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眼看见的……唔,你别皱眉头,我可不认识小张大人,但自然有别人认识。可别说我不告诉你消息,这会儿那位汪公公正在天香阁宴客,他可正巧在对面的醉乡楼吃饭,你若是这时候赶过去,兴许还能碰到。强龙不压地头蛇,那位陆公公也没对汪太监怎么样,小张大人初来乍到总得要一个熟悉内情的人帮着,这可不是爹爹你的机会?对了,他身上穿一件石青色的盘领袍子,年轻得很,爹爹你可别认错了……”

话还没说完,她就看见范通二话不说就往门外赶,竟是直接撞开了门帘到了外头。听到那大呼小叫吩咐备马车的声音,她不禁哂然一笑,心想自己这个便宜父亲待会定然是死磨硬泡把人带回家里。毕竟,开海禁乃是从宁波市舶司开始试行,一年税银也许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不用提其他的进项,如今市舶司的一个位子也不知道引来了多少觊觎的目光。

从袖中取出了那张字条,范兮妍再次细细看了一遍琢磨了一遍,便苦笑着将其揉成一团塞进了嘴中,面色如常地吞了下去。比起还能剩下灰烬的烧毁,这自然是最安全最稳妥的法子。

只不过,岳长天口口声声说永平公主觉着范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要借张越的手除掉他,但范通一向是严家和富阳侯——也就是永平公主之间的跳板,他知道的事情不在少数。若是张越真的将其拿下,岂不是一切全都泡汤?还有,若是范通死了,她岂能独活?

想到这里,范兮妍不禁深深皱起了眉头,左思右想,她终于生出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就算不到这里来干这个危险勾当,她也不过是永平公主府的一个寻常奴婢,最好的结果亦不过是被富阳侯李茂芳收房。与其等范通倒了之后别人取了她的性命,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若是能在这位钦差大人面前建功,她至少可以逃得性命!

冬日的夜晚来得格外早,甚至不到酉时二刻,天空就已经完全暗了。百姓家中固然未必舍得点灯,但市舶司附近的酒楼饭庄客栈却都高高挂起了灯笼,迎来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醉乡楼中原本空着的一小半位子此时都已经坐满了人,而张越眼看桌上酒菜所剩无几,那边天香阁仍是大门紧闭,索性站起身来。

他这一站,方青和马钦久也不敢再坐着,而坐在隔壁一桌的胡七忙起身结账,娃娃脸护卫田文更是一溜烟下楼去牵马。众人一起下了楼梯,刚刚来到大门口,就只见一辆马车堪堪停在了大门口。尽管那马车尚未停稳,一个人影却迫不及待地跳了下来,使人难以置信那臃肿的身躯能做出那么敏捷的动作。

那矮胖的中年人正是范通,这一路急赶,他显得颇有些狼狈,此时站定之后便急忙整理了一下前襟。正要入内时,他忽然瞧见了预备出门的张越一行,不禁想起了女儿的那几句描述。尽管吃不准,但本着宁可认错不可错过的原则,他还是笑呵呵地迎了上去。

“敢问这位可是张公子?”

张越初来乍到,此时这一声张公子来得突兀,他不禁疑惑地打量了一番来人。潞绸大袄鹿皮靴子,配合那矮胖肥硕的身躯和憨实的笑脸,看上去仿佛只是个寻常人。然而就在这时候,旁边忽然传来了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

“范大人,您怎得有空光临小店,这位是您的客人?咳,您别看这人多,三楼雅座可是一直给您留着,赶紧楼上请,我立刻去吩咐厨房里好好整治一桌酒菜!”

好好的话头偏给人插出来给截了,范通不禁有些恼火,看到张越略有些明白,他哪有功夫理会那殷勤的掌柜,忙笑说道:“张公子,我这市舶司提举实在是忙得很,若不是小女回来的时候提了一句,我竟是不知道老尚书的公子到了宁波。既然来了,家里已经备办了酒菜,您可得让我略尽地主之谊才行。”

一听到市舶司提举这五个字,张越自然不会认为对方是失心疯认错了人。虽说对于有人识穿自己的身份颇为恼火,但此时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因此他也就客套两句点了点头,跟着范通上了马车。其他人对此情形并不奇怪,而马钦久却差点没咬着舌头,跟上的时候更是心不在焉险些摔了一跤,直到马车开始行驶的时候他心里还在犯迷糊。

那些差役不都说张越是锦衣卫么,这会儿怎么成了老尚书的公子?还有,这位宁波市舶司赫赫有名的饭桶大人居然会跑到这里来接人,消息也太灵通了些吧?

范家大院在市舶司西头,外头看上去寻常朴素,内中却是五进的院子,越往里走越敞亮大气。范通原以为跟来的人全是随从,等进门之后拐弯抹角开口一问,这才知道中年商人是有名的淮商,另一个年轻人不但是山东方家的族长,还是松江府杨家的女婿。这时候,他愈发摸不清张越这一回到宁波要干什么,只能硬着头皮把人往花厅那边领。

众人快到花厅门口的时候,里边却有一个俊秀小厮高高打起了八仙过海纹样的棉帘子出来,站在门口深深行礼。领头的范通瞧见那小厮眼熟得紧,府中却分明没有这样一个人,顿时纳闷得很,等到懵懵懂懂进门之后彼此让座,他方才猛然之间惊醒了过来。

那哪里是什么小厮,分明是范兮妍女扮男装!她重新修饰了眉毛鬓角和额角,他刚刚竟是没有认出来!

第三百三十四章 天子之后,须看储君

名义上是参理府事,以佐尹丞,但身为应天府治中,张倬并没有太多事情需要做,因为应天府的属吏可说得上是全天下所有州县中最为完备的,比他当江宁知县的时候更省心。他清楚自己是父以子贵,因此在争权夺利上头也没有多大野心。上任月余,他用心做事谨言慎行,和上司同僚下属相处得也还算融洽,平日公务应酬不多,归家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早了。

然而这天傍晚,分明已经到了张倬平日回家的时辰,但孙氏却左等右等却不见人回来。眼看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她不禁更加焦急,忙吩咐珍珠出去找人去应天府衙打听究竟。可等到一个小厮走了一趟回来,却是报说张倬下了晚堂之后早就走了。这下子孙氏顿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胡思乱想忧心忡忡,甚至连饭都没心思吃。直到满桌子饭菜全都凉透了,她等得心急火燎,门上方才传来了消息。

“太太,老爷让人捎回来口信,说是今夜不回来了!”

“不回来?可提过上哪里去在干什么?”

孙氏见那进来报说的婆子只是摇头,顿时感到心里噎得慌。即便是当初婆婆做主把英国公送来的两个丫头塞给张倬作妾,即便是后来红鸾有了身孕生了儿子,她都不曾像此刻这样乱了方寸。夫妻结发多年,她自忖了解丈夫是怎样的人,自忖自己才是他心里最重要的人,可这时候他在外头过夜,竟是只有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连个说明由头都没有!

她越想越觉得不安,最后还是在杜绾的竭力劝说下,她方才食不甘味地随便对付着吃了几口热好的饭菜,但却无论如何没有睡意,最后索性把杜绾留了下来。

一个是半辈子战战兢兢刚刚当上婆婆,一个是十几年浸淫诗书如今初为人妇,但这天晚上彼此倚靠着坐在床头,彼此身份却好像倒了过来。一整夜的时间,几乎都是孙氏在说话,杜绾偶尔插上一句,大多时候都在倾听。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婆媳俩方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老爷,太太昨晚上留了少奶奶在暖阁过夜,奴婢几次睡醒都听到她们在里头说话,估摸着到快天亮的时候才睡的。”

“噢,既然如此,那就别惊动了她们,由着她们好好睡一觉。我待会还要去衙门,你去打一盆水来,记住,不要兑热水。”

“老爷,您的脸色看上去不太好,若是用冷水一激……”

“照我的吩咐去做。让人把早饭送上来,我用过之后就走。”

迷迷糊糊听见外头的说话声,杜绾渐渐醒了过来,望了望头上那顶陌生的帐子,她这才想起自己昨晚上被孙氏留下相陪。偏头看了看睡得正香甜的婆婆,再忆起她絮絮叨叨说张越的儿时旧事,说那时候一家子的日子,她忍不住笑了笑,觉着昨晚上的这一遭又将婆媳关系拉近了好些。直到外头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方才记起刚刚听到的话语。

公公张倬应该回来了。

掀被下了床,她有意发出了一点小动静,果然,外头很快就有人打起帘子把脑袋探了进来,恰是小五。见着她招手,小五果然一溜烟钻了进来,脚步轻得像狸猫似的。

“爹什么时候回来的?”

“就回来了一小会。”小五帮着杜绾穿好了衣服,又麻利地弯腰系腰带,瞥了一眼帐子中熟睡的孙氏,这才说道,“见着亲家老爷的时候我吓了一大跳,那脸色竟是比锅底还要黑,而且眼睛里头通红通红全都是血丝,仿佛一晚上没睡觉,说话口气也冲得很,大约心情很不好。刚刚珍珠姐姐劝亲家老爷今日请假别去衙门了,结果给老爷狠狠瞪了一眼。”

杜绾才拿起梳子就听到这么一句话,不禁怔了一怔,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不安来。昨晚上孙氏虽说没说张倬什么话,但婆婆心中那股子酸念头她又怎么会觉察不出来,只能装作不知道而已。而倘若是按照小五这么说,公公这彻夜未归应该是别有隐情。

“你给我随便编个髻,不用太讲究,我得出去问一问是怎么回事。”

不消一会儿,装束停当的杜绾便和小五一同出了暖阁。从前头的一扇小门拐过一架彩屏,进了堂屋,她就看见正在抹桌子的芍药悄悄指了指一旁的大红方格门帘,立刻会过意来,缓步来到门前出声问道:“爹可是在里头?”

虽说炕桌上摆着四色颜色鲜亮香气扑鼻的小菜,但张倬并没有多少胃口,只是坐在那儿心不在焉地喝粥。直到听见外头这一声,他方才回过神,放下碗便吩咐道:“进来吧。”

一旁伺候的珍珠忙上前去打帘子,将杜绾一行让进门之后方才退回原处,照旧眼观鼻鼻观心地垂手侍立。炕上的张倬看到杜绾上前行礼,略一颔首便说道:“我原本还吩咐她们让你们娘俩多睡一会,没想到结果还是吵醒了你。这不是在北京,礼数略有些欠缺也不要紧,你年轻,虽然顾着你婆婆是没错,却也得注意身子,毕竟如今你还照管着家务。”

“爹一夜没回来,娘虽口上不说,心里还是担心的,所以我刚刚醒来听到动静就赶紧起来了,待会您去了衙门,我也得给她一个准信不是?您都说了我年轻,其实囫囵睡了一个时辰就够了。”由于孙氏的执意要求,如今杜绾的称呼全都随了张越。此时见张倬确实脸色疲惫憔悴,她斟酌了片刻便问道,“爹昨夜可是因为要紧事回不来?”

闻听此言,想起自己昨晚上听到的消息,张倬只觉得脑袋一阵阵胀痛,不禁用拇指和中指轻轻揉着太阳穴。沉默了片刻,他便对小五吩咐说:“小五,你到正房外头守着,以防有人听壁角,让芍药在堂屋里头看着。小心一些,别惊动了太太。”

见小五答应一声就往外走,珍珠情知自己留下不过是张倬为了避着公公儿媳共处一室别人说闲话,顿时明白这事情非同小可,于是更加小心了起来。果然,张倬开口说出的那番话让她心惊胆战,差点连心都跳出了嗓子眼。

“想必你也知道越儿如今已经不在南京。我刚刚得到消息,他原本在松江府,现在大约已经去了宁波府。两天前,倭寇十几条船数百号人进犯上海县。若不是他带着守城营奋力守住了上海县东南边的要道,恐怕上海县撑不到卫所援兵来就会尸横遍野。他受了些小伤,但相比皮肉之伤,你应当明白如今最要紧的是什么。”

闻听倭寇进犯,杜绾不禁心中巨震,待到听说张越那时候正好在,而且还带着守城营力阻倭寇,即便镇定如她,双手也忍不住紧攥成拳。然而相比这些,张倬最后一句话方才是最让她悬心的。张越之前那些札记稿子都是经过她的润色,她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关键?

“爹的意思是,这次倭寇来袭,那些反对开海禁的人会趁机大做文章?”

“如今越儿写的全部条陈都誊抄了出来明发天下,谁都知道开海禁都是他的首尾。皇上乾纲独断无视所有反对,一力试行开海禁,别人却会认为皇上是受人蒙蔽,免不了把帐都算在越儿头上。因此,倘若这一次松江大捷传到北京,功劳要归于皇上派出大军出海捕倭,但背黑锅的自然就是他这个不遵祖制请废海禁的人!”

杜绾冰雪聪明,听了最初那些话就联想到了这些,面色数变之后便沉默了。她当然知道,若是按照皇帝爱屋及乌的性子,张越若是一步步慢慢谋升转,那自然是稳妥的。然而,当她端详着他那种专注的表情,当她看过那几篇分析得细致入微的文章,当她在书桌前听张越分析那可能出现的惨痛未来,那些明哲保身的念头就再也没有冒出来过。

此时,张倬没有去看杜绾的表情,而是自顾自地说:“没错,他确实已经没了退路。他如今要管的外头这一摊子,私商、市舶司、暗中支持的勋贵,还有如今盯上这条财路的商人,错综复杂,朝中的事情他没法顾及也无暇顾及。况且,皇上要看的是实效,不是虚言,只要皇上看重他一日,他能够立身持正做事谨慎,那就能站稳一日,但皇上毕竟年岁大了!如今开了海禁即便有功,但天子之后,便须看储君!”

这无疑是极其大逆不道的言语,不但珍珠面色发白,就连杜绾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对于张倬这位公公,她从前知之极少,但此时却渐渐觉得他似乎已经有了打算,沉默片刻,她屈膝深深行了一礼:“相公的事情便是我的事情,倘若有什么我能够做的,爹爹但请吩咐。”

尽管杜绾这个儿媳妇是嫡母顾氏一力决定的,也是张越自己认同的,但张倬一向敬重杜桢,当初就很希望儿子能和杜家结亲。此时见杜绾如是态度,他心中愈发满意。

“你如今是正五品宜人诰命,按制可以入宫。大约这几日之内,皇太子妃便会有召见,你最好能有个预备。”张倬下炕站起身,一字一句地说道,“越儿很投皇太孙的眼缘,但毕竟皇太子方才是储君。而皇太子妃素来严正,并不喜欢那些用新奇之言邀宠的人,其中关节你需好好把握。”

此时此刻,杜绾郑重点了点头,并没有开口去问张倬这消息从何而来。她曾经听父亲杜桢提起过皇太子妃张氏,深知对方不但是皇帝信赖的儿媳,也是皇太子的得力壁柱,更是皇太孙敬重的嫡亲母亲。这样一个久经沧海的人物,绝不是轻易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第三百三十五章 太子妃的召见

由于即将迁都北京的缘故,南京宫城中有头有脸的宫嫔以及内监等等都已经随御驾转至北京西宫,依旧留守的大多是年老失宠的一群人。然而,地处紫禁城东华门内的东宫,也就是端本宫却是例外,由于皇太子皇太孙都在南京未走,随侍之人自然尽皆留下,但这一个多月来,端本宫端敬殿和柔仪殿中的人员却变动不小,内侍宫人全都揣足了小心。

这一天,朱高炽一大早起来用过早饭,便在端敬殿东暖阁中看折子。虽说军国大事都需报呈行在,官员任免也是行在吏部兵部决定,他并没有决策权,但所有往来公文都会由他这儿中转。虽说未必样样都需要他过目,但杨士奇特意挑出来的那些,他总会扫一眼。此时,一字一句地看着手中那份公文,他的眉头忍不住皱成了一个大疙瘩,最后竟是哼了一声。

“一大早就气咻咻的,又和谁生气?”

听到这个打趣的声音,朱高炽不禁抬起了头,见一个小太监高高打起了帘笼,却是太子妃张氏进来,这才释然。摆手示意张氏不用多礼,吩咐她在炕上对面坐下,他便随手将那份奏疏递了过去,又叹了一口气。

“倭寇进犯上海县,沿海几个渔村死伤近百,这是一些文官联名反对开海禁的奏疏。毕竟是祖宗成法,父皇只听一人之言便独断专行,实在是有些急躁。如今倭寇频现,若是还放任海船下海,岂不是让其更加猖獗?就算是沿海捕倭,要灭尽倭寇谈何容易!”

张氏却并没有看手中那奏疏,而是轻轻地将其放在了炕桌上。尽管是皇太子妃,东宫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但她的穿戴却极其朴素。花凤犀冠不用,取而代之的则是更简约的珍珠头冠,宝钿金簪尽皆不用,惟有那件织金云霞龙文霞帔在蜜蜡的烛光下熠熠生辉。

“看重张元节的并不单单是皇上,还有瞻基。他这一篇篇文章臣妾也看过,并不是虚言邀宠,有真才实学,只是太过激进,有些言语未免危言耸听,群臣指摘他违背祖制也并不奇怪。之前瞻基来见臣妾的时候也提过倭寇攻松江府之事,除了殿下说的这些却还又提起另一件勾当。殿下可知道,上海县能力保不失,还有这个张元节的功劳?”

朱高炽刚刚看了好几份奏疏,全都是以倭寇奸猾横暴为名反对开海禁,慷慨激昂的语调看了一堆,此时听张氏提起这一条,他不禁眉头一挑。待到详详细细听了个中原委,他方才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胡须,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

“若是真的如此,他倒还有些胆色。在生死之间转了一圈,他就该知道事情并不是那么轻易可为,开海禁犹不可操之过急……罢了罢了,说这些也没用,这些奏折只怕送到北京,父皇也都会丢在一边,他如今是铁了心。对了,瞻基那儿还在让人查那两个死了的老宫人?”

说话间,一个年长宫人捧着红色雕漆盘龙茶盘送上了两个汝窑青瓷茶盏,小心翼翼地搁在炕桌上方才束手而退。张氏原本已是伸手去取,闻听此言手不禁一颤,竟是碰到了滚烫的茶盏边缘。饶是如此,她却只是眉头微微拧了一拧,随即就若无其事地捧起茶盏啜饮了一口,小手指上却是微微红了。

“毕竟是从小伺候他长大的,哪怕不是为了情分而是为了面子,查一查也是该当的。殿下既然处置了她们,还是和瞻基说清楚的好,免得父子之间起了嫌隙。他并不知道有人窥伺东宫,也不知道有人居然把东宫的东西偷出去换钱,更不知道他两个信任的老宫人竟然往外传递消息。让他知道了也好有个防范,毕竟柔仪殿未必就比端敬殿干净。”

“这只是未雨绸缪,还是不用告诉他了。他年轻,万一在人前显露出来,只怕便要露出端倪。我的那两个弟弟窥伺东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死了这几个还会有下几个,杀几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不是瞎子,若是闹得再大惊动父皇就没意思了。”

朱高炽轻描淡写地答了一句,随即又说了一番别的话,举杯饮了一口才发现这是六安瓜片。想到今年贡茶一律送往北京,这些还是之前儿子朱瞻基送来的,道是朱棣特赐,他心中不禁有些不舒服,但很快就把这一丝不悦丢开了去。和张氏又交谈了几句,他批复了几本折子,最后便吩咐她出去之后使人带给杨士奇。

离开端敬殿,一下台阶,张氏便召来了随侍的一个小太监,吩咐其将几份奏折送去文渊阁。直到眼看着人走了,站在张氏身后的宫女明荷方才上前一步低声说:“太子妃,成国公夫人带着杜宜人已经到了撷芳殿,恰好永平公主也在。”

“永平公主?”

听到这四个字,张氏不禁颇有些意外。然而,人都已经来了,她也不好多说什么,遂淡淡地点了点头,便带着一应随从顺甬道往回走。撷芳殿和端敬殿中间只隔着一道墙,但却得绕行好一段路,等到从西边一扇小门进去,绕过一道四凤影壁,这才是撷芳殿正殿,看到门口两个宫人齐力掀起厚重的棉围帘,她便加快脚步上了台阶,稳稳迈过了门槛。

“太子妃驾到。”

正和沐夫人一同等候在西暖阁中的杜绾闻听这个声音,立刻站了起来,又不露痕迹地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同样在这里的永平公主。当日房陵之事她曾经听张越提过,因其子见其母,再加上初见永平公主时对方爱理不理的倨傲模样,此时见这位金枝玉叶冷冰冰的面孔上倏忽间堆满假笑,她自然知道这是该敬而远之的人物。

“臣妾拜见太子妃。”

张氏一进屋就看到三人下拜,连忙先搀扶起了永平公主,继而扶起沐夫人的时候却又笑道:“上次答应我的那幅苏绣久久不见拿来,我还以为你不敢来见我,如今可算是来了。若是按照拖一罚十算,你这回可欠了我不少,别以为你带了杜宜人过来我就忘了这一茬。”

她一面说一面对杜绾点了点头,脸上却是带着春风和煦的笑容:“杜宜人也起来吧。你还是第一次来,这不是朝会谒见,不用拘礼。我这里多少年难得见一个生面孔,上回成国公夫人提过你的字写得好,我这里正好打算把墙上这些字都收起来,所以才让她带你来。”

明明知道这是借口,但面对张氏的目光,杜绾几乎就要认为今日沐夫人带自己过来就是为了这样的小事。直到旁边传来了永平公主一声咳嗽,她方才回过了神。

“大嫂若是真要换字,休说前朝那些名人的墨迹珍品,就是本朝那些善于书画的文人也乐意进呈佳品。”永平公主虽然不是朱棣嫡女,但驸马李让因靖难家破人亡,朱棣感念之余屡屡加恩,她竟是比身为嫡女的安成公主咸宁公主更受宠,此时说话自是随意。瞧了瞧壁上的那几幅字,又撇了撇嘴,“这儿的几幅字都算不上佳品,实在配不上大嫂这个太子妃的身份。”

一直都面带笑容的张氏此时却脸色一沉,淡淡地说道:“这都是先皇后赐给我的,先皇后驾崩不过数年,三妹莫非就连她的真迹都认不出来了么?”

尽管今天进宫来别有要事,但永平公主哪里想到随意一句感慨竟会引来这样的麻烦,顿时呆若木鸡。此时此刻,她连忙惶恐地连连自责,见张氏的态度仿佛有些微妙,她顿时更不敢多呆,陪笑说了一会话便匆匆借故告退,竟是连宫人送上来的茶都没有动过。

沐夫人原本就不是长袖善舞的性子,刚刚在这里等候的时候应付永平公主那东一句西一句的试探异常吃力,瞧见人走了顿时松了一口气,站起身和张氏笑语了一番便避出了屋子。这时候,坐在左手第二张椅子上的杜绾哪里还不知道接下来就是要紧时刻,遂挺直了腰。

“杜宜人,你认为这四壁若是换上其他的字,用什么最好?”

“自然是先皇后的《劝善书》最好。”

“为什么不是先皇后的《内训》?”

尽管今日去见沐夫人的时候被硬是拉来了皇宫,但好歹得了张倬事先的提醒,杜绾心中有所准备,此时便欠了欠身道:“《内训》乃是先皇后留予天下女子的宝训,但《劝善书》是先皇后类编古人嘉言善行颁行天下,此等扬善之行自然更能彰显先皇后胸襟。善为人之本,太子妃以孝事皇上和先皇后,辅佐太子教导太孙,这是行善;为官者以仁义治民,这也是行善;为民者敬事上官,恭谨事尊长,耕种生产抚育儿孙,这也是行善;妇人辅佐丈夫孝顺公婆,归根结底亦是一个善字。因此,善乃人之大伦,这篇字自然最适合挂在明处让人瞻仰。”

“好,果然是家学渊源,竟能说出这许多道理来。”

张氏原本打算敲打一下杜绾多学内训好好规劝丈夫,却不想她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倒觉得她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种才女,对杜家门风不禁颇为赞赏。当下她便让人取来纸笔,就令杜绾于炕桌上书写,见其笔迹端正流利,而且全文记得一字不差,更是暗自纳罕。

“我听说进呈给皇上的那些札记,是你们夫妻二人共同参详的?”

杜绾此时正提笔写一个“善”字,闻听此言不禁抬起了头,见张氏示意她坐着不用起身,这才面露赧颜:“回禀太子妃,相公当初写完那几篇文章的时候确实拿来给臣妾读过,但只是让臣妾看看有无违禁和遗漏避讳的地方,谈不上共同参详。只有最后一次皇上让相公拿出具体条陈的时候,臣妾除了帮着誊抄了一些稿子,倒是讨论过一些细目。”

从出嫁时的世子妃到如今的皇太子妃,比起那些文武大臣,张氏才是朱高炽最贴心的辅佐,对于国家大事并不如寻常女人一般无知,甚至连朱棣也是屡屡称赞。然而越是如此,她便越是谨慎。毕竟以妇德而言,参与大事机密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

她心中已经有了成见,因此见杜绾并不是投她的喜好诚惶诚恐一味否认,也并没有喜滋滋地表功劳,她便微微颔首,又若有所思地问道:“张家满门仕宦,可算得上勋贵之家,你相公冒天下之大不韪,难道你就不怕他一失足成千古恨?”

“相公曾经对臣妾说过说,幸而出身富贵,若是靠着门荫圣眷,也能一辈子享富贵,仕途上也不用多操心,但是,若是他知道有一件事利于社稷天下,有利于大明千秋万代,却有可能让自己遭受骂名,那自然该抛弃个人得失去好好试一试。”

杜绾并没有试图向张氏解释什么海禁的利益得失等等,她很清楚,随着皇帝将张越那一系列札记明发天下,这位太子妃一定已经都看过了,此时再解释这些反而没有意思。因此顿了一顿之后,她便放下笔,裣衽深深行了一礼。

“太子妃,相公曾经对臣妾说过,得宠思辱,居安思危,于人如此,于国亦是如此。当初宋辽对峙之时,无人想到白山黑水之间会有女真崛起。女真席卷天下逼得宋室偏安一隅的时候,也无人想到蒙古会壮大。就比如这开海禁,初始之时或许未必是大利,但久而久之,便能看到其于一国的作用。天朝泱泱大国,若是单单凭宝船下西洋耗费巨大,何不让那些商船将天朝福音带往天下八方,看看化外更有何国?”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喃喃自语着这八个字,张氏面上渐渐流露出激赏之色。若是单纯得志便猖狂得意忘形的人,皇帝又怎么会轻易赋予信任?既然如此,她不妨看一看,好好看一看。

第三百三十六章 别有用心

范府的花厅很是轩敞,亦是三间之数,此时设宴便是在东边的小厅中。由于范通出门急,到地头方才想起张越既然是在醉乡楼,必定是吃过了晚饭,因此把人带回来之后不禁有些苦恼。这巴巴地把这尊大神请回来,总不能摆了一桌却无人动筷,或是请人干坐喝茶?及至在那张描漆红木方桌旁坐下,他陪笑正要说话,旁边男装打扮的范兮妍却忽然弯下了腰。

“老爷,厨房里的各道点心已经备齐了,可要现在送上来?”

点心?什么点心?范通此时心里着实犯了迷糊,但想想今天能把人带回来不外乎是范兮妍的功劳,想必这丫头也不会在关键时刻耍花腔,于是就摆出了当家主人的派头,淡淡地点了点头。这一点头之后,他就只见范兮妍到外头吩咐了一声,不多时,几个年轻小厮就端着花梨木盘上来,在桌子上一样样地摆开了。

张越刚刚在醉乡楼上吃过饭,此时满嘴仍是又咸又鲜的回味,对于吃东西实在没有什么胃口。然而,当他皱眉看着那一道道点心上桌的时候,刚刚侍立在范通身边的那个俊秀小厮忽然转了过来,紧挨着他笑吟吟地介绍了起来。

“老爷出去迎接贵客之前,知道各位一定在醉乡楼用过饭,所以就吩咐厨房只预备点心。咱们宁波菜素来多盐,各位吃了那些油腻之后,不如尝尝这些各有特色的小点。这儿一共是十道,中间的是糯米猪油元宵,虽说如今还未到正月,但这道名点却是宁波府的一大特色,不可不尝。其他的则是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馈、鲜肉小笼包子、烧卖、水晶油包、三鲜宴面、鲜肉蒸馄饨、豆沙合子,还请各位贵客一一品尝。”

因范兮妍刻意穿了一件高领小袄遮住了颈项,谁也看不清是否有喉结,张越原本只认为这是一个受宠的小厮。此时听那语声清脆宛然,身上隐约有一股幽香传来,再看范通那目光片刻不离其左右,他顿时恍然大悟。尽管曾经听说过江南富户好以姬妾男装打扮,但对于这种勾当,他实在没什么兴致,当下就无可无不可地尝了一个烧卖,随即就放下了筷子。

“范大人怎么知道我来了宁波府?”

一听张越开口直截了当问这个,范通心中立时咯噔一下。刚刚一时情急,竟是忘了人家乃是微服来到宁波府,自己从前并没有见过,怎么就能赶得那么巧?就在这时候,他却听见了一个轻轻的笑声,却看见站在张越身后的范兮妍笑着接了话茬。

“张公子,咱家老爷虽说比不上汪公公的手段,但市面上的人也素来注意着,公子这等不凡人物自然不会遗漏了。其实老爷也是没法子,虽说是市舶司的提举,但大小事务无不是那位汪公公大权独揽,他一点都插不上手,自然只能事事留心。就拿如今天香阁那位陆公公来说,人家到了足足有大半个月,可老爷连一面都见不上。这会儿谁都知道这海禁从宁波市舶司开始,都想从这碗里分一杯羹出去,老爷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听范兮妍口口声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条可怜虫,范通恨得牙痒痒的,但却知道这会儿装小伏低总比飞扬跋扈的好。见张越的目光过来,他连忙小心翼翼地说:“张公子,如果说市舶司里头有十分的权,我这个市舶司提举顶多能把持三分,其他的都在汪公公手里。这些年,汪公公也不知道从朝贡使手中收过多少好处,也不知道庇护过多少走私的商人,单单这样也就算了,偏生他还……”

见张越面色丝毫不动,他忽地咬了咬牙,也顾不上座上还有两个外人,竟是长长叹了一口气:“不瞒您说,这几年市舶司副提举也换过几任,只要是和他不和的,这官非但当不长久,而且离任之后就会被搁置起来,所以我这个提举不过是亦步亦趋罢了。他每年都要从江南采买丝绸木器珠宝以及女子等等,都是强行取的低价,也不知送给谁。为了坐得稳这提督太监的位子,这江南官员能喂饱的都已经让他喂饱了,听说他还建议过皇上以内廷监税。”

张越此时深深皱起了眉头——这还只是开海禁,不但要抵挡穷凶极恶的倭寇,还要应付贪得无厌的官员太监,这里头的利益纠葛就已经够让人头疼了,朝中甚至还有明枪暗箭无数,真心做事就那么难?

尽管心里已经是信了大半,但他却不愿意不明不白给人当了枪使。可不愿意归不愿意,眼看陆丰和市舶司提举汪大荣走得极近,他自然不会轻易放掉范通这条线,当下便若有所思地轻轻用手叩击着靠椅的扶手。

“范大人在市舶司多少年了?”

范通见张越并未质疑自己的话,心中不禁大喜,忙欠了欠身说:“下官自永乐初年就以监生选入市舶司,历练多年逐步迁转方才升为提举,如今已经有十六年了。相比之下,那位汪公公是永乐十二年到任,如今也只上任了五年而已。”

“这么说来,范大人更熟悉市舶司事务?”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一旁的范兮妍瞧见张越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表情极其专注,便在一旁趁热打铁地说:“老爷吃亏就吃亏在不是正途出身,所以能够凭借的也就只有真本事。就拿前几天来说,若不是老爷平息了满刺加的两个朝贡使团,只怕这争贡的风波就大了。谁都知道那些西洋小国是贪图天朝的赏赐,但也不能把人往外头赶不是?

汪公公只知道收钱,真正和朝贡使打交道的事情全都是咱家老爷做的。公子别看这座宅子,要说起来,老爷的俸禄根本造不起这宅子,这是一家原本要迁去北京的富民的产业。老爷怜惜他年纪大了,所以就说了情,让他儿子替他迁徙北京,人家感激送了这宅子,老爷却只肯借用十年。其实这完全是为了充朝廷门面,毕竟往来番人多,要丢就是丢朝廷的脸!”

这前头一席话听得范通极其舒坦,但听到这宅子的勾当,他顿时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旋即便借着苦笑掩饰了过去。这宅子是他多年前就预备好的一招棋,不单单是为了表现自己并未贪赃,而且还有更深一层的缘由,此事就连他最宠爱的姬妾都不知道,这丫头如何得知?

尽管满桌点心色香味美俱全,但方青和马钦久都只是跟着张越动筷子,就是吃在嘴里也没功夫去品那鲜美滋味。方青这一次跟来不但是为了杨家,还想看看方氏一族能否在这开海禁之后有所收益。而马钦久则是完完全全为了赚钱,这当口渐渐猜测出了张越的身份,除了庆幸之外还有惊骇。所以,听到这些官场密辛,两人竖起耳朵的同时却闭紧了嘴。

一番长谈之后,张越就答应范通暂时借住在范家——毕竟,范通都已经大张旗鼓去接他,他在客栈也住不好——自然,他又让胡七去接来了灵犀琥珀和秋痕以及在那里保护她们的三个护卫。而为了保证张越住得舒心惬意,范通也顾不得什么二门之内是女眷,将整个东院都腾了出来给一行人居住,亲自忙前忙后打点。只是,瞧见张越出门在外还带着三个丫头,他心中却有些嘀咕,原本已经预备送出去的一个绝色丫头也就不好出手。

直到月上树梢时分,他方才安排好一切,如释重负地出了东院,顺甬道自回房安歇。然而,他前脚才走,后脚却有一行人进来,走在前面的是两个提着食盒的小丫头,后面的却是范兮妍,主仆三人竟是径直往上房走去。恰巧秋痕端着一盆水从里头出来,正要扬手泼水,一抬头便发现面前有人,忙将水盆搁到了一边。

“你们这是……”

“这位可是秋痕姑娘?是爹爹让我来送夜宵的。”

尽管觉着这个理由很有些奇怪,但秋痕不好把人拦在外头,只好对里头禀报了一声,旋即才打起帘子请人进去。即便出来的时候杜绾并未额外吩咐过某些话,可她对此却极为上心,见张越看到来人之后微微一愣,她自然更不敢轻易挪动步子。

饶是张越先头猜测过,但听秋痕一说来者的身份,再看到面前这人,他还是诧异了。毕竟,哪户官宦人家招待男客的时候需要一个千金小姐出面,更何况还女扮男装到花厅去当小厮?等到范兮妍开口说话,那种甜美中夹杂着一丝魅惑的嗓音更让他想起了在花厅时,范通仿佛还要看她的脸色,心中更多了几分警惕。

“区区夜宵还要烦劳范小姐相送,范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

“我只是听说公子身边的三位姑娘刚刚到,所以才让厨房准备了些许夜宵。”刚刚在人前范兮妍还得依足小厮低头垂手的本分,此时那目光便肆无忌惮地往张越身上瞟来瞟去,当发现对方始终只是冷冷看着自己时,这才收敛了一些,“公子莫非打算让兮妍一直站着?”

“范小姐,如今夜已经深了,有什么话不妨明日再说。”

“公子果然是正人君子。也罢,我今日特地送来的这几道夜宵,还请公子好好品尝。”

直到范兮妍盈盈一礼带着两个丫头出了门,秋痕方才松了一口气。见张越坐在那儿皱眉不动,她犹自不放心,连忙来到那黄花梨案桌上,小心翼翼打开了一个食盒的盖子。只瞅了一眼,她便不由得惊呼了一声。

第三百三十七章 食盒与东番

两个食盒,两样天上地下的东西。

那个盖子上雕刻着荷花的食盒里头放着一个精致小巧的翡翠碗,里头盛满了珍珠。也不知道那送来的丫头一路上如何小心翼翼提着,总之竟是连一颗都没有洒落在外,全都静静躺在这碗中。那一汪碧绿的颜色和乳白色的珍珠交相辉映,愈发显得其物珍贵。

而那个圆桶形做工略有些粗糙的食盒内的情形则是大不相同。尽管是三层食盒,但只有顶头第一层中装有东西,而且只有一张纸,那张纸上用秀气的笔法寥寥写着两个字。

“东番?”

张越微微一愣,随即便醒悟了过来。他来到大明之后,对地理倒是花了一番功夫,毕竟如今这年头和他所知的地理名词有很大区别。所谓的东番,指的就是后世名号响亮的台湾。然而明初的东番不过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洪武帝朱元璋下令海禁的时候撤销了岛上巡检司,并下旨让居于东番的百姓全数迁徙到漳州和泉州,但最终还是有不少人居留。

毕竟,偌大的中国第一岛如今不用交赋税服徭役,而且完全没有官员管辖——当然,这也意味着不用指望在岛上杀人越货之类的勾当有人管。

此时琥珀和灵犀也先后从里头出来,不免都围上来看究竟。虽说那翡翠碗中珍珠璀璨,但两人也就是惊讶了一会——毕竟,她们本就不是看见珠玉首饰就心动的人——然而,看到那张纸,她们不禁都觉得奇怪,连寡言少语的琥珀也问道:“少爷,东番是什么?”

张越差点一嗓子说出东番就是台湾,好在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沉吟良久方才一摊手解释道:“东番是这海对面的一个岛,很大的一个岛。”

由于朝廷禁止民间造三桅以上的海船,因此福建一带的私港悄悄建造的海船大多在两桅以下,载重量一般都低于五百石。尽管这些船一旦遇到海上极端恶劣天气多半在劫难逃,但走私不用大船乃是约定俗成的行规,为的也是能用速度甩脱官军。

然而,当此次浩浩荡荡几十艘大船沿海一个个岛屿私港扫荡过去,即便是再快的船也禁不起这些鼓起风帆的宝船,盘踞在浙江沿海的倭寇和海盗们无不是望风而逃。于是,杨进才坐在这艘小帆船上在海上航行,吐得胃里空空不说,而且更觉得未来一片渺茫。

看见凤盈翘足坐在高凳上,一脸的满不在乎,杨进才顿时感到一种莫名烦躁,忍不住提高了声音:“你知不知道这东番是什么地方?老爷子那天的话你也都知道了,他还惦记着父子情份,只要我老老实实把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就不会有事,顶多就是软禁我三五年罢了。可现在这时候出海,要是撞在那帮巡海捕倭的官军手里,我就死定了!”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一把抱住了头:“东番是什么?那里都是些化外的野蛮人,除此之外,想要逃避大明赋役的,犯了罪怕官府追缉的,想要做海外贸易却想避开官府的,乃至于海盗或倭寇劫掠的人,也有不少都住在东番岛上。那是一片没有王法的地方,谁的拳头大就是真理,谁的实力大就能遮天,我这样孤身带着财货,岂不是送上门去的肥羊!”

“想不到少爷你一向养尊处优,居然还会知道这些!”

尽管是逃难,但凤盈依旧是浓妆艳抹盛装丽服,仿佛不知道自己这样一个女子在海上这漫漫旅途中会是怎样诱人的存在。见杨进才仍然是那种心灰意冷的绝望样子,她那脸上的笑容很快冷了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丝厌恶。

“软禁三五年……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就凭你先头给倭寇透过某些讯息,倘若你爹知道了,他又怎么会放过你?即便东番那地方乱得很,总比你在家里给人关一辈子黑屋子或是没命强!我一个女人都不怕,你一个男人,大不了没了财货,又有什么好怕的?”

“你……”

见杨进才额头青筋毕露,眼睛死死瞪着自己,她又嗤笑了一声,继而慢条斯理地说:“我把你从杨家那个火坑救出来,又赶在官军前头让你收拾好了横沙岛上存下的这些财货,还帮你收服了船上这么些人,别说丫头,就是姨娘正房,也不会比我做得更好了。你尽管放心好了,我自个儿就是东番出来的,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你给人当做肥羊。若不是有你,我上头那位主儿也没法搭上京里那几位的线,毕竟一辈子当海盗可没多大意思。”

尽管杨进才平日对凤盈爱宠有加,恨不得整日捧在手心里,但听到这话,他不禁感到一股凉气从脚底直冲脑际,旋即便是一股难以名状的愤怒。他几乎是想都不想就跳了起来,一个箭步扑了上去,这时候什么恩爱情分全都丢在了脑后,他心里留着的只有一个念头。

杀了她!杀了这个蒙骗自己多年的贱人!

然而,他的手还没碰到那柔美的脖子,肚子上忽然就传来了一股剧痛,整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弓了下来。蹲在地上的他竭力抬起头来,却见那张往昔最是熟悉的容颜此时却满是冷煞的表情,整个人都透露出一股让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我从小就是在东番长大的,为了活命为了钱,没有什么不可以卖。以前我可以对你逆来顺受,但现在你若是想在我面前摆少爷架子,那就别怪我把你扔下海去喂鱼!”

说到这里,凤盈看也不看痛得连冷汗都出来的杨进才,跳下高凳往舱外走去。尽管这海上风急浪大这小小的帆船飘来荡去极其不稳,但她的步子却相当稳健,直到门边上方才回头冷冷一笑:“当初从东番送到陆地上的那艘船上一共有十二个人,最后能够活下来的只有我。死人我见得多了,这一趟路难走得很,我已经尽心了,你支持不住是你的事。”

她撂下这话正要走,外头忽然传来了咚咚咚的敲门声。皱了皱眉的她伸手打开门,一阵咸湿冰冷的海风顿时兜头兜脸扑了过来。她眯了眯眼睛,这才注意到是一个健壮的黑脸水手。然而,这个往日极其彪悍的家伙此时死死抓着旁边的一根绳子方才稳住身子,满面尽是惊惶。

“凤姑娘,不好了……官兵……海上有官兵的船!”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仿佛晴天霹雳,不但船舱内满心怨毒的杨进才呆若木鸡,就连凤盈也不禁面色大变。她再也顾不上舱内那个累赘,匆匆来到船头,甚至顾不上摇晃的海浪将自己的衣服打得透湿。寒风之中,她终于看清了远处那一溜十几条船,看清了那上头的龙旗。

这次的运气竟然这么糟糕!咬牙切齿的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一瞬间下了决心。

虽然在金乡卫杀过倭寇,但坐船出海对于张超却还是第一次。原本张攸并不乐意让他跟上船,可他终究是天子亲自点的将,于是在两位副总兵的帮衬下,他总算是能够以千户的身份独挡一面。然而,在最初的新奇之后,面对一成不变的大海,他渐渐就有些厌倦了,只在昨日和一条走私船相遇时稍稍提了提神,但也只是抓了十五个人。

如今他方才觉得张越没有说错,虽说犯海禁乃是杀头大罪,但为了一个利字,照样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那条船上最年轻的水手才十六岁,可按照大明律却仍要处死。

“大人,前头又发现一条船!”

张超原本是希望能够遇上倭寇的船或者是海盗船,闻听此言来到船头远望,他顿时有些失望。那孤零零的小船分明和昨天缴获的船一模一样,只要追上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只不过这实在没多大意思。虽说很没有兴头,可他眼下既然是主官,麾下将士都是摩拳擦掌,他自然不会在这时候泼冷水,当下便沉声下令道:“追上去,如有反抗就放铳炮!”

由于张超所部中有半数都是随郑和下西洋的精锐兵士,精通海战,他又并不是随便插手胡乱指挥的性子,因此这趟甚至不能称得上是遭遇战,但结果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也不知道是在铳炮的威胁过于强大,还是那些船员水手过于害怕被逮回去砍头的后果,总而言之当几个军士搭上舷板上了船时,除了一个十四五岁勉强把着舵的半大孩子和船舱中一个五花大绑奄奄一息的女人之外,竟是没了旁人,只在船舱中发现了不少金银财物。

“那少年声称是被人挟持,而船舱中那个女子则是他们掳来的,其他人都跳了海?”

张超简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问题,这里离海岸已经有好几里,别说是大冬天,就是夏天,跳下海难道还能奢望游回去?心中大为疑惑的他立刻命人带上了那个抓到的少年,亲自审问了一番,发现并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他便先搁下了此事,等到上岸之后方才亲自去看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女子。然而,只是瞅了一眼,原本漫不经心的他不由愣了一愣。

他自然不会忘记当初那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那时候他帮战死沙场的袍泽送东西传讯息回去,就在泗水街遇上了他这辈子都不会忘怀的那个女子。在那段日子里,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也忘记了自己正在谈婚论嫁的事实,只是一心一意地当着一个陷入爱河的富家子,甚至还曾经动过退婚和私奔的主意。

尽管那次张越当头棒喝断了他的妄想,但他回到泗水街去见她的时候,却还仍抱有一丝侥幸,谁知道面对的却是人去楼空。而之后他和新婚妻子一同拜见父母尊长,听了祖母那一番敲山震虎之后,他终于明白,自己已经完完全全失去了她。

此时此刻,盯着那张苍白的面庞看了许久,张超终于确定这并不是自己梦里的那个人,然而,那眉眼那容貌却让他怦然心动。他自然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但上天既然把这样一个女人送到了他的面前,也许就是对他那段刻骨铭心记忆的补偿?

“大人,这个女人……”

“既然是被人胁迫,如今又是奄奄一息,先叫军医来看看,等她醒过来再说……还有,报告上头就说那条船上的海盗全都跳水了,那个少年让他画押,然后就放他走好了。至于这个女人的事情……你该知道怎么做。”

那亲兵跟着张超大半个月,对于这个上司的脾气也算是摸清楚了一点,此时慌忙连连点头。而张超一直看着此人蹑手蹑脚地离开,这才转过头来,直勾勾地看着这个双目紧闭的女人,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女子。

她从来都是爽朗大气,毫不矫揉造作——可如今那个人在什么地方?他忽然觉得心中一痛,胸膛中填满了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第三百三十八章 因势利导

即便是靖难功臣,却也得分三六九等,这其中,世爵和不世爵便大不相同。房家初封伯爵,世指挥使,在功臣之中排名第二十二,但其他封伯爵的功臣有的进封,有的御赐世爵,而房胜靖难之后没有再建功,且永乐四年就去世了,这世袭指挥使到了房陵父亲头上就再未挪动过。虽说房陵是勋贵子弟,但上头有嫡出的大哥,但凡宫中有饮宴也没他的份,要不是曾经在那时候为皇太孙挑选侍读和伴武的时候进过一次东宫,他甚至不可能见过朱瞻基。

所以,尽管天子已经不在南京宫城,但平生头一次站在午门前头,房陵还是有些紧张。发现进进出出午门的官员不少都在打量他,他更是感到浑身不自在,心里反反复复告诫着自己要镇定自若,决不能丢脸——这不单单是他自己的脸面,而且也是张越的脸面!而且,他也不能辜负了顶头上司周百龄的好意。

良久,终于有一个小太监一溜烟跑了出来,上上下下端详了他一会便高声道:“房大人,皇太孙殿下宣你进文华殿!”

闻听是皇太孙肯召见自己,房陵总算是松了一口大气。毕竟,张越当初嘱咐他们的时候虽然说得深有把握,但做起来满不是那么一回事——更何况,他手中这些东西虽说名义上是他和周百龄派人暗访得来,但这暗访也实在是忒容易了,简直是匪夷所思。

跟在那小太监身后,只看着路过这座宫那座殿,心里有事的他很快就迷失了方向,直到遥遥看见文华殿那蓝底金字的牌匾,他方才醒悟过来,连忙整了整衣冠。

朱瞻基这几天心情并不好,任凭黄润怎么查,那两个老宫女的死因却仍是扑朔迷离,到最后竟是惊动了太子妃张氏。在母亲的提醒下,他只得不情不愿地打消了继续彻查的主意。而昨日听说母亲见了张越的妻子,他派人打听了半晌却没消息,这心事又多了一桩。只是今天听说房陵要奏报先前的粮仓弊案,因此他只得打起了精神。

摆手吩咐房陵起身,他少不得又瞅了对方两眼,发现其人相貌端正英气勃勃,只是颇有些紧张,不像张越这么坦然——这个念头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时候,他不禁自失地一笑,暗想自己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别人实在是苛求了。看着那张脸,他忽然想起了一桩旧事。

“我记得你,那时候你和孙……唔,孙翰带着张越逛国子监,你一个人孤身出来撞见了我,后来还使劲给张越打眼色,是也不是?”见房陵讷讷难言,他不禁莞尔笑道,“一晃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张越从科举入了文途,偏生你和孙翰都改走了武官的路。不过人各有途,文武都一个样。只是张越倒任人唯亲,没有让那位周千户来,偏偏让你来奏报?”

房陵没想到朱瞻基的记性竟然这么好,心头颇有些激动,但听到最后那句话时方才神色一正,连忙恭恭敬敬地一揖道:“启禀皇太孙殿下,张大人原本是吩咐周大人来的,但周大人说他一介武夫,生怕面见皇太孙殿下的时候有失仪之处,况且有些细节也怕说不全,这才让臣面见。此次若不是周大人安排得宜,早就被周遭窥伺的人找出了破绽,暗访亦是由他主导,臣不过是辅助而已。”

说了这么些话之后,见朱瞻基微笑不语,他便知道该呈报正事,连忙将早就记好的一番话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他本就在国子监读了多年的书,记性自然极好,足足说了两刻钟,竟是连一个顿都不曾打,临到末了,他又拿出厚厚的一叠文书,双手呈了上去。

“总而言之,京师之内三大粮仓,粮仓固然整修一新,但其中米粮短缺却高达五千石。甚至在新粮入库置换陈粮的时候还从中舞弊,与奸商勾结卖出新粮留下陈粮。而且,这些人请作帐高手伪造账目,内外两本帐。若不是臣等悄悄弄到了真正的卖粮账本,只怕得把整个粮仓翻过来查一遍。朝廷建粮仓是为了备荒年备战事,却被这些胥吏败坏了。”

朱瞻基最初听得漫不经心,之后就渐渐紧锁眉头,到最后震惊之余更是大怒。他原本只当作这是祖父派张越下来的一个借口,如今却再不认为这是一桩小事。站起身来踱了几步,他便立刻吩咐黄太监去请杨士奇来。一刻钟之后,鬓发花白的杨士奇便到了,他随口吩咐小太监把一应证据都拿了过去,又淡淡地解释了一番原委。

“杨卿,你既然是留守大臣,此事便由你办理。若是有要用兵的去处,我会吩咐成国公倾力相助。如今承平日久,这些人都忘了太祖皇帝肃贪的手段,实在是可恶之至!”

杨士奇早就猜到张越这个所谓的钦差是另有要务,因此对于他抛下粮仓清查的事情而金蝉脱壳并不意外,只是心里多少有些不悦。此时听了朱瞻基这话,又听房陵解释说一应帐簿不好携带,都还收在钦差行辕,又扫了一眼手中那沉甸甸的一沓文书,他方才释然。杜宜山的学生,料想也不会因为大事而轻忽小事。

“能够两头办事两头齐全,张元节倒是周顾得好,房百户和周千户这一次也功不可没,若不是你们细心缜密,也未必能抓到这样的弊案。此事我会让户部会同应天府仔细清查,决不会放过一个贪赃枉法之徒。”

杨士奇这个留守大臣日理万机,自然不能一直留着,说了几句话之后便匆匆回了文渊阁。房陵原本也要走,但却被朱瞻基开口留了下来。因这回不是说公事而是说私事,他最初很有些诚惶诚恐,渐渐地方才自然了。即便如此,在提到自己的家事时,他仍是极其谨慎——毕竟,朱瞻基不是张越,他总不能在这种场合编排父兄的不是。就在他顺着朱瞻基的问题说起当初在孟俊生辰宴上与张越初识,朱瞻基忽然冒出了一句让他始料不及的话。

“房陵,我这儿正好缺一个能文能武的侍读。你心地倒是实诚,此次的事情办好之后,我向皇爷爷说一声,你便先留在南京吧。”

范家大院东院正房。

尽管摸不透这写有东番的字条是什么意思,但张越实在是懒得打哑谜,次日一大清早范通来见时,他便把两个食盒指了给对方看,笑说昨夜范兮妍特意送了这份“夜宵”过来,又在自己这里逗留了好一会。而某个胖得不像话的市舶司提举大人战战兢兢上前揭开两个盖子,看清楚里头的东西之后,顿时呆若木鸡面如死灰。

他僵硬着身子转过身来,忽然双膝一软跪了下去:“大……大人,卑职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