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没过多久穿过神武门,来到了景阳宫。

淑妃站在景阳宫门口迎候来客。

这是李敏第二次到景阳宫里来,并不陌生。想着这位淑妃,如今从被遗弃的地方,到了受重视的位置,到这一刻,看来,皇帝对淑妃都很是放在心里的。

李敏上前一步,带着李老,冲淑妃行礼:“臣妾参见贵妃娘娘。”

“隶王妃身子不便,快快请起。”说完这话,淑妃甚至微笑着把手伸了出去,意思要给李敏扶着。

只有情感很好的人,在古代才有这样互相挽手的机会。

李敏当是不敢接过淑妃这只手,说:“娘娘,请进屋吧。”

淑妃眸光里好像黯然一闪,只好收起自己的手,但是,脸上似乎看不出太大的沮丧或是愤怒的情绪,嘴角微然勾着,说:“都说隶王妃有洁癖,可能只有王爷,可以挽王妃的手。”

李敏接着她这话:“是大夫都有洁癖。”

淑妃点点头,领着她进屋。

屋里的宫女们早都有条有理的,根本不需要淑妃特意吩咐的,把准备好的茶和点心端了上来。淑妃接着又说:“午饭的话,本宫今儿就任性一次,请隶王妃在这宫里陪本宫解闷了。”

听这话,貌似淑妃近来都是一个人吃饭的。

李敏觉得,在淑妃这里吃,和在护国公府里吃,其实也差不多,都是笼中之鸟,点头答应了下来。

淑妃看向坐在李敏旁边的李老,像是仔细地打量一番老人的容颜之后,说:“难怪皇上说王妃的这位祖父面善。”

怎么,李老长得真是很像某人吗?

李敏和李老一样疑问。

淑妃举起的帕子捂在嘴角边,像是掩饰笑意,说:“这位老先生的鼻子,和王妃的鼻子,不是很像吗?怪不得,隶王妃与这位老先生投缘,把其认为祖父了。”

原本,穿过来的时候,古代的李敏和现代的李敏就基本一模一样的。李老在现代,是现代李敏真正的祖父,所以,说与古代的李敏也长得像,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李老和李敏对此只能是面面相觑。

“回明公主在暖阁里,那里最暖和。小主子刚满二十二日,不宜吹风受寒。”淑妃解释着,为什么不让奶娘把小公主抱出来给李敏看。

李敏听这话就知道,淑妃倒是把这个不受人待见的孩子当成宝贝了,捧在手心里疼着。

难得淑妃居然有这样的性情。看来,这个女子,恐是把什么都看明白了。

李敏起身,李老也跟在她后面。两个人穿过隔开暖阁与花厅的棉帐。进到里面的房间,确实,比外头更暖和,而且,不是因为烧炭的暖和,只是单纯的,这个房间的位置更好,向阳。

暖和的太阳,把冬季的湿冷,全部晒的干干净净。

从窗户里射进来的阳光,一缕一缕的,好像金线似的,照在小娃身上,仿佛给小娃穿上金贵的锦衣。

靠到摇篮边去看的时候,李敏和李老同时心里头浮现的,大概与皇帝差不多。

淑妃看见他们的表情,似乎对于这种表情见多了习以为常了,说:“华小主,之前在宫里也是个精致的美人儿。小主子长得像娘亲。”

那是理所当然的。

李敏随之,按照以往的惯例,抓起小娃的手看了看手诊。

淑妃在旁边等着。

有李老在,李敏不忘回头和祖父商量几句。

淑妃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来来回回扫量。

李敏放下娃儿的手,检查完孩子的身体,尤其是眼睛。李老跟着看了下孩子的眼睛,说:“这,好像不对。”

不对,说的是,之前大家都在传的,说小公主一出生没有了眼珠子。

古代人对眼睛的识别,可以说,肯定没有现代人专门的眼科这样系统完整。比如说什么瞳仁、眼角膜之类的名词,在古代根本不见有。虽然古代也分有眼科,但是,是没有解剖学为基础的眼科。

所以,古代人,认为小公主没有眼珠子,实际上,怎么可能没有眼珠子。李敏和李老当初,一听这话儿就觉得奇怪。极少听说有婴儿出生以后直接没有了眼珠子的。不,根本好像就没有听说过。说是婴儿出生之后被人挖了眼珠子还有可能。

那么,为什么太医都说小公主没有了眼珠子呢。

只是因为,小公主看起来像是没有了眼珠子。翻起小公主的眼皮来看,小公主的瞳仁发白,因此,整个眼球看起来都是白的,这不就好像没有了眼珠子吗?

当然,在李敏、李老这样的现代大夫来看,这一看,马上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种病,在现代是专有名词的。

叫小儿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这个病,中医也有称呼,叫做银内障。不过,中医对此的认识,多在老年人。其实这个病,老年人发病多,并不奇怪。

宋代有一本专著叫做《秘传眼科龙本论》,对内障的病症分类整整分了二十三种之多。可见,古代人对其的研究是有的。

只是,小公主的这个白内障病,比较严重,应该是全内障,所以,才会整个眼球看起来都是白的。

淑妃听到李敏和李老说,说小公主只是出生就患有老年人常患的那种眼疾,一下子愣了,问:“不是眼珠子没了吗?”

“眼珠子怎么可能没了呢?”说着,李敏手把手,让淑妃按着小公主的眼皮,“这里头按下去都圆滚滚的,是一颗眼球,怎么可能没有了眼珠子?”

“那——”淑妃一方面惊喜,一方面则忧虑着,“不是没了眼珠子,能治吗?”

李敏和李老脸上,似乎同时出现了一丝为难的颜色。

能不能治?这个可就难说了。换到现代,肯定是能治的。但是,在古代,要做精细的眼科手术,没有设备,没有专门的眼科医生,基本等于零的机会。

李老对孙女摇摇头。

李敏在古代行医过来,一直也都是量力而为。眼科手术,不是她的专科,做坏了的话,直接等于把病人的眼球给伤了。到时候不是拯救病人的眼睛,是直接让病人的眼睛失明。

“臣妾不是无所不能的大夫,小公主这个病,臣妾即使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无能为力。”

听见李敏这话,淑妃好像早料到如此,并不责怪,说:“隶王妃已经尽了心力,回头,本宫会和皇上说明白的。皇上也是个明白人。只是,这个老人家才患上的病,为何,小公主能患上呢?”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有后天因素存在,即母亲在怀孕期间出了什么问题所导致的。李敏现在一时也不好判断,是不是李华的遗传因素在里面作怪。当然,淑妃问这个话,或许是为皇帝问的。李敏也就照直把有可能的原因都说了出来,让皇帝自己判断。

皇帝接下来想怎么做,是皇帝的事。

淑妃听完,也是没有话说,根本不会妄加评论,接着,看时辰差不多了,请他们两个移驾到花厅里吃饭。

在叫宫女摆饭的时候,外头传来声音,说是,春秀宫的主人过来了。

------题外话------

【250】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皇后娘娘来了。

春秀宫的主子居然赶着来这里,是做什么?

淑妃起身,毕竟是皇后娘娘,如今六宫里最大的主子了,当然要出门迎接了。

李敏尾随淑妃后面,抬脚迈出门槛。

前面可见着一行人进了景阳宫,四个人抬着一顶凤轿,后面,跟着的,有一顶小轿子。俨然,皇后娘娘不是一个人来的。

六宫之主端的态势不言而喻,雍荣华贵,红光万丈。

淑妃走到前面,领着众人屈膝等候。

凤轿停了下来。皇后孙氏身上裹着白色狐裘,走下轿子,目光缓缓地略过眼前迎接自己的人,没有说话。

一群人站在冷风里,屈着膝盖,肯定辛苦。

与此同时的是,后面跟随皇后而来的小轿子停下来以后,掀开轿帘走出来的是一个姑姑,姑姑手里抱着的,理所当然是被皇后抚养在膝下的九公主了。

一听这个九公主的名,如意如意的,和回明是天差地别。如意公主确实是,万历爷近来最宠的一个孩子。

九公主年纪还小,在姑姑手里捉着一只风车。风车用彩纸折叠出来的轮叶,被风一吹,像是要断了似的。但是,要说皇宫里这个工匠都是巧夺天工的,硬是把这个风车的轮叶设计成了一种像现代纸箱那么厚的程度,导致这呼啦呼啦的寒风一吹,不仅没有把其吹断吹皱了,照样轮叶飞转。

如意公主看起来,对这种玩具很喜欢,一边玩,一边用小嘴巴吹着。这小主子的一双眼睛,是像极了吴修容,眼形饱满微翘,眉叶修长,但是,其眼中的灵动,显然却与当下的孩子有那么一丁点儿不同。

只见九公主的目光在落到淑妃脸上时,开口说:“这是比皇后娘娘低一等的贵妃娘娘吗?”

当着皇后的面,当着淑妃的面,来说这个话,大概,只有童言无忌的孩子可以办到这样的无拘无束。

纵使如此,皇后轻斥一声,道:“公主不可如此没有礼仪。”

淑妃像是趁这个机会,认为皇后已经允许了她们大家起身,站直了膝盖说:“皇后娘娘,公主年纪小,大可不必过于严格。”

“自小不严格教导,宠溺过头,是对公主不负责任。”皇后说到这叹口气,“这孩子一些娇惯的脾气,大都是过于被人疼爱的缘故。”

这意思大概是指,九公主这个脾气可不是她娇惯的,要说是谁娇惯的?谁不知道,如意公主都在皇帝面前当面承认了,是自己亲母吴修容娇惯出来的。

吴修容现在人呢?听说,吴修容现在学了唐修容,成了墙头草,到淑妃这里讨好过淑妃。

这些人,要不是明白人,都还听不太懂。

要说后宫里如今皇后第一,淑妃第二,第一和第二之间,怎么可能不起矛盾,不起摩擦的。但是,如果真起了矛盾和摩擦,岂不是被大家都料中了,合了大家的心意,让这两人把自己变成乐子。这两人断然肯定不会这么做。

只见皇后突然勾起了嘴角,一反刚来之时端的那幅冷傲样,伸手一抓,抓住了淑妃的手,不由淑妃拒绝,一块执着淑妃的手进了屋里。

两个女子携手的场面,怎么看都是温馨和睦的一片。倘若皇帝亲临此地,看见大小老婆如此友爱,八成都要感动到泪流满面了。

皇宫里天天上演的戏码,比唱戏的更为精彩绝伦。

李敏不由想,刚才淑妃确实给她留了面子。要是淑妃硬是效仿皇后把她的手一抓,八成她一样逃不掉。做实和淑妃狼狈为奸了。

淑妃这没有强迫她,其实,谁不想和她李敏暂时狼狈为奸。哪怕她李敏现在犹如笼中之鸟,囚中困兽,是生是死还不得而知。可是,只看皇帝没有立马把她斩首了,说明,她尚且有可利用的机会。单凭这点,和她狼狈为奸都是好事的。淑妃没有硬是这样做,真的是,说是为她想,或许,也是为其他人谋想吧。

因为淑妃知道她脾气,逼她李大夫,没有好处,只会把她李敏逼反了。好比当年的太后一样。

皇后进了屋里,九公主随行,到了屋里之后,姑姑把九公主放在了地上。如意公主一边玩风车,一边小眼珠子则四处在这屋里浏览起来。

要说淑妃这屋里,由于经常招待的是万历爷,摆设的东西,当然都是好东西了,好多,还是万历爷亲赐的。

淑妃自己都忘了,皇后究竟有没有来过她宫里?貌似多年前,她没有病的时候,一样受宠的时候,孙氏好像都没有当上皇后。

那个时候,在六宫里,她已经是孑然一身的人了。因为她太受宠了,导致,六宫里哪个不会对她妒忌。加上她那会儿年轻,有的是升值的潜力。而不像如今年纪大了,生孩子都变成了不可能。那些人现在对她的妒忌心,明显降低了许多。知道她犹如明日黄花,离凋零的日子差不远了。

哪里像皇后,太子稳坐东宫,将来大好名山都是属于太子的。皇后未来是太后。

皇后与淑妃一起在花厅里的上位坐了下来。

宫女摆饭的时候,刚摆上筷子,见此,只好先歇下手。

皇后看着那大理石桌上,空空如也,嘴角一弯,像是流露出一点无奈:“是本宫来的不是时候。看来,本宫真是健忘,连什么时辰吃饭都给忘了。”

淑妃听这话,连忙起身答应:“臣妾恳请皇后娘娘赐座。”

皇后一听,帕子捂着嘴角像是笑意十足,满意十足:“本宫是未进午膳,倘若能在淑妃这儿吃一顿,只但望皇上不要责怪本宫。”

“皇上怎么会责怪皇后娘娘?”淑妃像是惊讶地问。

皇后对此,怀有深意对其一瞥,揭开宫女送来的茶盅盖子,闻了闻里头的叶香,说:“本宫那儿,都是太后的藏茶。皇上吃不惯。还是你这里好,是龙井,最合皇上的意思了。”

淑妃屈了膝盖道:“太后娘娘一直都是把皇后当作亲女儿一样。”

“所以,太后的藏茶给了本宫,倒没有给其他人,没有给你,是吗?”皇后随之一笑,好像根本不在意似的,“如今,照顾太后的人,却是你了。本宫,只能留在春秀宫里,每天吃斋念佛,希望太后早日康复,实在是用不上力啊——”

那欣叹的一声,意味深长。

高手相见,是真是假,假假真真,过招的时候,时而锋芒毕露,却一点不显矫情。当真是宫里的老大和老二。

本是会马上引起火药味的话儿,换做后宫里其它沉不住气的主子,早就兵戎相见,大打出手,或是结怨了伺机报复都有可能。可偏偏,在这眼前两个女子之间,这些话儿,却像是亲密人之间的谈笑,笑侃,戏谑,并无任何怨气可见。

真真是,不知情的人,都以为这两人之间是多好关系的人。可谓是,可能只有敌人最了解自己,这种高手的境界,只有高手能理解。只有这两名女子心里之间能心领神会。

其他人,在旁边看,除了喘息,调气,害怕被牵累于其中的恐惧以外,还能如何呢。

皇后说的,淑妃都听着,肯定半个字都不敢疏漏的。皇后说了,替太后没有吃斋念佛,一日不敢遗漏。没有照顾太后的人,尽管都如此了,她淑妃是皇帝指名照顾太后的人,更不敢说自己没有在这个时候吃斋。

淑妃屋里的人,定然也都是在宫里混了许久的老人了。不需淑妃亲自吩咐,自个儿赶紧跑去了御膳房换菜。想着这菜幸好都没有上桌呢,否则,淑妃这不孝的罪名肯定是被春秀宫当场捉脏,坐实了。

皇后不知道,会不会有些遗憾,没有当场捉到淑妃的罪证呢?皇后究竟来干什么的呢?

看皇后到了这里以后,和淑妃说话,谈笑而已,倒是把宫里这两日风风雨雨传诵中的红人,李敏他们爷孙俩,好像视而不见似的,变成了空气似的,看都没有看见一样,更何况是打招呼了。

这种城府极深的角色,是李老见了都想,怪不得人家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就是他,都到现在也看不穿皇后在想什么。不知道自己孙女又是怎么想的。

李敏垂手站立着,挺着大肚子。

皇后不赐座,她是不能坐的。淑妃更是不能越过皇后来做这个主。皇后这明显是有意晾着李敏,究竟皇后这么做是要给李敏下马威或是怎样,倒也不得而知。

要说这些长辈们都在各自应付彼此,努力过招的时候,却有那九公主如意这样占着年龄小可以耍萌无度的小主子,是在淑妃屋里肆无忌惮地玩耍了起来。

都说这淑妃屋里都是好东西了。有万历爷从各地给淑妃带来的,除了一些文雅的高端的书画和艺术品,也有部分各地古灵精怪的小玩意儿。

看着那博古架上一只可能是当地木匠精工巧做的水轮子,可以自动转的,在用石头雕铸成的假山假水里面不停地翻转着。

九公主看得目不转睛之余,没有开口伸出小手说“我要”,是直接让姑姑抱起了自己。那姑姑不知道究竟是不是知道九公主这个脾性,反正,小主子开了口,她也只能照做。

等姑姑把如意举高了以后,九公主当真是率性一枚,直接伸出小手去抓那只风水轮子。

说是水轮子,在古代,都是讲究风啊水的。这东西一看,有山有水,明显有风水这样的含义在。

淑妃身旁的人,当今被九公主这贸然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匆匆走到公主身旁说:“小主子,那儿有主子更喜欢的东西,要不要带奴婢带小主子过去看看?”

本来,如意这脾气也确实有些大,不听话的,要什么东西就说要哪个东西,否则,怎么敢在皇帝面前说不回自己亲娘那里,只要到皇后的春秀宫里去。

如意蹬着小腿使那个野性的时候,淑妃身边的人,都是心灵手巧的,赶紧拿出自己绣的一个香包,讨着公主喜欢。

皇后坐在那儿喝茶,像是什么都没有看见。

淑妃自然不能说话,只能额头顶着一层汗珠。

朱公公见状,走了进来,对九公主一个打千儿,说:“待奴才带小主子到外面放风筝,如何?”

“风筝?”如意两只小眼珠子一唬,说,“这样的天气,怎么放风筝?”

这孩子明显就是不好糊弄不好骗的。

朱公公说:“谁说不能?奴才就能。小主子要不亲眼看看,明儿说给十六爷听。”

十六爷是庄妃的儿子。庄妃是皇后的常客。九公主自从在春秀宫住下以后,好不了和十六爷见面打交道的日子。

宫里的公主皇子们,跟随自己的亲母养母,本就是各自为营的,几乎是各自养大的。除非皇帝有特别的指令,让他们在一起玩耍,否则,基本上都是彼此不见面的。导致宫里的幌子公主都是从小孤独的命。

所以,这个九公主和十六爷虽然年纪相差不小,但是,终究都是孩子,未长大的孩子,一块儿见了面,一会儿生两回熟的,逐渐的,也能一块儿玩耍了。

这十六爷脾气也是很大的一个主子。少不了在九公主面前端派头的。九公主这时一听,说可以吓唬十六爷,欣然点头了。

皇后的眸子里缓缓地掠过一道光。

见那朱公公成功地把九公主骗出去玩耍会儿,转移注意力。是谁,都会想,这样的一个人才,居然被皇帝一直给用在淑妃身上。这个,才是真正遭恨的地方。

九公主要被抱出去到门口时,皇后轻咳了一声,挪开了眼前的茶盅,道:“饿了吧,这孩子。这孩子一般闹着玩的时候,都是饿了的。”

话不偏不倚,朱公公只好临时退了回来。

如意扁着嘴巴,但是,是谁都看得出来,这个小公主脾气虽然大,对于皇后却是不敢使性子的。

淑妃闻言轻笑,对着下面的人说:“还不赶紧给小主子上菜。”

静候在隔壁许久的人,早就把厨房送来的菜给捂着了,生怕冷了。听见主子召唤,还不一排鱼儿似的,进门送菜。

皇宫里,上菜是有规矩的。李敏吃过几次就知道。好比现代在外面吃饭的酒店一样,上菜讲究次序,不是一次性把菜上完,那是没钱的穷人家的做法,因为只有那么几道菜。

皇宫里,每个宫里,哪怕只有一个主子吃饭,那个菜,都是有七八道最少的,所以,肯定要分着上,让主子每道菜最少都尝上一口,因此上来的菜,都是先弄一口放主子菜盘子尝过之后,再看主子意思要不要留。要留的菜,到时候再全留下来,摆满桌子上。这样一来,不至于前面的菜吃多了,遇到后面合口的菜肚子太饱吃不下或是撑出病来。

如意年纪小,和大人一块吃,肯定吃的不太习惯。一般,如果长辈人太多的情况下,都是单独给她一张桌子吃。

给九公主安排的菜,全放在了一张适合小公主吃饭的桌子上。

瞧这合适孩子吃饭的桌子凳子,一看,都知道是新做的,专门做的东西。

九公主坐在凳子上吃惊地说:“这是贵妃娘娘知道如意要来吗?”

说这孩子脾气大,却是一把嘴巴甜的像抹了蜜一样。自称如意,有些讨喜讨亲切的味道。是淑妃都不禁嘴角弯起,要说话。

在这个时候,暖阁里传出来一阵哭声。

一个孩子明显的哭声,让九公主忽然犹如惊弓之鸟瞪起了眼珠子。

李敏一看,目光里不由掠过一丝沉。

皇宫里争宠的事儿太多了,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因为,皇宫里太多人了,最不缺的,可以说,正是人。不缺人的情况,在皇子和公主身上一样发生着。

每一个新人的出现,都代表了老人的失宠。

九公主哪怕是个孩子,但是,身边那些爱叨舌头的人,哪里知道,孩子其实也是有心的,其实,都知道大人们都在谈论什么。

恐怕,今早上,皇帝刚来景阳宫,探望过回明的事儿,已经传遍六宫了,包括春秀宫,也包括了九公主。

万历爷说了什么话,李敏大概可以想象得到,从今早上进来和淑妃谈过话以后,淑妃脸上浮现出来的表情上来看。万历爷,似乎对于回明公主,也不像之前那样讨厌的不行。

再说了,回明公主除了眼睛的毛病以外,真是长得好看。

李华本来就比吴修容长得好看。李华在世的时候,凭借才貌双全,获得皇帝的宠爱,远远比吴修容多了去了。

只能说,这宫里的人,多的是世态炎凉的心思,多的是说风是雨的人。只要对比这两人的母亲所受到的待遇,都好像可以知道这两个小公主不一样的未来。

如意猛然从凳子上自己跳了下来。这似乎是没有人可以预见到的动作。她径直闯入了暖阁。四周的宫女一阵低呼,却没有人能阻止她,那毕竟是主子。

除非,皇后和刚才一样开句口。可皇后,偏偏不做这个声,好像什么都看不见。

淑妃的脸色已经变得铁一样的铁青了。仿佛能看见对方亮出的匕首。

朱公公一个夺步,要上前,可那终究是暖阁,不是外面的花厅,男人一般是不可以随便踏入的。

只听,暖阁里头,忽然传出啪啦啪啦东西砸碎的声音。小娃凄厉的哭声不会儿划破了天际。里头的宫女连呼几声,小主子,小主子——一阵阵痛心疾首的呼喊,仿佛自己的脑袋都要随之落地了。

小主子做什么事出什么事都好,皇帝肯定会说,人小不懂事,但是,陪着小主子的人都是大人了,还能不懂事吗?!

等到暖阁里的声音都砸的差不多了,皇后终于缓缓地开句声,说:“这吴修容真是的,把这孩子惯成了这样。难得本宫如此悉心教导,到底孩子不是本宫亲生的,是亲娘教的更受用啊。”

淑妃生生地咽了这口气。

皇后的视线掠过淑妃的脸,微声说:“淑贵妃,本宫这算是,当着淑贵妃的面,让淑贵妃看清楚了,这收养下来的孩子,毕竟是不如亲生的。还望淑贵妃千万不要走本宫这样的路,是个教训啊。”

连连几句啊的欣叹,皇后这声音,无疑是一把又一把刀子。

淑妃屈着膝盖不敢说是,或是不是。

说了是,皇后得意,但是,皇帝那边听了肯定不高兴。好不容易给你个孩子养,这孩子的母亲还是死了的,如此好事情,你自己没有孩子,你不要是不知好歹。说了不是呢?

说了不是的话,谁知道皇后会不会当场发飙。如今如意在暖阁里继续砸东西呢。皇后不出声,谁能阻止这个场面?没人能!

这个委屈,生生的,只得自己吞了还能怎样。

皇后站起身的时候,皇后身边的人,已经心领神会了,一个姑姑马上冲进暖阁里,把如意从里面抱了出来。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暖阁里孩子的哭声和宫女的哭声混合成一片。饶是淑妃,都不敢马上进暖阁里看孩子如何了。

如意被姑姑抱出来的时候,俨然一张小脸,端的那个气势,好像才是这宫里的主子一样。

瞧瞧这孩子的这个气势,说是吴修容教的?吴修容能教得出这种到淑贵妃宫里搅局的气势?

这顿饭,皇后肯定不在这里吃了。景阳宫里的饭,春秀宫怎能吃得下。要知道,淑妃回来以后,万历爷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景阳宫里吃的。

其实这个结局早有所料。只是,没有想到皇后如此静心谋划,直接让个孩子来做乱不说,而且,照众人想的,皇后本应该是冲着李敏来的,可终究却没有,刀子直接指向了暖阁里的回明公主。

皇后迈开大步走出了屋门,坐上了凤轿,带着九公主,风风火火地出了景阳宫。想必两虎必有一斗的场景,很快会传遍六宫,震住那些心慌意乱的人。

选皇后?还是选淑妃?

屋里遍地的狼藉,宫女的哭声一遍一遍的。

在皇后走了以后,淑妃立马先冲向了暖阁里。里面,那片血的场面,让她终于抵不住了,两眼一黑,几乎栽倒在地上。

有几个宫女拼命护着,仍抵挡不住九公主那幅野性。回明的额头上,被一道碎片割开了一道大口子。这分明是——破相了!

破相,对于一个女子而言何其残酷的事儿!更何况,这孩子年纪那么小,这么小就破相了,以后还怎么办?本来眼睛都不好了,好在长得漂亮,结果,果然是生在皇宫里,还不如生在普通人家。或许普通人家对这样一个孩子,反而会宠在心头,不至于如此凶残对待。

景阳宫里哀嚎声一片,回明公主这一旦破相,回头,祸全会落在景阳宫头上了。如意公主年纪那么小,谁敢说是九公主做的不对。

这个心狠手辣的小公主,当年逼得容妃从主子沦为冷宫的命,到现在,都刻在大家的心头上呢。这个皇后,不过也就照着万历爷当年演的版本演了一遍。万历爷听说以后又能如何。责怪皇后吗?责怪皇后等于揭了自己的短处!

淑妃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的。几个姑姑给她抚气拍气。

朱公公说:“要不,隶王妃在这儿,让隶王妃看看回明公主的伤?”

淑妃仿佛听到这话的时候才有了一点精神,缓缓地点了点头。其实不抱一点希望。

按照回明这个伤,重是不会重,但破相是肯定的了。饶是李敏,又能如何?李敏自己都说了,自己不是万能的神仙。

朱公公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领了李敏进去查看小公主的伤。

屋外这会儿功夫,寒风北风,像是更催人命似的,撞击着景阳宫的门窗,好像整个经验宫从此都摇摇欲坠的。果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万历爷很快得到消息以后,把王公公派过来了。

得知皇帝派人来了,淑妃不得不勉强撑起快被已经几乎不堪一击的精神,站起身来迎接皇帝的人。

王公公进屋以后,冲淑妃一拱手,说:“淑妃娘娘,皇上有请淑妃娘娘到御书房里叙一叙。”

皇帝这个口气够客气的了,对于淑妃来说。等于是先礼后兵。知道万历爷本性的人,都知道这个话不等于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万历爷特别喜欢玩这种当场变脸的游戏。

淑妃是万历爷的枕边人,怎会不知道皇帝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