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20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22 章

当然,发现这江堤妙处的不光是邬蓝,还有这小城里的好多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少男少女和孩子们,大家都喜欢来江边踏青、野餐、放风筝、骑车、垂钓。

春风好,阳光暖,未涨水的河滩上经常有很多放风筝的人,邬蓝就常常在河堤上坐着,居高临下看人们放风筝,看那风筝渐渐追平江堤,又高过江堤,往空中飞去,底下传来清脆的欢笑声。

这天下午,邬蓝坐在一棵柳树下看书,忽然听见有人在下面叫:“喂,上面的人帮忙捡一下风筝。”

邬蓝抬头看了看,周围没有别人,而一只红色的金鱼风筝就落在自己不远处,这是在叫自己了?邬蓝站起来,走过去将风筝捡起来,看着下面的人,然后笑了起来:“你的风筝?”叫她捡风筝的是个熟人,以前来她家店里吃过东西的文豪,杜礼柏的朋友。

文豪也认出她来了,朝她笑了笑:“对,我的。你也在这边玩?”

邬蓝看了一下,除了文豪,果然还有杜礼柏和周晟两个,另外还有三四个不认识的人,男生女生都有,杜礼柏和周晟也发现了她,都微微笑着,周晟朝她招手:“下来放风筝。”

“好啊。”邬蓝笑了起来,拿着风筝和自己的书跑了一段,找到下堤的台阶,下了江堤,“真巧,你们在这边玩?”

周晟快人快语:“你怎么在这边?”

邬蓝说:“我家搬到这附近来了。”

杜礼柏看了一眼邬蓝,没有做声。

文豪说:“那你家的店子也搬到这边来了?”吃货最关心的永远都是吃的。

邬蓝摇头,笑着说:“没有,店子还在那儿呢。”

文豪略有些失望,仰天叹惜:“唉,太远了,去吃一次不容易啊。”

杜礼柏白他一眼,周晟拍他的脑袋:“你命还不好?礼柏隔三岔五就给你带吃了的,做成这个馋样子,好像一辈子没吃过东西一样。”

邬蓝想起郑瑞雪每次来都要买鸭掌和麻辣肉,估计都是杜礼柏给文豪带的,她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想吃自己去啊。”

另外几个不认识的人站在一旁看着邬蓝,杜礼柏他们也没想到给他们介绍,一个扎着冲天马尾辫的女生说:“这个小妹妹是谁啊?”

文豪说:“她和我们是一个小学的,我们经常去她家吃东西。”

那个女孩看了一眼邬蓝:“哦,开店的啊。”她从文豪手里拿过风筝,“小柏,我们去放风筝吧。”

杜礼柏说:“你去吧。”他说完找了块光滑的大卵石坐下了。

那个女孩撅了一下嘴:“你怎么那么不爱动啊。”

周晟笑着说:“他天生就懒得动,你又不是不知道。”

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对她说:“刘媛,我们一起去放吧。”

“不要,不跟你玩。”刘媛叫了另一个女孩,“斐斐,我们俩去放去,男生真没劲。”

叫斐斐的女孩和刘媛一起去了,剩下几个男生耸了下肩,然后站在河边拣卵石打水漂。邬蓝看着这群少年少女,十三四的豆蔻年华,成熟一些的话,应该情窦初开了吧,真是美好啊。

她收了书,低着头沿着河滩慢慢走,河卵石被河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石子中间偶尔会有白色的螺壳和小贝壳,还有磨得非常薄的粉石,可以用来代替粉笔写字,而且颜色还不一样,有青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还有红色的。邬蓝蹲下去,捡起那些小粉石,放在手里拿着。

邬蓝看见河卵石中间有一个很别致的螺壳,这个螺壳跟常见的不太一样,螺身很长、很尖,花纹也很漂亮,有点像海螺,她蹲下去,将螺壳捡起来,有点脏,她拿到水边去洗了洗,有人蹲在水边一动不动。邬蓝扭头看了一眼,发现杜礼柏已经钓上鱼了,真是个怪人,小小年纪,喜欢中老人的活动:“能钓到鱼吗?”

杜礼柏扭头看她一眼:“不知道,刚钓。”

邬蓝说:“他们都在打水漂,有鱼都给惊跑了。”

杜礼柏淡淡笑了一下:“反正是玩。你捡什么?”

邬蓝将手里的粉石展示给他看:“粉石,可以当粉笔用。”

杜礼柏勾了一下嘴角,邬蓝知道他肯定把自己当小孩了,随他去想吧。

那边的女生跑了老半天,风筝都没放起来,叫刘媛的女孩双手插腰,弯着腰冲着这边喊:“周晟,赶紧来帮忙,累死了,放不起来。”

周晟举起手里的石头,往水边一扔,石头入水,响起“叮咚”一声闷响,水花四溅,文豪跳起来:“周晟你个死人,水全都溅到我身上去了。”

周晟哈哈笑着:“谁叫你站我旁边的,赶紧来放风筝吧,豪猪,你得减减肥了,多跑跑。”

文豪跳起来:“你管谁叫猪呢,看我不揍死你!”少年开始介意美丑了,不愿再接受豪猪这个外号。

两个少年嘻嘻哈哈,互相追打着,撒下青春欢腾的笑声。

刘媛扔了风筝跑过来,一屁股坐在杜礼柏旁边,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热死我了,我也要钓鱼。”

杜礼柏皱眉说:“别把我的鱼吓跑了。”

刘媛不高兴地说:“这个小妹妹在这里这么久没吓跑你的鱼,我一来就吓跑了,杜礼柏你讨厌我你就直说!”她说着捡起一块石头,冲着水里“咚”地一扔,“就是要把你的鱼都吓走!”

杜礼柏瞟了对方一眼,没说话。邬蓝夹着她的书走远了,小女生的心思真可爱。

第39章 超市

那天邬蓝没等那些人离开就先走了,人家同学几个玩,自己跟他们比,从年龄上看是个小毛孩子,从心理年龄上,自己看他们也是些小毛孩子,都没有共同语言,玩不到一块儿去。离开的时候,邬蓝回头看了一下那群青春热情的少年男女们,有些羡慕,那才是真正符合年龄的无忧无虑啊。

时间过得飞快,当邬蓝种下的牵牛花悄然绽放的时候,暑假就到了。石锋摩拳擦掌,早就准备大干一场,他自己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泡沫箱子,将箱子固定在自行车座上,用绳子捆住,这样就能够骑着车到处去卖冰棒了,再也不用费劲背着冰棒到处跑。今年他要自己单干,准备好好赚上一笔,给他妈买一辆自行车。

石锋骑着车到处跑的时候,邬蓝就在店里帮着看店,因为家里太热了,没有风扇,也没有冰箱,实在是坐不住。店里有吊扇,还有冰箱,还能够忍受。

邬蓝想着石锋这种天在外头顶着烈日串街走巷,不知道是怎么忍受得住的,真佩服这小子的毅力。虽然他晒得很黑炭一样,却似乎非常满足,每天从外头回来之后,都会蹲在风扇下头数他的收入,一角一分地叠起来,脸上挂着傻笑,活脱脱一个小财迷。让人觉得可笑、可怜又可爱。

回头看着母亲每天都在锅灶边挥汗如雨,觉得母亲赚这点钱也实在不容易,她一直都在找机会让母亲改行,想了许久,发现比较轻省的法子,就是让母亲开个自选超市。这年头的自选超市在国内还极其罕见,他们这里根本没有,如果自己家里弄了这样一个自选超市,想必会引起很大的轰动吧,生意一定会非常好。

只是自己家里这个小店的面积太小了一点,况且母亲做这个买卖熟门熟路,收入也过得去,只怕不大舍得放弃。如果能够开一个大一点的超市,这样一来,可以把熟食当成超市经营的一个小门类,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一天傍晚,太阳落山之后,郑瑞雪骑着她的摩托车过来了,她现在还经常跑到邬蓝家里来取豆渣,还别说,自从用豆渣敷面之后,她的肤色比以前真好了不少,这也是她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原因。

邬蓝正在喝绿豆粥,看见郑瑞雪来了,赶紧打招呼:“郑阿姨。”

郑瑞雪看见邬蓝,笑着说:“吃饭了吗?”

邬蓝摇摇头:“没吃,喝粥呢。太热了,没胃口。”

郑瑞雪用手扇了扇风,赶紧走到风扇下头:“可不是嘛,热死了,都好久没下雨了。你妈妈呢?”

邬蓝说:“我妈去冷库买东西去了。郑阿姨你也喝点绿豆粥吧,消消暑。”

“好啊,谢谢。”郑瑞雪也不拒绝,直接在店里坐了下来,“白天我都不敢出门,只能在家吹空调。”

邬蓝将绿豆粥放到桌上:“阿姨,喝粥。”

“好,谢谢。”郑瑞雪看着屋里炸豆皮的大锅,“你妈每天还要炸豆皮啊,热不热?”

邬蓝无奈地笑笑:“热也没办法,赚这个钱,只能做这个事。”

郑瑞雪说:“我也想找个事来做做,但是天太热,也不想动。”

邬蓝有些意外:“阿姨你没上班吗?”

郑瑞雪笑道:“是啊,我原来的厂子倒了,我就失业了。幸好小柏他爸也不指着我赚钱,我就歇着了,不过越歇越没意思,人还是要做点事的,不管赚多赚少,你说对吧,蓝蓝。”

邬蓝非常赞同郑瑞雪的观念:“对,是这样的。”

郑瑞雪喃喃地看着头顶的风扇,说:“你说阿姨做点什么好呢?”

邬蓝看着郑瑞雪,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如果让她去开超市,不知道她会不会做。

郑瑞雪喝完绿豆粥,拿着豆渣走了,也没等窦美林回来。

天黑了,邬蓝拉起了灯,晕黄的灯光暖暖的感觉,让人觉得就更热了,邬蓝搬了凳子坐在店门口吹晚风。母亲骑着车回来了,车座后面码着几箱子冰冻食材,邬蓝去帮忙搬东西,窦美林说:“我今晚上先卤一部分,剩下的放在冰箱里冻起来。”

邬蓝说:“妈,你天天做这个,累不累?”

窦美林笑着说:“累有什么办法,妈妈又不会别的。”

邬蓝转了一下眼珠子:“妈妈,我有个主意。”

窦美林头都没抬,低头收拾着东西:“什么主意啊?”

“我想让妈妈开个店。”

窦美林扭头看了一眼女儿:“妈不是已经开店了吗?”

邬蓝说:“不是这样的。”

“那是哪样的?”窦美林随口问。

邬蓝在母亲身后说:“妈妈,我看到电视里演的,在香港和台湾那边,有一种商店,他们的东西全都是放在架子上,让人们自己去挑选的,然后拿去结账。这种商店叫自选商店,又叫超级市场。妈妈你觉得有意思吗?”

窦美林愣了一下,停下手里的活,看着女儿:“有那样的商店吗?”超市里的东西摆在那里,任人自己去拿去选,这样听起来是挺新鲜的,买东西的人肯定会觉得不错,因为可以随意挑选,但是卖东西的人就担风险了,肯定会有很多人贪小便宜,会偷东西吧,就算不丢东西,万一弄坏了东西呢,那还怎么卖?

邬蓝点头:“有啊。我觉得肯定会有很多人去买东西的。”

窦美林说:“那价钱呢?”

“价钱都标好啊,不能讲价。百货商店也是这样的啊。”

窦美林想了想:“这个是不是也是百货商店啊?”

邬蓝用力点头:“对的,就是百货商店啊,可以自己挑选商品的百货商店。”

“但是东西万一弄坏了怎么办?还会有人偷东西吧。”窦美林说出自己的担忧。

邬蓝点头:“偷东西这个确实避免不了,这个主要就要靠自觉啦。要是店子不是特别大的话,收钱的人坐在门口,可以看得到里面的情况,这样偷东西的人应该就会少吧。这个弄坏的可能性比较少,比如说牙膏牙刷肥皂之类的东西,都装着的呢,不会坏的。”

窦美林摇头:“还是太危险了,要是东西给偷走了,那不亏死了。”

邬蓝想着上辈子曾经在超市里工作的时候,即便是物质已经非常丰富的年代,有报警器和电子监控录像监督着,也还是避免不了有小偷。而现下的情况,这些东西都难以实现的,行窃起来就更容易了吧,不知道这个年代的道德约束力强不强。“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还不适应这种购物方式,有些人经不起诱惑,偷东西的行为是肯定杜绝不了的。”

窦美林笑着说:“那还是算了吧,本来就是小本买卖。要是还被偷了,那还赚什么钱?”

邬蓝觉得要是因为担心盗窃而不做,实在有点可惜啊:“妈妈,因为以前从来没有过,如果真的开起来的话,生意肯定会非常好吧。等大家习惯了,就会都文明起来的。”

窦美林对这种经营模式非常感兴趣,毕竟作为一个受过售货员脸色的消费者来说,如果有一中全然信任的自选模式商店,这无疑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相信很多人也都抱有极大好奇心,生意肯定差不了:“但是要是丢了东西,那就很吃亏啊。而且开那样的商店的话,要很大的地方吧,还要有本钱啊。咱们家还欠着银行的债呢,怎么开啊。”窦美林说到这里笑了起来,这个的点子是很不错,但是左右衡量起来,还是行不通。

“不用太大,其实我们家店子这么大小也能开,这样就更好管理,要是再稍微大点儿,有两个这么宽就更好了。”邬蓝觉得,这种模式刚推行的话,最好不要太大,就跟普通的便利店大小最好了,找个比较繁华的街区、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就行,就算是个小商店,生意应该也差不了,爱新鲜是人的天性。而且小商店最大的优势就是好监管,站在店门口就能看得见里头的情况。

当然,如果有钱,开一个类似于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生意绝对火爆,全城的人都会跑到这里去消费吧。当然,前提是要担负得起最初的损失,只要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消费模式,以后就是财源滚滚了。

邬蓝突然想到,不知道杜忠华有没有想过开超市,他应该多少也听说过这类自选商店吧。要是自己去推动一下,没准他就会把超市给开起来了。到时候自己家也跟着开一个小超市,就搭了个顺风车,小城虽然不大,几个超市还是容纳得下的。

“妈妈,我们去找杜老板借钱吧。”邬蓝突然说。

窦美林吓了一大跳:“你这孩子,说什么呢?”

邬蓝说:“咱们家没钱,杜老板家有啊。”

“那我们无缘无故地又去找人借钱,这样多不好。”窦美林觉得上次郑瑞雪帮自己从银行借了钱,已经帮了自己很大的忙了,这债还没还清,又想着去借钱做生意,怎么都开不了口啊。

邬蓝说:“其实我觉得也用不了很多钱的,租个门面,装修一下,买点架子,再铺点货。可能也就是几千块就够了,也不多啊。”

窦美林瞪大了眼睛看着女儿,伸手摸摸她的额头:“你这孩子怎么啦?发烧了?”她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发烧了,怎么说胡话呢,几千块算是没多少钱吗,真是个孩子,胡思乱想。

邬蓝冲母亲呲牙笑:“我很好,妈妈,没事。我真的觉得这个点子很不错,你说杜老板会不会也想开一个自选商店,不过他开的话,就可以开一个很大的商场,就像百货商店一样,卖衣服鞋子电器都可以的。我们没钱,开个小点的自选商店,这样的话,妈妈就不用做麻辣肉了。当然,你想做也可以啊,做了也放在店里卖。”

窦美林说:“这样真的好吗?”

邬蓝点点头:“我觉得挺好的。”

“那你张阿姨呢?”

邬蓝说:“张阿姨继续帮我们收钱卖东西啊,商店开起来的话,要经常补货的,规模大一点儿,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

窦美林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生意,早已明白做生意是一个投资和回报成正比例的买卖,投入得越多,回报得越多,自己家里卖这么点小东西,一天都能卖几十块钱,一个月还能赚好几百,要是卖的东西越多,自然是赚得越多。对女儿的提议不是不心动的。

窦美林说:“等妈妈好好想想。”

邬蓝知道母亲心动了,用力点头:“好。”

要是超市真的开起来了,她们家就是本市甚至本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先尝到甜头的。

窦美林想了一整晚,第二天起来跟邬蓝说:“不行,蓝蓝,这个事还是算了吧,妈都快被你绕进去了,咱们家债还没还完,不能旧债没去,又添新债。先还完账再说。”

邬蓝呼了口气:“我就是想让妈妈能够快点还账。我算过了,咱们家照现在这样赚钱还账,起码还要三四年才能还得清。到时候这个点子就不新了,也许就有人抢在前头了。”顶多再过两年,国内就会有大超市出现了,到时候大超市开起来,大家纷纷效仿,就不那么新鲜了。

“那你能保证,开自选商店就一定赚钱?”窦美林不太置信地看着女儿。

邬蓝说:“肯定能赚的,比开熟食店赚得多,妈妈。你还没那么辛苦。”

窦美林知道最后这句话才是女儿一直想开的原因,她心疼自己呢。窦美林说:“要不妈妈一边开小店,一边开自选商店?”

邬蓝知道母亲是担心开自选商店太冒险,万一赚不了钱就亏大了:“好啊,不过那样妈妈就更辛苦了。”

窦美林说:“妈妈总要先看看情况再说,要是生意好,妈妈再关了那家店。”

邬蓝高兴起来:“我们什么时候去找杜老板?”

窦美林说:“等下,妈妈先跟你郑阿姨说一声。”

邬蓝说:“妈妈,我跟你一起说。”

“好。”

过了两天,郑瑞雪过来,窦美林和她说起了自选商店的事,郑瑞雪双眼放光:“啊,啊,这个主意好啊,谁想出来的?”

窦美林看了一眼在一旁看书的邬蓝:“是蓝蓝看电视看到的,她说台湾和香港已经有不少这类自选商店了。”

邬蓝点头说:“对啊,我从香港和台湾的电视剧里看到了不少这样的商店。”其实邬蓝电视看得并不多,她们家还没买电视机,只是偶尔去江丽或者李孝南家玩的时候会看两眼。这些年国内的电视业还没怎么发展起来,电视里播的大部分都是港台片,从电视剧里可以看出,这时期两岸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有多大。

郑瑞雪一鼓掌:“这真是个不错的点子。你想开自选商店吗?”

窦美林说:“我倒是想开,可是没钱啊。”

郑瑞雪说:“这个要多少钱才开得起来?”

邬蓝说:“要看规模大小吧,规模小,就用不了太多钱,要是规模大,那就比较多了。”

郑瑞雪伸手捏捏邬蓝的脸蛋:“你这小家伙,一本正经的,好像你都懂一样。”

邬蓝认真地说:“我真的都懂。”

郑瑞雪哈哈大笑:“好,你都懂。你说规模大,那是多大?跟百货商店一样,什么东西都卖吗?”

邬蓝点点头:“对啊。几层楼那么大,吃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卖。”

郑瑞雪想一想,点头说:“要是这样的话,还真是要不少钱呢,那就要一个非常大的场地,还得有进货渠道。还有,东西可以随便拿的话,肯定会有很多小偷,他们会把那些小东西藏在身上带出去吧,这个肯定避免不了,到时候抓贼都抓不过来。”

邬蓝心想,家里不愧是做大生意的,问题考虑得就更周全一些。她也老实承认:“阿姨说得对,要是大超市的话,肯定会有不少这样的人。不过这样主要还是看消费习惯吧,刚开始肯定会有一些混乱,等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事就会慢慢杜绝。国外的超市里会有监控器,在出入口哪儿安装电子报警器,商品要是没有扫描收钱,它就会报警,这样就会能被发现了。”

“真有那么神奇啊?”郑瑞雪说。

邬蓝说:“嗯。是的。”

“要办那些东西,估计要花不少钱吧。”郑瑞雪说。

邬蓝笑着说:“要不怎么说规模大,投入就大呢。”

郑瑞雪越想越觉得期待:“自选商店真是个好点子。我平时去买东西,最不喜欢和那些售货员打交道了,势利眼,东西又不是她家的,还给人脸色看。真讨厌。要是谁开了这样一个自选商店,我保准什么都去他那里买。对了,你们要开吗?”

窦美林笑着说:“我们现在是有心无力。”

邬蓝说:“阿姨,你家里可以开啊。”

郑瑞雪吃了一惊:“我家开?”

第40章 准备

邬蓝点头:“我其实想让我妈妈开一个自选的小商店就可以了,这样我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做麻辣肉和卤肉了。不过就算是小店,我们家也没钱啊。阿姨家就不一样了。”

郑瑞雪看着邬蓝,然后笑了起来:“你这鬼丫头,是不是想让阿姨借钱给你们?”

邬蓝嘿嘿笑着抓脑袋:“被阿姨猜出来了。”

郑瑞雪突然一拍手掌:“这样好了,阿姨反正也没事做,要不就和你妈妈一起开个这样的小店试试,看看效果。本钱阿姨先出了,算一人一半的投入,到时候从赚的钱里还给我好了。”

邬蓝没料到郑瑞雪会这么提议,简直有点喜出望外,这不等于是让她们家白赚了么:“真的吗,阿姨?”

郑瑞雪笑着说:“其实我是想试试效果。”郑瑞雪的本意当然不是开小商店,她对邬蓝说的自选大商场兴趣浓厚,作为一个喜欢逛街的女人,自然知道一个可以自由自在挑选商品的商场有着多么大的诱惑力。但是这样一个大商场的投入肯定不少,同时风险也相当大,很多未知的因素根本无法想象,所以她才想着开个小店试一下水。

郑瑞雪自然是有能力单独开店的,但是窦美林母女特意跟她谈到这个事情,本意当然是为了找她帮忙开店的,她可以在帮她们的同时,自己也去体验一把,总结经验。

邬蓝和窦美林对视一眼,简直要高兴坏了:“好啊,阿姨,和我妈妈一起开店吧。我也来帮忙。”

郑瑞雪点了一下邬蓝的额头:“真是个鬼精灵的家伙,不过这个事,我还是要和小柏他爸商量一下,听听他的主意。等我回去商量好了,再来跟你们详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