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19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21 章

邬蓝点点头:“希望郑阿姨能帮我们找到合适的房子。”

窦美林叹了口气:“吃饭吧。”她倒是没对郑瑞雪抱多大的希望,还是得靠自己。

第37章 新家

上次失窃事件查明真相后,邝英红虽然拉下脸来跟窦美林道了歉,但也阻挡不了窦美林要换房子的决心。接下来的日子,窦美林除了做熟食,其余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找房子上了,看店就完全交给了张红。

过了两天,郑瑞雪来到了店里,因为是周末,邬蓝正好在店里,见她来了,估摸着房子有着落了,满心期待地喊:“郑阿姨。”

郑瑞雪脸上带着笑容:“你妈妈不在家吗?”

“在的,在家呢。阿姨,你帮我们打听到房子的事了吗?”邬蓝急忙问。

郑瑞雪点点头:“嗯,我有个朋友家里房子要卖,看你妈妈想不想买。”

邬蓝赶紧说:“我去我叫我妈妈来,郑阿姨你先坐会儿啊。张阿姨,你帮我招呼一下郑阿姨。”邬蓝说着赶紧往家跑,希望那房子能便宜点,家里能够买得起。

窦美林正在晾豆皮,听女儿说郑瑞雪过来了,可能有房子的消息,便赶紧停了手里的活过来了。

郑瑞雪说:“是这样的,小柏他爸有个朋友,也是做生意的,全家人都要搬到深圳去,他这边的房子要处理了,看你要不要。”

窦美林说:“房子在哪里呢,多大的房子,要多少钱?”

郑瑞雪说:“房子的地段稍微有点偏,但是离你这儿不算太远,在四方路那边,临街的,只有一层,是朋友家的老人们之前盖的,房子面积有一百二十多个平方,四间房,还有一个小院子。他想要四万块钱,连地皮都卖给你了。”

窦美林一听这价钱,带地皮的房子,四万块钱,真不算贵了,但是四万块钱对她们来说,还是有点吃力。家里勉强只有两万块的积蓄,还是这一年多以来省出来的。要是再去银行贷款的话,估计能贷个万把块出来,那还差着一万块呢,从哪里找来一万块?这可不是一千块,而是一万啊。

邬蓝听说带院子的平房,一百多平方才四万块钱,觉得非常合算啊:“妈妈,你觉得怎么样?”

郑瑞雪说:“房子我去看过,环境非常好,就是旧了点,以后你们有钱了,可以重新翻修,我觉得挺好的。就看价钱你们能不能接受了。”

窦美林伸手揉了一把脸,略有些无奈地笑了一下:“主要是有点贵,我们可能买不起。”

郑瑞雪点点头:“我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你们想去看看那房子吗?”

窦美林没有作声。邬蓝在一旁说:“阿姨,他们家既然要搬走了,房子是不是就是空着了,可以租给我们吗?”

郑瑞雪略带歉意地笑了笑:“这个我也帮你考虑到过,不过他家好像现在急需钱用,所以才要卖房子,不然的话,就留在这边不卖了,以后等着升值。”

邬蓝说:“妈妈,我们去那边看看房子吧。”四方路那边,已经靠近江边了,属于城市的边沿,但是环境一直都非常好,后来还是他们这里的高档住宅区,现在要是有钱,能把房子买下来,以后绝对是赚了的。

窦美林看着女儿,迟疑地点了点头:“好,去看看吧。”

郑瑞雪说:“上车吧,坐我的摩托车过去,蓝蓝站前面。”

窦美林对张红说:“嫂子,你看着店子啊,我去看看就回来。”

张红摆摆手:“去吧。”她一直都在听窦美林和郑瑞雪说房子的事情,心里十分讶异,她以为窦美林只是要租房子,没想到居然要买房子,她哪来那么多钱买房子呢,四万块呢。张红大致了解店里的收入,一个月能赚个六七百,好一点的能到七八百,还要付自己的工资,窦美林能攒下多少钱,这店才开了一年多呢,过得再节省,能省个一万块钱都是非常不错了。再说还借了两千块给她家里,他们至今还差了一千块没还上,如果真要买房子的话,那得想办法先还她们的钱了。

郑瑞雪开车带着邬蓝母女到了四方路,这边不像建设路那么繁华,也没有邬蓝以前住的地方那么破旧拥挤,比较偏僻,已经接近城市的边沿了,再往前去,就是江堤,离建设路不算太远,坐公交车大概是十五分钟的距离。这一片的房子不算拥挤,绿化做得非常好,适合居住。邬蓝挺喜欢这边的环境,要是能买到这边的房子,那就真是赚了,以后可以去江边散步了。

郑瑞雪将她们带到路边一所房子前,停下车,先让站在她身前的邬蓝下来,摘下帽子,说:“就是这儿了。院子是不是挺宽敞的?这边其实很清静,只是住的话,这边就很好了。”

邬蓝看着那套房子,是座四间房的单层瓦房,褪色的绿漆大门紧闭着,暗红色的瓦顶上长了不少野草,枯草在春风中轻摆着腰肢,新草从瓦楞间冒出投来,呈现出一种沧桑感来。窗户玻璃也不齐全,不知道是被那个调皮的孩子当靶子给打碎了,墙上还粘着一些泥团,可能是孩子们摔泥炮摔的。院子里还圈了一块地出来,大概是用来种菜种花的,角落里躺着一个花盆,花盆里种着一株吊兰,因为没人打理,草比吊兰还长得茂盛了。这房子看来是很久没人住了。

邬蓝问:“阿姨,这儿很久没人住了吗?”

郑瑞雪说:“是啊,这房子是他们家老人修的,后来在中心路那边买了房子,就搬过去了,这边就空着了。”

邬蓝看了一下院子里种着的两棵樟树,已经有半抱粗了,她又从窗口往里瞅了瞅,里面空荡荡的,里面除了几张老旧的六七十年代的海报贴画,就别无他物。这儿虽然临着大马路,但并不是主街道,来往的车辆并不多,又临江,灰尘很少,街道很干净,也不会太嘈杂,做住处的话,实在是太棒不过了。她也想过,要是家里买地盖房子,估计四万块钱还搞不定,所以,要是能买下来,就心满意足了。这房子有点旧,重新粉刷一下就能住人了,以后等有了钱,就可以扒了重建,非常不错。

母女俩看好了房子,郑瑞雪说:“你们怎么打算?”

窦美林说:“房子我和蓝蓝都很满意,就是钱还差不少,我得去想想办法,如果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先算了。”

郑瑞雪点点头:“好。你要是想要买这个房子,那就给我打电话吧,近期内应该都可以。我送你们回去吧。”

窦美林笑着说:“不用送了,雪姐,你先回去好了,我看了一下,这儿有车刚好到我们那儿。我和蓝蓝在这附近走走。”

郑瑞雪说:“好,你们看看吧,熟悉一下也行。我先走了啊,再见!”

“阿姨再见,路上小心。”邬蓝朝她挥手。

郑瑞雪走后,母女俩又在房子前后看了看,越看越觉得满意,邬蓝说:“要是咱们家真住这儿就好了。”

窦美林摸着女儿的头:“可是妈妈没钱啊,就算是去银行贷款,也不一定够的。”

“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窦美林咬咬牙:“我明天先去银行问问,看能借得到多少钱。”

“好。”

90年代初商品房贷款虽然已经开始推行,但是还没普及到他们这种内地小城市,所以买房子必须要付全款,挺不容易的。窦美林去了银行问借贷的事情,这年头借款其实并不太难,政府鼓励贷款,有房产做抵押的话,能够借到一笔钱,但是数额不多,能借到一万块左右。自己家里的存款差不多是两万块钱,那就还差着一万块。

窦美林想着这一万块钱,便有点打退堂鼓:“蓝蓝,咱们先不买房子了吧,以后再买。”

邬蓝说:“怎么了妈妈?”

窦美林说:“妈妈的钱不够,要不咱们以后再买吧,过两年,等妈妈攒够了钱。”只需要两年,不,甚至说只需要一年,自己差不多都可能筹够这笔钱了。

邬蓝看着母亲:“可是明年房子还在吗?以后还会不会涨价呢?”

窦美林被女儿问得愣住了,是啊,对方急着卖房子,再过一年,那房子肯定不会在原处等着她们了,就算是还没卖,等她们筹够了钱,房子也许又涨价了。“那妈妈去找一下你舅妈?”

邬蓝摇头说:“妈妈,让郑阿姨帮我们作保行不行?”杜礼柏家是她认识的最有钱的人,但是两家并不太熟,去借钱的话,总不大好意思开口,如果只是让他们做担保借钱,这样也许可以行得通。

窦美林犹豫了一下:“那妈妈去找郑阿姨商量一下?”

邬蓝点点头:“好。”

窦美林本来想让自己的弟媳帮忙作保贷款的,她没准认识银行的人,出面说一声就好了。但是这样一来,窦和平肯定就知道她有一个铺子的底细了,她带着女儿做点小生意,哪来那么多钱买铺子买房子,到时候追根究底起来,后患无穷。所以还不如求助外人了。

窦美林根据女儿的建议,给郑瑞雪打电话,约她出来逛街,犹豫了许久,她最后还是说了:“雪姐,房子我很想买,但是钱凑不够,还差一万块钱。我想知道雪姐在银行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帮我做个担保,多借一万块钱行不行?”

郑瑞雪听她说起这个事:“只差一万了啊,也不是什么大数目。你打算从银行贷多少款?”

窦美林说:“两万。我家里有个铺子,不过铺子不大,作抵押贷款,银行最多只借给我一万块。我想要是有熟人的话,能够多借一点。”虽然借两万块钱的压力会比较大,还债起码要两三年时间,但是买下了房子,她和女儿就彻底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了,心就能定下来了。

郑瑞雪想了一下:“这个事我也没法立即给你答复,回去问问我哥,他在银行上班,有结果了再给你答复。”

窦美林尴尬地笑着说:“真是不好意思,找房子要麻烦你,贷款也要来麻烦你,总是在麻烦雪姐了。”

郑瑞雪摆摆手:“不麻烦,我也不过是帮你开口问一声而已。”

有了郑瑞雪的帮忙,窦美林果然很顺利地从银行借贷到了两万块现金,加上她自己存的那些钱,终于买到了那套房子。拿到房产证的时候,窦美林激动得淌下了眼泪,抱着女儿好好哭了一场。

邬蓝的感情也肆意宣泄着,陪着母亲一起流泪,两辈子了,总算有个属于她们的家了,从此以后,再也不用租着别人的房子,看着他人的脸色了。

房子买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搬家。然而房子非常老旧,又很久没有住人了,最好是重新粉刷一下才能住人。但是家里的钱已经花光了,一时间连粉刷费用都拿不出来,窦美林说:“算了,我们打扫一下卫生就搬进去,等以后有了钱再粉刷。”

邬蓝点头:“好。”不是她们着急,而是邝英红要加她们的房租了。

他们在邝英红这里住了快两年时间,房租本来就不算便宜,邝英红在去年满一年的时候,就加了一次房租,每个月多要了五块钱,这次又打算加十块钱,说是窦美林在家里安装了电磨机,太吵了,影响他们休息。

窦美林忍无可忍,既然都有自己的房子,干嘛还要在这里受闲气,和女儿一商量:搬家!

张红说:“美林啊,你那房子还是先拣一下瓦,里面也粉刷一下吧,我们来帮你弄。”那房子她去看过,因为太久没有住人,屋顶都有些漏水了,地面上还有水滴出来的坑,这要是下雨了,屋里肯定漏雨。

窦美林看着张红:“可是我现在没钱啊。”店里虽然有进账,每个月她都要固定还银行一笔账,能留给她支配的钱实在不多。

张红摆手:“没关系,小锋他伯伯家是烧石灰的,叫他拉一车石灰过来就行。河沙我们这儿多得是,又便宜,你拉一车过来也花不了几个钱。我娘家兄弟是泥水匠,他们会粉刷屋子,还会拣瓦,叫他们过来弄几天就好了。没有钱就先欠着,等有钱了再给也是一样的。”

窦美林喜出望外:“真的吗,那就太好了。”

石锋父母就将这事给揽过去了,他们叫了人来,又运了装修材料过来,吃饭住宿都自己安排,完全不用窦美林操心。一个礼拜后,张红将钥匙交还给窦美林:“房子都弄好了,你们看什么时候搬过去。这个是费用清单,你什么时候有钱,就给他们好了。”

窦美林看了一下清单上的数目,包工包料,总费用还不到四百块钱,比预计还要少。

窦美林和邬蓝过去看了一下,惊喜得都合不拢嘴了,房子还是原来的老房子,但是跟记忆中的大相径庭,几乎焕然一新,屋顶上的草都不见了,红色的瓦顶露出了真容,瓦片如鱼鳞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房子外墙也都粉刷得如雪一般洁白,窗户玻璃也补好了,就连院子里的小花坛,也被修得整整齐齐,杂草都给除掉了,就等着主人播种栽种。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屋子宽敞明亮,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这显然不是装修工分内的活,应该是张红交待他们做的。邬蓝兴奋得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太好了,这就是自己的家啊,这么宽敞的房子,客厅也有了,厨房也有了,自己和母亲各有一个卧室,还能在院子里种花种菜,简直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啊。

窦美林抹了一把眼睛,真是太好了,这里以后就是她们的家了:“蓝蓝,你要住哪一间房子?”

邬蓝说:“妈,我要最右边的这间好不好?”最左边这间在客厅边上,是最独立的一间屋子,另一间卧室在厨房和客厅中间。

窦美林点头:“好,你就住那间吧。我们回去收东西,然后搬家。”

邬蓝笑眯眯的:“我们要不要挑一个好日子啊?”这里以后就是她们的家了,跟租的房子不一样,要正式隆重一点才成。

“挑!”窦美林满口答应。

邬蓝打开窗户,嗅着清新的空气:“我还想要买一个书桌,放在这个窗户下面。然后在院子里种一些花,这样一抬头,我就能看到院子里的花草了。”

窦美林说:“妈妈打算在院子里种一些菜,这样的话,就不用自己买菜吃了。”

母女俩对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充满了期待,简直是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

第38章 搬家

搬家那天是个春意融融的黄道吉日,并不是周末,天还未亮,邬蓝便被母亲叫了起来,收拾东西准备搬家。按照她们这里的传统习俗,搬家都是在半夜里开始的,然后天亮的时候在新居开始第一顿饭,这就是正式搬家了。

搬家这天,店里上午闭门歇业,石锋一家子也早早就过来帮忙了。这一次来帮忙搬家的不止石锋一家,还有两家关系不错的邻居也来了,邝英红则没有来帮忙,窝在楼上装死。她本来看着窦美林赚了钱,觉得人家好欺负,一而再地无理加房租,没想到窦美林一火,干脆退租搬了出去,竹篮打水一场空,不知道以后那房子还租得出去不。

窦和平也知道窦美林要搬家,自告奋勇找了一辆货车,说要来帮忙搬家。窦美林本来想打算自己叫车的,但是窦和平拍着胸脯打包票,一力应承下来。说实话,窦美林还真怕他不靠谱,临阵掉链子,耽误事。不过还好,约好的时间是早上四点半,窦和平来得迟了些,五点到的,不算太夸张。窦美林没告诉他这房子是自己买的,只说是租的房子。

邬蓝起床后,将她的书包收起来,背在肩上,免得到时候东西太乱弄得找不着。石锋一脸没睡醒的样子,捧着脑袋打瞌睡。

邬蓝说:“你怎么不在家睡觉?”

石锋打着哈欠,满眼惺忪地说:“我爸妈怕我早上起不来,上学迟到,就把我叫起来了。”

邬蓝将自己的书包扔给石锋:“你帮我拿着书包,我去收东西。”

石锋用手拍拍打哈欠的嘴,伸了个懒腰:“你要收什么?我帮你。”

邬蓝的东西都收得差不多了,就是刚起床的被子没收:“没什么东西,不用帮忙。”

石锋哦了一声,大人们都在忙着将东西搬到屋外去装车,个个都很忙,石锋环顾了一圈,说:“你的奖状怎么不撕下来带走?”

邬蓝说:“撕不下来了。粘得太紧了。”

石锋没说话,端了个板凳过去,开始去揭奖状。邬蓝看他专心致志地弄那个,也不管他,自己去收东西。她们家的东西其实也不多,主要都是做豆皮的家什。冰箱昨天就被石秋生帮忙搬到店里去了,以后家离店子远了,总不能每天都拖着熟食跑来跑去的。虽然有些担心安全问题,但东西不是全新的,自然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离开的时候,石锋手里卷着一卷旧奖状:“邬蓝,我把你的奖状都撕下来了,只撕坏了一张。”

邬蓝笑了一下:“谢谢啊。”

石锋和邬蓝两个小孩坐在驾驶室里,大人们坐在车斗里,坐不下的人则骑着车在后头跟着,鞭炮噼里啪啦地响着,宣告邬蓝寄人篱下的日子永远结束了。

石锋头一回坐驾驶室,非常兴奋:“这车太威风了,以后我也要学开车。”

邬蓝没有搭腔,想学车,那还不容易,以后这都是基本技能了。

从建设路到四方路,开车过去是十几分钟,说起来不算远,但是石锋还是注意到了:“你以后上学怎么办?离学校好远了。”

邬蓝点点头:“是有点远,没关系,就只有两年了,等我上初中了,就没多远了。”

“你骑车去学校还是坐车去?”

邬蓝说:“坐车吧,要转车。骑车太远了,不安全。”

“跟我家隔得也太远了,要不然我载你去上学。”石锋说。

一直在开车的窦和平突然问外甥女:“邬蓝,这小子是谁啊?不是在追你吧,小小年纪就知道泡妞了,嘿。”

石锋被窦和平说得满脸赤红:“你胡说,我才没有!”

邬蓝知道有些大人特别没皮没脸,说话口没遮拦,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别人还自以为很幽默,她皱着眉头说:“舅,你能不能别乱说?石锋是我同学,也是我妈的干儿子。”

窦和平嘿嘿笑了两声:“我还以为他…”

邬蓝赶紧截住他的话:“行了行了,舅,你正经点吧,能不胡说吗?”

“你这丫头,跟大人说话也这么冲,你妈没教你尊敬长辈啊?”窦和平说。

邬蓝说:“你一个大人,说话口没遮拦,胡说八道。你妈没教你爱护晚辈?”

石锋听着邬蓝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窦和平被邬蓝噎得再没了话,便嚷嚷说:“真不得了,我姐怎么生了个这么能说会道的女儿…”

邬蓝懒得理他,让他一个人去絮絮叨叨。

到了地方,大家都将东西从车上搬下来,放到屋里去。窦美林和张红等锅灶一搬到厨房,就开始给大家做早饭,早饭吃面条,中午才是正餐。

母亲在忙,邬蓝就指挥着大家将东西搬到哪间屋里去,哪些东西该放到屋里的哪个位置,都是她说了算,邻居惊讶地说:“这孩子看着不大,还挺有主意。”

石秋生笑着说:“是啊,美林这个女儿,从小就懂事有主见。”

东西全都搬下来之后,大人们又忙着摆设家具,拼装床板之类的,邬蓝等床装好了,则将自己的床铺起来。石锋问他:“你的奖状要贴在哪个屋里?”

邬蓝说:“贴客厅里吧。”

石锋看着邬蓝的房间:“这房间是你的?”

“对啊。”

石锋羡慕地叹了口气:“我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房间呢。”

邬蓝笑着说:“不用着急,等你家房子拆迁了,你就有属于你的房间了。”

石锋垮下肩:“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拆迁呢,都说了好久了。”

“快了。”邬蓝说的快了,也是真快了,大概还有个三四年吧。

石锋没把邬蓝的话当回事:“你家有没有浆糊?我把奖状贴起来。”

邬蓝说:“我也不知道,放哪儿去了,找不到就先放着,等有空了再来贴。”

石锋听她这么说,自己去厨房想办法了。

天色亮起来,家里的一切差不多也都归位了,邬蓝家的房子是朝东的,太阳刚一出来,金色的晨光就洒满了小院,那种感觉,就像是欣然睁眼的感觉,特别美好。窦美林笑着说:“大家都辛苦了,来吃早饭了。蓝蓝和小锋也来吃,你们两个一会儿还要去上学,这里离学校远,吃了饭早点去。”

邬蓝发现石锋已经将奖状工工整整地贴在客厅里的墙上了,这是这个家第一件装饰,洁白的墙壁贴着几张发黄程度不一样的奖状,感觉非常突兀,却又那么美好,这是她自己的家,以后就随便她妆点涂鸦了。

大家忙了大半夜,早就饥肠辘辘,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的肉臊子面。邬蓝也觉得饿了,吃了一大碗,石锋更厉害,他吃了两大碗。

窦美林看着狼吞虎咽的石锋:“小锋的胃口真好。”

张红看了儿子一眼:“可不是,每次放了学回来,就吵肚子饿,长身体了,吃得多。”

“小锋将来肯定也和他爸一样,是个大个子。”窦美林说。

石锋用力吸了一下鼻子:“我现在是我班上第二高的了。”

邬蓝接腔:“对啊,你还跟我坐第三排,把后面的人都挡着了,老师要调你坐最后一排去了。”

石锋皱皱鼻子:“谁叫他们都是矮子,不长个子!”

吃了饭,邬蓝和石锋一起去上学,这边不是主街道,公交车次比较少,以后邬蓝想上学不迟到,就得留出更多的时间去等车,要不就得走到外面去坐车。

他们六点半就出门了,结果到学校时正好赶上上课,坐车的时间倒是并不太久,关键是等车时间太长了。石锋呲牙说:“这也太久了吧。”

邬蓝说:“没关系,就是早上要早点嘛,下午放学了,我就去店里,晚上和我妈一起回来。”

石锋听说她中午并不用回家吃饭,觉得这才稍微合理一点。

虽然家离学校远了,上学的时间更多了,但邬蓝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适之处。她很享受这种生活,每天早上起来,就能听见鸟叫声,打开门,是带着水气的清新空气,令人忍不住要深呼吸几口。邻居老爷爷家的桃花绿肥红瘦,地面上积了一地残红。邬蓝会跑到花坛里检查一下,看看自己撒下的花种和母亲播下的菜籽有没有发芽。

窦美林依旧早起做豆浆,现在在自己的房子里忙活,再也不怕动静大了打扰到别人了,可以随心所欲,一切变得自由自在。有了电磨,效率提高了一半不止,窦美林一个人完全能忙得过来,不用邬蓝帮忙了。考虑到女儿上学的时间比以前早了,她早上做豆浆的时间也提前了一些,好让女儿能喝上热乎乎的豆浆再出门。

因为家离店里有点远了,来回不那么方便,窦美林将作息时间特调整了一下,自己上午在家做豆皮,让张红早上过去开店,她做好豆浆,然后带着头一天做好的豆皮去店里,下午就在店里炸麻辣肉做卤肉。邬蓝则是早上从家里吃了早饭出发,中午和石锋回店里吃饭,下午放学后回店里,做作业吃晚饭,有时候会等母亲晚上一起下班,如果不想等,就自己先回去。搬家之后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母亲要摸着黑骑车回家,走夜路不太安全。

现在邬蓝更喜欢回家呆着,她忙着装饰她的新家,在院子里栽花种草。周围的邻居都是在这里生活多年的老住户,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非常可观的院子,里面种了很多花花草草,邬蓝有时候会去跟对方讨要一点花草来种在院子里,有时候一个人上江边去溜达,看见漂亮的野花野草,也会挖一点回来种在自家的院子里。

春意日浓,邬蓝的家也渐渐鲜活生动起来,那些移植回来的花花草草都适应了新环境,焕发了生机,撒下去的种子也都从泥里钻出了苗,一切都欣欣然的。

江就在家门口不到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江堤非常高,比一层楼房还高,爬上高大的江堤,一面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一面是澄澈的碧江和对岸尚未开发的郊区田野,这座堤,无疑是小城最好的观景点之一。春来水暖,江水如美玉一般莹澈温润,偶有渔舟浮泛碧波之上,如图画一般美丽。他们这个小城,没有重工业,污染很少,江流保持了最原汁原味的风貌。一弯江水,哺育了整个小城。

邬蓝喜欢去江堤上漫步,嗅着草木的清香,觉得四肢百骸都清爽起来。周末的时候,遇上天气晴朗,最美的事,莫过于拿一本书,爬上河堤,在堤上找一棵柳树,躺在树下看书睡觉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