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婵:要是不愿嫁,不喜欢,早就想辞儿拒绝完了好吗,哪会等到现在!

后来,梁婵问孟量:当年我跟一根豆芽菜似的,你到底看上我哪儿了,居然一见倾心?

孟量:我也不知道,反正人群之中一眼就看到了你,并在看到的那一刻便明白过来,就是你了。

求亲是成功了,不过道阻且长啊!

经这一番折腾,梁婵也才十五,孟量想娶她,少说还得三年。十八岁这前,梁家是不可能许她出嫁的,她自己也想在闺中多待几年,多享受一下爹妈宠爱,哥哥捧上天的温馨亲情。

至于爱情,以后自有一生慢慢体味,自然不着急、

孟量:可是我急啊!

#这就是我和我家女神太太的故事#

#我家女神太太是不是超可爱#

#我家女神太太根本不是豆芽菜,超美的好吗#

2.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哪怕梁老爷梁总辉并着梁太太都不愿意把贴心暖心的闺女嫁出门,梁婵还是在他们不知觉间,长到十八。孟量是恨不能早点把她娶回家,天天往家里跑,不是送这就是送那,他倒是聪明不多说定婚期的事,但天天来家里晃悠,还是闹得全家上下看孟量都很不是顺眼。

梁太太本来还挺喜欢女婿的,可现在一看,闺女立马就要被这小子拐走,还一嫁就是那么远的地方,梁太太也不乐意了:“早知道就不该找个跟衡臣一样天远地远的,太远了就不是嫁女儿,是卖女儿,卖出去后连个好赖都山长水远关照不上。”

孟量:这…山长水远我也没办法,大不了以后结婚了,我和阿婵常回来,这样不就可以了嘛!

孟量也没胆说“一开始你们就知道我家住得远”这样的话,万一惹恼岳母,他还能不能娶到阿婵就真要成问题了。

孟量只敢一个劲保证会对梁婵好,会一辈子一心一意,每年带梁婵回娘家住至少三个月。用各种话哄得岳母开心,还得默默的,悄然无声地攻略岳父和大舅子,真不是他满肚子黑水,而是他但凡动静大点,目的明显一点,岳父和大舅子都会当场炸掉。

为娶梁婵,孟量真是感受到了什么叫“与人斗其乐无穷”,刚开始是真有点烦,天天得费磨。不过,越到后来他越发现,比起生意上遇到的那些难缠的家伙,他岳父和大舅子简直是已经拿他当自家人看待,至少岳父和大舅子为难完他,饭不会少他的,门还让他进。

有时候设身处地想想,他要有个闺女,细心爱宠到十几岁,猛来个混蛋小子,要把她闺女拐到千八百里外去,他也会心如刀绞,恨不得弄死准女婿。想到这,之前有想过将来要生个软软闺女的想法忽然就没有了,完全没有了,还是生个儿子,随便嫁出去还是娶进来都省心。

儿子嘛,摔摔打打长大了,扔出门去让他自己闯天下就行,又不是闺女,哪儿来那么多宠爱,那么多温柔以待!

经过长时间攻略,孟量和梁婵终于定下婚期,开始过聘礼备嫁妆。

梁婵:哎呀妈呀,总算不用再当夹心饼干啦。

待到出嫁时,梁婵看着哭得跟祖传宝贝被人明抢走一样的父母兄长,差点就想说不嫁了。但孟量一脸担心也挺让她难受的,这是她给的安全感不够,让孟量心里不踏实啊!

事实上,梁婵是想太多,孟量是觉得目前在梁婵心里,自己还比不过处了十几年的岳家人而已。对这,孟量信心不知道多足,只要娶回家,一天一天下水磨工夫,就不信没有自己在梁婵心里强过任何人的一天。

婚后,梁婵不可避免地问及孟量“你想要儿子还是想要女儿”,孟量一点也不迟疑,立马就答“要儿子”,梁婵:…

“阿婵,你是不知道,看你出嫁时,岳父多伤心我就知道,将来我要有女儿,估计只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想嫁女儿,所以我们还是生儿子吧,儿子只要不在外边浪得忘了回家的路就行。”

梁婵:好吧,这个理由也可以的。

然而,一经怀胎生下来的就是个闺女呀!

孟量抱着软软的小包袱,一边欣喜若狂,一边忧心忡忡,小小一团的小家伙,把他给生生弄得快要灵魂分裂。说不要女儿的人,大概是设想过,小小一团的闺女有多招人爱,爱到他现在想到将来会有个少年郎把他女儿领走,他就…也想原地炸掉。

这或许也可以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梁婵:这也可以叫抢人闺女者,人恒抢之。

生下闺女后,看孟量对小家伙宠爱非常,恨不能倾尽所有,梁婵都有点犯嘀咕:孟衡诚以后该不会只爱闺女,看不着我了吧?

事实上,并不是,孟量眼里,梁婵依然最重要,绝对排在闺女面前。直到小家伙满百日,孟量才给小家伙娶好名字,大名孟约,小名嘛…因为出生在大年三十这天,小名便作年年。

年年是个普通的小婴儿,该哭哭,该睡睡,不会格外乖巧,也并没有特别闹腾。有时候吃得好,有时候给什么都拒绝,偶尔会有点小毛病,一犯小毛病就特别娇,会“嘤嘤”地没眼泪哭,不理她过会儿她会停,理她她气顺了也会停。

仆妇说年年已经算是好带的,梁婵也觉得她的小家伙很好很可爱,尤其是吐泡泡的时候,她觉得她趴小床边能看一辈子。年年说话有点迟,到一岁半才会喊人,其他的倒都还好。

年年的声音特别软,像嫩嫩的花朵一样,娇娇软软喊“爹”的时候,孟量是真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捧到她面前来。天天抱着年年不是问“闺女你想要什么”,就是“年年,这个你喜不喜欢”,对傻爹来说,闺女想要的他就必需递到闺女面前,闺女喜欢的就要立马奉上。

梁婵:我家老孟心里装着谁时,表达好感的方法真是没新意啊…不行,这得好好调|教,表达好感嘛,就得花样百出啊。

一件东西,得到一次是欢喜,得到两次也会喜欢,三次四次五次…百八十次时,就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怎么又来”。这玩意儿就得花样翻新,一万次也不重样,才能回回都叫人喜笑开颜。

孟量:忽然一下子就发现,婚姻生活稍微有点不大友好了。

“上次阿婵不是还很喜欢映锦楼的首饰吗,难道这回他们工不好,或者料下得不足?”

梁婵:其实喜欢还是很喜欢的,就是…如果能不和上回送的东西重样就更喜欢啦。

“我首饰匣都满了,没地儿装,下回给我买别的什么吧。”

孟量:哦,首饰匣装不下的话,咱直接弄间屋子装啊,绝对装得下。

半拉月后,收到一间修缮一新的,专门用来放首饰的屋子的梁婵:我是不是不该对他要求这么高?其实首饰我也很喜欢啊!

“阿婵,以后买首饰就有地方装了…这样的话,还得再弄间屋子装衣服,装零零碎碎的东西。”

梁婵:好吧好吧,你很棒,我们还是来鼓励教育吧。

3.有余粮、有闲钱

梁婵发现,对孟量来说,不管是鼓励教育还是其他什么教育方式都不管用,其实还是得直接跟他讲,让他自己领悟到,倒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时间缓慢得让人能急得跳脚。光就送礼物这事儿,孟量就整整领悟两年才悟出来,然后可劲儿花样翻新地送各种各样礼物,把他能想到的送个遍后,悄然从里边挑出来她最喜欢的种类,各式各样倒腾着不重样地送。

这还是孟量收礼物从来没收过重样的前提条件下,才发现的事件,梁婵真的有点心累。决定以后不要搞什么教育了,直接明明白白地摆到他面前来,跟他说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告诉他,如果不知道别人喜欢什么,就直接开口问。

弯弯绕绕的使不来,直来直去也一样能成,很有些人就爱直爽利落不做作的清流嘛!

但等到她想往直了教,孟量又往弯弯绕绕城钻,通过送礼物这件事,孟量玩起了举一反三。

梁婵:我还能怎么办呢,只好任他自由生长啦,不知道别人教起郎君来,是不是也有这么闹心。

“阿婵,不瞒你说,自打十几岁出书院,从爹妈手里接过家业,接过家计,我也没仔细想过,生意到底该怎么做。这么些年,也都是依样画葫芦,照着我爹的路子去做,我爹是从我祖父那里学来的,也没问过是不是一代一代都这么传。经阿婵教导,我忽发现,生意或许并不需要照着父辈祖辈的路子走,得琢磨自己的路子。甭管这路子是走歪,还是真正走到阳关大道上,都值得尝试一下,不走一走自己的路,怎么知道走不通呢,是吧?”

梁婵:是的。

“我郎君真是好聪明哦。”先夸一句,然后再来说走什么路,走什么风格的事。

孟量:果然,我认真仔细考虑问题,阿婵会开心,还会声音软软地夸我…

“我也不知道怎么做生意,但是有些事应该是共通的,我们一起琢磨一起参详。”找几个经典的成功案例,孟量不是脑子不好使,把经典安全一说,孟量肯定自己能分析出来,诚然梁婵也不会做生意,但是穿越后家里是做生意的,穿越前家里父母也是做生意的,耳濡目染…咳,总看过几本成功人士传记嘛。

孟量:谨受教。

孟量原本就是个读书胚子,只是他自己不爱读书科举而已,分析经典成功案例这种事,他不要太拿手。也不用梁婵举太多例子,他就自己去观察身边那些生意做得大的人,都怎么做人,怎么做事的,观察完回来,他还作笔记。梁婵说要一起琢磨一起参详,他也不落下梁婵,作完笔记和梁婵说一遍,看笔记,交流心得。

梁婵:“我现在知道为什么郎君上学时成绩好,招师长喜爱啦。”

孟量:又夸我,总夸我,我女神太太大概是太爱我啦!

“用郎君这份心,做什么事不能成呢。”

孟量:开心!满足!

梁婵总算总结出经验来,比起鼓励式教育,孟量更适合赞美式教育,还得是带着爱的赞美。赞美完,她怎么赞美的,他就怎么发展,简直像是她赞美过后,他才知道他哪哪都很棒,而且总会有新的更棒的地方被挖掘出来。

待年年长到两岁,梁婵才第一次去乡下田庄,刚成亲时天天在家腻歪都不够,哪有工作上外边玩耍去,后来生年年,又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小家伙身上。对田庄,梁婵也并没有太多期待,因为梁家也有,乡下田庄常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间一畦畦菜蔬,还会有种着荷叶的渔塘。

乡下的菜蔬也并不会格外好吃,因为这时节,就是大片大片种菜,也没有农药化肥呀。当然,乡下的菜蔬还是会更新鲜一些,毕竟要卖的菜,拿到市上来,不可能是当天鲜采的,多半是头天先采摘好,放盆里也好,桶里也好,盆里桶里留半指水,上边还得浇点水,这样菜才能保持原样到第二天。这样吸饱了水的菜固然好看新鲜,但其实口感会不如现摘现吃的,不过孟家的菜素是庄子上送来,因而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孟家的田庄,较之梁家的要显得更具北方特色一些,春天才刚开始,这会儿农人们正往地里种玉米,种土豆还有许我按说明朝不该有的食材。梁婵对此已经非常淡定,呃,准确地说,她并不是很了解这些农作物到底是本国产土著品种,还是其他大陆引进来的品种。

梁婵也很快发现,田庄上的农人,虽然日子过得下去,但还是紧巴巴的,很难有所积蓄,遇上什么事怕只有听天由命的份。要搁以前,梁婵肯定轻轻敲边鼓,现在么…

“衡诚,咱们田庄的佃户要上缴多少收成?”

“五成。”

说到租子,孟家田庄其实不能说高,时下盛行的就是五成租,出产较丰的得交六成,贫瘠一点的减到四成,这不是绝对的,还得看主家怎么理事待人。以前梁家的田庄了也是五成,但田庄上的佃户日子都过得挺富余宽敞,江南地到底是鱼米之乡,收成可能比孟家这里的田庄要好一些。

“阿婵是觉得高了吗?”

“并不高,但是衡诚,你说人一生辛劳到底是为什么?”

孟量:我还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啊!

“过好日子吧。”

“如果只有你过好日子,身边跟着你办事的人,日子都过得不怎么样,你觉得这样的好日子能长久吗?”

孟量:细想想,不能。

“我琢磨琢磨。”孟量做为东家,已经算个不错的,遇灾年荒年,还会依他爹留下的旧例减租,实在紧张,会减得很低。委实没办法时,他还会上外边帮忙买种子,让大家能维持下去,但也仅仅只是维持下去…

但是梁婵说得对,一个人过得好算什么好,周围人可都过得不好,可不很打眼么。先贤说过,不患贫患不均,啧…不说让大家日子过得一样好,至少得让跟着孟家干活的人都过得还成吧;也不必说什么大富大贵,至少得有余粮、有闲钱吧!

#我女神太太心超好#

4.买东西一时爽,看账单泪两行

自打孟量打开天灵盖,就一通百通,不仅是田庄佃户,织坊布坊的工人,家里的仆从,连带着常去光顾的小摊小贩都跟着受益。孟量最大的发现是——他是土豪,哪怕不算很豪的,但略微大方一点的底气还是有的,所以其实让大家都过好一点,对他而言或许成本并不高。

不过…还是得努力挣钱,他们的小“黏黏”一天天长大,得攒下金山银山,才能够小姑娘爱怎么打扮自己怎么打扮自己呀,才够让闺女买东西时不用问价钱,只要考虑喜欢不喜欢啊!为这个目标,孟量奔走在一发不可收拾地发家致富当更大土豪的路上。

至于为什么要攒金山银山才够…

孟量看着账上的开销,给女神太太买东西一时爽,看账单泪两行,不是后悔不该买,而是深感自己其实还很贫穷!

梁婵:所以说,生个女儿还是有作用的,从小就一直在激励她爹要努力努力努力,毕竟家里有俩“败家娘们”。

随着孟量生意越做直大,外出的日子渐渐多起来,梁婵从没有引门站成望夫石的情怀。孟量离家,她就在家钻研好吃的,琢磨怎么更加美美美,天晴气好可以邀上邻近的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带着孩子郊外游玩,她可不是那种会把自己活成闺中怨妇的人。

孟量能放心外出,也正是因为知道梁婵能把自己安排好,当然,即使是知道,孟量也依然每每外出时,都归心似箭。从不是梁婵离不开他,是他离不开梁婵…嗯,还有他家小“黏黏”。

小家伙现在四岁了,正是话多的时候,随便往哪里扯着人,甭管年龄大年龄小,她能跟人家唠小半天。孟家上下,从看门的到洒扫做饭的,都被她“撩”过。上外边玩耍就更不得了,那么多人,一人说一句都能满足她一天的谈兴。

“别人的裙子上都绣花,为什么你要绣猫呢?”

“我喜欢猫呀,你觉得它可爱吗?”

“可爱,那我要是喜欢我妈,可以把我妈绣裙子上吗?”

小伙伴一脸懵:妈快来,这话我不知道怎么答。

孟小约没得到答案,一转脸又“撩”别人去了:“你在画什么?”

“我们家的新房子,可漂亮了,有池塘还种了荷花。”

孟小约:“我们家没有池塘,我也想要池塘种荷花,我喜欢吃荷叶饭。”

说完跑走,到梁婵那里要种荷花的池塘,完全不顾小伙伴一颗想炫耀的心无处安放。

梁婵:“好好好,回头就给你挖,就种在你院子门外。”

“为什么不能种院子里呢?”

“院子里有水的话冬天会很冷,我家小年年怕冷呀,所以当然不能放到院子里。”

孟小约:“噢,妈,我想要一条绣蝴蝶的裙子。”

刚才小伙伴没有答她的话,孟小约就依照她妈说过的“沉默就是否认”的说法,自动当作小伙伴给了否定答案。既然不能绣第一喜欢的妈,绣第二喜欢的蝴蝶也可以。

嗯?你问爹?

爹和妈并例第一喜欢,妈不能绣,爹肯定也不能啊,我怎么会落下我爹呢,我超爱他的。

经由小年年的小臭美,梁婵琢磨画起图稿来,她记得现代有个同寝室的小姐妹爱穿汉服,其中就有一条叫百蝶裙的,是大大小小的蝴蝶织在一条裙子上,虽然小姐妹穿的是机织的,但机器能织出来的,现在的工匠应该也能织出来。那是梁婵头一次觉得,许多花色凑一起,也能不俗得让人不忍心多看。

梁婵穿越后,上过蒙学,学过画画,虽然画画水平不值一提,但打个图稿还是勉强可以的。到时候再和织坊的工匠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织得出来,孟家的透花绫可是独一份,好好经营必能够到更大的市场上去竞争竞争。

画好百蝶裙的面料样稿,梁婵拿去给工匠,她头回打织布花稿,有点忐忑。工匠拿着琢磨半天,拿着图稿到架子前,先把线挑好,然后再坐下来织。一边织,工匠一边皱眉沉思,有时候还会调整一下。

织出来约半寸时,梁婵就看出来,工匠不仅织出来了,而且织得比她的织花图稿还更漂亮,工匠皱眉沉思,大概就是在思索图案怎么调整才好看。古代的工匠果然个个大手,她这么灵风画风,工匠都能织出美得令人惊叹的面料来。

三天后,工匠交给梁婵一整卷布,顺道问她,这花样能不能继续织,没准会挺好卖。梁婵本来只想满足闺女,不想还有这意外惊喜,自是连连点头。至于销路,这却不愁,面料是真的非常漂亮,裙子做好穿出去,光是土豪圈里就能消化不少,再到辐射周边时,卖个千把上万卷应该不成问题——做裙子最费料!

裙子做好,她一条,小黏黏一条,小黏黏一看到立马就“哇”地一声,抱着不撒手说要现在就穿。母女俩穿出去一亮相,立时就有人来问:“阿婵画的图稿啊,成成成,必需捧场,我明儿就上你家铺子买个百八十卷去。”

“不忙,说才开始织这花样子,想必不多,留点给我们。”

“正是,我家闺女眼馋着呢,恨不得把眼光钉在年年裙子上。”

“阿婵有此天赋可不要浪费,这花样子新鲜少见,像年年她们这么大点的小闺女,就喜欢花呀蝶呀的,阿婵以后还需恒加努力。”

待到孟量回来,织坊已经接下了几千匹布料的订单,还不时有人找过来送上新订单。工匠还告诉他,照这样下去,得买新织机招工人才行,不然忙不过来。

孟量:我女神太太真是样样行,图稿画得好,生意经也念得好。

“爹,你回来了呀,有没有想我,有没有想妈,在外面有没有吃好饭?”

孟量:哎哟我的闺女真甜暖贴心。

“有有有,都有,年年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

“有啊,饭好吃,吃好多好多。”孟小约对家里厨娘的手艺可捧场啦。

“不但吃好多好多,还天天问我找辞夸袁娘子,自打她能和我们一起吃饭了,她心里最紧要的就不是你我,是袁娘子。”

孟量:怎么可能。

#孟小约:为什么不可能,没听过有奶便是娘吗#

5.幸福快乐一辈子

小黏黏五岁才肯去读蒙学,蒙学对女孩子的入学年龄要求并不那么严苛,鹿邑县这边,五六岁去读蒙学的女童多得是。

到小黏黏上学,孟量有了和天下家长一样的担忧——我闺女在学校会不会被同窗欺负,课业对她来说会不会很难,她要是和同窗处不来怎么办,在师长那里不得青眼怎么办…种种问题把孟量弄得都想自己办一所蒙学,让他的小黏黏能够像待在家里一样舒舒服服。

对着这样的傻爹,梁婵还能说什么,只能一边宽慰有那么一点新生入学综合症的小黏黏,一边还得宽慰小年年的爹:“你闺女你不清楚吗,她不欺负人家已经很好了,谁能欺负到她头上来。至于和同窗处不来,都是相熟的小姑娘小郎君,往日里处得好好的,怎么可能一入学反倒处不好。能和同窗处好,不打不闹,学习态度端正,不必成绩多好,师长就能喜爱。年年嘴多甜呐,只要她娇娇喊一声,谁也能对她先有三分喜爱。”

孟量:我还是觉得得给蒙学弄点什么,不然不放心!

蒙学那边,对这样的家长,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流程,捐什么都欢迎啊,但要仅仅只是担心孩子入学后的各种问题,大可不必。凡入学,一视同仁,甭管男女,也甭管是成绩好赖,更不论家境穷富,蒙学都一样培养。

孟量:我还是不信,我强烈要求捐点什么。

蒙学:好的,爱捐什么捐什么,反正孟老爷不差钱。

蒙学只是忽略了孟老爷的朋友圈,一众土豪们有的家里有和孟小约一同入学的孩子,也有早就已经入学的和没入学的,一看孟老爷捐捐捐,大家忽然觉得好像打开了天灵盖一样…然后你捐我也捐,我捐大家一起捐。

蒙学:把学校安在土豪聚居的地方就是这点不好,家长们习惯拿钱开路,真是种沉重又甜蜜的负担啊!

等到小黏黏入学,由于嘴甜长得符合主流审美,家里又有个穿越妈,天天打扮得特别时新,不管老师还是同窗都特别喜欢她。她又向来特大方,有什么从不掖着,最喜欢和大家一块换装,一块吃家里的好吃的,隔三岔五袁娘子做一匣子美食,她能从出门开始一溜送到进教室,从街坊邻居送到看门大爷和蒙学同窗老师,有时候还会送给脸熟的路人,哪怕她都不知道人家叫什么,一路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哥哥姐姐糊过去就对了。

孟量:“小东西还挺像我爹,跟街边的新近才来卖鱼的都能瞬间熟,有话讲,能唠上三天三夜不带停顿。”

“这才好,大大方方,爽爽朗朗的,跟谁都处得来,到了外边才能大部分人都爱护她关照她。”梁婵觉得自家姑娘这样最好,小黏黏这辈子物质上应该不会差什么,再能广交游,又有几知心好友,死铁闺中好友,那这辈子物质精神都能足。日后再寻个得宜的郎君,能好好待她,想来能是无忧无虑一世安乐。

“倒也是。”

小黏黏上蒙学后,梁婵就在家中好生琢磨织花图稿,她虽不是专业学美术的,但穿越后在蒙学学过,哪怕水平不成,审美是没问题的。现代元素也有些是很可以用到古代来,并且为人追捧的,比如各种可爱的织花小图样,小熊呀,小兔子呀,小猪猫小狗之类的,她暂时走不了高大上的,可以从萌系开始。

别说,萌系很受欢迎,谁家没有几个好想用全天下最可爱的东西装扮的小孩儿,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做这些,梁婵做得非常顺手。

待到小黏黏蒙学读第二年时,孟家布坊在已经牢牢霸占了学龄蒙童用料的独一份好市场——感谢太祖的专利法案,不然就是有独一份的好市场,也会存在山寨逼死原创的可能性。

站稳了一个市场,梁婵就开始盯着少女们的市场,谁还不是小公举呢,谁还能没有点少女心呢。记得当年看电影《灰姑娘》,那裙子美得把男生们的少女心都给挖掘出来了,男生们看完电影特羡慕女生可以穿裙子呐——那是梁婵头一回觉得,噢,原来每个男生心里其实也有个小公举。

少女心是需要粉嫩明亮颜色来衬托的,当然,偶尔也需要一些独特的梦幻的颜色和点缀,说到少女心…有什么比得蕾丝呢!

孟家布坊的烧花面料,完全可以做出蕾丝的效果来,除了烧花面料,梁婵还肖想过蕾丝,不过当前的纺织条件,实在很难做到,无奈之下,梁婵只能放弃这个极具少女心的面料。除了少女,不是还有少男,真心想做这市场,多花费点心思,好好沉进去,没有钻研不出来的。

她钻研,孟量四处开商路,不说金山银山,孟量叫闺女买东西只考虑喜欢不喜欢,不用考虑价钱的愿望倒是已经初步达成。毕竟小黏黏还小,买东西的时候一般只能看到吃的,至于穿的…家里卖布的,什么好的新鲜的穿的不是紧着她先来,可以说在物质上,小黏黏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这样就不会被哪个少年随便送点东西就骗走了啊,很好,我闺女就该这样,别管等闲不等闲的东西,都打动不了她。”

梁婵: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后,少女在前边买买买,傻爹在后边好好好的情形,傻爹不仅会好好好,还会说一车怎么够使,再来一车才能的挑选的余地。

莫明地有点心疼未来女婿呢,至少得有大屋子啊,哪怕是不用花女婿的钱,女婿压力也挺大。有这么一个岳父,准体现不出他的好来,光是愁怎么在小黏黏那里卖好都够烦恼的。

唔,这样也好,危机感这种东西,可是好东西。

梁婵:我喜欢,小家伙幸福快乐一辈子,人生的调子轻快得没有一丝杂音。

#孟小约:好的,妈#

女神太太番外就到这里了,再写下去就要写女神太太离世的情形,这个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咳,下章就是女皇番外啦~

简单写一点,然后完结,月底开新坑~~

番外:女皇陛下

朱载章在她大哥踏踏实实当皇帝的时候,对皇位真没什么想法,开开心心做女王公就好啦,满世界浪难道不好吗,谁想被困在南京城里,想出个城都被好多双眼睛盯着。

没奈何,她哥当皇帝的第十年,重病一场,再当皇帝劳心劳力,恐怕以后寿数就很成问题,只能满世界赏山玩水轻轻闲闲的才能长命百岁。朱载宽这混帐哥哥,一听皇位要落到他头上,二话不说悄没声息地就跑了,跑了,跑了…

她爹和妈赶紧回来,一个处理政务,一个处理宫务,好容易把事都理顺,一个问题啪唧扔在所有人面前——谁来继承大统?她哥的儿子才两岁半,刚学会爬树掏鸟窝,不能指望那小东西能当皇帝。她混帐二哥就跑没影,一副他就是死在外边,也不回来当皇帝的架势。

她爹:“诶,载章啊,家国大任,看来是真的要交给你了。”

朱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