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夫心好累/竹马难驾上一章:第 4 章
  • 为夫心好累/竹马难驾下一章:第 6 章

亦洛哪里还顾得弟弟惊讶的神色,她的笑从心里透了出来,透在白皙的脸庞上泛起淡淡的红晕,“那日我接了你的信儿,心中再搁不下。平博劝我,说殿下长大了,是到了他走出来的时候。我只不能信,谁曾想,果然如此!”

林侦轻轻一挑眉,未及感叹这姐夫料事如神,心里的疑惑倒积起一个小疙瘩:走出来?什么意思?

“好,真真是好!”亦洛只管欣喜道,“前儿我去坤宁宫请安,还与皇后娘娘说起你。若是知道这一回千秋节人能这么全,娘娘一定欢喜!”

“是。”林侦点点头,原本他并不确定七皇子与皇后的关系,曾经很忐忑千秋节是否是个好借口,这一听,姐姐亦洛与皇后似是十分融洽,应该不会有大错,这才放心回道,“这几年,也是疏于礼数。”

未及多说几句,一盏茶尚未喝完,亦洛就起身告辞。林侦看得出,自己的主动让姐姐十分兴奋,她这是要赶着去安排他入席千秋节。毕竟,出入冷宫不是她能说了算的。

林侦没有寒暄挽留,只是起身,亲手接过侍女手中的雪斗篷披在了亦洛肩上。林侦不经意看到,又有一颗泪悄悄落在她的袖口…

行至院门前,林侦拱手送别。亦洛下到台阶下,犹豫了一下又回头,看着林侦轻声问,“桢儿,你…还怨恨姐姐吗?”

终于等来了这一句。刚才姐弟二人久别重逢,三分离愁,七分温情,与小太监刘捻儿说起的姐姐在院中站立许久不曾走进探望并不相符。有了这一句,一切都才算对上。

到此刻,林侦依然不知道七皇子是为什么被打入冷宫,“怨恨”二字从亦洛口中说出,说明不只是父子,这姐弟之间也有尚未解开的矛盾。林侦必须去千秋节,芽芽每日都在煎熬,不能再多拖延一刻。所以对于这一问,林侦很想摆出一副尽释前嫌的大度说“不”,进而与亦洛更亲近一步。可是不能,他不能为了急于回到现代而把这位身世凄然的七皇子彻底牺牲。

斟酌之后,林侦微微低垂了眼眉,没有应。

他的沉默果然是最佳的反应,亦洛刚才亢奋的神色略略黯然,却又轻轻舒了口气,“来日方长吧。”

“嗯。”

目送亦洛鲜艳的妃色斗篷消失在雪白的天地,林侦脸上的笑容渐渐沉寂,三天后,就是千秋节,三天后,他就要面对一众皇族,还有那个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囚禁三年之久、君威震天的皇父…

十一月初六。

一大早天还不亮,林侦就起来沐浴、梳头,大男人的穿戴上熏了各种香,那味道开始闻着还觉雅致,时候一长林侦有些头晕。早饭只吃了一小盅酪子,而后足足折腾了一个时辰,上下左右服侍的太监们才算离了他的身。

镜子里的自己,头戴九缝皮弁覆乌纱,插金簪,系朱缨,缀五采玉珠九重九;身着绛纱袍,肩披金线织盘龙,缀金云龙纹珮;手握九寸白玉圭,脚踩赤色舄。这一身的尊贵,每一处小细节都在彰显日月星辰与天地万物的托拢,万国朝宗,天下独尊。

大周自开国朝历,皇子三周整岁皆赐封亲王,出宫前正式受册封号,带着爵位开衙建府。隆德帝膝下子嗣本就不旺,先是四皇子未及成年就恶疾早逝,又是六皇子襁褓之中夭折,不足百日。所以,虽说也是龙生九子,其实长成的只有七个。据说隆德帝对皇子们秉承一视同仁,虽然在赫连皇后诞下嫡长子之时就立下了储位,却是随之改了服制,众皇子的朝服领亲王衔与东宫太子基本一致,只是太子的玉圭略宽、九缝冠正中有一块软白玉。

也就是说,除了太子比较好认之外,剩下的五位与自己的穿戴一模一样,除了年龄区别,只能凭借芽芽提供的细节来辨认。

林侦又在心里默念一遍:二皇子奕栐,封镇西王,早年兵部任职,秉性彪悍,真刀实枪打过仗,现坐镇西北;三皇子奕栩,封永定王,隆德二十四年匿名科考高中会元,殿试时被皇父谦虚地扒拉成探花,现任东阁大学士,辅任户部;五皇子奕杊,封平盛王,与三皇子同一年出宫建府,未在官中领任何职位,只是常进宫陪皇父在文渊阁读书,平日里算是个闲散王爷;八皇子奕柠,现居宫中,性绵和,极善丹青;九皇子奕枫,…貌俊美。

想到这里,林侦不觉蹙了蹙眉,芽芽当时就说了这么三个字,他再追问,她说王九就是这么说的。后来小丫头自己琢磨了一下,凑到他耳边神神秘秘说:这人估计是大周朝第一美男子,他一出现,天地都黯然失色,再有什么优点别人也看不到了。哥,你真有眼福,我要是也能见他一面就好了。

当时林侦就白了她一眼,这丫头就是这样,娘胎里生下来就是个颜控,男神的标准就一个:脸好看。

林侦轻轻吁了口气,得了,想那九皇子刚十七岁,青春少年,应该很好认,在他面前也不需要太过小心。

一切准备就绪,距离觐见还有些时候,这么一声崭新的礼服在身,林侦动也不敢动,正襟危坐,感觉自己像一尊五彩的泥塑,攥出一手心的汗。那天三公主亦洛走后没有再来,寂寞的西小院直到昨天才有人登门,来的却并非是解除幽禁的圣旨,而是宗人府给各位皇子的礼令,让千秋节这一日某时某刻先往乾清宫觐见皇帝,而后在交泰殿候待吉时,再往坤宁宫拜贺皇后娘娘。

对于七皇子被软禁的原因和程度,林侦依旧十分模糊,可看姐姐亦洛的欣喜表现像是他并未犯下什么背天逆祖的大错。之前监护们亦步亦趋不许他多踏出颐和殿一步,而这一回,竟然连释放他的圣旨都没有就许他往千秋节去,蹊跷之余,不知怎的倒有了几分人情味。

皇家与他冷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他提供合适的契机见到所有人。那枚麒麟珮自林侦醒来握在手中,平日起居时伺候的太监都会给他挂在腰间,可见一向不曾离身。林侦仔细研究过这枚玉佩,半圆盘身,要与另一枚相契方能合璧为圆,他手中的是雄珮,要寻找的该是枚雌珮。如果曾经的七皇子对这玉佩珍爱有加,可见价值不菲外意义也不凡,所料不错的话,那另一枚在另一个主人手中也应该不是寻常物件。

不过,这一回的礼服上红裳两侧悬挂的两组玉佩集珩、瑀、玉花、琚、冲牙、璜、玉滴各杂珮相合,是朝服规制,所以身上不能再悬挂麒麟珮。今天是不会有所收获,只能等到这些皇族子孙穿便服之时,走近他们,细细观察。

至于找到以后如何得手,林侦还没有想过。无外乎“窃”与“借”,届时见机行事。

正自出神,大太监张福进来亲自禀报说:“吉时将到,请主子移驾乾清宫。”

往乾清宫去是不许带随从的,林侦第一次独自走出了西小院的门。微微低着头,迈步,心中默念宗人府礼制中对皇族风仪近乎严苛的规矩,连步幅的大小都尽量不着增减。几年军校的刻苦训练,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难的是要在这不疾不徐的庄严里端出皇子高人一等的架势。

今儿天气很好,连日飘洒的雪已住了,红色宫墙,白雪遮掩,偶尔露出的琉璃碧瓦,珠圆玉润,洗过一样,映在日头下,十分养眼;头顶上,一只鸟儿滑过湛蓝的天,天地静,静得能听到翅膀扑扇的声音;踩在脚下的雪,从初时的软滑,越来越沉稳,像林侦此刻慢慢平复的心。

岂料,这短暂的平静刚刚走近颐和轩就被颠破。白雪清冷的正院中,负手而立一个人,身材修长,身型略瘦,也是一身绛纱盘龙袍,也是五彩玉珠九缝冠。

林侦一愣,脚步立刻停住。只是这一点的踌躇,那人已经听到他脚底的雪声,慢慢转回身。一张极清俊的脸,眼眉含笑,温文尔雅,富贵王袍加身,依然似一股清流,带着烟雨江南清新的书卷气。

他的笑容亲近又不失礼数,林侦的脑中电光火石一般计算着。同样的亲王朝服,又在这深宫之中,此人定是皇子中的一个。看他的模样,年纪大概有二十几岁,不会是宫里的皇弟们,那三位皇兄是哪个?二皇子是武行出身,行军打仗,平复匪患,不该有这般儒雅不着风雨的气质;三皇子奕栩、五皇子奕杊??一个是文官,一个也是常出入文渊阁,书生气都是难免,林侦突然觉得那细节的信息十分不够,很难判断。

林侦轻轻蹙着眉,那人已近在眼前,不能再犹豫了,就叫一声“皇兄”总不会错。

正当他要开口,那人倒先拱手施礼,柔声道,“在下江沅。”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那一只,大家受累记一下:奕枫,抬头看一下人物栏。

谢谢呼啸而来的老道,谢谢可可和小柴,雷雷收到!

惊险昭仁殿

江沅!景铄王江沅!三公主亦洛的驸马,自己的亲姐夫!好险!!林侦倒吸了一口气,做暗线侦查果然不易,第一次露面就险些暴露!他刚才的犹豫显然已经落在这位姐夫眼中,林侦只好面露尴尬的笑,“驸马莫怪,我…”

“是在下唐突,你我从未相见,殿下何错之有?” 皇子是君,驸马是臣,君臣之礼十分端庄,他的笑容阳光下十分随和,“今日进宫时候尚早,我想不如先一步来会殿下。”

一句话化去尴尬,又一句话让人如沐春风。提前来接七皇子,显然是姐姐亦洛放心不下,却又顾忌到久锁深宫的少年敏感脆弱的神经,一个“会”字,可谓周到。

林侦的心头解开,轻轻点点头,“多谢姐夫。”

白雪点缀着红梅,清冷的树下,“姐夫”二字映在江沅的脸上似一粒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波澜并不大,涟漪慢慢晕开。他未再多言,转身,兄弟二人并肩往颐和殿外去。

雪地上,两双赤色靴,一样的步调,这默默的陪同比热络的寒暄更让人舒服。第一面,林侦就对这位姐夫颇有好感,只是他短短几句话依旧在林侦心里留下一个小疑惑。记得刘捻儿曾说驸马爷是大周朝为数寥寥的外姓世袭王族之一,那在被选作驸马之前必然会常出现在宫中各种祭祀与典礼上,而刚才他却说“你我从未相见”,这是怎么回事?虽然七皇子被禁三年,可他今年已经十九岁,之前的十六年生长在后宫众皇子中,怎么会对朝中这位年轻的王爷从未见过?

看来,还要想办法问问宫里的资深人士:乾清宫曾经的当红小太监王九。

两人一路出颐和轩往西,穿东筒子夹道,过东六宫。左右来往伫立的宫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人都是一身崭新、一脸肃穆,林侦的心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大周朝因为太后娘娘早年薨逝,皇后的千秋节就是这后宫里最大的节日,除后宫嫔妃与宫娥外,满朝文武及所有的诰命夫人都要进宫朝贺,极是隆重。因此上,林侦过了东六宫自然就往南去,要与文武百官一道候在乾清门外。却不料,江沅轻轻握住他的手腕,在他的示意下,两人站在了乾清宫东角门外。

“皇父这几日龙体欠安,在昭仁殿接见。”

“哦。”

如此简短一交代,林侦也不敢细问,随在江沅身后来到了乾清宫东侧的昭仁殿。

昭仁殿是乾清宫东北角的一座附殿,殿前有斜廊直通乾清宫,殿上面阔三间,明间辟门,前接抱厦三间,自成一个小院,相比巍峨庄严的乾清宫十分不起眼,而这里才是皇帝真正的寝宫。

皇帝龙体不适,将臣子们招在寝宫训话并不逾例,只是此时的昭仁殿外除了当值的太监们垂手而立,再不见旁人。院中光秃秃的都是齐平的青石砖地,寸草不生,只有殿前两只镀金铜水缸,空无一物。

并不宽大的院落,肃穆威严从头顶上压下来,压得人只有恭敬低头才觉适宜。林侦握着冰冷的白玉圭,手心又起了汗。难道说他迟到了?林侦不解地看向江沅。

江沅此刻的脸上也再不复刚才温和的笑容,只轻声道,“去吧。”

这没有任何解释的祈使句让林侦突然明白了什么,原来那礼令之上的时辰是给他一个人的。林侦咬咬牙,独自步上台阶。

直到他站在门外,躬身候立,门口的太监这才进去通禀。

不一会儿那小太监就转了回来,依旧守在门口。一切归于之前的平静,像什么也没发生过。林侦知道,这是要他等。等不妨,只是这“躬身”二字正把人的身体弯下十几度的角,不符合任何稳固的形状和人体工学,极易疲劳,很快,酸涩似一条小蛇从颈椎爬下脊柱,让人抓挠不得十分难耐。

林侦咬着牙,心里头刚才的敬畏忽地换出两个字:妈的!

人在忍耐的时候,很难计算时间,不知过了多久,皮棉帘终于打起。林侦躬着身子走了进去。暖热带着略有些浓重的熏香扑面而来,正堂之中是金光闪闪的龙纹宝座,说是座,其实类似日间的暖塌,上面铺着厚厚的暖垫,背靠九扇紫檀字书屏,屏风后是满墙的书架。

宝座上并没有人,寻着悉索的人声转头,才见珠帘后东暖阁的暖炕上坐着一个人…

没有繁琐的礼服外袍,只是一身袄裤,一条腿盘在炕桌旁,一条腿垂在炕沿,十分随意;瘦削的脸庞,眼窝深陷,鼻梁挺直,那近乎刻薄的棱角被眉间与两鬓的霜色染上了岁月弥久的沧桑。此刻一手执笔,一手翻看着桌上堆起的册子,南窗的阳光照进来,他面上的颜色柔和,几乎生出了慈祥。

与林侦这一身的隆重相比,他更像一个悠然读书的老者。只是,那处处耀眼的明黄色,忽然就刺醒了林侦。不敢再看,俯身跪地。

今日觐见应的是千秋节的大礼,该是最庄严的五拜三叩,可看着那九五之尊一身袄裤盘腿,林侦斟酌了一下,决定行君臣父子“四拜”之礼,“儿臣奕桢叩见皇父,恭请皇父圣安。”

曲卧全身,额叩手背着地。每一拜都是一番大动作,每一次叩首,都让林侦想起《战国策》里苏秦那位乞怜的嫂嫂,“蛇行匍伏”,他此刻就是这个形状。直到最后一叩,他没有再起来,要等待的是那一声“平身”的赦免。

安静,日头晒进来暖洋洋的,一动不动,林侦也一动不动。几乎匍匐的姿势很符合人体工学,足够他跪到天荒地老,刚才那一句忍不下的国骂此刻在窝下的胸腔里根本出不来,人像埋下头的鸵鸟,这样倒立的感觉,思想都停顿,只有头顶上一只小金钟,滴答滴答地摆动。

看着眼前的青石地,能听到珠帘后的咳嗽,饮茶,能嗅到那朱批的墨香。房中的氛围如此安详,慢慢地,林侦有了种超出正常感知之外的感觉,觉得那珠帘后不是位日理万机的皇帝,只是个老人,一个示威的老人,心中的紧张竟然在这屈辱的姿势里慢慢地消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头有些充血,身体却无任何不适。不管七皇子曾经犯过什么错,此刻那龙榻上的人与他只有咫尺之遥。三年之久,一千个日夜,一步就走到了他榻边,而这短短的距离又在这漫长的跪礼中消磨着他的尊严,他用一千个日夜慢慢蓄攒起来、男孩到男人艰难转变的尊严…

“殿下,请。”

直到乾清宫外响起礼号声,珠帘才被大太监赵显打起。林侦起身,躬身走进东暖阁。

“待礼毕,宣庄之铭。”

隆德帝放下朱笔,对赵显吩咐了一句。

“是。”

林侦依旧跪在地下,这一次倒是挺直了身子。隆德帝将案上单放出来的几本奏折摆在案中,其余的垒好递给了身旁候立的一个太监,那太监接了,弯腰退出了东暖阁。

隆德帝坐在炕沿边,俯身捡靴子。林侦蹙了下眉,犹豫不过几秒就跪行至榻边,双手托起了他的脚。头顶的目光如炬,让林侦不得不抬眼,终于四目相对…

盈寸之间,那深凹的眸中一道极寒的目光,直入林侦眼底,脸庞的棱角突然分明,花白慈祥的发须都无法遮掩那其中刀尖般的锋利,痛彻心扉!林侦猛一怔…

正在这一瞬间的犹豫,那怀中的脚忽地挑起力道,直冲林侦的心窝!毫无防备之下,林侦几乎要被这力道冲倒,好在有多年苦练的积攒,几乎只是在应激的反应下就将自己稳住,更稳住了怀中那只脚,不用力,却是牢牢把握!

挺直的身子,纹丝不动。候了片刻,寂静无声…

林侦重低头,小心地把袜套重新结系,捡起玄色皮靴套在上面。时间仿佛凝固,只有他手下的动作。

待安置好,林侦又退到了一旁,恭敬跪候。隆德帝缓缓站起身,“滚。”

“是。”

林侦就带着这么个字走出了昭仁殿。

站在台阶上,林侦紧锁眉头。

台阶下的江沅映着日头,脸上又复了笑容,“时辰正好,咱们往交泰殿去!”

往交泰殿去,林侦一路无语。江沅的陪伴让他莫名心安,不再顾及左右,心里却依旧未曾从刚才疾风骤雨般的经历中反应过来…

来之前,林侦就做好了一切准备,这三年的幽禁,一朝放他出来,预料隆德帝会当着众皇子问他忠孝之义,斥他背天逆祖;情绪激动,也许会大骂,甚至会羞辱他。对这样的预料,林侦是期待着的,期待隆德帝对七皇子罪状的历数,只有这样,皇帝可以出气,而他也可以大致判断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之后好见机行事,帮着七皇子彻底走出幽禁。

可事情发生得那么平缓,在他几乎要放下警惕的时候,一切又突如其来!林侦第一次与一个男人、一个封建的帝王这么近距离地对视,那目光,像能刺穿他的人直入心底,猝不及防!那里面如此尖利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是恨?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让君临天下、胸怀四海之人恨之入骨?是痛?他又凭什么能伤到这个给了他生命又集天下强权为一身的男人?

当时有一瞬间,林侦甚至恍惚觉得,似乎不是他做了什么,而是七皇子这个人,这张脸,只要他出现,就会给皇帝带来这种极强烈的情感,憎恶,痛恨,几乎难以把持。

一个“滚”字,冷到冰点,林侦却得以全身而退。对于这一点,林侦懵懂之下,心里冒出一星点的念头,他好像是做对了。待看到江沅,分明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林侦暗下猜测,看来他能独自走出昭仁殿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不管怎样,他终于要见到众位皇子,那枚麒麟珮很有可能就在他们中间。

满堂贵皇子

交泰殿位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平日逢各式节气皇后都在此接受拜贺,而最隆重的千秋大礼依然要摆在坤宁宫。此时文武群臣已经开始进乾清宫拜见皇帝,而皇族贵胄们早一步行过礼都候在交泰殿,等候吉时。

来到交泰殿外,隔着皮帘已能隐约听到里头的人声,拜见过皇帝后,此刻的皇子们都十分放松,热络地交谈。

“殿下,”

林侦正要拾阶而上,听闻江沅唤,忙站住脚。

“这几日镇西王爷在京述职,正好得见。”江沅道,“八殿下、九殿下也都长大了,如今八殿下的画越发精进,皇父请了画师黄逸之做他的师傅;九殿下么,”江沅停顿了一下,又含笑道,“学业有长进,功夫也十分了得,不再是小时候那般顽皮了。”

“…哦。”

二皇子奕栐正好在京中,林侦已经早一步从刘捻儿口中得到了消息,可江沅特意叫住他,似乎重点是后面要说的两位皇弟,听下来并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之处,林侦不知该怎么回应,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今日贺寿,兄弟们难得聚这么全。”

抬步往上,江沅轻轻拍了拍他的背。这一拍,拍得林侦心里没了底。短短的相处,林侦看得出江沅是一个谨慎内敛之人,他的关心都会与人留下余地。这接连的嘱咐看似轻松,却似乎在提醒着什么,只是林侦心里那一团雾水的过去根本不可能领会。

帘子打起,正殿左右两排的紫檀莲花几旁分坐着六个男人,都是清一色的九缝玉珠冠、盘龙绛纱袍,尊贵耀眼,像一朵朵烘起的祥云团聚在高大的宫殿里,势气逼人。听到响动,众人的目光都朝门边看来。

见身边的江沅拱起了手,林侦也抬手施礼。

殿中静了下来,刚才的热络像夏日傍晚太阳落山后忽生的阴凉,热气没有消散,却是住了喧嚣。看着门边人,人们脸上的笑容依旧,可那目光中,少了惊讶,更似一种平静的无言。

“今年果然是人齐啊。”

殿中一时的沉默还未及生出尴尬就被一个声音打破,沙哑之中带着笑意,有种不合于这禁忌宫殿的粗糙和爽利。林侦打眼望去,说话的是左侧高几边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脸膛微棕,浓眉高额,宽鼻阔口,眼神炯炯如炬,一身尊贵的亲王朝服依旧掩不住武将的煞气和风沙的味道。林侦几乎一眼就认定,这是二皇子、镇西王奕栐。

“说的正是。难得。”

接话的是二皇子左手边的人,那人身型中等,面色略白,两道一字眉下,一双单眼皮把本来过于柔美的眼睛遮掩得有了几分清冷之意,十分耐看;唇边含笑,语声柔和,很淡,却很真挚,与人不远亦不近。这个人,举手抬足,像宗人府礼制上一样标准,只是那九缝冠上正中眉心镶嵌的清白玉却把他的尊贵与这殿中的所有人区别开来,这位是太子奕杬。此刻才注意到他身边矮凳上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娃娃,一身绛色小朝服,端坐得有模有样,想来该是世子澹轩,此刻吧嗒着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看着他,完全的陌生。

林侦接到了太子看过来的目光,平静如水,还算温和。两位长皇兄都开了口,林侦忙行礼,正要请安,刚才那沙哑的声音却并没有停住,“平博,来,坐。昨儿我差人给你府上送去三株雪莲,一路走得匆忙,那冰盒子可好?”

一声唤过来,十分亲近,江沅微微一怔,接道,“多谢王爷,昨儿收着了,成色正好。难得王爷常想着,明日定登门道谢。”

“哎,西北风沙烈,能有什么好?倒还真出这些个东西,吃着好,就吃。”

“是。”

江沅一面应着,一面示意僵在一旁的林侦随他一道落座。江沅坐在了二皇子奕栐的下手,林侦挨着江沅坐在了最边上。

“二哥啊,就是偏心。”

忽地一句插过来,朗朗的声音腻在喉中,几分慵懒,林侦诧异地寻了过去,原来是正对面一个…歪七扭八之人。亲王朝服加身依然不能端坐,身子仰靠在椅背上,双手剪在胸前,两条修长的腿伸得展展的,两脚随意一搭,赤色皮靴都露出大半。再看那脸庞,两道剑眉如墨染山峰,一双眼睛似冷湖烟雨,剑脊鼻峰,仰月薄唇,俊美的棱角中几分不恭世事的轻蔑。

这张足以惑众的脸,这副吊儿郎当的德性,在这庄严的宫殿、华美的朝服前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可这娇宠的模样确是自家庭院中最合宜的主人。不用问,这就是九皇子奕枫。

“怎的?”二皇子端起手边的茶盅抿了一口,“还亏待了你不成?”

“怎的没有亏待?”奕枫挑了眉,“二哥就是偏心驸马,多老远吃的用的,哪次都是一车东西。我不过是求一把老弓,这便几次三番得不着了。这若不是偏心,那就是小气了。”

一句话说得理直气壮,十分坐实,兄弟们都笑了。二皇子展展眉,搁了茶盅,撑着肘偏向身旁的太子,“大哥听听,我一路快马还不够给他拖东西的。”

太子笑笑,对奕枫道,“九弟就是心急,你伤还没好利落,皇父口谕不许你下场练功。”

“我哪里是要练功?”奕枫回道,“再者,皇父不许我练,又没说不许我看,只收着就是。横竖我是不等了,今儿晚上就往二哥府上去,非得着不可!”

“你去吧,今儿我住老五那儿。老五刚弄了两坛子好酒,还有一班杂耍,正要好好儿瞧瞧去。”

噗嗤,奕枫闻言笑了,眯了醉眼,喉咙里的笑笑得肩膀都颤,“你当我是什么?没耳朵的葫芦?你问问五哥,他哪儿寻来那班杂耍的!”

奕枫这一笑,众人的目光都聚向了他左手边端坐之人,那人体态略圆、五官正、面露憨柔之色,想来正是五皇子奕杊。此刻被问得紧,五皇子只得无奈地点点头,“是,你最能耐。”又对众兄弟道,“江南新上来的一个班子,还没登场子不知怎的偏让他知道了。”

二皇子摇摇头,手指着奕枫道,“瞧瞧,都听着了没有?这一天到晚在宫里都做什么?”

“得了,我做什么?你们几个聚,五哥的帖子下给了大哥、三哥和驸马,怎的偏就少了我和八哥?”说着,奕枫拍拍自己右手边的一位,“八哥,咱去!”

八皇子奕柠比奕枫年长一岁,与二皇子一母同胞,兄弟两个一样的眼眉,奕柠却是清俊了许多,又自幼习画,书卷气里一种笔画如仙、不问世情的清静有似女孩儿的娟秀。此刻环视了哥哥们一遍,犹豫着不知该如何搭话。奕枫哪里还顾得,只冲他道,“咱们去!给皇父请了夜安咱们就出宫去。”

“你安生着吧!”终于一句斥过来,正是陪在太子左手边一直不曾开言的一位,不用再猜也知道这唯剩的一位是九皇子的同胞哥哥三皇子奕栩,此刻蹙起了眉道,“赴宴难免吃酒,吃醉了,赶明儿皇父问你的书,看你如何应对。”

一提书,奕枫有些烦,摆摆手。

“我上个月给你的书可读完了?”三皇子又追问。

“没呢!”

眼见奕枫扫了兴,二皇子解围道,“好了,就算是与我践行,皇父问起来,我担着就是。”

千里之遥,二哥难得回来一趟,三皇子闻言也不好再说什么,便罢了。二皇子转而又对太子道,“大哥,你也早些过来。”

“你们乐吧,我就不去了。”

“大哥,你不来,老八和老九就得偷跑出宫。皇父要是知道了,我可真担不住。”

“是啊!”奕枫坐不住,起身走到太子身边,“大哥,你不能忍心看我和八哥挨打吧?”

“也罢。”被缠得无法,太子笑笑,“晚上皇父要见我和平博,你和八弟等着我们,一道过去。”

“好,就这么定了!”奕枫乐,“哎,二哥,你别忘了把那把弓带过去。”

“你小子属王八的?怎的还惦记着呢?”

“哈哈…”

坤宁宫外礼号长鸣,宫内大殿之上端坐着大周朝的赫连皇后,头戴九龙四凤冠,身披十二等五彩云龙翟纹衣,俯瞰着凤阶之下的满朝文武与皇族子弟。

众人站立,横九纵九,五跪三叩,大礼朝贺。正中一行领头的是太子奕杬,身后随着六位皇子、驸马江沅及世子澹轩。林侦站在五皇子奕杊之后,八皇子奕柠之前,无论刚才怎样无视他的存在,在这刻板的礼仪与威严的宫殿中,他是七皇子,是这本就残缺不全的玉碟之上再不能抹去的一个数字。

大殿中朝贺之声如山河壮阔,淹没在这雄浑之中林侦像大海浪头扑打下去的一叶小舟,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原以为出关后最难过的是皇父这一关,至于兄弟们,三年前最年长的太子也不过才二十五岁,深宫之中一起成长总该有些情意,该足够助他顺利找到玉佩,也能助他彻底解开七皇子身上的愁结。

是的,他所料不错,也许是因为储位早定,也许是因为兄弟们年纪相差不多、而后隆德帝又再无所出,这几位皇子之间亲近得似寻常百姓家的兄弟。一脉相连,性格迥异,相隔千里能相互牵挂,聚在一起能其乐融融,还能十分默契地一起抹去一个人的存在。

他们的忽视那么自然,不加掩饰,身在皇家从小耳濡目染所有的厚黑之道,唯独这一个,不留后路。林侦不由在心里感叹:奕桢啊奕桢,你究竟是怎样长大成人,得罪了整个家族?

原来,恨,也是一种情感的强烈投入。这一刻,才感觉那狠狠踹过来的一脚,情深义重…

林侦不是到这里来寻找亲情的,这份孤独的感慨为的也是七皇子。可是,他要找到玉佩就必须走近各位皇子,日常交往才能看到常服之时他们所佩戴的饰物。目前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有话要说:

人物多,亲爱们不用心烦哈,稍稍理一下:

太子(老大),老二和老八是亲兄弟,老三和老九是亲兄弟,老五,老七。

现在在宫里没成亲的是老七、老八、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