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生怕闺女控制不住自己,一时嘴馋将来后悔一辈子,不管是吃饭还是喝水或者是吃点心,都要时时刻刻的看着。

沈如意无奈点头,将筷子转个方向,一边吃一边嫌弃,这么寡淡的味道,吃起来可真是没意思。

用了午膳,沈侯爷又去巡视自己将要住的房间,看见床上的被褥,皱眉拎起来看了看:“你们用的就是这样的被褥?”

沈如意点头:“是呀,我和娘亲都已经习惯了,里面的棉花是去年刚摘的呢,新棉花,睡着又软又暖,父亲不喜欢吗?”

这话说的,沈侯爷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口,说不喜欢吧,沈夫人和沈如意就是用这样的被褥十来年了,倒是显的他多狠心绝情一样。

好吧,就算他真的有点儿狠心绝情,可这种事情当然是不能承认的啊。

可说喜欢吧,说实话,好吧,还能忍受。

“嗯,挺喜欢的。”沈侯爷严肃认真的点头,沈如意当即笑的灿烂:“父亲喜欢就好,父亲要不要午睡一会儿?父亲一路赶来,想来也是没休息好,到了自己家,就不用客气了,我刚才让人准备了洗澡水,这会儿让人给父亲送过来?”

沈侯爷点头,看沈如意欢快的出门了,沈侯爷伸手摸摸下巴,这个女儿还挺细心的,不是贴心,是细心。十来年没见,他自是不会去期盼这个女儿和自己有多亲近。

眼下这会儿,有点儿生疏,却又十分细心的照顾他用膳起居,已经是做的很不错了。看了看那床上放着的新被子,沈侯爷伸手摸了摸,果然是软乎乎的。

沈侯爷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然后去午睡了。沈夫人很紧张的抓住沈如意的胳膊问:“让他住我那里?”

“要不然呢?娘,你和父亲是夫妻,是必定得住在一起的,我们回京之后,娘要住正院,父亲若是不想住书房,那就得和娘亲住一个屋子。哦,差点儿忘记,父亲还有好几个小妾呢,不过,就是为了我将来的弟弟,你也得留住父亲。”

沈如意很正经,沈夫人脸色一红,伸手拧沈如意的脸颊:“死丫头,胡说什么呢,你才多大就学了这些浑话!谁教给你的!再胡说就去抄…孝经!”

现在沈夫人总算是不让沈如意再去抄写什么女诫女四书了,改成孝经或者佛经了。

沈如意笑着冲沈夫人做了个鬼脸,伸手抱着沈夫人的胳膊,压低声音:“我是说真的,我和陈嬷嬷商量过了,娘亲要是愿意生个弟弟那是最好了,可娘亲若是不愿意,那也无妨,以后我会养着娘亲的,娘亲只管放心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就行,不想和父亲住一个院子,那就将父亲赶到姨娘那里去。不过,现在不行,庄子上的院子少,父亲这次回来,也算是给咱们撑腰的,难不成咱们要将人赶到客栈去住着?”

沈夫人抿抿唇,红着脸拍了沈如意一下:“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小孩子家家的,就不要管那么多了。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睡会儿,下午你父亲若是起来,你陪着他到处走走。”

哪怕沈侯爷将来真的要将如意给卖掉,现在也得让他和如意培养一下感情,至少到时候,能让他愿意多给如意一些嫁妆。当然,感情若是好了,侯爷指不定就不会随意将如意嫁掉了。

她也知道,如意怕是对她父亲很有意见,说不定还有些怨恨。可怨恨这种东西,在你比对方强的时候,自是能让对方不好过的。但是现在,沈侯爷才是能站在最强的立场上的,如意不管怎么做,除非是弄死了沈侯爷,否则,孝道之下,她就得孝敬着沈侯爷。

若是如意不孝,沈侯爷一句话,她都得死在牢里。甚至,都不用沈侯爷开口。

沈夫人自己也想的很明白,自己虽然也不是很喜欢沈侯爷,但为了女儿,她得讨了这位侯爷的欢心。若是能生个孩子…沈夫人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只要生个男孩子,那如意这辈子,就是有保障了。

看沈如意回了房间,沈夫人无声的叹口气,人生不如意之事八九,她们娘儿俩这辈子想要逃脱沈侯爷,那简直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愿意和离。

转身想回房,又想到沈侯爷这会儿正在她原本的书房里午睡,沈夫人就有些抬不起脚。可一想到女儿,沈夫人就一横心,蹑手蹑脚的进门了。连面对沈侯爷都不敢,她还怎么保护女儿?以后在女儿的婚事上,她还得和沈侯爷对峙呢。

静悄悄的进了门,一眼就瞧见沈侯爷身上的被子有一半落到地上去了。沈夫人顿了顿,停住脚步,过去将被子给捡起来,小心翼翼的盖到沈侯爷身上。

这可是新被子!如意本来打算做好之后自己用的!弄脏了还得拆洗,以后再用就不暖和了。

盖好之后,才又轻手轻脚的绕过屏风往里走。沈侯爷睁开眼睛,伸手拎起来身上的被子,瞧了两眼,又放回去,打了个呵欠继续闭上眼睛。

这女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心软善良啊。这样的女人是很好的,就是可惜了,在侯府那种吃人的地方,怕是活不了多久的。自己到现在也已经想不明白了,当初将这娘儿俩送出来,到底是为她们好,还是因为厌烦这个女人了。

不过,看在这女人被自己冷落十来年还不恨不怒,对自己感情深厚的份儿上,这次回了侯府,自己就分出几分注意力保护一下她们娘儿俩吧。

作者有话要说:

《唐律·名例》规定,

不孝罪包括:“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

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

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就是:检举告发祖父母、父母犯罪行

为的;骂祖父母、父母的;背地里诅骂祖父母、父母的;祖父母、父

母生存期间自己另立户口、私攒钱财的;对祖父母、父母不尽最大能

力奉养,使其得不到生活满足的;父母丧事期间自己娶妻或出嫁的,

父母丧事期间听音乐、看戏的;父母丧事期间脱掉丧服穿红挂绿的;

隐匿祖父母、父母死亡消息,不发讣告、不举办丧事的;祖父母父母

未死谎报死亡的,这十种情况,都属于不孝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严

厉的惩罚。

所以,哪怕沈侯爷要造反,沈如意都不能去告密,否则就是不孝。更不要说,沈侯爷其实也没做什么,顶多就是将女儿嫁给了一个不怎么样的人,那简直太正常了。

第24章

朝上有人,再加上沈正信并未阻拦,甚至做出了姿态,暗地里推了一把,所以朝廷的表彰,很快就下来了。在沈侯爷到达庄子的第三天就下来了,不光是有圣旨表彰,还有节孝牌坊。

沈侯爷带着沈夫人和沈如意领的圣旨,接了圣旨之后,笑着引了那礼部的官员进了庄子:“怎的是赵大人亲自过来了?这种小事儿,派下面的人来做不就行了吗?”

那位赵大人二十来岁的样子,倒显得十分圆滑,笑着捧拳给沈侯爷见礼:“下官这不是听说侯爷在庄子上,想要见见侯爷,这才抢了这差事吗?”

沈侯爷微微挑眉:“原来如此,那你可算是有福了,正好前两天,我在后山猎了些小玩意儿,味道很是鲜美,正好你这两天留下来尝尝。”

“我运气太好了,不枉我在礼部打破了头抢了这差事。”赵大人嘿嘿笑道,又转头和沈夫人说话:“这段时间,就有劳沈夫人了。”

这朝廷的旌表下来,可不光是有一张圣旨就完事儿了。沈侯爷虽然不是个好丈夫,也不是个好爹,却不能否认他的聪明才智,自打继承了侯爵,沈侯爷就十分用心的经营,在朝堂上,那也是举足轻重,深受皇上看重的。

所以,为了给沈侯爷面子,这圣旨之外,还有节孝牌坊要建。也就是说,赵大人的职责除了是来念一遍圣旨,还要去和当地官府打招呼,建立这节孝牌坊。

这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所以赵大人至少也要在青山镇停留三五天。等确定牌坊的建造开工了,他才能回京去复旨。

沈夫人大约是这段时间习惯了沈侯爷,胆气逐渐练大了些,这会儿也不见羞怯,笑的温温婉婉:“不麻烦,赵大人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我感谢赵大人都来不及呢。赵大人若是不嫌弃,就在庄子上住下来吧。”

沈侯爷早就知道礼部会有人来,所以一早就和沈如意说了。前面的院子半个月前就腾出来了,原先住着的下人们,不是去佃户家借住了,就是沈如意拿了银子在庄子周围的农户那里租了房子。

赵大人转头看沈侯爷,沈侯爷笑道:“赵大人可别嫌弃,地方虽然简陋,但本候的夫人也是让人用心收拾过的,一应铺盖都是新的,等会儿赵大人可以去瞧瞧,若是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尽管和我说。”

“既是夫人安排的,那定是十分周全的,下官谢谢夫人了。”赵大人忙给沈夫人行礼,沈夫人有些不知所措,说起来,这还是头一次有朝廷命官给她行礼呢,瞧一眼一边的沈侯爷,神情自在,脸上的笑容一如既往,沈夫人也安心了些,微微抬手虚扶了一把:“赵大人可别多礼,赵大人不辞辛苦的带来了好消息,我做这些也是应当的,赵大人可别和我客气。”

一边说着话,三个人一边进了庄子。沈侯爷伸手指了指:“这边的几个房间,都是已经收拾好的,赵大人先带人过去瞧瞧吧。”说着又转头看沈夫人:“夫人,时候不早了,该准备午膳了。赵大人等人一路赶来,定是十分辛苦的,早些用了膳,也好早些休息。对了,庄子里不是有几坛子好酒吗?一会儿都让人送过来。”

沈夫人应了一声,又笑着问了赵大人有没有什么忌口,这才转身进了二进院子。

赵大人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又转头看了看沈侯爷,心里则是有些疑惑,不是说这位沈夫人,是被沈侯爷送到庄子上,十年不许回京的吗?怎么瞧着这夫妻俩的样子,不像是十年没见面啊。

而且,沈夫人十年没见着自家相公,竟然也没半点儿怨妇神态,倒是自在的很。而沈侯爷,十年前能将妻女送出京,那定是十分讨厌这母女俩的,可现在瞧着,怎么对沈夫人这么的温柔呢?这夫妻俩,可真是够怪的。

心里虽然疑惑,但面子上可半点儿不显,随着沈侯爷进了正屋,赵大人就顺着沈侯爷的话说起京城的事情来了:“翰林院有几个人被提拔上去了,不过没一个被封大夫。”

从五品以上的文官,才有资格被封大夫。从五品是奉训大夫,正五品是奉议大夫。从四品是朝列大夫,正四品是中顺大夫。一直往上,到正一品的荣禄大夫。

而且,同品级的大夫还有初授,升授。这册封,是类似于一种荣耀的,虽然于官阶没多大的关系,但是文官的一种荣耀象征。

沈侯爷点点头,端着茶杯悠哉悠哉的拨了下茶叶:“都有哪几个上去了?”

“徐良,曹焜,孟翔…”赵大人笑着说道,心里有些小激动,他现在是正五品的员外郎,瞧着官职不低,但在京城那地方,五品官是排不上号的。他刚才也不算说谎,打听到沈侯爷是在这边之后,礼部想过来传旨的,没有五个也有三个,他也是费了一番力气才抢到这个差事的。

沈侯爷是谁?深受皇上看重,若是能搭上沈侯爷这条线…

想着,赵大人就说的越发的详细了:“内阁前几天也出了点儿事儿,有人到京府尹那里敲了大鼓,告刘大学士的侄子强占民女,皇上大怒,令人彻查此事。”

沈侯爷面上没什么表示,心思却转的飞快,刘大学士是曹学士一派的,和何学士正好对立着,首辅万学士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人生六十古来稀,万学士今年就大病了一场,差点儿起不来,想必再过两三年就不成了,曹学士和何学士都在内阁干了二十多年,若说最有希望升首辅的,那就是这两位了。

刘大学士这事情,指不定就是个开头。说起来这首辅之争,沈侯爷又忍不住扯了扯嘴角,之前沈夫人的事情,是高大人捅上去的,高大人是何学士一派的。

内阁和勋贵从来都是两个派系,内阁是要清,勋贵是要贵,基本上两派是没什么来往的。而沈夫人这事情,算是何学士的一个人情,哪怕自己不想要这个人情,将来都得还了。

眼下瞧着,曹学士这边是比较占优势的,因为曹学士当年曾当过皇上的伴读。

赵大人也不知道沈侯爷心里所想,喋喋不休的继续说道:“宋国公家的嫡次子,半个月前去打猎,然后摔断了腿,太医说是没可能会好了,宋国公这下子要头疼了,嫡长子病弱,嫡次子断了腿,这爵位将来可就麻烦了。”

沈夫人很快就让人送来了饭菜,还有几坛子好酒,那好酒还是方琴为了谢谢沈如意,从自家精挑细选了带过来的。

沈侯爷来了庄子上之后,沈如意就想到两位手帕交家里的龌龊事了,想着沈侯爷反正是难得发一次善心,自己若是不利用一下,实在是对不起沈侯爷十来年的冷心冷肺。所以,在和沈侯爷打了招呼之后,就给方家和黄家写了帖子。

当然不是请黄夫人和方夫人过来,而是替沈侯爷邀请了黄员外和方琴的爹。以沈侯爷的性子,原是不愿意见一个员外和一个商人的,但当沈如意满眼期待的看他的时候,鬼使神差的就答应了。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段时间除了清河县的知县林大人,他一个外人都没见过。现下嫡女有所求,他顺手帮一把也行。最重要的是,如意也说了,这些年她们母女多亏了人家的照顾,他若是不见见,之前那些功夫就白费了。

在他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见了黄员外和方琴的爹,也就随口闲话了两句,答谢了黄可儿和方琴这些年对沈如意的照顾,郑重答谢了黄夫人和方夫人对沈夫人的照顾,然后就送客了。

可对黄员外和方琴的爹来说,那可真是天大的事情了。被沈侯爷接待了啊,他们和沈侯爷一起喝茶了啊,还和沈侯爷亲切友好的说话了啊,简直就是祖宗八代积福了啊。

而且听听沈侯爷的话,那是感谢啊,感谢自家夫人和姑娘对侯爷的夫人侯爷的姑娘的照顾。这清河县,哪个是得了侯爷的谢谢的?除了知县林大人,就只有他们两个了。

两个人兴高采烈满面红光的回家,然后就差将各自的夫人和女儿供起来了。黄可儿和方琴后来再来见沈如意,也高兴的不行,一个是再不用担心自家后院的那些个姨娘们闹腾了,一个是再也不用担心娘亲被休了。

当然,这也不是说黄夫人和方夫人也就放松了警惕。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比如黄夫人的平衡管理,方夫人开始插手自家的生意。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和沈如意说的太详细了。

林知县很快就赶到青山镇了,和赵大人经过商量,确定了良辰吉日,就开始招聘工匠,准备修建牌坊的事情。放过鞭炮之后,沈侯爷出于避嫌,没出面,由赵大人亲手挖了第一捧土,这节孝牌坊,在青山镇百姓的围观下,开始动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节妇的牌坊叫贞节牌坊,孝妇的牌坊叫节孝牌坊,前者只能给死了老公的人立,后者只要是孝妇孝女,不管出嫁没有,都能立。

第25章

有沈侯爷当监工,再加上林知县也是个清官,这节孝牌坊很快就建好了,朝廷当初连带圣旨发下来的是有三千两的银子,两千两赏沈卢氏,另外一千两用来建造节孝牌坊。若在别的地方,完工之后,这银子也就不剩下多少了。到了沈卢氏这里,牌坊完工了,还剩下一半的银子。

不过,沈卢氏可没要这剩下的五百两银子,三百两送给了林芝县,剩下的二百两买了酒菜请了工匠,每人又发了十两银子的辛苦费。

沈侯爷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只瞧着沈夫人行事,心里则是暗暗点头,现在看来,这女人也不是半点儿长进都没有的。现在开始学着办事儿了,等日后回京,面对侯府的事情,也不会太没用了。自己再在旁边看护一些,定是能保她们母女活命的。

“明儿我就走了。”用晚膳的时候,沈侯爷就慢吞吞的发话了,沈夫人惊了一下:“明天?这么早?”

“不早了,父亲在这儿住了将近两个月了,他又不是没有差事的闲人。”沈如意笑眯眯的替沈侯爷说话:“指不定现在父亲回去,书房里要堆了多少需要处理的事情呢。再者,这两天天气也冷了,若是再晚一些,怕是就不好赶路了。”

实际上也就三五天的赶路时间,哪怕是到了冬天,也还是挺好赶路的。

沈侯爷看了一眼沈如意,随意点点头:“事情多,我在这里时间太长了,皇上那边也没法交代,你们母女且安心在庄子上住着,明年我派人来接你们…”

话没说完就被沈如意打断了:“父亲,不是明年,是后年的春天。”

沈侯爷微微皱眉,不过也没在意:“行吧,那就后年,等过完了年,我再来接你们,今年和明年,你们以前怎么过的,现在还怎么过,不过我会让人送月例银子过来的。三个月送一次,若是有什么短缺的,直接让人和我说就行了。”

沈夫人点点头:“我知道了,侯爷自己在京城,也要多多保重身子,没有人在侯爷身边伺候…”

沈如意轻咳了一声,沈夫人转头瞪她一眼,回头看了看沈侯爷继续说道:“侯爷可要自己注意着些身子,差事是办不完的,侯爷也不要太累了。”

“我知道。”沈侯爷点点头,放下手里的碗,侧头看沈夫人:“我给你留了个印章,若是有事儿,你直接写信回去。”

“我吃饱了,娘,你和父亲先说话,我去让人给父亲准备行礼,还有祖母那里,也得准备一些礼物才行。”沈如意有些牙酸,放了手里的碗,起身行了礼,就连忙出门去了。

沈夫人脸色通红,瞪着门口的身影不敢回头去看沈侯爷。沈侯爷轻笑了一声,伸手拉了沈夫人的手,沈夫人一惊,差点儿没跳起来。

这段时间,沈侯爷在这里住着,平日里的穿衣洗漱什么的,都是她亲力亲为的,可这自己去碰触,和沈侯爷来碰自己,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啊。

沈侯爷就像是没察觉出沈夫人的不自在,笑着将人转向自己,面对面:“夫人,有几句话,我走之前,必须要说给你听。”

沈夫人眨眨眼,沈侯爷收回手,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转头瞧见那一桌子的残羹剩饭,索性站起身往内室走。沈夫人愣了一下,也赶紧起身跟着往里面走。

“侯府,你想来也是有几分了解的。”沈侯爷坐在软榻上,伸手拿起茶杯看了看,沈夫人忙上前给他倒了一杯茶,沈侯爷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我也并非是为自己辩白,当初我送你们娘儿俩出京,确实是有些厌恶你们,不愿意看见你们。”

沈夫人脸色白了白,沈侯爷继续说道:“因为你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哭,但凡我看见你,你总是在路。再加上一个如意,她才三岁,看见你哭,自己也跟着哭,我一天到晚在外面忙的很,回家再对上你们两张哭脸,实在是腻歪的很。”

沈夫人喃喃两声,却没说出话。不哭怎么办?妯娌们一个个冷嘲热讽,姨娘们一个个趾高气昂,婆婆又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她实在是没办法,也就只能哭了。

“侯府里想要你死的,不是一两个。”沈侯爷皱了皱眉,语气也难得的带了几分波动:“就你那性子,我若是放任你和如意继续留在侯府,不过一年,你们娘儿俩就得有一个赔上性命。”

沈夫人脸色更白了:“谁会要害我们?”

没理由啊,自己又没生了嫡子,姨娘们没必要害死自己吧?就算自己生了嫡子,那害死了自己,沈侯爷不照样要续弦?来个更强硬的,哪儿有她好欺负?

妯娌们无缘无故的,去害死一个大嫂做什么?难不成害死自己了,她们就能当侯夫人?

“不过现在我瞧着,你倒是有几分改变了。”沈侯爷却不再往深处说了,看着沈夫人,沈侯爷勾了勾唇角:“愿意学着长进,很不错,我也有几分信心带你们母女回去了,如意年纪也不小了,我瞧着她挺聪明,又有几分机灵,若是耽误了,实在是可惜,过段时间,我会让人送两个嬷嬷过来,一个陪着你,一个教导如意规矩。”

沈夫人立马有几分紧张:“我倒是觉得,如意现在这样挺好的…她那性子,太野了,不适合…”

沈夫人说的结结巴巴,沈侯爷一眼就瞧出她要说的话,嗤笑了一声:“你以为我会将如意送到宫里?皇上今年都快五十多了,就是身体再好,怕是也…如意年纪轻轻,实在是没必要进宫博日子。再者,以我广平侯府的地位,难道还要如意进宫去争宠?”

“可是你说教导如意规矩…”沈夫人就是有几分害怕,一想到女儿之前说做的那个噩梦,就又梗着脖子和沈侯爷对峙,沈侯爷皱了皱眉,看的沈夫人心惊胆战的,身子绷的紧紧的,生怕沈侯爷等会儿拿茶杯砸自己。

“学规矩就一定要进宫吗?”沈侯爷有些不虞:“如意是我的嫡女,将来的婚事定不能太差了,不说门当户对,这家世上至少得能在京城排的上号,她是要给人当嫡妻的,这当人嫡妻的,不懂规矩能行?”

沈侯爷越说语气越不好:“你瞧瞧她现在这样子,连个账本都看不好,还得自己去记账,谁家的主母就整天捧着一个账本看的?谁家的主母要做点儿事情还得问身边的老嬷嬷的?她这样的,进门就能被身边的人捏在手里!学规矩可不光是学让你怎么走路怎么行礼怎么坐卧!”

沈夫人缩缩脖子,总算是明白了沈侯爷的意思,很是为自己误解了沈侯爷有些羞愧:“还是侯爷疼爱如意,我竟是没想到这些,我替如意谢谢侯爷了。”

沈侯爷缓了一口气,又端着茶杯抿了一口,沈夫人有些犹豫,不过又想到沈侯爷对自己和如意都挺好,为自己娘儿俩着想了,自己也得报答一下沈侯爷啊,果断开口:“那个,侯爷,您要是渴的话,先忍忍,饭后立马喝茶,对身子不好的,要不然,我给您拿个水果?”

沈侯爷瞪她一眼,放下茶杯:“还有读书写字的事情,如意有你教导,我倒是不用担心她不识字,琴棋书画这些东西,是额外的,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算了,反正成亲之后,谁也不是拿着这琴棋书画过日子的。只要会看账本,能看懂契书之类的东西,就差不多了,所以,我也就不给她请先生了。女红方面,你那手艺挺好,我想着她手艺也不会太差了。”

沈夫人笑呵呵的点头:“如意的手艺好的很,现在都快超过我了,对了,侯爷,之前如意给您做了件衣服,我正想着明儿让您试试的,既然您明儿要走,那就今天试试吧,有不合身的,正好我现在改改。”

沈侯爷可有可无的点点头,看着沈夫人去柜子里拿衣服。

松花绿的斜襟衣服上绣着翠绿的竹子,挺别致,也挺素雅,沈侯爷很满意,试穿之后发现尺寸完全合适,心里更满意了,闺女瞧着是不待见自己,但暗地里却给自己做了衣服,可见这心里,对他这个父亲还是有期盼的。

“行了,衣服装起来,我回京之后再穿。”赶路风尘仆仆的,可别弄脏了,洗个几次就不能穿了,实在是太浪费了。

“说了如意的事情,接下来就该说你的事情了。”沈侯爷继续坐在软榻上,示意沈夫人在自己对面坐下:“你这性子,若是就这么回了侯府,自己丢了性命就算了,连累了如意…”

沈夫人一激灵,脸色煞白,沈侯爷语调一如既往的优雅舒缓:“你不仅是要在侯府保住你自己,还要保住如意,就你现在这个样子,完全不行,所以我派个嬷嬷过来,她会教导你如何当一个侯夫人,当合格的侯府的主母,你若是做不到,现在就和我说,我会另外想办法,还让你们母女住在庄子上,保你们一世安康。”

作者有话要说:

沈侯爷一身金光站在院子里,抬着下巴,俯视一干人——尔等凡人,不要站本候身边!智商不够数的,通通蹲角落去!

第26章

沈夫人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说实话,她是喜欢在庄子上的生活的,不和人纷争,不用看人脸色,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没儿子,她也从来不觉得是遗憾,以为她有宝贝女儿。

可是,留在庄子上就真的好吗?如意原本是侯府的千金,跟着自己成了乡下的野丫头。如意原本能嫁个好人家,现在在庄子上长大,不说门第高的,门第一般的敢娶吗?

再者说,就是沈侯爷愿意不插手如意的婚事,那沈侯爷上面,可还有个老太太呢,保不准哪天老太太想起来了自己还有个孙女儿没派上用场呢,回头就将如意给接回去嫁人了。

好吧,就算自己能在老太太反应过来之前将如意给许配人了,可当娘的谁不想自己的宝贝过的是衣食无忧尊贵荣华?本身如意就长的漂亮,若是再加上嫁妆,只能嫁给一个普通人,那怎么去保住自己的嫁妆?

不对不对,绕进去了。沈夫人忙摇头,若是如意能嫁给普通人家,有沈侯爷在后面挡着,等如意生了孩子,照样能过的很好啊,而且普通人家事情少,不用勾心斗角的…

没等她想完,就见沈侯爷挑了挑眉:“先告诉你一声,我在朝堂上的政敌不少。”

沈夫人眨眨眼,有些不明白这句话怎么忽然就出现了。沈侯爷优雅的放下茶杯:“对付不了我,他们就有可能会对付我的家人,比如说,我的嫡长女…”

沈夫人脸色又白了几分,沈侯爷出了房门,见沈如意正站在院子里指挥丫鬟们往马车上塞东西,就叫了她一声:“我问你,若是能选择,你是愿意跟我回京,还是愿意留在庄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