫。然而这般场合于她而言,确实不大适合。

好在,皇太后和皇后娘娘都是良善之辈,并未刻意为难她和清河。否则,沈夫人只是想想,都觉得后怕不已。

见沈夫人还算适应良好,沈清河也没过多的言语,陪着沈夫人一块,渐渐朝着宫外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