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上一章:第 16 章
  • 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下一章:第 18 章

卫大军现在是能人事忙,当初只想买个农用车混个轻松罢了,谁知机缘巧合,不但崖山的几个新煤矿不时请他去“指导指导”,就连水泥厂的技术部门每月也会付给他“指导费”;他都不清楚什么时候去“指导”了。不过一向低调惯了的他,还是开着那辆最初买的旧农用车在路上跑得欢实不已…

卫小明在卫小娟到两界镇上初中时就被一起被押送到镇小学了;卫小美的心思完全没在上学上面,人家一起入学的王盼都升二年级了,快九岁的她还在一年级陪着王娅。

卫大江虹山县的煤矿破产了,分文不剩归家的他才知道,他的合伙人“杨厂长”,正是踢卫老爷子下台的元凶,最大的胜利砝码正是他的这家非法煤矿,悔之晚矣!幸好卫大军给他留了一条康庄大道:负责崖山矿业和小川县水泥厂之间的协调和联系…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一年的时间竟然说动了水泥厂在两界镇开了分厂,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一时成为两界镇炙手可热的“红人”…

卫大河的“运输公司”也走上了稳定的局面,“运输公司”换了新车,车身统一的标记“乡村客运”。他们也买下了平桥的那间茶馆的面积,卫家茶铺的生意也是一路长红…

卫开云每天会在茶馆帮着带带卫小帆,打打长牌,过着惬意的小日子。王月秀除了料理家务,格外就帮卫兰组织一下货源,指点一下来家里领鞋样的工人,日子充实了,她也有些消停了。

这些事情和卫小娟的前世还是有大部分不同的地方,前世:平桥的茶馆是退休的卫开云买下的,算是卫大河坐牢后对李雯的补偿。王月秀掌控欲依旧,无论家里家外,她都要管上一管。

卫大江破产回家后,一蹶不振,家境贫穷,到了好些年后才离开茅草屋,住进卫大国让出来的房子里。

卫大国家在公路修通后,用准备买车的钱在平桥买了房子开餐馆,只有他们家是条件最好的…

至于卫大军,确实买了一辆二手农用车,不过每天都在外面,挣了钱后在茶馆酒肆就用得一干二净,家里是看不到一分的。全靠王芳起早贪黑,家里,石灰窑两头跑,靠着把手掌磨破来养家…那种日子,卫小娟从来不敢再想了…唯有庆幸自己的重生多了这个弥补家人的机会!

PS:这一章匆忙码就,因为奶奶过世,家里事多,但又不想食言,没有修好就上传,对不起啊!

第四十三章 时光如流水

又是一年卫老爷子生日时,王月秀高昂着头颅,带着卫小帆站在一米高的回廊沿上,对着院坝忙碌的身影指手画脚:

“长凤,你铺子里的碗筷清理好没?不要等到大河去拉才急急忙忙收拾啊!”

“王芳,你下刀剁小块点,吃的时候才经得住夹,嗯,这就对了嘛!”

“雯雯,那蕨苔的花骨朵儿能吃,不要择掉。算了,粗手粗脚的,你和秦依换换,你去削土豆皮,那简单!”

秦依扶扶腰,高高隆起的肚子分外显眼,抬头看看李雯的脸色,温柔道:

“妈,人家李雯知道我不想摸冷水,特意让个轻松活儿给我!这下被你害得…”

王月秀还没有开口,任长凤就抢先开口夸道:

“秦依也是,今天就咱们一大家子聚聚,加上上院子也才八桌,我就给你说不用你出手帮忙吧?你要充能干!呵呵!”

王芳手上不停,头也不抬调笑着:

“在外面躲了那么久,今天好不容易偷渡回来,当然要多做点活儿了!明天又逃跑了!”

王月秀一直笑呵呵的看着秦依的肚子,她和卫大江始终觉得家里必须得有个男孩。卫家日子蒸蒸日上,秦依也有私心,当然愿意生个属于她的孩子了。只是前期的四处躲闪着实有些困难,怀上孩子已经七个多月了,也不是很忌惮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人了,她想回家看看家里的两个女儿。

感觉妯娌之间纯纯的玩笑,秦依也笑着回道:

“我回来看二嫂种玉米没有,要是她忘记给我留秧苗,收不到玉米喂猪,今年过年我们就全家到她家吃肉去。”

王芳也配合道:

“你倒是想得美哦,秧苗还要我帮你做;我周末才做呢,你们不出人手就没有啊!”

“要出,小美和二妮子都来帮忙,够没?”

引来几人一起大笑,小美倒是可以帮忙,二妮子不捣乱都是好的了!

上院子的人这时也都到了院外,老远听到阵阵笑声,都是会心一笑。日子好过,兄弟妯娌之间也一片和睦,任哪个老人都希望看到的吧!

“王妹,我给你带帮手来啦!”领头的是一位衣着整洁的小老太太,她裹了小脚,身边一直有人扶着呢,说话倒是中气十足。

“嫂子来啦!快,上来坐。侄儿媳妇们都去帮忙吧,今天没外人,你们随便弄吧!长凤,快把事儿先放下,过来!”

任长凤解下围裙交给新来的弟媳妇,扯扯衣角,容光焕发的走向两个老太婆:

“大娘,呵呵,张家什么个回话?”

“看你紧张的,又不是第一次了!张家让我给你说,找个日子他们到家来看看,小兵是个好小伙,人家倒是满意的紧!”

院坝里做事的众人都开怀的笑了,卫大康家的高声道:

“小兵可是咱们家这辈的老大啊,这说媳妇可是头一遭啊!慎重点很正常啊!”

话毕,此起彼伏的爽朗笑声在小院传开,连斯文的秦依都捂着嘴巴浅笑不已。卫家这辈的媳妇里,只有她是外地的,其她的都是本镇人,看上去大都有一种特有的“豪气”。

王芳剁完了板鸭,又开始切起了香肠,停下刀,开心道:

“说媳妇到不是第一遭,小兵可逗人了,前面不是相过两回媳妇么?我们都看姑娘挺好的,可他不是嫌这就是嫌那的,反正不同意。最后啊,…”她说到这儿又埋头开始切菜,这下,连秦依都勾起了好奇心:

“最后怎么啦?你倒是别卖关子了!都知道你消息灵通。”

李雯见王芳还在那拿娇,接过话头:

“最后,最后她家‘机灵鬼’小娟和小琴不知道怎么逼得小兵主动给大嫂交待了,他啊,看上了人家崖山张士成的大女儿了!”

“张士成?他家老大不是十几岁的张雷么?”卫大成的妻子有些不明就里,随即她家嫂子就给她解了惑:

“老大叫张雪,从小就送到外婆家长大的,去年初中毕业才回来的,长得那个水灵啊!啧啧!跟大康嫂家的小会、大国嫂家的小琴有得一拼!”

一时,没有见过张雪的人都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惹得两个老太太、任长凤也加入了争论。

中午,加上两个院子出嫁的闺女,回家的男人们整整坐了六桌。还有两桌没有动,那是给上学的学生们留的。

————

卫小娟在干什么?现在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了,初二的课程属于最轻松的,没有初一突来七科的局促,也没有初三的紧张。周五的最后一节课照例是自习,有班长监督纪律,教室里不见老师的身影。现在的学生还是比较老实的,除了少数几个趴着睡觉外,大多人都在奋笔疾书,写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卫小娟咬着笔尖,努力算着复杂的方程式。进入初中后,英语,数学成了她必需尽全力才能听懂的课程,每天的生活平凡而充实。渐渐的,她自己都觉得“二十九岁”、“元锦”只是遥远的一个梦境了,唯有“元乐乐”清晰的面庞支撑她“追梦”的步伐前进了。

面前的数学习题实在难住了她,丢开笔,张嘴打了一个不雅的哈欠,看看手上的表:还有二十分钟放学。望望教室门外,发现卫小明竟然不在,估计是忙着回家吃“酒席”,先走一步了!

“卫小娟!”肩膀被笔尖戳了一下,她回头小声道:

“要死啦,李思琪!吓我一跳。什么事?”

“文静问你,要笔友资料吗?《中学生作文》上面登的地址。”

卫小娟都还没有回答,身边的同桌廖敏倒是兴趣浓厚:

“我要,我要,我早听我姐姐说交笔友很有趣的。”

李思琪见有人感兴趣,连忙开始滔滔不绝的介绍起交笔友的N多好处来,没有察觉到班长岳先科已经注意几人良久了。卫小娟见到班长大人向这边走来,用力靠了后面的桌子一下,这才惊醒聊得正忘形的几人。

岳先科站到李思琪的面前,正是卫小娟的左手边,他笑着道:

“收什么收?拿来我看下。”

李思琪不好意思笑笑,小声求情道:

“班长大人,我知道错啦,不该吵到其他人,就不要罚我扫地了吧。扫地可是高文平的专利。”

坐在最后一排的高文平正趴在桌上睡得口水横流,一点儿也没听到有人诋毁他的名誉。虽说他也没有名誉可言了,迟到、逃课、打架…早已让他被罚扫地就能扫到期末了。

岳班长翻了翻书:

“咦!我怎么没发现哪儿有笔友资料?有没有女生找帅哥的?”

“哦——”

李思琪一声夸张的长叹引得全班大部分人侧目,岳班长毫不为虞,接着一本正经的说道:

“咱们现在是讨论《中学生作文》,哦什么?订了本书的同学都可以拿出来讨论一番嘛!”

见岳班长带头以权谋私,教室里的气氛热烈了起来。这本参考书由于是自愿订阅,全班也没多少本。一时,一个个小团体形成,卫小娟看着李思琪活跃的身影东蹿西跳的给人指点书页下方的小广告,身边的廖敏也跑了出去,摇摇头,偷偷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本琼瑶阿姨的《六个梦》,翻到昨晚的折痕认真的看了起来。

本来她看小说都是在家里进行的,无奈这本书实在太经典了,正看到《哑妻》的部分,她也顾不上什么不把书带到学校的原则了。

眼前突然出现一本《中学生作文》盖在了小说上面,卫小娟疑惑的抬头,左边一条巷道外的杨勇正往回收手,见卫小娟的眼神,他的脸一下子红了,古铜色的脸庞倒像是有些发黑,慌乱的解释道:

“我知道你没有订,她们都在上面找笔友!你…你也可以的。还有,十三页很好,你仔细看看。”

卫小娟眯着眼睛没有说话,她想不通,这个平日活泼爽朗的男生今天是怎么了?这么磨叽!

在卫小娟上初中的第一天,她就认真回忆过初中生活,貌似除了李思琪外,她一直埋首学习,和别人都没有什么交道。这个“杨勇”体育成绩很好,个子不高,篮球场上却是笑傲一方,也算学校“风云人物”了,怎么突然和自己有了交集?

第四十四章 又是一朵桃花开

卫小娟不知道,她沉思的模样很吸引人,营养跟上了,加上她刻意的保养,现在完全脱离了前世又矮又瘦的身材走向。如今,十三岁的小女生身高已经一米四几了,微隆的前胸,纤细的腰肢,笔直的双腿,整个人看上去说不出的优雅;齐耳的短发,心形的小脸,粉白的肌肤,圆圆的眼睛总是微带狡黠之光,脸上总是挂着恬淡的微笑…

此时,杨勇被她嘟着小嘴,水漾的眼神一盯,心神大乱,一颗少男之心更是被撩拨的砰砰直跳,抿抿干涩的唇,挤出一句:

“反正,你一个人看就是了,下周还给我就行了。我看你喜欢看小说,我家里有《红楼梦》、《水浒传》、还有一些像是岑凯伦和亦舒的小说,你看不看?”

“看!为什么不看?你家哪儿来那么多小说?”

“我妈喜欢看,我爸出门就会买很多回来放在家里。现在我们村开了一家租书铺子,我妈就把那些书放一边了。”

卫小娟知道,现在公社煤矿发展的很是快捷,所在的那个村都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集市了,和两界镇分单双号赶集,很是热闹,想不到都有租书铺子出现了!

重生后的她,没有前世那么强的读书**了,在学习过得去之余,把看小说当成了闲时的主要消遣。有时甚至天马行空的暗恨:前世网络小说走红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到去看个百十本呢?曾听一个买手机的人说过,走红的网络小说写手那可是标准的日进斗金啊!

正想给他说声“不用了,我自己会去租…”,悠扬的乐曲声响起,放学了!

李思琪丢开了和她回家方向不同的文静,凑到了卫小娟身边,咋咋呼呼道:

“快点收拾,陪我到邮局买信封和邮票!回去我就写个十几封信寄出去!看谁有我笔友多!”

卫小娟连忙把两本书一起塞进书包,甩到背上。勾起李思琪的手臂,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留下身后一双“幽怨”的大眼。

话说,卫小娟前世小时瘦小平凡,后来又在任长凤餐馆帮忙,长成珠圆玉润。总之不是极瘦小,就是极丰满,身高也是十六岁才突然开始往上窜,只是有个肤白细嫩的优点;从来没听人夸过她漂亮。

所以这世,她一点没有作为美女的自知,更不知道桃花会在身上不断盛开!

在家吃完饭后,也没功夫和她们一群人应酬一番,回房做作业去了。写完这周的作业,卫小娟才想起杨勇说的作文十三页?有那么好看么,怎么没听见李思琪提过?

随手抽出作文书,一翻,正好停在十三页,上面用一节透明胶粘了一个叠好的方胜,卫小娟揭起来拆开一看,脸上浮现一种似笑非笑的的奇怪表情,心里也是百般滋味。纸上文字不多:

“我喜欢你,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给你两天时间考虑,希望周一能得到你的答复?”

想到一向嘻嘻哈哈,爽朗的杨勇白天那扭捏样,卫小娟不会天真的以为人家送错了对象。关键是,应该怎么办?不管前世今世,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见了不少,猛然轮到自己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不否认,她内心还是有些窃喜的,虚荣心谁没有?虽说已经算是三十岁的“熟女”了,这收情书还是头一遭,当然,小学乌龙的“送情书”可以抛到脑后。

这份沉甸甸的“喜欢”,肯定不可能接受了,抛开最终目的不说,单是年龄也不对啊!

关键是怎么处理这个突发的状况,这就要伤脑筋想想了。现在在电视、电影、小说的熏陶下,初中生“恋爱”的比比皆是,但具体是个什么谈法,卫小娟还真的不知道。

这个晚上注定是个无眠的夜了,因为“情书”彻底勾起了卫小娟深埋已久的担心。

自己家里改变良多,那元锦呢?快十七岁的他春心萌动了没有?会不会也向某女生投递“情书”,县城的风气还要开放些,他会不会牵牵别人的小手,带着别人去逛逛公园?…

前世的卫小娟很传统,也一直有些自卑,总觉得嫁给元锦已经很幸运了,从来鸵鸟的不愿去追究元锦的旧事;但这世不同了,理论上元锦算是已经被她订下了,她不愿意看到元锦“红杏出墙”!卫小娟咬着牙,缩在被窝里不断想着“追夫”计划…

远在小川县城的元锦拢紧身上的棉被,不停的困惑:怎么这次周末从学校回家,家里有些冷呢?他也有些苦恼,到蓉城的“理工高专”上学快一年了,近来,隔壁“化工分析班”的几个“魔女”,似乎总爱找自己等几个老实上学的男生麻烦,简直烦不胜烦…

第二天,卫小娟睡眼惺忪的从床上被卫小明拖起来,起床洗漱后才知道,家里今天集体上山做玉米种苗,除了各个大男人,还有继续出门“躲生”的秦依,其她女将和小孩必须全体出动。

等卫小娟听清是做玉米秧苗时,赶在出门前捂着肚子:

“哎呀!我肚子痛,可不可以晚点去?”

王月秀一口回道:

“去年你就肚子痛,今年不会换一个借口么!”

在其他人窃笑中,卫小娟站直身子正色道:

“昨天蓉姐说,让我今天去铺子查账。”

“晚上让她给你带家里来。还有什么借口?二妮子他们都要上山,连小帆也要带去,你还想偷懒吗?”

“不是,我,我在家给你们…做饭…”卫小娟看到王月秀把背篓放到面前,露出里面琳琅满目的吃食,无语的收住了声音。她们还真狠,竟然把所有退路全都切断了,只好恨恨的抄起地上的塑料薄膜抢先向山后走去。

卫小琴已是十六岁的大姑娘了,现在在念幼师,这次也在劳动队伍中,见到卫小娟孩子气的模样,笑得花枝乱颤。所有农活中,她也是独对“育玉米苗”很是无力,看到妹妹和奶奶斗法失败,有人作伴的感觉还真是良好。

队伍鱼贯走在两尺来宽的崎岖山路上,王芳和李雯一人挑着满满一担农家大粪,任长凤和王月秀则一人一个满满当当的大背篓,卫小琴背着卫小帆,卫小娟怀抱着塑料薄膜,背上帮卫小琴背着十多斤浸好的玉米种,后面跟着卫小明、卫小美、二妮子、还有闻讯跟来的王盼。

太阳还没有跃出地平线,二月的山村温度很低,绕是如此,一行人在半小时后到达一座叫“满天星”的山头,还是累得满脸大汗,呼吸也都急促起来。

这整座山头都属于卫家的,以前几乎全是山地,这两年家里日子好过了点,王月秀做主,只选了一部分“肥地”留着栽种,其余的载了很多的树苗。

“肥地”分成四份,一起育苗,一起栽秧,一起除草,一起收获;除了育苗大家一次一起搞定,其他的都是在自家范围里劳作就是了

卫小娟一屁股坐在薄膜上头,抹去额头的汗渍,佩服的看着几个小的已经分散跑开,卫小美几人出门都带着小锄头和弯刀,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山顶是大片没有砍伐过的密林,现在的季节正是野菜最多的时候,什么折耳根、蕨苔、棉花菜、香椿芽、…,上山前王月秀就说过,采了棉花菜清明时她要用来做“清明馍馍”,想到还有凉拌的折耳根,腊肉炒蕨苔,香椿煎蛋…卫小娟吞吞口水,目光也开始四处巡梭。

樱桃花,梨花,桃花,远处的油菜花也是竞相开放,卫小娟深吸了一口气,清新的感觉弥漫全身,整个人感到精神一振…

可是,王月秀最擅长掐杀别人的享乐,一句话往往大煞风景:

“小孩子可以玩一会儿,小琴和小娟过来帮忙!”

“哦!”姐妹两人相视苦笑,都快步凑了过去。现在两人对待王月秀的态度出奇的一致:不反驳、不反应、不在意!

第四十五章 “变态”的玉米育苗

两人为什么讨厌育苗?因为山村现在培育玉米苗的过程实在太“变态”了:

①,铲出一大片平整的空地,做到寸草不生;

②,在空地里用泥土、农家大粪、肥料均匀的和在一起,和成糊状;

③,用手抠出这种糊状,搓成拳头大的丸子,整齐的在空地上码成一米左右宽一陇;

④,用手在每个丸子上按进去两个玉米种;

⑤,撑上竹架,蒙好薄膜。

注意:第三和第四步的“用手”,在农家大粪里用手搅合!

记得以前山地多的时侯,为了节省时间,种玉米都是挖坑,浇粪,扔进去四五颗玉米,盖坑,搞定!只是后期多出许多程序,成活多的坑里要扯掉两颗,成活少的呢,要补够两颗。

现在种的地少了许多,为了提高成活率,聪明的老农民便发明了这种“变态”的育苗方法,肮脏但细致的活儿一做,不仅成活率可达百分之百,幼苗的抵抗力也是大增。等到幼苗长到十几厘米时,直接就可以移栽成功。…

还是王芳和任长凤心疼自家女儿白嫩的小手,一个开口让去捡柴,一个要求去看住刚会走路的卫小帆,别让他一跟头滚回到山脚!

几个大人动作飞快的捏好一陇的泥丸子,王月秀就唤回旁边的众孩子,每人发一个小碗,装上玉米种,开始工作。卫小娟也只有带着卫小帆来到空地里,掏出事先准备的塑料袋子套到手指上,做好心理建设后,左手隔得远远的丢两颗玉米在丸子上,右手套着塑料袋的食指再把它按进丸子中间…即便这样,熏人的臭味儿,还有手下的触感还是让人实在受不了。

几个小的倒是做的毫不拖泥带水,卫小琴一边学着卫小娟开始动作起来,见大人们还在远处和泥,其他的弟妹们在另外一头按玉米,一边悄声和卫小娟聊起了天:

“小娟,现在初中里有耍朋友的吗?”

“有啊!我们班胡玉就和刘飞在处,弄得全校皆知。”

“你呢?有人追吗?”

卫小娟闻言,狐疑的看了她一眼,“怎么这么问?你呢?”

“只是好奇,我家这么优秀的妹妹,追的人该排长队吧!”

卫小娟还以为“情书”暴露了呢:“我?倒是大姐你在学校追求者应该不少吧?讲讲,你是怎么处理的?我先学习一二,以后遇到了也好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