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训骂池宪
她的眉心之间,有一枚殷红如血,似水滴状的纹饰,微微突出,池宪正猜测着,这许是什么花钿之类的装饰,往她的眉心一点,将她的五官更显得精致秀美,她的五官拆开来看只是平平,可拼到一处有一种让人吃惊的娇丽。
洛俪视线移转,如此清俊的五官,这般深沉的双眸,即便比记忆里年少了许多,可她又怎会不认得,这个人即便化成灰,她也是认识的——池宪、池清正。
前世的记忆如洪如海地奔袭而至,漫至心间,缕缕情丝纠缠翻滚,理不清的爱恨,剪不断的悲愤,纵横交织,如一生孽缘,似一世情虐。
洛俪见少年直直盯着自己,当即恼了:“哥哥从哪儿领回的登徒子?”
这一语道破,池宪立时闹了大红脸。
洛径兄弟与苏恺才发现刚才池宪看着洛俪忘神凝视的样子。
洛径兄弟还好,苏恺立时不快:如此失礼地看着一个闺阁姑娘,也着实失礼!
池宪当即揖手行礼,“在下皇城池宪见过洛三姑娘!”
洛俪微抬下颌,傲气流露,“管你是谁了?到洛家为客却这般失礼,但凡君子,当不以貌取人,你全无君子之风。定不是大哥领回来的,许是我爱在外头混玩的二哥领回家,就凭你这样的,才华暂且不论,德行只怕让人质疑?”
洛家兄弟见她噼哩啪啦一说,也不知池宪是如何招惹了她,往常洛俪说话行事也甚是得体,可今儿言辞犀厉,半点也瞧不上池宪,先是指责池宪失礼,再说人家以貌取人无君子之风,紧接着连洛征也给削了一顿,怪洛征不该把这么个失礼的人领进洛家大门。
池宪的脸近乎开了染房。他自认相貌不俗,气宇轩昂,哪里晓得被个十岁小姑娘给骂了。他初见洛俪,只是意外于对方的容貌,小小年纪就生得这么美,只是一时忘了,哪晓得这样惹她不快,还被训骂了一顿。
池宪早就知道洛家在江南一带的盛名,能入洛府作客,也是他谋划了好久才成功的,没想一入府开罪了洛家姑娘,心里有些懊悔,他只是爱美心切,一时间忘了,想着他们说话,又怎会留意到自己的举止,哪里晓得那呆愣吃惊的模样就落到了洛俪眼里。
池宪灵机一动,当即揖手:“请姑娘恕罪,是在下唐突了!着实是姑娘貌似仙子,娇丽无双…”
他的话还没说话,就见苏恺蹙着眉头:即便世人以貌识人,洛家绝不是这样的,他这等赤果果地赞美洛家姑娘的美貌,居心何在?
江南的男子,以才闻名,以德修身;江南的名门女子,多是先修德,再以贤而论优劣,这容貌当真不算甚?江南自古美女如云,着实少见丑女。
池宪立时打住了话,知自己这回又拍到了马蹄上,不由得面上又是一红,心里暗道:莫不是又犯了什么忌讳?否则苏公子怎的这种眼神瞧我,带着两分怒意。
洛征忙道:“三妹妹,就算今儿我开罪了你,你也不能拿我朋友泄气,我在这里向你赔礼可好?”想替池宪圆过这个面子,毕竟池宪是他领回家的,又是第一次登门,如此闹得没脸,连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他心里颇是不解:三妹妹素来行事得体,进退得宜,最是乖巧柔顺的,今儿的火气不小,而且对池宪的厌恨之意丝毫不曾掩饰半分。
洛俪道:“我怎不记得二哥几时惹我了?此人刚才着实失礼得紧。”她原想再骂,可又觉得骂得过分偏惹人生疑。前世时,她临死也不会坑池家母子一把,想来她丧命之后,梁大哥定会报复池家,就算他们不死,只怕也好过不了,但又想到池家母子背后的靠山是窦国舅,她就有些气恼。
第54章 提点
俗话说:宁得罪君子,莫开罪小人。池宪是伪君子,最喜在背后谋划,把他得罪狠了只怕不成。
今生既是遇上,怎会放过报复的机会。
前世池宪进洛家,就是因为搭上洛征,只不过不久后,洛征没与他来往,反是洛修与他成了知己好友。池宪最后使计害得游历天下的洛征丧命阳关,她得让池宪与洛家公子做不成朋友。
洛径面上不显,眼里带着两分责备,怪洛征与这样一个失礼的人为友,以洛俪的性子,此人得多失礼,才能将她给惹恼。
洛径如此看,苏恺也是如此。
洛俪恼道:“大哥、二姐夫,我有话与你们说。”
洛征自嘲道:“池贤弟,我们且早些远避,三妹妹今儿定是被长辈训狠了,正一肚子火要找人发泄呢。”嬉笑之间,他拉上池宪转往前院方向。
洛征给池宪找了个台阶,与他快速离开花园。
洛俪扫一眼二人的背影,摇头晃脑,“此人瞧见长得好的女子就眼神发直,定是好色之徒;此人看人视物目光闪烁,缺坦然磊落之正气,非君子也!”
苏恺认真而又意外地看着比自己矮上一大截的小姑娘,面露深思,细细地回忆池宪这人的举止,洛俪的话颇有深意,更有道理。
他今儿入府,就听说洛瑞一整天都在指点府里三姑娘的功课,一整天…可见洛瑞对她的看重与喜爱,能得洛瑞喜爱如此,定然非寻常女子。
洛径想笑,“三妹几时学会相面了?”
“相面?这哪里相面,分明是祖父所言的窥一面而知全局之技,反正我不喜刚才那人。我们洛家不怕与真小人纠缠,就怕与伪君子为伍。”她定定心神,反应太激烈了些,平稳了心绪,唤声:“二姐夫。”
苏恺应道:“洛三妹妹。”
洛俪舒了口气,“二姐夫,二姐姐想着即将远嫁晋陵,不忍与亲人分离,近来患得患失,心情不佳,还望二姐夫多多开解于她。二姐姐从未离开过顺天府,更没去过晋陵,这种心情你得多多体谅于他。对于家人来说,只要二姐姐幸福快乐,我们就会安心,也会因她的快乐而快乐…”
洛径心里暗道:三妹妹居然是个爱操心的,她说要见苏恺,定是因洛倩之故。
苏恺心下汗颜,洛倩是他的未婚妻,他只想到这是长辈定下的良缘,却从未想过洛倩的难处。
洛倩在家中也是长辈娇养的女儿,更有疼她、宠她的长辈,亦有敬她、爱她的兄弟姐妹。养了十几年的姑娘许他为妻,就要离开娘家,想到远嫁再难见亲人,忐忑难安的心情自是可以理解。
“洛三妹妹,我定会对倩儿好。”
苏恺心下感动,洛家姑娘姐妹情深,不像其他大户人家只看重体面、荣华、钱财、权势,亲事原是他先看中,央了家中长辈来说的,又怎会不当回事。婚期将定,洛倩因远嫁晋陵不舍与家人分开而心忧。
洛俪若有所思地道:“二姐姐原喜欢二姐夫,否则昔日订亲,伯母问她意见,她亦不会点头答应。只是,她对苏家上下,最熟悉的唯二姐夫一人,到了晋陵,苏家长辈会不会喜欢她,苏家妹妹弟弟是否会敬重她,诸多种种,难免让她多想,还望二姐夫多护着她一些。
她一个远嫁女儿,到了晋陵,家人长辈、兄弟姐妹都在数百里之外,想家了,也不能尽快得返,知晓什么消息,也不能与家人共担。如此种种,还得劳二姐夫多担待些。
我们于二姐是手足血脉,而二姐夫于二姐姐却是相伴一生的良人,还望二姐夫他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莫忘初心,不求二姐夫待她始终如一,但求二姐夫他日遇事之时多为二姐姐设想两分,虽无刻骨铭心之情,但有相濡以沫的温暖。”
第55章 重情(二更)
苏恺心头巨浪滔天,这是第一次有女子说出这样的话,他以前听的、看的都是站在男子解度所思所看,而洛俪的话,字字句句就这样落到他的耳里,刻在他的心上。“多谢三妹妹说出肺腑之言。”
“二姐夫,世间女子所求,不过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二姐姐亦然。”洛俪悠悠轻叹一声,福了福身,“大哥、二姐夫,我回浣莲阁了。”
洛径对洛俪所为,除了意外,还有更多的感动与欣赏。
洛征今儿的麻烦是洛俪出的手,但借的是老太爷的名头,这也是老太爷恩准的。老太爷寻常不愿插手俗务,而对这种乱七八糟后宅妇人耍的阴私手段,更不愿插手,因洛俪恳求竟是破例一回。
洛俪重情!
这是洛径对这个堂妹新的看法。
苏恺心下感动。
不到两日,洛俪与苏恺说话的事就被洛倩知道了。
大/奶奶朱氏当着苏氏的面讲出来的,朱氏讲时,只当成是新鲜事,“三妹妹是个爱操心又重情的命。”洛倩先是吃惊,后听洛俪说的那些话又立时感动。三妹妹虽幼,为她的事如此上心,那话不是劝,却说得入情入理,令人感佩,更将她的担心、忐忑都说到明面上。
有了这些话,若苏恺告诉家中长辈,便是他们也不会为难自己。
她还纳闷,这两日遇到苏恺,他少有的随和,还陪她说话奕棋,甚至主动讲苏家有几口人,家里都有什么事,连苏家长辈们各自的喜好都细细告诉她,原来是怕她不了晓苏家的事,嫁过去了会手足无措。
“三妹妹…真…真是…”
洛倩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苏氏面露欣慰之色,家中多了一个爱操心的姑娘,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三姑娘倒是有心了,老太太总说三姑娘性子随她,有情有意的性子还真与老太太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洛倩知洛俪喜欢收集名家字画,但凡是有人的书法好、丹青好,就算没成名,她也愿意收藏,心里琢磨一番,觉得苏恺的书法还不错,回头让苏恺写两幅送给洛俪。
朱氏道:“上回二弟遇上麻烦,也是三妹妹去求的老太爷。”
洛倩微怔。
苏氏似不回过神,“这事…不是书勤…”她一直以为是长子出手帮洛征解危,没想这背后还有那么一出。
朱氏笑着,“是三妹妹先求的老太爷,就连请督学大人出面寻证人的书信,也是三妹妹捉笔写的,三妹妹用的是隶书,也不算什么大事。”
闺阁女儿的笔迹墨宝是不能轻易流出去的。
但,若用朝廷通用的官方字体,这就不算什么了。
大赵朝廷,对于科考,规定了所有考生应用的书法字体,必须用官方体,暨行书、隶书,若在应考或公文之中使用官方书体以外的字体,有权拒收。
末了,朱氏细细地将洛俪如何求老太爷,如何自己代笔写信之事细细地说了一遍。
苏氏听到这儿,心里五味陈杂,她是当娘的,自己的儿女遇上难事,她没帮上忙,反是二房的姑娘出手相助。三姑娘让她意外,虽然小时安静乖巧,而今大了,倒懂得为长辈排忧解难。
洛倩轻声道:“娘,给三妹妹多做几身春裳,我屋里还有几身没用的衣料子,我送过去让三妹妹挑几块。”
苏氏迭声道:“这是应该的。姐妹之间,就当相携相扶。”
洛倩想到洛佼,“娘,你罚四妹妹抄一百遍《祖训》,你看…”
苏氏当即恼道:“我罚她自有我的道理,她那冒失拧巴的性子不改,将来还有吃苦头的时候,你莫替她求情,老太太赞同重罚她。”
一百遍《祖训》这得抄到什么时候?
第56章 议亲
朱氏隐隐知晓些洛佼与洛家真正的姑娘有些不同,她与洛径夫妻一场,只要能说的洛径必不会瞒她。洛径模糊地提了几句,好似洛佼根本就不是洛家之后,她的身世另有隐情,似乎是某位被害忠良的后人。
苏嬷嬷打起帘子,福身道:“禀大太太,杨太太递话来,说明儿一早就要离开顺天府回乡。”
苏氏道:“儿媳,你过去瞧瞧,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搭把手。”
朱氏应答一声,领了丫头离去。
朱氏的父亲乃中顺天府的督学大人,前几年是琼林书院的副山长,上任督学年迈告老还乡,洛廉就向朝廷举推荐了朱督学接任。
朱家、洛家是儿女亲家,自来亲厚。
朱氏是朱家的嫡长女,打小就是洛家长辈瞧着长大的,早前洛家原是想在江南四大书香名门的姑娘里挑一个,怎耐洛廉就喜欢上青梅竹马的朱氏,铁氏也觉这亲事好,便顺水推舟应了。
苏嬷嬷有些不解,“大太太,杨家都要离开了,怎的方家人还没有动身离开的时候,倒是提前遣了方太太身边的管事婆子、大管家与方大姑娘又几个庶出公子先过去安顿,方大人、方太太、方二公子没动身离开的意思?”
洛家的人又不是傻的,上次算计洛征的事,看似已了,可里面还透着一股子蹊跷。
洛倩道:“二哥与郑姑娘合了八字,只等选了吉日就小定。莫不是他们来顺天府还有甚大事不成?”
苏氏心里直犯疑惑。
洛廉与她分析过方家人的意思。
苏氏想了一阵,没弄明白方家人不急着去任,在顺天府这么久的用意。
“莫不是,他们要等倩儿的及笄礼之后再离开?”
苏嬷嬷“呀”了一声,“大太太,他们为了与洛家联姻,打不上二爷的主意,该不会把心思动到二姑娘身上。方家的嫡长子与二姑娘同龄,月份上还大两个月。”
方柔在洛家闹腾一场,在诗笺事件的第二天,就被方平安下令,让管家、管事嬷嬷先一步去了闽省。方平安这个新上任的闽省都督不急着赴任,反让下人、女儿先行,太过反常,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洛倩此刻心悬了起来,她是订了亲的事,难不成方家还要使坏毁掉她的亲事,这几日苏恺的宽慰陪伴,已经让她认定了苏恺,若出意外,她还不得生不如死。
门外,铁嬷嬷朗声禀道:“大太太,老太太请您去一趟颐和堂,大老爷与杨老爷商量了三公子与杨三姑娘的亲事,老太太说你是嫡母,得问问你的意思”
洛倩愣怔,洛修与杨三姑娘杨玉莲,杨玉莲可是嫡次女,怎么可能与一个庶子订亲,但这又是两家老爷商量的事儿,杨家不是在孝期,这怎么能议亲。
铁嬷嬷又道:“杨家老太爷一生,最是敬佩仰慕我们家老太爷,因两地相隔千里,不得见老太爷真颜而引以为憾。他病逝前,心心盼着若能与我们洛家结亲就好,杨老爷为了杨老太爷心愿,与大老爷提出两家结亲之事,也慰杨老太爷亡灵。”
虽守孝之时,子孙不议亲,但杨老爷为告慰亡父在天之灵,这也算是行考之举,自可破例。
洛倩微微凝眉:杨家为了与洛家结亲,舍得让嫡女配给一个庶子?如果她没记错,杨三姑娘真正看上的是二哥洛征,但因早前方柔闹得太大,也至所有人都忽视了这个事实。
杨玉莲已经及笄,洛修才十四岁,女子长一岁原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苏氏叮嘱道:“倩儿,你回绣阁做女红,我过去瞧瞧。”
第57章 喜被(二更)
洛倩应答一声,越想越是生疑,离了父母居住的睦元堂,不由自己的往洛俪的浣莲阁去,远远儿地,就瞧素纨正坐在玩子里绣花,红彤彤的素锦上头绣着漂亮的牡丹,已经绣好了三朵牡丹。
秋蓉笑道:“素纨姐姐不会是给三姑娘绣的吧?”
素纨啐了一口,“三姑娘才多大,还没到议亲之时呢。”她换了个姿式,挥了一下胳膊,欠身问道:“二姑娘怎的得空过来了?”带了两分俏皮。
洛倩问道:“三姑娘呢?”
“今儿一早,执丹来传话,说老太爷让三姑娘去书房。老太太要教三姑娘剑术,老太爷又说要教书法,这不,三姑娘忙得脚不沾地。”
洛瑞原是同意洛俪随铁氏学武的,突然发现洛俪在书法丹青颇有天赋,立时就动了心,现下盯紧洛俪,要让她学书法丹青。一大早,洛俪起来学武,刚用过晨食又被老太爷唤过去练字、绘画。
洛倩颇有些同情洛俪,视线落在素纨绣的喜被上,喜庆的颜色,不是给她绣的,就是给洛征绣的,眼下订亲的就他们兄妹。
素纨压低了嗓门,“二姑娘,这是三姑娘令奴婢给你绣的喜被!花样子是三姑娘忙活了好几日才绘好,看着喜庆华丽又不失贵气。”
洛倩立时红了脸。
秋蓉道:“三姑娘真有心。”心下暗喜,三姑娘行事得体,不是帮着二爷就是帮着二姑娘,要不是大/奶奶将三姑娘做的事说出来,她们尚不知,对于三姑娘的用意,洛倩又怎会不领情。
素纨道:“我们三姑娘说,家里姐妹原就不多,自当更亲近些。”
洛倩忆起早前苏嬷嬷说方家的事,方家至今不走,只怕还想与洛家结亲,方柔那性情操守,洛家看不上。现在又想用方二公子与洛家姑娘结亲,念头一闪,只怕他们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她之后,姐妹里头就属三姑娘洛俪。
素纨在铜盆前净手。
想到洛俪这样的好姑娘,若真许给方家那样不知脸面规矩的人家,洛倩立时就有些慌了,“今儿怎没见着梁妈妈与素绢?”
素纨从小厨房取了一壶开水。
洛倩道:“不用沏茶水了。”
素纨凝了一下,“梁妈妈去了颐和堂帮忙。素绢服侍着三姑娘去了书房。”
洛倩想着方家的事,想直接告诉素纨,又想着这原是她自己的猜测,若方家不是这意思,岂不让人笑话,可又怕被自己猜中,心头七上八下,三妹妹待她真心,又为她的事操心、上心的,她这个当姐姐的,既然想到了还不提醒,万一出了事,让她如何对得住洛俪。
她心下纠结不已,不知如何开口。
素纨轻声道:“二姑娘有什么话,不妨告诉小婢,小婢转告三姑娘。”
洛俪道:“三姑娘回来,让她到漪兰阁来一趟。”
“喏!”
洛倩领着秋蓉离去,因她即将及笄,又是待嫁之身,苏氏又挑了一个管事婶子到漪兰阁,又选了两个服侍丫头,而今漪兰阁一下子多了三个人,倒是热闹了许多。
洛倩的嫁妆,在她周岁后苏氏就开始预备了,而今已陆陆续续地送到漪兰阁新置的两间库房里。
她想:待她出阁,只怕洛俪迁入漪兰阁长住了。
洛俪被老太爷拘着练书法、学丹青,老太爷还将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画都取出来,一一进行点评,每人各有所优,又各有缺点,都能被他一针见血的指出。
几日下来,洛俪的长进可谓突飞猛进。
老太爷说“书法大家当独具风格,能模仿他人的笔迹不算本事,最多算有匠心,而但凡大家,都有旁人难以模拟的神韵。”
“书画,书画,书中有画,画中有书。”
这里的书,乃指的书法。
第58章 抱怨
洛俪从老太爷的书房出来时,已近酉时一刻。
素绢很狗腿地迎了过来,笑微微地道:“姑娘,梁妈妈今后午后就在煲鱼汤,熬得像乳汁,将大/奶奶养的雪球都吸引到小厨房里喵喵大叫。”
朱氏的雪球乃是一只雪白的波斯猫,是大爷洛径送给朱氏十六岁的生辰礼物,很得朱氏喜爱。
“梁妈妈说姑娘近来读书用功,定要吃好了,大厨房那边是照着二爷、三爷的例给我们送鱼肉菜蔬。”
如果女子能参加科考,照老太爷这意思,洛俪都能去赶科考了。
铁氏今晨就在抱怨:“他的门生弟子没有三千,离三千之数也不远,怎的还和我这老太婆抢徒弟!瞧把我孙女折腾得,一大早要起来习武,用过晨食又要去练字读书,瞧得我怪心疼。”
洛俪近来在府中得宠,不苟言笑的丁管家见了他都有了笑容,倒不是他捧高踩低,而是得洛瑞看重,想来三姑娘将来的名头不会比二爷差。
大赵天下虽女不如男,但也讲究个男尊女贵,最典型的例子就在咸城,听闻咸城每年都过女儿节,每年都有一个才艺赛。到才艺赛期间,满城竞技,无论是山野村姑还是名门闺秀,只要夺得魁首,就能为自己谋得一段好姻缘。
着实咸城一带的名门世家、,竞相聘娶才艺赛的魁首为妇。
顺天府虽没有咸城那样的女儿节和才艺赛,因是天下第一名士洛瑞的家乡,洛瑞亦看重女子,这里无论是官员、读书人还是百姓都不像豫冀等地那般重男轻女。
今日,老太爷还与洛俪道:“古有卫夫人一代书法大师,今有洛子孙女。”
洛俪真恨不得寻个老鼠洞藏起来。
祖父是真想把她教养成顶顶出名的大才女。
前世之时,老太爷也说过类似的话。
可她太明白自己的斤两,可今生又说了,她不得不怀疑:祖父他老人家是为了鼓励我呢?还是他真有此愿?
卫夫人乃是与王羲之同一时期的书法大家,名垂青史,即便洛家的字画无数,也不曾寻得卫夫人真迹,否则连洛俪都想瞻仰一下这位女书法大家的书法风采。
素绢跟着洛俪身后,像只小百灵般地叽叽喳喳,“姑娘,今儿又有几桩新鲜事,你是想听府外的呢,还是想听府内的?”
“捡我身边的事先说。”
洛俪虽然有些累,可这会子听素绢一八卦,立时来了兴致。
素绢道:“姑娘,三爷与杨三姑娘订亲了。”
洛俪停下脚步。
前世时,洛修订亲的是谁?
这么一想,答案让她愕然。
洛修在十六岁时离家出走,唯留下柳姨娘镇日在府中以泪洗面,嫁去姑苏的洛依回来过几次,一是探望家人,二是开解柳姨娘。洛依每次空着双手回来,回姑苏时,必是大大小的几口箱子的好东西,或干货吃食,或衣料等物,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