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斟酌着跟谢迟说:“你别急,也别…别跟谢逢计较,你一跟他计较他更紧张了。这事慢慢来,日久见人心。”

“日久见人心。”谢迟苦笑出声,“我们都认识多少年了?”

日子还不够久吗?

叶蝉的手指在他胸口一戳:“你登基了,现在不太一样嘛!你在摸索怎么做皇帝,他们在摸索如何跟新皇相处,大家都跟摸着石头过河似的,人心也得重新见一轮!”

谢迟沉吟起来,知道她这话有道理。

叶蝉仰了仰头,又说:“还有,对于谢逢,我觉得…你可以给他派个差事?让他立立功?”

谢迟叹息摇头:“我哪敢给他派差事?万一哪里出点岔子,他非得跪到紫宸殿外谢罪不可。你是没看到,他现下真跟当年不一样了,整个人小心得不得了,生怕我再给他安个罪名似的。”

谢逢被他逼着喝酒时都一直很守礼,不想喝也不敢跟他硬顶,只是很局促地一再说“陛下,臣不能喝了”。

直到喝得烂醉,他才终于松下劲儿来。谢迟叹着气跟他说:“你是真不拿我当你哥了?”

谢逢趴在桌上神志不清地摇头:“哥,你别怪我。我是…我是不敢啊!”

——这让他怎么给他派差事?一议差事就更是实实在在的君臣之别了,谢逢更不敢把他当兄弟看了。

但叶蝉却说:“他跪到紫宸殿外谢罪,那你就扶他嘛!”她说着一喟,“我是觉得,谢逢这么紧张,跟那八年有关系,但也不全是那八年的事儿。你想想,他为什么这么怕你再安罪名给他?不就是因为他现在什么都没有,爵位随随便便就能拿掉吗?这样的日子让我去过,我也不安心,我也怕自己守不住!”

换言之,目下大多数宗亲都没什么功勋,爵位都是想废掉就能废掉的——但他们生于绮罗,不会随意担心这个。

谢逢则经历过了一次,继而对这一点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这种荣华富贵不堪一击,全看天子的喜怒。

在叶蝉看来,这和元显从前的不安是一样的。元显是幸与不幸全都握在他们做父母的手里,谢逢是身家性命全握在皇帝手里。不过元显还小,慢慢开解他还有用,谢逢这么大的人,就真得让他自己觉得安全了才行了。

叶蝉慢条斯理的说完,一抬眼皮,发现谢迟正定定地看着她。

“…不对吗?”她哑然道。

谢迟颔首叭地亲了她一口:“你可真机灵。”

“…”叶蝉却嫌弃起来,红着脸抹抹额头便颔首推他,“身上都是酒味,离我远点!夜里也别招惹我!”

谢迟哈哈一笑,撑身便下了榻:“不招惹你,我去侧殿睡。”

叶蝉稍松了口气。她真的怕他酒后乱…那什么一下,伤了孩子就糟了。

这一胎她盼了太久了啊!!!

第二天,谢迟照例起了个大早,盥洗更衣后进殿亲了亲还在熟睡的叶蝉,就如常上朝去了。

下了早朝后,他去陪太上皇下了会儿棋,也请教了一下关于兄弟情分的这个事儿,当然,省去了张子适不提。

太上皇听完一哂:“你会有这种困惑,我料到了。”

谢迟一怔,旋即哑笑:“是,您是过来人。”

“…那我还真不是过来人。”太上皇摇摇头,“我五岁当的太子,结交朋友时,大多数人已经拿我当半君看了,我没有过你这样和旁人推心置腹的时候。但我知道你重情重义,所以早便想过你会有不适应的地方,重情重义之人都容易如此。”

谢迟轻喟:“那父皇觉得如何是好?”

“若是让我说,随缘就好。一国之君操心的多,拥有的也多,这些事我是顾不上的。”但他没说完就笑了,“但你肯定不乐意。”

谢迟无声地颔首。

太上皇就又说:“你想尽尽心,就按皇后说的办挺好——这我得说你两句,人心上的事,你可真不如她。”

“…”谢迟脸上一红,“那我就…派个差事给他?”

太上皇缓然点头道:“对臣子而言,没有什么比皇帝的重用更让人安心了。你把他用起来,他会明白你的意思。至于立功的方面,皇后说得对。”

——于是,到了第二天,被扣在紫宸殿查户部账簿的,多了个宝亲王谢逢。

谢逢直到见到叶正时都还云里雾里的:“国舅…”

叶正瞧见他也有点懵,拱了拱手:“宝亲王殿下。”

然后俩人心下都犯嘀咕,都奇怪查个账而已,陛下为什么交给他们两个?不是说他们不乐意,而是查账这种事,随便一个户部官员都能办,让他们一个亲王、一个国舅在这儿查,怎么想都有点怪啊?

陛下是有什么大事要办?所以信不过别人?

叶正琢磨着,先开口探起了谢逢的口风,问他你知不知道陛下到底有什么安排?

谢逢瞅瞅他:“我怎么会知道?”

叶正便说:“一众宗亲里,陛下待殿下最亲啊?”

“…那您还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呢。”谢逢道。

叶正:“…”

另一边,张子适在接到宜翁主府的请帖后,矛盾在三,到底还是去宜翁主府坐了坐。

然后就出现了对两个人而言都并不意外的尴尬。

他们已经太多年不见了,聊近况,不知从何处聊起;聊往昔,也不知还有什么可提。

所以在简单的寒暄之后,两个人就陷入了无比别扭无话可说。他们各自强找了几次话题,可都没能进行下去,最后就成了彻底的安静。

安静中,偶尔会有一方局促地喝茶,借着喝茶看一看对方,再在对方看过来时迅速地避开目光。

他们之所以还在硬撑,大约是因为一边并不想送客,另一边也并不想告辞。

这种情形持续了足足一刻,然后,似乎在那么一刹那里,他们忽地不约而同地适应了。

崔氏于是兀自笑了出来,张子适随之也笑。他们在笑声中相视一望,这次却是谁都没有避开。

无话可说又有什么要紧?他们现在至少可以面对面地坐着了。这在从前的那么多年里,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奢求。

崔氏于是十分的高兴,因为她看见他就高兴。

让她更加高兴一点儿的是,看他的神情,他大概也是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随机送60个红包,么么哒!

第179章 第 179 章

谢迟安排查账这事的时候, 没跟叶正和谢逢明说到底有多少要查,只是日日让户部把账簿送来, 所以叶正才会觉得赶紧忙完了好回家。

结果,二人这么一忙就忙到了七月底, 户部送来的账簿还是没见少。叶正就熬不住了,跟谢迟说想回家歇两天,谢迟当然答应。

本来也不是他死扣着人不让走的!

叶正一走,谢逢便也松了口气, 因为等到叶正回来, 他就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回去歇一歇了。虽则皇帝从没说过不让他回去, 可是这种事就怕比——叶正勤勤恳恳的日日留在紫宸殿忙着, 他张口说回家,是不是很不合适?

谢逢现下谨慎惯了, 而且这样也确实更加稳妥。

于是当天傍晚, 叶正就回了府。谢逢瞧了瞧时辰,觉得还早, 就又拿了一本账簿来看。看了没两页,有人在他肩头拍了拍, 谢逢扭脸一瞧,赶忙起身:“陛下。”

谢迟一哂:“兄长回去了,今天就不让膳房单独给你备膳了啊。”

“?”谢逢怔然,正心道那我饿一晚上?就听皇帝又续说:“一起去长秋宫用。”

“…”谢逢懵着,谢迟便先了一步往外走去。谢逢慌忙回神跟上,“…陛下。”

他忐忑道:“臣去后宫, 不合适吧?”

谢迟嗤笑了一声:“你嫂子你又不是没见过。再说,这不是跟我一起去吗?”

又没让你私会宫嫔!

谢逢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跟着谢迟一道往外走了。出了殿门,他想了想,又驻足道:“还是有一条规矩。”

谢逢神色一紧,不由自主的摒了呼吸。谢迟沉然道:“我们一家子平日里都很随性。你若是一言不合就谢恩,弄得大家都尴尬又或是吓着孩子,我可揍你。”

“…”谢逢心情复杂,瓮声道,“哦…”

片刻之后,二人到了长秋宫。叶蝉一个多时辰前听说了谢迟打算拉谢逢一起过来用膳的事,但孩子们不知道。于是乍然看到谢逢的时候,孩子们都有点意外,边是打量他边是一揖:“四叔叔好。”

谢迟笑笑,随口说让他们跟四叔玩去。再定睛一瞧,就换做了他意外:“阿宜怎么在?”

谢宜朝他福了福身,不太好意思地闷头吐舌头。叶蝉笑道:“父皇今天精神不太好,阿宜晌午进宫后就一直在身边陪着,还说晚上也留在那边。我想着嫂嫂的身份不太方便,就让嫂嫂先回去了,让阿宜先过来用完膳再去父皇那儿。”

小姑娘可真贴心!

谢迟一壁赞许地摸着谢宜的额头,一壁期待地看了看叶蝉的小腹。叶蝉和他视线一触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因为今天听说谢宜这么懂事的时候,她也是这么想的!

等到宫人布好膳,一家子落座后,谢迟一看元晖坐到了谢逢身边,就知道这顿饭是用不着他操心了!

元晖平日里都很乖,比晚几个时辰出生的元晨听话多了,但就是人来疯。尤其是在见到像谢逢这样不太熟但又关系还不错的人时,他会变得很好客,恨不得跟人家黏在一起。

是以谢逢刚拿起筷子,就见一个红烧鸡翅送了过来:“四叔叔吃这个!”元晖道。

元晖是小辈,而且在六岁,谢逢再怎么样也犯不着对他都紧张。再加上谢迟刚才的“威胁”,谢逢便只随口道了声“谢谢啊”,就把鸡翅夹起来吃了。

但鸡翅还没啃完,元晖就又夹了两片酱鸭送到他碟子里。

元晋抬眼间正好看见这一幕,噗地笑出来:“五弟,你让四叔叔慢慢吃啦!”

元晖还不服气:“我也没催他呀!”

谢逢:“…”他忙着啃鸡翅一时没能腾出嘴开口。

等到用完膳,元晖又一脸兴奋地拉着谢逢出去散步消食去了。谢逢其实不想去,他想万一碰上后宫嫔妃不太好,然而谢迟把刘双领差了出去,让他带人清道。

过了将近三刻工夫叔侄俩才回来。谢逢被小孩子这么一闹到底放松了不少,元晖抱着他的胳膊说晚上想跟他一起睡,他便笑道:“这样问你父皇行不行了。”

小孩子表达喜欢一个人的方式,就是“我想跟你一起睡”“我的玩具给你玩”“我有好吃的分给你吃”。谢迟听言一笑,招手把元晖叫到了跟前。

“这么喜欢四叔叔?”

元晖重重点头:“嗯!”

谢迟便道:“那你可以跟四叔叔睡,以后你如果想出宫玩,也可以去找他。他是父皇的弟弟,你跟他待着,父皇放心。”

他这话显然意有所指,叶蝉听言笑了笑,垂眸未言。谢逢不禁有些动容:“皇兄…”

谢迟又摸摸元晖的头:“去吧,跟你四叔一起去紫宸殿。别睡得太晚,明天还要读书呢。”

“好!”元晖应下来,朝父皇母后一揖,就跑过去拉着谢逢的手走了。谢宜正好跟他们一道出去,因为太上皇住的地方离紫宸殿不远,一起走比较热闹!

他们离开后,另几个孩子很快也都各自回去休息了。谢迟舒着气坐到罗汉床上,搂了搂叶蝉:“都还不错,不容易。”

是啊,真不容易!

叶蝉噙着笑一叹:“我想跟你商量个事。”

谢迟微怔:“什么事?你说。”

“等咱们这个孩子降生…”她摸着小腹,斟酌道,“借着这个喜事,你封谢宜做公主好不好?不是为她,是为父皇。长公主们给父皇生的外孙、外孙女到底不算在宗室中,加封也高不到哪儿去,父皇也就她这么一个亲孙女可以宠一宠了。”

而且,她的父亲再怎么不济,她也还是太上皇的亲孙女、已故太孙的亲妹妹。

谢迟点头:“应该的。等咱们的女儿降生,就让礼部一起挑吉日拟封号,两个都封公主。”

就这样,时间一转又过了年关,叶蝉屈指数算,大概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每天都过得很激动。

另一边,叶正和谢逢也终于查完了账。直到户部不再送账本时他们才回过味来,自己这大半年里翻完了大齐朝将近二百年的账簿,从太上皇时的一直翻到了世宗时期的。

查完之后,两个人依旧摸不清陛下到底用意何在,但又同样都有一个分明的感受——如今的宗亲们,可真烧钱啊!

大齐朝的宗亲爵位在世宗之前并不是世袭罔替,而是每传一代就降一等。世宗的儿子仁宗继位后,因为兄弟几个关系亲厚,仁宗就下了道旨,让侄子们承袭父位时不必降等。结果仁宗大概也是没料到,这个口子一开,后来也就不好变了,慢慢的就成了世袭罔替,亲王、郡王越来越多。

所以,在后面的这一百多年里,各地的赈灾粮款也好、军队的粮草开支也好,都是随着大局变化时高时低的。唯独宗亲们所需的钱款,一年比一年多。

这个钱,还不止每年要拨下去的俸禄,还有府邸修缮一类的款项。另外,侯府以上皆可以用宫女宦官,宫女宦官的月钱也都由宫里单算,又是好大的一笔。

至于钱不够花时找户部借钱就更别提了——这种借,是约定俗成的有借无还。

若朝中只有那么十几二十个亲王,那人人都借了不还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目下,几代下来,亲王郡王人数加起来逾三百,人人都借钱不还谁受得了啊?

是以现下在表面的太平盛世背后,国库是真的空,朝廷是真的穷。叶正和谢逢回去歇下来后甚至都因此做了噩梦,叶正梦见有一天突然起了战事,朝廷拿不出钱给前线。谢逢梦到的更可怕,他梦见大灾之后冤魂上门质问,怒斥他们这些宗亲吃尽了民脂民膏。

谢逢因此从梦中惊醒,出了一后背的冷汗。然后,他头一回主动和新君议起了自己看似“不该置喙”的事,他跟皇帝说:“皇兄,现下国库空虚是个隐患,得想法子给朝廷筹钱。”

谢迟听言一笑:“会的,我早就在想这个事了。”

谢逢却又道:“臣看完户部的账,觉得这爵位臣担得真不踏实。皇兄给臣这一脉降爵吧,能省一点是一点。”

对此,谢迟摇头,没做多言。

爵位是早晚要降的,但是他并不会只降谢逢这一脉。他要让所有宗亲都降,要恢复成世宗那时的规矩,不管这件事会遇到多少阻力,他都要办。

他亲眼见过佃户们衣不蔽体,见过他们为了赋税卖儿卖女。如果不是有这么多宗亲要养,朝廷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税的,他们的日子可以好上很多。

若说他是大齐朝的皇帝,他就必须顾及百姓们的死活;若说他是谢氏宗亲的皇帝,他也必须把这弊病根除掉,不能让大齐因此而一步步走到亡国的那一天。

但是这件事,他需要一个契机才好提起。一个合适的契机能令旁观者成为助力,让事情的难度小上一些。

是以这件事暂且继续按着不提。一月廿八,叶蝉照例在谢迟去上朝后才睡醒,早膳还没吃完,腹中忽地一痛。

先前的经验让她立刻知道:这是要生了!

长秋宫里便一下子忙了起来,宫女们匆匆将叶蝉扶进备做产房的侧殿,周志才则匆匆赶到前头去禀话。

宣政殿里正上着朝,刘双领遥遥一看周志才出现在殿外就猜到了是什么事,立刻上前压音禀话:“陛下,周志才在外头,许是长秋宫…”

然后,陛下扔下朝臣们就走了。刘双领不得不留在宣政殿里,苦哈哈地跟满朝文武解释:“各位大人先请回吧,皇后娘娘要生了…”

这一路,谢迟连口气儿都没敢喘。叶蝉上一回生产就特别凶险,他十分担心这回再出点事怎么办。虽然这回御医说胎像很好理应不会有问题吧,可上一次,赵景也说胎像挺好啊?谁知道到了生的时候冷不丁发现是个双生胎啊!

谢迟这么想着,浑身都在冒冷汗。迈过门槛时被门槛一绊,差点直挺挺地拍在地上。被宫人扶住后,旋即又继续往侧殿赶去。

侧殿里,叶蝉倒很冷静。她都生了三回了,其中还有一回是双生,现下她紧张不起来了。

于是整个殿里的宫人,就都在神情复杂地看着陛下瞎紧张:“小蝉,小蝉?”

而皇后娘娘,在一边使劲儿,一边从容不迫地哄陛下:“没事啊,我没事…”

到了下午,一声婴孩响亮的啼哭终于响彻了整个侧殿。

叶蝉疲惫地松了口气,面露微笑:终于又生完了…

谢迟抬手抹了把冷汗,赶紧让御医来给叶蝉搭脉。

殿外,几个焦灼等待的孩子也听到了哭声。元晋一马当先地揪住了刚从殿里退出来的周志才,可是紧张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元显走上前去,想问“是妹妹吗?”却又怂了。他想到先前两次都是等妹妹结果生下来还是弟弟,话在嘴边盘了半天,说出时还是变成了:“我母后和七弟怎么样?”

“…”周志才好生憋了一下笑,揖道,“殿下放心,皇后娘娘和小公主好着呢。屋里还在收拾,殿下先别急着进屋。”

什么?小公主?!

兄弟六个在一刹那里寂静无声,接着,惊喜的笑容在每个人脸上一分分绽开,然后就是欢呼雀跃:“我们有妹妹了!!!”

“我们有妹妹啦!!!”

一串皇子们终于有妹妹了,宫里终于又有了位公主。

谢迟给她定的名字是一个“妙”字。女子聪慧机敏曰妙,美好通透曰妙。

至于封号,礼部给宜翁主拟的封号是慧熙公主,谢迟就给自家女儿定了个敏熙公主。敏字是他先前在侯位、郡王位时都用过的字,给女儿沿用,算是一份祝福。

不过,在谢妙百日之前,谢迟都没叫过她的封号,也没叫过她的名字,天天一口一个“小小知了”。

于是在百日宴的前一晚,叶蝉终于对他声讨了起来:“明天的宴席上,你可不许提小小知了这个名字!”

“?”谢迟蹙眉,“这不挺可爱的吗?”

“可爱什么!”叶蝉抡起枕头拍他,“你这么叫,满朝都要知道你管我叫小知了了!”

不然哪来的小小知了?这还不一想就知道是从她这儿沿用的?!

“哈哈哈哈对对对,我给忘了!”谢迟边笑边把她抱住,笑够之后又亲她,“要不以后管她叫小知了,管你叫大知了?”

叶蝉:“…”她闷在他怀里眨眨眼,羽睫在他胸口刮了好几个来回,瓮声道,“我不,我还年轻呢,我还是小知了!”

谢迟扑哧一声。他就知道她肯定不答应,主要是大知了不太好听。

他噙着笑轻抚她的后背:“嗯,你还是小知了,你永远都是小知了。”

她永远都是他的小知了。他的小知了最可爱了,小小知了都得往后排排,不能跟她比!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们有小公举啦!!!

本章随机送100个红包,么么哒!!!

第180章 第 180 章

大约是养孩子会把时间占得格外满的缘故, 叶蝉觉得之后的几个月都过得格外快。

不知不觉的,小公主就会坐着了, 再过一阵子又会爬了。直至她开始咿咿呀呀晃晃悠悠的满屋子追着哥哥们跑时,叶蝉才猛地回神, 发现又过了一年。

如她所料,妙妙果然成了个特别缠哥哥们的小姑娘!

从她出生开始,六个哥哥就天天围在她床边转。到了会爬、会走的时候,她就更加不愿意跟哥哥们分开。最初她走路走得不熟时叶蝉还能把她哄住, 跟她说哥哥们住得远, 她不能去。但又过了小半年, 这小丫头屁颠屁颠走得利索了, 长秋宫就困不住她了。

于是,入秋后不久的一天, 小公主出现在了皇子们读书的尚书房门口。

六个皇子齐齐斜眼往门口看, 当老师的也下意识地看过去,继而一声轻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