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没说完,衡南眼神一闪,如渴久的鸟埋头,一小口,一小口,全嘬干净。

“………”

盛君殊涉猎之广,确实令人震惊,多数时候,衡南只是作陪,无聊,她便背书,正背倒背如流,吃饭的时候一字字背出来,欣赏公子呆住的表情。

“过目不忘。”盛君殊戳着米饭,想了片刻,“这是天赋。”

衡南持箸替他挑着鱼刺,眼睛却凶狠地盯着旁边的萝卜糕,抽空飞快地捻一个塞进口中,吮一下手指。

盛君殊扫着几个空盘,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他时常对妾室的饭量感到胡涂。但这不是重要的事。衡南多吃饭总归是一件好事,因为她太纤细易折,他见过的所有丫鬟,都没有这种不足的身量,像被豢养的小兽,令人担心。

他从柜子下取纸包,耐心地展开:“这里还有些苏杭的点心,吃吗?”

……

在他伏案的时候,衡南悄悄用手指蹭过他的领后,凑在鼻尖嗅。盛君殊身上有股很淡的松树的气味,洁净高远。

她时常走神,在书里寻找一点恶趣味的字眼自娱自乐,又不知想到什么,眼里含着抽离的笑。盛君殊发觉她喜欢看故事,每次看到故事,她都格外专注。

衡南想,倘若盛君殊硬要教她念书,她一定会配合的。可是他从不强迫她看什么,只从上锁的箱子里取出一沓小册子,铺开来:“你看这个。”

“都是志怪故事。”衡南一一翻过去,毕竟只有十五岁的年纪,贪个新鲜,眼睛亮亮的:“九色鹿!”

“这里还有插图。”她果然很喜欢。

橙色的夕阳铺在桌面上。有一册《山海经》,中间夹着无数活页,一张一张,都是活灵活现的神兽。

“是我画的。”

衡南把纸一张一张对着光看,拧万花筒似的,眼里在笑:“公子还会作画?”

盛君殊的睫毛上凝着光:“一时兴起。”

衡南把纸片从眼前挪开:“那你会画那个吗?”

“哪个?”

她猫一样的眼睛直直看着他:“春宫。”

“……”

盛君殊移开目光,好半天,“会一点吧。”

“画一个,画一个瞧瞧。”

少年人禁不住撺掇,提了笔,又迟疑,“我觉得……不太美观。”

这还有美不美观?

衡南笑得从椅子上滚下来。

“哎——”盛君殊伸手去揽,衡南的脸埋进他平展展的宽袖里,一股干净的松香,体温透出来,水一样渡在额头上。

窗户被重重敲两下,把梦惊醒,衡南打了个激灵,陡然立直。

穿金戴银的丫鬟,顶着骄矜的一张脸立在窗外,两只眼睛直直的,看穿了她一样:“衡南氏,夫人和老太太找。”

第104章 【番外篇:平行世界】清平乐(四)

茶滚三遍, 倒水,不疾不徐,不溅出一点水花, 衡南知道屋里人都看着她。

头低着,目光盈盈, 手指持着杯, 媚意里又有柔顺的怯意,茶杯奉到头顶上, 一只手握住杯子, 却不拿走。

“听媳妇说,勾栏里面转了一圈,谁都没看上,就领了你回来。”盛老夫人的声音, 和气里透着威严,“抬起头, 给老身看看。”

衡南先叫重工绣衣服上一个金项圈晃了眼睛, 四周仿佛都弥漫着这种如雾一样的光亮,让人想起庙,想起庙里挤满的烟。

这房间明明比盛君殊的房间还要宽阔, 红木家具摆满,收拾得很整洁, 屋里燃着沉沉的香, 香的吐息, 静得没有任何声音。

盛老夫人保养得宜, 银发和皱纹像最细的绣,端庄慈祥,一双锐利的眼睛盯紧了她不放,衡南让她握住的手,立马渗出一层汗。像被秤砣压住身子,无处容身。

松开手,收了那威压,衡南退了好几步才站稳。盛老妇人轻描淡写掀起茶盖:“哥儿是个好孩子,我容不得别人对他不好。”

衡南垂头,心跳砰砰地应是。

盛家上下事务,因老太太清醒着,都是老太太一手抓,薛雪荣好容易办件事,办得诚惶诚恐:“瘦马最会伺候男人的,她怎敢待哥儿不好。”

扭过头看衡南,“就是蠢了些,不知道脑子里装了些什么。”

薛氏已听丫鬟报说,换下来的床单没有任何痕迹,惊愕之余,憋了一肚子火气:“睡在一块儿十几天了,澡也在屋子里洗,随便捡个机会不就完了吗?”

“你别跟哥儿玩欲擒故纵那一套,我儿心思正,比不得你打交道的那些男人,你越装玉女,他越是不敢碰。”

“雪荣。”老太太厉声道,“你也是病急乱投医,把她放在哥儿屋里,像什么样子。你也不怕哥儿同学好友来拜访,见了面,再传出去,叫我们家里如何辩解?”

“就是把她屋里十几天都没能成事,才让我憋屈。”薛雪荣道,“人家学了十几年诗书,你学了十几年的淫巧,这么简单一件事都办不好,我看你是白从那地方出来了。”

衡南咬着后牙,咬得颤抖,脸红得似充血:“我知道了。”

“你知道什么了?”薛雪荣道,“明天起,搬到东院去吧。”

闭上门,门里的交谈还在继续。

老太太道:“怪不得你看上,模样不错,倒是驯得乖巧听话,只可惜……”

薛氏道:“那腰扭的,那低眉顺眼的样儿,也就是男人兴致起了喜欢,劲儿过了也就丢到后头去。哪儿能跟正经人家的姑娘比。”

老太太笑道:“你刚才自己也说,学了十几年的淫巧,去跟学了十几年的诗书礼节的比,你也真胡闹,没这个比法。”

“大姑娘拉不下面,妓子还拉不下?人家急等着倒酒,拿个千金起子开酒塞,谁知起子还半天用不不趁手,那我千辛万苦的买她干什么。”

衡南猛地回身,扭曲着脸,快步走到庭院里去。

盛君殊正习字,右手边添了一杯水,指节捏上杯壁,滚烫。回头,是一个陌生的丫鬟木然的脸,盛君殊顿了一下,目光,落回书上,却半天没能凝神。

盛君殊平时交游不广,少赴宴会,多数时间留在家里,这里面当然有母亲薛氏过于呵护的原因。另一方面,因为盛家在金陵的地位,同龄人跟他讲话,多带恭维之意。即便有话题,都是顺着他话来说,不敢违逆他分毫,更别提玩笑,乃至争辩。

盛公子虽然为人内敛沉默,内里却冰雪聪敏,几次三番下来,自觉无趣,干脆不赴这种场合。即便有谈得来的人,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月通信一二封,已是极限。

加上屋里女眷极多,除了母亲、祖母,就是无数个他总是记不住名字的丫鬟。因为薛氏不喜欢自作聪明的狐媚子,这些精挑细选出的丫鬟都是吃苦耐劳却嘴讷的,他问一句,她们不得其意,只胡思乱想,恐伺候不周,怕得不行。时间长了,他干脆寡言少语,能不麻烦,就不麻烦。

少年人,即便再老成,毕竟需要一点言语。这几日衡南搬到东院去,好几天没出现,半夜他习惯性地摸床上“界碑”,看自己新增的妾室是否又把它踢翻,蜷成一团,脸埋在他袖子里,却想起书本早撤下去;没有衡南坐在椅子上跟他一块儿念书,一起吃饭,胡乱说话,竟让他感觉到孤寂。

才这样想着,门便开了,衡南进来脱了外裳,只呆立在门口。

盛君殊搁下笔,愁绪一扫而空:“我新写了一篇文章,坐过来看。”

衡南一步一步地蹭过来,抬起头,总感觉和前几天有些不同。

盛君殊看她两眼,原来她脸上揉了胭脂,愈发显得眼尾褶明艳,瞳仁像琉璃镜一般黑。如此盛装打扮,挨过来的时候,身上却含着股冷气。

盛君殊捏了她的袖子:“怎么这么凉。”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只这么一句,衡南的眼泪想往出涌,拼命忍着,咬着唇别过头:“屋里碳少。”

这算怎么回事?盛君殊叫人生碳,见剩的还多,便道:“把咱们屋里的碳都拿到东院去。”

东院很偏,又远,光走过来就得一刻钟。外面天冷,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把衡南安排到那里,其他院子是否有了安排。内院事都是母亲和祖母在管,没让他费心,故而也不好置喙,须得观察看看。

“公子。”丫鬟为难地看了看碳,意在劝阻,“这屋剩下也不多。”

盛君殊只道:“拿去,以后都从我屋里拿,没有了,再让人给我屋里送。”

这家里缺了谁的,都缺不了他的,这一点他很清楚。

衡南紧张地立在他背后,扯着袖口,盛公子的背影直得像棵松,像个兄长。勾栏出身良家的姑娘说过,有兄长很好,兄长和丑陋的男人不一样,就像一棵树,出什么事都挡在妹妹前面。但她没有兄长,面上不屑,心里很妒忌。

坐回去,盛君殊写着写着,忽然问她:“还像原来那样,睡在这个屋怎么样。”

“……不用。”答得含糊。盛君殊一回头,衡南忽而整个儿靠在他身上,额头上都是汗珠,脸色很红,闭着眼睛,呼吸一声比一声急促,热乎乎的,全扑在他脖颈里。

盛君殊惊道:“衡南,怎么了?”

衡南心知药效发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见着他,她很后悔来前吃下去两颗药,只缩成一团,谎称道:“我肚子疼。”

盛君殊忙站起来。衡南被连拖带提地抱到床榻上,领口拱得敞开,盛君殊背上生汗,上下看了看,斥道:“看你勒成这样,自然喘不过气了。”

他忙伸手绕到背后,三两下把那紧得过分的束腰解了,衣服一松,更是不行,她整张脸通红,揪着被子呜咽起来。

束腰一解,上襦向上翻,露了一角白嫩的肚子,盛君殊应该给她把衣服合上,但见那肚脐小巧,看上去可爱,不知道怎么想的,伸手盖在她的小腹上。

他一只手便遮住了衡南大半腰肢,她浑身骨头硌人,肚皮却很柔软,像锦缎。他的手掌很热,盖在上面暖了一会儿,轻轻揉了揉,放不下心:“哪个区域疼,要不请郎中来一趟吧。”

“不。”衡南死死拽住他袖子,浑身如火焚,却坚持着一动不动,眼睛睁得很大,在看他。

盛君殊顿了顿,低头:“肚子疼,心跳怎么这么厉害?”

“是么?”衡南烧得眼里浸了水,迷蒙,“你往上摸摸?”

盛君殊正忙着把袖子挽起来,双掌擦热,覆在她肚子上:“不用往上,我在这都能感觉到。”

衡南好像笑了。药效生了,她有很多的本能,脚趾勾上去,抬腰缠上去,做一株藤蔓浮草,不要脸地求他凌辱,反正她们这种人命贱……原来她最看不上的那些,早就都深深刻在骨子里。

可是公子在她床边坐着,脊梁挺直,像一棵松,她也一声不吭,她想把这些都忘记。

盛君殊揉了两下,揉出一串轻吟,明知是肚子疼的,他耳根还是红了,静默地抽回手去。

瞧她疼得没了意识,盛君殊当机立断,起身就要找郎中,衡南又睁开眼睛拉住他,只看着他,眼泪成串往下掉,好像委屈到了极致:“公子帮我揉肚子,求你,求你……”

盛君殊立马把她抱起,发觉汗把她小衣都浸透。这到底什么顽疾,疼到求人的地步?

……

衡南再醒过来,还在这张床榻上。

盛君殊掰着她的下颌,给她喂了点水,润湿她苍白的嘴唇,又拿袖子擦擦她脸颊,“怎么回事?刚喝些水又都哭出来了。烧了一天一夜,你偏不让我请郎中。不舒服就要看病,怎么能强成这样。”

“公子昨儿个上学、赴宴,全都没去,就守在这床跟前了。”丫鬟立在床边,看着她的眼神,意味深长里带着讽刺。

衡南神色一凝。

扛了一天一夜。怪不得丫鬟也觉得她脑子有问题,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病。

“你跟她说这个干什么?”盛君殊回头想训人,但是看了半天,一时想不起丫鬟名字,于是作罢。

衡南想爬起来,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样,盛君殊把她按回去:“起来干什么?”

“我得回去。”

“你有什么事,跟我说,我叫别人替你。”

衡南顿了一下:“没什么事。”

“没事跑什么?今天就睡这儿。”衡南这病来得古怪,他推测是在东院受了冻,吃的也不好,才会肚子疼,故而非得将她留在屋里,调养几天。

衡南瞥他一眼。盛君殊见那眼里神气还在,活动了一下酸痛手腕,总算松了口气,这才觉得浑身粘腻,去屏风后面洗澡,“我叫厨房熬了鸡汤,一会儿喝。”

衡南也在他房里洗了澡,热水一蒸,又吃了顿饱饭,到底年轻,脸和嘴唇很快回了血色。

她擦干净头发,提起裙子,又在盛君殊椅子扶手上坐下:“我想学诗书。”

盛君殊放下书,有点意外:“你不是会吗?”

“就会一点。”

那她还精通琴棋书画呢。都是些皮毛,给贵人解闷用的,谁还要她真做学问。

盛君殊没多问,想了想:“那你每天早点来,我把先生当年教我的笔记找出来教你。”

盛君殊推过一页纸:“写几个字看。”

衡南倾了身子,在纸上写:盛、君、殊。

她的字是印三娘着人调教过的,一手的小楷,绣花似的,用于笺子上写诗**。这么一想,脸上通红,立刻想揉:“是不是很小家子气。”

盛君殊仔细地看了一会儿,又看看她的脸:“字如其人,有什么大小之分,我觉得挺好看的,很秀气。”

衡南敛眉,抿抿唇,把笔给他:“你写一个。”

盛君殊不接,衡南硬要塞,塞了三两下,不得已,他接过来,铆足了劲定住,横竖都跟蝌蚪尾巴似的,拖长了,原是手抖得厉害。

衡南吃了一惊。陡然想到,因她一直哭,哭得那么伤心,晚上谁抱着她,给她揉了一宿的肚子。

盛君殊左手用力扶住右手腕,再看看那蝌蚪一样的横,觉得有趣,竟笑起自己:“这手是废了。”

夜晚,盛君殊听有人碰那“界碑”。

回头一看,坐起来的一道纤细的影,乱翘的发贴在颈上,人正趴在界碑上翻书,像只猫。

他扶了一把倾塌的界碑:“……干什么?”

衡南道:“睡不着,还不许我看书?”

“在这里看。”盛君殊猛坐起来,“也不嫌暗。”

起身点起灯烛,也拿一本翻开:“白天学晚上看,疯魔了。”

衡南吃吃地笑。

界碑一本一本减下去。

过了没两日,界碑全换成神话故事,衡南越发津津有味,困了就撂下书,把脸埋在枕头上。盛君殊伸手饶过界碑,把她掉个个儿,熄灯。

衡南躺在床上,只道:“故事是比书好看。”

盛君殊听着,没作声。

衡南指头坏心眼地拨下一本,又一本:“有‘那个’没有?”

“……没有。”他从容翻了个身,“睡觉。”

第105章 【番外篇:平行世界】清平乐(五)

开春天气暖和,盛家园林里化了雪, 开了腊梅、结香、含笑, 草地上长着一寸高的融融的青草, 到了出门走动的时候。来往盛家的人每日有二三十, 剪鲜花的园子里总是有女眷嬉笑声。

世家的家生丫鬟,各个年轻苗条,机灵活泼,穿着上好的料子,脸上因为营养丰盛而生着红晕, 充满生命力。

其中夹着一个细腰易折、面无血色的衡南, 便显得格格不入,总有人回头, 窃窃私语。衡南用余光扫着, 不高兴地抱着怀里盛君殊脱下来的披风。

靶子立在花丛里,眼前人从箭囊中取箭,掸去落在上面的叶子, 轻巧地搭在弦上, 凝神向前时,眼里生出一股不同于往日的锐气。箭“嗖”地飞出去, 端头的几个人鼓掌叫好,盛君殊只放松地低头取箭, 脸上并无骄色。

文韬武略, 盛公子都有自己的师父, 春天一到, 有人教他骑马、射箭、在雪地里打滚,出出汗,强身健体,以免常年关在屋里损耗活气。

衡南想,怪不得握着她的手写字的时候,能感觉到他拇指和食指指侧都有一层茧,弄得她痒痒的。想着,她蹙眉摸了一把脖颈,看天,日头很大,头发让太阳晒得滚烫,脖子后凝了一层汗水,摸起来发痛。

瘦马都是自小豢养在屋里的,顶多小院里转转玩玩,没走几步,丫鬟就嚷嚷着晒黑了,小心地掺回屋里去。她哪儿在太阳底下站过这么久?可是公子才刚玩起来,她总不好扫兴。眼冒金星地一扫,看见地上的水囊,瞬间活了过来,捞起来走向盛君殊:“公子渴么?喝点水。”

盛君殊顿了一下,他统共才射了没两箭,根本连热都还没感觉到。

衡南低着头,脸都瞧不见了,柔顺里好像掩着焦躁,他接了水囊,突然发现她腰上浸了一片深色,竟已出了一身虚汗。

盛君殊忧虑地把水囊拧开,递到她嘴边:“你喝一点。”

衡南左右顾盼,怕人看见:“这是你的!”

“我又不渴。”盛君殊令她双手抱着喝,伸手只松她那过紧的束腰,边松边训,“你怎么又缠成这样,气都喘不过来,还怎么走路?”

“别带了。”衡南闪躲来去,盛君殊摸了一手热汗,总算在争斗中把那玩意卸下来,顺手搭在臂弯上,拿帕子擦了擦手,揣在怀里。他爱干净,一双手洗得泛白,此时倒没觉得什么,只想衡南到盛家这么久,还是一副不足的样子,脸色苍白,偏偏喜欢把自己束着勒着,捆成奄奄一息的猎物。

“你得多吃点饭。”盛君殊凝视了她一会儿,总结。

衡南脸上生了恼怒的红晕,一根指头扯下他手里束腰来,团了一团揉在手里,扭过头不想接话。

一扭头,盛君殊看见她脖子上一道一道的红痕,后半句“多晒太阳”咽了回去,扯着袖子将衡南拉到身前:“来来,你站我影子里。”

他才活动过,身上让薄汗一蒸,松香混着阳气,千百倍地浓烈地涌出来。衡南瞧见远处不敢抬头的一排小厮,脸红至脖子:“你还射不射箭?实在不行,我回去就是。”

箭术是门安静专注的学问,心不能浮。盛君殊让她这么一打断,兴致早散光了。想来靶子今天立在这里,明天还立在这里,射箭不急于这一时。见衡南手里拎着他的弓,弓沉甸甸的,一头拖在地下,她拿小巧的足抵住,便一时兴起:“你想不想玩?”

衡南原本好奇,可只等她发觉单手连那张弓都颠不起来,拖着手腕直往下坠,便垂下手,恨恨踢了一脚:“我拿不动。”

盛君殊从背后把着她的手,把弓立直:“别踢。这是柘木弓,有点沉,我给你扶着,你试试。”

他说话时,轻微相贴的胸腔和脊背震颤,衡南心跳砰砰,只觉得晒得发晕,要淌成一地。盛君殊见她半天不动,把另一只手也给她抬起来,凉冰冰的箭塞进她手里,衡南才醒了,箭已经搭在弦上,轻轻地颤。

牛蹄筋劈丝的弦,生铁的箭镞,上面还有锈迹,看起来很危险,也很新鲜,盛君殊一点点拉弓,他的手掌很热,“看前面。”

衡南闭一只眼,又睁开,又闭上,“飞了怎么办。”

“飞了就算了。”盛君殊说,“我刚才两箭都在靶心。这个算我们两个合作的,平均一下,应当飞不了。”

“嗡”的一声,那冰凉纤细的箭从手里挣出去,盛君殊正在用力,于是那瞬间将她的手在手心捏紧,捏得生疼。衡南的发梢被风猛地吹起,她闭了一下眼睛,刀子般的一阵风。

“喜欢吗?”

箭风似乎暗合了血液里与生俱来的不安分,竟让两颊泛出兴奋的红:“喜欢。”

“再射一支。”盛君殊又抽了一支。

“没飞。”衡南忍不住踮起脚尖张望,听见那边传来欢呼声。

“再来。”

衡南不是不知事的人,再得意也不能过头,瞟了一眼:“不要了。就剩三支了。”

盛君殊将箭囊拿起来晃了晃,果真就剩三支,搁在地上,俯身抽一支:“用完它。”

二人玩得一身汗,一并往回走。天上飘着一团轻盈蓬松的云,很舒懒。盛君殊仰着头,眼珠里映着湛湛的蓝,侧头,衡南怀里抱着他的衣服,只是咬着嘴唇,看着地上的影子发呆。

冷不丁让盛君殊拍了一下后颈:“抬头,别这样走路。”

捏破了自尊,衡南的脸色陡然一沉,步子猛地加快,将他甩在后面:“我就喜欢这么走。”

这是十几年,筷子压在小儿头顶上,压出来的卑服。养在笼子里的鸟,千百次拍翅膀撞击在笼顶上,早就忘记了如何朝上飞。她不喜欢面对。

“……你可以这么走。”盛君殊赶上来,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伸手用力揉了揉她的后颈骨,笑道,“你年纪还小,久了脖子弯曲,日后头晕。”

衡南破了功,笑着躲,刚要说话,前面忽然一声重重的咳。她回过头,像是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只见薛雪荣双袖交握,正端端站在面前,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要不是盛君殊拉她一把,她刚才差一点就撞在薛氏身上。

“婆母。”她退了一步。

“母亲。”盛君殊干脆将她拉在背后。

“君殊来,娘有话跟你讲。”薛氏好像不欲同衡南纠缠,只拿眼睛扫了她一眼,便抛下他们,顺着回廊,走到旁边的亭子里,捋平衣裙,在石椅子上端坐。盛君殊拍拍衡南,教她先行。

开春人情走动频繁,薛秀荣近日忙昏了头,好容易得了空来找盛君殊,就看见那蹄子没规矩地蹦来蹦去,怎么看怎么心烦,拧着眉吁了口气。待盛君殊走近了,那不悦才被溺宠冲散,伸手整理爱子衣袖:“你出来玩带她干什么?”

盛君殊敛目,沉默一会儿:“少个人拿衣服。”

公子心里是通透的,知晓怎样同母亲说话,能叫剑拔弩张的女人顺气,薛秀荣果然被逗笑了。

“母亲从哪里过来?”

“刚在前厅见过你表舅。你表舅提着礼过来,想说两家人什么时候有机会聚一聚。想叫你过来,怕打搅你读书,坐了一会儿也就走了。”

薛秀荣此次过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了同他说说与薛雁那门亲事。盛君殊是家里的珍宝,平素人情往来,虚伪繁琐,薛雪荣怕消磨他的灵气,很少叫他参与,结果弄得他于世情多处不通,连亲事都是她和老太太做主定下,他自己全然不知。

她兄长时来拜访,也就是三番五次拿行动催促她,早点跟盛君殊铺垫,以免事到临头又有变化。

“表妹?”盛君殊不解地看向薛氏。

“你小时候最有印象的,过年还一起玩过。小小的人儿,坐在我们池子边钓鱼,你表妹钓不上来直哭,你替她钓了十条,还给她摘花戴在头上,你还说长大了娶她,把我和你表舅逗得直笑。”

这猴年马月的事情,盛君殊想了又想,全无印象,只肯定一点:“那话我没说过。”

叫人一针刺破,薛氏脸色尴尬:“咳,那就是你表妹说以后嫁给你好不好,你没否认。总归时间太久,娘也就记得个大概。”

“君殊,你年纪也不小了,我同你祖母商议着,该给你定一门亲事。这金陵城内的姑娘,我们都相遍了,配得上你的,都挑出来给你祖母参看,你祖母看来看去都挑不中,说别家姑娘咱们不熟悉,不如要个知根知底的,哥儿的那个雁妹妹就不错。端庄大方,性子又懂事,人家求亲的门坎儿都蹋破了;别家姑娘哥儿还不知要不要,你雁妹妹不是到咱们家玩过吗,你们处的很不错。”

孰料说了这一长段话,盛君殊好似什么也没听进去,只微微蹙眉:“娶妻,我为什么要娶妻?”

“为什么?”薛雪荣有些暴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哪来那么多为什么。哥儿,你已十八了,该找个人照料你,这人不是丫鬟,不是你母亲祖母,是要跟你携手一辈子的女人。娘这么跟你讲,你明白吗?”

盛君殊漆黑的眼睛,平静得几乎透净:“我马上参加会试,缘何多添一事?”

薛氏气笑了:“你当你是贫苦书生,考试重若性命?咱们家受了恩荫,你就是躺着什么都不干,也金陵都有一官半职。你喜欢读书,非得考试,你父亲栽培你,让你一路考着玩去。你考不上,没人笑你;你要不娶妻,才惹人耻笑。”

盛君殊默了半晌,只觉得鸡同鸭讲。但他一向内敛,不善争辩:“不是已经有妾了吗,谁会笑我。”

“她?你提她?”薛雪荣大呼,“我的儿,你是真不知道妻妾分别,还是在同娘装傻?谁还能只有妾,没有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