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二老爷忙追过去:“大哥,你怎么能…”

“要不然怎么样?”沈侯爷斜睨了他一眼:“破了的神像你要打算如何处置?”

以往换下来的旧神像,都是要等到正月初七迎灶王的时候再摔碎的。可这摔新神像的事情,谁家也没出过,更没人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会不会惹恼了灶王爷?”沈三老爷也是愁眉不展,跟在沈侯爷身后抱怨:“这是怎么回事儿?换神像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也会出了差池,这神像是谁请回来的?这可真是…”

沈二老爷也有些不满:“大哥,今儿这事情,实在是…这祭灶这么重要的事情…”

沈侯爷不发一言,就当是没听见。进了长春园的大门,就听见老太太正在说话:“你们年纪小,自是不知道,这祭灶啊,规矩可多了,那神像是半点儿不能怠慢的,换神像的时候,一定得小心翼翼,不能磕了碰了…”

沈佳美笑嘻嘻的问道:“祖母,那万一磕碰了怎么办啊?”

沈侯爷站在门外,微微皱了皱眉,沈三老爷却像是没看见沈侯爷的脸色,一边叹气一边问道:“大哥,今儿这事情,真不能糊弄过去,这可是神像啊,现在是祭灶,还能等迎灶王的时候再请新的神像,可等除夕敬神的时候,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到时候你可怎么挽回?”

老太太在里面听见声音,忙扬声问道:“你们祭灶回来了?怎么,老三,我听你说什么挽回不挽回的,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小丫鬟掀开门帘,沈侯爷率先进门,接着是沈二老爷和沈三老爷。

“并没什么大事儿。”沈侯爷慢吞吞的说道,他话音刚落,沈三老爷就瞪大了眼睛:“大哥!这还不是大事儿!这可是祭灶!咱们家明年怎么样,都要看今儿了!这若不是大事儿,那什么才是大事儿?”

老太太急忙追问:“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

沈侯爷抬眼瞧了瞧一脸愤慨焦急的沈三老爷,再看一眼一脸关切担忧的老太太,嘴角勾出个冷笑,沈二老爷闭上微开的唇瓣——大哥的脾气可不怎么好,娘和三弟要算计什么,他倒是不反对,可千不该万不该的将大哥也给算计进去。

自己今儿可不能掺和这事情,就像是媳妇说的,让三房那两个傻不啦叽的冲到前面,正面和大房去交锋,自己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二房,只要跟在后面捡便宜就行了。

大哥有地位,三弟有靠山,自己可什么都没有。胡乱掺和进去,指不定就要赔个精光了。

沈二老爷思量间,沈三老爷已经是气哄哄的将事情给说了一遍:“若是除夕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到时候可不光是摔神像这么简单了,到时候应该怎么办?所以说,这事情,一定得仔细查了,看是哪个奴才不上心,竟然是弄坏了神像!”

老太太也生气,转头看沈侯爷:“老大,你三弟说的有道理,这换神像可不是小事情,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神像还能等,可这玉皇大帝看门神之类的,却是不能等的,这种事情,绝不能姑息,一定得仔细查!”

说完,犹犹豫豫的看沈如意,又叹气:“老大啊,不是我说,如意到底是年纪还小,不知道轻重…”

沈侯爷摆摆手,打断老太太的话:“这神像,可不是如意亲自去买的。”

“我知道不是如意亲自去买的,可她一个女孩子家家的,又不能亲自检查…”老太太叹口气,未出嫁的女孩子是不能碰神像的,当然,除了嫦娥和织女这一类的神像。

“可到底是她疏忽了。”老太太有些不忍心的说道:“换神像这样的事情,咱们能给弥补一下,可这接下来,还要祭神,除夕之后还得接待亲朋好友,还得走亲访友,你看是不是让如意先将管家的事情给放一放?”

“如意也到了年纪了,总不能一直窝在家里吧?”老太太一边说,一边招手示意沈如意到自己身边,怜爱的摸了摸沈如意的脑袋:“过年的时候正好应该出门见见人,怎么能一直将大好年华耗在账本上是不是?”

这是棒子加甜枣,先是拿神像的事情指责沈如意的过失,又是用这过年的繁华引~诱沈如意。

“祖母,我知道您关心我,不过啊,您多虑了。”沈如意笑嘻嘻的摇头:“这府里的事情,又不是要我亲力亲为的,我不过是看看账本,听她们说说事情该怎么做,然后吩咐她们做事情去,布置好了,我不就空闲了吗?”

沈三夫人摇头:“如意啊,你到底是年纪小,说的时候听妥当,可办事儿的时候就容易出差池了,你看看,今儿祭灶这事情,好端端的,神像忽然就裂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一个弄不好…这事儿可是经了你的手的,你说,这后果谁来承担?”

“三婶娘的意思是,咱们府上的下人就不能做错事?一旦做错了,那就是当主子的错?”沈如意一脸吃惊愕然:“那二堂弟房里的丫鬟前段时间打破了一个青花瓷的美人瓶,三婶娘怎么能将那丫鬟打了个半死呢?不是应该处罚二堂弟的吗?”

沈三夫人皱了皱眉:“如意,你何必强词夺理呢?这管家的事情,怎么能和别的事情相比?”

“三婶娘,现在三房的事情,是您管着的吧?”沈如意打断她的话问道,沈三夫人点点头,老太太已经是明白沈如意的意思了,忙开口截过话头:“如意,虽然这事情不是你的错,但到底是你当家的时候出了这么一出,也是你用人不当,办事不周全的原因,你年纪还小,所以我就想着,过年这段时间,还是让你娘先主事,老大,你觉得如何?”

沈如意微微挑眉,原来不是为了换沈三夫人上场啊?

沈侯爷看了一眼沈如意,又看看沈夫人,摇头,温温和和的解释:“婉心有了身子,不宜劳心劳力,这管家的事情,还是不要插手了。我倒是觉得,如意做的挺好的,这么长时间,不过是出了这么一个差错,以后还是如意管着吧。”

沈三老爷瞪大眼睛:“这么点儿差错?大哥,这个事情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4 章

沈侯爷自己不太在乎什么鬼神,可架不住别人相信,尤其是沈三老爷,简直要将这事情看的比天还大了,反正嘟嘟囔囔的,就是说这个事情不能就这么轻易放下了。

听他唠叨了半天,沈侯爷实在是有些不耐烦:“那按照你的说法,是想要怎么做?这事情就赖上如意了?就非得如意三跪九叩的到神像前去跪个三天三夜?”

沈三老爷脸色一僵,忙不迭的摆手:“我不是这个意思。”真要让沈如意去跪,别说是三天三夜了,哪怕是三个时辰,都要传出他虐待侄女儿的话来了。这神像碎了的事情虽然重要,但又不是没有弥补的方法,当时沈侯爷反应快,那一招也算是将事情给糊弄过去了,他若是还坚持让侄女儿去赔罪,就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沈三夫人忙笑道:“大哥,正武也不是那个意思,他想说的是,这大过年的,事情特别多,祭灶只是个开始,如意到底是年纪小,事情一多就有些忙不过来。她又要照顾大嫂,又要照顾大哥你,还要管理家事,稍一疏忽,怕是又要出现今儿这种事情了。”

沈侯爷不说话,沈三夫人看了看沈夫人,又看了看沈如意,继续笑道:“咱们都心疼如意小小年纪就忙的脚不沾地,所以啊,就想着找个人给如意分担一下。”

沈夫人忙笑道:“三弟妹心疼如意,我也是知道的,不过如意也并没有…”顿了一下,沈夫人说不下去了,沈如意若是没有那么忙,那神像的事情就不应该出错。

沈侯爷皱了皱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是偶尔出错一次,你们还想怎么样?”

老太太一脸为难:“我知道你心疼你媳妇儿和闺女,可这事情,和你三弟说的一样,确实不是什么小事儿。就和你三弟妹说的,我们也都知道,如意是太忙了,她年纪还小,这一忙起来,难免就有疏忽,只是呢,咱们家又没有人能代替如意管家,所以我就想着,找个人帮帮如意。如意现在呢,是又要照顾婉心,又要照顾你,还要管家,我觉得,索性就让如意只管管家这些事情吧。”

说着,看沈夫人:“你和正信身边,我另外派几个人过去,两个照顾你,两个去照顾正信,你觉得如何?”

不等沈夫人开口,老太太又说道::“你这有了身子,想要照顾正信怕也是有心无力,你们院子里的几个姨娘,老的老蠢的蠢,别说是伺候正信了,别惹了正信生气就是好的了。”

沈如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最终目的是在这儿。再仔细想想,有沈侯爷的支持,自己管家这事儿,老太太是真没办法反对了。所以,就只能是趁机提出一点儿别的要求。

可这当婆婆的,想要送几个水嫩嫩的小丫鬟去伺候怀了孕的媳妇,这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吗?老太太怎么就非得绕这么一个大圈下来?

没等想明白呢,就听沈侯爷十分不耐烦的说道:“不用了,我们院子里,自有丫鬟婆子,若是实在是不够用,就从下面挑选几个过来,娘你正在静养,这些事情就不用管了。”

老太太的脸色当即就有些不好看了,不过目的尚未达到,只能忍气吞声:“那怎么可以!婉心和如意才回来几天?满打满算,连四个月都不到!她们哪儿知道什么人好用什么人不好用?”

说着,还不停的看沈夫人,按照规矩,这会儿,就应该是沈夫人站出来,毕恭毕敬的赔罪说自己没想到这一点儿,然后恭恭敬敬的将长辈赏赐下来的人领回去。

哪儿跟这个沈卢氏一样,那就是个木头!别以为只坐着不说话就行了!

老太太提高声音:“婉心,你说是不是?不管是哪家,都是这规矩,身为媳妇,就得替自家相公将什么都想到!你有了身子不能伺候正信,王姨娘她们又是上了年纪了,你说,是不是该找几个人替你伺候着正信?你若是实在不放心,那回头你找好了人,我将卖身契都给你?”

这话说的有点儿诛心,当长辈的想给儿子弄个通房丫鬟,那是光明正大天经地义顺应人和谁也不能说不对的,哪怕是皇上站这儿,也不能说老太太做得不对。

可沈夫人你觉得你婆婆弄来的人不可信,非得要卖身契,这是打着什么主意?这是不孝啊,老太太不主动给,你是万万不能主动要的。

“老太太说哪里的话,您办事儿,我还能不放心吗?”沈夫人忙赔笑,沈如意眨眨眼,十分疑惑不解:“祖母,为什么非得另外找人伺候我父亲?二叔父和三叔父也很忙,他们身边也有伺候的人吗?咱们府上丫鬟婆子小厮不少吧,为什么还要找水嫩嫩的小丫鬟?”

沈侯爷微微挑眉,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就有些尴尬了,沈二夫人忙起身行礼:“老太太,佳美有些不舒服,我先带她去花厅拿点儿点心吃。”

沈佳美要开口,却被沈二夫人拽了一把,随后娘儿俩就急忙忙的撤退了。

沈云柔有些迷茫,沈夫人忙笑道:“你是当姐姐的,快去看看你三妹如何了。”这些话题不管小姑娘们能不能听懂,反正是一律不许听的。哪怕对沈如意来说,这些都是小儿科,不就是弄个通房什么的吗?可没成亲,就是不能听。

沈侯爷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老太太总算是想起来了,自己刚才竟是忘记将这些个孙女儿们先赶出去了。

“我说,这祭灶的糖烧饼,是都不打算吃了吧?”沈侯爷已经快忍耐到极点了,伸手在桌子上敲了敲,又看老太太:“娘,您是忘了我几年前说过的话吧?您既然是上了年纪,该吃吃,该喝喝,该静养就静养,我这院子里的事情就不劳烦…”

没等沈侯爷说完,沈三老爷就怒了:“大哥你什么意思!有这么和娘亲说话的吗?娘再怎么样也是为了你好,你不领情就算了,还出言顶撞!”

说着冷笑一声:“果然是官儿当大了,这官威就出来了,不光是在朝堂上对别人使,那不过瘾,回头还要对自己的老娘使!大哥果然是厉害!”

沈侯爷轻飘飘的看了他一眼:“三弟,你若是不会说话,那就闭嘴,或者,我抽空送你到西北呆几年?”

沈三老爷脸色铁青,他现在是有点儿小本事,可沈三夫人娘家没助力,沈侯爷本事的很,说将他调走,那就能连这个年都不用过了。

“老大你什么意思!”老太太更怒:“我还没死呢你就要想办法将你弟弟给弄走了?生怕我死的太晚是不是?”

沈侯爷没出声,老太太占据最有利的优势,沈侯爷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不能完全不将老太太放在眼里。再者说了,那是亲娘,沈侯爷更是不可能出手将老太太弄死弄残的。

只是,到底是有些气闷,沈侯爷一甩袖子起身走人了,沈夫人忙跟上:“相公,糖烧饼还没吃呢。”

沈侯爷冷笑一声:“不吃了!时候不早了,你身子重,天寒地冻的,你也赶紧回去,可别半路上摔跤了,如意,扶着你娘亲。”

沈如意忙上前一步扶着沈夫人,陆嬷嬷和宋嬷嬷在院子里站着,瞧见她们出来,也没敢出声,一左一右的护着沈如意母女,跟着沈侯爷回正院。

沈侯爷脸色有些铁青,坐在软榻上半响不说话。

沈如意上辈子就有些好奇了,难不成沈侯爷不是老太太亲生的?怎么老太太那态度,对着亲生儿子就跟对着,虽然没当仇人,那也是瞧哪儿哪儿不顺眼了。

“父亲,现在外面那么冷,你晚上也别去前院了,就留在这儿吧?我让厨房做些酸汤,您就着烧饼吃一些?”沈如意笑嘻嘻的问道,沈侯爷到底功力高深,缓了缓神色,就差不多调整过来了,端着架子点了点头。

沈如意忙呼呼的出去吩咐了,大冬天的,晚上喝一碗酸酸辣辣的汤,再吃两个热腾腾的糖烧饼,桌子上十分精致特别美味的菜倒是没怎么动。

吃完饭,沈如意撤退,将房间留给那夫妻俩。

沈夫人扶着腰起身,慢吞吞的到沈侯爷身边坐下。原先,沈夫人对沈侯爷还是有些害怕的,可真在一起过了几个月,那点儿害怕就没了——沈侯爷不打人啊,连一句重话都没说过,还挺维护她们母女两个的,怎么看怎么是大好人,沈夫人怎么可能会怕沈侯爷?

当然,沈如意知道沈夫人的想法的时候,还庆幸了一番呢,果然是傻人有傻福。自家娘亲不开窍,倒也有不开窍的好处。

“侯爷,不如,咱们要两个丫鬟?”沈夫人伸出手指示意了一下:“一个都不要,老太太就太没面子了,这眼瞧着要过年了,为了这个和老太太斗,太没意思了些。那进了咱们院子的丫鬟,将来要做点儿什么,还不都是要听咱们的吩咐?”

沈侯爷冷笑一声:“你就不怕她们是听了老太太的吩咐,来弄死你肚子里的孩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5 章

沈夫人瞪大眼睛,沈侯爷大约是想到什么不好的往事了,微微蹙眉,不太愿意继续往下说了:“你就歇了那个心思吧,现如今,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分的呆着,等过几个月,平平安安的生个孩子。”

说完,不等沈夫人反应,自己叫了丫鬟婆子进来伺候,洗了澡就躺床上睡觉,没等沈夫人换好衣服,那边已经是呼吸平稳了。沈夫人犹犹豫豫的在床边站了一会儿,也跟着躺下。

第二天沈如意就来打听情况了:“我瞧着父亲昨晚上那脸色不太对劲儿,娘你有没有开解父亲几句?”

沈夫人现在已经是习惯了,遇事都会拿出来和沈如意商量:“我想了想,会不会是当年老太太给的几个姨娘弄出了什么事请,说起来也奇怪,我刚进沈家的大门的时候,你父亲还有两个姨娘,一个是江姨娘,一个是宝姨娘,现在回来,竟好像是府里没这两个人一样。”

这么一想,事情好像就很清楚了——定是老太太当年送给沈侯爷的姨娘在沈侯爷的子嗣上做出了什么事情,沈侯爷偌大年纪,又从来不是个守身如玉的,膝下竟然只有沈明修一个儿子,不说是在同等地位的男人中比了,就是府里的沈二老爷和沈三老爷,沈侯爷都比不过。

“王姨娘定是清楚这里面的事情吧?”沈夫人悄声问道,沈如意摆摆手:“娘,这事情你就别去打听了,一来事关父亲的面子问题,你看这府里,那两个姨娘就好像是从来没存在过一样,若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有这两个人。”

就是上辈子,沈如意都没听说过什么江姨娘宝姨娘的。

“父亲既然不愿意让人说,你这么急慌慌的去打听,父亲知道会怎么想?”沈如意耐心劝道,当然,她也是有好奇心的,沈侯爷那个高高在上,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到目前为止,她和沈夫人见过的地位最高的男人啊,毫不夸张的说,那是犹如天神一般的存在啊。

这样的人,竟然有八卦可以打听!说不定很多年前,还有过很多很多挫折,还吃过不少亏,很多年前沈侯爷还是个愣头青!

一想到能打听这样的沈侯爷以前的八卦,沈如意心里那股隐秘的兴奋感冲的她脸都涨红了。只是,冲动过后,理智就回来了。以前的沈侯爷,那也是以前了。

现在的沈侯爷,那可是个摸不得的睡老虎,不吭不哈的时候看着挺和蔼的,可真要恼了,那是谁都不敢上前摸毛的。

沈如意很清楚自己和沈夫人的斤两,那是沈侯爷一口吞下去都不带嚼的,连塞牙缝都有些小。所以,拽胡须将老虎叫起来的事情,她们两个可担不起。

“再者,咱们不清楚这其中的因由,贸贸然的去打听,说不定一个疏忽,就要别人当枪使了,娘你现在最金贵的就是自己的肚子了,拿一个还不知道真假的八卦去和你肚子里的孩子比较,哪个更重要?”

那还用问吗?沈夫人摸摸肚子,立马点头:“那行,这事情咱们就不问了。不过,老太太那里…”

沈如意不在意的摆摆手:“那什么,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娘您是要听我父亲的,祖母也是要听我父亲的,回头祖母要是再和你说这个姨娘的事情,您只管往父亲身上推就行了。若是祖母强逼着带回来几个丫鬟,回头你就送到外院父亲的院子里。”

沈夫人有些犹豫:“你父亲会生气吧?”

“生呗,反正只要不冲你撒火就行了。”沈如意笑眯眯的说道,和往常一样,弯腰趴在沈夫人的肚子上听了听,沈夫人哭笑不得:“这都没显怀呢,什么声音都没有,你听个什么劲儿?”

沈如意伸手摸摸沈夫人的肚子:“我天天听,他什么时候有动静了我不就知道了?娘你等会儿就在屋子里散散步,让陈嬷嬷扶着你,那个针线…”

因着沈夫人和沈如意能回京,最大的恩人是太后娘娘,其次是何老太太和高夫人,所以沈夫人总得有些表示。高夫人那边,算是沈侯爷的政敌,不能太过于重视,所以只备些家常礼送过去就行了。

何大人是要当首辅的人了,又和沈夫人的父亲卢大人当年是同年,所以得重视。而太后娘娘那里,虽然很不在乎沈夫人的那点儿东西,但沈夫人不能不做出表示。

所以这两个,沈夫人是要亲手做一些东西的。何老太太那里是一个抹额,太后那边是一本佛经。沈夫人从回京那天就开始做了,但一直是忙的很,做了几个月也没做完。

好不容易等沈如意接管了侯府的事情,沈夫人得空了,却又有了身子。

怀孕的时候若是针线活儿做多了,对眼睛是很不好的。

沈夫人笑着摇摇头:“并无大碍的,那抹额已经做好了,佛经也就剩下几页了,我一天就做那么一炷香的时间,足够了,你就放心吧,这会儿时候也不早了,那些管事嬷嬷也该来回话了,你快去吧。”

沈如意点点头,又叮嘱陆嬷嬷:“一定不能让母亲做太多针线活儿,反正我也学的差不多了,回头补两针也是可以的,让我娘多休息,怎么照顾孕妇,你心里也有数儿,我可就全拜托你了。”

陆嬷嬷比沈如意还上心呢,她这辈子都要伺候着沈夫人了,那自然是沈夫人的地位越稳固她越放心的。

沈云柔要学规矩,王姨娘一冬天都窝在自己院子里教导沈明修怎么讨沈侯爷喜欢,老太太要静养,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没资格,整个侯府差不多就是沈如意的天下了。

只可惜,辈分儿太低。

等管事嬷嬷们回去,沈二夫人就带人过来了,手里拿着礼单:“我瞧了瞧,今年的礼单有些太薄了,往年都是按照一千两银子来置办的,如意刚回京,大约是不清楚京城的物价,这些个瓷器,已经不太值钱了,算下来,这礼单也就五六百两。”

沈如意瞄了一眼,是侯府给沈二夫人娘家准备的年礼。

“我瞧着库房还有几盆金钱树,不如我搬一盆?正好能补上。”沈二夫人笑眯眯的说道,沈如意摇头:“那金钱树是有数儿的,都已经定下来了,要送哪家,我父亲也早就说过了,祖母那边也打过招呼了。”

所谓的金钱树,是真的金钱树,银子铸浇而成,上面的叶子花朵多是宝石黄金,很是富贵,一盆下来至少了也得一千两银子。沈二夫人这胃口,可真是够大的。

垂了眼帘,沈如意伸手拿过沈二夫人手里的礼单:“若是二婶娘不满意我这个礼单,不如我直接给二婶娘准备银子,回头二婶娘自己去买?”

沈二夫人脸色沉了沉:“这都年底了,东西一天一个价儿,再者说,这会儿就是有银子,能不能买到东西还是两说,每年这节礼,都是侯府准备的,若是我自己去准备,这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侯府要分家了呢。”

沈如意也笑:“二婶娘说的也有道理,那不如这样吧,二婶娘的库房里,应当也是有不少好东西的,二婶娘暂且拿出来估价充作节礼,回头我还是将这一千两银子补给你?”

沈二夫人皱眉:“我那库房里的都是我自己的嫁妆,哪儿用自己的嫁妆当节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侯府已经穷到要用女人家的嫁妆了!如意啊,你年纪小不懂事儿,以后这话可不能随随便便乱说了知道吗?”

“多谢二婶娘指点,不过,二婶娘这礼单,确实是不能再增加了。”沈如意很遗憾的摇头:“你这边的礼单,和三婶娘的是一样的,不过是小细节不一样,就比如这一套的青花瓷,您这个是孔雀绿釉青花,三婶娘的是豆青釉青花,你这边的茶叶是两斤银针,两斤碧螺春,三婶娘那边的是两斤瓜片,两斤龙井…”

沈二夫人不耐烦的摆摆手:“这个我知道,我也知道如意你最是公平,可你也不想想,我和你三婶娘的情况能一样吗?我娘家是什么人家?你那三婶娘是出身什么人家?”

沈如意微微蹙眉:“二婶娘,您的意思我也明白,我问了我父亲,这个,可都是我父亲的意思,您怕是不知道,我娘往卢家送的节礼,也不过是比照着高了三成而已。”

沈夫人是侯夫人,这地位原本就比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高。更直观一点儿的说,沈夫人才是这侯府的女主人,她就是愿意将整个侯府都搬回卢家,只要沈侯爷没意见,那就能直接搬。

可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不行,哪怕侯府愿意给她们准备节礼,那也不过是情分问题。侯府真不愿意准备,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也没地方说理。

这会儿听闻沈夫人的节礼也不过是高三成,沈二夫人虽然心里觉得很应当如此,面上却不能再说自己拿的少了。支支吾吾了一会儿,干脆起身走人了。

沈如意摇摇头,叫了夏蝉过来低声吩咐了几句,夏蝉忙点头,静悄悄的出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6 章

沈三夫人倒是聪明,没直接找上沈如意,迂迂回回的去找老太太告状:“我也不是贪这点子东西,只是,往年这礼单都是比这高三成的,这忽然招呼都不打一个的,降了三成,让我爹怎么想?搞不好还要以为咱们侯府要和我娘家断绝交往呢。”

老太太皱眉,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冷哼了一声,沈三夫人早摸清楚了老太太的脾气,见她不高兴,却没有看自己,就知道不是在生自己的气,那就肯定是在生沈如意的气了,沈三夫人嘴角立马就弯起来了。

不过,这会儿不是得意的时候。沈三夫人又将自己的表情控制好:“卢家那边,以前咱们从不曾送过节礼,现在忽然送过去,那卢家的人该不会以为大嫂能在侯府做主了,以后就能时不时的上门打打秋风了?”

沈夫人娘家的亲戚,早已经不亲近了。卢大人当年是卢家的旁支,本就和嫡支不怎么亲近,又因着人丁稀薄,上无叔伯,中无兄弟,下无子嗣,更是差点儿没被卢家主支给彻底忘记。

后来卢大人过世,卢夫人呆在京城守着沈夫人长大,嫁人,然后过世,也不怎么和卢家的人联系。沈夫人又是从小在京城长大,卢家的族人更是见都没见过。

沈夫人自己不说,老太太乐的当没有这门姻亲。这准备节礼的事情,一向都是后宅妇人做主的,沈老侯爷的承诺是给卢大人的,不是给卢家的,沈侯爷当年也看不上沈夫人,自是谁也不会有意见。

所以,从沈夫人嫁进来到现在,卢家的节礼,是一次都没有准备过。

沈如意这次特意为卢家准备节礼,并非是想要讨好卢家,卢家虽然是世家大族,但经过这么些年,又没出多少能人,早就不成气候了。沈如意是想收拢卢大人以前留下来的人脉,感情什么的,那都是走出来的,你扔在一边不管,再深厚的感情,也要一点点儿的磨没了的。

只是,也不知道这会儿能不能捡起来,毕竟,卢大人都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