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30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32 章

第53章 和睦

熟食店的转让手续很快就办完了,除了店子易主,别的都没怎么变,邬蓝家的电冰箱依旧放在熟食店里,等以后石家有钱买新冰箱了再还给她家。张红让窦美林依旧在她那边吃饭,因为这边店里做饭不方便。窦美林衡量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每个月给她一笔生活费,就是要麻烦一下张红。

窦美林现在只开一家店,她看店的时间就充裕了,邬蓝被解放出来,不用每天都去店里守着,有时间可以做点自己的事,当然,她并不是真的没事,还有张凯这个小拖油瓶归她看管呢。

他们这个小城周围都是湖泊和江河,暑气蒸腾的下午,男孩子能够忍受得住暑气才怪,尽管父母再三警告不许下水洗澡,还是有无数调皮的孩子往水里钻,对他们来说,一时的清凉和惬意要比万一溺水这个威胁要有吸引力得多。

邬蓝家的小男孩张凯就被伙伴撺掇过几回,虽然每次都是晒干了脑袋才回家的,邬蓝只消伸出指甲在他皮肤上刮一下,就能找得出罪证来。在水里泡久了的皮肤,被手指一刮,就会出现一道白痕。

其实家里也不是不让他下水游泳,张军杰不加班的日子,也会早早回去,带着张凯一起下江游泳。但是白天那么多时间,又那么炎热,那么清凉的江水,离家仅有几分钟的路程,那诱惑力简直是太大了,真是防不胜防。

邬蓝想着,要不还是去报一个舞蹈班好了,把荒废的舞蹈再捡起来。顺便也给张凯报个假期辅导班之类的,下午的时候,最好让他去上课,而不是在家里窝着,否则一不留神,就被邻居的小伙伴叫去江里游泳了,风险太大了。

邬蓝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张军杰和窦美林也都很赞同,这样一来,张凯下午有事做,也能够学点东西。张凯听说要去上辅导班,心里有些不乐意,这就意味着他将失去一半的自由。但是没有他拒绝的机会,因为他自己也没法保证他不下江去洗澡。

邬蓝拖着张凯去少年宫选课,张凯这半年来跟着父亲,又有邬蓝管教着,性格虽然开朗不少,但还是属于胆小的。孩子换了环境,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多少都会表现出一点不适来,再大胆的孩子,都会收敛起来,更何况张凯胆子本身就不大,又是从乡下来到城里的,心里多少都有些敏感自卑。

张凯看着少年宫的那些课,都表示不感兴趣。什么跳舞、唱歌、弹琴之类的,对他来说,都太羞人了。邬蓝说:“那你学画画吧,或者去上书法班?”

张凯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一个教室停下了,邬蓝顺着他的视线一看,原来是一群孩子在学柔道,以前她来这儿的时候,少年宫还没开柔道课呢,应该是最近才开起来的。邬蓝心里一动,说:“小凯,你想学这个吗?”

张凯看着邬蓝:“那个是什么?武功吗?”

邬蓝说:“是柔道课,也是武功的一种。你想学吗?姐姐想学。”

张凯来了兴趣:“姐姐你也学吗?”

“嗯,学了柔道,以后就不怕人欺负了,我们一起去报名吧。”邬蓝说。

张凯欣然同意了,于是邬蓝给自己和张凯都报了柔道课,又给张凯选了一个书法课,自己则还去报了舞蹈课,而且选的都是下午的课。这样一来,姐弟俩每个下午就都有课要上了,不用担心张凯下午跟着小伙伴们下河洗澡了。

窦美林听说女儿给他们各报了两个课,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在子女教育和生活上,她都是很舍得花钱的。张军杰急于让儿子融入城市生活,早日自信起来,自然也不会反对。

这天下午,姐弟俩下课回到自选商店,窦美林拿出冰镇西瓜来给他们解渴。邬蓝吃着西瓜,意外地说:“妈妈,这瓜哪里买的,好沙好甜。”今年的雨水比较多,西瓜味道比较淡,不够甜,只是偶尔买到沙地瓜,才能有这样的味道。

窦美林说:“石锋送过来的,说是他老家的舅舅送来的。”

邬蓝想起有阵子没见到石锋了:“石叔叔的腿好些了吗?”

窦美林说:“听说好很多了,自他出院,我也一直都没去他家看过。”窦美林不去石锋家,忙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邬华元和窦美丽在那边,她不想看见他们。

邬蓝说:“妈妈,那我明天去他家看看石叔叔吧,代你慰问一声。”

“行啊,妈给你准备一点营养品,你帮我提去给他家。”窦美林自然欣然同意。

第二天上午,邬蓝提着麦乳精、水果等营养品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巷子,张凯也跟着她一起过来了。邬蓝今年终于开始长个子了,皮肤白里透红,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巷子里还是老样子,一成不变的街巷,一样的老邻居,有的人看着邬蓝都有点不敢认了,有人认出来了,露出一脸惊讶的神色:“这不是邬蓝吗,长这么高了啊。你怎么舍得回来了,看你爸的?”

邬蓝说:“不是,来看石叔叔的。”

“哦,老石的腿断了是吧。”对方一脸大悟的样子。

邬蓝走到那幢熟悉的老旧房子前,楼下的门大开着,屋子里传来喧闹的人声,还有搓麻将的声音,有人坐在门口嗑瓜子,看样子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麻将聚集点了。邬蓝目不斜视,直接往楼梯口走去,还没走到楼梯口,便听见有人在说:“美丽,你家来客人了。”

窦美丽的大嗓门说:“不可能,我家会有谁来啊。”

那人笑呵呵的:“是真的,你不信出来看看。”

邬蓝提着东西,抬腿上楼,窦美林已经出来了,看见邬蓝,愣了一下,然后以非常夸张的语气哼了一声:“哼!就说不是我家的客人。谁看得起我们这种穷亲戚啊。”

邬蓝脚步不停,直接往楼上去了,石锋正在走廊上用蒲扇扇炉子,一扭头看见了邬蓝,喜出望外:“你怎么来了?”

邬蓝看着炉子口冒出来的浓烟,被呛得咳了两声:“你在干嘛呢?”石锋的脸上都是汗水,还有煤球的黑灰,那模样极其滑稽。

石锋抬起袖子擦了一把太阳穴上的汗:“炉子不知道怎么熄了,烧不起来。”

邬蓝将东西提进屋里,看见屋里也满是浓烟,石秋生坐在房里咳嗽,邬蓝说:“石叔叔,我来看看你,你好点了吗?”

石秋生看着邬蓝,有些意外:“是小蓝啊,叔叔好多了,你怎么过来了。快请坐,小凯也来了啊。”这儿是窦美林的伤心地,虽然和石锋家里认了亲戚,也没有过来拜访过,两家一般都是在邬蓝家或者在店里聚。

张凯小声地叫了一声叔叔,然后打量着屋子。

邬蓝问了一下石秋生的病情,又聊了一会儿天,听着石锋还在门外咳嗽,浓烟还不断地往屋子里钻,便出去帮忙:“你干嘛呢,弄得这么多烟。”

石锋说:“火还没生起来,等下就好了。”

邬蓝走过,拿着火钳将炉子里的煤球夹出来:“我来弄。”

“你会不会啊?”石锋有些不太置信地看着她。

“我当然比你会。”邬蓝看着炉子里塞满了柴,只有下面几块有点火星,上面还都没燃起来,这能生得起火就怪了,她将柴都夹出来,然后重新点火,放柴,这回都是明火,也就没了浓烟了。

不一会儿,邬蓝看柴都燃起来了,便将煤球夹到上面。石锋已经回屋切好了西瓜,看见邬蓝已经搞定了,笑嘻嘻地说:“还是你厉害。吃西瓜吧。”

邬蓝接过西瓜:“谢谢。”

石锋看了一下炉子,然后转身去端高压锅,他正要帮他爸炖骨头汤:“你家店里忙不忙?”

邬蓝说:“还好。我妈忙得过来了。”

“是不是生意没有以前好了?”石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她家店里帮忙了。

“嗯,是啊,家和超市开了,很多人都去了那边。”邬蓝说。

石锋瘪了了下嘴:“都是杜礼柏那家伙家里开超市害的。”

邬蓝笑起来:“做生意都是这样啊,总不能我家开了店,就不许别人家开店啊。”

“那你家还把店子转给我家。”石锋闷闷地说。

邬蓝说:“我妈一个人开两个店哪里顾得过来,熟食店基本上都是你妈在忙,我妈根本就没怎么管了。”

石锋看了一眼邬蓝:“那也不用把店让给我们家。”

邬蓝笑着说:“让给你们我觉得挺好的,以后我家还会开其他的自选店,开成连锁的。”

石锋不解地看着她:“连锁的?”

“嗯,就是分店,也叫购易乐。”邬蓝说。

“那你妈妈哪里忙得过来?”

“请人看店啊,到时候装监控,买电脑,商品和家和超市的一样,也都是扫描收银,可以电脑监控,不怕丢东西,也不怕店员瞒钱。”邬蓝说。

石锋似懂非懂,他皱着眉头:“哦。你们中午在我家里吃饭吧。”

邬蓝没有拒绝:“好啊。在你家吃饭,然后我们从这边去少年宫。”

“你又去少年宫上课了?”石锋问。

张凯满下巴都是红色的瓜瓤,他说:“我和姐姐都去报柔道班了,我们在学武术。”

石锋诧异地看着他们:“真的吗?少年宫可以学武术了?”

邬蓝说:“嗯,柔道,就是摔跤,主要是为了防身的。你想学吗?”

石锋非常心动,但还是抓抓脑袋:“算了吧,以后我到警校再去学。我要照顾我爸呢。”

石秋生拄着拐杖,慢慢从房间里出来了:“我想上厕所。”

石锋赶紧过去,扶着石秋生下楼去。邬蓝才感觉到这老旧的房子多么不便利,厕所全都是公共的,住在楼上也要下楼去上厕所,石秋生一个病人上上下下确实十分不便利,难怪要留石锋在家照顾他爸。还有两年,这房子才能拆,才能搬进厨卫一体化的新式公寓。

邬蓝趴在阳台上,看着石锋小心翼翼地扶着他爸下了楼,石锋的额头上都是汗,但是他脸上并没有不耐烦的神色,石锋也长大了,是个懂得分担和体贴的孩子了。

张凯一个人在楼上闲得无聊,看见有孩子在楼下的巷子里玩玻璃弹珠,便想下去,邬蓝说:“你去吧,别走远了。”

“知道了。”

邬蓝转身帮石锋去看火,又将走廊上的垃圾扫起来,突然听见下面起了喧哗,她赶紧放下手里的撮箕和扫把,转身去看楼下,发现张凯已经和几个小孩子起了冲突。窦甜甜也在,她伸手去推张凯,张凯甩开了她的手,窦甜甜对其他几个孩子说了什么,有一个孩子抬起手,准备去打张凯,张凯抓住对方的手,一个过肩摔,把他摔翻在地上。那动作干净漂亮,把几个小孩都惊住了。

邬蓝连忙叫了一声:“小凯,你快回来。”张凯扭头看着邬蓝,转身准备上楼。

石锋扶着他爸从厕所里出来,他已经看见了这一幕,他大声说:“你们干什么呢,怎么对待我家客人的?”

窦甜甜大声回嘴:“这个人不要脸,跑到我家来了。”很明显,窦甜甜认出了张凯,窦美林结婚那天,窦母带着窦甜甜去喝喜酒,她见过张凯。

石锋双眼一瞪:“你算哪根葱,这路是你家的?”

窦甜甜吓得一缩脖子,不敢说话了。

邬蓝赶紧将张凯叫了上来:“小凯,别打架。回来。”

张凯以为自己做错事了,赶紧跑到楼上来了,低着头不敢看邬蓝。

邬蓝问他:“怎么回事?”

“我刚和他们一起玩,那个女的跑来说不让我跟他们玩,她还骂我不要脸,跑到她家来了,要赶我走。”张凯有些委屈地说。

邬蓝摸着他的脑袋说:“学得不错,这么快就能摔人了。”

张凯听着邬蓝的声音,并不像是生气了,抬起头小心地看了一眼邬蓝:“姐姐,我打人了,不要紧吗?”

“没关系,正当防卫怕什么。”邬蓝笑眯眯地说。

石锋扶着石秋生从楼下上来,人还没到楼上,便忍不住夸起张凯来:“小凯你好厉害,那个动作就是柔道吗?”

张凯用力点头:“对,这个叫过肩摔。”

“好厉害。”石锋羡慕地说,“等我爸好了,我也去学这个好了。爸,我也想去少年宫学柔道。”

石秋生看着儿子:“学打架?”

“不是,那个是武术。防身用的。”石锋说。

邬蓝赶紧说:“叔叔,不贵的,暑假一个月才五十块钱。这个可以锻炼身体,我们老师还会教武德,不会让我们乱打人的。”现在石家的收入水平也不差了,给石锋学点什么还是负担得起的。

石秋生看了一眼邬蓝:“哦,那行吧,到时候再说。”

石锋高兴地朝邬蓝挤了一下眼,笑得虎牙都露出来了。

第54章

暑假结束之后,邬蓝和张凯继续上着两个兴趣班,邬蓝参加柔道课本来只是一时兴起,但是一个暑假学下来,她坚定了学柔道的决心,有一技傍身,危险时刻起码可以自救,上辈子那种无力反抗的噩梦和屈辱,她再也不想重来一遍。

石锋是开学之后才跟着他们姐弟一起去报柔道班,暑假里他一直都在照顾他爸,没有时间。石锋天生就是个打架高手,学起柔道来进步神速,才上了一个多月的课,水平就超过了比他早学了两个月的邬蓝和张凯。他经常夸口,如果在古代,他绝对会成为一个武林高手。

石秋生的腿好了之后,可能是还没全好的缘故,腿脚走路没之前那么利索。虽然单位没有清退他,但张红不打算让他去上班了,而是让石秋生做起了废品回收生意。清洁工工作又脏又累,工资又低,还存在着危险性,完全毫无前途可言。现在张红自己开着店,一个月收入基本上能顶原来两口子的收入,她胆气也足了,想起窦美林跟她说的那件事,便又动起了开回收店的念头。

做废品回收这生意几乎没什么技巧,也不用多少本钱,更不可能亏钱,是一个非常适合穷人做的生意。做废品回收生意有点脏,但也不会比清洁工更脏,也绝对要比清洁工赚得多。他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开店,石秋生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到处去回收废品,先了解行情,做生意需要有准备,这个是不会错的。

石秋生不怕脏不怕累,也不怕跌份,每天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生意,不出三个月,他就打算自己开店了。他在本市的工厂区租了一间屋子,用厚纸板写上“废品回收”四个大字,就开始营业了。90年代初期,国内中小企业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许多工厂纷纷破产倒闭,卖厂子、卖地的比比皆是,废品回收是极有市场的。再加上城市建设加快,许多街巷都开始拆建,同样会产生大量的可回收垃圾,石秋生的废品回收店生意自然是差不了。

石秋生和张红夫妇都开店赚钱,来钱就快了,还邬蓝家的钱也自然也就快了,到年底的时候,两口子就将五千块的铺面转让费都还给了邬蓝家。邬蓝家里的那些欠债,欠银行的钱用张军杰的积蓄还上了,欠杜家的那些钱也陆陆续续还了一万多,到年底的时候,家里还有不到一万块的负债了。窦美林感觉松了一口气,还需要坚持半年,就能够把所有的欠债都还清了。

邬蓝上六年级了,马上要升初中,课程也相对重了一些,不过她还是可以很轻松应对的。尽管有邬蓝的辅导和督促,张凯的成绩倒是平平,大概就如同他爸张军杰说的那样,这方面脑子少了一根筋,有些地方转不过弯来。

窦美林有些着急,她是很希望张凯和邬蓝都上大学的。张军杰大概早就知道儿子的底细,所以在学习成绩这方面倒是没有太多的期望:“不要紧,将来要是考不上大学,就送去当兵好了。”他自己是从部队出来的,对部队感情深厚,认为将来儿子依旧可以走自己的老路,当兵,然后转业。

邬蓝知道以后当兵并不是个多有前途的选择,能锻炼一下人倒是真的。她也觉得张凯不会读书没什么不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只要人品好,不学坏、不走歪路就好了。张凯想做什么,可以凭着他自己的兴趣去,自己这个当姐姐的,将来肯定要帮衬他的。

其实张凯对做生意倒是兴趣浓厚,他很喜欢在店里待着,卖东西收钱对他来说,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邬蓝就觉得,他将来做个商人也不错。

过完年,邬蓝就马上要小学毕业了,同学一行就要分道扬镳,这年头中学还没有划学区分配,都是填报志愿的。邬蓝自然是要报一中的,石锋也要考一中,这两年石锋的成绩不说特别拔尖,但也在班上数得上号了,考一中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邬蓝的两个好朋友则有些麻烦,李孝南的成绩算是中上,要考一中有点冒险,所以她准备报考实验中学,而江丽的成绩一向只有中等水平,她大概只能上四中了。戚郁芳的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上一中倒是不成问题,听说邬蓝要报一中,她也打算读一中。

李孝南和江丽对戚郁芳意见很大,她俩才是邬蓝最好的朋友,但要是上初中了,她们却要和邬蓝分开,而戚郁芳则能和邬蓝同校,她可能就要取代她们做邬蓝最好的朋友了。

邬蓝笑着说:“你们依旧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就算不在一个学校读书,放假我们还能一起玩。”

李孝南说:“以后不能天天见面了,那我给你写信吧。”

“我也要给你写信。”江丽说。

邬蓝点头:“嗯,我会回信的。”

临近毕业,班里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同学录,大家都忙着写毕业赠言,毕业的氛围渐渐浓了起来。虽然都在同一个城市,以后遇到的几率是非常大的,十几岁的孩子,第一次有了离别的伤感,这就是成长的滋味。

邬蓝的人气很旺,每天都能接到几个本子让写同学录,一个班四十几个人,差不多要写四十几份呢。

江丽问邬蓝:“你的同学录还没准备好吗?”

邬蓝本来不打算写同学录的,她觉得这事有点傻气,孩子是最健忘的,以后年纪大一些,见过的人和事多了,大家渐渐都将彼此忘到脑后去了,除了几个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谁还记得小学同学呢。不过邬蓝不打算让朋友失望:“等我放学后就去买,下午你帮我写吧。”

“好,我要第一个写!”江丽说。

“我写第一个!”李孝南抢着说。

邬蓝哈哈笑:“你们猜拳好了。”

中午从张红店里吃了饭回学校,邬蓝去了校门口的文具店挑选同学录,她看见好多人都在买这个,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就要三块钱,真不便宜,但是买东西的学生都只挑喜欢的,根本不问价钱,学生的钱真是好赚。邬蓝交钱的时候突然想到,如果家里能在学校附近开个便利店,应该是非常赚钱的吧,没有哪个地方的客流量如此集中,而且学生的购买力绝对不容小觑。

邬蓝拿着新买的同学录回教室,石锋骑着车从后面追上来:“邬蓝!”

邬蓝扭头,看见他满头大汗:“你在干嘛呢,怎么才到?”

“去了我爸那儿一趟。”石锋打量一下她手里的东西,一脚支在地上,“你买了同学录?”

“哦,对。”

“给我吧。”石锋将同学录拿在手里,“我第一个写,写完了给你。”

邬蓝不由得笑起来,他们天天一个饭桌上吃饭,还同座,还有什么话要写的:“行吧。”

邬蓝到了教室,李孝南和江丽都到了,见她过来,赶紧扑上来:“同学录呢?”

邬蓝指了一下石锋:“他拿去了。”

李孝南和江丽都扑上去跟石锋抢:“我们说好了,要写第一个!石锋你不能写第一个!”

石锋将本子举得高高的:“我第一个拿到的,自然是我写第一个。”

邬蓝无奈地看着那群人,不就是个同学录吗,谁写第一那么重要吗。

最后几个人争抢了半天,还是石锋抢赢了。石锋这人有点毛毛躁躁,但是字还算漂亮,非常苍劲有力,大约当年邬蓝夸他字写得工整还是有效果的。石锋的毕业赠言是这么写的“你是我最好的同桌,谢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和帮助,我会记得你一辈子的”。邬蓝看着就忍俊不禁,还好自己没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否则被他惦记一辈子,还真是有点怕睡不安稳呢。

邬蓝买了同学录以后,石锋也赶紧买了一本,第一个就让邬蓝帮他写。邬蓝想了想,在本子上留了一句话“很高兴能认识你并与你做朋友,你是一个非常聪明上进的男生,你的开朗乐观带给我很多快乐的回忆,谢谢你,祝你有个美好的前程”,怎么看,怎么都有点像是老师给学生的评语。石锋被这句留言美得合不拢嘴,反复看了很多遍,然后将同学录收了起来,再也没有让第二个人写过。

毕业很快就来临了,邬蓝的二次童年结束了,进入青春期。这个暑假,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暑假,邬蓝家里终于还完了所有的债。窦美林如释重负,还完债的那天,窦美林提早关门,亲自置办了一大桌子好菜,全家人围桌庆祝。

窦美林和张军杰都喝起了小酒,邬蓝和张凯则喝着可乐,就像那年过年四个人第一次吃年夜饭,气氛温馨而美好。这样的日子是很难得的,因为窦美林平时忙,除了年节,一家人还几乎没有这样一起吃过饭。

张凯吃得非常开心:“我们好久没有在家里吃饭了,妈妈做的菜真好吃。”

窦美林心里满怀歉疚,她摸摸张凯的脑袋,:“这两年我一直忙着赚钱,都没有好好照顾你们,现在家里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以后我就能多抽点时间给你们做饭吃了。”

“太好了!”张凯拍了一下桌子。

张军杰穿着背心,拿着大蒲扇一边扇风一边喝酒:“这就对了,以后每周全家人在家吃顿饭还是必要的。”

邬蓝说:“家里没有债了,咱家添一点电器吧,买个空调吧。”

张军杰拍板:“买!”

张凯举起筷子:“要电视机,彩色的。我要看动画片。”他可喜欢看动画片了,家里没有电视,他经常跑到邻居家里去看。

张军杰否定:“不买电视,影响学习和视力。”

窦美林则说:“买,别人家都有彩色电视了,咱们家连黑白的都没有,连个新闻都看不到。”

邬蓝看着张军杰:“不要紧的,爸爸,我和小凯都不会沉迷于电视的。”这年头孩子的童年确实要比后来的孩子童年丰富得多,但电视也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啊,否则就太与时代脱节了。

张军杰说:“我当然不担心蓝蓝,我是担心小凯呢。他学习本来就不好,我没指望他上大学,想着至少也得考个高中吧。这要是有了电视机,他肯定要把两只眼睛都黏在电视上了,我怕他小学都没法毕业。”他对自己儿子的贪玩还是非常了解的。

“我不会的!”张凯抗议说。

窦美林笑着说:“电视机买回来,就放在我们房间里,每天只许看两个小时,然后就去睡觉。”

张凯猛点头:“好!”反正白天爸爸要上班,妈妈要看店,没人管,电视随便看。

张军杰似乎看透了儿子的心思,便说:“反正暑假之前电视机是买不了的,开学后再说吧。”

张凯一下子就蔫了,他怎么忘了,他们现在只是在说计划,而不是明天就去买电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