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正要发脾气,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硬生生的给忍下去了:“你二嫂那边的节礼,和你的是一样的?”这过年的节礼,亲近些的人家,是早早准备,年前就送的。不太亲近的人家,就是上门做客拜访的时候直接带过来。

腊月二十八九,这两天基本上就是送礼的时候。礼单是肯定要在这之前定好的,沈如意是参考了前例之后,增增减减给定下来的。

沈三夫人点点头:“只瞧着不一样,算下来是一样的。”

老太太让人去叫了沈如意,沈如意进门行了礼,就听老太太问道:“你这节礼的礼单,是按照之前的定例来办的?”

沈如意不忙着回话,先瞧了一眼沈三夫人:“祖母,这事儿是谁和您说的?”

老太太皱眉:“你别管是谁和我说的,你只说这礼单,你是按照哪个前例来的?”

“祖母,我不能不管啊,之前太医可是说了,要您静养一年的,什么是静养?”沈如意一脸不赞成的看了一眼沈三夫人:“你本来就因为情绪起伏过大身子不舒服,又要被人打扰,整天里想这个想那个的,身子怎么能好?”

“管家的事情繁琐杂乱,我也没什么经验,就这样我都不敢来打扰祖母您。”沈如意皱眉,十分不悦:“不管怎么说,祖母您的身子是最重要的,您应该好好静养才是,胡乱打扰您的,就没想过您老的身子?”

沈三夫人脸色都青了,这是要往她头上套个不孝的帽子?

“不是谁来和我说的,是我找人问的。”老太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气:“我知道你年纪,你娘又有了身子,虽说你挺聪明,但偌大一个侯府,出了一点儿的差池,那就是大事情,我不太放心。”

“祖母,您不用担心,就是出了差池,有父亲帮我转圜,定是会无碍的。”沈如意忙笑道,老太太皱眉:“你父亲每日里上朝理事,忙的很,哪儿有时间管这后宅事情?大好男儿,上次我就不说了,你到底是他亲闺女,他愿意帮你说两句那也没什么,只是哪儿能时不时的就问问后院的事情?”

沈如意不说话,老太太发了一顿火之后又将话题扯回来了:“这礼单,你是怎么定下来的?”

“是照前例定下了的,不过,因着我和我娘之前不在侯府,侯府也没准备过卢家的节礼。我没经验,又不敢打扰祖母,就查看了侯府四十年前的定例,当然,那会儿的物价和现在的不一样,不过看一下别的东西,也差不多能估算出来。祖母当时是侯夫人,送往陈家的节礼是一千六百银子…”

老太太的脸颊抽了抽,沈如意笑着继续说道:“叔祖母送往娘家的节礼是八百两银子。原本按照这个前例算的话…”

沈如意轻飘飘的看了一眼沈三夫人,那沈夫人送往娘家的节礼应该是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的两倍的。可现在,不过是多了三成而已。

“不过我想着,我娘和我也多年没和卢家联系了,用不着送那么多,我外祖父和外祖母过世的早,不比二婶娘和三婶娘,所以,这翻倍就不用了。只是,我娘的身份在那儿放着,又有祖母当年的前例,所以,我娘这边,怎么也得比二婶娘和三婶娘这边多一些才是。”

沈三夫人那眼神,复杂的很,沈如意小小年纪,竟是翻看了几十年前的账册?

“可现下瞧着,三婶娘好像不怎么满意,要不然,咱们还是按照前例来?”沈如意犹犹豫豫的问道,不等老太太说话,沈三夫人就忙摆手:“不用不用,我满意的很。只是,我想换一换这些东西,我爹不太喜欢这青花瓷,我记得库房有一套白玉杯,不如换成那个?”

沈如意有些愕然,这三夫人脑子没问题吧?或者她以为全天下的人都是傻瓜?瓷器换玉器,她还真敢想啊。

“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二婶娘那边…”沈如意有些为难,沈三夫人忙说道:“这个不用急,回头我和二嫂商量一下,我自己再补贴二嫂一些东西。”

沈三夫人大包大揽,沈如意摇摇头:“我现在不能答应三婶娘,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既然受祖母的看重,主管府里的事情,那就不能太过于随行了。要不然,今儿三婶娘说换一换,明儿二婶娘说换一换,那我娘那里,肯定也得换,这换来换去的,指不定就要将侯府给搬空了。”

沈如意时时刻刻的将沈夫人的身份给抬到沈二夫人和沈三夫人上面:“侯府家大业大,怕是也不在乎这些银钱,可咱们侯府在京城,也不是能横着走的人家,前面还有国公夫人王妃什么的,咱们难不成还要越过这些人家?”

别看这送节礼是各自家里私底下的事情,但炫富这种事情,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干的。高一些低一些,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内,也不怎么会有人注意到,可你要是高出太多,那可就成问题了。

沈三夫人扯扯嘴角,转头看老太太,老太太摆手:“你想太多了,咱们侯府在京城也是数得上的人家,家底多少,基本上也都心里有数儿,咱们送的少了,反而是让人怀疑,所以,今年的节礼,就多一些,每家多五百两吧。”

反正是公中出钱,老太太一点儿都不心疼。只是,另外两个也得了好处,老太太对此还是很不高兴的,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办法,只好换了一句:“至于回礼,各房自己收着就行了。”

沈如意抿抿唇:“若是这样,不如各房自己准备节礼?”

凭什么掏钱了还不能收回一些啊?公中的钱难倒就是白捡回来的?你们两房倒是好意思占便宜,送礼的时候要 公中出钱,回礼的时候就各自放自己腰包了啊?长房难倒就是冤大头?

老太太顿时绷了脸:“谁让你这么和长辈说话的?”

“回祖母,实在是没这个前例,若是公中出钱,这回礼自然也是要回到公中的。谁家愿意私底下补贴,那是私底下的事情。可若是回礼是回到各房的,那这送礼…”

沈如意皱了皱眉:“或者各房折了银钱送到公中?再或者,就算是公中发下来的月例银子?”

“你对着长辈就是这个态度!”老太太怒,沈如意却浑不在意,这可不是前朝,地位高的女人还能养几个女侍卫什么的。这后院的女人,不要脸有不要脸的斗法,要脸有要脸的斗法。

沈如意不在乎脸面,沈夫人是急着站住脚,对上一个很要名声的老太太,做足了泼皮样子即可。不在乎女戒女则上的那些条条框框了,反而会有更广阔的道路走。

沈如意不在乎老太太的话,就是传出去,不过是说沈如意不孝顺,有了这名声,以后就嫁不出去了。可嫁不出去,沈如意更高兴。

更何况,外面的各种传言,不过是看谁的地位高,谁更会演戏。原先老太太是侯府的老封君,那地位是不可撼动,所以大家愿意给老太太面子,赞她菩萨心肠什么的。

可现在沈夫人是侯夫人,以后这侯府的女主人指不定是谁,所以也少不了人传沈夫人孝顺能干。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拉肚子拉的菊花残,坐都坐不住,今儿来了大姨妈肚子疼,还是坐不住… 

第 57 章

不管老太太如何说,反正沈如意就一句话——要么回礼回到公中,要么各房自己掏礼钱。这次她的底气可不是沈侯爷给的,而是各家都这规矩。

老太太那一套,暗地里来没事儿,明着就说不出口了。

沈如意也不愿意来来回回的和老太太扯皮,笑着起身行礼:“祖母,我还有事儿,就先不陪您了,你若是闲着无聊,想要晚辈陪伴,不如叫了二妹和三妹过来,三婶娘虽然也是一片孝心,但到底是到了年底,三叔父院子里事情也多,万一三婶娘忙过头了,一不小心对您说了什么,那岂不是打扰了您静养吗?祖母原本只需要静养一年,若是这身子养不好,这静养的时间,可就要一拖再拖了。”

沈三夫人脸色涨红,张嘴要辩解,沈如意却没她留空子:“之前三婶娘说三弟年纪太小,不能搬到前院去住,明修在前院也住了不少时间了,瞧着比以前更结实了,二弟和四弟若是搬过去,定也能养的白白胖胖的,不如等过了年,将两个人也送到前院?三婶娘回去和三叔父商量一下?咱们侯府现在还没分家,孩子还是要一起教养的,三婶娘若是决定好了,回头和我说一声。”

沈三夫人剩下的话就说不出口了,她本事再大,前院还是没办法插手的。

沈如意笑着告辞,沈三夫人有些坐立不安:“老太太,明祥他们…”

老太太伸手捏了捏眉心:“你和老三商量去吧,他们到了年纪,也确实是该住到外院了,不过,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住的近一些也能互相照看。”

“是,我知道了。”沈三夫人忙笑道,又犹犹豫豫:“这节礼的事情…”

“你回头去和你二嫂商量一下。”老太太想了一下说道:“你二嫂那人,最是稳重,看她是个什么意思。实在不行,我也没办法。”

老太太自己的私库是很可观的,但是不代表她愿意拿自己的银子去补贴儿媳。

沈三夫人忙点头应了,辞别老太太,回自己的院子里刚进屋坐下,身边的廖嬷嬷就过来了:“夫人,老奴觉得,红柳那边,像是有了情况。”

“红柳?”沈三夫人愣了一下:“什么情况?”

“红柳院子里的小丫鬟说,红柳已经两个月没换洗了。”廖嬷嬷忙说道,沈三夫人脸色立即变了:“可确定了?”

“是,奴婢今儿让厨房做了些蟹肉包子,红柳一个都没动。”廖嬷嬷忙说道:“夫人,咱们可得想想办法,红柳原先看着倒是老实,可这段时间,越发得了三老爷的喜欢,若是再让她生了孩子,以后她还不得骑到您头上来?”

沈三夫人脸色有些狰狞,过了一会儿,才咬牙切齿的说道:“咱们不能动,她越是得了老爷的欢心,咱们越是不能动,谁知道她这一胎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廖嬷嬷大急:“夫人,话不是这么说的!咱们三房,可怜一个女孩子都没有呢,若红柳生了女孩儿,那可是咱们三房头一个!老爷心里能不喜欢吗?若是生了男孩子,那大少爷和二少爷怎么办?”

沈三夫人皱眉:“我都已经有了两个嫡子了,就是那红柳生了男孩儿,难不成老爷还会为了一个姨娘和我过不去?嬷嬷,你想太多了,先不说红柳肚子里的到底是男是女,只说这怀胎十月,意外多了去了,咱们就是不动手,那还有别的人看不过眼呢,就是平平安安的生下来,不过是一口饭的事情…”

“哎呀,我的夫人啊,您怎么能那么想!你算算老爷的俸禄,咱们三房的月例银子,再算算您自己的嫁妆,还有三房的各种产业收入,到时候大少爷娶妻,二少爷娶妻,若是老太太能活到那时候,自是一切都好办,只要侯府公中出钱就行了,可若是…”

廖嬷嬷比划了一个手势:“到时候侯府不得分家吗?嫡长子占七成,剩下的三成还有二房要分,落到咱们三房的能有多少?多一个人,那可不是多一口饭的事情!成家立业,哪个不得花钱?咱们有那么多的银子吗?”

沈三夫人就有些犹豫了,她娘家的情况是一般般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好的。不是说出身,而是说家产。她爹是个清官,当官几十年,家里也就一座三进的院子,还是娘亲的嫁妆。

自己嫁进侯府的时候,带的嫁妆别说是沈二夫人相比了,连无亲无靠的沈夫人都比不过。爹上了年纪,家里还有弟弟要养活,将来弟弟成亲什么的,不都得要银子吗?

自家的银子,凭什么就要拿去白白养活几个贱种?还不如省下来给弟弟成亲用。

“嬷嬷的意思是…”沈三夫人微微挑眉,廖嬷嬷伸手做了个动作:“不管怎么样,咱们不能让红柳将这孩子生下来,老奴知道,夫人您是个善心的,最是见不得这种事情,您放心,有老奴在呢,保证将事情做的干干净净,半点儿都不会让人察觉。”

沈三夫人伸手指了指长春园那边:“嬷嬷…”

廖嬷嬷了然,忙点头:“您放心,别说老太太现在正在静养,不能打听到咱们这儿的事情,就是老太太察觉出来了,老奴也不会让老太太怀疑到夫人身上的,那边,可多的是替死鬼。”

廖嬷嬷指的,是沈三老爷养小妾的院子,那里除了红柳,还有三个小妾。

但凡比较喜欢自家夫君的女人,多是嫉妒的,沈三夫人听了廖嬷嬷的话,最后一丝犹豫也没了,使劲点了点头,表示这事情就交给廖嬷嬷了。

廖嬷嬷得了沈三夫人的话,笑眯眯的出了门。左右张望了一番,将手绢系到衣襟上,慢吞吞的从侯府的后门出去,在小巷子里踢踢踏踏的走回家。

说是家,其实也不过是两三间屋子。这条小巷子,是在侯府后面,侯府左右都是富贵人家,自成一条富贵街。后面一排小巷子,则是各府下人们分了的。

一家就那么一段距离,排排的小屋子挤挤挨挨。有在主子面前得脸的,指不定就能分个带小院子的。在主子面前连名号都没有的,说不定就得和别人挤一个房间去了。

廖嬷嬷是沈三夫人的奶嬷嬷,陪嫁进的侯府。按说,这样地位的嬷嬷,就是得不到小院子,也是能和别人家分一个小院子的。那些小院子,都是四合院的形式,里面能住两三家呢。

可这小院子岂是容易得的?侯府排的上号的下人,从侯爷院子里的管家算起,到老太太院子里的嬷嬷,然后就是侯爷身边小厮,老太太身边的丫鬟们,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要有一个能在主子跟前是得力干将,这院子就妥妥的有一份儿。

在半年前,廖嬷嬷就是得不到小院子,也凑合了半个小院子。可自从沈夫人回来,情势就发生了变化。宋嬷嬷和陆嬷嬷,那是没成亲的,都是住在侯府里面的。

可赵嬷嬷和陈嬷嬷,那是都成了家的。不当差的时候,就得回家。沈夫人在老太太跟前说不上话,可在外面,那就是侯府的面子。沈侯爷亲自发话,给这两家腾出个院子。

沈侯爷身边的人不能动,老太太那院子里面的人不能动,于是,就轮到了沈二夫人的奶嬷嬷以及廖嬷嬷了。

想着这些事儿,走到自家门前,廖嬷嬷看着那三间屋子,皱了皱眉,压下心里的愤恨,拿出钥匙开了门。三间小屋子,她家可是有六口人呢。光是住都住不过来,这还有做饭还有洗澡储物还有待客正屋,三间哪儿够用?没奈何,只好让姑娘跟着父母住,挤挤挨挨的,两口子说句悄悄话都得等半夜三更,还不敢有太大动静。

看着那隔着帘子的床铺,廖嬷嬷心里那团火就噗噗的烧的更旺了。

“廖嬷嬷在吗?”正想骂几句,忽然听外面有人压低声音问道,廖嬷嬷脸上露出喜色,忙出门将人迎进来,左右看看,见街上没人,这才关上门,回身问道:“这还没到晚上呢,你怎么就过来了?”

“我有些心急,想问问你,事儿办妥了?”来人凑到廖嬷嬷身边,压低声音问道:“咱们可得抓紧时间,最好是在过年那会儿闹出来这事儿,成功了,咱们可就是立了大功了,将来在主子跟前也能说得上话了。你且放心,有我一日,必定有你一日,我之前答应你的事情,定是不会失信的。”

“瞧你说的,我能不信你的为人?”廖嬷嬷忙笑道,一边忙乎乎的去烧水沏茶,又摸出来两包点心:“这还是三夫人赏我的,大厨房今儿刚做好,还热乎呢,你快尝尝。”

来人张口要说话,廖嬷嬷摆摆手,端着点心坐到椅子上,半个身子都凑过去了:“你就放心吧,有我在,这事儿哪儿有办不成的?再说了,我可是和我们夫人说了,只要我们夫人点头了,这事儿就有八成把握了。你不用急,只管等着,大年初一,咱们就能见结果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8 章

年夜饭是很丰盛的,吃了年夜饭,因着要守岁,全家老小齐聚长春园。老太太一向刻薄的脸这会儿也多了几分笑容,让二房的沈佳美和三房的沈明和坐在自己身边,笑的一脸慈爱。

沈如意坐在另一边,一边和沈云柔说话,一边分心照顾着沈夫人。沈侯爷略有些不耐烦,不过这大过年的,他就是不乐意,这会儿也得在这里呆着。王姨娘站在角落里,一会儿看看在屋子中间跑来跑去的沈明修,一会儿看看沈侯爷,一会儿看看沈夫人。

若是沈侯爷和沈夫人这边的茶杯空着了,她就赶紧过来端茶倒水添加点心什么的。

这种场合,并非是所有的姨娘都能过来的。王姨娘比较特殊,她是长房唯一的儿子的亲娘,所以才破例的。坐了一会儿,沈三夫人忽然笑道:“说起来,大嫂和如意可都是身带福气。”

老太太瞧了她一眼,并未说话。倒是沈二夫人有些疑惑:“这话怎么说?”

“大嫂这刚回来没多久,就有了身子。我们三房,也有四五年没添过孩子了,这不,前两天身子不舒服,刚查出是有了身子了。”沈三夫人一脸笑容,转头看一边坐着和沈二老爷说话的沈三老爷:“我想着要给老爷一个惊喜,就没让人说出来,这会儿说出来正好,可要恭喜老爷了,明年定是要添一个儿子的。”

沈三老爷有些吃惊,随即又有些欢喜又有些尴尬。一来孩子不嫌多,又不是养不起,就是那贫苦的百姓家里,也是要多多的儿子的。二来,他确实是好几年没有添子嗣了,这个孩子不管男女,都来的让人欢喜。但这会儿,貌似说出来的时机有点儿不太对。

不对,也不能说这会儿时机不好,大过年的,添子增嗣可是个大好消息。可就是有点儿小别扭,心里有点儿不太得劲儿。

再一看坐在另一边的大着肚子的沈夫人,沈三老爷顿悟——人家怀的是嫡子,自家的是庶子,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果然,没等沈三老爷说话,沈侯爷就皱了皱眉。沈三老爷忙轻咳了一声:“不过是个庶出的,哪儿值得特地说出来,若是那红柳有福气,那也不错,若是她没福气,也扯不到大嫂身上。”

沈三夫人笑着点点头:“我自是知道的,不过是觉得大嫂福泽深厚,命中带子罢了。”说着又看沈夫人:“大嫂,今儿说不得就要借借你的福气了,我之前听大厨房的人说,大嫂这两天喝了安胎药?”

沈夫人笑着点点头:“是,前两天有些着凉,大夫来看了之后留下了药方,说是安胎药,不过我瞧着有几味是驱寒的。”

沈三夫人叹气:“我还想着若是大嫂有多余的药,就均一碗出来呢,省得我们这边再开火了。虽说是个庶出的,但到底是老爷的血脉,就是看在那孩子的面子上,我也得将那红柳照看好了。”

老太太笑眯眯的点点头,表示对沈三夫人的这种态度很满意。转头就敲打了沈三老爷几句:“你年纪也不小了,就收收心,修身养性才行。你媳妇是个贤惠的,长的也漂亮,你可不能让她受了委屈。”

沈三老爷忙点头:“娘您就放心吧,我自是知道的。”含情脉脉的看了一眼沈三夫人,沈三老爷轻轻拍了一下沈三夫人的肩膀,笑着赞道:“你辛苦了。”

沈三夫人只笑了笑,又转头去和沈二夫人说话:“前些天我想将库房里的东西搬出来晒晒,瞧见还有一张枣木的茶几,这么大一点儿,放在软榻上正好用,就是我那边有了黄花梨木的,暂时不想换新的,二嫂你要不要?”

沈二夫人摇头:“不用了,我那儿的也是刚进十二月的时候换的,你自己留着吧,实在不行,你就赶紧自己生一个女儿,将来攒着给她当嫁妆。”

沈夫人也不觉得自己被冷落了,一会儿转头问问沈如意饿不饿冷不冷,一会儿又关心沈云柔衣服首饰够不够用。沈侯爷觉得吵的头疼,索性起身到隔壁花厅看书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子时,老的小的都有些撑不住了。老太太一边起身一边吩咐道:“我让厨房炖了汤,老大家的有了身子,就多喝些,佳美小孩子家家的,也喝一些,不可喝多了。还有老大你们兄弟几个,吃些饺子再回去。”

众人都应了,沈如意还亲自将老太太给扶到内室。

不是说这么几天功夫老太太就转了性子了,而是这大过年的,有讲究,不能生气,不能吵架,不能说不好的字。就是装,他们也得装衣服和和□□幸福如意的样子出来。

服侍好了老太太,沈如意又回客厅。丫鬟们端了热汤饺子之类的东西上来,沈侯爷没多少胃口,吃了三四个就放下了筷子。沈夫人倒是有些饿了,不过一想到之前沈如意的交代,就捧着肚子摇头:“我就不喝了,你们多喝一些。”

沈二夫人笑道:“大嫂可不能不喝,这可是老太太让厨房特意为你准备的,对孕妇最是滋补了,你多喝些,保证来年能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沈夫人抿唇笑了笑:“我倒是想喝,就是之前点心吃的有些多,这会儿嘴里太咸了些,这些汤就喝不下去了。”

沈三夫人忙道:“那也不好浪费了,这样吧,我那里还有个人要喝,大嫂不如卖给我面子,将这汤让给我了?”

沈夫人点点头:“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你要就尽管端去吧,不过要记得热一热,这会儿正好能入口,等送到你们院子里,大约就要凉了,那可就不好喝了。”

沈三夫人应了下来,让丫鬟端去厨房又热了一遍然后给红柳送去。

吃饱喝足,众人就各自回各自的院子。

大过年的,沈侯爷怎么也得和沈夫人一起过。回了房间,见沈如意还跟着,沈侯爷就微微挑眉:“怎么,难不成你还害怕年兽,这会儿还得和你娘一起睡?”

沈夫人忙替沈如意解释:“侯爷可冤枉我们如意了,我们如意从小可就是小大胆呢,这会儿如意可是为了给我们惊喜才过来的。侯爷不如猜猜,一会儿如意会给我们什么?”

沈侯爷有些诧异:“如意还有惊喜给我们?”

沈如意笑眯眯的点头,沈侯爷手指在下巴上划了一下,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沈如意,顿了一会儿,就笑了:“该不会是做了什么吃的东西吧?”

沈如意和沈夫人表情如出一辙——都是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和崇拜,沈侯爷被看的心情甚好,难得的解释了一句:“刚才瞧见如意示意你不要喝那汤,你现在怀着身子,一天吃四五顿的,这夜宵忽然没了,定是如意另外准备了。”

“父亲猜对了!”沈如意鼓掌,笑呵呵的到门边去叫了夏蝉,然后自己拎了两个食盒进来,一边将里面的东西摆出来,一边说道:“以前都是我和娘一起过年,守岁的时候,就不愿意吃太油腻的东西,饺子吃一个新年又怕是要吃腻了,所以大年夜的时候,就做一碗面条什么的。”

沈如意将里面的碗筷摆好,自己也在沈夫人身边坐下:“父亲,你尝尝,看好不好吃,若是好吃,以后每年我都给你们做。”

沈侯爷微微挑眉,用筷子挑了几根面条。细嚼慢咽的,看沈如意一脸期盼,更是放慢了动作,眼瞧着连沈夫人都有些等不及了,这才笑着点头:“还不错。”

对沈侯爷来说,不错就已经是很高的赞扬了。顿时笑的十分灿烂,忙又指中间的那盘菜:“我怕父亲不习惯,所以另外做了这个腌萝卜,父亲别看这个东西不值钱,过年这会儿吃点儿却是十分爽口的,又解腻又开胃,我娘亲手做的哦,一进冬天就特意准备了新鲜的萝卜腌制的,你尝尝。”

沈侯爷慢条斯理的挑了两根尝,鲜脆中带点儿微微的辣,确实是挺好吃的。沈夫人看沈侯爷表情十分愉悦,脸色微红,这点儿腌萝卜丝,她还真有些拿不出手。

不过是当年如意调皮,看书得了方子,非得试一试,她也是闲着无聊,这才亲自动手的。

“庄子上很多萝卜?”沈侯爷随意的问道,沈夫人笑着点头:“是呀,萝卜不挑地,每年到了季节,随意抓两把种子洒在田埂上,冬天能收一大堆呢。”

“你和如意,在庄子上受苦了。”吃完了饭,沈侯爷才叹了一句,沈夫人有些迷茫:“吃苦?没有啊,我知道侯爷是为我们娘儿俩好,如意也和我说了,以前我那性子…侯爷将我们送出府,也是为了我和如意的,要不然,现在我和如意指不定在哪儿呢。”

沈侯爷看沈如意,沈如意微微撇嘴,起身:“父亲,娘,时候不早了,我太困了,就先回去睡觉了,你们也早些安歇。”

沈夫人的这份儿觉悟,可不是她沈如意教的。而是沈夫人天性如此,看谁都先觉得是好人,没让她确实受到伤害之前,那沈侯爷就从头到脚都是大善人。

以前她还想着早点儿掀开沈侯爷的面具,让沈夫人能认清楚沈侯爷那一张人皮下面的狼心狗肺,但过了这么长时间,她早就放弃了这个打算了。

一来沈侯爷确实是没那么坏,她记忆中的那个有一大半是臆想出来的。冷血是真的,残酷却不一定。本来也是,上辈子她和沈侯爷就相处了那么一年时间,见面的次数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哪儿知道沈侯爷是什么人啊。

二来,沈夫人毕竟是要和沈侯爷过一辈子的,看的太清楚了,以后还怎么愉快的生活?有时候,就是难得糊涂啊。

作者有话要说: 

第 59 章

沈如意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大度了,果然还是遗传娘亲的善良比较多。不过,幸好她像了娘亲,要是真像了沈侯爷,想想都觉得难以忍受。

抱着对自己的夸赞,沈如意很快就睡着了。都子时了,再不睡觉就不能睡了。旺火已经点上了,三更就该起来祭祖拜神了,天色大亮的时候又该招待上门的客人了,事情可多着呢。

当然,祭祖这种事情,和沈如意是没多大关系的。沈侯爷带头,侯府的大男人小男人们跟上,跟进行什么神秘仪式一样。沈如意的责任就是准备好香烛鞭炮,祠堂也要早早打扫好,不能出现一点儿差池。

早膳就是饺子面条,不过,为讨吉利,这饺子面条也是有吉祥名字的,光饺子那就叫元宝,带上面条那就叫金丝缠元宝,里面还得包上新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