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一片火光漫天,车马亦倾倒一片.惊了的马匹扬蹄乱串.惊吓 的人群互相拥挤,纷纷奔逃四散.何奈街道堵塞.几乎无叶隙可过。

而原本二十多名的护卫,也被人群一个个冲散.现下围在他们身边的仅 剩不足十名的侍卫! “四嫂!我们怎么办?

这里待不得!”

楚王妃一见仪华下了马 车.立马挤过去慌乱问道。

话音未尽,离他们不远处的一边.突然响求一个女子尖锐的叫 声:“…啊!抢劫…不.不要碰我.放开我…”

话没说完.女子 的声音已淹没在了鼎沸的增杂声中。

楚王妃瞬间脸白如纸,颤巍巍的叫着仪华。

仪华没去理会,循着声音看去.却只见黑压压的一片.根本寻不见 一个被抢走的女子身影。

当即她心中猝然一紧.下意识的抱紧熙儿. 强制镇定的看着眼前八名侍卫.吩咐道:“人太多了.你们得人手相握 在我们身边。

若是还有被冲散的可能.那就四人跟着六弟妹.四人护着我母子。

好了,我们立刻离开!”

“是!”

燕、楚两府侍卫齐声应下.燕王府侍卫又道,“王妃. 你抱著二王子行走不便,不如交给一一”

“不用!”

仪华想也不想直接打断了.下命道,“我们走!”

一片火光下,仪华脸色苍白.却一脸毅色。

众侍卫无法,自不再劝,只护着两位王妃一位王子.艰难的穿梭于 混乱的人群中。

然,街道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又有人趁机作乱。

当他们眼看穿过 混乱的街道时,一行十一人已被人群冲的七零八落.楚王妃失去踪影. 在仪华母子身边的也不过一名燕王府的侍卫。

就在这一阵混乱之中,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所有人只知道 逃跑,尤其是富户人家、士女儿童们.他们深怕让被专门趁机作乱的人 盯住,更是逃跑的厉害,却不知他们一身精贵的装束.尤为引人注目。

而刚赴完宫宴的仪华母子.无疑是富贵逼人.自然引起了熟悉路径 的宵小注意。

若是再平时,他们定然不是燕王府侍卫的对丰.可是在 专干贯了趁乱拐卖人口的宵小之辈.王府侍卫却是有力难使。

第178章 元宵(下)

很快的,仪华发现身边唯一一名王府侍卫不见人影,她心中惊诧不小,又紧了紧怀中的熙儿,目光警惕的往四处一看。不过睃寻了两眼,下一瞬却对上一个獐头鼠目的青年男子,她怔了一下,一个不好的念头如惊电闪过,旋即猛转身就往人潮里挤。

那男子冷不防仪华突然转身而跑,他怔了片刻,脸上狰狞道:“呸,别人她跑了,那可是一条大鱼!”

这话一落,随即挤在一堆的二名男子附和,又有一人看似精明的道:“老大你放心,她一个女人带着小孩,根本挤不出去。”

那男子眯眼看了一眼拼命钻拱的仪华,一边娴熟的躲闪一边骂道:“你当老子不知道!就怕她被挤在地上,到时掳不了人,还把我们的小命给搭进这人肉场!”

现下的情形,正如贼人的对话一样,整条大街就像一个人挤人、人压人的修罗场,到处是慌不择路的人群,到处都是被踩在脚下的人们凄厉惨叫声,到处都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潮。而仪华就被夹杂疯狂逃窜的人群中间,无处可逃。

只在眨眼之间,艰难逃跑仪华就被一拨人潮一撞,抱着熙儿就往地上栽倒。

“看你还往哪里跑!”那男子眼见仪华母子要摔落地,忙眼疾手快的一个奋力上前,拽住仪华的手臂:“tmd!给我老实些,摔倒了老子可救不着!”

受伤的右臂被拽,一阵疼痛猛然袭来,疼得仪华还不及痛叫之时,那男子的话却又刺激着她看清了眼前的现状,终做出了配合贼人掳人的决定。

这些人不傀是轻常趁乱犯案的,竟然只凭三人人之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带着相当于累赘的仪华母子逃出了大街,钻进了一条狭窄阴暗的小巷道里。

“晤…”一听见“啪嗒啪嗒”的脚步声,仅有三人并排宽的小巷道里,立即响起了女子的呜呜声。

仪华一怔,回头就见巷道的尽头有两名女子,被缚手缚脚捂嘴坐在有脏水的地面,一旁还有两个年轻男子守着。

这样他们一共五个年轻力壮的男子,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如何带着刚满两岁的男童逃跑?正寻思着如何逃跑,巷道入口从又响起了“啪嗒啪嗒”的脚步声,仪华心下一沉,难道他们还有同伙!

一念闪过,抓她的男子己一脸警惕的盯着来人,厉声道:“什么人?哪条道上——”

声音未尽,已被走在前面的一人截断:“放开他们!”手指着仪华母子。

仪华心头瞬时一喜,牵着熙儿柔嫩的小手,大喜过望的向前看去。

巷道里光线很暗,只有皎洁的月光从两墙延伸出的屋檐射入,远远地却是看不清来者是谁,大概只能看见三个身形高大的人影。

“呸!”那男子啐了一口,指着一步步走近的三人,虚张声势的骂道:“你们三个人,我这里可是五个人,我告诉你一一”

一语未毕,那三人中的一人突然疾跑而出,身如猎豹闪至那男子身前,一手扣住那男子的咽喉,将他抵在墙上,随即抽出腰间跨刀。

“卢搭,住手!这里不是咱们的草原,不可以随便杀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子阻止道,尔后略皱眉思索了一下.厌恶的罢说道:“让他们滚!”

那青年男子一见抵在脖子上的匕首拿开,他立刻屁滚尿流的往巷道外跑,临到出口却还不忘撂下根话:“你们这群蒙古人,给我等着,有本事别跑!”说完,也不等四名手下,转眼早不见人影。

巷子外筵乐歌唱,巷子里却鸦雀无声。

仪华冷冷的看着近至眼前的三个男子,全身每一根神经紧绷于一。

这三个男子都是身形魁梧,络腮胡子,长靴佩刀,一眼就知不是汉人。

“说,你们有什么目的?”仪华将熙儿拉到身后,一边慢慢退后将熙儿围在墙壁与她之之间,一边一瞬不瞬地盯着这三人道。

三名男子谁也没有说话,只有中间那个髯须汉子目光锐利的打量着仪华母子。

如鹰犀利的目光,让仪华浑身一颤,不由自主的想退后一步,却又遏制住心生的胆怯,与这名髯须汉子互相打量。

一番打量下,仪华心一分分跌入谷底,她在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身上,看见了一种与朱棣相仿的刚硬之气,这证明这个汉子绝不是普通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熙儿害怕疑惑的声音打破了这种沉默:“母妃?”

母妃?

仪华心咯噔一下,随即不好的念头,在下一刻变成了事实,只听那髯须汉子语气笃定道:“燕王妃!”

既然已被认出,而这三人明显是有备而来,她不如问个明白,说不

定还有一线生机。又或看还能施延时间,等到走散的侍卫营救。

仪华心思迅疾飞转,注意一定,立刻便道:“你我素不相识,却知道我是何人,还一路跟来此地。不知尔等是有何事见教?还是要掳人威胁?!”

髯须汉子被仪华这番帮说得一怔,又见仪华目光虽是凌厉,神色却充满戒备,不由哈给大笑道:“燕王妃,你误会了,我等绝无恶意。”

没想到髯须汉子忽然大笑,仪华惊诧不解,口气却依然生冷:“既然是误会,那就请让开路。”

髯须汉子不在乎仪华语气不善,反语似关切道:“王妃,巷道外虽没方才的混乱,却也十分人杂,你母子若孤身出去,易遭宵小窥觊。不如等燕王过来再说。”说罢也不问仪华是否同意,直接让了一个人去寻朱棣。

仪华见那人竟真差人去寻朱棣,心里惊讶之余,却也感到此人并无恶心,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又恐此人拿她母子威胁朱棣,不由心思忐忑不安。

髯须汉子见仪华全身紧绷,严正以待的盯着他.也知不管说什么,对方都难以相信,便也不在多言,只安静的守在一旁不离开。

一时间,二人好像寻到了某些共鸣,都沉默了起来。

等将的时间过将特别缓慢,尤其是在冬月的深夜里,时间仿佛停止了一样。

仪华巳双膝站得发麻,被圈在怀里的小胖身子,越来越重的依靠在她的身上,她感到自己立马要倒下去的那一刻,巷道里又想起了纷沓不一的脚步声。

听到脚步声,那两名仍被缚在地上的女子,惊恐的望着一群持刀的黑衣人闯入巷道里。

璀璨的烟火在夜空绽放,五彩斑谰的光影下是一张最熟悉的面孔,那股压仪华心头的大石瞬间落下,她再也忍受不住强力支撑的身体,双膝“咚”地一声跪在了地上。

此时已是下半夜,月亮升的老高了,月华皎如白昼,将这条狭小阴暗的巷道照的十分亮堂,一进巷口就可以将里面看得一靖二楚。

“徐氏!”朱棣来不及与髯须大汉交谈,快如闪电冲进巷道里,蹲下身一把抓住仪华的双肘,脸色阴沉道:“你怎么样了?东街那边暴动,你和熙儿可受伤了?”

被母亲突然跪在地上的举动吓住的熙儿,一听朱棣叫“熙儿”,他两眼一红,“哇”第一声扑到朱棣的身上,哭喊:“父王!”

听到儿子哭了,仪华在见到朱棣那一刻的委屈消失,强忍住泪水摇头道:“没事!”

“你可以站起来吗?”朱棣依然看着仪华,目光深沉而专注,仿佛能一直看进她心。

仪华咬了咬唇,咽回朱棣触碰手臂伤口的疼痛,声音尽量如若平常一样:“可以,倒是熙儿吓坏了。”

朱棣听了,方才松开双手,单臂一下抱住熙儿直起身,另一只手摸了摸熙儿的小脑袋,不善言辞的哄了一句“不要哭了”,便转头看向髯须汉子,目中暖色沉下来,道:“今晚多亏全国公相救,本王可欠了你一个大人情!”话中带笑,却隐隐合着一丝锋利。

正微讶朱棣方才的举动,不过须臾,却见朱棣话带压迫的逼来,全国公观童忙敛回心神,暗道今晚之事必要说清楚,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想毕,观童赶紧说道:“不过是举手之劳。今晚东街发生暴动,我与下属被困那里,偶见燕王府的侍卫唤王妃,便多留意了一下。后见几名宵小之徒挟特王妃,本想即刻营救,但念在当时场面混乱,又不熟悉路径,只好一路紧跟其后追到这里,才出手相救。”

君着观童事无巨细一一说来,朱棣心中一动,两年前观童随纳哈出归附,但仅一年呐喊出便突然猝死,而今与他素无交情的观童示好,究竟是有意依附他还是另有目的?念头转过,朱棣不动声色的正要说话,却听身后仪华吃痛一声,他忙回头一看,仪华正狼狈的摔在地上。

“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没事!”朱棣连忙叫臂中的熙儿交给下属,转身又抓住仪华的手肘要扶起他。

听朱棣语气严厉,近乎带着苛责,她手肘的伤又被触及,仪华再忍不住鼻头酸涩,哽咽道:“右手肘,我右手肘受伤了!”

第179章 心声

京师元宵之夜倾城热闹,一街之隔,却是天上地下两重天。

一头 是人挤人的修罗地狱,一头是狂欢热闹的人间天堂。

在这条繁华热闹的街道上,一处两层楼高的茶楼里,仪华坐在二楼 临窗的雅座上,看着楼下随鼓乐歌声舞动的龙灯,周围映衬的秧歌、 高跷、吞刀、吐火等百戏,以及簇拥着它们欢欣鼓舞的观者,不由想 起方才人们的凄厉惨叫的情形,竟深深打了一个寒颤。

朱棣送走观童,从这间雅座外间进来时,一眼就见仪华发颤的背 影,他皱着眉头走近道:“民间大夫医术到亲信不过,一会回府还是召 了太医来看.'

“不是大伤,不过手肘淤青、磨破了一些皮.'

仪华歇过心里的 感叹,回头轻轻一笑:“王爷,您送走那位大人了?'

璀璨星空下,华灯溢彩中,仪华的笑容恬静而柔弱。

朱棣心忽然微微一痛,似针扎一样的刺痛从胸口蔓延至全身。

她 一个闺阁弱女,少时在徐家艰难求生,顶替她人嫁给他以后,更是大 伤小伤不断,吃尽种种苦头,受尽多番磨难,日日于惶恐不安中,却只 言片语不提,只是对他盈盈而笑,笑得坦然,笑得柔弱,亦笑的坚强。

难道她就不会示弱一下,或者主动的告诉他?

上次受伤隐瞒他,是为了维护徐家,这情有可原。

可今晚手肘上 受伤,为什么也要遮三阻四?

她究竟把他当成了什么?

心转间,朱棣脸色沉郁,起先的怜惜愧意,让满腔的郁愤取代。

“淤青?

磨破了一些皮?'

朱棣冷声反问,在仪华愕然的目光下, 猛的抓过她的右手,一把撩开云袖,盯着那缠了白纱带的纤细手臂,眼 睛怒气腾腾,道:“这是什么?

小伤还需要缠纱布?

本王是该赞你女 中豪杰?

还是该看看你到底有没有心,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疼!”

仪华不明白朱棣为何突来的怒气,她愣了愣,冒傻气的回道: “真的只是擦伤了一些皮,就是因为怕疼,臣妾才让大夫缠了纱 布.'

朱棣如何不知道是小伤,又如何不知道只是擦破了皮!他会这样 一问,不过是以此挑起事端,将今晚压了一晚上的担忧自责发泄出来, 更是要将这几个月来压在胸口那股闷气宣泄出来! “你真不知道?

还是装不知道?'

朱棣看着仪华茫然不解的样子, 他忍不住捏起她的下颌,死死地盯着她的眼睛。

“王爷…?'

仪华被迫抬眸,凝视着他,不觉话语发颤:“臣 妾,不知道您什么意思.'

说完骤然侧首,不敢去看朱棣。

朱棣如火燎然的眸子一分分沉寂去,松开手,薄唇无情而嘲讽的一 勾:“看来是本王多事了。

时辰不早了,本王去看马车备好没,也该 回府了.'

说罢,深深地看了一眼双目紧闭的仪华,一个转身,头也 不回的朝外间走去。

听到脚步声,仪华猝然睁眼,看着朱棣刚毅中带着决绝的背影, 她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失去了什么的心痛,仿佛不抓住它 就要永别一样。

她怔然的看着他越走越远,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只 有一个念头主宰着她的思绪,她的神经——他要走了! “我不要和她们一样!”

眼见朱棣要步出房间,仪华心中一急,积 压了许久的话突然冲口而出。

她的话几乎是吼了出来,清清楚楚的传了过来,朱棣浑身一震, 脚下蓦然止住。

“她们指的是谁?

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朱棣转身看来,眼睛就 像要噬人骨血一样,咄咄逼人:“说清楚!”

仪华也不禁浑身一震,她仿佛没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迷茫的望 着朱棣,却在他灼灼如日的目光下,狼狈的撇开头,沉默了好一会儿, 终于大有豁出去一般的势头,毅然的看着,像是在提醒自己,一字一字咬得极重:“我不要与你妄室们一 样.'

朱棣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他惊奇不已的望着仪华,不可思议 的一步一步走近她,细细的看着她,不容错过她脸上每一丝神色变 化,直到确定她话并不似作假,他才不确定的再一次问道:“你说得是 王氏她们?'

仪华对朱棣大惊小怪的祥子视而不见,别过头,咬唇不语。

朱棣看瞅华别捏的神情,陡然而笑。

他的笑从里溢出来,溢至眉 梢眼角。

仪华顿时脸上一红,如抹了胭脂一样,从两腮晕染到了耳根。

“傻丫头,都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你居然会这么想.'

朱棣摇 头失笑,本还想调笑几句,但见仪华红得要沁出血的脸颊,刚硬的心 不觉一软,这几年来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她发至内心的羞赧,又想她因 为他吃尽苦头、屡屡受伤,已到嘴边的话却划作一声似叹息。

“你是我的妻子,又怎么可能和她们一样.'

朱棣走过去,搂她 在怀,柔声轻叹道:“我的妻子只是你,妾室却谁都可以.'

仪华闭眼伏在他的胸前,沉默思量了许久,终究决定一吐为快,将 盘旋在心的话一次说清。

正要仰头说话,朱棣却抚着她的后背,望着窗外绽放的烟火,声音 平静的一如平常闲叙家常,缓缓而道:“两年前落难漠北,你在怪 我…本王,本王不是不知道。

毕竟那一次本王没邀你赛马,也就不会有你半年的卧病在床,也不 会命中毒一事.'

仪华猝然睁眼,双手下意识的紧攥朱棣衣襟,她一直以为自己掩饰 的很好,朱棣也从未留心过这些,可他却知道,都知道。

“没关系.'

仪华深呼一口气,‘王爷,朱棣是王爷’,她心里缺 念一遍,道:“一切都是意外,与王爷…”

“这是本王的责任!”

朱棣肃声打断,箍住仪华的肩膀,将她微 微拉开他的怀抱,低头盯着她,不容半分质疑道:“以后,本王决不会 让你再受伤!”

他目光专注笃定,语气铿然如钟磐。

只是但愿真如他所说,不会让她受伤害。

仪华扬起眉眼,淡淡的笑意从眼角溢开:“臣妾相信您.'

相信一一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却令朱棣笑了,笑的满足,笑的 意气风发。

这时,咚咚的敲门声从外面想起,片刻传来了侍卫没有起伏的声 音:“王爷,马车不能通行,若想乘马车回王府,需等天亮时分.'

听言,朱棣想起日后诸事,忽而说道:“既然不能乘马车,那叫 朱高熙起来,我们走回去吧,正好逛一下元宵灯夜.'

仪华对方才的事心有余悸,一听立马就要摇头,却见朱棣忽然凑 近的脸庞:“有本王在,不会有事.'

“好.'

仪华听见她忍不住笑意的话音。

第180章 灯谜(番外)

唤醒睡得稀里糊涂的熙儿,戴上轻纱遮面的毡帽,从高歌吟唱的茶楼走出来,便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笙簧鼓乐的大街。

携子带女的夫妻、欢欢雀跃的孩童、子息相陪的老人、游丅街表演的技子,一个个与她擦身而过。置身于这样一个真实欢乐的场景中,是这十二年从不曾有过的。无忧无虑而简单的快乐,让仪华几乎要忘却前一刻的余悸,以及那一场人群恐慌带来的害怕。

一双清亮的眸子,就这样隔着薄如蝉翼的轻纱,借着一盏盏沿街而挂的花灯光辉,贪婪的看着走过她身边的每一张真实笑脸。

正走着,忽然锣骤响,一只舞狮队从觞醉月的酒楼跳出来,几个翻跃挤进人群,逛灯的人群一下子向外围绕开。于此之时,在鼓响狮舞中,糖果、花生、瓜子诸品果蔬,从酒楼里掷出,游乐的小孩顿时沸腾了起来,四处跳腾摸地抢果蔬。

一时间,酒楼下喝彩枉呼,人潮四面推推拥拥。

被人流冲散的仪华,却焦急四顾,从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寻找父子二人的踪影。

他们去哪里?会被人流涌向哪里去?

仪华一下心急如焚,回头看了一眼护在身边的侍卫,再忍不住心中的焦急大声呼唤着熙儿的名字,可这一人之声早已淹没在震天的鼓乐欢声中,无处可闻。

欢海人群里,却没有最重要人的踪影,再快乐再真实的场景,与她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的一场幻境。

仪华恍然明白了这一点,目光更急切的搜寻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却终抵不过如潮似海的人群,只能茫然不安的被一群侍卫拥在东南的墙角下。

三刻钟后,舞狮队的表演结束,他们回到了酒楼里,拥堵的人群开始散去。一夜两次的恐慌害怕,让仪华再不顾及王妃的身份,在侍卫惊诧的眼光中,提着曳地的长裙,踩上墙角下两尺略高的石台,眺望着茫茫人诲中那两抹永刻心底的身影。

“娘!呼呼!”孩童脆生生的呼唤,穿过靡靡人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