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将衣服放妥,满面笑容地说道:“那日在宋宅时,二丫也是一块过去找宋家小姐玩耍的,与那房公子倒是见过的,想来是那房公子也中意咱们二丫后来房公子的母亲又听宋太太说了二丫品貌性情及出身,也是上了心。故昨日我过去时,宋太太又特意提起,我便想着过几日着人打听一下他家的情况,也好回个话。”

李父沉吟道:“先不急着去下面打听,家世倒是小事,主要是人品要好且要上进才行。他既然是秀才且要考举子,少不得要做些功课。我虽不才,不敢提什么指教,学问不分年纪高低,大家倒是在一起研习一下,也能互为进益。”

李母知道这是要亲自考较那房公子的学问人品,便笑道:“那我明日就对宋太太提一句,正好你后日沐休,时间上也正好赶得上。”

第二日,李母就过宋宅给宋太太说了李父的意思。宋太太笑道:“该当如此!我家外甥能得李大人亲自指教,今年定能高中的。”

李母忙道:“要说指教也是宋大人才对且早就听说房公子才学横溢,他们也就是相互研习罢了。”

此事就算是说定了,双方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便就转开了话题。

到了那日,房公子如约而至。因为不知事情最终是否能成,故大家暂时并不说与二丫知道,到那日只是让万儿好好陪着二丫在房中。二丫看着众人都有些含糊鬼祟的样子又哪会想不出缘故来,既然大家都不提,她也就装不知道。

要说那房公子她也见过一面,模样却有些模糊,她早过了听闻说亲就羞红脸的年纪,虽说对那些情啊爱的也不敢奢求,却也盼着有个知心合意的良人共度一生。

但真要把说亲的事摆在眼前,她却有些不真实的感觉。早前听宋家盈儿姐姐说这房公子今年不过是十七岁,脑中便浮现出“老牛吃嫩草”的字眼来,也不知自己在年纪轻轻的那人面前可否能心无障碍地学小女孩撒个娇呢。

这一年来自己虽在父母长辈面前去了所有的杂想,行动间只向女孩儿身上靠拢,可这心终究是老了,和那么个少年在一起,感觉占了他好大的便宜。不过他家既能来说亲,想来还是挺满意自己的,今生再不是自己硬巴上去的开端是好的,真要嫁过去,以后的日子定能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吧。

书房中主客倒是相谈甚欢。李父虽面上不显,心中却是挺满意的。才学还不错,如无意外这个举人定是跑不了的,看他言谈举止稳重,没有时下少年傲才恃物的毛病,可见家风极好。

房公子虽自负才学极高,不过在李父一番考较下倒也多了些悟点,眼看着李父对自己也是愈加和蔼起来,倒真是不虚此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李宅大半日却是无缘得见佳人。

房公子自小便是个好强的,自认天赋才学俱佳,便有点自视甚高的意思在里面,只要考学定要一举拿下才行,今年这举人便是手到擒来。在生活品行上也对自己要求严格,洁身自好,不与那些浪荡儿结交。故在娶妻方面也有些追求完美,一定要绝色才好,还要性格柔顺中带着韧劲,凡此种种不能历数。

也是缘分所致,那日客居舅舅家竟无意窥见二丫,虽说二丫相貌不是绝美,却也是个清丽佳人,且满身的气质仿佛就恰恰契合了自己的要求,故他便要请舅母帮着说合。倒是宋太太虽知这个外甥在家中也是说一不二的人,只这亲事到底是父母之命,故问过了小姑子的意思后,这才于前两日特意对着李母提起这桩亲事来。

今日一见,双方俱是满意。尤其是房公子见李父为人方正当才学也佳,虽说官不大却也是小康富户书香之家,待今年自己再拿个举人出来,倒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等房公子离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少年郎倒真是个不错的。接下来,就是着人去打听其人品家世的好歹了。

老太太叮嘱道:“虽说杨家公子要帮着打听,只他也没有多少时间管这些闲事,少不得要交由下人去做。自来‘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这是二丫一辈子的事,还是咱们家的人打听让人放心。”

李父笑道:“那是自然,这事还没有眉目呢,确实是不好过早烦他,想着就让王桐先去打听着,反正我现在使唤他的事情也不多。”

老太太闭着眼想了一下道:“王桐年纪不大,办事倒也稳妥,只是到底是个爷们,有些事上不如女人好说话,还是让个女人跟着去好一些。这几日孟娘子一直帮着二丫做百花会上的衣裳,不知做得怎么样了,要是差不许多,就先让孟娘子将这事儿放放,明天让她和王桐一起去吧。”

李母忙答应着:“我去看过已是差不多了,明日就让二丫和万儿再修饰一下想来就好了。只是如此一来,这两日家中人手就紧张,只怕委屈了母亲。”

老太太一摆手:“在乡下不也一直就这么过的,来京城才几天就娇贵起来倒是该让人去牙行问问,寻个老实可靠的来丫头小子来,以后二丫出门子,三丫读书身边都得有个人才行。”

一时商量完毕,众人都各自回房。二丫看着做好的春衫,叹口气,再看向窗外,眼中却满是迷茫。

第一一二章 邀请游园

第二日一大早,孟娘子二人就在老太太等人的叮嘱中赶往房公子的老家去了。

二丫这几日一直跟在孟娘子身边做百花会要穿的衣物,今天已经全部完成,倒是能歇歇眼睛。想起几日未写大字,可提起笔来,又感觉没有写下去的力气。

万儿服侍在侧,也感觉出小姐今日有些心不在焉,不由打趣道:“小姐不用担心那房公子也是见过的,看着就是个好的。且老爷也说他好才学,今年说不得就是个举人老爷呢,等小姐过门后,怕不是个官夫人昨儿大家还说,小姐只怕比太太还有福气呢”

二丫横了她一眼,笑斥道:“越发没规矩起来你去看看我母亲做什么呢,反正也没什么事,看可有我们能帮着做的”

等万儿走后,二丫已是敛了笑容,眼睛暗了下来。人生大事基本上也就这么定了下来,房公子无论品貌才学也挑出不什么差错来,看他也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不说家里人都认为这是门好亲事,便是自己也觉得这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可是为什么这心中总是觉得空落落的,总似缺失了什么东西似的

是因为见刘栋对淑妍的深厚情感,故心中艳羡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段这样的爱情吧但做人要懂得知足,房家虽比不上川阳侯府富贵,但现在来看那房公子许是心悦自己,若真是嫁了他,好好经营着过日子,未必就没有那甜美的感情

就在二丫胡思乱想之际,万儿回来道:“太太说她正整理老爷春夏衣物,人多了帮不上忙且也乱得慌,要是没什么事,就去陪老太太说说话吧”

二丫便带着万儿一起去了老太太那里。却见三丫正拿了小弹弓撅着嘴坐在老太太怀中。看到二丫进来,三丫忙挣扎着跳下炕来,拉着姐姐道:“姐姐,你劝劝祖母,让咱们回老家吧,在这里不好玩。”

二丫牵着弟弟的手,走到祖母身边坐下,笑道:“这是怎么说的,好好的怎么想起要回老家呢?”

三丫不吭声,只揪着二丫说道:“好不好,你劝劝祖母啊,咱们还是回去吧。”

老太太笑道:“他在院中拿弹弓乱打东西,刚被你母亲说了一通。大约是没面子了,就说京中不好玩,整日里拘在院子里不如乡下老家好,正在这里闹呢。”

三丫忙大声反驳道:“才不是呢在家里玩弹弓没意思。前几天我师傅说教我射箭,到时带我射小鸟,我说我用弹弓就能办到,等他再来时让他看看的。可是一直圈在这里,整日也不见只鸟”

二丫忍住笑:“就因为这个原因,你就想回老家?你师傅什么时候来,你这回老家来回也有十来天呢,不知道可还赶得上?”

三丫扳着指头算了一下,惊叫道:“师傅今天就该来了,上次教的招式还没练熟呢,我得赶紧回去练练”说着匆忙地跑出去,二丫冲万儿点了一下头,万儿忙跟着出去了。

二丫冲着祖母笑道:“这孩子真是一阵风一阵雨的”

老太太听了也笑道:“显见得是要嫁人了,听这话都是老气横秋的样子。”

二丫低着头不吭声,老太太伸手帮她拂了额前的头发,笑道:“快别装羞了你向来是个大方,没想到在这事上也没见个羞涩样子。是不是对这房公子不满意,有什么不合心意的地方直管说,这可是你一辈子的事,别人可替不了你”

二丫有些惊讶地看着祖母,老太太点着孙女的额头:“在自家亲人面前还装要说那家的人口家世可不是你们小姑娘爱关心的事,你们看的就是人物品貌如何。说起来那房公子倒也是相貌堂堂的,可我昨天瞧着你好像不太乐意呢。”

二丫忙道:“也说不上乐不乐意合不合心意的,只是觉得有些迷茫,说起这事来就觉得好像是在做梦一般,老是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我就在一边冷眼看着那是不相干人的事一样。”

老太太仔细端详二丫,叹道:“你这孩子人人都是打这过来的,大多小姑娘寻了个有前途的俊俏少年郞,都是满心里甜蜜的憧憬,偏你竟是如此不过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人总是对改变原状的事情产生恐惧,你不过是对将来的生活没底而已。丫头,听我说,这日子是过出来的,同样感情也是处处出来。我看你是个享福的命,说起来当年你周岁时还让许半仙看过相呢,说是你将来是个诰命夫人的命,更会夫妻和美子孙满堂”

二丫不由“扑哧”笑了:“祖母不是一向不信这些的吗,今日竟也说这些”她倒是不知自己当年也有这档子事,不过前世在外人眼中,倒真是夫妻和美儿女绕膝。

老太太笑道:“这不是信不信的事儿,咱们家一向与人为善,修路铺桥的,这些功德可不得给你们小辈你就等着将来享福吧。”

二丫拉着祖母的手笑道:“那就借您吉言,到时咱们一块享福”

老太太看二丫心情开解了许多,便又说道:“听你母亲说,你去百花会的衣衫已做好了你去拿来了,我这老婆子去不了百花会喽了,就先开个赏衣会过过瘾吧。”

正好此时李母也已经忙完走过来,听到婆母的话,笑着走进来:“今日儿媳也跟着母亲沾个光”

二丫忙站起身来,看母亲兴致挺高,笑道:“衣衫有什么好赏的,这得须美人来配才行”

李母刮着女儿的脸皮:“就你脸皮厚,快去穿了来,让你祖母好好鉴赏一下”

因为万儿看护着三丫,二丫回房后少不得要自己将衣物穿戴好,如此倒是费了些工夫。又挑了支刚得的珠花戴了。这才慢慢向祖母房中走去,等到了门前调皮地笑道:“美人儿来了”

说着掀了帘子进得房来,却让二丫闹了个大红脸:也不知杨浩何时来的,此时听到声音便转过头来,一双明亮的眼睛含笑看着她。

李母忙为女儿解围道:“再几日就到百花会了。这是那边刘府送来的衣料,才做好了,让她提前试穿一下,看可有不合可之处。二丫,快上前让你祖母看看”

二丫本因杨浩听到刚才自己大言不渐有些不在自,后又一想,自己一把年纪还怕个毛头小子笑话,于是大大方方走向去,让祖母等人打量。

经那日与李父的一番交谈,此时杨浩已视二丫为囊中之物,看自家媳妇自是哪里都顺眼,何况今日二丫一身新装又令她增色不少,杨浩不由地暗自得意自己的眼光。等二丫走近后,杨浩瞧着那衣料虽好却也不是最上等的,头上珠花成色也只中等而已,不过依李家现在的情况也只能作这不惹眼的装扮,也只能暂时委屈二丫了,等进了将军府自是有最好的给她。

老太太婆媳二人看杨浩看二丫时满是欣赏,眼中却一片磊落,倒是有些相信李父所说的话,只当自己家里多心了。二丫转了一圈就带着万儿回去换了衣服,又重回祖母房中。

杨浩与三丫已去了练功房。如今孟娘子不在家,李母亲自去厨房安排招待杨浩的菜色。二丫陪祖母说了几句话,就去找杨浩了。不得不说杨浩的那番兄妹论倒是成功地让李家放松了下来,此后对他与二丫的相处的也不再如临大敌一般。

二丫到了练功房后,正听到三丫在那里解释,不是他弹弓打不好,实在宅子里看不到小鸟。杨浩笑道:“弹弓是小孩子玩的,就是打中了小鸟也未必能打下来,下次我来时,给你做把弓箭,那才是真正打猎用的家伙呢。”

二丫听了,忙道:“送三丫弓箭倒也使得。只是他现在人小拉不动弓箭,等过几年再学也不迟。”

三丫一听苦了脸:“姐,你怎么老是说我小,练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的。这事你说了也不算,这得听我师傅的,他说练得就一定能练得。”

杨浩心中有些得意,不过怕拂了二丫的面子,忙说道:“你姐姐也是为你好怕你太小练功不利于你长身子”又对着二丫笑道:“放心吧,我当年四岁就能拉动弓箭,二丫都快七岁了,应该不碍的,你要不放心,就让他用我四岁那样用的如何?”

二丫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奇地拿眼细细瞧了杨浩:这当了差就不一样,人倒是变得稳重周全了,若是从前可不敢指望他说话面面俱到。杨浩也知二丫看着自己,不由略有些不自在地红了脸。

二丫看了倒有些疑惑,还未细看,三丫就在旁笑道叫道:“我下次就能射箭了,真好”又拉着二丫笑道:“姐,师傅说了,他们家在城郊有处庄子,咱们下次就去他那里玩这样我也不用回老家玩了。”

杨浩忙对二丫笑道:“三丫刚才说在家拘着没什么好玩的,巧得很,我们家在郊外有处庄子,庄子上修了一个小园子,种了些花树果树的,倒是个玩耍的好去处。”

杨浩看二丫有些犹豫,忙又道:“就在广源寺附近,你不是喜欢看梅花吗,正好那里就种了不少。你去挑挑,我让人移种过来,这样就不用大冷天的为了看梅花跑去群芳宴了。”

二丫对梅花倒也不是特别的爱,不过是冬日没什么好玩的,有花赏自然是最好的了。去年只当他是随意说的,没想到竟如此守诺。看着三丫渴求的眼光,二丫笑了笑:“那就却之不恭了。”

第一一三章 是门好亲

杨浩和三丫听了俱是一喜。二丫逗弄弟弟道:“去了那园子玩,真不嚷着回老家了?”

三丫怕姐姐变卦,急忙点头道:“只要下次去园子玩,就暂时先在京城住,不回了。”又看着二丫笑道:“我得等姐姐嫁给姐夫以后再走吧。”

二丫不由嗔道:“不许胡说,小心我告诉祖母以后不许你出门。”

三丫一边向外跑一边说:“我现在就去求祖母,反正你是同意了的我是小孩子不是小傻子,哼,别以为我不知道,那天的房家哥哥,将来就是我姐夫”

杨浩本来听三丫说什么嫁给姐夫,还以为是二丫透露给三丫的,心中不由有些甜蜜地埋怨道,这还没正式上门提亲呢,怎么就喊上姐夫了呢,这二丫原来也和自己一样心急啊哪知听到“房家哥哥”,才发觉有些不对劲,看二丫正准备追出去,情急之下一把扯住二丫道:“什么姓房的,这是怎么回事?”

杨浩到底是个青年男子,他这么一抓倒是让二丫动弹不得,二丫只得解释道:“前几日宋太太为她家外甥来提亲,这还没说准呢,别听三丫胡说。”

杨浩一听,心中不由哎呀一声,这才几天怎么又有人上门提亲呢,只可恨父亲不在,自己不敢贸然对母亲姐姐提起此事,想来二丫也是着急,这才急忙过来找自己的吧。看到二丫微皱了眉头,知自己刚才情急时下手没个轻重,他忙松开手,说道:“抓疼你了?”看到二丫摇了摇头,这才放下心:“你父母是怎么个意思呢?”

二丫有些踌躇,总不能说父母认为你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绕过你先自个打听去了,想了想笑道:“正想着找你帮忙打听呢,又怕你没时间给你添麻烦了。”

杨浩忙道:“太见外了,你放心,这事我一定办妥了…”心中暗道:放心吧,一定会搅黄的。

二丫见他真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中,点头微笑:“你办事我当然放心,只是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得问问我母亲他们。”

默契,默契啊,杨浩忙拉着二丫道:“好,我这就过去问清楚了。”说着松开手大踏步向外走去。

三丫看到姐姐走来房间,冲着她得逞地笑。

老太太见杨浩进来,忙问道:“三丫说过几**请他去你郊外园子里去玩,可是真的?”

杨浩忙笑道:“当然是真的出了城门不过半个时辰就能到。就在我家的一个小庄子上。还是前几年我母亲爱花,府里特意在那里栽种的。后来虽说用不到了,但一直有府中的人在那里照应。如今春天到了园子里的花都开了,景好也清静,不如老太太赏脸大家都去赏玩一下如何?”

老太太笑道:“你的好意心领了。只是我们乡下婆子哪懂得什么赏花赏草的不过是三丫在这里拘得狠了,能出去松散一下倒好。再则也就容他松快这些时日,如今大了就该在功课上抓紧,以后就是想出玩也未必有那个空了。”

杨浩知道老太太她们不去,心中一喜,笑道:“老太太若是不去也无妨,到时让二丫妹妹挑些好的花来一并移来,也是晚辈的一片心意。”

老太太听说二丫也去有些迟疑,不过若是放任三丫一人去,到底不太放心。可若是二丫跟去照顾却有些不妥。二丫如今也是个大姑娘家的,就算信得过杨浩的为人,只是一个姑娘家随随便便跟着外男出城游玩总归不象话。

二丫见祖母有些犹豫,也知她心中顾虑,她倒是可去可不去的,祖母她们自然不会去的,若让三丫一个人去大家都不放心,想了想笑道:“祖母,到时让孟叔孟婶陪着我们一起去,另外把万儿也带去,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弟弟的,也会照顾好自己的。”

看三丫可怜巴巴的小神情,也只能如此,老太太半开玩笑地对杨浩说道:“我可是把她姐弟二人交给你了,一定要全须全尾地把人带回来,否则我可是不饶你的。”

杨浩拍着胸脯道:“您老人家就放心吧若是连自己的弟弟妹妹都护不好,我杨浩可就白在京城混这些年。”

老太太放下心来,又约定好日子,却是三天后,孟娘子想是可以赶回来的,这么些人跟着应是出不了什么差错,顶多在路上让二丫姐弟二人遮得严实些。

杨浩又问起房家公子的事儿,老太太正欲借着杨家的人力打听,便让二丫请李母过来详细说与杨浩。这是关系女儿一生的大事,李母得信后就急步走来,二丫自是不方便再来便回避了。

杨浩打听清楚后,也没闲工夫在此久留,急忙告辞回去部署。

不提李家婆媳二人如何感叹杨浩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单说杨浩也没回府,而是直接找到杨虎,命速他去京外的某县打听那房公子一家的情况。

杨虎苦笑道:“爷,你也给我安排个象回事的活,之前去泽州虽说是看门,还有个保镖的名头,这次直接就是三姑六婆才干的碎嘴皮子的事,如今你让我…”

杨浩一瞪眼:“这是命令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的话,还有脸皮跟我上战场!这怎么就是三姑六婆的事啦,这是收集情报,以后行军打仗用得上”

杨虎连连道:“好好,我去,我去,爷你放心,我一定打听清楚。”

杨浩这才笑道:“对嘛,这几年我就能去边关了,只要这事做得好了,我一定带你去建功立业有什么需要的只管说,不用给爷省银子,务必打听清楚了”说毕,扔给杨虎几块银子并一张银票转身走了。

杨虎掂了下银子倒也十几两的样子,再看银票竟是二百两,他没想到近来有铁公鸡之称的公子此次出手竟如此大方。

刚将银子收起来,妻子曾小兰就端着茶水出来,却只看到杨浩的一角背影,不同埋怨道:“公子来了,你也不让他吃杯茶再走。”

杨虎转身边走边说:“公子要走要留哪由得了我,再说他什么茶没吃过,哪稀罕咱们家的。”

曾小兰忙跟上前:“吃不吃茶倒没什么,我想问问他跟前的冬梅怎么样了,好长时间没见她了。”

杨虎笑道:“这容易,正好我这几日要出去,你回府中看望你姑母,这不就见着了。说起来冬梅也不小了该说婆家了。”

曾小兰有些酸溜溜地:“我们姐妹中就冬梅是个尖儿,姑母自然希望她嫁个好人家。况且她又一直侍候着公子,将来说不定是个有造化的。”

杨虎喝道:“什么造化与人为妾有什么好的,要我说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老想攀什么高枝。”

曾小兰哼了一声:“攀高枝那是有资本再说她要跟着公子,对咱们来说也有好处。哎,你向来不喜欢讲这些闲话的,今天怎么也这么三姑六婆的。”

杨虎无奈笑道:“过几日只怕就真是三姑六婆的啦。”说着将杨浩令他去打听房公子的事讲给妻子听。

曾小兰奇道:“公子什么时候对这保媒拉纤感兴趣?谁又值得公子费这个心神。”看到杨虎摇头,曾小兰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笑道:“此去查的那人的优点倒没什么,要紧的是一定要找出他们家不好的地方”

看到杨虎有些惊奇地看着自己,曾小兰也不多说,只管进屋帮着收拾东西。

两日后的晚上孟娘子二人终于赶了回来,知道一家子急于知道那边的情况,也不休息直接到了老太太房中禀明。

那宋太太说的话的确没多少水份。房公子的母亲即是宋大人的妹妹,当年宋房两家都在京中做个小官,又都是京中人士,门当户对的结了亲。后来房公子的爷爷致仕后就回了老家,房公子的父亲也是秀才只是一直未考中举人,家中也有良田百亩,如今在家中做个田舍翁。据说夫妻二人与邻和善,倒没打听出什么不好的名声来。这房公子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在邻里的名声极好,自小聪慧,行事规矩有礼,中举做官是早晚的事,家中又颇有资产,倒是十村八乡绝佳好女婿的上上之选。

老太太等人听了,心中满意极了,直道让孟娘子受累了,赶忙让她下去休息。孟娘子不负所托又得主人夸奖,且将来万儿极有可能陪嫁,小姐嫁个好人家,对万儿来说也是个好事,于是心满意足地下去休息。

李父捻须笑道:“我本就看那孩子不错且宋大人为人虽圆滑确也是个正直人,同在朝为官又比邻相居,他家介绍的人还是信的过的,确是门好亲事啊。”

李母也笑道:“可不是吗,早前就有人说二丫头是个有福气的,我看房公子就很好,等明日就给宋太太回个话。”

看着众人高兴的样子,悄悄在外偷听的二丫不免有些惆怅地走回房去,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有了悲春伤秋的性子,有许是幸福来的太突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一时有些难以接受罢了。

只是月有阴晴圆缺,高兴中的李家人怎么会想到这看似顺畅的亲事竟会平地起波澜,终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第一一四章 挑拨离间

第二日,李母去宋宅拜访,委婉表示房公子不错,等五月份二丫及笄后,倒是可以寻个日子去说亲。宋太太自然非常高兴,待李母更是热切。

等李母走后,宋盈儿看着一脸喜色的母亲,语带不快地说道:“当日哥哥说亲也没见母亲如此高兴表哥科考在即,现在给表哥说亲,岂不是要分他的心”

宋太太敛了笑容,严肃地看着女儿:“快收起你的小心思来当我是瞎的吗,这亲事可不是我一力促成的,那是你表哥自己提出的,自古所谓成家立业,自是先成家后立业”

宋盈儿听见是表哥自己提的,一由心中酸楚,甩了帘子就要出去,宋太太却道:“你站住看看你可还象个官宦家的小姐你表哥不过就是长得好些,哪里配得上你,况且这是他自己先看上的,可见也就是个村姑才配得上他。”

宋盈儿听母亲口口声声说是表哥看上二丫,眼圈红了,泪珠儿噼里啪拉地滚落下来。宋太太看了心中怜惜,接着女儿的手依偎着坐下,缓声说道:“我当时就不该让你表哥来住,看你现在成什么样子了。这天下的青年才俊多了去了,可不是只有你表哥一人!他才学好也不过是个秀才。且不说他将来如何,看他家中虽说在乡下资产颇丰,可那点底子在京城可就算不得什么,就那点子东西将来还得三个人分呢。”

宋盈儿瓮声说道:“好男不吃分家田,再说表哥有才将来必会高中的”

宋太太恨铁不成钢:“好,你表哥将来会高中,却不知会是哪年中得。就算明年能中个状元,也不过做个七品芝麻官。”

宋盈儿低声道:“父亲这把子年纪也不过是个六品小官”

宋太太冷声道:“这话说得好,当年母亲何尝不是你这种想法所以更不能让你走母亲这条老路。以你的品格定要找个有根基的官宦之家才行。若是你真嫁了你表哥,都说亲上做亲好,真要嫁过去就不是侄女而是媳妇了。自来婆媳是冤家,她要对你不好了,这亲戚套亲戚的,将来受了委屈,娘家都不好为你出头。你是我亲闺女,我还能害你吗,你看着,母亲定为你找户好人家的,进门就是官夫人,等你到了母亲这般年纪早就成了诰命”

看着女儿低头不语,宋太太也知不能逼得太狠了,便留了女儿在此细想,她亲自去外甥处报喜。只是她太低估少女的爱情,这种爱情一旦生出,就只看到对方的好,至于家庭财富混不在眼中的。她前脚从外甥房中走,宋盈儿后脚就到了。

房公子心愿达成也是高兴,男儿成家立业,如今成了家,心思更可以一心放在功名上了。

宋盈儿看着喜形于色的表哥,强忍醋意,笑着对表哥恭喜:“恭喜表哥了,刚才听说母亲为你说了门好亲事,看表哥如此高兴,我那表嫂还不知是何等人物呢”

房公子惊讶道:“表妹不知是何人?”

宋盈儿一脸庄重:“表哥说笑了我一个闺阁女子不过在房中做出活计,哪会学人到处多舌,母亲从不对我说此等事,刚才隐隐听到,这才过来与表兄道喜”

房公子有些赧颜:“是我唐突了说来你也认识,就是隔壁李大人家的二小姐。”

“怎么是她,母亲怎么把她说给了你” 宋盈儿一脸震惊。

房公子心中狐疑:“怎么有什么不对吗,听舅母说你二人也是常有来往的。”

宋盈儿忙笑道:“倒是来往过几次,前段时间表哥也见过的,人长的极好,性格也柔顺,只是…”宋盈儿咬住嘴唇:“说起来,我不该背后论人事非,只是…”

房公子忙道:“表妹有什么话尽管说。”

宋盈儿咬咬牙,有些艰难地说道:“她家是去年秋里才搬来的,当时她祖母母亲还没有来,就有少年公子上门。这不是我胡说的,那时屡次在门前听有男子大声叫她的闺名,邻居可都是听见的。后来虽然长辈们都来了京,可那少年公子却也没断了来往”

房公子心中翻江倒海,口内却道:“许是她家亲戚吧,也可能那少年是来向李大人请教学问的。”只是女子闺名让外男在外大声叫嚷,终不是良家女子所为。

宋盈儿忙笑道:“或许吧,当时总觉得她家与别家不同,故也没人与她来往,后来李老太太进京才好些。也许是我多心了想来应该没什么问题,要不然母亲也不会将她说与你。”说罢,起身告辞,看着表哥一脸的凝重,她只在心中暗念:“二丫,你莫怪我你未必认识中意的人,却是我的心上人况且我所说也都是真的,要怪只怪你前面的行为的确有些不检点,身为女子怎能不知瓜前不纳履呢。”

房公子看着表妹离去,虽然不相信那温柔佳人是那种人,但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时机到了总会破土发芽。

第二日,杨浩如约而至。看到赶到院子中的马车,大家对杨浩的办事能力越发的肯定。这马车虽小巧但是二丫四人倒也坐得开,且严实又不招人,老太太等人也没话说。于是等二丫等人坐稳后,老孟头将车驶出李宅,杨浩与杨华骑马护在两边,一路向城外奔去。

半个多时辰到了一处庄子,马车也不停顿直接驶到一处园子门前,杨华拍开了门,将马车赶到园中,杨浩走到马车前笑道:“好了,到地方了”

别人倒也罢了,三丫早就按捺不住了,杨浩话音还没落呢,他就一马当先地跳下马车来,慌得老孟头急忙上前去接扶。

二丫下车后,先闭着眼深吸一口气,果然这野外的空气比起城里来要格外的惬意。杨浩忙凑到跟前笑道:“你难得出来一次,可要尽兴的玩坐了一路的车子只怕也累了,先去那边屋子里休息一下,咱们就进园子去。你放心里面决没有闲杂人,我让人都清理干净的了。”

说着就引着众人去前走去,此时早就有人迎了上来,不是别人正是曾小兰。她细细看了二丫一眼,暗暗点头,不及多想,迎上前来笑道:“原来是小姐来了”

二丫见原来是当年照顾自己的曾小兰,也有些惊喜,忙笑道:“原来是小兰姐,我们也有半年不见了呢,姐姐一切可好,杨大哥也在此吗?”

曾小兰忙道:“小姐这是要折杀奴婢了,奴婢可当不起姐姐二字。”边说边引着众人进到一处房舍里。

不过略坐坐一碗茶尚未喝完,三丫就催促着去园子里玩。二丫今早起来有些恹恹,一路坐车过来真是觉得有些乏了,忙劝道再休息一下。

就在此时听到远处好像有吵闹声,杨浩立马觉得被人打了脸,看了一眼二丫忙向外走去,大声叫道:“谁在那里乱嚷嚷,想不想活了。”

曾小兰忙笑道:“小姐放心,这里可没人敢闹事,许是庄户人家说话声大些,今日却是决不敢进来的。”

曾小兰刚说完,就听有大汉大着声音说道:“我说公子的马这里,人必是来了这园子,阎老大还不信”

二丫听到“阎老大”三字,不由竖起了耳朵,身子也不受控制地站起,悄悄走到窗前向外看去。

另一个就说:“就你眼尖队正你来了也不说声,我这几天可是犯了酒瘾”

杨浩叫道:“原来是你们怪不得门子拦不住呢。不过来了也没酒吃我今天有事,明日再请你们。”

二丫看着外面那三两个大汉,轻声问跟在身后的曾小兰:“阎老大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