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着脸找了个小溪边将手洗了好几遍,谢安澜紧锁的眉头才渐渐松开。虽然才过了两三天,但是这个季节尸体已经有些不太好的味道了。方信问道:“公子,如何了?”

谢安澜垂眸道:“早上那人说的没错,确实都是一刀致命的伤痕。”

“什么样的伤?”方信问的有些犹豫,他不也不太确定这位公子分不分的清楚刀伤的种类。

谢安澜却不在意,抬手比划了一番,道:“伤口长,而且宽。由上而下…我觉得应该是那种…类似雁翎刀的兵器,可能要略宽,略重一些。”

闻言,方信微微变色。雁翎刀一种东陵军中的制式军刀。但是样式并不完全一样,不仅是军中各地衙门衙役的佩刀很大程度上也与雁翎刀类似。但是谢公子说得那种略宽一些的雁翎刀,却是神武军的士兵惯用的。

谢安澜挑眉看他,“看来你很知道是什么样的?”

放心皱眉,有些艰难地道:“神武军。”

“神武军?”谢安澜垂眸,“按说神武军和京畿巡防营是归陛下亲自掌握的,陛下自然不会想要杀了陆离。陆离跟朝中的武将也没有什么交际,那么…就是有能调动飞羽营的人了。驻扎在古塘的飞羽营统领是谁?”

方信低头思索了一下道:“一年前是三品忠毅将军郭威,只是不知道现在还不是了。”

“陆离是来巡视各地衙门的,好端端的怎么会惹上军中的人?”谢安澜沉思着道。方信摇摇头,他只能说他知道的东西,推测到底是为什么等等却不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了。

好一会儿,才听到谢安澜问道:“你可知道飞羽营的驻地在什么地方?”

方信微微变色,“公子该不会想是…飞羽营是精锐重兵驻守,可不是义庄这样的地方能比的。一旦被人发现擅闯军营,无论你有没有理由都是死罪。”

谢安澜摆摆手道:“我就是问问,你想的太多了。我就一个人,再胆大妄为也不会想要去硬闯军营的。”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一点儿也不能放心。

谢安澜一点儿也不在意方信的担忧,两人在到处走了走,果然发现不少衙门的衙役。似乎都是在找人的模样,看起来确实是在寻找陆离。

“你们是什么人!?”看到两人的身影,在周围搜查的两个衙役立刻就冲了上来。

方信沉默的垂眸,垂在身侧的拳头却已经悄悄的握紧了。

谢安澜含笑道:“两位大人,我们是刚到古塘的,正准备进京呢。在城里歇脚,听说这附近风景秀美,所以才想出来走走。”

两个衙役有些怀疑地看着两人,这个少年看着确实像是那些追求风雅的读书人,但是那个大汉却明显是个练家子。谢安澜神色不变,笑道:“我这兄长以前也是从过军的,这不是伤了一只手么,这才回家来的。这次也是为了护送我上京。”

两人看过去,果然看到方信一只手垂在身侧,一看就是连握拳都不能的,这才稍稍放心了一些。挥挥手道:“既然没事,就快些走,别在这附近停留。”

谢安澜点点头,似乎颇为无奈地道:“这附近是出了什么事儿么?我们今天才到的,怎么这么多官差啊。”

衙役哼了一声,道:“死人了,还不走!”

“走!这就走!”谢安澜连连点头,拉着方信匆匆而去仿佛被吓到了一般。

直道摆脱了两个衙役的视线,两人的脚步这才慢了下来。谢安澜脸色微沉,侧首看向方信道:“那两个,真的是衙役?”

方信不答,谢安澜轻哼一声,凤眼微微眯起,“分明是训练有素的人,这样的人若是衙役,承天府里那些剧都是饭桶。他们真的是在找陆离?”或者应该说,他们这么认真的搜寻,真的是为了救陆离而不是为了杀了他?

至少证明,陆离现在并没有落到别人手里,应该算是个好事儿吧?

两人回到城里已经是下午,现在算来陆离失踪已经整整两天了他们却还什么线索都没有。虽然面上依然从容不迫,但是谢安澜心中却还是隐隐有些着急的。这样自己在外围查,只怕是查不出来什么有用的线索了。看来还是要另想办法。

方信去苏记绸缎庄打探消息去了,谢安澜坐在茶楼里听小二说话。小二在等到了谢安澜打赏的银子之后,立刻知无不言的告诉了谢安澜他所知道的事情。这家茶楼是整个古塘县最好的茶楼,消息自然也比别处要流通得多。

“公子是想问那位不见了的陆大人啊?”小二滔滔不绝,说起来,那位陆大人还到咱们茶楼里来过呢。

谢安澜做出好奇的表情,“哦?不是说那位大人是来巡视各地衙门的么?怎么会到这里来?难道是你们知县大人请他来得?”

小二摇摇头道:“拿到不是,是那位大人自己带着人来得。听说那位大人是头天晚上到了咱们古塘的,这么第二天早上一早就带着人来咱们这里吃早膳来着。那位大人倒是没有什么架子,也没有穿官服。若不是相貌实在是俊雅,咱们也不能记得那么清楚。那位大人吃过早膳之后就走了,还是等到出了事儿小的才想起来,没想到那俊俏公子竟然是京城来的大人。真是可惜了…。”说着,小二还忍不住摇头叹息。

谢安澜垂眸,皱着眉头思索了良久,才问道:“那位大人是在哪儿用的早膳,小二可还记得?”

小二有些奇怪地看了看谢安澜,谢安澜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我是从外地来得,这不是还没有见过京城来的官儿么。所以就想瞻仰瞻仰…”

人都没了,确实是只能瞻仰了。小二心中暗道,看着这长相俊秀的小公子一脸不好意思的模样,又捏捏自己手里的银块,笑道:“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就在隔壁的厢房。早上咱们茶楼里人多,都是来喝早茶的,那位大人说嫌吵,就找了一间厢房。那房间现在正好空着呢,公子想要过去坐也可以。”

谢安澜笑道:“那就多谢小二哥了,坐了京城的官大人做过的地方,说不定我也能混个官儿当当呢。”

“……”您怎么不想想那位官大人如今这倒霉的下场呢?

虽然心里吐槽着,但是小二还是满脸笑容的将谢安澜换到了隔壁的厢房。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两个厢房看起来都是一模一样的摆设。谢安澜坐了下来,东摸摸西看看,当真有几分没见过世面的小地方来得公子哥儿的模样。天子脚下的百姓总是有几分高人一等的矜傲的,小二退出去的时候心中还在默默嘲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少年。

等到房间里只有自己一个人,谢安澜才停了下来坐在桌边垂眸细细思索着。陆离虽然有些挑剔,但是却并不是一个毫无节制的任性的人。出门在外,有公务在身,暂住在骨汤县衙的陆离即便是县衙的饭菜不好吃他也不太可能专程出来吃一顿早膳再回去。

如果是为了听听风土民情的话,他就不应该坐在厢房里,而是在外面的大堂,甚至是市井间而不是这个古塘县最好的茶楼。

将房间里每一个角落都扫了一便,谢安澜将手伸到桌子下面慢慢地摩挲着。然后又换了另一半继续,半晌之后,在谢安澜纤细的手指触碰到身后摆着花瓶的雕花木几下面的时候顿了一下。俯身去看,看不太清楚里面有什么。谢安澜想了想,从袖袋中抽出一张纸和一支炭笔,在木几下面不停的磨划着。良久之后将纸笺从下面抽出来,果然看到炭笔磨划过得地方有几个浅浅的自己。

谢安澜神色淡定的收起了纸笔,袖中的短刀飞快的在矮几下面划了几下,锋利的匕首立刻将那上面凹凸不平的几个字全部划去只留下一片不显眼的划痕。

做完了这些,谢安澜方才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收了他银子打赏的小二满脸殷勤的将她送出了门,谢安澜站在茶楼门口回头看了一眼,目光转向茶楼右前方,那边街道的尽头,便是古塘县的正中央位置,是古塘县衙门的所在处。

正垂眸沉思着,一个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无衣公子?”

谢安澜回头,便看到一个端肃文秀的青年男子穿着一身湛蓝衣衫站在不远处,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穿着寻常服饰的男子。但是从他们的站姿和气势就能看出,这几位显然都不是普通人。

谢安澜含笑微微点头,道:“原来是浮云公子,幸会。”

第二十七章 线索,求见(二更)

柳浮云看着眼前的少年,眼中带着明显的意外神色,“无衣公子怎么会在此?”

谢安澜淡笑道:“应该是…跟浮云公子一样的目的罢?”柳浮云是大理寺的人,之前曾大人也说过陆离被劫杀失踪这个案子承天府和大理寺都会插手。这个时候柳浮云出现在古塘县城,所为何来不言而喻。柳浮云等人应该是今天早上接了大理寺的命令才出发的,这个时候就赶到了也不算慢了。

柳浮云微微蹙眉,“无衣公子与陆大人……”他与谢无衣并不相熟,但是却知道这少年和穆翎关系极好。也听闻他跟陆离有些交情,毕竟也算得上是同乡。倒是没想到陆离出事,谢无衣竟然比他还早到古塘。这就不是有点交情能够做到得了。

谢安澜道:“在下与陆大人在西江便已经结识,这些日子在京城也多有关照,如今出了事,自然要略尽绵薄之力了。”

柳浮云点点头,微锁的眉头略松了一些,似乎是接受了谢安澜的这个理由。

“公子。”方信从另一边过来,有些戒备地看了柳浮云等人几眼。柳浮云看着方信,片刻间就想起了他的身份,“方统领。”柳浮云的堂姐是景宁侯府的夫人,柳家与景宁侯府的关系一直极好,柳浮云自然是认识方信的。

方信看向柳浮云的神色除了戒备还多了几分不善,并没有搭话只是沉默的站到了谢安澜身后。

柳浮云神色微变了一下,也默然无语。

方信的事情他也听人说说起过一些,据说是景宁侯府的大公子看上了景宁侯府夫人身边的一个大丫头。只是这丫头原本是跟方信早就有了婚约了,最后那丫头成了景宁侯府大公子的侍妾,方信却被打断了一只手扔进了牙行。柳浮云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具体始末,却也并不太喜欢景宁侯府那个应该叫自己堂舅的大公子,但是也并没有去管这件事。这原本就是别人家的事情,冒然插手只会让人觉得多管闲事。

柳浮云也不去理会方信的敌意,侧首看向谢安澜道:“不知无衣公子如今在何处下榻?”

谢安澜道:“就在城中的青城客栈,浮云公子现在是要去衙门的么?”

柳浮云摇头道:“不,我们也去青城客栈。不打扰公子吧?”

谢安澜摇头,表示并不。

倒是柳浮云身后跟着的人忍不住道:“公子,咱们还是去古塘县衙吧,那里也安全一些…”

柳浮云不以为意,“安全?连光天化日之下截杀朝廷命官的事情都能发生,还有哪儿能绝对安全?”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缺了一截的手指,柳浮云对谢安澜道:“若是不麻烦,还想请无衣公子带路。”

“自然。”谢安澜点头道:“我来的虽然比浮云公子早,身份所限,能查到的东西却不多。浮云公子来了,或许陆大人能够早日平安归来呢。”

柳浮云淡然一笑,一行人跟着谢安澜往城中的客栈而去。

回到客栈,柳浮云等人自去安顿。方信和谢安澜则径自回到自己住的房间。方信跟着谢安澜进了房,才忍不住问道:“公子,你是想要跟着柳暮?”

谢安澜偏着头打量他,道:“我以为你是跟景宁侯府有仇,难道跟柳家也有仇?”

方信沉默,他跟柳家倒是真的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最多也不过是景宁侯府的侯夫人是柳家的女儿罢了。但是说起来他被打被卖,跟景宁侯夫人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抱歉,公子。”

谢安澜摆摆手道:“谁还没个喜好?你讨厌柳浮云没关系,只要别误事儿就可以。”

“他很厉害。”方信沉声道。

谢安澜有些诧异地挑眉,“嗯?柳浮云?你是说他的武功很厉害?”柳浮云会武功他是知道的,应该也不错。但是说有多厉害他倒是没想过。若是真的厉害又怎么会被苏梦寒的人砍了手指呢。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他只是被砍了手指而不是被砍了脑袋,身手应该确实是还不错的。

方信摇头道:“武功是不错,我说的是心计。”

“这个啊。”谢安澜点头,“浮云公子聪敏多智,上雍皇城中谁不知道?现在他自然是越厉害越好。”前提是,幕后黑手跟柳家没有什么关系才行,不然的话柳浮云随时可能反水,那就是一个最危险的敌人了。

“公子觉得,他可信?”方信问道。

谢安澜思索着道:“柳浮云这人啊…如果不牵扯上柳家的话,大半时候他还是可信的。”柳浮云这人他自己并没有什么险恶的心思,即便是有野心也是在正常范围内的野心。哪个人能完全没有野心和欲望?柳浮云这人人品不差,性格也不坏,心性既不像柳家人狂妄骄横,也不阴险狠毒。如果没有柳家,他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人。

方信认真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了谢安澜的说法。在京城这么多年,确实是没有人听说过柳浮云有什么劣迹。

两人正说话,门外传来了两声不轻不重的敲门声。方信过去开了门,柳浮云站在门口。

谢安澜挑眉,“浮云公子?”

柳浮云淡淡点头道:“可有打扰到公子了?”

谢安澜摇摇头道:“浮云公子请进来说话吧。”

柳浮云走进房间,这是客栈的天字号房,房间分外里外两间,外面可以待客议事,里面才是住人的地方。两人在外厅坐了下来,谢安澜亲自倒了一杯茶放到柳浮云面前,问道:“浮云公子可是有什么事?”

柳浮云点了下头,直言道:“在下初来乍到毫无头绪,无衣公子来得早些,不知是否有什么线索?”谢无衣年纪虽然小,但是能够跟穆翎相交甚笃,孤身一人在京城也能混的风生水起,柳浮云不相信他来了这么九会什么都查不到。

谢安澜轻叩了一下桌面,道:“在下想先问浮云公子一个问题。”

柳浮云点头,示意他可以问。

谢安澜道:“浮云公子为何不直接去衙门,反而要在客栈落脚。若是在下猜得不错的话,即便是没有遇到在下,浮云公子应该也没有打算立刻去衙门。”他们遇到的那个茶楼,根本就不在从京城来进入古塘县城的大门往衙门的路上。柳浮云等人出现在那里,也是绕了不少路的。

柳浮云一怔,点了点头,道:“陆大人在古塘县外出事,古塘知县本身就难辞其咎。古塘因为有飞羽营驻扎,治下几乎从未出现过任何凶横匪盗。怎么会让陆大人一下子就遇上了。”

谢安澜心中有些惊讶,柳浮云竟然直接就怀疑起古塘知县了。虽然她也觉得有些关系,但是毕竟还没有证据。

“如此,无衣公子可否告知在下?”柳浮云问道。

谢安澜点头道:“浮云公子调查案子,不知是否方便带上在下?”顿了一下,谢安澜连忙补充,“若是不方便也无妨,在下同样知无不言,毕竟咱们的目标都是一样的。不是么?”

柳浮云倒是十分大方,“无妨。”

“多谢。”谢安澜谢过,略思索了一下,将一上午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却是隐去了不久前在茶楼里的发现。

柳浮云皱眉道:“无衣公子怀疑陆大人失踪的事情,是军中之人所为?”

“兵器是。”谢安澜道:“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用飞羽营的兵器嫁祸。不过…我去义庄的时候,听到里面的人正在准备焚烧尸体。毕竟,这个季节,尸体摆了两三天了,现在焚毁也算是说得过去。”

柳浮云一只手快速的转动着手中一串念珠,一边思索着道:“陆大人跟军中的人有什么关系?”

“据我所知没有。”谢安澜道:“陆大人在京城唯一认识的有军中关系的人仿佛只有高裴将军一位,而且并无什么交集。至于另一位,靖安侯府的小侯爷前些日子带人砸了陆夫人的茶楼算不算?”

柳浮云摇头,“靖安侯府就算在军中还有一些影响力,也绝对插手不了神武军的事情。”

谢安澜道:“既然都没有关系,那么,陆大人也未必就是因为得罪了军中的什么人才遭此横祸的。”

柳浮云问道:“谢公子有何高见?”

谢安澜摇头道:“在下对朝堂上的管事并不熟悉,只怕无法给公子什么意见了。不过,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古塘县令身为古塘县的父母官,总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吧?”

门外,一个中年男子沉声道:“公子,古塘县令于大人求见。”

闻言,谢安澜对柳浮云挑眉一笑道:“您看?这不是浮云公子才刚到古塘县没一会儿功夫,连杯茶都还没来得及喝,于大人就知道了么?可见于大人对治下的掌控还是不错的。”甚至谢安澜觉得,他和方信入城这位知县大人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应该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份罢了。毕竟比起浮云公子这样的官身,谢无衣只是个小人物。就算在京城有些名气也还传不到古塘来。

柳浮云站起身来,文秀的容颜上隐隐露出几分冷意,点了点头道:“谢公子言之有理,不如谢公子与在下一道去见见这位知县大人?”

谢安澜眨了眨眼睛,莞尔一笑,“恭敬不如从命。”

第二十八章 误导(一更)

古塘县知县于敏光有些焦躁的站在客栈楼下的大堂里等着,虽然面上并没有什么表现,但是一双有些狭长的眼眸里却隐隐闪动着外人看不见的烦躁和不安。他要等的人是从京城来得那位大名鼎鼎的浮云公子。想到自己已经念过半百,却还要恭恭敬敬地站在这里等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于敏光心中就忍不住一阵阵的愤懑不平。

同时,也让他想起了前几天也到过古塘县的另一个年轻人——承天府通判陆离。那位陆大人甚至比柳浮云更加年轻,相貌更是俊雅不比,令人想要不感到妒忌都难。

正想着,就看到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从楼上走了下来,身后还跟着几个护卫模样的男子。虽然都穿着常服,但是容貌气度都非常人能比,于敏光看着当先的一个年长一些的男子,知道这就是他要求见的人。

“下官古塘县令于敏光,见过柳大人。”于敏光上前恭敬的拱手一揖。

古塘县令是正七品,柳浮云是大理寺左寺丞正五品,确实算得上是上官了。

柳浮云微微点头,淡然道:“于大人来得好快。”

于敏光心中一跳,连忙笑道:“早知道京城会派上官前来,下官早就派人在城门口等着了。没想到派去的人有眼无珠不识大人金面,下官迎接来迟,还望大人恕罪。”

柳浮云道:“大人不必如此,不知可有陆大人的下落?”

于敏光看了一眼眼前人来人往的客栈大堂,有些为难地道:“大人,此处人多口杂,不如还是请柳大人移步县衙?”

柳浮云侧首想了想,点头道:“也罢。”

于敏光连忙挥挥手招呼等在门外的衙役,“来人,还不快去帮柳大人搬行礼!”

柳浮云皱眉,沉声道:“不必了,我们已经安顿下来了。就在这客栈住着吧,现在先去衙门办事。于大人……”于敏光原本还想说什么,对上柳浮云有些冷漠的眼神却不由自主的将话咽了回去,只听柳浮云淡淡道:“我们的吃住就不劳大人费心了,大人若是有功夫不如在陆大人的事情上多花些心思。毕竟…新科探花若是在古塘县出了什么事……”

柳浮云的意思于敏光自然明白,不管每一届的三鼎甲最后的成就能够如何,至少在当年他们都是受人关注的。若是科举当年三鼎甲之一就惨遭横祸什么的,朝廷的面子就不好看了。而今科探花在他的底盘上出了事情,他这个许多年都没有动弹过一下的七品知县别说是往上升了,不被贬为庶民下狱问罪就算是不错的了。

于敏光连忙低下头,道:“多谢柳大人教诲,下官明白了。”

柳浮云回头对谢安澜道:“无衣公子,走吧。”

谢安澜点头,“柳大人请。”

跟在柳浮云身边的于敏光这才注意到谢安澜。原本以为这白衣少年不过是柳浮云身边的什么人罢了。但是此时听柳浮云对他的称呼和态度,好像又不是。

“不知这位公子是……”

谢安澜拱手道:“在下谢无衣,见过于大人。”

谢无衣?没听说过。也没听说上雍皇城有哪家比较显赫的姓谢的家族。

不等他多想,柳浮云已经当先一步走出了客栈,“走吧。”

“是,是。”

一群人到了古塘县衙门,于敏光和柳浮云谢安澜在大堂里落座。柳浮云虽然相貌长得文秀,但是办事素来是雷厉风行。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陆离在古塘县的事情。于敏光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小官,却也算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被这样直截了当的方式弄得愣了愣,反应过来才连忙回答柳浮云的问题。

原来,陆离是四天前的晚上快关城门的时候到的古塘县。陆离倒是没有如柳浮云这般别出心裁,而是直接去了衙门。因为天色已晚,当晚自然就没有办正事,用过了晚膳之后就休息了。第二天一早陆离才开始办公事。说到此处,于敏光还称赞陆离办事干净利落。原本以为需要一整天才能办完的事情,陆大人一个上午就处理完了。然后用过了午膳,陆大人就带着人出城回京去了。谁知道才出了城二十多里,就出了事了。

说完,于敏光叹了口气道:“陆大人年少英才,若真的在下官的治下出了什么事,下官实在是愧对朝廷愧对陆大人啊。”

柳浮云沉默的听着,既不插嘴也不符合,仿佛眼前深情并茂的惋惜感叹的人只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提线木偶一般。看得于大人自己都觉得有些无趣了只得恹恹地住了口。

听于敏光所说的,倒是没有丝毫异常。仿佛陆离当真是运气不好出城就遇到了劫匪一般。但是柳浮云既然已经从谢安澜那里得知杀害跟随陆离的衙役的人可能与军中之人有关,自然不会被这些表面事情所惑。但是如果军中有人要杀陆离,为什么是在他离开古塘之后而不是到古塘之前呢。

飞羽营就驻扎在古塘,如果真是飞羽营的人的话,那么在陆离到古塘之前动手应该更加稳妥也更不被人怀疑一些。如此一来,原因大概就只有两个。一是截杀陆离这个决定是对方在陆离到了古塘以后才临时决定的。二是对方就是为了栽赃飞羽营。无论是哪一个,事情都比较麻烦。

与谢安澜对视了一眼,柳浮云转头看向一边的于敏光道:“已经两天了,难道你们就一点线索都没有?古塘县就这么大,陆大人无论生死,总不至于连一点踪迹都没有吧?”

于敏光抬手擦着汗,有些唯唯诺诺地道:“这个…大人恕罪,下官已经将衙门里所有的衙役都派出去了。实在是…或不准,那些悍匪是将陆大人给劫持离开古塘县了?”

柳浮云目光冷锐,“劫持?杀了那么多人,劫持一个六品京官,做什么?”若真是劫匪,无论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朝廷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六品小官屈尊降贵去跟一个劫匪谈判。即便这个六品官是今科探花。

“这……”于敏光哑口无言。

“大人!”一个衙役匆匆而来,人还没跨进大堂口中就已经道:“大人,有消息了!”

于敏光大喜,“太好了!快说!陆大人怎么样了?”

衙役一愣,摇了摇头道:“回大人,咱们刚刚得到消息,陆大人,可能是被古塘县北石牛山的土匪给抓去了。”

于敏光大怒,“竟然真的是土匪,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劫持朝廷命官!”

谢安澜有些不解,“不是说,古塘县没有土匪山贼么?”

于敏光看了一眼谢安澜,又看了一眼柳浮云,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却同样望着自己,只得解释道:“谢公子不知,这世上哪儿没有几个无所事事落草为寇的匪类。只是咱们古塘县有重兵驻扎,是以从来没有过悍匪,那些人一般也不敢祸害老百姓罢了。那石牛山在古塘县北大约五十多里左右,地势险要,前几年不知从哪儿流窜来了一群山贼。县衙也曾经派兵剿过两次,他们仗着地势之利咱们都是无功而返。而且平时也没见他们抢劫古塘的百姓,只是偶尔对过往的商旅或者去别处抢劫。所以……”

谢安澜道:“不是说有重兵驻守么?难道朝廷的重兵还对付不了几个土匪?”

于敏光摇摇头道:“谢公子有所不知,飞羽营乃是国之重器。非陛下的圣旨不可轻易调动,更何况在下这样的小小芝麻官呢。莫说是调动了,下官就是想跟飞羽营的将军说个话只怕也是说不上的。”

“原来如此。”谢安澜点点头。

柳浮云道:“既然现在有了线索,于大人打算如何?”

“自然是一切听从柳大人的吩咐。”于敏光连忙道。

柳浮云垂眸思索了片刻,道:“飞羽营咱们确实是吊不动,但是…本官记得各地都是有驻军的,承天府治下自然也不例外。本官记得…承天府治下最近的驻军是在与古塘县邻近的平凉县?那里有一个守备营,应该有一千多兵马吧?”

于敏光有些忧郁,“大人,要调守备营的兵马,还需要府尹大人的同意。”

柳浮云抬手从袖中抽出一张纸笺道:“于大人,事急从权。”纸笺上正是承天府尹亲笔写就加印的调兵印信,不过并不是谁拿到这个就能调兵的,曾大人写给柳浮云的就只能柳浮云亲自或者再加盖了柳浮云的官印,因为事关古塘县,还需要古塘县令加印才能调兵。万一因此出了什么乱子,纸笺上加过印的人一个都跑不了全都要倒霉。

柳浮云都这样说了,于敏光自然也不能拒绝,只得点头同意,道:“若是能顺利救回陆大人,又能剿灭这伙山贼,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于敏光急急忙忙的准备去临县调兵剿匪去了,大堂里只剩下谢安澜和柳浮云。柳浮云带来的侍卫和方信都守在门外。谢安澜眉头微锁,看了看柳浮云没有说话。柳浮云自然看到了她的神色,开口道:“谢公子有话尽管说便是。”

谢安澜问道:“大人当真觉得是那个什么石牛山的土匪绑走了陆大人?”

柳浮云摇摇头,道:“不好说。”

“既然如此……”

“谢公子不觉得太巧了么?”柳浮云道,“我们刚刚在问线索,线索就出现了。如果这是真的就罢了,若是……”

谢安澜了然,如果这个线索是假的,那就说明有人想要将他们往别的路上引,想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谢安澜微微蹙眉,柳浮云的意思她明白,但是现在她更担心的是陆离的安全。柳浮云看着他的神色,仿佛也明白他在想什么,开口道:“谢公子不必担心,既然没有找到陆大人…就说明他至少还是活着的。他是朝廷命官,失踪了远比死了更麻烦。如果那些人已经杀了他的话,是不会将尸体藏起来的。”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听起来真的让人觉得不太舒服。这位柳大人显然是不太会安慰人。

两人说话间,于大人已经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柳大人,下官已经派人去临县紧急调兵去了。兵马会直接前往石牛山,您说咱们现在是不是也……”

柳浮云道:“一来一回,兵马至少也要明天上午才能到。我们现在去了也没什么用,不如明天一早直接快马过去,说不定还能比兵马早一步到。”

于敏光干笑两声,连连点头道:“大人言之有理,既然如此,咱们现在…”

“本官想要看看那些被杀的衙役的尸体。”柳浮云道。

于敏光露出一个惋惜的神色,道:“大人恕罪,如今天气日渐炎热,衙门仵作验过尸体之后,今天上午已经将尸体烧了。”

柳浮云脸上现出不悦之色,“古塘里京城距离又不远,为何要将尸体焚烧?本官不行衙门仵作没有保存尸身的法子。将尸身送回京城入土为安才是正理,难道平时于大人都是如此做事的?”

“这…”于敏光连连抹汗,“大人恕罪,实在是那些衙役被伤的有些…伤口腐坏的有些快了。送回京城只怕是有些不便…”

柳浮云自然知道这只是托词,轻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倒是让于敏光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柳浮云站起身来,道:“既然看不到尸身,有劳于大人将仵作验尸的记录送到客栈去。总不会…不小心被烧了吧?”

“怎么会,怎么会…”于敏光连连赔笑道:“下官立刻就让人送过去,大人现在是…”

柳浮云道:“不去义庄那就去出事的地方看看吧。谢公子,一起么?”

谢安澜也跟着起身淡笑道:“这是自然。”

两人不再理会于敏光,一前一后出门去了。于敏光一脸殷勤的将人送出了衙门,转身回来原本唯唯诺诺的脸上表情才慢慢敛去,片刻之后只剩下了阴冷。转过身,于敏光匆匆去了后院书房,书房里此时也坐着一个人,看到于敏光进来方才挑眉问道:“走了?”

于敏光沉着脸点了点头道:“柳浮云怀疑我了。”

那人不以为然的嗤笑一声道:“怀疑就怀疑了,跟前儿一样,一刀杀了就是。”

闻言,于敏光原本还算沉稳的脸上也多了几分怒气,“你还好意思说!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对付不了,还好意思吹嘘是什么朝廷精锐!现在那个姓陆的都还没有找到,你要知道,若是被他逃回了京城,只怕咱们谁都跑不了!”

那男子却并没有于敏光那般惊慌,“于大人稍安勿躁,就算真的被他好命逃回了京城又怎么样?他有什么证据说是我们干的?”

于敏光垂眸道:“就算不管截杀他这事儿,他查到的事情也…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在柳浮云之前找到他。还有,别动柳浮云,他是柳家的人!他若是在古塘县出了事,咱们才真的是谁都逃不了了。宫里那位贵妃娘娘的怒火就够咱们消受的了。”

男子不屑地嗤笑道:“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不过是个人老花黄的老女人,竟然宠爱至此。”

于敏光淡淡道:“那有什么办法,总之柳浮云能不动还是不动得好。”

男子点点头道:“他若是肯乖乖的转一圈就回去,或者是乖乖的去剿匪,我自然也不想对他出手,就怕他不听话。”

于敏光也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道:“找人盯着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