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21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23 章

窦美林岂有不同意的:“好的,雪姐,这个事本来就是要慎重考虑的。”

郑瑞雪回去之后,第二天又过来了:“小柏他爸听说了这个点子,想和你们谈一谈。你们有空吗?”

窦美林说:“可以啊,我去是吗?”

“蓝蓝也去吧。”郑瑞雪说,“主意不是这小家伙出的吗?”

邬蓝自然义不容辞:“好,我也去。”

郑瑞雪说:“你们明天上午过来可以吗?我们在家等你。我告诉你们我家的地址。”

窦美林说:“行,明天上午我和蓝蓝过去。”

第二天一早,窦美林母女俩就起来了,稍微收拾了一下,换了身比较像样的衣服,毕竟是跟人家去谈合作,相当于做生意了。

邬蓝发现杜家离自己家并不远,他们家在市中心的一个机关单位宿舍里,跟邬蓝想的不太一样,他以为杜家起码是住别墅的呢。房子面积不大,三室一厅的格局,但是装饰得还算比较高档,而且还有空调,条件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杜礼柏似乎不在家,家里只有杜忠华和郑瑞雪两口子,杜忠华坐在沙发边上看电视,他家是一台21吋的松下彩电。

郑瑞雪给母女俩端来了冰镇西瓜:“来吃西瓜。不要拘束啊,随意一点。”

邬蓝很自若地拿了一块西瓜:“谢谢阿姨。”

倒是窦美林有些不太自在,毕竟是头一回上别人家:“你太客气了。”

杜忠华看着邬蓝母女,将电视机的声音调小了:“我听瑞雪说起过你们的打算了,是小姑娘想出来的?”

邬蓝呲牙笑了一下:“看电视看到的。”

“嗯,想法很大胆。其实早些年在北京就有这样的自选商店了,别的城市也有,我出差的时候也见过一些,这样的商店对顾客来说确实比较方便,有很大的吸引力。早些年看报纸,青岛有一家自选商店,周围各县镇的人都跑来买东西,商品供不应求,当然,那时候物质匮乏,比不上现在。但是自选商店的问题也很明显。首先就是监控问题,容易丢东西,办自选商店要是没有电子监控,仅靠人去监督,就太费人力了,但是现在的电子监控成本非常高,丢东西这个风险是最大的;其次就是商品问题,如果商品种类没有特色,不够齐全,也不太能吸引人,因为在别家店里也买得到,就不会非得跑到你这里来买。之前说的青岛那家自选商店,它能吸引那么多人,我觉得肯定是商品齐全的缘故。”不愧是杜忠华,他的问题一针见血。

郑瑞雪说:“所以我们才想开个小店试试。地方小一点,就容易看管了。”

杜忠华说:“防盗最主要的还是靠顾客的自觉。你们要想试着做这个,先找个环境比较好的地方。首先是周围居民的素质要高一点,这样他们就会自我约束。”

邬蓝说:“叔叔你说哪里比较好?”

杜忠华说:“中心路上要是能够找得到店铺,我觉得就非常合适。”

窦美林身体欠了欠:“中心路啊,那边租金很贵吧。”中心路是他们这里最繁华的商业街,也就是后来的步行街所在地,租金可不便宜,要在那里开个小自选商店,成本也太高了点。

邬蓝想到了后来的便利店,几乎出现在了每一个繁华的街口,便利店看起来不大,投入并不少,却层出不穷地冒出来,并能生存下去,这说明便利店是能盈利的,如果要开在中心路上,就以便利店的形式为主好了。“我觉得中心路挺好的,那儿客流量最大,影响力会很大,生意应该会很好。”

窦美林看了看女儿,又看看杜忠华两口子:“成本会很高吧。”

杜忠华说:“先要去做个调查,估算一下成本。听说你们没有成本对不对?”

窦美林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我女儿突然冒出这个念头,我本来不打算现在做的,因为没钱,她说做这个要趁早。”

杜忠华笑着说:“是啊,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机遇是非常重要的,把握好时机,提前进入市场,就得了先机。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邬蓝看着杜忠华:“杜伯伯,你是不是想开大商场?”

杜忠华狡黠一笑:“小丫头太聪明了。”杜忠华确实有那么一点试水的想法,先让人们熟悉一下这个销售模式,等开大商场的话,应该就会少一些混乱。而且可以通过小商店的经营来积累经验,总结不足,想出应对方法。

窦美林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问出来了:“那杜老板的意思是怎么样的?”

杜忠华说:“瑞雪已经说过了,两家合作,你出一个人,我们出一个人,钱我出,算一人投资一半,收入对半。如何?”

窦美林岂有不同意的,她这就等于空手套白狼:“好,都听杜老板的。”

杜忠华看着妻子:“你和窦老板先去找铺面,看看哪里比较合适。”

郑瑞雪嗔笑:“就都交给我们娘子军了,你不管了?”

杜忠华摊手说:“这不是你要开的店吗,我做后盾还不够?我会帮你们联系供货商的。”

郑瑞雪看着窦美林:“美林,我没做过生意,什么都不大懂啊。”

窦美林笑着说:“没关系,我去找。”

“我跟你一起去。”郑瑞雪说。

两个女人说干就干,还拉上了邬蓝这个小跟班。邬蓝知道,开便利店最好的地方,自然是十字路口的街角,人流量大,来往的车辆也都看得见,就是最好的广告了。

郑瑞雪骑着车,带着邬蓝母女,在中心路上来回跑了一圈,并没有发现空置的店铺,毕竟这是最繁华的街道,生意一向都好,一般都难以有空档的。

郑瑞雪失望地叹了口气:“根本就找不到啊。又热又渴,去哪里买点水来喝。”

邬蓝看了一下,卖水的地方并不多,路边有几个卖酸梅汤和凉茶的,还有几个骑着车卖冰棒的和凉粉的:“阿姨,我们买支冰棒吃吧。”

窦美林朝一个骑车的人招了一下手:“买冰棒。”

卖冰棒的人车子唰一下冲了过来,停在他们身边,把头上的草帽往后一推,诧异道:“干妈。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邬蓝看着晒得黑不溜秋的石锋,下巴上还挂着汗珠,整张脸上只看见眼白和牙齿是白的,真是晒得不轻,说:“给我们拿三支冰棒。今天卖了多少了?”

石锋从车上下来,踮起脚尖从车后座上的箱子里摸冰棒:“这一箱子快卖完了,我一会儿还要去拉一箱子。”

窦美林掏出手绢,替干儿子擦了一下汗:“你这孩子,也不愿意在家歇着,皮都晒脱几层了。”

郑瑞雪不大认识石锋,因为她总是傍晚才过去,碰到石锋的机会比较少:“这是你家孩子?”

邬蓝说:“这是张阿姨的儿子,我妈妈的干儿子,也是我同学。他叫石锋。”

郑瑞雪惊讶地说:“他才多大啊,这么小就知道挣钱了?”

窦美林笑着说:“我这干儿子挺懂事的,去年就开始赚钱给自己买自行车了,今年又说要给他妈买辆自行车。你看现在晒得黑不溜秋的,一点都不怕晒。累不累,小锋?”

“不累。”石锋有些羞涩地笑了,“冰棒,奶油的。”

邬蓝说:“多少钱一支?”

石锋说:“送给你们吃的,不要钱。”

郑瑞雪赶紧掏出钱来:“怎么能不要钱呢,这种天这么热外头跑,多累啊。多少钱?”

石锋嘿嘿笑着说:“这个我卖一毛钱。”

“来,给你钱。”郑瑞雪将钱放到石锋手里。

邬蓝舔着奶油冰棒,凉丝丝、甜滋滋的,满口都是奶油香,真是实惠。石锋收好钱,自己从冰棒箱子里摸出一个水壶来,咕咚咕咚灌了两口水,摸了一把沾水的下巴,问他们:“干妈,你们在逛街吗?”

窦美林说:“没有,干妈和郑阿姨在这边有点事。你先回去吃饭吧,让你妈妈别等我们。”

石锋哦了一声:“没事,我卖完这点冰棒再回去。那我先走了啊。”

窦美林说:“你骑车路上小心点,看好车子。”

“嗯,知道了。”

石锋骑着车消失在耀眼的阳光里,郑瑞雪看着他的背影,感叹说:“这孩子真有恒心啊,不怕苦。看着怪可怜的,要是我家的孩子出去,我就舍不得。”

邬蓝说:“石锋爸爸说,男孩子从小就要会吃苦,不然以后就不知道努力奋斗。”

“他爸是这么说的吗?”郑瑞雪笑起来。

邬蓝想起来杜礼柏:“阿姨,杜礼柏不在家吗?”

“去省城他姑姑家了。”

难怪在他家没看见他。

邬蓝看大人们都吃完了冰棒,伸出手:“都给我吧,我去扔了。”

郑瑞雪笑眯眯的:“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邬蓝去扔了冰棒棍和冰棒纸,回来听见母亲跟郑瑞雪说:“这个事急不来,慢慢来吧,说不定哪天就碰到了。”

郑瑞雪叹了口气:“没想到开店也这么不容易啊。”一头热情被现实的冷水泼了个正着,说不失望那是假的。

“是啊,当初我在那边摆了几个月的摊子,才看见那家店子说要转让。这个,都是要看运气的,所以急不来。”窦美林说。

邬蓝从这条街的两边看过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卖水卖零食的小店,要是能在这路上开一个便利店,卖水、卖吃的,大家走得饿了渴了,就能随时买得到吃的喝的。保准生意红火。

郑瑞雪说:“那今天就算了吧,我先送你们回去,以后我有空,就骑个车到处去看看,哪里有出租转让的店铺,咱们再去看。反正我有时间。”

窦美林说:“我平时也注意一下,要是有了消息,就给你打电话。”

于是郑瑞雪骑着车送她们回去,邬蓝突然想起来一个事:“阿姨,我们走建设南路回去吧。”

郑瑞雪说:“可以,走这边也差不多远。”

邬蓝有一回去上学,她等的那趟车老不来,就另外坐了一趟车,那车子从建设南路过的,看见那边正在改建,应该是在修建南城市场,南城市场后来成为本城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与中心路的步行街一样,成为了本城最为繁华的两处商业区。

车子开到建设南路,邬蓝一看,那片果然正在搞建设,她说:“妈妈,这儿在修什么房子?”

窦美林也想了起来:“好像是说要搞一个批发市场。”

邬蓝说:“阿姨,你觉得在这儿开店怎么样?”

郑瑞雪说:“这边也可以,不过人流量应该没有中心路那边那么大。”

“等市场修起来了,人就会很多吧。”邬蓝说。

郑瑞雪没再说什么,窦美林说:“听说下半年就要开张了,这边的铺子应该还有不少没有租出去吧,要不咱们去问问?”

郑瑞雪有些犹豫:“那是说还要等半年才行?”

窦美林说:“嗯,也不算太着急,半年也没多久,先把地方定下来,然后去做准备,估计也要一段时间的。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合适的铺子。”

郑瑞雪说:“那我回去问问忠华的意见。”

邬蓝想着,去中心路那边等空铺子,那是完全没有底的事,除非天天去看,否则未必碰得上,会等到什么时候也未可知,所以完全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第二天,郑瑞雪就带回来了好消息。杜家财大气粗,杜忠华早就在批发市场这块儿买了好几个铺子做投资的,其中就一个十字路口,面积大概有一百平方米的样子,用来开小超市是再合适不过了。

郑瑞雪不满地嚷嚷:“这个杜忠华,他手头分明有铺子,还让我大太阳地里到处跑,晒得人都脱了皮。”

窦美林含着笑说:“他可能是觉得中心路那边的地段比较好吧。”

邬蓝觉得,杜忠华绝对是想让他老婆体验一下做生意的艰辛,才让她先去找铺子的,当然,在中心路那边开店,自然也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可以先开批发市场这边的,等中心路那边有合适的地方,再开也不是什么问题,还有连锁店这个词嘛。

杜家有铺子,就免去了租房子的麻烦,但是这样一来,窦美林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了:“房子是你家的,又不要交房租,这个怎么算呢?”

郑瑞雪说:“谁说不交房租?杜忠华问我们要房租的,说不然的话我们就不会好好干。”

邬蓝听到这里,不由得笑了起来,觉得这个杜忠华还挺有意思的,不过这样最好,账目就清晰了。窦美林舒了口气:“那就太好了,我就不担心了。什么时候可以装修呢?”

郑瑞雪说:“现在就可以啊,那个铺子已经完工交房了。我们随时可以去装修。”

邬蓝说:“那我们就可以提前开店,不用等到市场开业了吧?”

“当然可以,走,看铺子去。”郑瑞雪兴冲冲的一挥手,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架势。

第41章 火爆

邬蓝去看了那个店铺,位置在建设南路和人民路的交叉路口,是个十字路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开店的话,客流量也肯定少不了。

既然有了铺子,那还等什么,赶紧装修开业啊。大人小孩们都没闲着,请装修工,出装修方案。装修方案基本上是邬蓝出的,她根据自己记忆中超市的样子,画了一些简图,给母亲提了不少意见,窦美林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自然就会接受下来,再和郑瑞雪一起去商量。

装修的时候,杜忠华来了,他看了她们的装修方案,说:“谁想的点子啊?”

“好不好嘛?”郑瑞雪对丈夫说。

杜忠华也没有完全肯定地说:“还行吧。谁的主意?”

郑瑞雪搂着邬蓝的肩,骄傲地抬着下巴对丈夫说:“我们有个小参谋。”

杜忠华看着自己老婆:“该不会是窦老板的女儿吧?”

郑瑞雪嘿嘿笑,杜忠华看着店里的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对邬蓝说:“装玻璃墙是你想的?”

邬蓝点点头:“嗯。我看到中心路那边有个店子就这么弄的,这样会亮堂一些,外面可以看见里面的摆设,也更有吸引力。”

杜忠华抬了一下眉,不置可否,只是嗯了一声。郑瑞雪拍了一下丈夫的胳膊:“怎么样,点子不错吧?”

杜忠华的眉眼上浮上了笑意,惜字如金:“可以。”

郑瑞雪用手肘捣了一下丈夫:“说得那么勉强,你有什么好主意,就给我们出个吧。”

邬蓝看着这对夫妇,他们俩的感情真好,杜礼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真幸福。

店子慢慢装修起来了,订购的货架也到位了,杜忠华还为店里添置了一个冰柜,这样就能够卖冰水冰棒了,虽然已经是八月中下旬了,夏天已经过了大半,但天气依旧还那么热,还是很有必要的。

各种执照都是杜忠华去帮忙跑下来的,他还帮忙联系了不少供货商,有不少还是省城调过来的货,尽量将店里的商品布置得齐整一些。邬蓝和郑瑞雪忙活了好几天,将那些商品都分类、标价、贴标签。

窦美林要做豆皮,时间有限,忙完熟食店的事,才能跑到这边来。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邬蓝和郑瑞雪在这边店里忙,怎么装修、怎么摆设,邬蓝全代母职,像个小大人似的指点要求。郑瑞雪跟她相处了一些日子,完全都不拿她当个孩子看待了,她以前觉得自己儿子早熟懂事,比起邬蓝来,还是差了不少。

8月22日这天,店里张灯结彩,门口摆着花篮,张挂着彩带和对联,还从杜家拿来了录音机和音响,放起了喜气洋洋的音乐。随着鞭炮的噼啪声,“购易乐自选商店”终于开张了。这个名字是杜忠华建议的,说是要凸显购物容易又快乐的特点。邬蓝觉得有点拗口,不过也没反对,毕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掏钱的老板说了算。

店子的招牌是蓝白红三种色块搭配起来的,跟后来的便利店招牌差不多少,以简洁为主,这样更为引人注目。

邬蓝预计开张的时候客人会非常多,为了防止有些人浑水摸鱼顺东西,她还特意让会做裁缝的张红制作了一批暗绿色的工作围裙,来店里帮忙的人每人穿上一件,这样就能跟购物的客人区分开来,到时候大家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站在那儿导购,应该还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这天熟食店关了门,石秋生休了假,石锋也没去卖冰棒,他们一家子都过来了,杜礼柏也从省城回来了,被郑瑞雪拉过来帮忙,加上邬蓝母女,杜忠华从厂里还调了几个人过来帮忙,一共有十几个人。虽然才只有一百平方米的小店,安排这么多人绝对不是小题大做,毕竟会出现什么状况,谁也不知道,只怕还会不够用。

商店的招牌早些日子就做出来了,还没开张,就有不少人知道这里将会开一个自选商店,对这个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早早就期待着了。所以早上八点零八分,玻璃门一开,就有不少等在门外的人涌了进去。

邬蓝个子小,估计进去导购也不怎么显眼,便和郑瑞雪在收银台前收银,另一边的收银暂时还没开。买东西的人无比的热情,人人都兴致勃勃,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新鲜,拿起这个看看,又忍不住摸摸那一个,别提多兴奋了。邬蓝不断地听见母亲大声说:“大家别挤,慢一点,轻一点,请不要碰坏东西了,不要拆包装,也不要试吃,不要的东西请放回原地!”

人们看新鲜的兴趣明显比买东西的兴趣更大。亏得杜忠华想到周到,店里确实有不少平时难买到的新鲜东西,看热闹的人也便有了意外的收获。店里开张的第一笔生意,是一个孩子买的奶油冰淇淋,这个冰淇淋跟平常吃的冰棒不一样,是用盒子装起来的,还有一个小木勺子,而且价格不菲,一盒冰淇淋就是五毛钱。孩子爱新鲜,家长拗不过,就给买了。

家长还说:“这东西真不便宜啊。”

邬蓝笑眯眯的:“我们这里的东西跟市场价都差不多的,您可以去比较,不会乱收费。”

家长给完钱,看着邬蓝:“你那不是有袋子,给我一个啊。”

邬蓝看着那孩子已经撕了包装在吃冰淇淋了,家长不知道还要个袋子做什么,不过她家的塑料袋确实印得很漂亮,跟市场上常见的不太一样。这年头人们也没什么环保概念,估计你让他环保节约,他还会觉得你小气,下次就不肯来了,环保这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好扯了一个给他:“您慢走,欢迎下来。这个给您,拿给门口我们的同事,就能证明您已经结过账了,谢谢。”

这名客人走的时候,邬蓝撕了一张特别订制的不干胶贴纸给他,不干胶上是他们店子的名字,特意去订制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广告创意。因为没有收银机,打不出条码,只能用这个方法来区分是否买单,门口的石锋和石秋生会将不干胶上车了虚线的部分撕掉,证明已经买过单了。

进店的人越来越多,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邬蓝开始忙碌起来。郑瑞雪看人多了,便说:“蓝蓝,阿姨来。你帮着拿袋子装东西。”

但是郑瑞雪并不比邬蓝快,她的算盘打得很慢,邬蓝说:“阿姨,我来吧,我的珠算是全班第一。”

郑瑞雪看了她一眼:“那你来。”

邬蓝拿过算盘,噼里啪啦开始打算盘,果然又快又准,比郑瑞雪效率多了。郑瑞雪笑着说:“你还真行,就交给你吧。”于是变成她收钱装袋。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也在邬蓝的预料之中,窦美林赶紧将另一边的收银台开了,两边排队买单,还是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只好一边收银一边礼貌地安慰大家:“慢慢来,不着急,不要拥挤。”

店里装着几个大吊扇,风呼呼地吹着,但也控制不住人多发热。更麻烦的是,有人等不及结账,放下东西先出去了,也有人趁机将小东西塞在自己的口袋里,趁机带了出去,石锋和他爸在门口守着,睁大了双眼盯着,但是四只眼睛也管不来百十双手,也是手忙脚乱的。

第一天,尽管邬蓝已经尽可能地考虑到了各种意外性,但还是发生了无数的意外,丢的东西也不在少数。大家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中午都完全没有停歇过,只好从店里拿了一些吃的应付了一下。

这一天的客流量大得惊人,下午的时候,杜忠华也过来了,他在店里待了一个下午,观察着商店的情况,顺便也帮了不少忙。

到晚上八点,杜忠华瞅着店子人少了些,赶紧让大家关门打烊:“先去吃饭,然后回来盘点一下,这情况实在是太乱了,很多问题还要找出新方案来解决。”

一群人累得人仰马翻的,又渴又饿又累,听说可以关门了,大家全都累瘫在地上了。郑瑞雪摇着头:“我的天,怎么这么累啊。”

杜忠华说:“知道多累了吧。”

郑瑞雪说:“我还以为店子太小了,现在觉得,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看不过来。”

邬蓝说:“刚开始肯定是这样,等大家都习惯了,慢慢人就会少了。”

窦美林苦笑着说:“我发现我这心态不太对,我怎么会期望人少一点呢,人多生意才好啊。”

杜忠华说:“今天这情况,本来就不算正常状况,明天的人应该就会少一点,不过不会少太多,所以这几天你们都要打起精神来,先过了这个新鲜期再说。”

石秋生说:“我明天要回去上班了。”

石锋说:“我明天也要去卖冰棒。”

张红对丈夫和儿子说:“秋生你去上班。小锋不要去卖冰棒了,你继续帮干妈的忙。”

杜忠华的下属说:“老板,我们呢?”

杜忠华说:“你们继续来吧,这边的情况你们都熟悉了,我再换人来,又要重新熟悉一下,不太好,我明天再安排两个人来。”

杜礼柏说:“我明天叫周晟和文豪来帮忙吧。”

杜忠华说:“好了,先去吃饭吧,大家都辛苦了。一会儿还要回来清点一下,我估计今天肯定丢了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