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莠也不知为什么,或是被春阳一般的笑容盅惑吧,双手支着湿滑的石板,慢慢站起来。

“若你寻不着能避风雨的去处,我这里倒有,但你拿什么来换。”晋王这熊孩子可是长于宫禁,由帝后教养长大的,什么人心难测没见识过。自然不会凭白张口,什么都依着一时心善给出去。

林莠:“我的命。”

晋王:“好罢,这世间再贵总贵不过人命,日后你便为我卖一世命,我便借你屋宇避世上风雨。”

他们的对话,被密密匝匝的春雨遮盖得严严实实,莫说是茶楼上,便是伫立一旁的侍卫,也都听不清二人说了什么。侍卫只当,晋王遇美,欲带回去养着,你情我愿,侍卫自然没有阻止的道理。至于这美是不是心怀不轨,真是谢谢了,这世上还有谁能成功地对晋王不轨?

浪荡子,最多弄出同句芳容一样的人命官司来,别的,他还真弄不出来,也不敢。

孟约虽然很遗憾听不了现场,但看了现场也很满足,真的很像电视剧里的场景呀。试想满街花树,绵绵春雨,孤弱的少女,出身高贵的少年,啧啧,随便写一写都能写出无数故事…或事故来。

“师兄,你觉得晋王这人怎么样?”

王醴默默翻白眼,不听话的熊孩子,还能怎么样:“虽素行不羁,但心地明亮,林莠跟着他走,不会比她现在的处境更坏。”

“莠娘也算求得一方天地以避风雨,总算能如愿,她也不容易,若不自寻出路,就没路了。莠娘的嫡母很不好相与,其父又不作为,林莠苦哈哈长大的。眼下是一年大似一年,再不寻个去处,就只能任人拿捏。”孟约每到这时候总是满心感激,她至少穿成了孟老爷和女神太太的独女,占了老大便宜。若让她成了林莠,她未必能找到比林莠更好的路。

论起来,林莠日后也算是攀上了土著少女的人生巅峰。

“人只要还肯争,只要一颗心不死,总能找到出路。”

说话间,春雨又停,春阳破云,在雨后的石板上落下碎碎银辉,石街仿似天路横亘人间。不远处收起伞的少年,与被春雨淋湿的少女,在银辉中只余斑斑剪影,仿佛是就此走进了光明之中。

画面真美啊!

下楼时,老远就见管家在街上左顾右盼,王醴喊一声,管家跟见了救星一样迎上前来:“可寻着姑爷和小姐了,工学院来了人到家中找小姐,道是有什么难题需小解帮忙解决。小姐快些去罢,工学院来人一听小姐不在家,都快急疯了。”

“哦,行,那就快回去。”

王醴休沐,也是无事,便同孟约一起去工学院。

到工学院时,这孩儿脸一样的天又开始雨,几人忙弃了马,改搭蒸汽机车。蒸汽机车停在郑院士的研究室门前,孟约猛地心如擂鼓,她紧张地揪着王醴的袖子,问郑院士的助教:“是…是那机器做好了吗?”

郑院士的助教只笑,并不答孟约的话,只引孟约下车:“阿孟姑娘进去看了就知道了。”

嘁,还卖关子。

孟约满心以为是电磁波的原理终于被郑院士吃透,因为早半个月前她过来,郑院士就已经摸索出点门路来了。结果她一进去,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东西,看到的是另外一件让她觉得有点眼熟的东西。

郑院士见到孟约,连连招手叫她过去看,那绕得跟弹簧一样,盘成一圈在土坯上的金属丝乌黑乌黑的,挺不起眼的。她一过去,郑院士就喊助教把小型发电机打开。电流通过,乌沉沉的金属丝很快发红发热,孟约没见过这东西,但是她见过很多电器,都是以电加热为基础的。

比如电吹风、电熨斗、电热水器、电烤炉,还有冬天取暖用的暖风机等等等等…

然而,孟约接下来,真正明白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骨血里流的,其实一直没变!

郑院士命人在上边架了钢丝网,刷上油,将事先腌好的肉排骨等放上去烤:“以后在就不用吃个烤肉都满屋烟了。”

郑院士颇有点得意洋洋。

孟约:我的错,那天我就不该在吃烧烤的时候吐槽烧烤虽美,烟薰死人。

啊喂,你还记得你是一个正经严肃,注定名垂青史的科学狂人,你难道不知道你已经预定了通讯之父、电磁之父的万古冠冕吗?

怎么可以这么不务正业!!!!!

好吧,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毕竟烧烤还是很好吃的,谁能跟吃有仇呢。

PS:

不知道还有没有孩纸见过电炉子,似乎暴露年龄了啊!!!

如果没见过电炉子,请把它想象成烤箱,或者宿舍神器给水加热的电热棒,又或者电热水器。当然,电热水器这玩意儿,一时半会儿不会问世,毕竟安全问题很难保障。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电热水器,也是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中,才越来越安全的。

第二五五章 半生颠沛流离

痛痛快快吃一顿烧烤后,孟约决定扭转这个不严肃正经的局面。

国人是真不能提到吃,一涉及到吃喝玩乐其中之一,就会如脱缰野狗,不知道会跑歪到哪个星系去。此类范例,可以重点参看火药这个…说起来欢乐夹着沉重悲伤的故事!

当然,孟约也并不知道,电热丝和热水器之类的东西,还有很远的距离。她毕竟只是美术生,不能对她要求太高,电炉子也就适合用来烧水烹饪烤肉而已,别的真干不了。

做烤箱倒勉强可以,可时下的土烤箱风味十足,电又一时半会儿不能建成电网,所以没必要把浪费电和发热丝来做烤箱。换个说法,金属绕成丝再盘成圈,那也相当费劲,用来烧水烹饪烤肉而已,良心不会痛吗?

“说起来,一理通,百理通,雷电能可以直接发热,那是不是可以做更多有用的东西?”孟约也就能给这样的提示了,实在是,她用电器的时候,绝大多数电器产品都已经很成熟,偶尔有新问世的,也都万变不离其宗。

郑院士:“眼下还没想着,天冷的时候用来围炉还是很不错的,至于别的…日后慢慢想呗。倒是天渐热了,电要不止能带动风扇,还能吹出冷风来就好了,我苦夏啊,一到夏天,什么也干不了,成天就想找个凉快的地方躲着。”

“谯郡已经不算热了,周边树多水也多,夏天挺凉快的。”而且大明正遭逢小冰河时期这小妖精,叫孟约来说,根本一点也不热,盛夏酷暑的时候,最高温度也就大约三十来度的样子,绝对不会超过三十五度。

“诶,你们不苦夏的人不懂啊!”

“实在没办法,硝冰用风扇对着吹呗,屋子的窗都做双层,墙也加厚点。门窗都用胶条封缝,这样冷下来能保持低温许久呐。”这是在某个影视剧里看到过,大热天,命下人对着冰摇蒲扇,快速将冷气吹遍屋子。

“哪能不出门呢,还是得找个凉爽的地方过夏,听着北边有几个积年冻土的地方,要是咱能早点把路轨辅过去到那里过夏就好了。”郑院士和夏天,完全像是掐了几十年的老对手,而且,他还没赢过。

王醴吃完东西,就去找院长了,工学院的建设进度问孟老爷,科研进度却得问院长。他回来的时候,孟约已经和郑院长从苦夏说到了电热锅炉,集**暖和暖气片。这个,科学院已经研究了几年,不是没成果,是诸多条件限制,还没法实现全面集**暖。

“别的先不急,用电热丝造个用来吹干头发的吧,去年夏天我就爱用风扇吹头发,洗完了一吹,很快就干了。要真等着干,我这一脑袋厚厚的头发,少说得一两个时辰。但现在天不是还很凉么,用风扇吹肯定不行,可要是这吹出来的风是热的,不就能行了嘛。”孟约唯一能想到的,正经严肃的就是电吹风,不管怎么样,能改善生活的电器,才是好电器。

“那按你这样说,还能用来吹干衣服,南京的春夏两季,晒干的衣服放两天都是湿的,倒是个好东西。”郑院士脑洞一开,那是别想收住的。

果然…吃喝玩乐的好基友,一定不是别的,只有衣食住行。连司马公著文,都写的是“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可想而知,整个华夏文明,都是在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能得到大体满足之后,才催生出来的。

换句简单的话说——肚里空空,谁还管脑袋空不空,身体都不愉快,谁管心灵愉快不愉快。那些天天编瞎话说“当年我穷,但是日子过得特别简单充实快乐,现在我什么都有了,但是我不开心”的,都是毒鸡汤烹饪大师的作品,看看就得了,千万别喝下去。

“吹干衣服得想办法不让热风散开,又能让湿气出来,这得好好想办法。”

“吹头发得拿在手里吧,那得做得小巧一些,风扇也得小,发热丝…这么大应该就差不多了,配个小扇页,把热风往前边吹。这玩意儿,应该不能难作,老师,不如我来做这个。”

“那我来做干衣服的。”

“还可以用来做发面箱,冬天发面老虐心了!”

“那吹干碗也可以,滴水的碗用着…特别恶心人。”

“哟,这么说还能把地也吹干,老师们腿脚都不好,这要是回南天满地水…”

“傻不傻,不能吹地,越吹越容易冒水。”

孟约被这群人的脑洞震惊到了,虽然她一直在被这群人的脑洞折服,然而,每一次再见到他们开脑洞,她都还依然会瞠目结舌:“师兄,我们可以回去了。”

接下来,这群人起码要讨论到天亮,然后各自动手,最多三月五月,大多数东西都能看到成品。工学院里,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几件新东西,有些有用,有些没用,还有些小发明小创造,让人特别想拿起来糊制造者一脸。

回去路上,王醴与孟约说孟老爷明天会回来的事,除了这件事,南京那边会派个人宗室王亲过来,主要目的是为了把熊孩子晋王那点破事解决好。

“句芳容已落了胎?”

“这样不明不白出来的孩子,宗室怎么可能会容其存世,不仅是孩子不能留,句芳容也不会留。若只是个寻常勋贵子弟,说不得还能留她在左右,但晋王不行,再说,晋王也没想留下她。”

这不是熊孩子负不负责任的问题,是句芳容自己干的事得自己承担后果,当然熊孩子也有错。别人送上门,你就吃啊,别人压你,你就给人压呀,还有没有点节操啦。

“所以,她日后会怎么样?”

“赠银乔户,让她去旁处谋生罢。”

“噢,那也好,如师兄所说,只要还肯争取,只要一颗心不死,总能找到活下去的路。”句芳容…如果让孟约做人设,那就是一株努力向上攀爬,渴望雨露阳光的藤蔓。或许最终能找到借高度给她的树干,或许找不到,这大概是一个不会想“我要自己长成树”的角色。

来自于市井,前半生颠沛流离,后半生如何…还待句芳容自己去书写。

也许,上天也是这样的,只给人安排人设背景,到底过怎样的人生,还得各人自去活。

忽然,很敬业地想到下一本该画个什么故事了!

我真的好对得起粉丝们的热爱哟,《龙戒》都还没演完,就兢兢业业地开始构思下个绘本啦。

第二五六章 此处安能是人间

在科学院琢磨各种电热类的小家电时,《龙戒》第四场开演。

街市上,杨柳风穿街而过,已长好的垂柳如密密帘幕沿街摇曳。在《龙戒》每一场戏首演的时候,绿柳之下都摆满方桌,《龙戒》绘本的第一本,已可在市上买到,但那多是少年男女的最爱,年长一些的人或爱戏,或爱听人说书。

是以,宝云楼外的柳丝里,坐满了来听书的行人。

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孟约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看窗外,这是我为自己打下的江山”啊的骄傲感。

“阿孟姐,怎么今天王知州没一道来?”

“去开封了,不是停职嘛,吏部的文书已经下来,他得过去一趟。”说以这个,孟约有点担心,“殿下,这事不会再生什么波折吧?”

熊孩子长于宫禁,政治敏感度超级高,孟约这么一说,他便讲了他听到的:“听说,袁道台要倒台,内阁打算拿河南道和山西道做试点。在官府陈文上,自三月起,河南山西开始称省,分设巡抚衙门与总督府。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也各自改制,前者改为司吏厅和司务厅,后者改为司法厅。虽然不是很懂这样改动目的何在,但想必,两省的官场要从上到下动一动刀子。不过,王知州不用担心,他才上任,又是天子信臣,动不到他这来。”

孟约:布政使司分为两厅,是人事和财政分开的意思吗,按察使司改作司法厅…点出戏啊。这是打算一级一级建法院,然后把所有司法权都跟行政剥离,直接授命于南京,不再和地方行政纠缠在一块的意思?

“州府也要改吗?”

“改,州府设司吏院、司务院和司法院。”

孟约:这…

政治是比工学理学更要命的学科,孟约不是很懂,所以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深意,她一点也没办法理解。云山雾罩时,戏台上响起丝竹声,小混混鬼喊鬼叫上台来:“要死要死,后有追兵,前无去路,这次怎么过得去?”

在小混混近乎绝望的时候,太祖用科学教小混混重新做人,小混混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时,忽然怔怔望着天,片刻之后眼泪无声落下,背景音同时唱响:“天也昏,地也暗,宇外灾劫降;山崩裂,水陷空,赤光似血浓;女人号,小儿啼,相顾无人色…”

楼山雪扮的太祖此时低低唱了一句:“此处安能是人间,炼狱耶。”

小混混则在太祖唱腔落下后,满面沮丧仓皇地念白,问太祖为什么人类没有犯什么大错,却要被上天这样惩罚?关于这点,太祖也没有答案,他也想问上天,为什么要这样惩罚他的子民。

一时间,台上台下,相顾无声。

曹仲仑这人,特别擅长虐心,他就这样转场,压根不再让太祖和小混混多说半个字。第二幕时,是小混混一路遭遇无数生离死别,真正切身看到什么叫人间炼狱,整个第二幕,不管太祖还是小混混,字字啼血,句句呜咽。小混混也头一回发现,他竟然这样爱这世界,爱他身边那些平日里,他见了就要冷哼腹诽的人。

第三幕便是一整幕的静夜独坐自省问心,小混混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使命与责任。责任,是他不能坐视他热爱的一切崩塌,使命,是既然一切已经开始崩塌,那就必需背负起责任前行,直到找到那条通往“生”的路为止。

第四幕太祖才开口,告诉小混混,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干成那么大的事,所以,必需从现在开始,将一切可用的人与物都紧紧团在身边。就对小混混来说,实在很难,毕竟,他之前一直是个半点王霸之气没有,一丝领袖才能也无的小混混。

像这样的时候呢,就需要用到外挂了,太祖可是征服过世界的男人。

在剧情一点一点向前时,小混混也一点一点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或是发自内心的自我改变,也有因为太祖的教导而发生的改变。在小混混的改变肉眼可见时,《龙戒》第四场戏也落下大幕,这场蜕变的戏,让人沉默,这种沉默不像以前,是为戏的精彩而回味所以无言。

他们沉默是因为…

“感同身受。”

“大明并无重大天灾人祸,为何感同身受,因为有太祖在?”说实话,这幕戏就是孟约写的,她也没有太多代入感,所以感触并不是很深,“我一直以为,灾难是这样的,在眼前发生时,人会悲恸得无以复加,但发生在远处时,人可能会有一时的悲悯,但不会太持久,也不会太过悲痛。”

“大灾的天灾已持续数十年,阿孟姐,你我都不曾感受太深,因为我们生出来时,世道已经又复太平。但是天灾刚刚降临的那些年,不管朝野如何赈济,也不管是否依然年年丰收,年年五谷满他,仍然人心惶惶难安稳。那些年,粮价只涨不跌,饶是朝廷连续放粮,也只见买的,不见卖的。”朱既彰看过当时的卷宗,是时,朝廷也快撑不下去,因为无粮可放。偏偏各家仓满库满,还是很不安心,当时是世宗亲自往各地方豪族亲自游说,才使各地方豪族放粮,终于止住了本来不应该存在的粮荒。

“除粮食,南涝北旱也万分麻烦,就是有钢筋水泥筑坝,在低洼处修蓄雨池的先手,这几十年百姓其实也活得很艰难。我们眼前看到的太平,不过是…”朱既彰说到这里眼眶竟然红了,哽咽得再说不出话来。

“不过是已经习惯了。”孟约不由也低低叹一口气。

鹿邑虽然在北地,水资源却很丰富,所以那种喝水都困难的情形是不存在的。至于南京…当年太祖都嫌费钱的地下排水渠真没白修,所以也不曾淹着。

“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责任,应该负有使命,但是阿孟姐,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使命又是什么?”

孟约:“我也不知道。”

“阿孟姐,我应该怎么做?”

孟约:少年,求你了,回南京去问你亲哥吧,问我…我可没法答你。

“我该回南京了。”少年终于自己觉悟到,他不该继续在外边浪。

第二五七章 行而不著,习焉不察

孟老爷这个说回来的,一再推延回来的时间,所以即使管家昨天说过孟老爷来信说今天回,孟约也觉得会被放鸽子。

没料想,领着个垂头丧气的晋王回家时,却在家里看到了孟老爷,手抱大盖碗,在树下饮茶。见孟约回来,满面是笑,但很快疑惑地盯着朱既彰猛瞧:“这…女婿呢?”

潜在意思:闺女,大白天的,你带野男人回来,这做得很不讲究啊!

孟约:“爹,这是晋王殿下,我们方才一起看戏来着,正好从家门前过,就喊他进来顺便吃顿饭。”

垂头丧气的晋王殿下风仪不忘,孟老爷行礼,他忙回礼,显然是知道孟老爷是什么人,做过什么事的,神态中不自觉带出钦佩来:“久仰孟公大名。”

孟老爷:“殿下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舍下虽无玉盘珍馐,惟粗茶淡饭,却胜在滋味不错,若蒙殿下不弃,愿薄备浊酒与殿下共饮。”

“谢孟公赐宴。”朱既彰这时候确实需要来点酒。

不过这位才十七,孟老爷也不敢让他多喝,准备的都是米酒,酸酸甜甜跟饮料一样,对孟约这样号称“千杯不倒”的老酒虫来说,跟喝酸奶似的。朱既彰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两杯米酒下肚,就抱着孟老爷的手大哭。

孟约:最近发现,我爹很万人迷呀!

朱既章心中迷惘,而他眼中,孟老爷是个已经破开人生迷雾,找到责任与使命何处安放的存在。再说,桌上就俩人,一个孟约一个孟老爷,他总不能抱孟约哭啊。

“嗟我国民,囿于天灾,久矣为常。圣贤语‘行而不著,习焉不察’,于此亦可用耶。”

没读几句书的孟老爷,看孟约:“这话什么意思?”

孟约好歹跟着吕撷英学了几年,好歹能猜个大概:“说大家渡过了天灾降临时的恐惧后,已经习惯了天灾,竟然不再觉得有什么问题。圣贤说…这句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殿下,你还清醒着吗?”

才喝这点米酒就能醉,孟约简直不敢相信,难道古代人的酒量就这么低。

“用在此处指不知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苦难,只知该如何去面对苦难,久而久之,竟然已深在苦难中而无法察觉到整个家国的症结何在。孟子本意并非如此,不过是用在此处也能通其理罢了。”

看来没醉。

孟量·大太阳·衡臣:“嗨,我说你这孩子,怎么心思这么重。跟我家年年似的,爱把事往苦了难了想,爱把人往苦了琢磨。天道无情,人世不苦,上有官家体恤,下有士庶同心,什么苦什么难过不去。叫我看,若不是这数十年天灾,朝野上下不能这样齐心协力。太深奥的道理我也说不出来,你就说当年天灾未临之前,政局是不是很紧张?”

朱既彰:“是。”

“你看,天灾一临,大家也顾不上内斗,齐心协力以度难关。等这难关过去,就是再又得新斗起来,也没谁会自毁长城,毕竟费了这么多心去维护,自然能从中学会珍惜二字如何书写。”孟老爷才是那个真醉了的,他回来前就在工学院喝了酒,现在又喝第二轮,怎么可能不醉。

孟约:我爹不愧是大太阳。

孟老爷的为人处世哲学总是格外洒脱与从容,属于那种,即使身在深渊,也不囿于深渊,仍能领略到彩虹如何美好的人。

“世间苦难,苦哈哈的捱过去是过去,不当回事的过去也是过去,你是宁愿苦哈哈还是不当回事。人生世上,谁不要经点磨难,有些人被磨难压垮,有些人被磨难送上高峰,小孩儿,你要做后者啊!”孟老爷说完,彻底醉过去,不消片刻便是震天响的一呼噜声。

孟约:…

朱既彰看看孟老爷,再看孟约,由衷而言道:“令尊,大善。”

说完,朱既彰连灌几大碗米酒,紧跟孟老爷脚步地醉倒在桌上。孟约看一眼外边侍立着的侍卫,问:“怎么办,把你家殿下领回去还是留这里?”

侍卫可做不了晋王的主,既然晋王清醒着的时候没回去的意思,侍卫便循这意思,提议先找个地方给晋王浴汤,然后熬个醒酒汤,待会儿醒了再看晋王是走是留。这些自有管家负责,孟约只管安顿孟老爷,孟老爷醉得是真厉害,仆从们折腾他一圈,灌下醒酒汤都没睁眼。

倒是朱既彰喝完醒酒汤揉着额头,顶着一又红通通的眼睛来找孟约辞行:“趁晚上还有一班蒸汽机车,我回南京去。阿孟姐替我向孟副院长道一声谢,来日再相逢,我再请孟副院长饮酒。”

“行,殿下一路顺风。”

“愿我们人生路,都一样顺风顺水。”朱既彰含笑说完,带着侍卫离去。

深夜的灯火掩映在柳丝中,少年疾步匆匆走入春夜的凉风里,向着他人生的使命一步步走去。大明的天空,就是被无数这样的星子点亮的,所以玄玄其曜,湛湛其明。

“夜色真美。”有无数人如明星,将整个时代的天空都照亮。

“年年。”柳丝中驶来马,王醴便在马上,迎着因晚风拂面的柳丝翻身下马而来。

“师兄,你回来了。”孟约惊喜不已,还以为要几天呢,不想回来的这样及时,在她满心感慨的时候,在她正想有个人说说心里话的时候。

“嗯,我回来了。”王醴用眼睛描摹着他的小甜甜,“此刻,年年的眼里为何有星辰?”

“啊?”

孟约:虽然气氛很浪漫,但是恕我无法想象,人的眼睛里有星辰会是什么样,一般这种只是情感上的比喻而已,不可能真有人眼里攒着星辰的。

“很开心?”

“这倒是。”

王醴:看来小甜甜真的很想我,一刻也离不开我,看到我回来,眼里闪着泪花,所以看起来眼里像是有星辰藏于其中。

唔,这样的话,晚上用哪张春宫图呢?

孟约:然而,师兄,今天晚上我想和你谈人生,谈理想,谈家,谈国,谈国民。

洗漱毕,欲吃掉小甜甜的王醴:…

“夜已深,年年,我们还是做点别的罢。”

“可是我就想谈这些,不想做别的。”

王醴:我的小甜甜真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好好好,谈谈谈。”

如此良夜,竟浪费在谈人生上,真是…

太不解风情!

第二五八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晋王提前回京,宣庆帝派来约束晋王的王室宗亲自然也又转回。

两天后,孟约接到南京来信,宣庆帝和萧皇后给她写的,信中字字句句充满感激。帝后二人都做好一辈子带个熊孩子的心,没想到这孩子自己忽然就悟了,这次回京用洗心革面来形容晋王都略嫌不够,用萧皇后的话来说,跟换了个人一样。

至此,孟约就觉得,熊…晋王殿下,以后不会同她有什么来往了。毕竟,人家是要在宪政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估计以后都会很忙。于是,把这些都丢开,跑到工学院去骚扰她最爱的土著科学狂人们。

夏天到了,人家想要冰淇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