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儿早就与众姐妹道了别,将须要带走的东西都打好了包,此时正等在房中。

看到母亲了,娟儿忙高兴地接了出来,不过刚说了几句话,就见一个小丫头道:“娟儿姐姐,五爷让你过去一下呢。”

娟儿忙道:“正是呢,我还想着去给主子磕头呢,我这就过去。”

吴妈也道:“遇到如此心肠好的主子,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也让母亲去给他磕头道谢吧。”

娟儿笑道:“我先进去看看公子可有空罢。”

娟儿进去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出来叫母亲,吴妈忙和二丫一块走了过去,跟着进了书房。几个丫鬟看到二丫也进到爷的书房去,不由暗骂没规矩。

二丫进得房后,吴妈真就给林振威大大磕了头,林振威笑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此事于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又对二丫说道:“今天早上已让人将娟儿的奴籍消了”

娟儿上前又对着二丫磕了个头,又将母亲扶起,二人退到角落中。

二丫将荷包拿出,红着脸递了过去:“里面有平安符和一封书信,还请将军到时能当面交于他,切不可经了别人的手,我只信将军。”

林振威含笑接过来,道:“李小姐只管放心,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会亲手将此交于杨浩的,决不假他人之手。不知李小姐可还有什么话让我转达否?”

二丫低了头,小声道:“不用了,该说的我都写到信上了我就不敢将军太多时间,就此告辞了。”

林振威也不多言,任她们去了。出了定国公府,吴妈和女儿要先回家一趟,二丫则坐了车与母亲一同回去。

两日后林振威就出了京城押送粮草去了边关。大齐朝与东临国的战事也慢慢在京城人的眼中淡出,因为这在场战争中大齐朝是占了绝对优势的,且又有战无不往的杨家在那里顶着,胜利是早晚的事,只是这战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故大家在谈论了一阵子后,便被其他新鲜的话题所代替。

再说林振威一路押送粮草倒也顺利地到达驻地,他先去向主帅复命,恰看到杨浩也在那里。

杨将军笑道:“林将军一路辛苦了那东临国太过狡猾,也不正面交战,只拖延时日,娘的,也不痛快打一仗能憋死个人,纯浪费粮草。”

林将军忙道不辛苦,杨将军又问了些京城的情况,又将这边情况大略说了一下,就让他先下去休息,等明日再过来听令。

边关苦寒环境差,林振威早有心理准备,故对住处好坏也不讲究。将随身所带的东西让亲兵帮着打理好,想到二丫当日所托,便要去寻杨浩。

巧得是杨浩也奉父命来看林振威,此时走来笑道:“我在这里比林将军熟得多,若是林将军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管说,以后大家就要一起对付东临国了。”

林振威忙笑着客套了几句,正想提起二丫之事时,却不想邵监军让人来请他过去一趟。林振威忙去了邵监军那里,杨浩也不在意自去忙了。

这邵监军与林国公相交甚好,听说林振威已到忙让人请了来。林振威笑道:“今日刚到此,得杨将军体恤先下来休息一下,本想等明日再来拜见邵大人的,倒是失礼了。”

邵监军忙道:“不妨事的国丈大人的话,自是要听的。只是我还真是瞧不上这国丈大人,说起话来粗俗不堪,我就佩服定国公府,一门子都是儒将幸好你来了,要不个个如此,真是丢了大齐朝的脸面。”

林振威也好说话,就又问起此间战事。邵监军叹道:“也不知那东临国如何想的,挑起战事又不正经地打起来,还东一下子西一下子地搞偷袭”

林振威又陪着邵监军说了会话,天就暗了下来,被邵临军拉着一处吃了。本来杨将军倒是想为林振威接风洗尘的,听说被邵监军留了饭,因二人有些不对付,便也不欲多事随他去了。

第二日林振威准时到帐下听令,杨将军便与众人细看兵行图分析战况,如此倒是用去了半日。下午,杨将军才有时间与林振威细细说了战况,那东临国不出兵,大齐朝这边不敢贸然行事,只得如此对峙。

到了夜里邵监军仍是请了林振威去吃饭,如此几日林振威倒是一时找不到与杨浩单独相处的机会,故那荷包便一直放在他手中。

这一日,杨将军召集几位将士道:“据这里的老兵说,再过半个月这里就要下大雪了,所以各处的粮草一定要备得足足的。不过才打了几次小战,那东临国只在那僵持着,虽不知他作何打算,那粮草不足却是一个因素。我已着人打探得知,东临国今年欠收,国内人心不齐,这燕王又想将兵权握于手,咱们不如那东临国熟悉地型,只好先防守为主,等明春雪化后再作打算。”

众人皆道是,杨将军又道:“今日安排你等去各处押送粮草,这东临国虽不能大军进攻,然也要防着他们打这粮草的主意,遇到他们不要硬碰硬,押送粮草为要。等到了目的地,与那边的守军多探讨一下,以便于咱们来年作战。”

一时分派各将士押送路线,等众人走后,杨将军又特地嘱咐杨浩:“我知道你对自来边关总在我身边不得上阵杀敌有意见,不过此时不是意气的时候。咱们远来不能轻易孤军深入,到明年春天总是要打次厉害的你此次去天险关,却是路途最近的,只是途经玉清山及落阳峡,这两处极易设伏,所以宁愿绕得远些多走一日,以防不测。”

林振威自邵监军那里出来,夜已经很晚了,他回到房中看着二丫的荷包,想着押送粮草来回也不过三五日,等回来再说吧

第二日天不亮,众将士就分了三拨出发了。杨浩带兵行了大半日,便命人休息一下,又着人去前方侦查一番。不想到竟真让人侦查出,前方有东临国的兵埋伏,似是针对这次的粮草。

杨浩一听热血沸腾,就要带人去那后面包抄,幸被人劝住:杨将军说务必以粮草为重。

虽说众人绕过那埋伏而去,在心中暗爽那东临国大冷的天白白在那设伏,但另一方面却也觉得那带兵之人太过草包,就这么被人家识破,可惜为保证粮草顺利送到,只能白白放过这功劳。

可是人走起运了,闭着眼睛也能捡金子,这不那设伏之人久久等不到大齐朝的兵士,便知事情败露,索性也不躲藏,直接抄了近路向杨浩等人扑来。

计谋不行,耐性也不行,如此人物自然是好对付的,杨浩看着对面不过自己三分之一的人马,兴奋道:“你们几人带一半人留在此处看守粮草,其余人跟我对敌。”说罢带着其他人迎了上去。

第一五二章 落峡谷外

两方对阵,杨浩见到对方将领倒是愣了一下,就见那人年近三旬方脸阔口目光锐利,其周身自有一种摄人的威严之气。

杨浩叫道:“来将报上姓名,你杨爷枪上不死无名之辈。”

那将领哈哈大笑:“我道是谁,却原来是一个**的黄口小儿快快将粮草留下,可免你等一死。”

杨浩大怒,提枪上前,不想那将领亦是用一柄长枪,二人一时战在一起。杨浩的杨家枪法使得纯熟,不想对方的力气却是不小,一时竟不能将他拿下。杨浩不由心急,一不留神露了破绽,那人大喜立即使了长枪,杨浩急忙躲闪,仍是被其刺中肋间,幸身穿铠甲,倒是并没受伤,只是被那人挑破甲衣。

那人便笑道:“果是黄口小儿,这本领还没学到家就出来了”

杨浩一招失手,气愤万分,又被对方奚落,不由怒道:“我乃大齐朝先锋官杨浩,岂容你如此妄自尊大,看枪”说话间便将长枪刺了出去。

那将领急忙用枪杆招架住,又大声嘲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大齐朝鼎鼎有名的杨家啊,只是这本领也不怎么样嘛也罢,本王也报个名号,免得你不知道你今日是败于何人之手杨浩小儿听好了,本王便是东临国燕王是也”

杨浩被对方奚落,心中自是不服气,后又听到对方便是东临国主帅,更是兴起擒拿下他的心思。到底是年轻后生,且杨浩又日日不曾松懈练习,又一心想要立功,自然是越战越勇。反观那燕王,到底年长些,又是一方蕃王便有些养尊处优,交战不多时,就有些身力不支直呼呼喘粗气。

杨浩见此不由心中暗喜,攻势也是越来越猛,终让他寻了个空子,一枪下去竟是将那燕的头盔挑了下来。那燕王大惊失色,急忙调转马头向回奔去,口内兀自叫道:“本王有些饿了,待我吃过饭再来与你相战。”

早有其亲兵将士上前接应与杨浩战在一起,杨浩自是不肯放过这个好机会,大叫:“将士们,今日要活捉东临国主帅”一边挥舞长枪追了上去。

众大齐朝的将士们自然看出那燕王虽然骁勇,只是到底体力不支,如今不乘胜而追更在何时,于是拍马紧随杨浩而去。东临国的士兵们见主帅失利,自是无心应战,只紧跟着主帅落荒而逃抱头鼠窜。

不过杨浩等人终是不如对方那么对地形熟悉,追逐时间长了,终是渐渐拉长了距离。杨浩一边紧抽马一边大叫道:“弟兄们,绝不能让他逃了,今日合该咱们立了这个大功劳。”众人俱受鼓舞,也是加紧追去,这距离倒是又近了些。

那燕王见了大叫道:“快放箭阻拦”

可惜人人皆爱惜自己的性命,那弓箭手不过是逃跑时抽冷子放上几箭,却哪里挡得住杨浩等人的追击。燕王等人却越发的慌不择路,被那树林子阻挡得行不快,看到杨浩越来越近,就听身边亲将叫道:“王爷,前边有条平顺的小路”

燕王大喜叫道:“快,护送本王沿这条路走”

杨浩等人见此更是兴奋抽打着马匹追赶,许是因为东临国的人为了劫持粮草,因埋伏被识破便一路快马加鞭地追赶而来,那些战马明显累得过了,时间一长跑得速度定不比大齐朝的。

杨浩在前一路领先地沿路追赶,此时周围林木伶仃,风也是吹得厉害,直吹的尘土飞扬,杨浩用袖子抹一把眼睛,待放下手时眼前却有一抹亮色落于身后,他不由转眼看了一下,待走出几步后,忽然想起一事忙低头看向怀中,原来那燕王不仅挑破其铠甲竟是连其身上衣衫也挑破了。

方才自杨浩身上掉出的东西却是当日二丫送于三公主,最后却被杨浩所得的那个荷包。杨浩来边关前收拾衣物时,竟鬼使神差地将其揣在怀中,没想到今日竟掉落在此。此时追敌在前却是顾不得了。

杨浩心中暗自惋惜,此时便不是被后面兵士踏烂,一会回来也不知会被大风吹向何处。忽又想到当日偷偷昧下二丫的那方帕子也在其中,这荷包丢失倒也罢了,可是那方帕子对于杨浩来说却是不一般,每当看到或是想到那帕子,杨浩便想起那天二丫拿它掩口,还亲手递了给自己,又娇嗔自己不爱惜身体,他心中总是不由荡起万般柔肠,此时无论如何也不能任其踏于马蹄之下。

杨浩猛然勒住前行的战马,后面的众将士见此也急忙停住,问道:“少将军,可是有什么问题?”

杨浩尴尬万分,只得道:“感觉有些不对劲,令人四处查看一下,别是人家做了个套子让咱们往里钻呢。”

杨华一听,忙带着几个人细细向前查看。杨浩趁机道:“先暂且歇息一下,我总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反正那东临国的马匹已是累得狠了,咱们稍停这一会儿,倒是不碍的。”一边催马慢慢向后走去。

众人皆惊疑不定,如果前有埋伏自家这样不管不顾地追下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可是如果前面没有埋伏,这一停顿,那燕王这个到手的鸭子只怕就飞了。

杨浩慢慢前后行着,果在十多米处的路边看到那个已是破损了的荷包正孤零零躺在那里。杨浩忙跳下马来,一边询问兵士的情况一边伺机向那走去,趁人不备急忙拣了起来掖在怀中,这才又上马跑到前方。

此时杨华已带人赶了过来禀报:再行十多米就是一处峡谷,看那峡谷两边高耸巍峨,怪石嶙峋,却是个设埋伏的好地方

杨浩忙带人前去查看,只见那峡谷仅能容两骑并行,两侧陡直,上面石缝影影绰绰似有草木,如若自己情急之下带人进去,若上有埋伏两边围截,真是求生无门。

就在杨浩踌躇之时,有几位年长稳重特被杨将军派到杨浩身边的将士,此时也是细细查看了又商量了几句,便走到杨浩跟前道:“少将军,此事恐怕有诈我等虽未曾与那燕王正面交锋过,然也听兄弟们讲那燕王骁勇善战多计谋。方才不过与少将军斗了几十回合而已,别说他看近三旬,自来领军之人便是近愈花甲,也不会如此体力不济的。他又故意引我等到此,必有诈还请少将军三思。”

此时大多数将士的那一腔立功热血也冷了下来,只等杨浩命令行事。也有少数几人道:“看那燕王慌不择路的样子,未必就有埋伏。若是将他活捉可是大功一件啊,就这么白白放弃真是可惜。”

杨浩看着峡谷思索了一下道:“回去吧,这堂堂一国统帅若是真那么不济,这仗也不会持续这么长再者他若是真无能,便是放过他这一次,下次必不会再让他逃脱。”

于是众人原路返回,杨浩转头看了一眼峡谷道:“这峡谷可有名字?”

早有老兵抢答道:“禀少将军,此乃是落阳峡”

杨浩点头不再言语,一时滚滚尘土,众人远去。

此时落阳峡的另一边,燕王正好整以待。一时有探子来报:杨浩没有进入峡谷,竟是带人返回去了。

燕王有些惊奇道:“看那杨浩年少冲动经不得激,又全无谋略,没想到竟能识破我之计谋”一时又嗐道:“倒是枉费了本王如此卖力演得这出戏”

旁边将士忙道:“王爷自是算无遗漏,但是备不住那杨浩却是个胆小怕死的,竟是连峡谷都不敢进来,看来那杨家将也只是空喊着吓唬人罢了。”

燕王犹自道:“本王本想设此计活捉那杨浩,一来好应付一下国君,二来也锉锉大齐的士气,没想到竟还是让他逃脱了。”

这时走出一将来道:“此时趁那杨浩还未走远,末将愿请令带一队人马抄小路,将其擒拿”

“罢了,今日暂且放过他一马,”燕王笑道:“他及手下的兵士并不弱,若是真是打了起来,虽能生擒他,却会损失咱们不少兵马,我的兵士可不能如此糟蹋了横竖明年总会有一战,且让他去吧,再说咱们今日可不是无所获”说罢燕王令人鸣金收兵,返回营地。

杨浩带人远远听到,俱知自己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尚未到达会合之地,便见那留下看守粮草的将士们狼狈不堪地迎了来。

杨浩等人看到并无装运粮草的车跟随,俱是大惊。

果见那些人走到跟前下马跪道:“少将军,您才走没多长时间,就有东临国的人来偷袭,末将护卫不周,竟是被那些人抢了粮草,请少将军责罚。”

杨浩一听不由大怒:“要你们这些人何用粮草竟被人抢去,你等还有脸面来到我面前,粮草丢失,你就该提头来见我。”

杨浩说罢跳下马来就揣向那将领,粮草丢失是大罪,那人也不敢躲闪。倒是原先的那几位老将们忙拉住杨浩:“少将军,此事已是如此,到时自会有军法责罚于他,只是我们如今倒是要想个办法,好回去交差。”

杨浩叹道:“有什么好办法,我又不能凭空变出粮草来,除了回去领罚,还能如何”

旁边几位小将知道被那燕王戏耍了,心中便要报这个仇,于是纷纷道:“此时那燕王已是收兵,那埋伏也撤了下去,不如趁他们得意之机,咱们急速追赶,杀他个措手不及”

第一五三章 军法处置

杨浩也有些心动,自己的人马总的来说损失不大,此时人人俱想杀敌以功抵过,这个主意倒也使得。

那几个老将忙劝道:“马有失踢人有失手,战场上并无常胜之军,还是小心行事为妙,咱们便是此时追了上去人困马乏的,未必是那人的对手。”

杨浩悲愤道:“粮草没了,燕王也没擒住,我就这么空着个手回去请罪?我丢不起这个人”

杨华上前小声劝道:“爷,这么长时间只怕那燕王已经走远了,咱们未必追得上,还是回去和老爷好好说说吧。眼看天色也不早了,咱们对那边的路又不熟,小心再中了埋伏”

杨浩想了一想,只得叹道:“罢了,撤吧,我回去请罪吧。”说罢带着众人垂头丧气地返了回去。

那边燕王听着探子的回报,睁开眼道:“此人倒是不可小觑年纪轻轻就能如此忍得,脾气虽暴躁却不刚愎自用,能听人言又身手不错,以后怕又是大齐的一员猛将。罢了,让他们收兵,咱们回去吧”

大齐众人似远远再次听到对方的鸣金之声,以为不过是风声罢了,却也不放在心中。

杨浩却是心头一跳,转眼看向那几位老将,只见那几人朝他点了点头,杨浩不由心惊:这燕王确实厉害

自此杨浩再不敢妄自尊大,真正小心谨慎起来,也开始慢慢走向他的名将之路。

此番回去没有粮草的累赘,倒是轻车熟路,戌时刚过就回到了驻地。

杨将军见杨浩因为立功心切中了燕王的调虎离山之计丢了粮草,不由大怒,立时就叫人推出去斩了。旁边的将士急忙求情:“那燕王又素来诡计多端,少将军也是立功心切才一时不察中了他的奸计,念在少将军初犯,还望从轻发落”

杨将军不听必要斩了杨浩以正军法,众将苦求道:“现正是用兵之时,若是此时斩了先锋官,却是中了那燕王诡计,使我军无将可用。”

此时军师也劝道:“不如先让杨浩戴罪立功,等战败了东临国再来个总算便是了。”

杨将军素来敬重军师,见他如此说,便道:“也罢,暂时留着他的一条狗命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先打他一百军棍以作惩戒。杨浩你可服?”

杨浩忙道:“谢将军不杀之恩,谢诸位同僚的相救之恩,我杨浩此后必不敢负诸位期望”说罢下去领了军棍。

一时邵监军也到了,他对着杨将军冷笑道:“两军对战粮草何其重要听说贵公子特意押送粮草给了东临国,将军若是没个说法,怎能让人心服”

杨将军怒道:“我杨家俱是精忠报国之人,容不得人泼污水,两军对战胜负乃是常事,只是此乃用人之际,待战事完了之后,我自会给大家一个说法。”说罢拂袖而去。

邵监军叫道:“我不过问问,你就如此显见得心虚,如此我不得不据实上报”

军师忙拉着他陪笑道:“邵大人息怒将军也是气极了才会如此。他也是想要依军法斩杀了杨浩的,只是无奈众将士求情,将军也不得不给他们这个面子饶是如此还是罚了杨浩一百军棍呢,您老若是不信只管去帐外瞧去”

邵监军笑道:“看来杨将军身边还是有明白人的,也罢,今日看在军师的面上我就不追究他的无礼。只是我怎么听说,杨浩明明可以擒住那燕王的,怎么就白白放了手呢?”

军师心中一凛,忙道:“此事下官倒是也去落实过的,那落阳峡内似是有伏兵,杨浩不想为了一己之功拿所有将士的性命于不顾,这才不得不撤了回来。且后来听到那燕王两次鸣金收兵,看来确实有蹊跷啊。”

邵监军道:“这只是杨浩的一面之词,未必不是他怕死,不敢上前。”

军师忙道:“少将军不是那怕死之辈实在是此事确实蹊跷”

“罢了,对我说这些没用,我只管据实上报。”邵监军说罢转身离去,军师急忙送他,直至看不到其身影这才回转。

一回到大帐,杨将军便急不可耐地问道:“如何?”

军师笑道:“将军放心吧,邵监军既然特意来说他要据实上报,看来应不会添油加醋。”

杨将军叹道:“今日好险,浩儿幸不曾中了那燕王之计,否则不是他自尽殉国,便是来日两军对阵我亲自射杀了他”

军师忙劝道:“少将军吉人自有天相。所以燕王奸计不成。”

杨将军又不放心地问道:“那邵监军会不会真在奏章上写浩儿贪生怕死放过了燕王?他向来与我不合,此时未必不会落井下石”

军师笑道:“在外作战的主帅怎能与圣上心腹的监军称兄道弟?自然是不对付的,他是个聪明人,不会与将军和睦相处,却也不敢对皇后亲弟任意抹黑,此事却也不能当它没发生,不过是据实写罢了”

杨将军听军师如此说也放了心,便道:“那一百军棍此时也应打得差不多了,一会还请军师拿些金疮药代我去看看他。”

杨浩此时已被人抬回房中,他见四下里无人,便从怀中拿出那个荷包来,细细查看。荷包已是破损不堪,倒是里面的帕子完整无损,他不由又想起二丫的笑颜,身上的疼痛仿佛也轻了许多。

这时只听外间亲兵道:“军师来了。”

杨浩忙将荷包和帕子塞入怀中,看到军师走来,忙道:“实在起了身,失礼了”

军师忙道:“赶紧躺好,我给你带了好药来,一会让人帮你擦上。”

“多谢军师关心”

军师笑道:“我可没有这好药,这是将军让我送来了,他也是不得已,你也要体谅他,千万别父子生了隙。”

杨浩忙道:“这本就是我的错,父亲按军法处置也是该的。”

这话却是明显有些赌气了,军师笑道:“这么简单的调虎离山之计,你竟是没看出来,确实该杀不过那落阳峡之事确实是有些古怪,你未冒失进去,倒也算是有些脑子。”

杨浩只觉得惭愧,那时不过是因为舍不得那帕子阴差阳错罢了,否则自己早就带人闯了进去,如此说来倒是自己那点子私心救了自己一条性命。

军师又道:“只是当日将军已嘱咐众人,此次以粮草为重,偏你擒贼心切,违了军纪,若不一视同仁军法处置,如何服众”

“他倒是服了众,可我的性命却是没了”

“哈哈,你以为众将真会看着你被斩?先不说将军帐下大多皆是跟随将军多年忠心不二之人,便是不如此,若因今日失责之罪将斩去,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没有失手的时候,定会相互帮着过了这一关的便是那一百军棍也是高抬起轻落下,要不你以为你还有命在?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为了堵人的嘴,大家作作样子罢子况且将军还指着你接下他的重担呢”

杨浩道:“这么多的心思累不累啊这么说今日在大帐中,邵监军也是在做戏?”

“是累人,可是没有办法啊,虽说邵监军不会胡乱说,但是别人会胡乱想,将来还不知京城里怎么说呢”

那可就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杨浩打开了心结,其他便也往心里去。第二日夜里,杨将军倒是来了,他问道:“你可是想通了?”

“儿子想过了,那燕王必是先得了我要去天险关的消息,才故意卖个大大的破绽引我上前。可是当时我一心只想护送粮草,并不理会他,于是他亲自出马,引起我的好胜之心,不仅趁此夺了粮草,还能将我引入埋伏,只怕是存了活捉我的念头。”

杨将军颔首笑道:“你的兵书倒是没白读,如此一天便想明白了。”说罢脸色一肃:“如果是其他两路人马遇到此事,必不会入了圈套林振威做事谨慎,李将军则对敌经验丰富,一看便知有诈。浩儿你的性子随我,有些暴躁,却是兵家大忌一时冲动不仅会丢了自己的性命也会让那些一心追随你的人因为信服你而埋骨沙场所以战场上不要意气用事,一定要慎之又慎。你此后几年不要想什么立功,最要紧是做好防守,等你经验多了,便知何时该守何时该攻。”

杨浩不由点头,这次事情的确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杨将军又道:“押送粮草之事如此快速准确地被东临国得知,只怕这不是一般细作所能为的,只是暂时查不出来,你以后要多注意着点”

杨浩忙点头道是,杨将军这才嘱咐杨浩好好养伤,至于送往天险关的粮草,已着稳妥之人再去,令杨浩不必担心。

三日后押运粮草的人马陆续回来了,林振威将一应之事细细禀报杨将军后,杨将军欣慰地笑道:“不错,你此次做的极好。如今我们都老了,以后大齐朝可就指望你们这些青年才俊啦。”

林振威连连谦虚道不敢,看杨将军已无其他事,便退了出来。林振威已经得知杨浩的事情,因他已打过不少的仗,倒是不会因杨浩的一次失误就看轻了他。

他看着二丫的荷包,不由心中暗道:倒是时候,正好可以慰藉一下此时受伤的杨浩。

第一五四章 夙世姻缘

林振威拿着荷包寻了个机会去探望杨浩。

幸好此时只杨浩一人趴在床上,他正无聊间看到林振威过来倒是也高兴,不过想到林振威漂漂亮亮完全任务,自己却因立功心切误中燕王诡计反落了个如此境地,便又有些不好意思。

林振威只装不知,说了几句惯常的客气话,便将二丫的荷包取出:“我来之时,李家二小姐托我将她所求的平安符捎给你,因她一再嘱咐我要亲手交于你,哪知前几日竟不得与你单独相处的时间,直到今日才有机会交给你。”

杨浩听完后才反应过来,这李家二小姐不就是二丫吗,想到她竟相思至此,心中甜蜜又有些得意。

他装作不在意地“哦”了一声,接过荷包后终是忍不住假意说道:“嗐,她也真是的,我在边关守卫乃是家国大事,她怎么能如此儿女情长,倒是麻烦林将军了,等我回去得好好寻个嬷嬷教导她一番”

杨浩一番虚假的做作让林振威有些看不过去,又客气几句便告辞而去。杨浩看他走出房间,再也压制不住心头喜悦,自己这边荷包坏了,她那边就又送了来,倒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杨浩开心地打了荷包,看到里面放些一个平安符及一封书信,他急忙打开信来看,哪知一眼扫去,惊得他差点坐起身来。

他细细读着二丫的信,信中言道二丫因忧心之故竟夜入一梦,那便是自己在一处峡谷处被人伏击,因恍惚间似是叫落阳峡,二丫不敢确定,只殷殷劝自己行事必要小心,不是意气用事,小心中了敌方的诡计。

杨浩看完信后怔怔发神,良久方低声说道:“若不是因为你的帕子,只怕我此时真就没了性命没想到我这一出战竟让你忧心至此,此恩此情杨浩此生此世不敢忘”

杨浩将怀中的荷包拿出来,把帕子拿出放入新荷包中,待要将信一并放入时,忽想到远在万里之遥的二丫竟得以做此逼真之梦,自己当然知道她是情之所系,但是若被有心之人看到不仅会坏了她名声,甚至拿她当了妖邪,岂不是害了她,看来此信不能留

毕竟这是二丫写给自己的第一封书信,杨浩心中很是不舍,可是为了以后不给二丫惹下不必要的麻烦,他想了想最终还是让人掌了灯,要亲自把信烧了。亲兵将火烛放在杨浩眼前,便依令退了下去。

杨浩拿起信来就要凑到火上,心中忽又发狠:这信是收在自己手上,如果自己连封书信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建功立业?况且二丫以后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是要为她撑起一片天地的,不过一封书信竟让自己如此畏手畏脚的,日后岂不是但凡有点小事就要二丫受委屈,这还是男子汉大丈夫吗?

杨浩如此一想,便将信放入新荷包,便是原来打算要一起烧了的破损荷包也被他小心收了起来。

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这封信,后来便成了理国公夫人自一个乡间丫头成为国夫人并得国公爷专宠的传奇人生中的一个见证。世间事总是如此,寻常人做来便是不守规矩,然高高在上被人艳羡的人做来,便是一件浪漫的事。

再说李父李母为二丫当日所做之事,着实捏了把汗,不过事已至此不可追回,也就慢慢想开了,只希望事情朝着最顺利的一面发展。

二丫则是在心中反复推算前世杨老将军的去世的时间,又计算林振威押送粮草的路程快慢,最终确定下来,林振威一定会在那事出现前将信送到杨浩手中的。不过边关除了偶尔有东临国偷袭抢夺粮食的消息传来,其他倒是完全没有消息传来。因此二丫也总是不能完全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