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想着这人,雄赳赳气昂昂的,看起来,是在她走了之后在京师这段日子里都过得不错。

说起来,尹国堂怎么可能过得不好呢?对,那次由于急于抓她,差点铸成了大错之后,尹国堂是收起了声势,好久都不敢动作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李敏的帮助,洗清了一身委屈的傅仲平,是在京师里得了势头,大摇大摆了起来。

尹国堂的低调,趁得提督府抬起了头。

直到李敏走了以后,傅仲平自个儿忘恩负义,终究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再不敢在皇帝面前虚张声势了。也算是活该。提督府的人,总算是稍微收起了势头。

表面上看来,顺天府与提督府,在这段日子是都突然间变低调了起来。都变得低调,照理来说是继续相安无事才对的。

不过,李敏知道,两个府衙各自为政许久,根本是不相为谋。

尹国堂这会儿带来的兵,当然都是顺天府自己的。

见她只有一个人在,最多身边多了个老眼昏花的老头子,尹国堂端的十足气势进了药堂里站到她面前,说:“臣参见王妃。”

只能说这江山易改人的本性却是难移。老鼠终究是老鼠。老虎终究是老虎。

李敏嘴角慢慢地勾了下,道:“尹大人别来无恙,看来气色不错。是冬天进补了吧。”

尹国堂因她这话,那瞬间迟疑了下,刚才进来时那副飞扬跋扈样瞬间消失的无言无踪了。谁不知道李大夫是神机妙算之人,尤其是在人的病面前。

心头某处跟着像是乱撞的小鹿一样,尹国堂说:“王妃真爱说笑。这个冬天滋补的事情——”

“冬天,是滋补的季节。怎么,尹大人没有随波逐流吗?”

当然不可能没有。都到他这个年纪了,官也做到这么大了,家产有了,地位有了,身份有了,老婆孩子都有了,怎么可以说,不顾身体的保养。要是突然间身体不行暴毙了,不能及时享乐,这不是人一辈子最亏本的事儿吗?

尹国堂低声说:“王妃说的是。王妃都是神医,不可不知道冬天要进补的事。”

话说到这儿,尹国堂其实也不知道李敏突然提这话是做什么,总觉得诡异到了极点。可以的话,与李敏对过一次以后,他是不想再面对如此高深莫测的女人了。但是,他到这里来,终究是皇帝交代的差事,不能不做。

“王妃,请——”尹国堂道。

“去哪儿?”李敏也是爽快,反正,他们爷孙俩赤手空拳的,怎么可能打得过他们一群带矛带刀的兵。

尹国堂说:“皇上说了,说王爷和王妃有可能回府,因此让人帮着收拾了护国公府。”

原来是让她回护国公府去。想想,要她是皇帝的话,肯定也是这样安排的。只有做到这样,好像护国公和皇帝之间,她和皇帝之间,都什么事情没有发生过的话,天下人,都才好像看不清这个雾里看花,一切骚乱随之都得安定下来。

李敏带着爷爷李老,上了尹国堂带来的马车。

小翠趁此刚要跑,被尹国堂抓了回来,送到车上。

可想而知,皇帝的用意是,让她爷爷救回来的这两个孩子跟着他们。

李老在马车上的时候,眼睛看看坐在自己对面的孙女一声不发的,那躲在马车角落里的小翠更是像缩头乌龟一样,整个惊魂未定的姿态。

多可怜的孩子,但是,皇帝舍得利用。

可怕的男人。

李老这会儿都不得不佩服个五体投地。电视里的皇帝算什么,要亲身体会,亲眼目睹,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马车行驶到了护国公府。护国公府里的人,早在他们夫妇俩离京那会儿,都迁移走了。逃的逃,跑的跑。

现在余留下来的,应该和李老太太住的老宅一样,只剩下个空壳子。或许是他们想的太天真了。护国公府,自然是和李老太太的老宅不一样的。

皇帝想把事情当作没有发生过,怎么可能让护国公府变成一个鬼宅。在他们夫妇不在的时候,照样有人每天定时在这里清理宅院,种植花草。

护国公府大门前的雪,一早就有人清扫的干干净净的。

李敏坐着马车抵达的时候,只见护国公府门前悬挂的大匾,为开国皇帝所赐,与她第一次到这里看见的那会儿一模一样,牌匾上的金字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金光闪闪。

一群府里干活的丫鬟婆子小厮,全跑了出来,排列成两行队伍,仿佛迎接她这个女主子归来似的排场。见到她,齐声跪拜:“奴才拜见王妃。”

到底是有很多的不同。最大的不同是,这些人,她一个都不认识。所以,根本谈不上回家的感觉。说是进了一个鸟笼子的感觉还差不多。

李老跟在孙女后面下车,不忘回头招呼瑟缩的小翠:“下来吧,没有人能吃了你。”

众奴才们听到李老的话,目光唰一下,落到八九岁的女童身上,各式各样的目光都有。

小翠宛如一只任人宰割的兔子,从马车上下来以后,马上又藏到了李老身后。

李敏回头见到这幕场景,只是默默地把目光收了回去,接着,对这些人一声不用做的,径直进了屋里。

皇帝知道她住哪个屋,还是给她安排了那个屋子住。但是,皇帝之前肯定不知道她带了个爷爷回来,因此,李老住哪儿,皇帝暂时没有安排。

李敏顺势,当然是把爷爷请到自己院子里和自己一块住了,方便彼此照料对方。毕竟,现在这个诺大的宅子里,只有他们两个相依为命。

进了孙女的屋子,李老一抬头,能看见墙上悬挂的陋室铭。孙女的字迹,李老一眼都能分辨出来,说:“这个字,写得好,心境好。”

那会儿,和自己老公未见面,心里想的都是桃花源地,世外的清闲日子,生活过的简朴一些也没有关系,哪里想到,有这样一天,物是人非。

这屋子里的摆设,却都是没有变的,一如,她离开之前的那一刻。充分说明了,皇帝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等待他们回来。

老皇帝到底是老谋深算许多。

李敏指了从自己身上脱下的一双鞋子,让小翠拿着去洗干净上面的污渍。这样的活儿,可以让小翠干上半天了,同时答应这个丫头,会把她哥哥带来。

那些被皇帝指来的下人们,当然是很想用心在她面前讨好她,这可能也是皇帝的命令,否则,以谁都知道的,她很有可能一瞬间变成阶下囚的身份来说,是谁会想讨好她呢。

几个婆子互相挤兑着,端着茶进到她花厅里。

李敏对着她们没有说话,只是眼睛轻轻掠过窗外。

小李子带着大牛过来了。

一群婆子只得退出了屋外。

“如今本妃身边没有什么人,也只有你可以用了。所以,这府里的大小事儿,暂且都由你来做主。人都由你来分配和指挥。你以前都做过药堂的掌柜,在人事管理方面,本妃认为于你而言,应该是不难的。”李敏对他说着。

“奴才谢过主子的赏识。”小李子说,看来没有辜负她所望,愿意临危受命。

对于这个八爷的人,李敏心里向来知道分寸,但是,不得不说,这人用得熟了,反而难以提起太大的戒心。李敏一边心烦意乱,一边却也知道,暂时身边真没有人可以依靠。不同于以往哪次都好,如今,她身旁一个丈夫给她留下来的人,或是她自己的人,都没有。

可想而知她此刻是落到了毕生最艰难的处境。但是,如果她的人真在这儿,或是她老公的人在这儿,无疑,只是在她心头更添上一抹烦乱罢了。

想想那个老皇帝,连利用孩子来博取她爷爷的怜悯心这招都用得出来,怎会不使劲蹂躏她身边的人。

那些人不再也好。

李敏呼吸一口气,紧接冷静思绪对小李子继续吩咐:“本妃的祖父年纪大了,虽然身体还行,但是,毕竟老人家的身子骨,不比年轻人。”

“奴才都明白,王妃祖父的屋子,每天奴才会亲自过去打理。”小李子说到这儿,眼珠转悠一圈,小声问她说,“不知道主子是想怎么安排这两个人?”

哪两个?当然是小翠和大牛这对皇帝特意安排的棋子了。

既然知道这对孩子是被用来做什么的,照小李子的看法,不如直接扔到柴房里锁起来,不饿着,不冻着,但是,反正就让这两人这样呆着,哪儿都去不了,看皇帝怎么办。

李敏想的却是,自己身边根本没有人。看那小翠,手脚算是灵活,不如留在自己身边,好过被迫用那些皇帝安排的丫鬟婆子们。那些人,年纪有了,心计也有了,反而让她坐立不安,需要二十四小时随时防备,这对于她这个孕妇的身心肯定不好。

想好了,李敏说:“这两个孩子,留我房内吧。”

小李子虽然对她这话一惊,但是,随之明白了她的想法。因此,只得回头赶紧先仔细教会这两孩子怎么做。

李老趁她和小李子说话的时候,是在这个王爷府里兜了一圈,回来屋里关起门的时候,私下对孙女说:“你古代老公的这个家,我初步看了下,是我们那一个小区面积差不多大。”

说明这个孙女婿真是超级富豪。

李敏告诉老人家,先给老人家压压惊,免得哪天老人家去到北燕看到更大的豪宅和大片的护国公私人土地,要被惊到中风了都有:“爷爷,这哪里算得了什么?爷爷只要想想,这个地方,不过是皇上送的,皇上随时要收回去的。我老公,不过是给皇上打工的。哪天,皇上一个不满意,收回去的时候,我老公可就是白给皇上打工的了。”

爷孙俩毕竟是一个血脉里出来的,孙女一句话,李老马上反应过来:“再好的房子,也是出租房。买不起房子,房子随时要被地主收回去,只能是打土豪,分天下了。”

一句一个调侃那个老皇帝,爷孙俩侃到这儿,李敏不得不问老人家几句实话:“爷爷,您今早上看见皇上的时候,真没有人认出来吗?”

“认,是认出来的。可他不认的时候,我哪敢认?到时候他问,你怎么知道的,我怎么答?”李老的用意很简单,必须在皇帝面前,把自己装成一个很愚蠢的人。

只有愚昧的人,才能让对方掉以轻心。

李敏轻轻地叹声气,知道爷爷宝刀未老。要说李老身上的弱点,八成和她是一样的,心疼自己人。

这点,皇帝也是老谋深算,早掐到他们爷孙俩命脉上了,这不,硬塞了两个孩子给他们带。

李老和孙女吧啦吧啦到这儿,问到孙女对两个孩子的安排,听说她要把两孩子留在屋里,李老也是老长时间不做声。过了会儿,说:“这种事儿,以后会越来越多吧。”

不敢欺骗祖父,李敏点点头。

李老眸子里闪过的那道光,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残忍,道:“皇上下一步,是想做什么?说是让你到宫里探望太后。可是,如果我没有记错,你说过,太后好像是因为输血反应已经不行了。”

“病人没有亲眼见到,我也不好怎么说。总得看了再说。”李敏这话是完全以大夫的口气说的。

李老摸了下下巴的胡茬,赞同她这个意思。

再说那李莹,回到三王爷府以后,一整晚都没有睡好。到了早上,朱璃比起往日,很显然是更早回来了,眼看天都未亮,屋子里的灯都亮着。

李莹爬起来,穿上衣服,到外面迎接他。

只听朱璃走来的时候,一路应该是听到府里派出去外面的探子回报:“八爷府上,一晚上都没有动静的。十爷、三爷那边,都很安静。太子宫没有什么特别的消息出来。皇上的话,听说是一早喊了太医院的鲁大人进宫。”

皇帝叫鲁仲阳做什么?

万历爷的身体出了问题吗?

几个问题在朱璃和李莹的脑海里盘转着。

看到了站在屋檐下的李莹,朱璃皱了下眉头,走上台阶,说:“天气这么冷,到这屋外,是嫌里头太热了吗?”

李莹心里念着他这是关心她身子,屈膝道:“妾身得知三爷回来,所以心焦了些。”

“有事吗?”朱璃的视线,锐利地扫过她的脸上。

“三爷为何这么问?妾身是心系三爷,所以,晚上向来都睡不好,一有动静,就得起来了。”

“这么说,本王早回来了,反而是惊扰了王妃的休息。”

“肯定不是!”李莹道,嗓音不由提高了些。

朱璃终究是看到她隆起的肚子上,扶着她进了屋里。

两个人接着坐在了花厅里,一阵子功夫都没有话。

马维进来的时候,李莹仿佛被吓了一跳。她那犹如小兔子般受惊的神情,尽数收到朱璃眼底去了。

“三爷。”马维走到朱璃面前,看到李莹在的时候,似乎有些犹豫。

“什么事?”朱璃问,并没有马维的犹豫。

马维稍微压了下嗓音,道:“皇上出宫了,听说带了鲁大人到了一家药堂,接着,尹大人奉命,到了药堂,把人护送到了护国公府。”

一句话,让在场两个人同时一惊。

李莹来不及收拾脸上的表情,手里捏的帕子直坠落到了地上。

似乎,比起她来,朱璃的表情还好一些。

不,这本来应该是他受惊,然后她看到以后,责骂他的机会。她经常这么做的。追究他对于以前的种种感情瓜葛。对他挖苦至极。说是她爱他的缘故也好,可真没有哪个男人能受得了的。

再说他是三爷,三皇子,哪个皇子家里不是多少个老婆的。她李莹凭什么本事可以独占他?他想再有多少女人都行。

以前,还觉得她人挺可爱的,挺明智的,挺理智的一个女人。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被妒忌冲昏了脑袋的女子,平庸至极。

相比她,李敏虽然也不接受这种一夫多妻制,但是,李敏端得起放得起,自己说走就可以走,完全不靠男子的那股底气,才真正把男子给征服了。李莹能做的,唯一能做到的,只是和那些满大街的女子一样,死抓住男人不放,和着男人一块死的趋势。

想到这里,朱璃闷着吃口茶,同时,锋利的眸光在李莹脸上扫视着。

她这个反应不对!

明显不对。

李莹喘了几口气,浑身的冷汗都冒出来了,仿佛身体陷入了泥塘一样,随时被死神拉入了地府里,抽身不得。

马维刚才说的话什么意思?

李敏被皇帝发现了,被皇帝抓了?

那么,岂不是说,皇帝早知道李敏回到京师里了。如此一来,她之前会李敏的事儿皇帝知道不知道。要是皇帝知道了,知道了她想帮李敏跑,皇帝会不会拿她怎么样。

太可怕了,这是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

李莹的脑袋里都是懵的,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要是李敏再来个坏心思,把她供出来。不,她死活都不能让李敏栽赃成功。

“这么说,隶王妃是回来了吗?”朱璃边说这话,眼角不留痕迹地扫过身旁李莹的脸。

马维顺着他的话,说:“如今探子回来的消息,好像是这样的,没有错。”

“如果隶王妃回来的话,应该许多人都知道了。”朱璃道,眼角再瞟过李莹脸上那末藏不住的惊慌。

马维接到他的示意,把屋里所有人都遣散了出去,自己也出去之后,关上了屋门。

朱璃站起身,在李莹面前踱了几步。

李莹低着头,纠结手指:“三爷?三爷有什么话要单独和妾身说的?”

“你昨晚去哪儿了?”

“妾身哪儿都没有去,一心一意在屋里守着三爷回来。”

“你这是要逼本王把绿柳她们悬挂在树枝上打吗?”

李莹一惊,抬起头,两只圆瞪的杏眸子看着他,声音里,却怯怯道:“三爷,这是为何?”

“说实话。”朱璃猛地顿住脚,目光仿佛在她装无辜的脸上割着,是恨不得把她的脸皮当场撕了似的。

李莹咬着嘴唇,道:“是,昨晚妾身得知二姐回来了,所以,匆匆忙忙去见了二姐。”

没有想到是真的。朱璃猛然吸口大气。

感觉到他怒气要发,李莹两只手抓住他袍角,凄厉地喊道:“这怨不得我,怨不得我!三爷,你想想,我为何去找她?!”

“本王也很想知道,你何时何刻,才能收起你那颗满是肮脏的容不得其他人存在的心!”

“那都是因为莹儿只爱三爷一个!”

爱?!

“莹儿为了三爷,可以去死的。三爷为何不信莹儿这话?!”李莹歇斯底里叫了一通之后,两道泪水忽然决堤而下,低头,抚摸起自己隆起的肚子。

朱璃看见她这个动作以后,很显然是受惊到了。其实,只要仔细想,以她那恨李敏早恨到不得了的程度,怎么可能帮李敏做任何事。唯一能让她暂时在李敏面前委曲求全的缘故,只有一个。

“三爷只要想想,那晚上,莹儿冒着大雪到皇宫里去见大姐最后一面。可是,华小主终究没法扛过那一关。”李莹一声哽咽,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朱璃良久之后,才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呼吸似的,呼出了一口长气。接着,转身。

“三爷——”李莹一惊,抓住他袍子不放手。

朱璃回头,看着她的眸光,俨然和刚才那满腔愤怒已然不同了,说:“为了孩子,你都能委曲求全,本王,不能吗?”

李莹吸吸泪水,仿佛被他这话吓住,说:“可是,三爷这会儿去找我二姐,合适吗?皇上会误认为三爷对我二姐——”

“隶王妃如今是笼中之鸟,凭本王一己之力,能拗得过皇上吗?本王还没有眼瞎到这个地步。”说到这话的朱璃,眼睛又眯了眯。想着昨晚听说京师里都安安静静的那群人,八成,都是和他一样的想法。

李莹听他这口吻透露出了一丝冷酷,心头反而踏实了。

想必,李敏回来的消息,不会儿,应该都传遍京师了,是要传遍天下大江南北了。

皇宫里,一早,六宫里都听说皇帝召来了太医。一群妃子,都生怕皇帝是不是病了。现在万历爷年纪大了,身体有点风吹草动的话,都足以让所有人心惊胆颤的。

万历爷的孩子多。谁当皇帝,还不一样呢。

说到李华上回遗留下来的那个女儿,被万历爷赐名为回明公主的小主子,后来,没有被皇后收到春秀宫去。主要是,听说那之前皇后收的九公主脾气挺大的。万历爷到底生怕刚出生的孩子年纪太小,去到那儿以后,被九宫主欺负了去。

两个女儿,都是手心手背,万历爷到时候也不好维护谁。终究,万历爷把回明公主送到了景阳宫。

从此,淑妃多了个女儿。固然,这个小公主,貌似刚出生已经一点都不受人喜欢。比如,万历爷从来,从小公主出生以后,都没有看过这个回明公主一眼。

是人都知道是什么缘故,因为听说,小公主刚落地,太医把公主的眼皮子一扒,发现,这公主没有眼珠子的。

等于说,回明公主从出生起,眼睛是瞎的。

一个瞎子。

和李敏说的一样。

只要想到这儿,怎叫万历爷不心头恨得半死呢?

李敏如果知道,李华生了个瞎子,倒是肯定不会说是自己预料中的事。毕竟,眼疾这个东西虽有遗传,但是,就像李华遗传了王氏,是色盲,和瞎子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说会生个瞎子出来,李华产前的身体,据李敏所知的,倒是个很健康的人,只能说是,李华在怀孕的期间,恐怕是吃错了什么东西,导致产下了一个瞎子。这才是科学的大夫的推断。

回明公主送到淑妃这里来,固然这是不受皇帝喜欢的小公主,但是到底是皇家的亲身骨肉,其身上出现哪怕一点儿毛病都好,都能直接连累她这个承担抚育重任的养母。

小公主在月子里,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个身子。淑妃几乎是日夜未眠的,守在小孩子身边。是人看着都会说,淑妃这是比小公主的亲娘更甚更好的一个母亲。想那李华如果活着的话,不一定看见孩子这双眼睛后,会把这孩子恨到半死,因为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还不如让这孩子跟了淑妃好过。

昨晚上发生什么事,淑妃好像是都不知情的,只是一路守着小公主。

到了早上,皇帝回宫以后,上完早朝,突然朝她这里奔来了。淑妃才仿佛听说了李敏回京师的事。

万历爷踏进淑妃的屋子里,那是一惊,只见数日没到这景阳宫来,当然,他这都是为了避免撞见到那个瞎眼的孩子给心头添堵。没有想到,淑妃的房间变了不少。

淑妃以前屋里的摆设,全都是迎合他来摆的,比如桌上,必定摆有一盘香茗,知道他爱哪里的井水泡出来的好茶,必定备着。

文房四宝,随时放在他伸手可及的地方。因为他这人,偶尔喜欢吟诵几句诗,高兴的时候,会写下来,盖上皇帝的宝印。她也会随时把他写的东西,让工匠马上裱好,珍藏好,等他兴起时拿出来翻看。

博古架上,更有许多,他平常到宫外游玩的时候,给她带回里的小玩意儿。

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仿佛都被淑妃忽略了,不是说在这屋里不见了踪影,只是,都被挪动到屏风后面去了,仿佛是被放进陈旧室里遗落了一样。

万历爷眉头揪了揪,只见是一只孩子躺着的摇篮,取代了他最爱的那只贵妃榻,放在了屋里最暖和最舒适的位置上。

一个小娃躺在摇篮里头。

守护娃儿的两名宫女见到皇帝不打招呼突然来到,很显然被吓了一跳,跪了下来,说:“奴婢拜见皇上。”

“淑贵妃呢?”万历爷问。

那个年纪大点的宫女答:“淑贵妃去了内务府,说是给小主子找件好点的被子。”

小公主既然不受皇帝喜爱,内务府那种向来见风使舵的,当然,也不会给这个小公主太好的待遇。

淑妃心疼小公主,肯定是要给小公主用最好的。自己派出去内务府的人都没用时,淑妃只好亲自出马了。

万历爷肯定不知道这事儿。不过,想想内务府那个德行都是自己给惯出来的,也就没有话发。只觉得这个淑妃,和容妃那是太大相径庭了。

宠这么一个,是谁都知道不被他喜欢的孩子有什么用。

淑妃的脑子可以说是进水了。

皇帝有些气恼。走着走着,走到了摇篮边,倒是好像忘了自己之前对这个孩子很畏惧似的。这会儿不巧一看,发现,躺在床里的小娃,皮肤白净,嘴唇桃红,眉毛长得也好看,一只俏丽的小鼻子,更是惹人疼爱。

李华毕竟是个美女,再怎样,女儿长得不会丑得不能看不能见人。

万历爷心里这个一惊之后,仔细想来也是如此。

要不是这个孩子的眼睛有问题,确实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

屋外,淑妃回来了,看到皇帝突然出现在自己屋里,明显有些受惊,急急踏进屋里,说:“皇上要来臣妾这儿,怎么不叫王公公让人来说一声,臣妾这屋里,都没有收拾好。”

“嗯,朕都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万历爷说,没有在这屋里找地方坐。

淑妃听他口气里好像没有责备,瞳仁里转了圈光,道:“皇上是来看公主的,还是——”

“隶王妃回来了。让她来看看回明公主,你看如何?”

【248】小公主的病

“皇上,如果隶王妃来看看回明公主,是太好不过的事了。”淑妃微笑着说。

万历爷的眼在她脸上扫了扫:“怎么个好法?”

“回明公主的亲娘是华小主。华小主与隶王妃是姐妹。回明公主也算得上是隶王妃的外甥女。这姨妈过来看望外甥女,不是好事吗?”

“嗯,你这话说的没有错。朕却是差点忘了这回事儿。”

皇帝真有没有忘记,难说。

万历爷在摇篮里那个好像不会睁开眼睛的小娃上看了又看,接着,转过身,走出了屋子。

淑妃送他到了门口,站住了脚,目送皇帝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了景阳宫大门。

朱公公走了上来,询问:“娘娘,这——”

“公公您亲自走一趟吧。不是说隶王妃如今回到护国公府了吗?你去把隶王妃亲自接过来。”淑妃边说,边叹口气。

朱公公答应了声,转身出去。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敏和李老吃着饭,从宫里来的马车到了。李敏原以为是皇帝派人来,像押犯人一样把她押到福禄宫去,结果不是。来的人是景阳宫里的朱公公。

朱公公见到她,磕了脑袋,行了拜礼,说:“奴才奉皇上和淑妃娘娘的旨令,接隶王妃到宫里探望小主子。”

李敏一猜,知道是指李华的遗孤回明公主,问:“小主子如今如何了?”

“小主子如今,是在景阳宫里,由淑妃娘娘照顾着,未满月,刚出生二十二天。”朱公公说。

想这个皇帝不算灭绝人性,没有直接把孩子扔了。

父母再如何,孩子都算无辜。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什么事情都不知道都不懂呢。

李老不会放自己孙女一个人进宫。李敏也想,让爷爷先见识一下宫里什么环境也好。和朱公公说了这是自己的祖父一样略懂医术,解释了一番。

其实无需多做解说,朱公公消息灵通,必定都知道李老的事儿了。李老如果愿意跟来,朱公公知道皇帝八成更高兴。因此,李敏与李老一起坐上车,进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