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一一含羞答应下来,杨夫人拉着她的手道:“只是先委屈你了,等少夫人进了门再正经抬做妾室。”又转头吩咐常嬷嬷道:“叫杨嬷嬷来,让她记得以后分发月钱时,将春华的提为五两银子。”

春华忙上前磕头,杨夫人命她先回去,接下来的事自有杨嬷嬷来照管。

冬梅见素来去上面回话的事都是自己的,如今夫人单单叫了春华去,她心中便有些不忿。等到看春华回来时粉面含春,问她夫人叫她为何事,也只是一味的搪塞。虽然春华还是如常地默默照顾着公子,但看向公子的眼光却是与平时不同,竟有些脉脉含情地样子,冬梅不由心中生疑。

一会儿工夫,杨嬷嬷也来了,看到春华不由地笑道:“恭喜姑娘”春华早就羞得说不出话来,又想到杨嬷嬷此行也是要正式告知公子,便转身躲进自己的房间。

冬梅见此,心中更是忿恨。眼见杨嬷嬷将人都赶出房去,冬梅瞅了个空悄悄躲在杨浩卧室外面的窗户下。

只见杨嬷嬷来到杨浩床边的小踏上坐着,先询问了伤势,因她早就知道杨浩本就伤势不重,且又用了宫中御药,不过几日便已好了大半。

她此时放了心,便又笑着劝道:“公子如今也是大人了,以后行事也要想着周全些,别老是好心办坏事这时不时地挨打,既疼在你身上,也疼在老爷夫人心中啊,也让皇后娘娘跟着担心”

杨浩这几日被府中来探视的诸人连番劝着,且春华和冬梅也在身边一天到晚地念叨,早就不耐烦了,看在杨嬷嬷奶大了自己的情分上,只好耐了性子哼哼两声,表示受教了。

杨嬷嬷也不在意,又笑道:“我知道公子不喜欢听,我也就不再提了。我今日过来是要说另一件事。你这伤也不是一日两日能好的,华儿也不好总在内院厮混,又怕其他人照顾的不尽心,因此夫人想着把春华给了你,让她好好照顾你,以后你可就真是大人了,可不许再胡闹了。”

这时就听卧室窗户旁“咔嚓”一声,似是花树断了枝头。杨嬷嬷便走了过去,打开窗看了看,见并无人在那里,就又走回去,却一眼看到杨浩一脸迷惑地看着她。

杨浩不确定地问了句:“母亲把谁给了我?”

杨嬷嬷见此心中一沉,莫非杨浩并没有看上春华,虽说春华长得俊俏,但终究是差了冬梅一大截:“夫人说是春华,且特地将她的月例银子长到五两你才惹了夫人生气被打了板子,如今切不可再节外生枝。”

“哈哈,我被打了,莫非你们都疼糊涂了不成?”杨浩不由大笑起来,哪知一不小心竟是扯着伤口,他忙忍了笑意说道:“这春华本就是我的人,怎么说是夫人特地派了侍候我的。”

杨嬷嬷这才知道原来是杨浩还没明白过来,于是只好直白地说道:“夫人说了,等你伤好了找个日子给春华开脸做了姑娘,等少夫人进了门,再正式抬她做妾,以后你也是大人了,好好收收心别再惹是生非。”

杨浩脸有些红,他如今已是十七岁,他认识的年纪相仿的世家子弟中就有不少有通房丫头的,更有那没出息地竟还以此为荣。只是杨浩是个喜欢舞刀弄棒打架斗殴的,对这些风花雪月的事,并不感兴趣,且身边有个如此亲密的人,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束缚,故他对身边的大小丫头们从未有过那些念头。

杨嬷嬷看着杨浩踌躇的样子,更加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忙道:“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美,只是公子现在年纪还小,且不可太过于将精力搁在这上面况且春华这丫头长得也是个一等一的美人胚子。”

杨浩便道:“这春华的那五两月钱也是从我的月钱里出吗?”

杨嬷嬷没想到杨浩思考了半天竟是问出这么句话来,不由得愣在那里。

第七十四章 以讹传讹

杨浩也不等她回答,便说道:“什么姑娘妾室的,我现在还小不考虑娶媳妇,再说男子汉大丈夫尚未建寸功哪能考虑儿女情长”

杨嬷嬷此时已反应过来,不由怒其不争:“公子乃是皇后之弟将军之子,怎能学那小家子气的人,在那里锱铢必较,失了身份不过几两银子的事,不说公子每月五十两的月钱,以后将军府的当家人,便是现在手中还有一千两金子呢”

杨浩被说中了心事,不由说道:“我又用不着什么妾室通房的,为什么要浪费这个钱还不如留着以后说不定有用的时候,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杨嬷嬷不由有些瞠目结舌,什么叫做用不着妾室通房,不过此刻她倒也真是看出来公子确实对这男女之情比不上对银子的喜欢。

她不由劝道:“春华也是自小就侍候公子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公子能收了她也是她的福气,至于公子说月钱的话,我就到夫人那里走一趟,看可否从夫人的月钱中出。”

杨浩不由脱口说道:“吃谁的饭听谁的令,要是这样那春华算是谁的人”说完感觉这句好象说得挺有水平不由小小得意了一下,却不想这正是二丫那次说他的话儿。

杨嬷嬷听了不由为夫人难过:“你们是亲生母子,怎用如此生分,什么算谁的人?”

杨浩此时也觉得此话有些不妥,忙道:“是我说错了话,但我目前没有此心,这事你就去回了母亲罢,免得反耽误了她们再者我前几日不是说了要裁人的吗,您老要是真心疼她们,就帮着给她们找个好人嫁了罢。”

杨嬷嬷听了也知此事不通,只得去回了夫人。

杨夫人听了叹息道:“只可惜了春华丫头,幸好此事还没张扬出去,赏她二十两银子压惊等过上几日再想法子将她挪出来,免得再生事端。”

却说冬梅偷听了杨嬷嬷说与公子夫人要将春华给了他,心中惊怒露了动静,赶忙离开回了房间。她侍候公子已有五六年了,因公子在小节上并不是太讲究,况不管在世家眼中将军府是如何的不入流,但在平民百姓眼中仍是高不可攀的。故她一直过得比寻常人家的小姐还要惬意。如此惯了,便不想过回奴仆下人的生活,且如今她也长大了略知些男女之事,又知贴身侍候爷们的丫头一般都会被收了房的,便在心中对自家公子存了几分情意。

如今见处处不如自己的春华竟得了夫人的青眼,要做公子的通房,见了春华后她忍不住醋了几句。春华日日与她一起,自是知道她的心事,如今自己走在她前面,以她抓尖要强的脾气,如此行事倒也正常,故并不是很在意。等到杨嬷嬷传了夫人的话,春华虽是心中有些失落,倒也在暗地里松了口气。只是毕竟有些尴尬,此后一些照顾杨浩的事儿春华便不大靠前,多在外面打点。

二丫这几日确是过得非常开心。因为算着时日只怕再过七八天祖母她们就能到京了,因想着再过几日就到芳姐儿及茾,便想亲手做个香囊相送以为祝贺。

芳姐儿及笄前一日,二丫就被请了去玩耍。

芳姐儿亲到二门上接了二丫,一见到二丫便笑着埋怨道:“这么长时间也不说来玩耍,非要人去请”

二丫笑着解释道:“平日也一大家子要管呢,我又没姐姐理家的才能,且再过几日祖母她们就要进京了,各处总要好好收拾出来。便是这样我也没忘了要送姐姐的礼物。”说罢取出香囊来送上。

芳姐儿接过香囊,又照例取笑二丫针线太差。二丫已是被她打击惯了的,只嘻笑听着也不在意,又道:“不知老夫人和夫人可有空,说了半天话还没去见个礼”

芳姐儿笑道:“今天我是主人,机会难得只管好好玩耍,便是不去也没关系。”

二丫觉得不妥,还要坚持。两人走到内院小花园中,就有几个女孩走上前来与她二人说笑。

芳姐儿之父不过是个五品官,在这京城实在普通,故芳姐儿请的都是亲友家的女孩子,要说地位最高的也就是刘楚玉了。

此次来的女孩子们主要是芳姐外祖家的表姐妹们和本家的一些女孩,刘楚玉与她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便送上礼物,又去与刘夫人打了个照面便回去了。

二丫大多与她们都见过面,而且也都是普通官宦家的女孩,倒都能说得上话,气氛倒是极融洽。

此次芳姐儿的两个庶妹也出来与众人一起玩耍,便是刘晨因年纪不大,倒也不用回避且又都是表姐妹等人。二丫看着刘晨只觉得人比花娇,表姐妹们也时不时打趣他。刘晨本就腼腆,此时更是红了脸就要躲出去。

二丫见此不由心中一动,想着自己这之前的担忧,便借口有些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息一下,也拜见一下夫人。芳姐儿因二丫也不算是外人,便命人将二丫引到花园旁边的厅中,此时刘夫人正陪着娘家两位嫂子说话,也有几个本家的夫人并小姑娘们在些处。

二丫便上前去拜见刘夫人,因其他几位倒也都见过,二丫便一一上前见礼。寒暄过后,二丫便来到刘夫人处侍立,刘夫人拉着二丫的手问了她最近的情况,又嗔道这么久也不来玩耍。

二丫便笑道:“因家中无人照料,故一时总也抽不出时间过来。今日一见,觉得夫人比之前精神面貌要好多了,芳姐姐也变得漂亮很多。”

二丫看了躲进来的刘晨一眼,又笑道:“便是晨弟也是越发地俊俏,我们乡下有个唱堂会的小子,当年都说他长得极好,如今看来便是装扮上了也比晨弟逊色许多,更不要说他后来又回唱武生,整个人黑了也壮实许多再不复当年的俊俏,倒是惹得一些乡绅们惋惜。”

刘夫人本来正笑着听二丫说话,并不因二丫说那乡下戏子而心恼,只是等说到刘晨时不由心中一凛,又细细看了二丫一眼。

二丫忙起身陪罪道:“今日见到夫人心中高兴,说话就忘了忌讳,竟是拿戏子比起晨弟来,真是该打”

刘夫人忙按住道:“自家人说话哪有那么些忌讳”

她又看了看儿子的如花容颜,却也想到此时国泰民安,便听说京中就有那贵人做那狎童的肮脏事。二丫看似无心的话,却也提醒了刘夫人,女孩子嫁人后任她再是美貌也不过只圈在内宅,但这男儿若是长得太女儿样,只怕以后在外面要吃亏的。

此时刘夫人的娘家嫂子蔡大嫂笑道:“这李家丫头说话倒也不错,晨儿眼看着越长越好看,一般姑娘家都比不上他”

刘夫人笑道:“说来,我也觉得男孩子长得太秀气不好,一直想要寻个武术师傅教教他,也好强健一下身体,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蔡大嫂便笑道:“姑奶奶也算是骑着马找马。咱们家就是武将出身,这武术师傅还不好找实在不行就让晨儿跟着他舅舅们表哥们一起。”

刘夫人笑道:“晨儿不过才九岁,又一向没练武打基础,我便想着找个人在家中教习一下,也就是强健身体的意思,若是由大哥亲自教习,可就是大材小用了。”

蔡大嫂叹息道:“如今天下太平,世人多重文轻武,你大哥差事也不多,倒是有大把的时间来教晨儿。”

刘夫人忙劝道:“这样难道不好?太平盛世也不用奔赴沙场让家人担心,反正俸禄银子一两也不少,慢慢熬着总能前进只管让大哥好好管教小辈,将来为文为武倒都使得。”

蔡二夫人也笑道:“姑奶奶这话说得极对,咱们也学那定国公府,有战事就征战沙场,天下太平时就解甲归田,好好教导子孙。”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刘夫人之堂弟妹刘高氏也说道:“可不得好好教导子孙,端看那辅国将军府的公子,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刘夫人看了二丫一眼,忙笑道:“那杨公子虽说早前有些不像话,不过这两年大了,想来也懂事了”

蔡高氏便笑道:“可不是懂事了当年也就是仗势打人而已,如今可是又出新文了。”

众人一听都有些惊奇地看向刘高氏,刘高氏不由得意地笑道:“如今他是人长大了心也大了,如今又知道些人事,据说不仅学那败家子偷着典当家中值钱物什学文人雅士金屋藏娇,更是欲要调戏奸yin母婢,被杨将军给打个半死”

刘夫人一听不由暗咳了几声,心中埋怨这个妯娌太没眼色不会说话,若是平常几位夫人说些家长里短倒也没什么,可是如今这里还有二丫及几个小姑娘在此,这刘高氏说这些话可就太不应该了。

本来二丫见众夫人们在长篇大论与自己倒无关,便走到窗前凳上坐着看外面景色,或者与刘晨等人说几句话。此时却听到与杨府相关的事,已是在心内暗暗留神,如今听到杨浩又被其父打了,且其中还牵扯些典当钱财之事,越发想要知道下文,只是这又牵扯着闺阁小姐不好听的话,不由在心中踌躇是否要出去。

二丫刚要站起说话,那蔡二夫人却又说道:“此事可是真的?听老爷说杨公子此次没伴驾去狩猎虽说他不是官员没资格去,只是自来圣上疼爱,倒也不讲究这些怪不得呢,原来是这么个缘故。”

第七十五章 不速之客

刘夫人见自己二嫂接了话,她倒不好去阻止,于是含笑看向二丫。

二丫知道自己该适时提出要去外面,只是心中实在想知道杨浩的事,便假装被外面景色吸引,并未听厅内谈话。

刘夫人不知二丫有没有听到她们的话,转而一想二丫家与杨府关系不一般,倒是听听也无妨,于是装糊涂也不再作声。

其他几位夫人正听在兴头上,忙催着刘高氏说下去,刘高氏便笑着压低声音道:“我娘家邻居就在杨府中做那小霸王杨浩的教习,这几日因他受伤便放了几日假,我也是听他娘子说的。说是这杨公子如今倒是不爱打架了,如今中一味地敛财,也不知那女子得是个什么绝色人物呢。”

蔡二夫人唏嘘道:“怪道如今这一两年没怎么听说这小霸王仗势打人的事了,原来是大了,只怕这杨府诸人更是不好过啊。”

刘高氏笑道:“也不用咱们替他认真操心,人家可是有大靠山的”说着指了一下天,声音变得小了些:“据说,圣上心疼杨公子竟穷得要典当东西,竟是赐给他一万两黄金呢。”

蔡二夫人不由一惊:“乖乖,怎么这么多啊只是到他手中不知又得怎么糟蹋呢”

刘夫人坐不住了,忙道:“这可是圣上,岂容咱们在此非议有那个闲工夫操心那杨公子,倒不如好好教导一下咱们自己的孩子呢”

几位夫人也都随声附和道,孩子得好好教导,免得长大害人害己。刘高氏正说在兴头上被打断,虽然心中不高兴却也无法,只得住了口,听人说起其他的事来。

二丫见此也知再听不出什么来,且她不相信杨浩竟变成那样的人,这中间怕是有什么误会。想毕她便站起说道要去外面找芳姐儿玩耍。

这时几位夫人才察觉自己刚才有些妥,不由都脸上讪讪的。唯有刘夫人忙趁势请二丫带着刘晨及几位小姑娘去外面花园中转转。二丫便领命而去。

如此又过了几日,就在圣驾回京的第二日,李老太太她们就来到了京城。她们与二丫彼此也有一年多未见,乍见之下,自然是悲喜交加,喜极而泣。

老太太和李母看着长高一头的二丫,心中宽慰:二丫人变得白净漂亮了不说,便是这通身都有种娴静沉着的优雅气质,两年前还在地里跑的乡下黑丫头,如今看着倒真是位大家小姐的样子了能出去走走多经些事,眼界开阔不说,连人的精神头都变得不一样了。

二丫又对着祖母言道:“这宅子前些日子都收拾干净了,但并没怎么添置太多的家什,想着等您来了之后再看着作安排,孙女毕竟年幼,怕有些事会想不到。”

老太太拉着二丫的手笑道:“刚才进这宅子,就看着你收拾的极妥当这样就行,咱们家也不用那么个穷讲究。”说着又对着李母说道:“这丫头你教得极好,若是在平安镇只怕就是镇上第一人了。”

二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幸亏祖母是在自个家里如此说,要是让外人听了只怕还不定怎么笑我呢,这京城的好女子多着呢。”

老太太笑道:“在祖母眼中,她们再好也不及我的孙女一个指头”

大家都笑了起来。又说笑几句,二丫瞧着祖母神情有些疲倦,便请她们先去房中休息一下,等晚上父亲回来一家人可就团聚了。

三丫因乍进城心中兴奋,也不去休息只在新家里转悠。他虽年纪小,却也记得二姐极疼自己,只是毕竟一年多未见,心中难免有些拘谨羞涩,故也不好意思去二丫跟前,只默默看着二丫吩咐人做事。

此次王管家和王栓也一同来到京城,一来不放心这老弱妇孺一行人,二来也为的是认认家门,以后也好来京城送东西银子。此时他们父子三人正在卸下行李,二丫忙吩咐老孟头等人帮着将车辆东西放到后院偏房中,就赶着王管家父子三人赶紧去歇息一下。

王管家笑道:“二小姐也太小看我老头子了,这点路程可累不着我。”

二丫笑说:“倒不是怕您老人家累着,只是这行李收拾也不在这一时,况且父亲晚上回来也得您老陪着喝酒呢。”

王管家听了也不再坚持,等将车辆东西话好后,这才带着儿子去休息了。

二丫看着三丫躲在一边偷偷看着自己,不由心中觉得好笑,于是笑着把他叫过来。问了几句老家的一些人的情况及今年的收成如何,毕竟血缘和几年的感情在里面,不过才几句话两人就没了那点陌生感,一如一年前那样亲厚。

晚上李父回来后,看到家人都进了京城,心中大喜。二丫早就让做准备好了酒席,这天天气也好,便让人直接在内院掌了灯,将酒席安放在院中。大家团团坐成一桌,就如同当年在平安镇的老宅子中,也不用人侍候,并让下人们也自开一桌大家一同乐和一下。

等大家坐好后,李父和王管家才姗姗来迟。看到父亲的衣衫上沾有泥土,二丫便知定是王管家把那坛三十年的陈酒带了来,父亲定是又将其埋在那桂树下。前世没能喝上,今生定能好好品尝。

正在大家正要举筷大块朵颐时,却听有人叫门。众人不由讶然,老孟头忙起身去前院开门。

不一会工夫,就见几个衣着不凡的仆从妇人跟着老孟头进来,口内说是来给李老夫人请安的。

众人有些愕然,唯有二丫看到那仆妇,心中了然的同时又纳闷:这绵乡伯府怎么会派人来此,前世却并无此事发生,况且竟是派了绵乡伯夫人当年身边的心腹来的,此次到底是绵乡伯的意思还是绵乡伯夫人的意思?

就见其中一位妇人上前笑道:“我家主人听说老太太来京,特命我等前来问安。”说完将手中一个锦盒承上。

老太太并不去接那锦盒,只是疑惑地看了儿子一眼。李父也在心中纳闷,他在京中并无相交深厚的人,况且看那仆妇也不似平常人家能使得的,不由笑道:“我在京中并无认识的人,想是家主人弄错了吧。”

那仆妇笑道:“这难道不是翰林院李秘书郞大人家的府邸?家主人一直想要见见李大人的,只是实在是近乡情怯,今日听说老夫人来京,特意遣我等来给送礼物。”

老太太母子二人听到“近乡情怯”几字,脸色都一下子变得雪青。李父更是抖着手,指着外面道:“出去我们在京中也无须认识什么人都出去,不然休怪我不客气。”

老太太此时心情已是平静下来,她冷声道:“盛儿,不必理会那不相关的人。也请回去回复你家主人:当年既是已有了选择,那就不要再牵连不清的。我们孤儿寡母生活得很好,不劳惦记。送客”

二丫想了想,也走了出来对那仆妇说道:“就按刚才的话去回复你家主人,这里不欢迎他,请不要打搅我们的生活。孟叔叔代老太太送客。”

那仆妇细细看了二丫一眼,不由赞叹道:“想来这就是孙小姐了啧啧,看这通身气派倒真不愧是伯府小姐。”

李父闻言不由大怒道:“还不送客”

孟娘子见了忙上前道:“我送几位出去吧也不知是哪家不知礼数的,竟是派了这样的人来,也没个眉高眼低的。”

那几个人对看一眼后,便行了礼就要走。

老太太见了不由喝道:“慢着,把拿来的东西带走,这里很不稀罕。”

那仆妇想了一下笑道:“这京中生活不易,多些银子傍身也是好的!也请老太太看在家主人的一片诚心收下吧。”

这话一出更是惹得李父怒从心起,让人将人轰了出去,锦盒也一并扔了出去。

那仆妇上了车,看着眼前一幕,不由心中一笑,命人赶忙驾车回府复命去了。

因那几个人的一通搅和,大家也都没了那初时的兴致。老太太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来,但李父却是一脸的愤懑之色,向来见惯了他笑脸的人,乍见他如此表情,都心生怯意,再者便是劝说也不知从何说起,于是都草草用过饭后都散了。

老太太便叫了儿子到房中来,说道:“你自来都是个稳得的人,今天怎么就如此失态,他到底也是你的父亲,何至于此你既然来京城做了官,就该想到同在京中总会碰到的。”

李父不由冷笑:“我父亲不是早就在三十多年前就病死于京城,我哪有那个福气高攀到绵乡伯府”

老太太苦笑道:“也是我当年心中不忿,以至于也让你受了影响,心中充满愤恨。其实若是真与他相认,说不得你的前途能更进一步呢。”

李父不由上前向母亲说道:“儿子固然想要更进一步,却也知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太太叹息道:“罢了,如今你也年近不惑,又做了官,有些事自己想明白就好我都是半截身子在土中的人,也不在乎那些个虚名,你也别因为母亲却耽搁了自己。”

第七十六章 拜访刘府

而另一边二丫正心事重重地陪着不知情的母亲。

前生祖母不甘被贬妻为妾,又被祖父伤透了心,便拿着合离书带着父亲回到故乡,只对外人言到当家人在京中染病身故,此后也再不对人谈及祖父。如此连带着父亲也与绵乡伯府没了联系。后来父亲进京做了七品小吏,那府里也一直未有人与他们联系,直到后来祖母求到那府上。

哪想到今生竟不与前世相同,此次他们为何派人来呢?二丫百思不得其解。

李母叹道:“你父亲那个文人迂执的性子依然不改,单看那下人的穿着就比咱们柳州的知县夫人还要多看哩。这等人家哪是咱们能得罪的,便是有什么不和,做事也要留得几分情面,将来才好见面这京城里的贵人如此多,若是这么着得罪起来,以后咱们也不用在这里住了。”

二丫忙笑道:“母亲多虑了说来我也没见过那几个人,想来真是走错了地方,便是祖母不也说是不相关的人吗。”

李母心道:就老爷和婆母的样子,哪是不相关的人也不知究竟是福是祸呢。又想这事日后自会知道,何必让女儿也跟着担心!

二丫也不想母亲过多担心,便笑道:“我看着王大哥家的小妞妞倒是漂亮得很,不知我那小外甥长得像谁?我让孙伯伯捎去的衣服可也穿得?”

李母不由懊恼道:“可是呢,今日事太多,也没好好给你说说小虎儿的事呢说来你做的小衣服倒是好看,你姐姐直说才多半年不见,你的女红竟是长进如此多呢。只是倒底孩子小,你姐夫家宝贝着呢,要不也让你姐姐一家子来京城,你也看看,小家伙虎着呢,穿着你给做的衣服更是精神。”

二丫笑道:“这就好,我只怕那衣服不合身呢。听母亲这么一说,想来小虎儿长得更像姐夫罢。”

李母也笑道:“可不是当时把你姐夫他们喜得不行,幸好他们家人好,你姐夫对你姐又体贴,要不我还真是不放心就这么着把你姐姐一人留在那里呢。”

二丫只抿嘴笑着,心思去飞去好远,自前世她就极羡慕姐姐,姐姐和姐夫才真正是举案齐眉夫妻恩爱吧,也不知自己今生可否找到自己的良人。

李母见二丫不说话,又笑道:“你姐夫这人不错,肯干上进,这几年咱们也回不去,家中的事就多交给他照顾着,他也准备在平安镇在开间铺子,正好住在咱家,要不这房子不住人,坏得就快。”

二丫回过神正要说话,就见父亲进了房间。二丫忙站起来迎向父亲,看父亲脸色比之前要缓和许多,二丫也就放了心,忙向父母道声晚安就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大家子早起吃了饭,李父就急急去了翰林院。老太太等人聚在厅里商量着如何分配宅院。

李母早在昨日就细细查看了这宅院,虽说是三进的宅子,却比自家在平安镇的两进院子小巧了不少,毕竟是京城,寸土寸金的。前院自是老爷的书房与会客的地方,如此倒是中间的房子最好,于是便商量让婆母住在中间的院子,二丫和三丫也伴着祖母住着,以享天伦之乐。

老太太却说道:“那中院就该你们这当家的夫人住的,以后有个女客也像那么回事,我一个老太婆就住在后院就行,到时让桐哥儿一家子了住在那里,桐哥儿媳妇到底年轻,她婆婆又在老家照料不得来,我也能帮着带带孩子。”

李母听了也不好再反对,仍是坚持让二丫和三丫陪着老太太住着,也好尽尽孝心。

老太太想了想,笑道:“也罢,就让三丫跟着我住吧”

二丫不由向前笑道:“祖母真是偏心,只疼三丫。”

老太太笑道:“再怎么说你也是大姑娘家的了,还是住在中院让你母亲好好教导你,再说这后院也真是没房间了。”

二丫一听便笑道:“只要能在祖母跟前尽孝,我随便住间房子就成。”

老太太拍着二丫笑道:“不与我住一处,难不成就不尽孝了。”

二丫自是不依,三丫也上前凑趣。

老太太本因昨夜里那句“伯府小姐”,心中为二丫姐妹有些委屈。此时笑得开了,心也开阔了许多,一家人长辈慈爱晚辈孝顺,平平安安富富足足地生活,岂不是更好。那些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未必就一定会开心幸福。

大家又说笑一会,因二丫此前也照着家里的习惯收拾得差不多,老太太她们只着人将从家中带的东西收拾妥当放入房间就可。

老太太此前晒了许多干菜条子,备着冬日里没新鲜菜时也好下饭,此次进京,几乎就都带了来。二丫一听就有些嘴馋,忙亲自去看着人收好。终是忍不住让人中午记得做道茄子干炖猪肉来。

等她吩咐一应之事,回到祖母房中时,就听祖母正与母亲商量着接下来的几日要去拜访刘夫人等人。

老太太等人早就从众人口中得知,刘夫人一家对自家极为照顾,此来进京理应早早先去拜会。

李母又提出,杨家对自家也有大恩,况且此次买宅院也多亏杨浩借银子,等拜会了刘夫人后就去杨府拜见杨夫人。另外,听老爷说,在任地时多亏定国公府的小将军,才免去被贼寇劫持之祸,况且老爷也去拜会过,如今家眷到京城,也该去拜会一下的。

如此就排出明日先去刘夫人处,后日去杨府后再去定国公府。

二丫对于去刘夫人处倒是乐见其成,只是对于去杨府和定国公府却不以为然。

刘夫人对自己亲厚,对着自家的亲人也不会慢待,但是将军府和定国公府对着这种低等官员的夫人只怕就不会给什么好颜色,没得自寻羞辱。

李母却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们好歹也是名门旺族,以后有什么事,说不定也能帮着咱们些。

老太太也点头道:“不管如何总要去拜见一下的好,也是个礼数,他们想来也不会故意下了咱们的面子,若是不去,反倒显得咱们不知恩似的。感情也是处出来的,如果你不与刘夫人相处时日长久,也未必有那个脸面的。”

二丫还想劝说,却不想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此时孟娘子来回报:刘夫人遣了人来送东西。

二丫忙一面让孟娘子备好赏银,一面带着万儿走去前院,却是刘夫人让刘婶子来给二丫送些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