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男神这点小事儿/随身润着小金鱼上一章:第 4 章
  • 追男神这点小事儿/随身润着小金鱼下一章:第 6 章

余眉斜了她一眼:“你爱吃不吃,不吃还省了……”说完把瓜子递给叶英。

叶英噗的一笑,一个宿舍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给了台阶就下了呗,不下是傻子啊,随即就将袋子放桌上道:“白给的东西,不吃白不吃,快过来,皮可别弄地上……”

瓜子还挺香,余眉爱吃,但怕嗑出瓜子牙,平时很少嗑,这时候也只是沾沾嘴,叶英边嗑边道:“叶眉啊,还是你好,虽然离家远点,但回去爸妈都在家,还做一堆好吃的,多幸福啊,我一回家空荡荡的,屋里屋外就我一人,两人天天出差,天天加班,半夜才回来,想吃个饭还得自己拿钱出去买,真没意思……”

“你知足吧,家里条件那么好,吃穿不愁零花钱不断,还悲春悯秋,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说的就是你……”余眉把书翻了一页,瞅了她一眼道。

“不是啊,我这是感情世界匮乏啊,缺爱你懂不懂,缺爱比缺钱严重多了,我就是想要他们关心一下我,就这么难?诶,余眉,我最近就老想,如果我不回去,他们到底会不会找我,恐怕半年都发现不了,再这样下去,我觉得我不是他们亲生的了……”

“要不我这样试试?看他们多久才来找我。”叶英简直是眼前一亮,顿时放下瓜子琢磨起来,“正好我姑姑在咱学校对面那边待有套房子空下来,我放假就到那边帮她看门去……”

余眉跟看神经病一样看了眼叶英,自己是怕给家里填麻烦,她正好和自己相反,有钱人家的孩子,在思想上果然不是跟自己一个世界的啊。

……

课间休息,余眉位置靠着窗户,她正手支着脸颊,百无聊赖的翻了翻下节课要讲的内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脸上,清透的脸颊清纯无比,未褪的浅浅一层细绒毛都看得清楚,几个男生翻着书有意无意的都往这个方向望过来。

余眉此时心里想着事儿,并不在意。

这时,后面的张佳欣突然惊呼声:“谭慕铭……”

立即引来几个女生:“在哪啊?”

“窗外,快看,那个打球的不是谭慕铭吗?挖刚才进了球,动作好帅啊……”

“还真是,他们下节体育课吗?”

“谁知道,原来他会打篮球啊,怪不得个子那么高……”

“他脸上全是汗,顺着脸颊都往下淌了,可恶,有个女生借机去送水,哪个班的,不要脸……”

余眉绝对不是因为听到谭慕铭才转头看的,她其实是听到脸上的汗往下淌时,脑海里找不到画面感,所以才会下意识的转头望,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情景,惹得几个女声叫。

于是一回头,就看到那个让人心动,又带着几分张狂的跳跃,伸手,灌篮,球砰的从篮框下砸落到地上,随即传来几声抽气声。

“好帅啊……”

……

一个身材极好的女生,跑过去给他递水,余眉看到谭慕铭自然的接过,仰头灌了大半瓶,随即冲那个女生笑了笑,似乎说了谢谢,女生害羞的跑走。

我……日,余眉不由在心里骂了一句,原来他对女生根本不冷淡,态度根本就是不一样的!

第12章

余眉觉得,这一刻自己似乎真的要放下了,她看着操场上那个挥散着汗水青春蓬勃的少年,心里却在想,啊,这也不过是个不成熟的十七岁的大男孩罢了。

不得不承认,在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年纪,不一样的时间里,重新适应了十四年前的时光,心底那份年轻时候觉得刻骨的暗恋,再重新审视时,终于在不知不觉中淡了。

她就这样静静听着几个女生在耳边叽叽喳喳诉说着那种想亲近异性的爱慕之情,平静的看着不远操场上那些奔跑着年轻的身影,她的手不由轻轻抚平崭新校服衬衫上皱起的纹路,然后淡淡的将目光重回到书本上。

对她而言,人生除了男人,其实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要做。

而接下来几次,或着在楼梯上,或者图书馆擦肩而过,他们偶尔相遇时,他旁若无人的走过去,她目不斜视的错身,似乎终于将过去的一切抹平,一切又重新回到了原点上。

这样就很好,世上没有永远的恋情,只要在适当的时候将旧货清空了,就能再一次重新开始。

……

时间很快进入了十一月,天气冷的能吐口成白雾,今年冬天来的早,十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穿长衣长裤了,现在的余眉手里有点钱,她早在余爸开户的时候就想到,当时让他多开了一个,理由是自己现在没有身份证,办不了银行卡,可是生活费有时候放在身上很不方便,不如存在银行里,用的时候再取。

余爸当然没有异议,还多留了一千块钱给她,所以余眉现在已经是有小积蓄了,帐户原来加上父亲给的有一千二百块,但她后来又去了一趟海边,为了感谢乌龟,多喂了它几滴水精华和海洋精华,小乌龟高兴坏了,一次吃了个饱,竟然摇头摆尾的跑到海里,不知道从哪个边边角角,又找到一块白色的玉牌叼给了她。

有那只壶作前例,余眉自然没小瞧这么一个巴掌大的东西,她翻来覆去看了看,七厘米高,宽有四厘米,厚薄均匀,她不太懂玉质,但看起来油润细腻还水灵,正面是几排字的雕刻,反过来竹下老翁,人物雕得很精致,玉牌上面还有个小孔,没有绳子,估计在水里烂掉了,唯一的瑕疵就是可能泡得久边角一处有黄色的纹路,有一点点裂。

她熟门熟路的又拿到上次卖壶的那边古玩店,老头戴着眼镜看了一会儿,才道是工料不错的明清古玉牌子,虽然有点瑕疵,倒也不算大,有收藏价值,如果要卖,二万五,再多了就不值了。

二万五?余眉还真没想到,她本来以为卖个千八百的就不错了。

这一下子手头多了二万多的私房钱,她不由的就动了些心思。

这一日周日,余眉还是最后一个走的,入冬了宿舍又没供暖,早上特别冷,气温这么一降,洗澡就非常不方便,离家近的当晚就匆匆回了家,只有余眉一个是家远的,平时若不回去,她会到附近的人民浴池洗洗,但老这样也不是回事。

之前天儿还热的时候,她还能在水房偷摸的擦擦,现在,别说是擦身了,屋里睡觉脱个衣服都一层鸡皮疙瘩,就算供暖了,屋里也不是洗澡的地方。

其他人倒还好,离家近的基本都不住宿,家里什么都有,自然不会有这种问题,住宿的运动量都不大,汗少,一周洗个两三次很正常,可是她却不行,早晚两滴水精华,身上立即都会出一层灰状物,一开始很厚很油,现在天天都用,虽然好点,但也跟十天半个月没洗似的,味道不算好闻,衣服也脏得快。

她想,也许是自己身体底子不好,有太多的毒素,或许是食堂油腻的能让人脸上起疙瘩的饭菜,里面大概有便宜的地沟油,打了催长素的蔬菜水果留下的有毒物质,所以她只要喝水精华,每天都要往外排。

这才过了几周,余眉就有点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要么是减少水精华的量,一天只用一滴,或者半滴,要么就是每天去澡室洗,可是,浴池洗一回要五块,长期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余眉现在正愁着呢,想过跟爸妈商量下,搬出去住。

毕竟她自己一个人生活多年,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冷不丁住多人宿舍,特别的不方便,也十分不适应,比如早上五点起床,因为那个时候自己住得远,都是趁着早起做饭,洗衣服,收掇家里,然后还要坐近一小时的车到公司。

可是,在宿舍,这个时间大家睡得正香,她又在上铺,无论下床还是收拾,都要影响到别人,只得忍着,翻开书借着光线看一会儿,等到有人起来了,才跟着起身。

而晚上,她习惯早早睡觉,可是宿舍里的都是些十六七岁的小姑娘,哪一个不是精力饱满的,每天都要聊到熄灯,甚至熄了灯也不睡,要么放歌,要么说笑,半夜上厕所门摔的让人受不了,还有睡得好好的,突然一声尖叫,能把人吓一跟头。

某种程度来讲,余眉是一直保持着独立人格的,可是现在的状态是,身边的几个室友吃饭要人陪,上厕所要人陪,上课也要人陪,更不提几个娇娇女,耍性子,高兴笑一阵,不高兴摔碗摔盆,收拾卫生也时常不自觉,让余眉很头疼。

她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也很想要安静的空间学习,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一个人独立的生活的好,这种学校宿舍的集体日子,真的没必要再温习一遍了,除了填乱,浪费多余的时间外,剩下的就是各种忍耐与不方便了。

至少对她来说,弊大于利。

若是自己家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有想法也只能算了。

但现在手里多少有了点钱,支撑她读完高中是够了,所以,心里就开始琢磨起这事儿,要先跟家里通个气?还是跟老师提一下,这个时候,在戒城住宿转走读还是容易的,只需要家长同意就行。

她就想着,要不要今天先不回家了,去学校附近转转看看房子?

第13章

冬天虽冷,但街上有风度不要温度的mm真的不少,放眼望去,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上辈子的余眉一直是穿着臃肿的毛衣和黑灰色羽绒服度过高中漫长的冬季。

重来一次,她算是彻底抛掉那些压在箱底,土的掉渣颜色暗无天日的棉袄棉裤,换上了和室友逛街时买的新冬衣,提着书包到学校附近看了看,招租的确实不少,如果她是第一次租房子,肯定会觉得眼花缭乱,不知选哪一处好。

不过余眉不是当年的菜鸟,租房子也算是老油条一枚,她的要求还挺多的,有条件不差钱了,就要选离学校近,路要好走,这好走不只是指路,更多的是选人流多平坦没有太多的阴暗角处,毕竟以后放学会越来越晚,一个女生这些事都要注意些,其次是出租屋的环境,就算屋子再好,如果周围住得都是闲杂人等什么三教九流的都有,那给多钱也不能住,后患无穷。

然后是安静些,平数不要太大,楼层不要太高,最好能离菜场近点,平时顺路能买买菜,条件这么多,最后挑挑拣拣只有两处勉强符合条件,只看哪一个更能忍受,前一个路好走,但离得有点远,走要二十分钟,骑自行车只要五分钟,可是自行车没地方放,后一个离得很近,但卫生间要跟别人轮留用。

余眉看了半天,只得将房子的事先放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租房子也是急不得的,得有眼缘,就跟找对象一样,你越是着急就越找不到满意的。

索性就打算直接回家了,她先到银行提款机取了五百块出来,到商场给家人精心挑了些东西,给老爸买了支电动剃须刀,省得他经常胡子拉渣,特别显老,老妈的是一套品牌化妆品,她才三十七岁,平时就擦擦三五块袋装的便宜雪花膏,脸实在要好好保养一下了,不能让她四十来岁就皱纹爬满脸。

小弟一套最新版的变型金刚,他现在还不懂变型金刚是什么,但能扭来扭去的东西,肯定会感兴趣。

买了东西,就这么大包小包提着回家了。

却没想到这一趟车糟糕透了。

冬天的汽车简直是不能再忍受了,因为车门车窗都关着,车里的人又多挤得跟沙丁鱼一样,就近都能闻到一股大蒜与汽油相结合的刺鼻味道,这也算了,后面还有孩子拉了,前面又有人吐了。

那味道合起来都快变成一片毒雾了,简直要让人窒息,有人忍不住把车窗打开,一会儿的工夫,车里就进冷了冰一样,冻的腿都没知觉,余眉就跟受了酷刑一样,加上三个小时颠簸的路程,本来不是太晕车的她,这次晕得是一塌糊涂,感觉得肚子里的酸水一波波的往上涌,而她又忘记带一瓶矿泉水了,只得抿着嘴拼命的把呕意往下压。

最后总算熬到下了车,余眉真有点死里逃生的感觉,下车找棵树,把胃里的酸水倒光了,这才买了瓶矿泉水,滴了一滴水精华快速漱了口,又喝了几口,总算缓过气。

刚提着袋子想转身,就听身后突突的拖拉机响,随即就见老爸不知什么时候来的,看到她还愣了会儿,随即便直冲她摆手。

“小眉,快上来,爸载你家去。”

“爸!”余眉显然惊喜的叫,随即急步走过去。

旁边似乎有余爸认识的人,见到余眉时,不由眼前一亮:“老余,这是那个在市重点上学的闺女?哎呀有前途啊,长得也俊。”

远远看着,就跟城里人似的,浅绿色清新淡雅的毛毛大衣,白色的内搭衫,腿蹬米色靴子,说不出的俏皮可爱。

余爸听着不由扬起笑容,嘴里却道:“小姑娘家家,哪有什么俊不俊的,关健是得好好念书,将来有出息。”说完,跟同行的几个人打了招呼,就开着拖拉机过去了。

“爸,这是谁家的拖拉机啊?”余眉丝毫没觉得老爸开这个不妥,反而仰着头问,手里的袋子都被老爸放到车后面,然后让她上了车。

“你三叔的,我说去接闺女就借我了,今个儿回来这么晚?我在这等了两个多点,还以为你今天不回来了,你妈可是一早就盼着你呢,在家做一堆好吃的,就等着咱爷俩回去开饭,上来上来,开路。”

余眉听罢一愣,“我妈还给我坐吃的了?”真是不得了,随即跳了上去,边拉着扶手边笑道:“哎爸,我坐好了,你慢点开啊……”

从镇上到家坐摩托车也就十几分钟,拖拉机慢了点。

回去的时候,家还是那个家,但家门口那个抱着孩子忍着冻不断张望的老妈,却不像余眉记忆中的老妈了。

因为记忆里她可从来没迎过自己,最多带小弟在院子里晒个太阳,顺便指使她干点活,像这种天冷还在外面等她的情形,简直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看到眼前这情景时,她都有点落泪的冲动,这是多不容易,多少年都没修来的果啊……

虽然余妈脸上那个表情,怎么看都像是发火的前兆。

隔老远听到拖拉机的声音,几家邻居探头望:“哎哟,是余德海家的姑娘回来了……”

“你有没有觉得,自从余国民家的闺女考上市重点,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了,我还听人说前几天余国民在镇上兑了个铺子……”

“什么?铺子,那可得不少钱,他家哪来的钱?”余国民家穷谁不知道。

“听说一开始也是东借西凑的,不过,后来听说余国民不知从家里哪疙瘩翻出一只壶,拿城里卖了十多万,才有钱把城里的铺子兑了……”

“一个壶十多万?天啊,这么值钱?”

“你懂什么,现在城里人都喜欢收藏,越老的东西越值钱,去年老五家不是几枚铜钱卖了一万多吗?我还听说有家玉佛卖了几十万呢?”

“那这老余家不是发财了?”

“就是啊,之前他家要了二胎,又要供女儿上高中,村里多少人看热闹的呢,寻思指不定怎么穷死呢,谁知道人家转眼二胎生了个儿子,儿女双全,女儿现在又有出息进了市重点,现在就跟个城里人一样,又俊又俏,跟以前大不同了,余国民又一朝发了财,连镇上都有铺子了,更不愁钱了,村里现在还真没几家能赶得上他了,真是羡慕死人啊……”

远处拖拉机一停,余眉第一时间下了车,她是怕老妈等得急发火,于是忙上前拉着老妈的手,极为温情脉脉的道:“妈我回来晚了,你没冻着吧……”伸手不打笑脸人么。

结果……

“哎呀,我的宝贝闺女,手怎么这么凉?都怪你爸,跟他说别开拖拉机,偏不听,以为这破拖拉机是大奔啊,这一路是想把我宝贝闺女给冻死,瞅把孩子脸冻的,快进屋快进屋,赶紧暖和暖和,别冻坏了……”余妈心疼的直对余爸翻白眼,边说边拉着余眉往屋里走,热情的劲儿简直让余眉张目结舌。

她还特意认真的看了看老妈脸色,不是她想象中的发火,反倒是眉开眼笑的骂人,喜不自禁的报怨啊……

好矛盾啊老妈!

回到家,余眉将给家人买的礼物都拿了出来,告诉老爸剃须刀怎么用,跟老妈说了化妆品前后使用顺序,还给她试了试,老妈乐得合不拢嘴,她从来没用过这么高档的东西,六七样,又是水又是乳的,不过擦脸上,到底显得白细了点。

一时间,余眉简直成了座上宾,以前回家啥都要干,现在什么都不用她干,就哄着小弟教他玩那套变形金刚就行,只一会的工夫,热好的菜就上了一桌子,满满的一桌子,还有两大瓶可乐。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喝饮料一边吃饭,和和气气,说实话,刚吐过没多久的余眉,其实没什么食欲,但余妈一早上为了她做了这么一桌菜,她说什么也得意思下,挟两筷子。

这边有一搭无一搭的回老妈的话,按她要求细细的说那只壶得到的整个过程,当然,要去除乌龟那段。

“哎呀,他爸,你说我家闺女是不是财星啊,谁家有她这样的运气,随便到海边走走都能拣到钱……”余妈笑呵呵的夸,那丝得意劲儿,就像是自己拣的一样,边说边直往余眉碗里挟菜,动作带着万分溺爱,溺得余眉都快起鸡皮疙瘩了:“快吃快吃,吃饱点,我看你这次回来又瘦了,看看你这小脸,都没血色了……”

余眉正抿了一口矿泉水,闻言一噎,这是喝了水精华慢慢变得皮肤白,根本不是没血色好吧。

随即她不动声色放下筷子道:“妈,你别忙了,我胃口小,挟太多吃不完,说完捏了捏正搂着金刚咧着嘴玩的小弟,随口问道:“那爸,城里的铺子盘下来了吗?”

余爸滋了口酒,道:“嗯,正办过户呢,得几天,你还不知道地方,等明儿个天好点,爸带你去看看家里的铺子,这次要不是你拣到那个壶,这铺子咱也捞不到手了,闺女啊,你这次可是帮了大忙了,爸真的要感谢你……”

“咱是一家人,还客气啥?”随即她问道:“剩下的钱,爸,你有什么打算啊?”

“什么打算?当然是存银行里啊,光死期的利息就有不少钱……”老妈立即插嘴道。

余爸也道:“是啊,我还想做点买卖,大概能用个一两万,剩下的还是让你妈存着吧。”

余眉想了想,喝了口可乐,才慢悠悠开了道:“爸,要不,咱把这处房子卖了吧。”

“啥?”

第14章

余眉组织了下语言,才放下筷子道:“爸,妈,咱一直住在农村,观念太守旧了,你们知道人家城里人都是怎么理财的?”

“理财?”余妈没什么文化,但爱看电视,经常能从新闻里听到这词,立即就回想起来。

“嗯,理财就是让钱生钱,钱滚钱,然后赚更多的钱。打个比方,咱家手里现在有九万,怎么能让它在几年里变成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五十万……”

“这怎么可能?”余妈本来还听的起劲,这么一说反而觉得不对,想到什么立即板着脸道:“咱家我和你爸都是地道的老实人,伤天害理的事不能干,骗人赚来的钱也不行,这种钱花了将来是会有报应的……”

“哎呀妈,你想哪去了……”余眉有点哭笑不得,“你闺女念这么多年书就这点觉悟啊。”还骗人咧?她一听就知道余妈是想歪了,以为做传销之类的骗人事,之前亲戚家还骗了家里一千块钱,余妈心疼的要死,一直耿耿于怀。

当然,回想下,也是她说的不清不楚,让老妈误会了,她急忙郑重道:“妈,绝对不是骗人的,理财无论有钱没钱都要做的,但是理的好的,确实是赚钱,而且能赚的比本金多几倍,几十倍……”

“真有那样的好事?”余妈有点不信,“要真是这样,那大家都去理财了,谁还种地啊……”

余眉……

老妈歪理一向正,她竟然无法反驳……

“好啦,让闺女好好说说,你别老打岔,小眉啊,你跟爸说说,理财是怎么回事?你们城里的学校也都这个?”余爸吃了口猪头肉,边吃边问道。

旁边的余妈白了他一眼,总的来说,家里小事余爸是让着余妈的,都她说了算,但到了真正拿主意的大事,还是老爸说的算,而且老爸这人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最是看中文化人,当年家里那么穷,余眉还能到高中去读书,无疑是老爸坚持,否则早就下了学早早去打工赚钱养家了。

而且,没文化的老一辈人,对读书与文化有着一股肓目的羡慕与服从,只要说书本上说的,老师教的,他们多半都会往心里去。

余眉也是打着这样的主意,含糊的点了点头,顺便拍个小马屁的跟余爸道:“爸,你经常在镇上做买卖,接触的人多,脑子也活络,我一说你就能明白……”

余妈在旁边听着,不由哼了一声,抬手抱过自己小儿子,虽然不满自己被这爷俩忽视,但也竖着耳朵好奇的想听听闺女的学校都怎么教的。

“现在只有咱农村人才把积蓄都存到银行,城里人都不存的,或者只存一小部分……”余眉道。

这话立即勾起了余爸余妈的注意。

“他们不存钱?那钱往哪放……”

“花掉?”余眉诱导道。

余爸余妈都觉得不可思议:“全花掉那不是败家子吗?”

余眉抿嘴笑,随即放慢声道:“这花掉不是花的精光的意思,而是花掉为了日后往口袋里赚更多的钱,这就是投资与理财啊,其实方法有很多啊,手里有闲钱的,都会选择打理一二,有的是的买黄金,现在的黄金一百多一克,而且有越来越往上涨的趋势,我有个同学家的亲戚就是买这个,买的时候才七十块,这才两年不到,每克就涨了三十多,一克三十,一百克就三千了,若是有闲屯个十来块金条,两年的时间三万块就白白赚到手了……”

“哎呀,黄金这个确实是,前两天邻居家还买了对耳环,报怨说现在黄金又贵了,不过这东西买回来心里没底啊,一旦降了,或者丢了,咱在农村住着,这个可不太行……”余妈虽然眼馋,但想了想也直摇头。

“妈,我没说拿咱家钱买黄金,我只是说理财这个大概意思,类似这种。”如果余眉告诉余妈,几十元入的黄金,在未来十年里涨到了四百多一克,绝对会吓着她。

“但是保值的不一定只有黄金,我的意思是咱别把钱放在银行,不如拿来买铺子……”

“咱家不刚兑了铺子吗?还要铺子干啥?”余妈不由问道。

“妈,你这就不知道了,我跟你说啊,我同学家就有三个门铺,两处房子,他们家是最早在城里买的,那时才一千多点一平,现在已经涨到了四千多了,而且这些年房子和铺子一直是出租的,每年光租金都花不完,最近又在学校附近又买了一处,一家人生活别提多舒服了。

我说别人家的爸妈可能不明白,那就拿咱家来打比方,老爸已经兑了一间铺面,手里还有九万块钱,可是这九万块存银行里,就算存死期,那点利息一年撑死也就几百块钱,就存十年,也就几千块,但是如果,咱把家里这处房子卖了,卖五万,然后加银行里的九万,这是十四万块钱,留两万爸你做生意,还剩十二万,咱可以在镇上找两处地角不错的,平数小点的铺面再盘下来。

这样,咱家就有了三个铺面,一个留着自己用,另外两个可以招租,镇上一个月铺子租多少我不知道,但最少不会低于三百吧,那一年一间铺子就是三千多的收入,再加另一间,一年是七千块啊,爸,妈,七千块啊,你们一年要拼死拼活的才能赚到这个数,可是咱只要再盘两间铺面,轻轻松松就拿到了,我的学费,家里的基本的生活费,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