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来我这里,也没啥好吃的,就是这些鸡啊鸭啊比较多,这是贵妃鸡,你们上次好像也有买贵妃鸡吧。”钟宇记得他们当时订了好几种养殖项目。

“买了,那个贵妃鸡的小鸡仔可爱死了,长大了也漂亮得很,我哪里舍得杀了吃啊。”苏缨心疼地说。

林达也很无奈啊,他是垂涎得很,可苏缨完全就把那些贵妃鸡当宠物养嘛。

“哈哈哈,女孩子都喜欢这种漂亮的东西,贵妃鸡原产英国皇室,其头戴凤冠,身披黑白花羽,天生丽质,被英国皇室定名为“贵妃鸡”,专供宫廷玩赏和御用,并禁止民间饲养。本来就是作为一种宠物鸡来养得,而且特别喜欢和人接触,一见到人就围上前去发出悦耳的声音表示欢迎。”

“是啊,我就觉得这鸡怎么这么乖,这么通人性啊,哪里还会舍得杀了吃呢。”苏缨心有不忍地看着面前这盘贵妃鸡。

贵妃鸡本来是江苏名菜,两人还在上海的梅龙镇酒家吃过,据说那可是全国都有名的招牌菜,但估计那鸡也几时普通的鸡吧,而面前这盘贵妃鸡却真的是用贵妃鸡做的,虽然做法不正宗,但却是名副其实了。

“唉,钟叔叔,你这得杀多少只贵妃鸡啊。”贵妃鸡的主料是鸡翅和猪排,苏缨粗粗一数,起码有十个鸡翅呢。

“每天大概也就杀那么多吧,鸡翅可以做这道菜,其他的部位可以做鸡排或者熬汤什么的。”钟宇突然低声和她说,“还好我们是做起了整个农庄,除了养殖还做农家乐办饭庄,不然这些什么贵妃鸡养了这么多,市场需求并不是很大啊。”

“不会吧。”苏缨吓了一跳,“我们看了很多资料说这些很有市场啊,价格高,供不应求什么的。”

钟宇摇摇头,“其实需求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这几个城市,全国的市场并不大,你像啊,价格定得那么高,普通的老百姓哪里接受得了,何况现在养殖户越来越多,跟风而上,哪里会供不应求,分明就是供大于求,一点都不好卖啊。所以我现在不会再扩大养殖面积了,可以多引进一些品种,但是规模却不能再大了,再大我自己都负担不起了。”

苏缨想起村里那些养殖户,心里拨凉拨凉的,“那桂园村里那些村民还投入了好些钱在养殖上。”

“好像没人养贵妃鸡吧?”钟宇摸摸够脑勺,“来的那几个都是养竹鼠的,我都和他们说了,等养大了没地儿卖的话,我就都收了,我这里倒是有一条竹鼠的稳定销路。”

苏缨刚放下心来,钟宇便补充道,“这养殖的风险很大,不仅要预防疾病,还得担心销路,现在跟风太厉害了,有些东西原来市场就不大,正好有块空白,有人填上就发财了,别人看到发财了就像跟上,结果就被市场挤出来,跌了跟头,这种事情天天都有。我现在尽量都在做加盟,养殖这块已经不是我的重心了,待会儿吃完饭,带你们去看看我的度假木屋群,给你们也订了一栋,今晚就住这儿吧。”

等苏缨和林达见识了钟宇的木屋建筑群以后,心里复杂得很,都不知道是个啥感觉,崇拜、羡慕、热血沸腾…

除了一栋栋小别墅以外,还有一栋气势磅礴的商务休闲会馆,钟宇解释说,有些单位会把户外素质拓展设在他们农庄,还会有单位的会议也会设在这里,所以建了这么一个会馆,里面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室和一些休闲娱乐的KTV、棋牌室和球室。可以满足不同会议的需求,而且为了统一风格,这个会馆也是全木建筑。

会馆附近有一个挺大的游泳池和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各种各样的小别墅就围绕着这些配套设施,有中国古典的木屋、园林式的木屋、欧式木屋、日式木屋和现代风格的木屋…

“这设计感真是太强了!”苏缨赞叹不已。

“我们农庄旗下有一间专门从事各种原生态木制别墅设计、建造、安装、美化、修缮的公司,可以建造数百种不同风格的木屋和仿古建筑,根据不同的环境,因地制宜建筑不同的木屋,能够很好地融入环境。来,这栋是你们的,进来看看。”

这是一栋靠近水边的木制小别墅,说是别墅,其实也不大就两个房间,楼上是房间,留下是客厅,收拾得特别清爽。

“你老爸每次来都是住这里。”钟宇笑着看两人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

“这木头的房子会不会容易倒啊?”林达对着木头墙东敲敲,西打打,总觉得木头的没钢筋混凝土的结实,没啥安全感。

“你可别小看了木头房子,其实木制结构的抗震性比任何钢筋水泥都好,因为木制结构的整体性,使它不会像砖混结构那样倒塌下来,就算是特别大的地震,最多也就是让它变形而已。”“这个我知道,我知道,听说丽江地震的时候,大部分木制结构的房子框架都没倒呢。”苏缨补充道,“不过这木头的会不会容易着火啊?”她记得省城过去有一片棚屋区,都是木头房子,一旦着火就是一大片,那时候全市的消防车都会过去,火光冲天,哭声不绝,很多人一夜之间就被火烧得一无所有。

“我们这不是普通的木头,是炭化木,木材经过了两百度的高温处理,而且还对木屋的材料进行了特殊的阻燃处理,有防腐、耐高温、防火的性能。”

“这么看来,这木制别墅好处还挺多啊。”

“当然啊,这种木制房屋的使用面积比一般钢筋水泥的房子要大得多,而且冬暖夏凉,有很好的自然保健功能,经过我们处理后,可以很好的防腐防霉防虫,隔音效果也不错,最重要的是造价低,安装方便,所以如果做农家乐的话,这种木屋非常好用。”

“真是大开眼界了啊。”苏缨和林达均是一脸羡慕。

“你们先休息一下,下午的时候我会让我们的规划人员和你们进行接触,周一他们就会去你们村进行勘察和规划。”钟宇也是个大忙人,陪了他们一上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下午的会面安排在会馆的一个小会议室里,两人还意外地看到一个熟人。

“咦?小李,你也在啊。”小李就是上次给两人介绍养殖项目的年轻人,挺诚恳踏实的,两人对他都挺有好感。

“钟总说我上次接待过你们,和你们比较熟悉,就让我继续跟进了。”

小李不好意思地笑笑。

“小李可是我们养殖项目部的骨干精英呢,”和小李一起进来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笑着说,“我是梅子,项目规划部的总监,你们村的项目主要由我负责,钟总很看重你们的项目,所以请相信我们一定会尽全力把这个项目做好。”

“农家乐刚起步的时候几乎全是着眼于‘吃’,而且菜肴雷同的多,有特色的少。很多客人都会抱怨说,第一次去农家乐,感觉很新鲜,但后来多走一些地方,吃来吃去无非就是烤田鱼、本地鸡、炒粉干和大同小异的农家菜等等,‘农’味不足,‘乐’趣不多。”梅子说话的语速有点快,却能让人听得很清楚,给人感觉有些像沈叶,是个特别干练的都市白领。

对梅子的开场白,苏缨和林达深有同感,农家乐刚兴起来的时候,他们也去玩过,就是到山里吃顿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感觉还蛮惬意的,多去几次,确实有些“审美疲劳”。

第九十四章 梅子的规划

“后来出现了一些乡村星级农家乐休闲项目,无非都是棋牌、卡拉OK、泡脚捶背等越来越城市化的休闲项目,有的农家乐在经营方式和内容上仿照城市宾馆酒店的模式,一些具有山野情趣的东西被逐渐取消,让人觉得虽到了农村又像进了城市。这些农家乐所谓的农家体验存在玩噱头之嫌,这与都市人渴望在乡村野趣和在乡村中体验淳朴民风,感受乡村传统文化的消费初衷背道而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节假日到农家乐游玩,往往会发现令人难堪的情景,简陋的餐馆里,地上满是纸屑果皮,灶台四周污水横流。冷盘制作间卫生要求普遍不到位,生熟食混放,一些大锅菜放在外面没有遮盖等,农家乐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还有不少游客投诉个别农家乐私自宰客。”

苏缨认真听着,不由得点点头,正是因为现在的“农家乐”越来越多,越来越滥,太多不规范的现象,村民自己办的农家乐在这样的市场里很难走远。

“农家乐这种越发雷同,无序发展,使得一批缺乏特色实力不济的农家乐不得不提前退出竞争,相比前几年一哄而上火爆的经营场面,现在更多的经营者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坦白说,就算是我们,也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在我们山庄附近遍地开发的各类农家乐,游客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挑剔。现在的农家乐门槛低,越开越多,如果没有特色,刚开张就会被淹没,最后只能惨淡经营。做生意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来,简单吃顿农家菜已经无法在竞争中难以站稳脚,我们只能在‘乐’中寻求突破。从最初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起步,到现在逐步向利用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乡村文化,提供观赏、采摘、垂钓、娱乐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拓展。”

梅子停下来喝了口水,“桂园村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民俗活动?”

“民俗活动?”

“就是像什么百家宴啊,三月三啊,庙会啊之类的,现在这些都成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新亮点和新卖点。”

苏缨咬着唇想了想,“端午节划龙舟算不算?”话刚出口她就后悔了,哪里没有划龙舟啊?何况又没法在村里划,还都是到镇上去的。

抱歉地对梅子笑笑,“桂园村是解放后才新建的村,都是移民进来的,没有什么祖传特殊的风俗习惯。”

“没有关系,还有一种是体验农家风情的,比如像农家耕地、捉鱼、捣年糕、舂米、掰玉米、插秧什么的,你们村的气候很适合种植水果,可以推出游客观光采摘项目,也很有发展前景。”

说完她打开电脑,“我们已经通过传真得到一部分桂园村的相关资料,所以做了这个PPT,这只是个初步的规划,具体的等周一的时候我们去实地看过才能继续完善。”

“我们的规划是争取不占用村民已有的耕地与林地,尽量把配套设施建在荒地和不适宜耕种的土地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桂园村原有的风貌,所以请你们能尽快给我们一份桂园村的地图,能够详细标明林地、耕地、池塘、荒地、住宅等等,并且在上面标上哪些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哪些是村民的自留土地,哪些是已经承包出去的土地。”

看到苏缨和林达一脸疑惑,梅子又解释道,“这个农家乐是政府和桂园村合作的,所以我们在规划中优先利用还未被人承包的集体所有土地,你们也知道在规划过程中,万一遇到哪位村民对我们有抵触情绪就不好了,我们又不是房地产商来拆迁,没必要把矛盾弄得过于不可”

苏缨理解地点点头,“有几户人家是比较支持农家乐的,我也在地图上给你标明吧。”

“那真是太好了,”梅子点点头,“你们看这是初步效果图,可以把村部那个广场作为停车场,然后从这里进去,这一片山上种满桂花,这一片种台湾甜杨桃,下面套种萝卜、地瓜和牧草等等,沿溪两岸可以设若干个烧烤野炊点,两岸溪边如果已有树木的话我们就不动了,如果没有的话,可以沿溪种上柳树和桃花。”

又翻过几张图片,“选一片相对坡度不那么陡的安全山林区域,作为真人CS野战的游戏区域,如果确定下来的话,我们还要去做相关的申请手续。接下来,是我们的重头戏,现在最流行的QQ农场,如果能把虚拟的农场模式搬到现实中,我相信是会大欢迎,关键是能引来不少回头客。”

“那这个虚拟农场具体怎么操作?”

“这个就需要一些配合农家乐的村民了,我们将土地出租给城里人,比方以一年两百块钱八平米的价格租给城里人,这块地这一年种什么,怎么耕种的权力就属于他们了,如果他们忙的话还可以再出一点钱,把时令种子购置、土地翻耕、养护的任务交给当地的农户。只要平时有空,他们随时都可以带着全家来看看自家瓜果蔬菜的成长情况。你想这么一来回,起码得吃一顿饭再走,这其中在村里四处游玩消费,又是村里一笔可观的收入。”梅子狡黠的笑着。

苏缨和林达听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八平方就有两百块钱,一亩地六百多平方就是一万七千左右的收入啊,天啊,坐在家里不用劳动就能有这么大的一笔收益,简直太恐怖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他们都在城里,一年两百块钱根本就不算什么,随便出去玩一次也要这么多钱,但是积少成多,如果一亩地能完全利用起来的话,价值太可观了。

不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根本无法全部租出去,虽然两人对桂园村农家乐有信心,但是能有那么多人,也实在是不大可能,所以那只可能是一个理想数值。

“还有一个就是你们得天独厚的滩涂海滩了,我听说已经有人在村里进行鱼排养殖了?”

见苏缨点点头,梅子又继续往下说,“你们想想看,亲朋好友,同事之间,坐在鱼排上垂钓,一顶太阳帽,一根鱼竿,享受海上垂钓的乐趣,吹吹海风,照照相。吃饭的时候有别于饭店和别处的海鲜餐,生猛活蹦乱跳的海鲜,就这样原始风味的做好端上桌子,是不是令人食指大动?还可以自己动手,将新鲜的海鲜与烧烤食物准备好,大家围坐在烧烤炉前,拿起烧烤叉,开始海上鱼排烧烤,大家一边开心的聊天交友,一边快乐的享受自己的烧烤晚餐,是不是很美妙?”

听着梅子那仿若催眠般的声音,两人仿佛正在享受美味的海鲜,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梅子姐,你不去做传销真的可惜了。”苏缨从幻想中回过神来,“实在是太蛊惑人了,真不知道你脑子里怎么装了这么多奇思妙想?”

旁边的小李忍不住笑出声来,被严肃的梅子瞪了一眼,“做我们这行的,肯定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业务知识,不然就被市场淘汰了。”

“还有一些养殖项目,比如说山鸡、野兔、竹鼠,你们要做农家乐,肯定没法少了这些吃食,这些都是集观赏与食肉于一体的,你们可以仿照我们这里做一些园子,和游客互动…”梅子把设想简单地和两人说了一遍。

“真是太感谢了,”苏缨和林达起身,“今天真是受益良多啊,我巴不得明天就是周一,你们能早点到我们村里去,早点把规划做出来,我们能早点开始做这个项目,听了你的描述,我真是等不及了。”苏缨发自内心地说。

“也不急,现在农家乐越做越规范,这个是商务部发的《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你拿回去好好看看,到时候做好了规划,还有很多手续有待审批呢,这东西急不了,一步步慢慢来。”梅子笑着说。

苏缨和林达晚上在农庄里草草吃了顿晚饭,就坐在小木屋里开始发呆,晚上钟宇本来要喊两人去卡拉OK的,也被他们婉言拒绝了。

看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水面,闻着阵阵的桂花香,苏缨心情真是无比舒畅,心里那快大石头已经慢慢放了下来。

无论这件事情是否能够做成,她的心里都有了一个美好的目标,之前一直担心村民们的穷困,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才能帮助他们,而现在一切正在逐步明朗。

林达则很现实,“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农业公司能够依托这个农家乐,肯定能发展得更好,现在虽然注册了公司,但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产品,完全就是一个皮包公司。”

“唉,是啊,现在这个公司倒是个鸡肋了,农产品肯定要标明产地的,我们的空间又见不得光,在小店和网上卖卖可以,想要包装以后卖出去倒是难了。”苏缨无奈地说。

第九十五章 牛奶布丁

“所以我才说得和这个农家乐结合起来,我们回去多承包点土地,其他的我们也不和他们争,我就是看中村里特别适合种李子和橄榄,到成熟的时候可以搞采摘活动,让城里人来帮忙,他们可以选择买回去,也可以选择留下来,留下来的一部分我们包装成鲜李子、鲜橄榄卖出去,一部分留作李干、腌橄榄。”

“你怎么突然想到做这个?”

“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好吧,只不过没和你提起过,我小时候经常吃这里的李子和橄榄,我爷爷有种过,味道真的特别好,其他地方的真的没法和这儿比。”林达想起童年回味地说。

苏缨点点头,农业局的周局长也说桂园村特别适合种这些果树,“但是现在正在做农家乐的节骨眼上,我们再提出承包,会不会影响不大好啊?”

看到苏缨十分犹疑,林达也很无奈,“你这个身份真是太不自由了,注册农业公司吧,也只能写我的名字,承包土地的时候也不敢占便宜,什么事都得注意影响,小心谨慎,太没劲儿了。”

“我也很郁闷啊,有啥办法,要不你养我吧,我干脆就在家里做个家庭妇女好了。”苏缨嬉皮笑脸地说。

“行啊,反正现在咱们有空间可靠,赚的钱养几个你都够了。”林达豪爽地说,“你那不到三千的工资不要也罢,还好过这样束手束脚地过日子。”

两人笑了一阵,又默然不语了,苏缨辞职的想法早就已经产生了,但实在是没有勇气,再怎么说这也是个铁饭碗,是通过她自己努力好不容易得到的,就这么轻易地砸了,实在没法下得了决心。

何况对于这个神奇的空间两人内心深处都还在担心害怕,现在依靠空间他们赚了些钱,但若有一天这个空间突然消失了呢?他们该怎么办?

空间的来历两人一概不知,当初见到的那些文字也留心过了,从来没有找到任何相关相似的记载,这种无法掌握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只是他们平时故意忽略不想而已。

原本两人都只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过的也就是平凡平淡的生活,就打算靠着那点微薄的工资吃饭,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空间的横空出世大大改变了两人的生活,也给未来增添了无穷的变数。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匆匆告别钟宇往家里赶了,都说金窝银窝不如家中的草窝嘛,养殖场、菜地、果树林、小池塘、小院子、大狗苏苏…每一样都牵着他们的心,归心似箭啊。

现在两头奶牛都进入较稳定的产奶期,产量逐渐多了起来,估计到产奶高峰期的时候还真能到四十公斤,现在每天的牛奶都喝不完,除了每天自己喝的,让小康和新鲜蔬果一起送到城里的父母家,还有几个员工的福利以外,还剩了不少。

两人都开始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买一头奶牛嘛,等这头牛产完了奶再买一头,现在牛奶多得要成灾了,刚开始还会给村里的贫困老人和孩子送一些,谁想到不少人居然都喝不惯这牛奶,有的说闻到这腥味像吐,有的喝了就拉肚子,把苏缨给吓得不轻,万一喝出个好歹她就罪过了。

林达说,“干脆算了,把这些多余的奶全做成了奶粉,存在空间里,等明年就不再买新奶牛了,反正养殖场的规模也挺小,这奶牛本来就只是养着自个儿喝奶用的,没打算向外卖,现在再去弄那个什么执照的也麻烦,还都送奶什么的,成本也太高了。”

苏缨哭着脸啊,“咱们除了这两头奶牛,还有一头奶山羊啊,最迟这个月也要生了,这牛奶还喝不完呢,又多一羊奶,那可真是闹奶灾了。”

林达眼一瞪,“谁让你当初买奶山羊的,那么多人都喝不惯羊奶呢,又腥又臊,我就不喝,到时候你自己解决去。”

“羊奶营养价值高啊,羊奶含干物质、脂肪、热能、维生素C、尼克酸都高于牛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脂肪球小,酪蛋白结构宇人奶相似,酸值低,比牛奶易为人体吸收,最重要的是能美容养颜!我当年坚持喝了一年的羊奶,明显身体就好多了,皮肤也变好了,何况我觉得羊奶一点都不腥,还挺好喝的。”苏缨委屈地说。

“说得那么神奇,那为什么我和你结婚以后都没看到你喝?”

“羊奶很贵好不好,一瓶才两百五十克就要六块钱啊,结婚前自己赚钱自己花,反正做月光也无所谓,结婚以后整天就想着攒钱攒钱,当然舍不得喝啊。”

林达无语,结婚以后苏缨的生活水平的确是降了一个层次,成天想着省钱还房贷,如果不是现在有了这个空间,她还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其实一只奶羊也产不了多少奶,一天也就三公斤左右,比牛奶的产量低多了,我一个人喝一斤左右吧,剩下的就喷干送一点给沈叶,再送一点给林沁她们…”

“嘿,我实验室的喷雾干燥机就成了专门的奶粉机啊,整天这么喷啊喷的,我同事都得有意见了。”林达开玩笑的说。

“是哦,那我们送点牛奶给他们吧?”苏缨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这是公器私用啊,她本来也像买一台来着,但是实在太贵了哇,一台起码要二十几万呢,还是厚着脸皮先用着吧。

“你以为哪,他们早就喝上了,都说我们家的牛奶味道浓,口感特别好,比我们学校的还纯正,现在别说有意见了,我没空的时候,还帮着我喷呢。”

苏缨倒也无所谓,他们的牛奶多得喝不完,才不在乎这几斤奶呢。

“张叔上次带我们去的那家茶厂看起来还不错,我们啥时候把茶收收,送过去让他们代制一下,也省得麻烦。”

“那间小作坊啊?”苏缨心里有些犹豫,那间茶厂规模不大,却能够做绿茶、红茶、乌龙茶,让人觉得不大靠谱,虽然J省不少大茶场都能做这些茶,但是这么个小茶厂,设施也挺简陋的,现在是淡季,整个作坊里就没几个人,冷冷清清的,让人更觉得很难相信。

“我看没事,我们上次不是尝过了嘛,味道还挺不错的。”

“你也会喝茶?”苏缨嘲笑地看着他。

“我不会,难道你就会啦?咱也别那么挑剔啦,喝茶对我涞水就是让水里有点味儿,什么桂花香、桂圆香的,我可品不出来,你做茶不就为了煮奶茶喝嘛,到那小作坊做一些,咱们各取所取不是挺好,还省事儿,不然咱们原来还打算自己做呢,能做得比人家茶厂好?”

苏缨觉得挺有道理,两人便忙活起来了,这采茶也是件辛苦的事儿,现在大部分的茶场都采用机器采了,规模不大的家庭种植茶树也大都是用采茶铗,像他们这样辛辛苦苦提手采的也不多。

现在家里牛奶太多,苏缨成日琢磨着用牛奶做些吃的,特地买了酸奶机,两人除了牛奶以外,每天还喝一大杯的酸奶。

苏缨爱吃雪花糕,这种用鲜奶和玉米淀粉做成奶冻的小点心,林达却是吃腻了,再好吃也架不住天天吃啊,什么牛奶布丁、牛奶冰淇淋,他现在是一看到就头疼。

这些小点心可把小孩子们乐坏了,成天眼巴巴地跟在苏缨身后,她却不敢给他们多吃,怕蛀牙嘛。

“苏姐姐,这是什么啊?”梁小玲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这是卡仕达布丁。”不知道女人是不是都特别热爱甜食,纵然林达再反对,苏缨还是百折不挠地坚持做每天都做甜点吃,过去她还顾忌身材,现在发现自己身上的赘肉越来越少,虽然放开肚皮猛吃,但是体重还比过去轻上不少,就完全没有心里负担了,像吃什么吃什么,快乐得不得了。

“什么叫卡仕达布丁啊?”张沐皱着眉头,显然对这个拗口的词很不理解。

苏缨也很无奈,她也不明白为啥叫这个名儿啊。

鸡蛋打成蛋液,加上糖拌匀,把牛奶放在锅里加上香草煮开了,再倒到蛋液里搅拌均匀,最后倒到杯子里,放烤箱烤上一会儿就好了,简单得很,但是香香甜甜的味道特别诱人。

在这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纱洒进来,放一段轻轻软软的音乐,连这群爱吵爱闹的小孩子们都安静下来,静静地等着烤箱里的点心。

“叮”的一声脆响,孩子们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苏缨赶紧起身去拿,林达正好下楼,闻到牛奶的味道,皱了皱眉头,“又是什么布丁吧。”

“猜的真准,知道你不爱吃,也没准备你那份的。”

看到孩子们顾不得烫就把布丁往嘴里送,结果被烫得呲牙咧嘴,林达撇撇嘴,“什么布丁啊,其实就是放了糖和牛奶的蒸蛋嘛,还不如做些蛋糕来吃,。”

一听蛋糕,王强就兴奋了,口齿不清地嚷着,“那个冰淇淋蛋糕好吃,还有脆皮炸牛奶也好吃。”

“明天咱们做蛋挞吃吧,更好吃!”苏缨早就都计划好了。

“蛋挞不错,你等给我多留几个。”一听有蛋挞吃,林达立刻有了精神。

第九十六章 产妇

第二天,两人才记起今天是周一,梅子他们要来村里,哪有那闲功夫做蛋挞。

梅子戴了一副大大的太阳镜,针织衫牛仔裤搭配旅游鞋,把她姣好的身段都勾勒得很好,特别是那成熟时尚女人的风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相比之下,自己居然还挺青涩的呢,都结婚这么久了,怎么还个黄毛丫头一样,苏缨自卑地低头看着自己。

两条麻花辫,格子衬衫搭配牛仔裤板鞋,典型的装嫩学生装,难怪大家都说她婚前婚后几乎没啥改变,平时还挺得意青春永驻,现在和梅子一比就觉得自己像个村姑,心里难免郁闷。

不过除了她,谁都没注意到她这点小心思。

接过苏缨给她的详细地图,梅子就交代身边的两个助理拍照、记录,苏缨和梁九鼎陪在一起,是不是回答他们的问题,其他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苏缨刚回来就把梅子的一些创意和梁九鼎透了底,把他乐得不行,对梅子他们的态度简直是恭敬到不行,生怕把人家脑子里的好主意给吓没了。

中午自然又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一行,梅子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平易近人,大家说说笑笑的,她却只是淡淡敷衍着,让梁九鼎更加诚惶诚恐。

和梅子一块儿过来的小李和苏缨他们都是老熟人了,特别和王大庆更加熟悉,王大庆当初在天宇农庄培训的时候,小李还知道过他,一顿饭吃下来,几人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小李,你看我家那些竹鼠长得如何?”王大庆非要拉着小李去看他的竹鼠。

“不错,目前看起来都挺健康的,”小李蹲下来,一只只仔细看,“就是要注意预防疾病,接下来天气要慢慢冷了,要做好防寒措施,不要让它们感冒了,每天都要仔细检查,万一生了病,发现得早还有的治。”

王大庆一脸喜色地答应着,这几只竹鼠平平安安产仔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