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你”沈昱结巴了一下。

“嘘,”她回一下头,道,“不要影响我。”

沈昱站她身后围观,他发现,徐姑娘似乎,很适应赌坊?

对面的男人一开始轻视徐时锦,要让利。徐时锦微笑答应,接着就小赢了一把,她不好意思,“哎呀,运气好。”

对面的姑娘这么好说话,男人也不好生气。就问,“姑娘还玩吗?”

“玩啊。”徐时锦道,她手往后面一伸,“沈小昱,银子。”

“”沈昱无语掏银两。

沈昱在旁观中,渐发现徐时锦真是了不得。输输赢赢,几把的功夫,她似乎就摸得差不多,小赢,大赢,各种赌=博玩法,她都能很快上手。且她能关照对手的情绪,在对方即将崩溃前,输一把,让对方看到希望。

沈昱自己就是老手,他能轻易察觉徐时锦每一把的输赢。一开始不上心,后来发现,似乎整个排面,全在徐时锦的掌控中?

她是如何做到的?

沈昱自己有武功底子,在这种地方,有先天优势。但徐时锦不一样,她绝对一点武功都不会,她就是一个弱女子而已。

但徐时锦能玩到跟他一样的水平。

玩了一个时辰,眼看要惊动老板了,两人才离开。

进来的时候,他们身上恐怕只有不到十两银子。出去的时候,银钱多的,需要走钱庄一套。沈昱心情大好,问徐时锦,“你是怎么做到的?”

“心算啊。”徐时锦说,“你玩游戏,靠的是自己敏锐的五感。我靠的是自己的计算能力。整个游戏是一盘大棋,所有人一同入局,从一开始,我就开始算了,算每个人得到的筹码,观察他的情绪,一步步走下去,只要是人,都会有纰漏。但这种算法我其实不喜欢,主观性太大。我更喜欢玩客观一点的游戏,骰子大小,牌面正负,我全都能算到。但是这样比较辛苦,如果有人跟我坐一起,给我暗示,会容易很多。”

她笑,“沈小昱,赌=坊挺好玩的。”

“”沈昱半天没说话。

到他们回到村子的时候,沈昱开口,“我虽然不是锦衣卫指挥使了,但我手中,还是有些资源可以动用的。我并未跟邺京完全隔绝,也没有跟沈家不再往来。你知道我是沈家的一枚棋子,我出京时,沈家要求我扮演的角色,我勉强算功成身退。但那时我心在你这里,我也懒怠,并没有打听之后的事。但是如果你要做什么,我手中的资源,完全可以给你用。”

徐时锦抬眼,看向沈昱。

沈昱笑,“你在赌=坊露那一手,不就是为了说服我吗?”他顿一下,“其实你不必这样,只要你跟我说一声,我都会答应的。”

“小锦,你从来都不知道,我站在你一边,你要做什么,我都不会拦你。”

徐时锦心有些堵,有些难受。

她还是不习惯。

她说,“对不起。”

她的所有,都是算出来的。她从没遇到过不需要算计的事,她有在努力适应沈昱,但还是很难。

她真是糟糕。

可她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已经难以改变了。

沈昱望着她疲累的神情,觉得自己对她要求太高了。

他叹口气,上前,拥抱住她。

沈昱轻声说,“从现在开始,一点点地适应。像我们小时候一样,那时候,你什么都跟我说的。”

徐时锦在他怀中,轻轻点了点头。

她抬头,冷淡的眼神看向他,他给予她期待和信任。

徐时锦问,“锦衣卫这些年,一直在暗中监视太子,对不对?”

“对。”

“陛下的命令?”

“对。”

“他对太子日渐不满,对不对?”

“对。”

“他其实在等着对太子动手的机会?”

“对。”

“你在锦衣卫中,实际上是在整理搜集所有的情报。天下锦衣卫的情报,全在你手中,对不对?”

“对。”

“从一开始,陛下对你的安排,就是这样,你常在青楼、赌=坊、乡间野场出入,也是为了取情报方便,对不对?”

“对。”

“也就是说,锦衣卫的情报,除了正大光明的那个司,实际上还有暗地里的?”

“对。”

“其实就算你现在不是锦衣卫指挥使,就算你已经被撤职,但如果需要的话,你仍然会立刻回去?陛下这只是一场权衡,他随时可能要你回去?”

“对。”

徐时锦长长松了口气。

在当日与沈昱重逢后,她就开始有这种猜测。可她从来没得到过证实,她不觉得沈昱会告诉她实话。

但事实上,沈昱都跟她说了。

沈昱温笑,“小锦,你真是聪明。”

徐时锦笑容却有些涩:她一点都不聪明。若不是那日沈昱给了她暗示,她早晚要步入陛下的这场谋算中。她为太子做了那么多事,可能全在陛下的眼里。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中,实际却被别人当小丑一样看着,这种感觉,真不好受啊。

沈昱低声,“陛下不知道太多你的事情,你不必担心。”

徐时锦看他一眼,自然知道是沈昱帮她打的掩护。

她有些尴尬:这些年她在沈昱眼中,是什么样的啊。竟全被沈昱看在眼里!

他时时看着她!一直在看着她!

沈昱淡眼看她,“现在,你还愿意把计划跟我说吗?”

徐时锦半晌后,抬头,面无表情,“我有四封信,要发出去。一封给陛下,一封给徐家,一封给陆铭安,一封给陆铭山。”

沈昱微惊讶。他难得见到徐时锦不在他面前笑,难得见徐姑娘脸上冷漠的表情。他心中却有火在烧,他明白,这是徐时锦卸下心防的第一步。

“这些年,如果你一直在查我,查太子。就该知道,陆家和广平王府的勾结。我和太子当日不欲陆铭山和广平王府结亲,我蓄意破坏陆铭山和阿泠的婚事,就是不想陆家势力壮大。广平王府这些年在做些什么,我知道,我现在想,你们锦衣卫如果连太子都在查的话,广平王府的事,你们也会知道。既然知道,就该知道,现在陆家倒向太子,那陆铭山喜欢折腾,他取得太子信任的第一步,就是去江州,和广平王府合作,一同倒向太子。”

“原本我只是猜测,但现在我确定陛下对太子不满。那么,不妨让陛下更不满些。就算我不在邺京,就算我手中无一兵一卒,我也要刘望死。”

“邺京那边,我要与徐家合作。徐家如今骑虎难下,经过我的事,他们未必完全信任太子。而陛下那里,我需要交个底。如果一切都在陛下眼中的话,我需要干干净净的,不惹陛下怀疑。”

“陆铭山那边,如果他要和广平王府合作,我不妨再推一把,让他们合作的更快一些唔,陛下让锦衣卫查了陆家这么久,现在也该动手了吧?如果我所料未查,这件事,还是沈宴沈大人负责的,毕竟他已经查了这么久。如此,不妨让广平王府和陆铭山的合作更疯狂些。”

“只有他们退无可退,太子那边,才会退无可退。我太了解刘望了,他的一切举动,我大部分都能算到。”

“沈昱,这一次,我非要刘望死。”

“他死了,我们所有人,才有机会。”徐时锦抬起了眼。

第91章 刘泠的决定

过了年,还是有些冷。又下了几天雪,纷扬而浩大,山后小村在大自然的变化万千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剪影。天这么冷,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门,徐时锦却兴致盎然,邀请沈昱一起出门看雪景。沈昱欣然应允。

他们穿着厚重斗篷,走在白无边的天际中,像走在白云深处,又像是白宣上的两点墨迹。一路悠然地走着,说些闲话,在寒风中,身后的脚印被新一层飘落的雪花掩埋。

等走累了,歇歇脚,喝一杯乡间人提供的暖酒。心上那点儿灰尘,好像也被拂去了些,通身暖融融的。

徐时锦说,“这里真好。”

沈昱站在她身边,跟她一同看天地间的雪,“是啊,我知道你会喜欢的。”

徐时锦微诧异,看他一眼,“我以为在你眼中,我应该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不会喜欢这种村野生活。”在所有人眼中,徐姑娘应该自来喜欢浓墨重彩,喜欢掌控一切,她在邺京各类圈子里如鱼得水,像这种纯风景的欣赏,徐时锦大约是没兴趣的。

沈昱手又不自觉搭在她肩头,借力撑着自己了。他笑容有些得意,又有些自信,“你在别人眼中的模样,和在我眼中是不一样的。你在别人那里算来算去,到我这里,多半也是不会算的。我和你什么关系啊?我们一起长大,我们心有灵犀。不管过多少时间,我都和你站一边啊。”

世界千变万化,他在她心中与众不同。

正因为知道这个,沈昱为她无条件低头,千千万万次。

徐时锦脸上的笑,在雪光的掩映中,是那么的淡,透着欢喜,也透着哀伤。她认识他这么久,不舍却从未消失。峰回路转,山重水尽,他们竟还有站一起看天地大雪的时候。算来这种缘分,比她强求的那些,要深刻得很多。

她不舍他难过。

徐时锦问,“对啊,你站在我一边。不光是赏雪,我们还能一起做许多事。”

沈昱手依然搭在她肩上,他闻言,眯起眼,望着外面铺开的雪卷,慢悠悠道,“等你做完你想做的事。我们可以继续在外面走一走。你这么多年,一直呆在邺京,从来没出来过,不知道天地有多大。总是短期内,我回不去沈家,你也没有身份,干脆趁这个机会,多走一走。”

他甚至拿刘泠的事情来开解徐时锦,“你看你那位好友,她的身世比你苦得多。可她硬是熬了下来。我看就是因为常在外面散心的缘故。她以前见我爱答不理,现在还知道点个头,变化可真大。”

徐时锦轻轻笑,“我以为阿泠现在情况好转,是男人的缘故。”

沈昱抚摸下巴,凑过去,呼吸喷徐时锦侧脸上,他笑问,“什么意思?你在暗示我什么?你希望我做什么?”

“思无邪啊沈小昱!”徐时锦被他弄笑,脸颊和脖颈那边,被男人的热气一喷,又痒又烫,让她的耳根也跟着烧红。她偏了偏头,躲开他的亲昵,脸颊却生了红晕。徐姑娘长睫如飞羽,其下的眼睛清澈,躲了一下。那眼睛里的笑有些别的情绪一闪而过,明显有几分赧然。

徐时锦不自在,侧了下身,笑着抱怨,“你重死了,别总是靠着我,我不是你的拐杖。”

“我有分寸,不会压坏你的。”沈昱手还是搭在她肩上,根本没放过她。听她抱怨,便随意笑答。

徐时锦无奈,又有久违的亲切在一点点腐蚀她。小时候,沈昱就总靠在她身上,她像是拖着一个大玩具一样,沈家长辈不知道教训了沈昱多少次。结果他还是改不了。

徐时锦说他,他自觉有理地说,“你话那么多,我不歇歇,多累啊。”徐时锦被气得好久不上沈家。但再次和沈昱见面,他一点改进都没有。

想起那段岁月,徐时锦便觉温馨。

她近来常常想到小时候的事,时时回想。多么奇怪,好像她在十四岁那年以后死去。之后的日子,就像一场梦。不然为什么一想到以前,想的总是十四岁以前呢?好像十四岁以后,她什么也没做过一样。

她听老人说,人在大限将近时,便总会想起过去。

其实不止如此。在现今不如意时,便会逃避似的,想在美好的回忆中找安慰。像她在邺京呼风唤雨的那些年,可从没想过小时候。

但现在现实也撑不上多么不如意,她大约是真觉得自己活不久,才会一遍遍回想。

徐时锦听到头顶,沈昱漫声说,“我现在和你一起看雪。以后,我们还可以在四面透风的茅亭中喝茶,在阴雨天的时候看蚂蚁搬家,在刮大风的时候躲避,看天,看云,看山,看水小锦,一辈子这么长啊。我陪你到你找到想爱的人为止。”

他想和小锦在四面透风的茅亭中喝茶,在阴雨天的时候看蚂蚁搬家,在刮大风的时候躲避,看天,看云,看山,看水。他还想看小锦静而悦的笑容,看她睡后又苏醒,第一眼看到他。

徐时锦怔愣了一下,握紧沈昱落在她身畔的袖子。他手搭在她肩上,他不知道她在握着他的袖子,像握着他的手一样。

沈昱说,“那些以后再说,现在天晚了,你该睡觉了。”

“不,我不困,不想睡,”徐时锦拒绝,转过身来,微笑着看他,“我们再谈一谈我的计划吧。”

“”沈昱用匪夷所思的眼神看着徐时锦,他不知道多年的宫廷生活,把徐时锦变得对一切谋算这么上心又细致,她夜夜推算,夜夜不眠。有时候自己一个人,有时候拉着他一起。沈昱自己有时候都扛不住,徐时锦神情疲惫,面色苍白,却硬是能坚持下去。

他不懂她是图什么,把自己变得这么累。

但沈昱也知道,徐时锦早已改变了很多,她不是他少年时认识的那个姑娘了。她以前也喜欢阴谋算计,但只是小算,不像现在,徐姑娘恨不得以天下人为棋,所有人一同陪她入局。

前段时候,沈昱和徐时锦之间有些隔阂。他有些不了解现在的她,对徐时锦的印象仍停留在少年。但他很快明白,小锦长大了,他不能以少时的记忆强求小锦。

纯然而笑的小锦很好,微笑谋算的小锦也很好。

沈昱喜欢一个人,就一直喜欢她,她变成什么样,他都喜欢她。

沈昱说,“你的计划还有什么疏漏吗?你快把邺京所有人的心思都挖遍了啊小锦。我觉得你计划这么好,太子不死,都对不起你的心思。”

他说太子的时候,注意到徐时锦眼神恍了那么一下。他便知道,她并未完全放下。

沈昱默了一下。

徐时锦温温道,“我恨不得我能算到天下所有人的心思,让我的计划完美无缺。但你知道,世事万变,不是任何人任何事都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下棋的兴趣所在,就是总有你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比如当日与夷古国开战前,我就未曾想到他们运气那么好,在路上随便走一走,都能碰到自己的军队。若非有魔教相处,当日朝廷必然损失惨重。一战败,二战怯,也许大魏和夷古国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了。”

沈昱说,“天下一盘乱棋,各为其名,不是挺有趣的?”

徐时锦被他逗笑,“你这个想法很有趣,和我不谋而同。”不过她一顿,“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关系到徐家和沈家,我一人死,还把你拐走,已经是两家的罪人了。我不想你爹娘太恨我,所以还是好好筹划一下吧。”

提到沈昱的父母,沈昱面色僵了一下,神情变得淡下去。

他父母,是绝对不会接受小锦的。

他们少时,徐家和沈家联姻时,他父母也很喜欢小锦,把小锦当未来儿媳看。小锦聪明又能干,漂亮又嘴甜,最关键的是能治得了她。那时的小锦在他父母眼中,是再合适不过的儿媳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沈家和徐家依然交好,沈昱的父母却对徐时锦厌恶至极,吩咐人,“再不许在我们面前提起这个人,就当她死了!昱儿你别伤心,这种女人,退亲才退得合适。真是想不到啊,我们沈家哪里配不上她?宁可进宫也不嫁过来?那她就别想再嫁进沈家大门了!我们沈家不欢迎她!”

紧接着徐时锦凭着自己,硬是在徐家搏出了地位。她出宫后,也常参加各类宴席。多年不见的徐时锦,像块美玉一般温润,她手段非常,人见人爱。沈昱的父母再提起徐时锦,变得心情复杂,“她也挺能干的但我们沈家依然不欢迎她。还有昱儿,你到底想不想成亲?要是她都嫁人了,你还怎么混着,我们你气死我们了!”

“你是不是还想着她?沈昱我跟你说,你死了这条心。人家不稀罕我们家,我们也不稀罕她。你娶个ji女都比不不不!你不能娶ji女!我们家丢不起这个人!”

在沈昱吊儿郎当、风流倜傥的那些年,他父母由一开始的暗恨暗恼,变得心情复杂。再后来,他们也不再提当年的婚事。面对沈昱,他们只能叹口气。沈母疑心沈昱一心想出家,如今的放纵实则是太清心寡欲。沈昱父母把心慢慢转移到沈昱的弟弟妹妹,堂弟堂妹身上了。

在所有人以为就这样下去的时候,沈昱突然劫狱,把自己和徐时锦推向了家族的对立面,让沈家震惊。

徐时锦那时候“死”了,沈昱抱着她的尸体,跪在沈家大门口,跪在父母脚下,长跪不起。他那时万念俱灰,一点想法都没有。徐时锦不在了,他的心也不在了。

沈昱以为他父母会恼怒,会恨他,会打他。

但事实上,站在沈家大门前,他父母只叹口气,望着他,“出去躲几年吧,不要回来了。”

沈母眼眶微红,望着他紧抱着的那个沉睡姑娘,轻声,“小锦也是可怜,被人抛弃,被害死,连葬礼都不许有。也就你这个傻子,还记得救她。你带着她离开,好好安葬了吧。也不枉你们相识一场。”

那是时隔多年,他母亲再一起叫徐时锦“小锦”。此前数年,沈母拒绝提到徐时锦的名字。死亡让一切怨恼变得模糊,让沈父沈母记得这个姑娘的可怜,记得这个可怜的姑娘,小时候也在他们家住过,被他们照顾过。

沈父沈母希望沈昱出去躲几年,再回来后,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他们怎么可能接受徐时锦?一个没有身份的“死人”。

沈昱突而笑,觉得自己想得有些远。他能重回沈家,那也得很久以后了。那时候,还不知道他和小锦会怎样呢。他实在想得多了。

室外雪飘,室内明火。

沈昱站在案前,添香研磨,看徐姑娘坐在案前,手执紫毫,勾勾画画些复杂的线条。徐时锦是那个统筹大局的人,沈昱早习惯给她捧墨了。复杂的结构图,在徐时锦手下,缓缓铺展开来。

“我给陆铭安和陆铭山各写一封信。给陆铭山的那一封,我寄去了江州。不是说他一定在江州,只是他若是在江州的话,定能收到信。若是不在,信被人所截,辗转到陆铭山手中时,最佳时机已过,他会疑心,但已经无用。因为我将以太子的口吻给他写信,要求他与广平王合作得更多,最好能够让人抓到他们‘谋反’的证据。我能完全模仿太子的语气和遣词习惯,包括笔记,他的一些暗语,我也早已猜出。但他有一方印,能证明是他的手书,我没有。”

沈昱微微点了一下头,“这方印,我可以让人很快造一枚假的。陆铭山不了解太子,又自负心切,巴不得与太子的合作加深。他对太子的印章只大概了解,看一眼,大约就蒙混过去。等他反应过来印是假的后,要么太子已倒,要么时机已过,全然无用。”

“广平王府私下造兵器贩卖,近年又征兵租卖出去,吃了不少钱。我不知道他的心思,也许他只是看不惯武将那边的腐败,想自己小心改革,但陛下不允许,他只能偷偷做。也许他只是日子太清闲,想给自己找点事做,有一腔浓烈的爱国心,顺便能有大笔的银钱入账,何乐而不为。但我同样能认为,他是包藏祸心,暗地征兵征武器,蓄意谋反。他与太子合作,那太子同样有谋反之心。我想锦衣卫查广平王府,就是在查他私造兵器的事。不管他用心何为,总是一个谋反的罪,没得跑了。现在,我只是要把太子也拉上这条船。”徐时锦道。

“你知道锦衣卫为什么这么多年都不动手吗?因为广平王虽然私造兵器,可我们实在想不通,他是王爷,是皇亲国戚,他地位很高,他何必要谋反,又以什么名义谋反?我们觉得他背后也许有一条线,有人在暗中操作,不然他不会这样。”沈昱说。

徐时锦点头,“这是陛下的思维方式,我了解。陛下皇位坐得很稳,当知道有人私造兵器,他并不是觉得惶恐震惊,而是觉得好奇,想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自信,广平王根本成不了大事。”

沈昱笑,“这就是广平王府这么多年,一直很安稳的原因啊。其实真实情况,我们都猜广平王不敢谋反,他应该只是想赚点小钱而已。他到底是皇亲国戚,又做得隐秘,你知道咱们陛下对自家人,向来是无比宽容,陛下睁只眼闭只眼,根本没打算管广平王的小算计。但去年,沈宴查了当年广平王妃死亡的真相,又暗中查到他开始招兵买马。也许广平王还是想赚钱,但是陛下烦了。事当大魏与夷古国打仗期间,锦衣卫查到广平王府有与夷古国商人私下买卖。陛下下令,彻查。”

“这倒是笨蛋也有笨蛋福,却终究不该太猖獗了啊。”徐时锦沉吟,“陛下对广平王是这种态度,对太子更是这样。他厌烦太子的小手段,但他对自己家的人太宽容,他一次次提醒又警告,虽然让你们查来查去,但就是不想废太子。陛下一直这样,不到万不得已,他很少动手。”

沈昱点头赞同。

“所以我只能祸水东引,让太子出大错,让陛下忍无可忍了。”徐时锦漫声,“江州的广平王府是小事,不必多费心。我们的重心,应该在邺京。太子欲成大事,这是他多年的心愿。我与徐家合作,让太子在邺京的行事,更顺利些,再顺利些,变得无比顺利。”

“一方是江州大变,一方是邺京大成。欲除掉一个人,得先让他疯狂。而我,恰恰知道他的临界点在哪里。邺京那边我大约能控制,江州这边,要如何给他带去危机感呢?”

徐时锦思索片刻,问沈昱,“我能猜到沈宴他们很快会查广平王,但是有多快,我就不知道了。你说过年前沈宴与你见过面,他是否透露他有任务在身,是否要出京,是不是去江州?”

沈昱摇头,“我离开邺京后,锦衣卫接下来的行动,便一无所知了。沈宴那个人你也了解,即使我们见过面,但他口风太紧,我没有打听出什么来。”他顿了一下,“你要是需要知道沈宴的行踪,锦衣卫那边我是探知不出来的,但朝廷那边大体上,应该会有痕迹?你需要吗?”

徐时锦点头。

沈昱便打算明天去安排。

徐时锦发呆了一会儿,道,“算了,我还是给陆铭山写信,让他把广平王那边研究出的兵器,最新奇的带回邺京吧。这样,就可以给他们安一个勾结夷古人的罪。甚至能在忠孝礼义上抨击太子。”

沈昱惊叹地看着她:徐姑娘陷害起人来,主意真是一个接一个。唯恐太子不疯,非要给他一个钉子埋下去,再给一个钉子。

“太子要大喜,还要大悲。他这个人没太大缺陷,缺陷就是太过热爱权力。不过这也没什么,皇家人都这样。”徐时锦将纸笔推开,淡淡道,“他最大的失误,就是让我太了解他了。旁人我尚需要算,对他,我完全能踩中。”

沈昱看她懒怠地手扶着额,脸色比刚才更白。他皱眉,“你真的不打算睡一下吗?”

徐时锦停顿片刻,说,“好吧,虽然我不困,但我会睡的。”

沈昱出门时,听徐时锦淡声,“我想去邺京,旁观他的死,或者亲眼看到他死在我面前。你能帮我吗?”

她没有身份,她哪里都去不了。尤其是邺京那么危险的地方。若是被人发现,欺君之罪,又得再死一次了。沈昱也逃不了。

沈昱只想了一下,就无所谓笑,“那我们只能换个新身份,重新回邺京了。我们应该不会那么倒霉,进个邺京,就碰见故人吧?”

徐时锦侧过头,看到门前灯下,沈昱嘴角那满不在乎的笑。他什么都不在意,只要她想,他都尽力帮她。如果帮不了她,大不了大家一起死了好了。沈小昱的想法,多么简单。简单到让她欢喜而感动。

徐时锦对他露出笑,看他关门离去。

她为怕沈昱疑心,再坐了一会儿,才去梳洗,熄了屋中烛火。只是坐在一团黑暗中,她靠着窗,睁眼看着雪光将屋中照得莹亮。小小眯一下,又再次睁开眼,望着纸窗上映照的雪色发呆。

她不能睡啊

老大夫试了很多药,但好像都没什么效果。上次睡了半天,已惹沈昱怀疑。她再睡一次,真怕又出什么意外,让自己的病情被沈昱知道。

她将计划赶得这么紧,将太子逼得这么紧,未尝不是想快点结束。她怕自己撑不下去,她怕自己来不及。她跟沈昱说,把重点放邺京,不要管江州的事。广平王府事成事败,都不要管,以邺京为主。看起来是她的计划有轻有重,实际是她没有精力。

如果她有时间,她当然会一点点试探陆铭山,试探广平王,试探沈宴。但是她没有,所以只能把计划弄得简单点,粗暴点。毕竟陛下心太宽太大,他对太子几乎是无条件地原谅,查了这么多年他还原谅,徐时锦就能猜出陛下的心思了。查是一回事,不满意是一回事,想动手是一回事,但真正行动照陛下的心思,不知道得推去多少年以后了。

徐时锦只能想办法让这个时间尽快到来。她能想到让太子最快落马的法子,就是“谋反”了。

粗暴的计划有粗暴的魅力,希望大家如她意,一起入局。

“沈大人,我想回江州看看,可以吗?”大雪纷落,门窗不关,厚帘卷起。炉火边,沈宴手捧一卷书在看,刘泠趴在他膝头,望着宁静飘落的夜雪。清辉苍茫中,她徐徐开口。

沈宴手一顿,俯眼看趴在他腿上的姑娘。他心有所想,猜测刘泠是不是猜到他会去江州?

他问,“为什么想去江州?”

“过两天是我母亲的生辰,她虽然不在了,我姨母、现在的广平王妃,每年除了在忌日拜她,在她生辰日,也会拜一拜。”刘泠漆黑的眼睛,在雪与火中,是那么的淡落,“我每年这时候,都在江州的。今年,我也想去看一看。她给我娘在临山上建了小亭,纪念我娘,以前我都上山去看一看的。”

“听起来,你姨母,对你娘,似乎很怀念?她对你,好吗?”

“好啊。她尽力对我好。旁的继母和前妻的女儿关系恶劣,我的继母,却一直在努力改善她和我的关系。她想从姨母,做到我的母亲。她想让我娘泉下有知,也能看到她很照顾我。我们相处温馨,我们是幸福一家。”话里带着讽刺意味,刘泠的语气却淡淡的,既不褒奖,也不批判,她就像在说别人的家务事一样,“可是不可能的。她不知道她现在的丈夫,对我娘做过什么。她不知道是她和我爹,还有我,一起害死了我娘。我们都是罪人。”

“祭拜你娘时,你和他们一起?”沈宴不想提刘泠母亲的死,转了话题问。

“嗯。”刘泠声音无情绪,“我想我娘,也许希望看到我和他们和睦相处。她那么软弱,除了妥协,再不会有别的想法了。”

沈宴的手,搭在她头发上。

很长时间,他都没有再说话。刘泠像一只小猫,她也没再开口。

门外的雪,在天地间飘荡,空旷又寥落,可真冷啊。

“刘泠,”沈宴开口问,“你还像当年一样,想要杀了他们吗?”

刘泠脸上神情,是许久的空白。

她垂下眼,淡道,“这些年,我一直在学着接受自己。我心里怪自己,怪他们。可我觉得,我应该活着。我以前没有和他们同归于尽,一辈子光是看着对方,就互相折磨了,还需要做什么呢?”

“我爹看到我就心情不好,我姨母被我折磨得神经脆弱。前些日子我还听到张绣讲,她母亲跟她说的,说广平王妃日日做噩梦,精神不振。我舅母说,都是我乱说话,把广平王妃害成这样的。我爹厌恶我,我姨母怕我,我的弟弟妹妹对我又恨又怕。这样的一家子人,已经是一个噩梦了。我早不想再去杀了他们,和他们同归于尽了。”

“我有我的生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当年没有杀了他们,再想杀,什么都晚了。若是我杀了他们,怎么跟你交代,怎么跟我的那几个弟弟妹妹交代呢?我们家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就继续这样下去吧。”

风夹着雪飘进来,刘泠有些冷,往沈宴怀中躲了躲。

沈宴搂紧她。

他低声问,“那你还在恨他们吗?”

“”刘泠抿了抿嘴。

“恨吧,但也不完全是,”刘泠说,“姨母她总在努力补偿我,总在用笑脸赔我。不是她的周旋,我不知道得被我爹打多少次。可我爹也自诩是为我好,他用他的那点心思,强行想补偿我。我一直弄不明白他是在补偿我,还是在把我往火坑里推。可是他自己,好像是真觉得那是对我好。他真心觉得我嫁给陆家好,真心觉得我去和亲好但他的补偿,总是带着算计。让我更厌恶他。也许他本来就是那么个人吧。”

刘泠趴在沈宴膝上,头靠着他大腿,埋在那里,她的声音闷闷的,“我和你成亲那晚,你去敬酒的时候,刘润平偷偷告诉我,看到我嫁人,我爹还落泪了。他们让我心情复杂,既恨,又有些无力。索性像两条平行线一样,再也不要交汇好。”

沈宴视线落在夜中雪光上,他侧了头,让刘泠一抬头,无法看到他的神情。

刘泠低声,“我想回江州,给我母亲祭拜后,就把我在广平王府的旧物收拾收拾,好搬回邺京。我不喜欢那里,不想呆在那里。我只想和你在一起,过我们的生活。我爹他们的生活,我不想参与,他们也不欢迎我参与吧。大家远远看一眼,知道个意思就可以了。我们是没办法在一起生活,没办法像别的家庭那样和乐融融的。”

“刘泠,我很高兴,”沈宴说,“你在慢慢的,一点点的,原谅自己。”

她在释怀,从难以启齿的软弱中走出来。这是好事,他为她高兴。

刘泠抱紧他的腰,蹭了蹭。她没说话,但她知道,这都是沈大人的功劳。她在放下过去,她在走向沈宴。

沈宴静声,“你去江州吧。”

“?”刘泠惊愕抬头,看着他沉静的脸容,“你不陪我去吗?”

她猜测沈宴是要去江州,难道她猜错了吗?

如果沈宴不去,她、她、她也不太想去

沈宴垂着眼,看自己的手,对她的疑惑无动于衷。他声音冷冷淡淡的,“带他们走,再不要回头!”

“!”刘泠猛地站起来,瞪大眼,看着垂眼而坐的青年。他神情淡漠,目光落在自己手上,自始至终没抬头。

刘泠脸一点点发白,渐明白了些什么。她心跳加速,愣愣地往后退。脑子里乱哄哄的,一时间一团浆糊,可是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为什么沈宴明面领的是护送粮草的任务,却在看江州的地图,为什么他问她对广平王府的看法,为什么他这么冷漠

锦衣卫要对广平王府出手!

不止如此,也许她那一家子人,全都活不成。

不然,沈宴不会说让他们走

刘泠往后退,她有些茫然。她想过让广平王府消失,但她逐年冷静,她不再那么想了虽然是平行线,虽然互相厌恶,但是说“死”,未免太大。

她几有扭头,夺门而出的冲动。

但她看着炉火边,平静坐着的青年。他坐得挺直,只是几句话的功夫,已经有哪里不一样了。可是刘泠一看到他,心又找到了定点。她扑到他面前,跪下来抓着他的手,让他低垂的目光与自己对上。

她紧抓着他的手,“我走了,你怎么办?”

“我自有办法。”沈宴平淡道。

刘泠不相信。

她说,“我不走。”

沈宴的目光,轻轻抬了一下。

他看着她坚定笔直的目光,冷到底,孤傲到底,又透着狠意。她抓他的手用力,看着他的眼睛,湿润无比。像要落泪,但又不会有泪。

沈宴不觉,微微笑了一下。他伸出手,抚摸她的面颊,“你想好了,你要是不走,你的丈夫,就是杀害你全家的凶手。”

他坐着,她跪着。他警告她,她回以握手。

一时寒冷,一时温暖。

刘泠的脸色,在他的话中,白了很多。

可她握着他的手,他的手干燥温暖,又让她平静。

“没什么好想的,”刘泠冷淡道,“你跟我说,世上很少有二择一的选择题。到跟前,似乎都有办法解决。我相信你的话,也想去相信。”

沈宴笑,略不在意。

外头黑魆魆的,雪下得静谧,悲歌一样。

室中静到极致,洁净的雪映着刘泠的眼睛,“但其实必须二择一的话,我也只会选择你。沈宴,你是最重要的。你比我的生命,比我的全部,都要重要。”

“所有都能将就,都能去想办法。但我一定和你站一起。”

世界自有难为,岁月也从未对她温柔。她只要沈宴陪着她,就可以了。

他们可以一起面对。

第92章 暴风雨前

邺京徐家的清晨,冬末初春的阳光懒懒地照耀,鸟鸣啾啾,侍从们各从其事,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徐家二老爷打完一套拳后,提着鸟笼,悠哉地哼着小曲,一摇三晃地往自己院子里去。一等在院门口的侍女见到他,欠身行礼后,跟上前,边走,边说着话。与此同时,十步外,二十步外,百步外,一个个侍女们奔走,二老爷脚还没踏进自家院子,消息已经传到了里面。

世家大族向来是这样,各种讲究,一句话不用提,下人们自然知道该做什么。

徐家二老爷听完侍女的汇报,摸了摸半白的胡须,露出一个疑惑的表情。也不唱曲了,往院子里走的速度快了些。

到书房门口,他见到了躬身等在门外的青年。青年立在堂下,徐风吹拂衣袂,他自闲然淡定。听到脚步声,青年抬起的目光,清淡如茶。

“二爷爷。”青年请早安。

二老爷乐呵呵道,“小四,大清早的,怎么,赶上休沐,不用去当值?有一阵子没见你爹了,他还忙着?”稍微停顿一下,问,“找我什么事?”

徐家这一代的四公子徐重宴不理会二老爷的揶揄,跟上二老爷的步伐,从袖中掏出一封修书,简单解释道,“也许是最近徐家书信来往不太方便,有人不好给族长写信,便把信送到了我部中。正是徐家最高级别的暗语,我无意看到,便知此事不简单,将信带了回来,给二爷爷看。”

徐家在外面,有用最高级别暗语写信的,绝对不超过十个手指头。

“哦?”徐家内部也各有人情往来,徐重宴不把信给他父亲那一脉,却交到二老爷手中,有卖好之意,双方心知肚明。二老爷也不点破,伸出手,“信呢?拿来。”

二老爷看了信,神情平淡,推开书房门,两人入内,不许任何人进去。

坐下来,又将信看了一遍,徐家二老爷问,“你有看信吗?”

“有。”徐重宴淡淡道,并不否认,正是因为看了,才觉得事关重大,需要跟家中长辈交底。

徐家二老爷似笑非笑地瞥他一眼,没有评价,手抚着信纸,扣了扣,神情有些复杂,似欣慰,又似后怕,还似焦虑,“小锦果然还活着啊。”

他就说,徐时锦那种人物,在邺京呼风唤雨的时候表现得那么长袖善舞,虽然被太子反咬一口,但在徐重宴当日帮了一把后,她莫名其妙地返回寻死,单纯就是不想让沈昱白白送死?她怎么可能不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呢?

那时,徐家一派死寂,灰心丧气,都觉得自家入了太子的船,再不情愿,再吃暗亏,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只能走下去了。

结果徐时锦果然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二老爷很欣慰。

他不在乎徐时锦是怎么留的这条后路,他只要知道徐时锦现在活着,并准备咬太子一口,就可以了。

看着信中重重暗语,都属于徐家的机密语言。徐家的密码,像千层锁一样,一轮轮,一圈圈,解读起来复杂,能完全读懂,更加困难。只有徐家这样百年以上的名门世家,才会有自己这么一套专门的密码锁。徐家每个人都会,但每个人掌握的程度都不一样,视其在徐家的重要级别而定。

但也有些人天纵奇才,级别不够,却能猜出七八分。

徐家长辈多年前就感叹过,小锦要是是男儿郎,他们家这一辈,谁都不培养了,就培养小锦一个。可惜小锦父母的事在徐家有些麻烦,小锦和他们又不亲,只能这样了。

像现在这封信,徐重宴可能都不能完全看懂,徐家二老爷却能看明白。

徐重宴只看出,他那个堂妹,似乎在打着什么主意?

“她要跟徐家合作,跟邺京好几个暗中势力合作,一起对付太子。她要扳倒太子殿下,起码给殿下安一个‘谋反’的罪名。”二老爷给徐重宴解释,毕竟这封信,是徐重宴拿来的,“别的势力,各位大臣,可能都是这么多年,明明暗暗里,对殿下有些不满的。但小锦合作的主要对象,还是我们家。毕竟徐家虽然式微了,但百年世家,总有些别人比不了的东西。再加上徐家和太子合作得也称不上愉快,我们家本就有放她离京,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打算。现在,这条后路,找上来了。”

“小锦要太子殿下‘谋反’?”徐重宴神情有些古怪,“还要跟徐家合作?我不同意。我想徐家很多人,都不会同意的。”

“哦?”二老爷笑眯眯问,“你是怎么想的?”

“徐家很少在储君这里站队,不,据我所知,是从没有过。但我们现在已经站了,若出尔反尔,别的世家,还有皇室,会怎么看待我们家?难道徐家要自甘堕落到跟陆家一样的地步?”徐家和陆家是相看两生厌,徐重宴也不例外,“邺京不知道多少世家,背地里嘲笑陆家。我们徐家名声清贵,自和陆家不一样。况且,殿下储君地位稳固,连兵权都在逐年收拢。我能理解小锦对殿下怨恨的心情,但与殿下翻脸,我认为不明智。徐家不能因为暗地的不满,和小锦的愤怒,就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二老爷点了点头,徐重宴的态度,代表了徐家很多人的态度。大家族就是这样,为了发展更好,经过一次次改革,再没有以前专断的权力咯。他还挺怀念年轻时在徐家一言九鼎的风光不过大家都是从徐家利益考虑,也称不上对错。

“但是小锦给了我们很多太子那里可攻破的漏洞。太子那里,可埋的钉子还挺多的,我指的是各种方面。”二老爷又读了一遍信。

徐重宴微愕。但想到徐时锦曾帮太子做过那么多年的事,又释然。他皱了皱眉,感觉二老爷似乎很有跟小锦合作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