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说,这个复杂多样的时代里,包容性极强。连西洋服饰传入大明,也偶尔有人做来穿的,只是审美不同,穿的人少,而且有时候还会搞本土化。比如在穿袄裙时,就会有女性借鉴裙撑在西洋裙服上的应用,将裙撑用到了马面裙褶裙上。紧接着就有人发现,这样会显得腰细腿长,慢慢的,虽然裙撑没完全发展起来,但多层的蓬松纱质衬裙还得得到了广泛的喜爱。

孟约在心里默默念叨:“嗯,这样就对了,胸大腰细腿长才是正义呀!”

被大胸和大长腿吸引的孟约,回家画了幅着西洋服的春宫画,光起个线稿,都让孟约自己看着有点脸红心跳。尤其是襟口露出的那么一小抹蕾丝文胸,那略可窥见的起伏,迷人得不要不要的。

“小姐,老爷方才使人回来传话,道是今日不回来。”

“又不回,爹可真是心野了,动不动就不回家。”孟约哪知道,孟老爷也是没办法,天天被人缠着还不能回家避风头,孟老爷心里才真苦呀,“行吧,晚上做简单点,师兄往京外办差去了,也得三五日才能回呐。”

孟约说完,在心底“嘤”了两句,一个两个说不回就不回,都是为公务,想来她还是没有公务重要的。

“就你矫情!”孟约吐槽自己一句,继续埋首画春宫。

画室外的侍女已经退开,天色渐晚,昏黄的天际有浓厚的乌云飘来,昭示着今夜或会有一场大雨淋漓而下。孟约看天光,有点心惊,明明是秋日,今年却格外雨多,秋日是一下雨,天气就很容易凉下来的。

这时候,稻田里第二季产出的稻谷还没有收割,这雨要是一直落下去,收成肯定会不好。加上今年第一季也是因为雨水多而减产,第二季要是也减产,那米价绝对要上涨不少。

孟约会知道这个,也是杨廷礼前几天念叨过,说百姓不易,有田有地的还好些,左不过省吃省喝捱过今年。住在城镇里的居民,若逢欠收的年月,饿死的也不是没有。且今年多雨,许明年就会干旱,干旱则会出现蝗灾。

好在大明已经疆域无数,能种粮食的地方更多得不胜数,甚至有那撒下种子,不怎么用管就能收获丰实的大片黑金土壤。但这时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大明人人能敞开吃,人人能吃饱的现状,是在所有的土地都丰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一旦出现减产,也难免日子过得更艰难。

“我这穿越名额,真该给袁大大,就算没实验室支持,他也比我能干一万倍。”孟约也只能这么想想,对于这个时代,她能做的仅是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她能力之外的,仍然只能寄望于土著科学狂人们。好在,科学院的院士们从来就没有停下追寻的脚步,提高粮食产量,开拓食谱是他们一直在做的事。

“小姐,周家出事了。”

孟约正在想家国大计呢,侍女忽然来一说,她真有点犯懵:“哪个周家,出什么事了?”

“就是那位御前诗人,前两天他把嘉安郡王给打了,今天早上被下仆发现嘉安郡王死在家中,可能是重伤所致。”

孟约:我居然把这么重要的剧情给忘了?

PS:再有三五章就要成亲哒~~~看不粗来罢~~~~

你们期待的场景,很快就要上演哒~~~~但因为有河蟹,所以不要抱太大期待~~~

第二二四章 人生还将有许多精彩

周文和打嘉安郡王揍一顿,没几天就死了这戏,在原著里只有几行字而已。但影响是深远的,比如叶慎章趁机确立了和荣意的关系,比如周文和永远失去了女神,比如周文和的诗作从此进入史诗时代——从遭逢此变后,周文和才真正成长为那个诗中情圣的,从前不过是个笔头漂亮一些的士子罢了。

在原文里虽然只有几行字,但周文和却因为嘉安郡王的死,度过了一段牢狱生涯,并且出狱后也消沉了一段时间,再出现是几年后,诗作被传唱,渐渐成了诗中情圣,从诗海中摘取了一枚珍珠并嵌于冠冕上,从此成圣。

唔,似乎林莠是在周文和成圣后离开的,并且搭上大人物的船,开始和男女主怒怼,并最终走上人生巅峰,得嫁高门。

其实想想,周文和才是《三醮》里最悲伤的角色啊,孤独一生,只挣到个不能吃不能喝的虚名。官职没了,理想没了,女神也没了,连巴着他的小表妹也没了,对周文和来说,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呀。

心里虽然感慨多,但孟约没有过多关注,毕竟她的戏还在热演中呢。

随着时间推移,《将军令》渐近尾声,这日,孟约在出包间时看到了卢宕,卢宕含笑夸她戏写得好。孟约不好意思地告诉卢宕,戏不是她写的,她只画了绘本。卢宕看着她,笑得更加温柔,却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把此刻少女的样子记在心里,然后转身离开。

卢宕身旁,有位少女,一路眼泪汪汪看着他,卢宕好笑地问:“阿染,你这像什么样子。”

“堂兄,你这样真的好悲伤啊,你不再考虑一下吗?”卢染是卢宕舅舅的小女儿,今年才十五,正是天真烂漫到觉得真爱就该说出来的年纪。

“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事,不过是有点遗憾,但她现在这样很好,不要去打扰她了。”卢宕笑着登上马车,并喊卢染赶紧也上车。

卢染登车后,哭哭哭地说:“可是我还是觉得你其实很难过呀,堂兄,你就是人太好了,当初离京时就定下多好,这样就不会错过了。明明你先来,却被王重崖抢走,你这样强装欢笑,只会让人觉得你心里特别特别特别悲伤。”

卢宕:…

仅仅只是见了太多生与死血与泪,所以虽然遗憾,但并不伤怀的卢宕真是被卢染气得笑出来:“阿染,你真该去向阿孟讨教讨教,你脑子里的戏段子,不比她少。”

卢·打鼓人脑残粉·染瞬间上线:“真的吗真的吗,她以前也是个脑子里戏段子很多的人吗,所以才这么擅长编故事?”

卢宕叹气摇头,那仅有的遗憾,也被没一刻钟安生的堂妹给拍散了。马车缓缓向前驶,秋叶随风落下,或有那么一两片金黄的叶子被吹入车中,带着太阳的光与气息。车帘外,长长的道路被秋阳秋树点缀得格外如梦似幻,仿佛是人生的长路一般,不知将走向何,更不知路上会遇到什么。

人生还将有许多精彩,困宥于走过的路,会错过即将到来的跌宕起伏风云变幻。属于他的人生,就如这秋日骄阳下的道路,且长且远,因此耿耿于怀,举步难前,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同一时间,孟约也在作最好的选择,不过她是选择嫁妆单子。

孟老爷拟了三份嫁妆单子,一份比一份壕,不过是壕的方向不一样而已。要风雅的有风雅的,古董字画金石收藏不一而足;要土豪的有土豪的,金银珠宝,良田美墅;要亮瞎人眼的有亮瞎人眼的,全套小叶紫檀家什,装满几十车的缂丝云锦蜀锦妆花锦杭罗素罗绞花罗,还有整整一箱金灿灿的海珠…

“爹,这些金珠你哪儿来的?”大明除尚玉就是尚珍珠,这金珠虽然感觉有点俗,但大明其实蛮崇尚这个的,并不觉得人家俗气。

“三板子从海上带回来的,在外洋,这东西虽然稀罕,却并不多贵重。一车中等的绿茶能换一箱子,所以不值多少钱,就是看着很打眼而已。”孟老爷也不是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不过尽己所能而已。

“师兄家里不缺古董字画,也不缺金银珠宝,家什也不缺,爹你这样我没法选啊。”哪份都有优点有缺点,风雅的太风雅,孟约欣赏不来,土豪的太土豪,好容易招人眼热的,亮瞎人眼的就更别提了。

她现在可是打鼓人身份大白天下了,还是要有点格调的,想了想,孟约选第一份。古董字画王醴不缺,打鼓人却需要响应一下群众的期待呀。

她选罢,孟老爷哈哈大笑:“都是给你的,把一份嫁妆单子分成三份,是叫你取一份拿在明面上。为父就你这么个女儿,自然是什么最好的都要给你,只盼你们日后好好过日子,开开心心的。”

孟约很是感动,然后拒绝了第二份:“爹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一点爹得信我,搞研究就是个无底洞,日后您要私下还想钻研点什么,没钱可不成。”

孟老爷想说,“难道你还会差我钱”,但看孟约一脸坚定,也是很受用,只将金银珠宝收回一半,金珠仍是全给孟约:“为父要这也没用,这东西看似价高,一旦多了也就没意思了,你自己拿着玩便是,就当是三板子给你的添妆。”

商定好嫁妆单子,孟老爷提前把三份都给王醴过目,王醴的聘礼早已经下过来,丰厚的孟老爷差点以为自己是在卖女儿,而不是嫁女儿。为了避免再有这种错觉,孟老爷才会把那么多金银放到明面上,不然他私底下给孟约银票多舒服,何必搞成这样。

王醴有心说这太丰厚,话还在嘴里转悠,孟老爷就瞪死了他,使得王醴根本不敢开口反对,只能默默把嫁妆单子接下来,并同孟老爷商量第二份第三份嫁妆单子上的嫁妆什么时间送不打眼。

一接过嫁妆,王醴娶妻的心就更的迫切啦,原本打算秋日,但因孟老爷明年上半年就得去谯郡,婚礼自然而然要提前。本定好的日子改了又改,最终改在了三月初九,三和九在古时都吉数,同王醴和孟约的生辰八字也很合衬,再晚,三月四月就都没有适合两人的日子。

孟老爷虽然有些不大乐意,却也最终点头答应下来。

王醴:开心,终于要娶到小甜甜了!

第二二五章 哭出一条九曲青溪来

时至年末,再过不久就是孟约的二十岁生辰,整十嘛,自然要大办的,凡孟约认得的人都请来,因为她生日特殊不能在三十办,遂往前推了几天。孟约在南京附近的小美人也都前来相贺,孟约在声声祝福中渡过了她的二十岁生辰。

然后,爆竹声声响,岁又一年春。

新年方过,还未到上元日,鹿邑就送了好消息来,他们织出了孟约一直希望他们织出的针织布料。虽然不知道他们怎么弄出来的,但在鹿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会织毛衣后,孟家织坊的大师傅就不声不响把针织料给织了出来。

虽然还较厚,但糯软高弹,因有厚度还十分保暖,比起无法紧贴皮肤的真丝棉麻梭织料,针织料的优势可想而知。孟约已经学会了最简单的营销方法——送到宫里去,给萧皇后,砂洗过的全棉针织料给小孩子穿,不能更棒!

针织料,缝纫机,嘤…可以做T恤衫穿啦。

孟约是真挺怀念T恤衫的,虽然不能穿短袖,但长袖是完全可以有的呀。

当她在家中给小公主设计美美哒荷叶领长袖T恤时,仆妇报说周家老太太同周大嫂上门,孟约“噢”一声,自从知道周家老太太到南京,她就晓得免不了有求到她这里来的时候。她其实是不想见的,但周家老太太委实一直挺向着她,即使是原著中的孟小约,周家日后也是处处照拂的,虽然说没周家的照拂,孟小约也照样能活得好,但人情还是要领的。

周文和上门,不用孟约说,门房就会把他打出去,周老太太登门,却并不好把人往外推。

“老太太,周大嫂。”

双方心中都门清,周老太太心中尴尬得紧,却也知道,光凭周家在南京着实举步维艰,想要把周文和早日搭救出来,他们唯能求的也只有孟老爷。而且,求孟老爷还不管用,得孟约开口,不然,周家人越是求孟老爷,孟老爷只会越气,毕竟当初是周文和不地道。

周老太太是每看孟约一次,就后悔当初没进京把周文和绑回家和孟约成婚,虽知强扭未必是福,但孟约这样的姑娘,委实是个兴家安宅的好儿媳妇:“本没脸来,但我们家在南京,委实没有认得的人,只能求到孟园来。那不肖子,死了倒干脆,偏在牢里不死不活的,反叫人揪着心。年年,不求你原谅他,只求你救他这一次,日后…若还有什么事,定不再求上门来,我没这脸,他也没这份儿。”

见周老太太一没打旧情牌,而没说什么看在往日情份上,孟约想了想还是有点不大甘心。她这是替孟小约不甘,好端端没招谁惹谁,愣是因为被退亲,背着个“定有那里不好,否则怎么会被退亲”的名声渡日,若非有孟老爷这么个爹,恐怕一辈子都要毁了:“容我想想,毕竟我就是想答应老太太,家父也未必肯答应。”

孟老爷当初有多生气,满毫州的人都尽知,因而周老太太也只是一声叹息,并不再多言。人老成精,知道多说多错,多说多招人烦,周老太太也只能心中骂一声周文和这“冤孽”,让为人父母的老了老了也不安生。

送走周老太太不多时,王醴下衙过来吃午饭,见孟约闷闷地,虽没不开怀,却也很有些为难的样子,开口问道:“可是有什么事?”

“周老太太为周文和的事求上门来,师兄也知道,可能我去求一求杨阁老,阁老就能帮我想办法。或者同师兄说,师兄也自有办法为我解难,可是…我不想帮他。”这不想不愿不甘,全是因为不知道远在何方的孟小约,当然,搁孟约自己,这样的男人,不揍他一顿就算她良善,怎么可能看他掉坑了反而伸出拽他出泥潭,想也别想好么。

圣人还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

“前几日我去过大理寺一趟,嘉安王一事已水落石出,只待这几日把案子梳理干净,周文和便能出来。所以,你便是什么也不做,周文和也该出来了。你也不用答应,也不用再管什么,也不必说破这跟你无关,免得日后他们再寻来。”王醴素认为,对小人如小人,对君子如君子,周文和小人在先,小甜甜自然有充足的理由对他的际遇不闻不问。

不落进下石,就是小甜甜大度,不然依王醴的脾气,真想火上浇碗油。王醴是觉得,小甜甜可能不会希望他这样做,才袖手旁观什么也没干的。否则,凭王醴在三法司的人脉,把人弄死在牢里可能有点困难,把人弄个半死不活,不过是几句话的事。

“那我就不用担心了,等过几天他们接到人,自然不会再登门。”孟约这才露出笑脸,同王醴一起坐下吃饭。

几日后,周文和出狱,被周家人接回鹿邑去,并没有留在南京,林莠也暂时从南京舞台上撤走。孟约与王醴的吉日良辰,则随着德麟班桑班主不情不愿地上演了别的开箱戏,离三月也就越来越近了。

定的虽然是三月初九,但其实从三月初三开始,就有相应的礼仪要走。聘礼嫁妆虽然都已经过了礼,但仍有相仪的仪制来正式下聘,孟约也被勒令这几日不许同王醴见面。

孟约:嘤,本来天天见面的人,现在要好几天不能见,臣妾做不到啊!

连四只狗都被拴了,不许去勾搭王醴,四只狗好像也都憔悴了许多。

其实,不见面的时间原本不用这么长的,都是孟老爷,越临近三月初九,他的味儿就吃得越重,简直百八十里地外,都能闻见他一身醋味。

孟约是又好笑又心疼,孟老爷最近这段时间,瘦得飞快,因为安逸生活在科学院养出来的那点肥肉,又全瘦回去,还比原来更瘦了:“爹,你要实在舍不得,咱不嫁了,我跟你回乡去。”

孟老爷白孟约一眼:“就知道拿话哄为父,真要是为父不许你嫁,你非恨死为父不可。”

孟约:“怎么会,王重崖再怎么也没有爹重要,爹不开怀我就不嫁了。”

虽然明知孟约是哄他,孟老爷还是被哄着:“别闹,歇着去罢,养足精神才好漂漂亮亮出嫁。”

孟老爷脸上淡然,心里早悲伤逆流成了河,每天都想哭出一条九曲青溪来!

#每一个嫁女儿的爹,心里都有一条眼泪流成的河#

第二二六章 相顾风光好,年年此味长

婚礼前不能见面,对孟约是煎熬,对王醴何尝不是。

两人自从确定关系,虽也经别离,但似乎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挠人心肺。静夜无人时,王醴从仓库里翻出积满灰尘的琴匣,在春夜的晚风中,对着海棠花抚了一曲《良宵引》。

仿是清风拂丝弦,琴声一振,尘氛尽消,意韵幽幽,如情人间耳鬓厮磨的呢喃。《良宵引》本身其实更中正平和,细腻且并不缠绵。但今夜的良风里,这曲《良宵引》缠绵至极,温柔至极,伴暗吐的春日花香传递绵绵情意。

孟约:“听声音传来的方向,好像是师兄在抚琴耶,你们说是也不是?”

胖达:“汪。”

“胖达,你也觉得是呀,那就是了,狗的听觉不是比人类更敏锐么。”孟约甜甜甜到心里去了,想了想光听有点不大得劲,走到书案边提起笔,在裁好的云笺上写了几句诗。

然后把最爱跑跑跑的几只悄悄送出狗洞,把她写的诗句送去泛园给王醴。她当然是没什么文才的,不过感谢吕撷英,至少让她在这样的场景下,能搜肠刮肚,想起应景的诗句来。

《良宵引》是个简短的琴曲,王醴弹罢便要收琴,却见四只狗跑过来,追风脖子上还坠着个叠成…唔,心形状的豆腐宣。豆腐宣是孟约近来爱用的宣纸,王醴把追风招到跟前,取下脖子上的豆腐宣,轻轻巧巧把孟约折好的又摊开,只见上边写了句诗——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诗后,还有一行小字:尝闻人道言为心声,琴通情意,谢蕙风识意,传情并琴声。

王醴看罢,看四只狗的眼神温柔得让四只狗都安安静静,乖乖巧巧地不乱动,就这么趴着。良宵甚好,琴动情声,美得让人都不忍心去睡。

王醴再抚一曲后,携琴并四只狗回屋,脸上笑容就一直没下去过,即使入睡,嘴角亦微微上扬。仿佛,从此刻开始,人生的风雨都会消去,只剩下了良辰美景与花月良宵。

三月初八,有宴,接待近亲近朋,王醴与孟约各在自家出席。虽亲戚都不多,但朋友还是挺多的,王醴这些年在三法司,委实有不少交情颇深的,便是在吏部,虽然还未多久,但托打鼓人掉马的福,迅速交情深厚起来。孟老爷就更是交游广阔了,孟老爷是走到哪里,只要他想,就能把哪里的同僚发展成倾盖如故的好友的。

三月初九,迎亲,在女方这边,便是平民百姓,也可以用“出降”二字的,因大明尚低嫁嘛。早上还好好的呐,别说早上,就是中午都还好好的,和亲朋好友推杯换盏满脸喜庆,但到下午,离迎亲的时间越来越近时,孟老爷在孟约洞房里哭得不能自抑。

看着孟老爷活像种一年土豆刚卖出去,还来不及喜悦就发现换回来的全是假钞的老头儿,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爹,你别哭,你一哭我也想哭了。”

“别哭,哭糊了脸就不好看了。”孟老爷自己哭得声音都哑了,却不许孟约掉一滴眼泪,新嫁娘除出门子时许掉两行泪,别的时候都不许掉泪的,不然不吉利。孟老爷心里有千千万万不舍,也希望孟约婚姻顺顺利利的,一辈子和和美美的。

让她别哭,自己还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喜娘都被孟老爷这哭的架势给震住,别说当爹的,就是当妈的也没见过哭成这样的。毕竟从定亲到成亲,有个漫长的适应过程,适应了就是再难过,到这天也不至于哭成这样。

孟约撩起喜服,蹲到孟老爷旁边,把一盘刚好一小口一个的芸豆糕递到孟老爷面前:“一整天都没怎么吃东西,快吃点吧,待会儿还有人灌你酒呢。你放心,明儿一大清早,我保准你还能在饭桌上见着我。”

孟老爷:闺女不懂我,这怎么能一样呢!

待到王醴在门外吟诵催妆诗,孟老爷整个人分作两半,一半想叫人出去把王醴打死,一半是想好好拜托王醴对他闺女好一点。旁边管家说“吉时到了”,孟老爷迟疑片刻,命人将大门打开,迎亲的人尽数顶着笑脸进来,孟老爷当着人从不给王醴脸色,只照着规矩为难为难,然后才命人去请孟约出来。

依礼拜别高堂,便是吹吹打打绕长平里与长康里两条街打个圆然后入泛园,泛园里,处处披红,连门前的老树上都坠着红绸攒成的绣球花。仔细看,布置还真有点像孟约在《清平令》里呈现过的婚礼场景。不仅有红绸还有各色鲜花,或束成球状摆放,或结成花瀑垂挂,真可谓如梦似幻。

春日多花,尤其是三月间,什么花都在开放,用得最多的是月季,红的粉的黄的,应时下人不尚白的风俗,并没有白色的花。孟约的视线经由透花绫看向园子里时,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更多的却是——矮油,我的师兄果然被我的《慕春令》给教坏了,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向大家秀恩爱撒狗粮啦。

一个美术生,饶是孟约这样半路出家,又半路回家的,也被眼前不胜收的美景摧动心肝。这如梦幻一般的布置,让孟约即使身披喜服而不是白纱,亦有种在现代举行婚礼的感觉,还得是嫁了个高门子弟呢,不然哪会有这样的场景。

因王醴并无高堂可拜,只得请了牌位出来,由吕撷英和卢昆阆上座,由王家族老陪座,将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的大礼给全过去。随着一声“送入洞房”,孟约被王醴牵着绕过重重花瀑,沿着回廊,进入起居院落。

院落还被王醴改了名,再不是从前那清清冷冷的名字,而叫——长味居。

孟约:是活得有滋有味,还是吃得有滋有味?

孟约并不知道,王醴早上个月写了一首诗,其中一句是——相顾风光好,年年此味长。然后就有了长味居,世上风光,有情滋味,合该并肩携手用一生慢慢去品尝,直到青丝染了霜,再来说底是甚个滋味。

不解风情的孟年年:“师兄,你题匾的时候是饿了吗?”

王醴:…

自己要娶的,再不解风情也只能认下来。

小剧场:

历史课上

教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讲古人怎么在不见面的情况下传递情意。

同学甲:没手机没网络,我倒想看看他们能怎么玩出花儿来。

同学乙:楼上,你错了,古人是没手机没网络,但是人家技能树上点亮的技能,哪一项都能用来撩妹OR撩汉。

教授:看样子你们很了解嘛,哪个同学来说说。

同学丙:能见面谈情时谈情,不能见面谈情时弹琴,具体参看《孟夫人传》。

同学丁:都说是永远十八岁的少女孟年年啦。

第二二七章 花薰水气浓,池暖浴鸳鸯

王醴很了解孟约有多不解风情,就像孟约很了解王醴以前有多不解风情一样,两人其实都挺解风情的,只是他们的风情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王醴到底是土著,风情都较含蓄,孟约是穿越者,风情都比较奔放,有时候撩了王醴不是没反应,而是震惊地没办法第一时间给予反应。

进得长味居,王醴才笑出声来,这不解风情的小甜甜就是这样的,她就是不解风情,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是相顾风光好,年年此味长。”

孟约好歹是被吕撷英调|教过的,这下倒没误会,而是get到了王醴的风情:“可惜我不会写诗,不然该写个诗回你的。”

“倒不必,琴通情意就很好。”

扶孟约进屋里坐下,王醴揭了盖头,问孟约饿不饿,洞房里桌上都是些看着好看,吃起来不实在的。王醴命人给孟约煮银丝鸡汤面,还格外叫码上洗干净的嫩荠菜,这是孟约的新宠。

“我还得去前边陪酒,你先在这待一会儿,吕冰稍后会过来同你说话,追风胖达它们也在院子里。”连左近侍候的侍女都是孟约熟面的,王醴尽量让孟约没有一点生疏。

“好,别喝太多。”

王醴含笑看孟约,走到门槛边时回首道:“自不会多喝,恐误良宵。”

孟约:这是在撩我吧?刚结婚的男人哟,连眉梢眼角都带着风…骚!

夏姜白蕊待王醴出了院门才进来,并把四只狗也带进来,四只狗常来这屋,环境熟得很,一进来就趴在粗麻织成的地垫上,还并排趴着的。即使心爱师兄,还已经成亲,孟约看到四只狗在王醴旁边是这样乖乖的样子,还是好心塞的。

“你们的主人是我是我是我啊,你们这样会失去我的你们知道吗?”

四只狗:汪…

要失去早失去了好不好。

孟约有时候真想找口大锅,问问四只狗比较热爱清蒸红烧还是酱焖,可是四只狗都齐齐看着她的样子,还是让她会被萌到。忍不住蹲地上把四只狗全顺一遍毛,才满足地洗手吃面,泛园的厨子早就奉命打听过她的口味喜好,自然怎么吃怎么合胃口。淡而入味,浇头足足,辣椒油用的是白芝麻,微辣,葱巨多,荠菜刚刚断生,爽口至极。

吃完面,孟约忍不住低低笑出声来:“他真的很好对不对,怪不得你们爱找他呢,这个人真的好细心啊!嘤,我越来越爱他了,总觉得遇到他,是这趟旅程的终极奥义所在。”

“不不不,还是要干点实在事的,太祖珠玉在前,我要太废,不丢他脸么。”孟约说着,看天色还早,干脆找夏姜把纸墨笔砚取来,并清出一张书案,就着屋子里有点红通通的烛火,回忆她曾经在外婆家见过的以脚踩为驱动,进行水稻脱粒处理的机器。

在萧皇后大攒针织料,并告诉孟约她预备在今年大力推广缝纫机后,孟约就把这事扔一边,准备好好备嫁。不想,遇到宣庆帝这票友在德麟班装朱蔓生跟个农家汉侃大山,农家汉子前几年刚在外蕃承包了几千亩良田种稻,所以说也是个土豪。

什么都好,就是大明百姓大都不爱上外蕃务工,种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无不是需要密集的劳动力。工部这两年也在下大力钻研插秧机和收割机,插秧机且不说,收割机是已经有了眉目,在这时代,全自动挺难,但半自动却容易,将人工效率提高个三五倍跟玩似的。

现在工部正琢磨插秧机呢,农家汉却说:“插秧机自然要有,但脱粒机眼下更要紧,费在脱粒上的工夫,可比插秧还多得多。”

那之后,孟约就在琢磨脚踏式水稻脱粒机,可惜她在这方面,也就是个只远远看过猪,即没见过猪跑,也没吃过猪肉的。不过,孟约很记昨脱粒机的核心部件是哪个,就是中间那个圆圆的木铁结合的滚筒。

王醴回洞房时,看到的不是瞒怀期待等着他的孟约,而是在红烛下冥思苦想,脱离机具体结构的孟·穿越者·约。再走近一看,画的尽是一些看不懂的图纸,粗粗看来有个四合的木斗,还有个圆形的,以木条钉拢呈滚筒状,上边布满n形铁丝或钢丝的东西。

“你在画什么?”其实王醴是有点期待的,还以为她是在画春宫呢,结果是什么也看不明白的,似乎是个机械的东西。

“水稻脱粒机,还是个构想,太祖提过几句,我试着照太祖的描述画出来,可惜…看起来好像挺难的。”孟约浑然不觉,她是在洞房里,完全觉得这就是她在孟园的画室,王醴走进来,也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

这环境,她真的太熟悉了,王醴又尽最大努力,让她没有任何疏离不适,可见她是真的一点障碍也没有地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速度快得,孟约自己反应过来,都惊讶无比。孟约反应过来后尴尬地看着王醴,干咳一声,丢下一句“我去洗漱”就跑走了。

留下王醴在洞房里仍是又好笑又好气的,帮孟约把稿纸都收好压在纸镇下,王醴这才脱下外衣,追逐小甜甜的脚步而去。浴室里,有去年冬日才修砌好的浴池,浴池的设计费去许多心思,王醴嘴上说是为孟约以后冬日里泡汤方便,不必去外边,在自家就能泡着。事实上,王醴是为他自己啊他自己,谁让孟约画过一个十分经典的春宫场景——花薰水气浓,池暖浴鸳鸯。

人呐,早晚要死在曾经作的死上,也早晚要跌进曾经自己挖的坑里。

浑然不知自己给自己挖了多少坑的孟约,正欢快地在约四十公分深的水池子里泡着呢。温度得宜的浴汤里满是花瓣,看来瓣瓣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没一点磕碰坏的痕迹。

水气和脑子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画面,让孟约在王醴进来之前,已经从头到脚,红得如同煮熟的虾,只等王醴这个美食家进来品尝。王醴在池边蹲下时,孟约才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是王醴,她差点下意识地要喊救命。好在很快反应过来,这是她今天刚刚成亲的丈夫,她要真把救命喊出来,那就…万万分尴尬啦。

王醴:就算你没喊出来,从刚才那口型来看,我也猜得出你想喊什么!

孟约:“你这样笑好可怕,我可是朵娇花…”

“嗯,我不会因为你是娇花而怜惜你的!”

孟约:…

所以,她当初到底是抱着什么心态写《慕春令》的?

第二二八章 果然无处不甜

王醴在泛园也给孟约建了间密室,不但更大,而且更加隐密,毕竟在自家动工,比在别人家动工更利索。孟约和王醴一起把春宫搬过来时,还觉得自家师兄是个大好人,可是浴池边上,那人捏着朵花撩她时,她就知道了,这压根不是什么好人!

“你是不是…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孟约看着胸口柔嫩的红色月季花,她的浴池湿|身avi可不就是这样的么,这人可真是个坏蛋呀。嗯,那文绉绉的名儿是王醴给她题的,她才记不得那是什么“池暖浴鸳鸯”,在她记忆里,那就是浴池湿|身avi。

王醴只用那双略显狭长,眼角微微上扬的眼看着孟约,含笑不语,尽是火辣辣的缠绵悱恻。直到孟约捂胸口一脸“你这坏蛋”的表情看他,王醴才开口:“你画那么多,总有几分眉眼似我,难道,年年不是期待已久?”

孟约:…

感觉一口血堵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咽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