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莺儿如今年纪已长,也萌生嫁人生子的想头,知道这些东西的厉害。怕于自己身体有碍,便不肯下苦力去学,只是敷衍而已。

伯府只道人天赋不同,也不十分怀疑她,故李淑妍在宫中走动,寇儿自然是不离身的。没想到这才进宫一天就遇到这种事。

李淑妍不由笑了,看来这宫中的这滩水果不是清的,徐妃的此行为,她倒是明白,在宫里徐妃是依附皇后的,赵婕妤出身勋贵之家,如今已有一个皇子,如果再生下一个皇子,怕会威胁到皇后的地位。

不管是徐妃设计赵婕妤,还是赵婕妤明知真相故意示弱,对她来说,这宫中水混,她才好混水摸鱼,纵横捭阖,逐个击破。

这时有人来报:徐娘娘派人送来补药!

李淑妍早就心有准备,自然就拿不稳,洒了出去。徐妃知道也不以为意,本就是做个样子,爱喝不喝。

此后几日,圣上都是招了李淑妍侍寝,徐妃也没再多给圣上安排其他人,李淑妍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根据她与圣上的几次过招,她发现圣上只管享受美人恩,其他事上就难得糊涂,最爱图省事,就坡下驴。

所以她便不再扮贤惠,只拿出当日的孤傲清高及寻常夫妻对等关系的相处模式,力求给圣上不一样的感觉,让他感受到世俗夫妻的气息。

圣上果然感到新奇,宫中妃嫔们在他面前都不敢率性而为,处处保持端庄,采女们虽在床上能放得开,却又都一股子小家子气,而李淑妍却能端庄与妩媚兼具,又会耍些小性子,倒真像是民间夫妻,于是更加珍爱于她,夜夜厮守如胶似漆。

二丫听说,还是有些担心圣上会为爱生狂,皇后却不以为意。

男人都是贪图一时的新鲜,况且便是圣上真想抬举李淑妍也要看看朝中众人是否答应,杨家将是否愿意。不过她皇后是有些奇怪,李淑妍进宫固然不须自己这个皇后主持,可是她既然承了宠,就该请求拜见自己,否则还算是妾身不名。

就好比普通大户人家,新进买的丫头被男主人睡了,便要去拜见正妻,顺便见见其她姬妾,大家也就知道她将来可能要做姨娘的,若是只躲在阴影里不见人,大家便只当她裤腰太松,被男人一哄就偷上了手的水性人,虽夜里侍奉男主人,却仍是个丫环。

圣上到底是男子,脑中装的都是国家大事,哪里会想到这些针头线脑的。李淑妍早就求圣上派了个嘴严的宫人来教些规矩,此时也知道自己该去拜见皇后,只是当日被那两位嬷嬷一通冷嘲热讽给唬了过去,这几日才明白过来。

李淑妍却无法惩处她二人,只得对着圣上吹吹枕头风,请皇后回宫,好让她拜谢皇后之恩,当然也中间也少不了说些自己在这宫中受的冷落。

圣上立时便着人将赵婕妤叫来:“李采女既然是你照管着,她承宠第二日,你就该带她去上面拜会一下,怎么就装作不知道混了过去,难道对她有成见?如此心胸狭窄,如何当得一宫之主。”

赵婕妤便知定是李淑妍在圣上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不由狠狠盯了她一眼。

李淑妍便有些心惊,说实在的,她是有些看不上赵婕妤的。

进宫多年,皇子也生了,出身又高,却仍是个婕妤,连个嫔都没混上,可见是不得帝宠的。必是皇后忌惮她,故如此打压于她,虽然赵婕妤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人,但李淑妍考虑到她与皇后的矛盾,便起了联手的意思,哪知圣上为自己出头,却是生生要把个盟友打跑,李淑妍心里甚是可惜。

赵婕妤道:“妾知错,因为这几日天气炎热,妾身体有些不适,不免考虑不周,况且李采女独自居住,徐妃娘娘只让妾帮着照管一二,并未说她是妾院里的采女,故有些事妾也不好贸然出头。”

倒也有几分道理,圣上因这几日与李淑妍蜜里调油一般,也知她进宫那两日被宫中众人整治了,尤其是徐妃暂代皇后这职,却第一日就故意让李淑妍难堪,他有心为李淑妍出头,又让人宣了徐妃来。

徐妃进来看到赵婕妤跪在地上,便知事情不妙,忙上前拜见圣上,还未启唇开言,圣上已经冷笑道:“徐妃管得好宫务!李采女既然已经侍寝为何不安排她拜见皇后,李采女虽位分不高,可也是有品级的,如今在宫中却是孑然一身,去见你被拒之门外,去寻赵婕妤,又被推委,不得已才找到朕这里来,朕倒是要替你管宫务了!”

徐妃忙跪下申辩道:“请圣上恕罪,容臣禀奏:采女固然是有品级的,只是到底是太低了些,若是皇后娘娘在宫里也就罢了,可是偏又在皇庄里照看太子妃。没有个为了一个小小采女,皇后娘娘就巴巴扔下太子妃不管顶着酷暑,跑回来,只为受一个采女的拜见!若是让采女去皇庄,不仅没有这个规矩,而且采女身体贵重也不宜前往。”

“当日圣上对臣说道,李采女不比寻常人,若是被塞到别人宫中,不仅使她委屈而且也拘了她,所以臣才将她独门独院安排了,又因皇后娘娘特意嘱咐不许怠慢了她,所以臣才命赵婕妤以美人规格布置,并多多照看于她。既然皇后娘娘不在,李采女只给赵婕妤请安也就算是全了礼,等皇后娘娘回了宫再行昭见也不迟!前日赵婕妤身体不适,还特特告了假,饶是这样,听说李采女承宠第二日仍是挣扎着起来受了礼呢,还请圣上明查!”

圣上也知自己理亏,只得命她二人起身,又赏赐财物若干以示安慰。

李淑妍见徐妃说的头头是道,也不由气馁,都是自己位份太底闹的。为今之计,只得耐下心来等皇后回宫。思及自己份位太低,宫中是个人物,都能上来踩自己两脚,只得紧紧巴着圣上,于是便除了每日去赵婕妤处请安,整日将自己关在丽春阁里,写字作画,夜间则去陪圣驾,倒也惬意。

圣上见她又恢复成未进宫时的淡然洒脱模样,倒是不免想起当日二人偷摸相会的日子,又兼李淑妍总能将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奇物件展现在他面前,在这炎炎夏日里别有一番滋味,勾得圣上白日里也无心朝事,经常来后宫丽春阁中小坐。

一些知情的朝臣们免不了骂句魅主惑上的狐媚子,幸好太子已能担当大部分的朝政,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第二六四章 宣布孕事

李淑妍这时才算享受到穿越女让天下之主迷恋的荣光。

在这夏日里,她每每做出的清凉小食,总能让圣上赞不绝口;她的淡淡妆容,她自己裁作的纱衣,总让圣上神魂颠倒。

得到圣上隆宠的结果就是,宫中各处管事的大太监及女官们再不敢对丽春阁小觑,好东西也是先着紧着她,其他妃嫔们也再不敢随意难为她,当然这与她甚少出去也有关,那些妃嫔在外面遇着难为是一回事,跑到她的丽春阁里难为她,却是给她长了脸,自然没人做这种事。当然这一条李淑妍自动忽略掉了。

李淑妍不由讥笑前世所看的宫斗小说,什么谨小慎微委曲求全,这皇宫里的人最会看人一下菜碟,不得宠自然被人踩在脚下,便是得了宠,若只是一味贤良,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自己这么个采女还不照样被人欺负!还是先前的强势女主最实惠,既活得畅快又不委屈了自己。

可惜李淑妍只看到了表面,圣上因她的妖娆,总被勾的火起,她又怀了孕,不得动作,虽然李淑妍也有些新鲜手段,总归是隔靴搔痒不能尽兴,于是便免不了借机寻了其他妃嫔来泄火,只是怕李淑妍不高兴,所以做的机密,不让她知道罢了,且如此以来,倒有些象当年与她偷情时的那种刺激,圣上越发乐此不疲。

李淑妍进宫时是带了大笔银子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她倒也收买了不少人。况且又有人故意让她得些消息,所以初时她得知圣上自她这里出去打野食,也是气愤非常,自己费尽心思倒是便宜了她们!

不过转念一想。堂堂圣上召自己的妃嫔侍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偏他却要偷偷摸摸,定是怕自己吃醋不高兴。所以才瞒着的,如此看来圣上心里是看重自己的,也算是万里长征开始了 第 266 章 一身的。

当然李淑妍也没从此就飘飘然起来,她仍是保持头脑清醒。前几日太子的长子庄绍亮满月了,上上下下宫里宫外,自然免不了一番热闹,这一热闹就热闹了好几日。

李淑妍算着自己怀孕已有三个多月了,虽不想赶在这当头宣布。免得儿子风头被挡,受了委屈,可是形势不由人,再拖些时日显了怀,自己也没脸说才怀孕一两个月的话。

李淑妍被诊出喜脉的消息传来时,不知情的掐指一算,这才进宫一月有余,就怀上了,倒是神速。一天都没耽搁,再想到这一个多月,圣上白日里也留恋着在后宫,忍不住骂李淑妍不愧是个狐媚子,一刻也太离不了男人,还伯府千金呢。恬不知耻。

知情的人,则暗道果然少说了两个多月,这皇子早产是注定的了,但愿别真的早产,不然李淑妍如何圆这个谎?

李淑妍又借机把皇后的两个嬷嬷还了回去,另求圣上准了锦乡伯送上来的两个嬷嬷入宫,这本就是不合情理的,倒显得宫里没人似的,不过徐妃却乐得省心,且又是圣上之意,以后真要出什么事,也与她无关,便令那两人进了宫,只是严令她二人不许迈出丽春阁一步。

皇后此时也与太子妃打包回到京城,当然杨家婆媳及皇子公主们也都回来了。

李淑妍这才得以正式以采女身份拜见皇后。皇后也体谅她怀有身孕,准其不必着采女常服来见自己。

李淑妍倒是松了口气,且不说这采女服饰层叠繁复,这夏日里一层层裹着,还不得捂出痱子来,再说只一听采女,李淑妍就心头有火,采女,采女,她初进宫时,可不是被人踩了又踩的!

到了那日李淑妍也不屑于与众妃嫔争奇斗艳,只一身淡雅装束,头上一支玉簪并一朵鲜花,脸上也只淡淡上了点粉,越发清雅脱俗,卓尔不群了。

众妃嫔见了无不咬牙,本就是狐媚子,偏打扮得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枉做清高,白日里就勾得圣上宣淫也不知是哪个,倒在这里假充正经!

皇后见了也微皱了眉,让人扶着不许李淑妍行礼,淡淡道:“你怀了身子,万不可再行事着三不着两的,以后要好生保养身体,不必早起请安,力争为圣上添一位小皇子,平日里也要侍奉好圣上!”

皇后只说了这几句话,便端起茶碗来喝茶,就有宫女上前引李淑妍出去。

李淑妍愕然:晋见皇后就这么简简单单完事了?

她可是提前几天就琢磨皇后会如何训示自己,其他妃嫔又是如何讥笑嘲讽,而她该如何应对,显示出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聪明机敏、凛然不可侵犯的傲骨及她们被反击得无回口之力、恼羞成怒的丑态。

众妃嫔也没想到皇后就这么把她给打发出去,可以说是皇后体恤李淑妍身怀有孕,不忍让她劳累,但也可以说是懒得搭理一个小小的采女。倒是让之前想要难为她的妃嫔暗叹无施展口才的空间。

柳美人自李淑妍进来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段时日圣上没少宣她侍寝,却总要要求她打那冰冷仙子的打扮,她大小也是堂堂伯府小姐,有自己的一份傲气,宁可被圣上冷落也不愿扮成她人承宠。

于是她仗着素来得皇后的宠爱,一步上前道:“皇后娘娘太偏心了,蓉儿不依!当日我晋见时,被娘娘及诸位姐姐好一顿责难,说得蓉儿差点都落了泪,今日为何对李采女如此宽容。”

皇后不由大笑道:“我原想几个月没见,你也该长进些了,没想到还是这么个小女孩脾气!这美人也当得一宫之主,我身为皇后如何不严加教导,在坐的各位也是爱惜你才会出言教导。难道还让本宫屈尊亲自去管教一个小小的采女不成?”

李淑妍虽出了大殿,可是这话却听了个囫囵,心似被人狠狠拿针扎了一下,强忍着泪花回到丽春阁,心中暗自发誓:将来你们会为今天轻视于我付出代价的。

不多时便有宫人来丽春阁,道:李采女行为举止不合规矩,因其身有孕不便处罚,等产下麟儿,再行罚跪两个时辰,其教导嬷嬷及阁中众人失职,褪衣各打五大板,罚俸半年。

李淑妍气了个倒仰,无法,只得拿出银子来厚厚赏了阁内众人,至于其内心的耻辱,只能等自己上位后再行补偿了。

江司籍此时正将宫中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汇报给皇后

皇后听了笑道:“徐妃素来是个谨慎的,这段时间倒是真的辛苦她了。”

江司籍也附和着赞了一句,又道:“那李采女看着就不是个安分的,如今更是引得圣上白日里放着政事不管,只留恋于后宫。长此以往,若是再生下小皇子,怕是魏贵妃之事再现。”

“他到底是圣上血脉,伤不得!只说李采女魅惑,却不如说圣上本就有此心思,李采女不足为惧,再说吧。”皇后笑道,其实她的话只说了一半,她心内暗恨李淑妍在梦里辜负了杨浩,今生又是这么个不尊重的性子,所以便想要整治于她,对于一个做了母亲的女人来说,没了宠爱不是致命的,被儿女推离身边更能折磨人!况且圣上如果不荒唐,太子如何崭露头角?

圣上对于李淑妍是越发的迷恋,一日又跑来寻皇后道李淑妍育嗣有功,很该提提位份。

皇后义正词严:“不是臣妾不愿成人之美,实在是历来还没有仅因为怀孕就提了位份的,这于祖宗家法不合,恕臣妾不能照办。她此时享的美人的份例,想来也委屈不了小皇子的。”

皇后此时倒真是好奇,李淑妍真的就那么有魔力,竟影响圣上至此。本以为是圣上贪鲜,今日看来却是着了魔,是天要亡大齐,还是天要助熠儿?

圣上再三请求,皇后仍是不松口:“臣妾决不能任圣上如此妄为,对其他已生了皇嗣的妃嫔们也不公平,圣上如果执意如此,那就请下圣旨吧,臣决不会下此懿旨的。”

圣上早被李淑妍迷了心窍,见事情不成,气呼呼地让人来拟旨,自然又招来一干人等的反对,更是气得发疯。

李淑妍见此,心疼地说道:“圣上何苦为了妾如此呢,妾早就说了只要能与圣上在一起,名份于我不过是浮云罢了。”

圣上听了很是感动,又恼自己一国之君却总被臣子弄得束手束脚,又想到李淑妍向来不慕名利,便上朝来硬要以李淑妍怀有皇嗣为由,封赏其外家,又暗以从四品的御史中丞为饵,令秦业出来说项。

大臣们见圣上铁了心要抬举李淑妍,不过依目前形式来看,锦乡伯府也就是被赏些金银布帛,顶多提前除了罪罚。

这一两年内因为李淑妍一事,大家与圣上没少打了嘴仗,若是真步步紧逼,圣上狗急跳墙,硬要坚持,臣下也拿他没办法,还能废了他不成?故除了那几家勋贵外,大多便要遂了圣心,但也仅止于此。

秦业也适时出来奏道:民间嫁出的女子有喜,尚且要给亲家送些礼品,以示对其教养女儿的感恩,天子乃是天下之主,更该作出表率,如今李采女有孕,该赏其外家。(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六五章 封赏外家

圣上大喜,便命秦业同礼部拟出个章程出来。当然也没忘了给大功臣秦业升官,众人见此才恍然大悟。

秦业为官这段时日来,不提当日力主封李淑妍为妃一事,单就他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也知,他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奸佞小人,两面三刀,口蜜剑腹,却也有些小聪明,虽做了些坏事,却从不落把柄在人手中。

所以他为了得到高官,如此行事也是正常的。只是圣上仅为了一个采女就行如此昏聩之事,明知是奸佞还要重用,大臣们无不心凉了。

李淑妍这时才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圣上一下了朝就来到丽春阁给李淑妍报喜说要封赏她娘家。

李淑妍只淡淡道:“妾如今身心皆属圣上,这里便是妾的家!只要圣上心里有妾,便是不封赏,妾也是甘心为圣上生孩子的。”

圣上不由叹道:“外面那些迂腐臣子们,哪里知道你的好!一口一个祖宗家法,朝廷制度,幸好他们有他们的过梁梯,我有我的张良计,终是可以封赏于你家。”

李淑妍忙娇羞笑道:“妾不敢辜负圣上心意,以后便是没有封赏妾也愿意为陛下多多生孩子!”

圣上闻言,脸上略僵了一下,心内寻思以后难道真为了她要违了后宫妃嫔只生一个孩子的祖训吗?

这时礼部呈上了封赏的折子来。秦业没出现,因为他又被人黑夜里蒙头打了,不得不告假养伤。

圣上得知此事。笑了笑也没放在心上。虽说他帮了自己的忙,但不可否认秦业真的是个奸佞小人,也该被人如此对待。

圣上笑着拿出折子来看,登时就气得鼻子都歪了。一把掷到那人身上,怒斥道:“这是怎么回事?明明是封赏锦乡伯府怎么就成了忠义侯府?”

那人怯懦地回道:“这是秦大人与礼部共同拟的!”

圣上气得令人把礼部诸人都叫来,秦业也被强拉了来。

圣上看着秦业被打得手折腿断。好不凄惨,心下恻然,令他只管躺在担架上,不必起来行礼,又放缓了语气道:“这可是你拟的,是不是有人胁迫你做的,只管说出来。朕定会为你做主。”

旁边几人心头一紧,盖因那几家勋贵见他总帮着锦乡伯,于是找人去打了他一顿,他也是个孬种,为了脱身便献了这么个计策。如果真要他说了出来,那几家勋贵免不了得罪了圣上。

秦业只有气无力地哼哼道:“臣也不知是被什么人打的,还请圣上为臣做主啊。”说到痛心处,眼泪鼻涕一大把,只哽噎地说不出话来。

圣上见他那个怂样,心里厌烦,便转而对礼部众人道:“明明是锦乡伯府,因何封封赏忠义侯府?”

众臣忙道:“圣上说要为天下作表率,就如这世上妾室无娘家。若有也只能认其嫡妻的娘家,这李采女的外家可不就是忠义侯府!”

圣上被驳得无话可说,指着他们怒道:“你们这些老匹夫!朕偏要封赏锦乡伯府,看你们能怎样?”

这时几个内阁老臣闻讯赶来,听到此话,都跪倒在地。噙泪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行事啊!景帝时的魏贵妃也是如此把个魏府捧得生出了野心。”

圣上气众人把自己看成昏君,恰好太子在侧默然,便问太子道:“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难不成你也想封赏你外祖家?

太子恭谨道:“天子之职莫大于礼,而礼莫大于匡正名分!这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妻就是妻,妾就是妾,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天子维护礼纪朝纲,才能上行下效!自本朝开国以来,还没有因为后妃有孕而封赏外家的,如果真要开了例封赏,也应先封嫡再封庶!但以臣之见,前两年的灾情和战事已是耗得国库紧张,倒是等李采女生下皇子再封赏不迟。”

大臣们都道:“太子殿下所言极是!”

圣上见大势一去,忙哈哈大笑地掩饰道:“太子之言甚合朕心,也罢,就依太子之言吧。”

然李淑妍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封赏的意思,怕众人误会她,少不得表白表白,圣上又笑道:“都起来吧。李采女也一再劝朕,妃嫔为朕生儿育女是份内的事,不必封赏!无奈也是圣上多年未曾再有子嗣,一时高兴想得不周全!”

众臣忙顺着说道:人之常情,难免会如此,圣上能采纳臣下之言,无愧于贤明君主。

如此一来,彼此也都有了面子,圣上便令众人退下。

此时圣上心里很是疲惫,总觉得做天子也不是件快活的事,明明是自己房中事,却要处处受大臣的制肘。

如果只是普通人家,可不是想宠爱那个妾室就宠爱哪个妾室,只是不是宠妾灭妻,谁来质疑?

复又想到太子刚才得到众臣一致赞同的表现,心里没来由一紧,当年总怕太子担当不起重任,可是如今,他也能独当一面了,为何自己的心里没见轻松反而更加沉重了呢?

李淑妍在后宫也得知了此事,在心里把群臣骂了个狗血淋头,她就不明白了,自己一个小采女也值得他们这样如临大敌。

当然面对圣上时,她便大度地表示,自己本就无意封赏之事,大臣们所言甚是,就此作罢吧。

虽然话虽如此说,但她脸上的失望之色还是让圣上看到了,圣上心里也不是滋味儿,总觉得愧对李淑妍,心内暗自决心,以后必要好好抬举李淑妍

此事虽然过去,但还是传得满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再加上之前几年的事情,更是成了家家茶余饭后的笑谈。

更有着迂腐呆板的老儒们,自李淑妍身上看到女子多才华的弊处,极力鼓吹“女子无才方是德”,识字多了,心也大了,便不安于室,倒是不识字的好。

倒真是得到不少人的赞同。不过大多高门大户之家,倒是看得通透,不识字睁眼瞎一般,如何管家理事,故仍是让家中女子读书识字,不过也是多有限制,话本这类移人性情的书不必说,便是些诗词中因有些情爱内容也是被禁止的。

穿越穿到古代,总要煽动翅膀改变些东西,但是好是坏,只能看后人如此说了。

既然人人都在谈论,忠义侯府也不例外,不过随着主母们消夏回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噤了声,怎么说李淑妍也是少夫人的堂妹,随意谈论,少夫人面上却是不好看。

二丫也只装不知,但心里倒有些替李淑妍可惜。

那样一个才貌双全的人物,又是伯府嫡小姐,什么样的人寻不到,在哪一家不是正妻,偏要入皇家为妃。

妃子也不过是个有品级的妾罢了,既选择做了妾,就该老老实实地守妾的本分。看前世今生,只能说她与圣上倒是有些孽缘。

这次杨家婆媳出门三个多月的时间,府里有常嬷嬷等人守着,倒也是平安无事。只是一些大的事情不敢随意做主,都留在那里等主母回来处理,所以她婆媳二人初回来倒是着实忙碌了几日。

这日中午二丫哄着儿子睡了,闲极无聊,便让乳娘及丫头好生照看着,她与万儿等人在外室说些闲话。

小青是当日留下照看小院子的人,二丫便让她随意说些京城这段时各家发生的趣事。

虽然不能说李淑妍,但京城之大,每日都有好些事情发生,这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官居御史中丞的秦业。

本是个小小的从九品小吏,却在短短两三个月内连级跳,一跃成了六品官,二跃则成了从四品的御史中丞,倒也当得是个传奇人物。

但让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总是被人打,传言他夜里都不敢出门的,现今都有赌房在赌他何时会被人再次毒打。

二丫暗道:果是个奸佞之人,可惜圣上却为自己的小心思,重用于他,对于太子及杨家来说也不知是福是祸!

如此趣人,前世怎么不曾听说呢,二丫倒是细细回忆了一下,仍是毫无印象,此时却听儿子咿呀之声,忙又去了内室,便把此事暂且撂下来。

这时,杨夫人也着人来唤二丫,二丫忙抱着儿子一同去了。

杨夫人正在那里逗孙女说话,童言稚语,总能惹人捧腹大笑。

一时见二丫带着孙子来了,忙又接过孙子,好一番逗弄,这才着人抱去里间,好生照看她姐弟二人,这才带着二丫来到虽一间屋里。

入目便是满案的账册,二丫看着心里就有几分明白,忙看向杨夫人。

杨夫人笑道:“我年纪也老了,这个家早晚都要交给你们,从今以后交给你,我也乐得轻松!”

二丫忙笑道:“总是母亲疼爱儿媳,所谓能者多劳,有母亲管家,家里才能如此繁盛,倒是儿媳偷懒了。”

杨夫人见丫头上了茶,便让她们都下去,只留她婆媳二人说话。

杨夫人说道:“前日你也知道老家来人的事,岁月不饶人啊!”

前几日老家来人送东西,又说今年一出春天,老太爷身体便明显大不如前,慌得杨夫人婆媳忙忙打点了好些滋补身体的珍奇药材着人送回老家。

前世老太爷中伏而亡,今生如何,却不是二丫能得知的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六六章 时机到了

杨夫人叹道:“老爷年事已高,他又是成年后才来的京城,总要叶落归根,前几年就心心念念要回老家侍奉双亲,便想着等太子一册立,把兵权丢出去,就把家交给你们,我们回老家侍奉双亲。哪知皇后太子不同意,今日看来倒是对的。”

二丫暗道:前世李淑妍生下杨辉没多久,公公就乞骸骨告老还乡,杨浩年纪轻轻未有大功劳便被封了国公,或许就是因为杨家的识趣吧!

杨夫人又道:“浩儿年纪又小,年少时又一味的顽劣胡闹,老爷不放心,少不得再支撑几年,所以府中诸事,也没急着交给你,也让你有空闲多为杨家添子孙!”

二丫闻言不由粉面微红,她确实也有偷懒的心思,起先是新妇不易争夺管家权,后来则是怀孕,连生两个孩子,更是不把管家的事放在心上了。

杨夫人笑道:“如今老太爷身体微恙,老爷本就因不能侍奉双亲,愧疚不已,如果再得知此事,越发难受了!只希望浩儿这两年能有长进,接过担子来,这府里的事,你也该管起来了,还不知以后会是什么情景呢。”

二丫忙道:“祖父祖母必会身体安康,长命百岁!母亲不必太过担心,儿媳倒是也该学着管家,好为母亲排忧解难。”

杨夫人叹口气:“到底是七十古来稀,老太爷他们,唉,一边是老父母一边是女儿外孙,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兵权之事重大,圣上现在又是这般宠爱李采女。越发重要起来!不仅关乎皇后太子的地位,怕是也系着她们及杨家的性命!父亲此时决不能把兵权放手!”二丫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