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夫人因想到自己母女明日都要去川阳侯府,怕到时二丫指使不动那些个下人,便忙命田丰家的,记得明日给二丫派车,又让田丰派人去打听一下那所宅子到底如何,想了想又让刘婶明日陪着二丫去看看,到底经过些事。

二丫见此忙笑着谢过刘夫人:“倒也不必如此大张旗鼓地,我父亲他们倒也都打听过了,那边皆是些官吏宅院,也还太平”

刘夫人道:“这可不是小事,你家又不是金山银山的,还能半路住不舒服再换话又说过来,不知你父亲那边银两可够?”

二丫笑道:“我父亲说已是筹足了银两的,等以后真有不凑手的时候,我自不会与夫人客气的。”

刘夫人见此也才罢了。

第二日一早,刘夫人还未过去那边,王桐就来接二丫了。刘夫人隔了帘子嘱咐王桐好好照顾好二丫,这才放二丫跟他去看宅子。

二丫到了那巷子看一排只有五户人家,倒也整齐干净。进到宅院里面,虽说是三进小院,但京中寸土寸金,故整座宅院便有些偏小巧。

每进都是三间正房,两边各配了几间厢房,只是房子倒是有些旧了,不过看样子近几年刚粉刷了的。院里也都种了些花木,尤其是中间那进院子的两边厢房窗前都种了一排金桂,最里面的那一进有一处小侧门,出去便有些商贩在那里卖东西,倒也方便。

二丫和刘婶一边评论着庭院一边商量着要如何分派房间如何摆放家具,又仔细前前后后查看房子,大约一个多时辰才逛尽兴。

二丫内心已是对此处满意极了,便将心中所想告诉了王桐。王桐笑道:“当日老爷也说咱们家人口少,虽说院子不如乡下院子宽敞,倒也住得下小姐既然觉得还不错,今日下午便可兑了银子,等我在找人好好收拾一番,小姐就可来家住了。”

二丫想了想说道:“上家倒也住得挺在意的,这里里外外挺干净整齐的,倒也不用太倒饬。我怎么看着那边还有些家什,想是他们还没搬走?若有能用且价钱可以,倒是可以留下,看着也不是太旧,也省得咱们再去外面买”

王桐笑回:“老爷也是如此想的等我明日找人再修补拾缀一下,等小姐和老太太来了再好好布置。”

几人商量妥当后,二丫便又回了刘府。等刘夫人等人回来,二丫把那些情况说了一下,又道等那边能住人了,她想回去住,也好布置一下庭院房间,以便祖母她们来后能住得舒服些。

刘夫人也知道此时也不好再留二丫,便道:“也罢,等那边收拾好了,你便搬过去,只是那边人少,少不得把这边如今跟你的丫头婆子带过去,等以后你买了人再遣了回来就是了。”

二丫见此便笑道:“我倒也用不了那么多人,我只带着万儿就可以了。”想了想又不好意思道:“我这里还有个不情之请,也知当说不当说。”

刘夫人还未开口,芳姐儿已是嗔道:“什么当说不当说的,在家里住了这么长时日,还是如此见外,就太让人伤心了如此什么都不答应你才对。”

二丫连声道:“请姐姐恕罪,以后再也不敢了”芳姐儿这才做罢。

刘夫人也笑道:“有什么只管说就是了,若是能做得到自是义不容辞的”

二丫不由赧颜道:“说起来实在是不意思,只是因向来得夫人姐姐疼爱,这才厚了脸皮说。因这万儿侍候得极好,且也用得熟了,况在京中要想找个这么可心的丫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便想偷懒取个巧,请夫人将她赐给了我罢。”

刘夫人不由笑道:“我还想着到时教你如何挑选收伏丫鬟呢,你这边就撬起我的墙角来”

二丫上前拉着刘夫人的手笑道:“还不是夫人会调教人,当日夫人又把这么好的丫鬟派来服侍我,怎怨得进了人的眼里呢”

刘夫人笑道:“这还是我的不是来了,难得你看得上,那就送你罢,倒也省得找些不知根底的人来。”

万儿忙上前去给二人磕头,刘夫人便道:“能得主子特意要了去,可见你平时侍候得尽心,以后可要好好伺候万不可得意轻狂,丢了我刘府的脸面”万儿忙答应着。

二丫连忙道谢,言道:“得夫人如此照顾,却从没有什么可孝敬夫人,真是让人汗颜”

刘夫人笑道:“你大可不必如此,我也有事要烦你呢”说完又对万儿吩咐道:“你去前头理事厅找一下田丰家的,把你这事儿告诉她一声,再让她过来回个话。”

二丫忙笑道:“能为夫人效劳是我的荣幸,只是不知是何事?”

刘夫人道:“等会你便知道了”

芳姐儿早就上前拉着二丫,给她讲楚玉及笄的事,又言道等过几日便是她的及笄,到时二丫不许不到。二丫忙保证到时一定到场,也好为自己将来学些经验。

刘夫人也在一旁笑道:“这及笄就是表示长大了,看你说话叽叽喳喳的也没个姐姐样子”

芳姐儿见状对着二丫笑道:“谁说的我没姐姐样儿,你会这样认为吗?”二丫连连笑道不敢。芳姐儿又指着刘晨道:“你呢?”久在姐姐积威之下的刘晨自也不敢说什么。

芳姐儿便笑道:“母亲,您是看错了,我可是最有姐姐样子的”

刘夫人听了不赞同:“你就会欺负人,以前是晨儿,现在加上个二丫”二丫暗在心中想到还漏了那两个庶出的妹妹呢。

芳姐儿也笑道:“就是欺负人,谁让我是姐姐呢,他们也只能受着,要不以后指望谁疼他们,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母亲,您还漏下一个人呢”

刘夫人奇道:“还有谁?”实在是大家在某些场合,都会把芝儿和茜儿选择性地遗忘,所以二丫也有些好奇地看着芳姐儿。

芳姐儿洋洋得意:“三丫啊,二丫的亲弟弟,不是就我的弟弟吗,我当然会疼爱他的。”然后又对着刘晨笑道:“等他来京城,你就可以欺负他了。不过他年纪太小,估计你在他身上也讨不到好处的”又向二丫道:“你可不许心疼”

二丫笑道:“我心疼什么,到时又多了这么多人疼爱他,只怕我每天的醋都吃不完”

大家一听都不由笑了起来,这时就听打帘的小丫头道:“田婶子来了”

第六十六章 乔迁之喜

第六十六章 乔迁之喜

田丰家的进来行了礼,就垂手站到刘夫人跟前。

刘夫人问道:“万儿的事情想来你也知道了,她家都有些什么人?”

田丰家的笑回道:“万儿虽是家生子,不过她家现在也就只三口人。当年她家是咱们城郊子上的佃农,因家中老人病了银钱周转不开,她父亲老孟头便自卖自身投了咱们家,她娘也是自小被卖到咱们家的,如今那个管浆洗的于婆子就是她。”

刘夫人点头对着二丫笑道:“虽说都是在京中,只是分了两家到底不好,不如你也一并带了去吧,都是知根底的人比外面现买的人强,况也免了她骨肉分离也是善事一桩。”

这正中二丫心怀,忙起身谢过。

刘夫人又问田丰家的:“她家的身契可都拿过来了?”

田丰家的忙自怀中掏出几页纸来,刘夫人接过看了看,便递给了二丫,二丫忙接过来笑道:“不知他们的身价银子是多少,我到时一并准备好。”

刘夫人嗔道:“说是我送你的哪用你出什么银子,难道口口声声说疼爱你,却连个人都舍不得送,这不是打人的嘴吗”

二丫笑道:“倒不是这个,只是她三口人叫府里养了多年,就让他们这样就走了,我这做新主人的倒是过意不去。”

刘夫人笑道:“要不说有事要麻烦你呢,如今这府里下人是越来越多,去了她三人倒也减轻些负担,身价银子什么倒也不必再提,她们家在这里这几年也做了好多的活,便相抵了罢。”

二丫也知多说无益,只好又郑重谢了又谢。

二丫回到房间后,看到万儿正在那里紧张地等着自己,便拿出身契来笑道:“你也算得偿所愿了,夫人已经把你一家子都送了给我。以后可就要跟着我吃苦受累了”

万儿忙笑道:“做奴婢的,哪有资格选主家再者,在这府里小姐们都有人侍候,就奴婢这样的也混不到跟前去,如今跟着小姐,说不得还能混个一等大丫头当当呢”

二丫听了撑不住笑起来:“罢了,什么一等大丫头这可是正经川阳侯嫡枝,家大业大的。我们家不过是乡下来的,没什么根基,统共也就一两个人罢了,哪分什么等级你若是后悔,我这就可再去回了夫人。”

万儿忙做势拦了二丫:“小姐,求您了可别这样。我本来就是弃了主家跟了您,现在再反反复复的,枉做了小人越发让人看不起了。再者,您说的那是在乡下,现在您也是官家了,又进了京,肯定会越来越兴旺的。实在不行,说不得我以后还能跟了您去姑爷家做内院主事呢”

二丫嗔道:“越发胡说了”万儿只在旁边嘻嘻笑着讨饶。

那厢边芳姐儿正心中噙了醋,对着母亲说道:“二丫妹妹是讨人喜欢,可是我总觉得您对她也太好了,偏心眼儿”

刘夫人笑着点了点芳姐儿:“瞧你那小心眼在你眼中,母亲哪时不偏心啦,不是偏心晨儿就是偏心二丫。”

芳姐儿笑道:“就觉得您对二丫太好她说要人您就二话不说给了,还特意将她一家子的身契都给了她”

刘夫人笑道:“这可是你想差了你几时想要的人母亲没给你的?当时派去的人本就是预备着给她的,难得有她看上眼的人,顺水人情的事儿,为什么不做呢再者,既是给了她人,留着万儿的家人和身契做什么,难道要想着以后好拿捏?既要做好人便做个彻底,否则不是恩反成仇,里外不是人了。况且不说二丫是个可心疼的人,单就泽州一事你也知原委,算是咱家的恩人,如此倒也不为过。”

芳姐儿细想了一下说道:“二丫妹妹与咱们如此亲近,送了万儿给她使倒也没什么,不过万儿的爹娘在她家可就没用武之地,还白白发了月钱,就是留他们在家,想来她也不会有什么想法的。”

刘夫人哭笑不得:“傻丫头,她家还不致于穷得为了几个下人的月钱发愁的地步再说了人心总是易变的,何苦自己在那里相当然做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以前我不在京中,老太太又吃斋念佛,有些事也不能好好教你,以后就跟在我身边好好学学。”

此后几天,刘夫人真就让芳姐儿和二丫时时跟在自己身边学些管家之事。

过不几日,二丫便搬去了李宅,万儿一家自是跟着去了。

二丫看万儿是个机灵的,没想到她父母却很是老实忠厚的:老孟头老实巴交的不善言谈,原是在郊外庄子里管着耕种的;孟娘子则是在府中管着浆洗上的事,也不是多好的差事。

二丫便对老孟头夫妇说道:“如此到了李宅比不得刘府,以后怕是要苦一些的,不过月钱我会照着那边给的。”

老孟头夫妇连声道不苦。他们倒是不太在乎主家是谁,只要不是朝打暮骂的,又能吃饱穿暖,下点力气干活倒是不怕的,尤其是老孟头本就是在地里干活的,如今在城里怎么也比郊外轻松,且一家子也能时时团聚。况本就是做人奴仆的,又岂能由得他们挑挑拣拣的。

因那家本就留了不少的家什,再另上刘夫人又因贺她家乔迁之喜送了一些物件,倒也不用太过度的增添,省了不少的银两。

王桐又早就找了两个婆子做厨房和浆洗上的活。二丫想先买几个小丫头,等祖母她们进京再慢慢按着各人喜好布置房间和使唤奴仆。

二丫就让老孟头暂时先充当门房,孟娘子便揽了厨房上的活。至于打扫上的事,因还没买到人,反正近日也无事,二丫便每日和万儿一起慢慢做起来。李父每日回家后,和女儿一起用饭,看着渐渐有了气息的家,倒是心中宽慰,又急命王桐回乡下接家人进京。

这日二丫和万儿正在前院客厅打扫着书房,累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万儿忙倒了碗茶来,二丫接过喝了口笑道:“真是有劳了,只怕你几日倒是比在刘府这些年干得都多”

万儿忙笑道:“瞧小姐说的,我在那府里又不是做小姐的,当然也要做不少的活的”便是做不多少活,如今小姐也不比自己做的活少,她又哪能叫苦

二丫叹道:“等老家人一到,得立马买人,这几日可是累坏了我到时你就只侍候我,咱得好好享享福”

万儿一听不由笑了,正要说话,就听有人在拍门。因为此时万儿父母正在后院忙活,万儿本就有些累了,也懒得再跑去叫父亲,又想到大天白日的,倒也没什么可怕,便亲去开门。

二丫也觉得不妨事,便也由得她去。哪知,万儿刚打开了门,就“啪”地一声又开了上去,脸色已是发白。

-----------------------------------------------------------------------------------------------晕,竟然没有推荐票,挂零好难看的,只好自己投了一票亲们,看过后别忘了投张票支持一下

第六十七章 杨浩来访

第六十七章 杨浩来访

万儿白着个脸惊慌地跑到二丫跟前,小声说道:“是杨公子,让不让他进来?要不我去后院把我父亲叫来”

二丫听了也吃了一惊,此时父亲不在家,按理是该回绝了。再则上次不欢而散,虽然杨浩过后似是没放在心上,仍是借了银子且打算处置郑萱儿一事,只是自己当时却是狠狠骂了他一顿,虽然也是实情,只是当日直接揭了脸皮,事后第一次见面总是不太好意思的。

二丫正在踌躇之间,就听杨浩那那里一边把门拍得震天响,一边大声叫着:“二丫,快开门,我都看到你了,躲什么躲,装什么大家千金的”

万儿听了他口气不善,脸色更是变白了一层,忙道:“小姐,要不咱先回后院,让我父亲过来。”又想了想杨浩的名声,咬牙道:“实在不行,咱们就不给他开门,看他能怎的,还敢强闯民宅不成。再说老爷怎么也是个官呢”

二丫不由苦笑,若是由得他在外面不管不顾地大喊,自家也不要再提什么名声了。于是便道:“不必,你去开门吧没事的,他也就说话声音大些听着吓人,其实人不坏的。”

万儿无法,只好战战兢兢地开了门,刚一打开一条缝隙,杨浩便挤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叫道:“看把你吓得连门都不敢开了,我又不是阎罗,二丫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小了。”

万儿壮着胆想上前拦住他,却不想被杨华一把扯住道:“大姐,刚才好一阵叫门,都渴坏了,给倒杯茶吃”

万儿瞪了杨华一眼,有些担心地看向二丫,那日二丫与杨浩之间的闹得如此之僵,她可是记得很清楚

二丫见此对着万儿笑道:“你去让人过来侍候我们就在院里说话。”万儿这才快步去了中院厨房内。

杨华早就见机去房内搬了两把椅子过来。杨浩便大大咧咧地坐了下去,然后又似笑非笑地拿眼撇了一下二丫,便将目光望向别处,头扬向高高的。

二丫见此略一忖度,便想明白其中的关节,于是对着杨浩笑道:“真是要多谢你前几日及时借银子给我父亲,否则这处宅院还真是买不下来。”

杨浩豪爽地一挥手笑道:“这有什么,举手之劳而已。以后要是缺了银子直管说。”

旁边的杨华暗暗摸了摸了怀中的当票子,哀怨地看了自家小爷一眼。

二丫又道:“上次我也是一时急愤失了礼,还请杨公子大人不记小过。”

杨浩闻言面上一僵,略有些不自在道:“我大人有大量,以后旧事不提。”

正巧此时万儿已是端了茶过来,二丫便接了茶,亲手捧给杨浩笑道:“请喝了这碗茶,以后旧事莫提”

杨浩笑着接过茶来喝了一大口,这才递给二丫,二丫一边接过茶碗一边笑道:“虽说是旧事莫提,只是当年答应我的事却是不可忘掉”

杨浩听了大笑:“爷说话一言九鼎,允诺了必会做到。”二丫这才放心地将茶碗递给了万儿。杨华忙端了另一个茶碗大口喝了起来。

这时老孟头夫妇也走到前院来。二丫便吩咐道:“这前院的房间内,我和万儿已经都打扫完毕,只剩下书房的最外面的书架还没擦。”孟娘子忙拿了布子去忙活,老孟头也跟了过去。

杨浩奇怪地问道:“你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官家小姐,怎么也干活呢?”

二丫笑道:“这不是还没去买人吗,再说现在人少事也少,我和万儿也没什么事,便天天打扫一下,也不过才用大半日而已,也累不着。”

杨浩想到自己的那个院子里里外外得有近二十人,心中已是打了主意,不由看了杨华一眼,杨华只是苦笑。

杨浩又道:“你不是说没买人吗,那这些人是哪来的?”

二丫笑道:“这是我从刘府带出来的。”

杨浩一听忙道:“既这么着,要不我也送你几个人使,省得你还要亲自做活。就上次杨虎他们就挺好”

二丫见万儿去送茶碗,这才笑道:“罢了,我这小庙可容不下那大佛,在你们府上的人月钱都不低,我可是养不起,倒不如另买了人来再说,这万儿还不是因为上次的事,怕你灭口硬是要跟来的。”

说完二丫想起万儿刚才那害怕的样子,不由低头吃吃笑了起来。杨浩见了略有些分神,半响才道:“那点钱算什么,你要是养不起,不如到时我给他们开月钱。”

二丫不由嗔道:“这算什么事,越说越没谱了俚语说的好‘吃谁的饭听谁的令’,如果真如此那到底算怎么回事”

杨浩急道:“好,先不说此事。只是你本就是个小胆的,我看你那丫环更是胆子小,让杨虎和曾小兰护着你还好些。”

二丫忙道:“很不必。这是在京城,天子脚下,再说我如今不怎么出门,哪有什么凶险的事发生,若真有什么事,我必不会和你客气的。”

杨浩听了这才作罢。想了想又道:“其实我这次来,主要告诉你,上次你让我帮你办的那件事已经办成了。”

二丫不由惊喜道:“真的?你用了什么办法,这么快就办成了,可别是你把她给藏了起来,哄我呢吧?”

杨浩气道:“山人自有妙计,昨日那女子一家人就已经起程离京而去了。”

二丫听了忙笑道:“是我错了,我知道你定会有办法的快说,到底是用了办法”

杨浩有些吱唔不想说,禁不住二丫的央求便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人假说她与京城犯冲,若是在东南方,必得贵婿。”

二丫一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便问道:“如此她就信了?”

杨华在旁边插话:“那个姑娘别看是个乡下姑娘,却极是狡黠激灵的人,因公子提前着人打听了她的事,又连着说中了几件事才让她相信的,这才急忙去了的。”

二丫见此叹息道:“如此,她也没嫁她那未婚夫婿,便去了外地找她那贵婿去了。可见也不过是个贪图富贵荣华的人,便是没人胁迫仍是选择攀高枝的。”

杨浩主仆皆有些愕然,二丫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嘱咐杨浩以后不许对人再提起此事,便是亲人也不可。杨浩自是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

杨浩因心中有事急着回家,便要告辞。

二丫见父亲不在家且旁边下人都虎视眈眈地看着,便也不说虚留的话,让老孟头好生送了出去。

杨浩带着杨华兴冲冲地回了家,一到家中便命人将管着他院中诸事的杨嬷嬷请过来。又支开其他的人,就问道:“现今我每月的月钱是多少?”

第六十八章 裁人节流

第六十八章 裁人节流

杨嬷嬷有些拿不准地看了他一眼,杨华已是开口道:“母亲,这院中的月钱不一向是您去领的,有多少您心中还没数吗?”

杨嬷嬷不由敲了杨华一下:“整天也没个正经事,就知道撺掇着公子瞎胡闹”

杨浩已是说道:“我记得前段时间问过您,说是我每月的月银有五十两?”

杨嬷嬷笑道:“是的,这府中公子和夫人的月银都是五十两”

杨浩道:“我记得前几年就是如此,只是后来父亲说我长大了是男子汉,不能再缩手缩脚地的,月银就和父亲的比肩,也是一百两的。”

“这个…”杨嬷嬷有些迟疑,当年将军的确认为公子长大成人,该有自己的朋友,到时免不了花销就大了,不能为了点银子就堕了男子汉的豪爽,倒是将公子的月银长到一百两,只是前年公子私自跑出京去,惹恼了夫人,又恐他有了钱在外面花天酒地不学好,便又将银子给降成了五十两。

杨浩见此,心下也明白,便挠挠头发,笑道:“这个事暂且不提,一个月五十两银子,一年也有六百两呢,怎么前段时间觉得这银子不够使呢,统共也没几两银子”

杨嬷嬷一听笑道:“虽说公子的月银是五十两,但是院中下人的月钱却也是从这里面出的,扣了下人的月钱,统共也就只余二十两而已。再说公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只知漫天撒钱,却不知节省,自是剩不下几个钱,不过,今日公子既想起来此事,以后注意一下自会攒下钱的。”

杨浩听了心中发疼,说道:“五十两银子,最后才到我手中二十两,难怪最近觉得手头紧呢。只是怎么才剩这么一点?”

杨嬷嬷解释道:“现公子房中有两个大丫头冬梅和春华,她们是二两银子的例,另外还有两个管着小书房的二等丫鬟是一两的例,再就是两个随时答应着的小丫头每人是五百钱,另外做粗活看院子的有八个媳妇婆子,每人是一两银子。至于外院的小子们有四个也是每人二两银子,还有两个专门跟着出门的,每人也是二两银子,再有那边陪公子练习武艺的也是从这边出月钱。”

杨浩听了又问道:“其实我觉得就我一个人也用不了那么多人,不如裁了可好?”

杨嬷嬷不由奇道:“她们都没什么过错,怎可轻易就裁了去?便是她们去了,夫人那边定会派了新人来的,这各个院中的人数都是循着旧例来的,去了人自去再补上的。”

杨浩涎着脸笑道:“什么例不例的,那可都是用的我的月银,不如裁了去,也可省些银子。”

杨嬷嬷听了心中狐疑不定,事情反常必为妖,只是她虽是奶大了杨浩,到底也只是个奴仆,心念一转,便啐向儿子:“你最近又撺掇着公子做了什么坏事,怎么关心起银子的事来?”

遭受了池鱼之殃的杨华看了看自家小爷,忙对母亲陪笑道:“您也太难伺候了,以前老说公子乱花钱,现在公子想着过日子呢,您又想东想西的”

如此一来,杨嬷嬷倒是让儿子把话给堵住了,只好说道:“这事奴婢可做不了主,若是公子执意如此,倒是可以和夫人好好说说,此事倒也不难。只是到底留谁不留谁,还要公子拿主意才好。”

杨浩有些烦躁地说道:“这些我哪懂,嬷嬷看着办就行,反正内院归您管至于外院,就留下杨华杨虎。”

杨华忙道:“公子,您一下子裁了那么多人,以后谁陪您读书习武,出门您就不带多个人打架也好有个帮手…?”话未说完就被杨嬷嬷狠掐了一把,痛得杨华“哎呀”一声跳到一旁。

杨浩道:“这有什么可难为的,平时也难得用他们侍侯一回,倒是白养着,再说了爷现在打架用得着他们帮忙这事就这么定了。”

杨华知道主子这是穷得狠了,也不再阻拦,只说:“到底服侍一场,得有个什么名头吧,再者如何安置他们?”

杨浩一听也有道理,虽说为了省点钱,可是到底也是一起打架斗殴横行霸道的,总不好就这么无原无故就撇了他们来。如今自己也十七岁了,却是文不成武不就的,不能挣得一分一毫,竟是连自己都养不活,以前的豪言壮语竟是如此的可笑。他有些无助地看向杨嬷嬷。

杨嬷嬷哪受得了他那可怜巴巴地样子,忙道:“这倒不用担心。前段时间夫人还说,外头的小子们也大了,再跟着你在外面胡闹也不象话,如今倒是可以安排他们做些差事,说不得以后还是府里的管事了呢只是内院的丫鬟们,还是得爷拿主意才行,你也大了,该自己处理这个事”

杨浩不由说道:“这有什么,您老自己拿主意就行”

杨嬷嬷有些急,如今公子也成人了,心中未免没有什么想法,就怕不小心撵错了人:“公子觉得谁伺候的好,想留下那个人,免得我一时不查给派到他处,反让公子受委屈。至于其他的人,我倒是可以斟酌着行事。”

杨浩也没什么头绪便问道:“往年也有丫鬟出去的,都是什么情况,若是出去了都是怎么安置的,咱们院中又是什么情况。”

杨嬷嬷道:“一般都是到了十七八岁要出去配人的,也有赎了身出去的。只是很少不犯错却有主子主动裁了去的咱们院里春华冬梅两个大丫鬟虽说是倒也到了出去嫁人的年纪,只是她们自小丫头时就已经在这里侍候了,想是公子也使得顺心。书房里的秋菊秋霞也十五六岁了,本是夫人送来的,倒是可以再送回去”

杨浩便道:“春华冬梅一向伺候得好,总不能因此就耽搁了她们,秋菊秋霞也可以回去母亲那里,到时我会说的。青儿红儿两个小丫头就留下,反正我大多时候不在内院,到时整理打扫一下室内和书房就完了,到于那几个媳妇婆子…”

杨嬷嬷忙道:“有两个专管浆洗的媳妇,两个打扫庭院的婆子,还有四个上夜的婆子,这个却是减不得了”

杨浩想了想,说道:“这些人都各留一半吧”

杨嬷嬷正欲说话,却听有男子在院门说话,她忙出门去,原来是老爷命人叫杨浩过去。杨浩听了,赶忙带着杨华去了前院。杨嬷嬷也只得家去细细思量这件事。

等人都走了,此时房间后窗户花层间闪出一位穿着打扮皆不俗的俏丽丫鬟,她拿下捂着嘴的帕子,神色不明怔怔看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