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22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24 章

郑瑞雪说:“不会吧,这么多人看着呢。”

杜忠华说:“有些人是看不住的,这么好的机会,不偷就怪了。”

窦美林的表情有些苦涩:“那怎么办,这以后可怎么开呢?”如果老丢东西,那还怎么赚钱。

杜忠华笑了一下:“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得有被螃蟹钳得头破血流的觉悟。这个损失,只能自己认了,等大家慢慢适应了,以后偷窃事件就会少了。”

晚上杜忠华请大家在一个饭馆里吃饭,一群人狼吞虎咽,很快就将饭桌上的东西扫干净了,杜忠华赶紧又叫加菜,大家又扫了一遍,终于才觉得饱了。

吃完饭,一行人打着饱嗝又回到店里来清点,还有不少人站在店门外朝里头看热闹:“不卖了吗?”

石锋扭头:“今天关门了,明天来。”

所有商品上架后全都是有数量登记的,大家将剩下的东西都清点出来,每一样卖了多少,应该是多少钱,这样一点点清算出来。非常麻烦,但是很有必要,要估算第一天的损失。

邬蓝这边则将所有的钱全都清点出来,然后和那边的总数目对账。这一天的营业额非常惊人,居然有一千零点,足见人们的消费力。

东西不少,好在人也多,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总算是将所有的数目都清点完了,最后一对账,果然有近一百块钱的东西对不上账。

一时间大家都静默了,尤其是窦美林和郑瑞雪这两个老板更是一言不发,本来以为第一天生意这么火爆,怎么也得赚一大笔吧,结果居然损失了这么多,要是每天都这样,那还能赚钱吗?赚的钱能够顶上那个丢东西的窟窿吗?

邬蓝安慰母亲说:“妈妈,以后会好起来的。”

窦美林没做声,她不断地打量着店子,想着是不是重新装上柜台,还是别人想要什么再拿比较好吧,至少不会丢东西。

郑瑞雪显然也跟她想到一块儿去了:“要不咱们还是别自选了吧。”

杜忠华说:“那开这个店就没有意义了。先适应一阵吧,自选店的客流量绝对要比普通商店大得多。以后等大家慢慢熟悉这个模式了,应该都会比较自觉的。无论如何,赚的要比损失的多吧,这样想是不是好受些了。”商品的利润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说,这一天赚的不低于三百块,损失了好几十,也还是赚的。

杜礼柏说:“我觉得贵重的东西应该放在收银台后面,比如烟酒,钢笔文具之类的,想要什么给他们拿就好了。”

邬蓝点头:“嗯,这样可以。”

窦美林说:“好了,今天辛苦大家了,连饭都没吃好,明天安排一个人提前去准备午饭,大家轮流吃饭,不能让大家饿肚子。现在都回去吧。”

杜忠华说:“谁没有车的,我送他回去。”

邬蓝母女和石锋一家都是骑车过来,杜忠华只需送他那几个员工回去。杜礼柏说:“窦阿姨和邬蓝要不也一起坐车回去吧。”

窦美林说:“不用了,我骑车就可以了,不算太远。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今天辛苦了。”

石锋打着哈欠:“干妈,邬蓝,我回去了,再见。”

邬蓝说:“再见,回去好好睡一觉,辛苦了。”

大家都陆陆续续走了,窦美林走在最后,将卷闸门全都拉下来,锁好,反复检查了一遍,这才和邬蓝一起回家。

一路上窦美林一言不发,邬蓝坐在车后座上,搂着母亲的腰,今天她也累得快不行了,一点也不想说话,但她还是安慰母亲说:“妈妈,别灰心,会好起来的,这才刚开始呢。”

窦美林嗯了一声:“乖崽,累不累?”今天邬蓝全程都在收银算账,算盘打得劈啪作响,脑子飞速运转,一直就没有停过,要是有个计算器就好了,比珠算效率多了。

邬蓝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她的额头抵着母亲的背,鼻端萦绕着母亲的汗味,嘴里咕哝:“不累。”

窦美林说:“回去就赶紧洗澡睡觉。”

“嗯。”

这一夜是前所未有的深沉,因为实在是太累了,第二天起来,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重新燃烧起满满的斗志。

开店之前,又来了四个帮忙的新人,包括文豪和周晟,大家先把昨天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一遍,然后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这才开店迎客。今天来的人比昨天的依旧没有少多少,有不少人从亲朋好友那儿听到消息,都跑来凑热闹。

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大家都从容了不少,更加留意了一些,窦美林不时带着笑意提醒:“请大家拿着东西去前面柜台结账,然后再把东西放进自己的袋子里,谢谢配合。”

这一天他们继续花工夫盘点了一下,发现丢失的东西果然比头一天的少了好多,不到三十块钱。窦美林和郑瑞雪都松了口气,以后会慢慢减少吧。

邬蓝知道,等以后有了电子监控,这情况才能基本杜绝掉,现在只能靠大家自觉了。

还有一个礼拜就要开学了,到时候他们几个孩子都要去上学,熟食店也不能老不开张,杜忠华厂里的工人也不能老在这边守着,所以到时候店里还就只剩下窦美林和郑瑞雪了,而且窦美林还得去抽空去做豆皮和卤肉,这店里能忙得过来才怪了。

如果请人的话,成本又高了。但是这么大的店子,一两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尤其又是没有监控的,必定是要请人的。邬蓝将这个情况跟大家说了。

杜忠华说,人必须要请,先请两个工人,在没请到人之前,他会继续安排厂里的工人过来帮忙,等到这边完全能够应付得过来了,再撤回去。

邬蓝松了口气,这幸亏是跟杜家合伙开的店,要是她们母女俩搞这个,绝对是应付不过来的。

第42章 长大

开学之前,邬蓝和几个孩子一直都在店里帮忙。石锋家里不知道跟他说了什么,也不去卖冰棒了,天天都来店里帮忙。杜礼柏和他的两个朋友也一直在店里守着。邬蓝建议母亲给每个孩子一天发两块钱工钱,就算是请暑期工了。虽然是廉价劳动力,也不能让人家白干活,否则这么热的天,在店里守那么长时间,来一天是帮忙,天天都来,谁也没那个义务。给工钱的话,肯定能刺激几个孩子的积极性。窦美林和郑瑞雪都觉得可以。

果不其然,拿到工钱的时候,几个孩子都兴奋异常,除了石锋,其他几个孩子都是自己第一次挣钱,不知不觉,就开始打起了暑期工了,真带劲!

邬蓝和杜礼柏也一视同仁,和那几个人一样,也有工钱。邬蓝说:“我就不用了吧,这都是自己家里的。”

杜礼柏摇头:“我也不要。”

郑瑞雪说:“都给我拿着,就当给你们的零花钱了,这几天你们都很辛苦,妈妈们都看着呢。”

邬蓝便将钱收下来了,反正杜礼柏也有,不让他家吃亏。

过了几天,客流量慢慢稳定下来,不再像开始那两天那样蜂拥而至。邬蓝估摸着到时候三四个人也能忙得过来了,她突然想到,幸亏不是个蔬果店,要是蔬果店,物品是每天都必须的,岂不是天天都要挤爆掉。

开学之后,邬蓝和石锋几个都上学去了。杜忠华留了两个人在店里帮忙,一边在店门口贴上招工启示招人,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所以只开了一百五的工资,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前来应征。这年头,下岗的工人很多,小城再就业的机会也很少,可挑选的人很多,他们招了一男一女两名店员,男店员可以帮忙搬搬重物。又过了大概一礼拜的样子,新来的两个店员业务也熟悉了,杜忠华将他工厂的两个人也撤回去了。店子完全交给郑瑞雪和窦美林这两个老板负责。邬蓝发现情况还算顺利,两个老板加两个店员,差不多能忙得过来。

只是窦美林还有别的事要做,她还得做豆皮,炸麻辣肉,做卤肉,要忙完这些,才能去店里帮忙,她心里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说是两个人的店子,其实她并不能全力来顾店。邬蓝的舞蹈课也暂时停了,下午放了学,就回到店里去帮忙,这样可以顶替母亲的工,让郑瑞雪下午的时候可以休息一下。

邬蓝本来是想着让母亲不那么辛苦才开自选商店,结果这样一来,明显是更辛苦了,每天晚上也要忙到十一二点才能入睡:“妈,要是忙不过来,你就开一个店好了,熟食店别开了。”没有收银机,自选店的收银工作只能是老板自己来做,请人根本就没法放心,所以都找不到人可以替代。

窦美林苦笑着说:“店里的收入还不知道怎么样,妈妈现在是欠着钱在做生意,等妈妈把债还了再说,乖崽,辛苦你了。”

邬蓝其实想跟母亲说,将熟食店转给张红算了,但是母亲肯定会不舍得,那店子一个月起码能赚好几百呢。这边的商店能赚多少还是个未知数。没有转让费,成本已经非常便宜了,杜家一共投资了一万五千块钱左右,主要都是装修和进货的费用。

刚开张这几天,店里每天的毛收入都不低于六七百块,利润大概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当然不算货物丢失的损失。估计等到生意稳定下来,一天两三百的毛收入还是有的,除去人工成本,还有每个月两百块的房租,算起来,一月纯收入两千块应该不成问题的。均摊的话,每家的收入在一千左右,这样一来,差不多七八个月能回本,然后才能赚钱。也难怪窦美林不愿意关了那边的店子,还得指着那个店子赚钱还银行的账呢。

不过郑瑞雪还是很好说话的,她说:“店里的收入你也不用一股脑都给我,每个月固定还我四百五百的样子,多的你就拿去自己支配,你家里不是还欠着银行的钱吗,先还那边的钱好了。”

窦美林这才松了口气,这样一来,每个月差不多能还银行一千左右,这样不到两年,就可以把银行的贷款还清了。小老百姓都是不喜欢欠债的,尤其是公家的债。邬蓝心想,这样也好,母亲虽然累一点,也不算白忙活,家里的债就可以早点还清了,等还清了债,压力就小了,到时候再让母亲转让一个店子好了。

邬蓝上五年级了,不知不觉中,她和她的同学全都变成少男少女了,男孩子发育晚,还不大看得出来有什么变化,女孩子的第二性征发育有的就看得出来了。

最先有变化的就是邬蓝的好朋友江丽,江丽一直都是胖胖的,胸脯开始发育了,这家伙还大大咧咧的,完全没在意,还是穿着单层的衬衫t恤,每天疯来疯去的,尤其是他们的校服还是白色的,很容易走光。

邬蓝提醒她:“江丽,你让你妈妈给你买两件背心穿着。”

江丽懵懵懂懂:“啊?穿什么背心?”

邬蓝说:“像我这样的。”邬蓝虽然还没怎么发育,但是已经开始注重这方面了,这是保护自己。

江丽问李孝南:“孝南你也穿了?”

“啊,穿什么?”李孝南是三个人当中个子最矮小的,虽然她一直都活泼好动,但是发育得非常迟。

江丽说:“背心。”

李孝南摇摇头:“没有。”

邬蓝说:“孝南她现在不穿也没关系,但是你要穿了。你妈没跟你说过?”

江丽摇摇头,邬蓝觉得奇怪,江丽她妈平时对女儿管教得挺严的,怎么这点还没注意到,大概还是把自己闺女当小孩子。

邬蓝说:“你回去跟你妈说,让她给你买背心。”

江丽点点头:“好。”江丽一向都听邬蓝的,因为邬蓝的成绩总是班里的第一名,而且懂的特别多,也从不嫌弃她,一直都跟她玩,所以不自觉地就都愿意听邬蓝的了,把她当成了老大。

邬蓝想起一个事:“对了,江丽经常去校门口的小店里买东西吃,那个男老板有没有碰过你?摸你的手和脸什么的。”中午邬蓝上学,路过校门口那家小店的时候,看见那个四十多岁的男店主弯着腰对一个低年级的女生摸了又摸,脸上笑得那个猥琐,真叫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想起自己有一次去那家小店买块橡皮,给钱的时候,那个老男人笑嘻嘻地想抓她的手,被她躲过去了,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想想还一阵恶寒。

江丽不解地看着邬蓝:“他有时候会摸我的脸。不过有时候我少一两分钱,他也说没关系。”

邬蓝叹了口气,果然如此。“以后别让他碰你,那是个老色鬼。”

李孝南看着邬蓝:“你也听说过那件事?”

邬蓝看着李孝南:“哪件事?”

李孝南点头说:“我听我隔壁六年级的女生说的。有一次她班上有个女生去买墨水,少了一毛钱,那个人说让他摸一下下面,就不要那一毛钱了。”

邬蓝顿时觉得头皮发麻,这事也太恐怖了,这个猥琐男,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得想办法给他弄走才行。要不然有多少不经世事的女孩要被他猥亵啊。“以后不要去他家买东西了。”

江丽说:“那去哪里买?”他们学校门口只有一家小卖部,这是最近的一家,别的都在学校围墙那头了,大概还要走个二三十米的样子。

邬蓝说:“走远一点啊。这个事我们要去跟老师反应一下,不能让他再在学校开店了。”

江丽和李孝南都张开嘴看着她:“啊!”这个事也要跟老师说吗,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邬蓝说:“这家伙太坏了,以后你们就知道了。这个事你们先别管了,反正不要再去他家买东西。”

李孝南说:“嗯,反正我也不怎么去他家买东西。”

江丽迟疑地说:“那好吧。”这样一来,她就要告别那家的酸梅粉和五彩糖豆了,也买不到油炸甜圈了。

放学之前,邬蓝去找了班主任,跟班主任说了这个情况,也把李孝南说的那情况说了一下。

班主任老师皱着眉头看着邬蓝:“这样啊,我知道了,你们以后不要去他家买东西。”

邬蓝本来打算看看老师的反应,看她会不会跟学校反映,没想到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这样一句话,看样子果真如自己猜想的那样,那个小店必定是学校什么领导的亲戚开的。

过了两天,邬蓝打听到小店的老板是校长的妹妹和妹夫,这种裙带关系,就算是告到校长那儿,估计都没用吧。不过她还是先写了一封匿名信给校长,反映了那个男人的猥琐行径,看看学校有什么处罚措施没有。

邬蓝注意观察了几天,那个男的似乎消失不见了,她不由得松了口气,看样子校长还是重视了。

星期五下午放学,轮到邬蓝和石锋打扫卫生,两个人扫完地,抬着垃圾篓子去倒垃圾,垃圾箱在厕所附近。抬到垃圾箱边,石锋说:“你走开点,我去倒。”

邬蓝松开手,站到一边,石锋两手抓着垃圾篓子,进去倒垃圾了。邬蓝皱着鼻子,屏住呼吸,这边的气味真不好闻,都是厕所传来的臭味。她正等着石锋,眼角的余光看见两个女孩从厕所里出来。过了片刻,看见一个男人从女厕所后面出来了,邬蓝心里一惊,那不是小卖部那个老板吗。

邬蓝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对方,对方冲她猥琐地笑了一下,邬蓝觉得仿佛有鼻涕虫从身上爬过一样,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邬蓝心里骂了一句娘,她就知道,狗改不了吃屎,这种败类,如果没有受到惩罚,肯定是不会死心的。

邬蓝说:“石锋,你快点,我先走了。”

石锋倒了垃圾,从后面追上来:“怎么了?”

邬蓝说:“那边臭死了。”

“厕所在这边嘛。”

第二天早上进校门的时候,邬蓝又发现那个猥琐男在店里了,依旧是一脸色迷迷的笑容打量着来来往往的小女孩,她心里一阵反胃,决定要做点什么。这事她如果独善其身,什么不做不说,也没什么,但是她最见不得这种恶心男人,他们一时的快慰,带给别人的却是一辈子的伤害,她不打算放过那个恶心老板。

邬蓝开始留意学校的八卦,她知道,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竞争,他们学校也算是市里比较好的小学了,从她上学起,这个学校就一直都是这个校长,所以这学校差不多都是他一手遮天,肯定会有不少人想跟他竞争的。

邬蓝想了想,给他们学校的副校长和主任都写了匿名信去,举报小卖部老板的猥琐行径。

大概到期中考试过后,学校的校长换了个人,副校长转了正,门口的小卖部也换了个老板。邬蓝松了口气,学校的女生们是安全了,不过不能用法律手段去惩罚那个猥琐男,实在是太便宜他了。邬蓝犹觉不解恨。

这两年邬蓝的成绩一直都是班上稳居第一,原来总考第一的戚郁芳现在变成了千年老二,每次都被邬蓝压得死死的。她刚开始还觉得邬蓝是侥幸考过她,后来发现,每次邬蓝都比她分数高,从一开始的不服气,到后来不得不服气,接受事实。不过这丫头对邬蓝的敌意并没有消除,基本上都不跟邬蓝说话。邬蓝也没打算跟她修好关系,她觉得这个女孩太过要强,而且心眼太小,不适合做朋友。

这天下午,他们班上体育课,男生的活动是打篮球、踢足球,女生则是跳绳和打羽毛球,老师安排他们自由活动后就走了。邬蓝和几个同学在跳绳,李孝南最擅长就是各类技巧性运动,跳绳、皮筋、踢毽子都是好手,所以邬蓝也常跟着她玩这个。

突然几个正在打羽毛球的女生惊叫了起来,一群人围了过去,有人喊:“快去叫老师!”

邬蓝停下手里甩动的绳索,看着那边:“怎么了?”

江丽走到邬蓝身边,在她耳边说:“戚郁芳出血了。”语气颇有点幸灾乐祸。

邬蓝皱着眉头:“哪里出血了?”

江丽期期艾艾不做声,邬蓝念头一闪,赶紧扔了绳索说:“我去看看。”

邬蓝挤进人群中,看见戚郁芳曲着腿坐在地上,满脸惊慌,泪盈于眶,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她的浅蓝色运动裤脚下,一道殷红的血迹流到了鞋子边。邬蓝一看果然如此,便说:“大家别着急,戚郁芳没事,不用去叫老师了。孝南,你把我的外套拿过来。”

李孝南拿着她的外套跑了过来,邬蓝拿着衣服,对戚郁芳说:“戚郁芳,你别怕,站起来。”

戚郁芳一脸惊慌地看着她,邬蓝让人把她扶起来,然后将自己衣服围在她的腰上系了起来:“走,我陪你去厕所。孝南,你也跟我来。”

一群女生都不明所以地看着她们,邬蓝扶着戚郁芳走了几步。戚郁芳说:“我会不会死啊?”

邬蓝看着她,忍不住笑了:“你妈妈没告诉你?”

“告诉我什么?”戚郁芳不解地问。

邬蓝从自己口袋里摸出两块钱:“孝南,你去外面的商店里买一包卫生巾和一些卫生纸来。然后送到厕所来。”

李孝南不解地抓抓脑袋:“那是什么?”

邬蓝说:“你没见你妈妈用过?”

江丽突然说:“我知道,我知道,我见我妈妈用过。”

“那你们俩一起去买吧,买好了到厕所来找我们。”邬蓝说。

戚郁芳看着邬蓝:“我是得什么病了?”

邬蓝笑着说:“你今年几岁了?”

戚郁芳说:“十岁半。”

邬蓝心里叹了口气,还真够小的,难怪家里没有意识到这点呢,她说:“这个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害怕,每个女孩子都会这样的。说明你已经长大了,以后每个月都会来一次…”邬蓝给这个高傲的小丫头上了人生第一堂生理课。

戚郁芳听邬蓝说完,松了口气:“我没有得病是不是?”

“当然没有。”

“那怎么办?”

邬蓝说:“我这有一点卫生纸,你把脚上的血擦了。一会儿等李孝南买回来卫生纸,我教你用上,然后你就请假回家去,把裤子换了。”

戚郁芳看着邬蓝:“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也有了吗?”

邬蓝笑着说:“我还没有,我妈妈告诉我的。这个事情,每个妈妈都应该告诉她们的女儿啊。”

戚郁芳说:“我妈不在家,我跟着我爷爷奶奶一起。”

“那就回去告诉你奶奶,她会教你怎么处理的。”邬蓝说,“月经期间,不要着凉,不要洗太多的冷水,也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后上体育课,来这个的话,就要跟老师请假。就说是生理痛,老师都会理解的。”

戚郁芳点点头:“谢谢你。”

邬蓝觉得自己真够苦逼的,居然在臭烘烘的厕所里跟人说了这么多话,氨气和臭味都快把她熏晕了。李孝南和江丽一路狂奔进了厕所,炫耀似的将东西递给邬蓝,邬蓝拆出一片卫生棉,教戚郁芳怎么用。

江丽和李孝南都在一旁好奇地听着她说。邬蓝说:“好了,你现在去跟老师请假回家吧。我的衣服先借给你好了,你明天再给我带过来,要是弄脏了,帮我洗干净再带过来。这个给你带回去,钱也明天还给我吧。”

戚郁芳老老实实地点头:“好,谢谢。”

终于出了厕所,江丽看着戚郁芳的背影,用手在鼻子前扇了几下:“臭死了。戚郁芳真搞笑。”

邬蓝也松了口气:“有什么搞笑的,将来你也会有这一天的。你们俩也都回去问问你们妈妈,她们会跟你说这个事的。”她打量了一下胖胖的江丽,估计这丫头离那一天也不远了。营养好的孩子,发育自然也就早。

第二天,戚郁芳将洗干净的衣服给邬蓝带了过来,钱也给了她:“谢谢你,邬蓝。”

邬蓝笑笑:“没关系。”

戚郁芳说:“你今天下午要去上舞蹈课吗?”

邬蓝愣了一下,这个学期店里忙,她还没有去上过舞蹈课呢:“我不去了,这学期我没报了,家里很忙,要回去帮妈妈忙。”

戚郁芳有些小失望:“哦,好吧。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玩吗?”

邬蓝点点头:“可以啊,一起来吧。”

因为这个小插曲,邬蓝便多了个朋友。李孝南和江丽都有些不高兴,她们并不太喜欢戚郁芳,因为就算是戚郁芳和她们一起玩,也都不大爱搭理她两个,只喜欢和邬蓝说话。

邬蓝知道朋友们不太喜欢戚郁芳,自然也会下意识地和她保持一点距离,既不显得太生分,也不显得太亲密。女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计较着呢。

第43章 抓贼

自选商店已经开了快三个月了,为了吸引客流量,郑瑞雪跟省城那边的大姑姐联系,让那边帮忙进货,以保证商品种类的丰富性和高质量。店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小城别处买不到的,这样就有很多顾客特意跑到店里来购物。不到三个月,全城都知道了这么一家商品丰富的自选商店存在,好多人都慕名前来购物。

店里也增加了油盐酱醋米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生意一直都还不错,日营业一般都不低于两百,一般都能有三百多,每个月的纯收入都在两千以上,可见付出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邬蓝家里现在有两个店的收入,一个月差不多能还银行一千块钱,这样一来,不到两年家里就可以把债还清了。

他们的店开后不久,就有人开始效仿也来开自选商店了,不过规模都不大。邬蓝知道,这事是完全没法避免的,这又不是他们的专利,他们要比的,就是和人比服务、比商品种类和质量。邬蓝希望不要现在就开始拼价格,否则就一点自选商店的优势都没有了。

邬蓝听郑瑞雪的意思,杜忠华开始在筹备开大商场了。这两年国有企业都在改革,百货商店也逐渐在推行私人承包制了,杜忠华准备在中心路上开一个自选商场,这要投入一大笔钱,杜家有钱,先不说他们家的家底丰厚,他们家在银行贷款也是极容易办到的,借鸡生蛋,总是有钱人做生意的常用手段。

邬蓝想着,要是真的开起了大超市,这边店里的生意恐怕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好在这边离中心路还有点距离,年底批发市场也要开业了,到时候受影响也不会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