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晨上朝时妙妙还没醒,然后他一直忙到这会儿,也没顾上去看她。

元显道:“我们也才刚读完书,还没去长秋宫。不过她应该没什么事,昨天御医看过后说是小伤,只是瞧着可怕。”

谢迟点点头:“那你们多哄哄她,她最喜欢你们几个哥哥。”

妙妙真是最喜欢这几个哥哥,尤其跟大哥亲。谢迟和叶蝉有时都有那么一点点嫉妒——他们难道没把她当块宝贝捧着吗?!

宫外,慧熙公主府在七月末时终于建好了。崔氏下了马车抬眼一瞧,好生惊了一惊。

废太子死后,太上皇给她和谢宜置的宅子在皇城之内。这回谢宜封了公主,皇城里没有合公主府规制的宅子,工部就在洛安城内择了一处风水上佳的老宅进行修整。

当时崔氏听说,朝廷太缺钱了,陛下在关于宗亲的事上,愈发不爱动户部的钱。给阿宜修府的钱款,是陛下拉了几个堂兄弟一起筹的,就为了帮户部省一省。

所以崔氏心里有了准备,觉得这公主府大概也就是凑合住一住。但也不打紧,平日跟她们母女走动的人也不多,没那么多可讲究的。

现下一瞧,这府邸却是气派得很,而且处处精致,一点都不“凑合”。

母女二人便入了府,小歇了两个时辰,宫女来禀说张大人求见。崔氏赶忙叫人把他请进来,自己也去了正厅。

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二人多多少少的也更熟悉了。他们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一边维持着分寸,一边又保留着情愫。

张子适到正厅后直接落了座,看了看四周,颔首笑问:“可还满意么?”

“都很好。”崔氏低头,抿了抿薄唇,“初时听工部说着宅子旧得很,修成这般,辛苦大人盯着了,多谢大人。”

当初陛下一说要给慧熙公主建府,张子适就担下了这差事。府邸修了一年多,张子适就在工部待了一年多,费了不少心。

他却浑不在意地一笑:“别谢我。到底是陛下不肯委屈公主,自己出了不少钱,几位亲王、世子也都个个被威逼利诱着出血。”

崔氏扑哧一声,张子适忽然凝视起她来,盯得她稍稍有点不自在。

“怎么了?”崔氏问。

张子适好似有些局促:“其实…”

他的目光垂到了地上:“其实这地方也是我选的,一是风水好,二是我…”

崔氏满目不解地望着他,他僵了好半晌,才又继续道:“街口的那套宅子,是我的。我们住得近,日后也好有个照应。”

他们都觉得,这辈子大抵也就这样了。

有些注定达不成,那有些事,他们也不能苟且去做。他们都是坦坦荡荡的人,都想清清白白地活着,做不到把脸面撕下来扔在地上。

所以,时常能见见面,便也很好了。他们可以一起喝茶,一起说说话,时常一下午就那么不知不觉地度过了。想来剩下的半辈子,也可以这么不知不觉地度过吧。

厅外,谢宜静静地在窗下听了会儿,就转身走了。思量了一会儿之后,她又跟身边的侍女说:“你一会儿告诉张大人,我想跟他一起用膳,问他愿不愿意!”

她很庆幸,自己才十一岁,还算个小孩子。这样有些母亲想说却不能说的话,她就能替母亲说了!

那些事情,母亲并没有跟她提过,她先前也不懂,但后来她自己摸索出来了一些。她发现自打这位张大人回了洛安之后,母亲笑着的时候就多了,而且那种笑容跟对着她笑时是不一样的。

那种笑,她先前只在皇婶脸上见过,皇婶看皇叔时总是那种神色。可皇叔皇婶又是夫妻,人人都说他们是真心相爱…谢宜是从这一点上,摸索到了母亲和张大人的感情。

其实,她很希望母亲能嫁给张大人。因为她已经渐渐的大了,大概再过几年就要嫁人,可是母亲只有她,她嫁人之后,母亲怎么办呢?

就连退了位的皇爷爷,都还有皇叔皇婶、有一群皇子陪着,现在又添了个小妙妙。母亲难道要在她离家之后自己过完后半生?那也太苦了。

但是,谢宜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废太子,那母亲改嫁…大概会很难。

她便想,那能让母亲和张大人多待一会儿,就多待一会儿吧。至少现在,他们是开心的。

宫中,妙妙又养了几天,脸上的淤青就退了,只剩额角还有点紫印儿。

她于是又活泼了起来,每天不是去找哥哥们玩儿,就是去御花园疯。太上皇还偏在这时送了她一只狮子,说是青团刚生下的,妙妙得了这个大玩具,每天都欢天喜地到处折腾。

那小狮子色泽比较浅,黄澄澄的,叶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炒蛋。妙妙发不出那个“炒”字,就每天声音清脆地管它叫:“蛋!”

她特别爱喂炒蛋吃东西。为了让它性子温顺,平日里喂它吃的都是熟肉。后来不知怎的,妙妙发现了肉是从小厨房端出来的,就日日带着它往小厨房跑。

久而久之,几个当哥哥也都清楚了,在殿里找不着妹妹,就去小厨房找!

这天元显再去找她时,隔得老远就看到她在小厨房的院子里跑来跑去。炒蛋跟着她跑跑跳跳,跑着跑着,却突然调头折向了另一边。

那边有什么,元显在外头就瞧不见了。待得迈过院门,他往那边一瞧,是个小宫女在廊下正拿着碗肉糜一类的东西喂炒蛋,边喂还边招呼妙妙:“公主快来,点心做好啦,趁热吃!”

妙妙一下子笑意满面,刚往那边跑了两步,又冷不丁地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大哥。

“咕咕!”妙妙暂且抛开了点心的诱惑,跑向了元显。那宫女赶忙跪地见礼,元显一把抱住妙妙,举步向她走去。

然后他不禁有点奇怪:“一会儿要用膳了,现在吃什么点心?”

“…”那宫女竟一下子心虚,轻吸了口凉气,一个字都不敢说。

元显又看向妙妙,妙妙懂什么?只一脸无辜地望着他。

最后,还是妙妙身边的乳母回的话,乳母道:“这姑娘做的牛乳糕好吃,公主前几天来时尝了一次,后来就总是想吃。”

乳母说到这儿,也不敢多说了。虽然能入公主口的东西必定要有人先试毒尝毒,但现下确实不是用点心的时辰。

元显锁眉想了想,跟妙妙说:“一会儿要吃饭了,你得好好吃饭。点心只能吃一块,好不好?”

“呜…”妙妙不太乐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元显又哄她说:“你好好吃饭,晚上用宵夜时就可以再吃两块。”

“好!”妙妙又高兴了,搂着大哥的脖子咯咯直笑。

那宫女连忙退回厨房里去端点心,皇长子说了公主只能吃一块,但她只端一块出来却不合适,仍旧得端规整好看的一整碟。

可她还是缺了个心眼儿,银匙只拿了一把。所以,她刚把点心搁到廊下,就让元显身边的宦官压着音骂了:“你倒是多拿把勺啊?!”

“啊…”那小宫女顿时不安,元显蹲在妙妙身侧摆了摆手:“不用了,我不吃。”

他说着不吃,妙妙却很乖巧地挖下了半块来喂给他,元显一哂,只好就着吃了。

这么一吃,他发现味道确实还不错?他这么大个人了,不爱吃甜的,也不太喜欢奶味的东西,觉得腻。但这点心吃着倒一点都不腻口,奶香虽然浓郁,口感却清清爽爽的。

元显吃完了这小半块后,觉得有点意犹未尽。略作踌躇,他站起身朝那小宫女笑道:“味道着实不错,只好劳姑娘再帮我拿把勺。”

“…”那宫女本来就紧张,一见他还真要吃,更觉得不安生了。于是她一双水眸怔怔地望了元显半晌都没做出反应,反倒把元显给看得不自在了。

“…那我自己去拿?”元显迟疑地说着,就要自己往里去。小宫女终于回过了神,赶忙转身抢着进去:“奴婢这就去拿!”

作者有话要说:

生日第一更~~

本章随机送60个红包,么么哒~

今天还有两更,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更~~

第182章 第 182 章

当天晚上, 妙妙为了宵夜能吃牛乳糕,用晚膳用得特别乖。乳母喂她吃什么她就吃什么, 哥哥们给她夹的菜她也都乖乖吃掉。

所以到了用宵夜的时辰,元显也没爽约, 专门吩咐身边的宦官去小厨房找那小宫女要点心去了。点心依旧是上了一整碟,乳母拿小碟子分走两块端给妙妙吃。元显想到母后也素来喜欢奶味的点心,就端给叶蝉也尝了尝。

叶蝉吃过后觉得,还不错吧。

——她这么多年都爱吃奶味足的点心, 不知吃过多少种了。现下想有那么一样两样让她觉得惊艳, 确实不太容易。

不过她跟元显说:“你要是爱吃, 就把人调到你们那边的小厨房去, 长秋宫这边不缺人手。”

要不是元显特意吩咐,小宫女做的东西, 估计都上不了她的桌。

但是元显道:“不用, 我们那儿也不缺人。这点心妙妙爱吃,人还是留在长秋宫吧。”

此事便就此作罢, 不过在叶蝉和元显这儿作了罢,可不等同于在旁人那儿也作罢。

几个被召进来的女官当天晚上回了屋就说起了这事儿, 主动提起这事的姑娘姓陈,今年十四岁,是余下的五人里最年长的一个。她从听到皇长子提起小厨房的宫女起心里就不安生,思来想去,终于忍不住了。

陈氏便道:“你们觉不觉得,小厨房那宫女, 心眼儿也太多了?”

她打听了,那宫女才十三,平日里也就打打下手,或者给宫人们做做点心。那她的点心怎么就入了公主的眼,又让皇子殿下吃着了呢?

陈氏这么一说,另外几个也都不禁蹙眉。

便有人接口道:“我也觉得这事儿不对呢!小厨房里宫女那么多,厨艺比她好的肯定也不少,怎么就她碰上皇长子了?”

陈氏冷笑:“咱不能再这么留着她了,不然,不知以后还要出多大的乱子。”

她这么说,自有一两个若有所思地点头。坐在妆台前的正卸珠钗的褚氏却转过脸,锁着秀眉道:“犯不着吧。万一当真只是碰上了呢?公主殿下近来总去小厨房给炒蛋找吃的,一来二去的,碰上也不稀奇呀!”

“就你缺心眼儿!”陈氏懒得多理她。褚氏今年十一,在陈氏眼里,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丫头。

陈氏拉着方才接话的那女官的手,又向众人道:“你们想想,就算照她的身份做不了皇子正妃,皇长子想纳个妾,那不是很简单?到时候难不难受啊!”

几人的神色一下都沉了。

她们的家世都不简单,要不然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大多数人的父辈,都是有妻也有妾的。于是正室所出的,多多少少见过点儿妾室受宠时母亲不快的样子,侧室所出的,则也清楚自己的生母让嫡母多不高兴。

几人便这样合计起了对策,陈氏不爱带褚氏说话,褚氏轻哼了一声,也懒得往前凑,就自己闷头睡觉去了。

第二天,几人照例起了个大早。

打从进宫以来,上午便都是她们学规矩的时候。宫里派了尚仪局的女官教她们,皇后娘娘有时会在旁边瞧着,免得她们吃太多苦。

下午时她们才会进殿去侍奉,做些端茶倒水之类的活,或者陪皇后娘娘说说话、做些女红,同时盼着皇子殿下过来问安。

但在上下午的事情之间,她们有足足一个半时辰可以歇着。这期间她们小睡一觉可以,随处走走也行,反正她们的身份比大多宫人高,嫔妃们也都知道她们的来历,不比担心冲撞了谁。

所以这一个半时辰,也刚好能做些别的事情。

陈氏便带着两个伙伴一起进了小厨房。小厨房里规矩严,但主要是放食材和烧菜的地方严,不太要紧的地方——比如放厨具的屋子,就没那么严格了。

反正所有碗碟筷子在用之前都还必须精细地洗一遍,有人跑到这屋下毒也白下。

陈氏悠哉哉地兜了一圈,找了一个能管管事但又位份不太高的宦官,跟他说:“你们这儿有个姓夏的宫女,今年十三岁。劳烦公公,一会儿让她收拾厨具去。”

那宦官一听,就知道这里头有事!

不过到底有什么事,他一点都不打算多问,也不打算多管。谁不知道这位日后会不会成了皇子妃啊?就算不会,宫里有头脸的女官想整治个小宫女,有什么的?

陈氏见他答应得痛快,便知此事一定能成。高高兴兴地塞了他两块银子,就转身走了。

当天晚上,妙妙吃完晚膳后闲的没事干,又带着炒蛋要往小厨房跑。

“蛋!”她一叫,卧在椅子上睡觉的炒蛋就跳了下来,屁颠屁颠地跟着小主人往外去。

彼时兄弟几个也正在殿外消食,元显一瞧妙妙往外跑,觉得天色太黑,生怕她再摔个跟头,便追过去把她抱了起来。

他把妙妙兜在怀里笑问:“这么晚了,还不好好歇着,往哪儿跑?”

妙妙咬咬嘴唇,清脆响亮地说了两个字:“吃,糕!”

哈?

元显联想能力有限,一时没明白,就看向了乳母。乳母笑道:“公主这是又想吃那牛乳糕了,想去小厨房。”

“小馋猫。”元显戳戳她的脸,“天都黑了,不去了。你要是想吃,大哥让人给你端来?”

妙妙皱眉,小手一指地上:“蛋!”

她还要喂炒蛋吃肉呢!

好吧好吧,那就去一趟,估计她就是想出去玩。

元显便无奈地抱着她往小厨房的方向去了。进了小厨房所在的院子,妙妙轻车熟路地找到宫人给炒蛋盛了肉糜,坐在石阶上端着小碗出来喂炒蛋。

元显也坐到了石阶上,笑吟吟地看着她喂。等她快喂完了,元显又朝身边候着的小厨房的宦官道:“她特别爱吃一个宫女做的牛乳糕,给她做些过来。”

“这…”那宦官的神情不由一僵,元显身边的人就皱眉了:“是个姓夏的宫女,给公主做了好几回了。愣着干什么?快去!”

那宦官擦了把冷汗,迟疑着硬了两身,赶忙退下去找人。在妙妙碗里的肉糜彻底喂完时,那宦官终于带着夏氏回来了,她福身时,元显下意识地抬眸扫了一眼,目光却就此一滞。

他皱了皱眉,站起来问她:“怎么了?挨打了?”

夏氏左颊上显然有几道指痕,眼睛也泛着红,是刚哭过的模样。

听元显问话,她不由自主地将头埋低了,呢喃道:“奴婢不小心打了碗…”

元显面露不快,睇了眼旁边那宦官:“宫里轻易不让打脸,叫你们管事的过来。”

那宦官打了个哆嗦就要去,夏氏忙道:“是、是江南刚贡进来的碗,所以管事的公公急了,才…”

“江南贡进来的碗又不差那一个。”元显说着还打算挥手让那宦官去叫人,夏氏快哭了:“一、一摞…”

“…”元显的神色一下子变得很复杂,他又看了夏氏一会儿,诚恳道,“你这就的确有点太毛手毛脚了。”

夏氏其实本来心里就委屈,不让皇长子找管事的,只是怕今后的日子更不好过。但眼下见他也说他毛手毛脚,她不由觉得更冤,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抬手抹了一把,道:“可是奴婢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碗就一摞摞地叠在那里,奴婢挪完一摞,后面那摞不知怎的就倒了。而、而且这活本来也不归奴婢的…”

十二三的姑娘,有委屈能忍着不哭则以,一哭就越哭越凶了。

夏氏不止是委屈,还害怕。因为类似这样的错误有个两回就要被赶出宫了,典籍上还会写个“因笨出宫”,多丢人啊!

元显长这么大也没碰着过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在面前哭,他只哄过自家小妹妹。所以他一时挺慌,可身边的宦官想呵斥夏氏,又被他下意识地拦住了。

他局促地咳了一声,很生疏地哄了起来:“你别哭啊…别哭!那个…”

他顺着夏氏的话想了想,问:“你是不是跟谁结过仇啊?”

如果夏氏说的是真的,那这件事情听起来真的很像她被人算计了!

然而夏氏抽噎着滞了滞,茫然抬头:“没有啊…”

她人缘可好了,从不跟人结仇。就连今天气急了打了她两巴掌的管事,平时其实都对她不错。

夏氏想不明白,也不想把这事闹大,便呢喃道:“多谢殿下关心,奴婢以后加小心就是了。”

你连自己得罪了谁都不知道,对方完全在暗处,你加小心有用吗?

元显好一阵腹诽,蹙着眉又睇了睇她,觉得她傻乎乎的。

他兀自琢磨了一会儿,夏氏在安静里觉得不自在,便福了福身:“奴婢给公主做点心去。”

元显一时没反应,夏氏就从他身边进了厨房。片刻后元显回神,提步也进了屋:“你叫什么名字?”

夏氏正调牛乳,听言微愣,垂首回道:“繁歌,夏繁歌。”

这名字真好听。

元显点点头:“好,我记住了。你别担心,我帮你。”

是以片刻之后,叶蝉冷不丁地听到元显求她帮忙,问她能不能把一个小厨房的宫女调到殿里做事。

——那一瞬间,叶蝉心底的坏笑和好奇都快忍不住了!

但她当然还是忍住了,她抬眸绷着脸打量了元显几眼,状似不解地问他:“小厨房的宫女,干嘛要调到殿里来?”

元显便将夏繁歌的事情说了。

叶蝉一听,哟呵,可以啊儿子,你还开始英雄救美了?

叶蝉当即便决定,这忙得帮!

她并不太担心那宫女会不会人不好。首先她长秋宫的宫女,有一个算一个,家世都是清白的。其次,品性这事她现下担心也没用,只能日久见人心,一时半会儿不好贸然判断。

既然这样,先遂了元显的心意也没什么大不了嘛。如若当真品性不好,日后总归能慢慢瞧出来,她相信到时元显也能做出对的选择!

叶蝉便立刻着了人去调夏氏过来。夏繁歌回屋刚歇下,听说之后差点吓疯。

她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被长秋宫上下尊称一声大姑姑的青釉,舌头直打结:“进进进进进…进殿侍奉?!”

她进宫四年了,从来没进过椒房殿的大门!

当日晚上,叶蝉兀自躺在床上品着元显这个傻小子春心萌动而不自知的模样乐了半天。谢迟看完奏章回到长秋宫,一揭床帐就见她喜滋滋的,顿时也被带得笑出来:“自己傻开心什么呢?”

叶蝉笑瞧瞧他:“快去盥洗,一会儿躺下慢慢说。”

还卖关子?谢迟嗤笑着走了,半晌后穿着寝衣再度揭帘,躺上床就问:“到底什么事啊?”

叶蝉笑意盈面地坐起来,竹筒倒豆子般就把元显的事情给说了。

“你是没瞧见,元显那副样子可太可爱了!一脸的担心,估计自己还没察觉!”

谢迟听得也笑,但又有些犹豫:“宫女啊…”

“我查了,清白人家,而且家人就在洛安。”叶蝉吁气道,“跟那几个姑娘比,门楣是低了点。不过我想着,还是元显喜欢最重要了,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人。”

一辈子如果要好好过,脾性相投是必须的。她当年的家世也没有多高,和宝亲王府的正妃胥氏、谢遇的正妃石氏比,那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可是如果把这两个人塞给谢迟,谢迟估计跟谁也不能好好过,只消说几句话便知不是一路人了。

所以,虽则叶蝉也认可门当户对的重要性,但在家世还说得过去的前提下,元显的喜欢,一定是比一味地挑高门楣更要紧!

谢迟也点了点头:“可以先瞧瞧看。元显若是真喜欢,就随他便是。”

而且元显如果真的喜欢,她就必须得是正妃。谢逢府里早年闹得那么难看,不就是因为他喜欢的那个是侧室,后来家里又给挑了个正妃入府?之后这一正一侧能在变故里摒弃前嫌,那是谢逢命好。

谢迟可不想让元显也这么糟心一场。而且,后头的几个弟弟也都拿元显当榜样呢,元显婚后的夫妻和睦十分要紧。

“人在你这儿,你也帮元显多看看吧。”他道。

叶蝉点头:“自然,我一定…”话没说完,忽闻门声吱呀一响。她下意识地噤住声往殿门口看去,透过床帐的纱帘,见刘双领疾步进了殿。

“陛下。”刘双领在床边躬身,谢迟也看过去,刘双领道,“御令卫方才来禀,说诏狱那边…出了点事,有人在饭菜里头下毒。”

这听起来不像个大事,也不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