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从头一次对李从珂有了不满。
很多事,果然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
林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门,陆续把周围州郡的粮草都转运到易州城。
而符彦卿也在这些日子,对易州的城墙进行加固,布置了重兵防御。
一旦打起仗来,易州就相当一个巨大的军寨,虽然打仗是要在旁边平原打,可易州可是大家老巢,又是粮草的存放处,可不能被人偷家。
而除此之外,符彦卿也在燕山山脉中布置了许多斥候,保证契丹大军一来,就能随时掌握契丹动向。
各种事情准备妥当,终于万事俱备,只等契丹大军来了。
*
城墙上,符彦卿带着林从郭威还有自己一众副将巡视。
符彦卿眺望远处燕山山脉,问身后偏将,“斥候可有来报?”
偏将回道:“并无!”
“不应该啊!”符彦卿咂咂嘴,“如今已经近深秋,契丹要是入境,应该是时候,再过些日子就该下雪了,到时他们的骑兵就不好跑了。难道契丹这次都去河东了?”
符彦卿转头,“河东那边可有消息?”
“尚无。”
偏将话刚落,就有一个亲兵从城楼下蹭蹭地跑上来。
“将军,朝中急报!”
符彦卿立马接过信囊,从中取出一份公文,看了一下,就艹了一句,“还真都跑河东去了!”
林从站在符彦卿身后,忙问:“四哥,怎么了?”
符彦卿把公文给林从和几个偏将,“契丹主力于两日前出现在代州,进行劫掠,被河东军发现,石大将军率河东军由晋阳出发,在代州截住了契丹大军。”
听了符彦卿说的,众人瞬间门轻松了起来,符彦卿的一个偏将笑着说,“看来这次契丹都去了河东,咱们河北无忧了。”
另一个将军也说:“河东有石大将军,契丹大军定然讨不到什么好处,想必急着捞一波就快跑了,看来契丹很快就要退回关外。”
其他几个将军也都连连点头。
符彦卿却出声,“还是不能大意,契丹主力虽然去了河东,可契丹八大部落,未必一起行动,还是得小心。”
众将军忙应道:“是。”
……
自那日知道契丹主力去了河东,河北这边明显轻松了下来。
大家每天派斥候去探探有没有契丹兵,然后就恢复往日活动。
直到有一天,斥候突然来报,在燕山山脉有契丹兵出现。
众人顿时又紧张起来,符彦卿也紧急把所有兵都招回城,并派出大量斥候探查。
很快,斥候回来禀报,前来的契丹兵并非契丹主力,而是一些小股骑兵,看样子应该是契丹的小部落,大概是趁着契丹大军去了河东,想来河北顺手打打牙祭。
符彦卿探查清楚不是契丹主力,而是契丹一些边缘部落,并且人数不多,就改变了之前抵御契丹主力的想法,改城围剿进入河北的契丹兵。
符彦卿把一众将军和林从叫来,“如今契丹小股骑兵进入燕山山脉,不日就到河北境内,这次人数不多,咱们还按照以前的惯例行事。”
众将军一听都高兴起来。
林从和郭威却听得一脸懵逼,林从问道:“将军,什么惯例?”
符彦卿还没来及回答,一个偏将就笑着说:“大家每人领一支兵,轮流出去捕捉前来解决的契丹兵,并且事前出个彩头,最后谁那支抓的最多,彩头归谁,向朝廷上报战功时,也是头一份。”
旁边一个将军也笑着说:“这法子最公平,也能激励手下将士,小李将军要不要也参加?”
“小李将军年纪小,又是初来战场,肯定有些吃亏,不过你带的是骑兵,倒是能弥补这些,李将军,你要不要也来玩一把。”旁边将军笑道。
林从听了笑道:“听着不错,既然大家都参加,入乡随俗,我虽年纪小,可也不想落下,既然如此,算我一个。”
“好,爽快!”
于是众人就在刺史府立下赌约,约定每位将军出二百贯,然后以明日开始,契丹退走为止,开启了对入侵劫掠的小支契丹军围捕。


第140章 初抗契丹骑兵(二更) 契丹骑兵……
傍晚, 官道旁的一个村庄里,炊烟袅袅,在外面干活的村民扛着家伙陆续从外面回来。
一片温馨宁静。
突然,一阵急促轻微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听到马蹄声的村民们脸色一变, 一个手脚利索的村民立刻爬上村口的木楼, 这种高高的木楼是北方边关常见的建筑, 用来观望是否有敌袭。
结果村民刚爬上去,就大惊失色喊道:“是契丹土匪来了!”
爬上木楼的村民立刻拿起一个木头猛敲木楼上挂着的一个锣, 然后又摸起旁边火石, 直接把绑着干草抹了火油的木楼点燃, 木楼顿时燃起浓郁的黑烟。
敲锣的人这才从上面滑下来。
而村子周围的村民一听到锣声, 立刻放下手中活扛着家伙就村口跑,村里的青壮和壮实妇人也提着锄头、砍刀、弓箭甚至摸了菜刀出来。
至于各家老人还孩子则立刻关上大门。
里长带着众人迅速在村口的必经之路上拉起了木头和荆棘弄的路障。
很快,一支契丹骑兵出现在远处路上。
契丹骑兵自然也看到村民的严阵以待,却丝毫没把村民弄得这些放在眼里, 反而迅速加速,到了路障前, 契丹骑兵只是一跃, 就纷纷跃过路障。
里长顿知不好,这支肯定不是普通的契丹族民, 而是正了八经的骑兵,立马高声,“这是骑兵,大家小心!”
说着,带着一个长长的砍刀就劈向一个骑兵,其他村民也都一拥而上。
唐时百姓全民皆兵,尤其边关, 战乱频繁,百姓大多从小习武,而自己身后又是自己的一家老小,所以村民凭着人多和勇猛,一时也能和契丹骑兵相抗。
只是到底连步兵都算不上的百姓对于装备精良的骑兵相差太远,短暂对峙后,骑兵横冲直撞的优势就出来了,再加上契丹多配弯刀,骑兵的冲击加武器的精良迅速使村民落到下风。
甚至百姓开始被打散,而百姓一旦被打散,就是被契丹兵收割的开始。
各家大门后,已经有老弱妇孺的哭声。
因为谁心里都明白,外面的青壮一旦败了,门后的老弱妇孺,就是待宰的羔羊。
就在契丹骑兵举起屠刀挥向领头的里长时,“嗖——”带着破空声的箭羽突然后发先至,射中了这个骑兵。
里长转头一看,绝望瞬间变成了惊喜,“援军来了!大家快闪开!”
村民转头一看,就见一支黑色的骑兵从远处疾驰而来,而最前排的骑兵,已经开始搭弓射箭。
至于刚刚那箭,就是领头一个年轻骑兵将领所射。
“快闪!”村民们麻溜连滚带爬撤出战场。
而契丹骑兵一看,也顾不上村民,迅速聚集。
只是聚集的速度怎么快过箭的速度,一波密集的箭雨,眨眼间便到了眼前。
骑兵中有带盾牌的还能稍微挡一下,而图抢劫轻便没带盾牌的,则迅速被箭雨收割了一波。
一波箭雨后,来的骑兵就弃弓,抽出银枪,冲了过来。
契丹骑兵见到是朝廷军队知道这次是抢不成了,就打算逃走。
契丹入侵的首要目的是抢东西,不是打仗,反正都是骑兵,只要开跑,就很难追上。
但让契丹骑兵没想到的是,来的骑兵在由远及近的奔驰中,迅速形成三角战阵。
“不好,是晋军轻骑!”契丹领头的大汉突然大喊一声,“别跑,跑不过的,快结阵!”
同时暗骂一句,“艹,这里不是河东,怎么会有轻骑!”
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天下骑兵,轻骑最快,而昔日晋军轻骑,更是所有轻骑的佼佼者,连契丹的骑兵也只能望而兴叹。
契丹骑兵虽然想结阵,可是是先机已失,契丹骑兵列阵时,来的骑兵就如一根尖锥,狠狠撞上这支契丹兵。
还在散乱的骑兵阵哪经得过这么一冲,契丹骑兵登时被冲得七零八散,而来的骑兵在冲撞后,迅速包围了一个个被冲散的骑兵。
契丹骑兵首领看着被打散,就已经心知今天翻盘无望,可还想着突围逃跑,就瞅了一眼,顿时看到前面一个有些稚嫩的小将,顿时大喜,觉得可以趁此薄弱冲出包围,于是举起佩刀,狠狠砍向小将。
一声让人牙酸的碰撞声,契丹骑兵首领只觉得佩刀下面一硬,想象中的一刀见肉没有,反而就见对方银枪架住他的佩刀,轻轻一抬,然后就觉得佩刀突然被大力掀开,契丹骑兵暗道不好,立马侧身要躲,却突然心口一痛。
原来对方已经一□□穿他的铠甲,戳进了他的心口。
“这……怎么可能……”契丹骑兵看着面前的年轻的小将,正在纳罕对方怎么可能一枪戳穿他铠甲,就眼前一黑朝马下栽下。
而对面年轻的小将却是面色如常,随手抽回银枪,反手划向旁边另一个契丹骑兵的脖子,顿时又干掉一个。
“将军利索!”郭威在旁边一手挑飞一个契丹骑兵,恭维道。
“好好打仗,别油嘴滑舌!”林从说了一句,就变单手持枪为双手持银枪,一夹马腹,直接对着契丹骑兵密集的地方冲去,所到之处,林从持银枪大开大合,一阵横冲直撞。
“将军!等等我们!”郭威一惊,立刻带着亲卫跟上。
林从本来就力气惊人,战场上人越多越不用担心什么枪法,一枪砸下去,能砸掉好几个,郭威就见林从所过之处如无人之境,“好家伙,弟兄们,快跟我上!”
郭威带着亲卫在林从后面如后翼,疯狂收割者被砸掉的契丹兵。
林从在契丹军中横冲直撞,郭威带着骑兵在后面收割,很快,这支不大不小的骑兵就纷纷落马,被绞杀殆尽。
当然也有一两个在最边缘跑掉了,林从等人也不追,这些落单的契丹骑兵已经不足为惧,他们甚至不敢再靠近村落,因为但凡靠近,就会被村里围殴打死。
边关的村子对于一支骑兵不行,可对付落单的骑兵,那是绝对是没问题的。
歼灭契丹骑兵后,林从停了下来,郭威护卫在林从身边,其他骑兵则开始打扫战场。
“将军,您下次冲的时候叫属下一声,吓死属下了!”郭威跑过来把林从看了个遍,看到林从身上没伤才放下心来。
“放心,我知道分寸!”林从随手甩了甩银枪上的血。
“您知道什么分寸!”郭威抱怨一句。
就在这时,突然又传来一阵马蹄声,林从握着银枪的手一紧,立马转头,却在看到来人时神色一松。
“秦将军!您也来了!林从笑道。
对方到了跟前,一把摘下头盔,朗声笑道:“远远的就看到木楼的烽烟,紧赶慢赶跑来,却不想你小子动作这么快,连口汤都没给我老秦留下。”
林从笑着说:“我运气好,靠的近!”
秦将军笑着摆摆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山头,“我刚从那里来的,在上面看的一清二楚,好小子,刚才你在契丹军中那横冲直撞的劲,真有几分昔日先帝做横冲将军的风范,我刚才都在上面看傻眼了,你这力气是天生的?”
“让秦将军见笑了,我自小力气大些。”
“好小子,深藏不漏啊!难怪小小年纪敢上战场!”秦将军大力拍拍林从,领着自己手下骑兵走了。
秦将军走后,郭威很是兴奋,“先帝昔日十七岁领五百骑兵做前锋,自号横冲军,多次带横冲军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刚刚秦将军这么说,是认可郎君。”
林从也很高兴,他因为年纪小,诸将对他难免有些轻视,觉得他倚仗宫中关系,如今秦将军身为老将,这么说,以后可减少不少风言风语。
“好了,快让弟兄们打扫完,我们再去下一个。”
就在这时,里长被人扶着过来,一见到林从,里长就带着人跪下,“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林从忙下马,“使不得,老人家,快请起,我们身为戍边将领,保护大家是应该的。”
里长却拉着林从,“将军客气了,这村有一百一十二户,上千人,今日全赖将军活下来,将军大恩,我等无以为报,如今已临近天黑,村中已备了些酒菜,还望将军和将士们留下饱餐一顿。”
“这……”林从有些犹豫,他没有吃百姓的习惯。
郭威却忙说:“将军,应下吧,这是百姓们好意,也是大家怕再来契丹骑兵,咱们吃完留下点钱粮就好,再说这快晚上了,弟兄们也实在不想吃干粮了,正好在这吃完扎营。”
林从听了,这才笑着对里长说:“那就叨扰了。”
里长听了,忙吆喝大家去搬桌子弄饭。
百姓们刚刚被契丹袭击,惊魂未定,如今听到林从带骑兵留一晚,也心中稍微安定下来,顿时一片欢呼,都忙各家回去拿东西来做饭犒劳将士。
很快,村中就开始炊烟袅袅,又是一片生活气息。
看着里长和百姓热火朝天的做饭,看着这鲜活的村庄,林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身为将领,果然保家卫国,看百姓安居乐业,才最有成就感!


第141章 遇袭! 撞上契丹部落
其后几日, 林从带着郭威和手下的骑兵,与其他将军一起轮流出去围剿契丹骑兵。
契丹这次主力在河东, 只有其中一些小部落, 觉得去河东抢不大部落,就跑到河北这边打秋风,所以林从等人压力并不大。
对于这种情况, 易州这边的将领普遍心情不错,大家身为武将虽然也想打仗,想要战功,可打仗毕竟是玩命的事, 能不打大仗还是别打大仗的好, 再说, 就算现在这样剿匪, 也是得战功, 并且还更容易。
而且这次还有个彩头, 每人两百贯,十几个将领凑到一起, 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大家积极性也很高。
几日下来, 将领中,除了符彦卿坐镇易州,每个将军都战绩颇丰,尤其林从那日遇到那个秦将军, 更是战绩出众, 杀敌最多。
林从在一众将军中战绩只能占中等,不拔尖也不落后,可就算这样, 也得到了一众将军的肯定和赞扬。
毕竟林从年纪小,对易州周围并不熟悉,又是初次领兵,能领成这样,本身就已经算是天赋过人。
而林从对此也很满意,他第一次领兵,也没想着能在那些老将中拔得头筹,人家领兵那么多年,谁手底下没点真本事,他更多的是想着和自己手下的骑兵磨合,并且感受战场,毕竟像这种没有主力,但却能锻炼的机会可不多。
所以林从对自己的战绩也不在意,而是拉着自己手下的骑兵更努力围剿更多的契丹兵。
这日,林从又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在军营和众将士饱食一顿后,就带着郭威拉着自己骑兵去出了城。
这次,林从带着手下的兵走的有些远。
林从也发现了,大概是契丹也知道易州有重兵把手,所以许多过了燕山山脉就会故意绕开易州,选离易州比较远的州郡抢劫。
林从带着骑兵大约骑了两个时辰,就放缓了马,和众人在原野上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