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想要我解释吗?”他问。
“不想,”我说,“我没事了。我觉得你是个可怜的酒鬼,像个老气横秋的十一岁小孩一样故弄玄虚来吸引别人注意,我超级替你难过。不过没错,我不想要解释,你已经不是写出《无比美妙的痛苦》的那家伙了,所以你也没法续写,就算你想写也写不出。不过还是谢谢了,祝你生活愉快。”
“可是——”
“谢谢你的酒,”我说,“现在请你下车。”他看起来一副挨了责骂的样子。爸爸已经停了车,我们让引擎空转着等在格斯坟墓所在的山脚下,一分钟之后,范·豪滕打开车门,终于沉默地离开了。
六点左右,我们终于回到了家。我精疲力竭,只想睡觉,但妈妈非逼着我吃了些奶酪意面,不过至少她同意我在床上吃。我戴着呼吸机的面罩睡了几个小时。醒来的感觉极糟,因为刚醒来昏头转向的一刻,我恍惚以为一切都好,随后我清醒过来,再次崩溃。妈妈把我从呼吸机上取下来,我把自己拴到便携氧气瓶上,然后跌跌撞撞去卫生间刷牙。
我一边刷牙一边打量着镜子里的自己,脑子里一直在想,世上有两种大人:一种是彼得·范·豪滕那样的——可恶可鄙的可怜虫,掘地三尺地寻找可以伤害的对象;另一种人则像我爸妈,麻木不仁地行走四方,并为了能继续走下去,做一切需要做的事。
在我看来,这两种未来都不甚合我心意。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看尽世上所有纯洁美好的事物了,我开始怀疑,就算不是死亡冒出来搅了局,奥古斯塔斯和我所共同拥有过的那种爱也难以长久。“美好的清晨转眼成白昼。 ”诗人写道,“黄金的时光不能留 。”
有人敲敲浴室门。
“有人啦。”我说。
“海蓁,”爸爸的声音,“我能进来吗?”我没有回答,但过了一会儿,还是去打开了门上的锁。我坐在盖上盖的马桶上,为什么呼吸非得这么费事不可呢?爸爸在我身边单膝跪下,抱住我的头,按在他锁骨上,说:“我很难过格斯死了。”我感觉好像被他的T恤闷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但被紧紧地拥抱,紧紧地被令人安慰的爸爸味儿包围的感觉很好。他看上去几乎可以说是愤怒,而我喜欢这样,因为我也愤怒。“全是狗屎,”他说,“从头到尾。百分之八十的生存率,而他就正好是那百分之二十?这叫什么事啊?狗屎。那么生气勃勃的孩子。全是狗屎,太可恨了。但爱上他一定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啊?”
我把脸埋在他衣服里点点头。
“这可以让你明白我对你是什么感受。”他说。
我的老爹。他总是能直接说到我心坎儿上。
23
几天之后,我中午时分起床,开车去了艾萨克家。他自己来开的门,“我妈带格雷厄姆看电影去了。”他说。
“我们应该找点事儿做。”我说。
“你说的这‘事儿’,坐在沙发上玩盲人电脑游戏如何?”
“好啊,正好就是我想做的事儿呢。”
于是我们一起坐在屏幕前,在一个迷宫般的看不见的洞穴里艰难摸索着前进,周围连一流明 [1] 的光都没有。我们一连玩了几个小时,到目前为止,这个游戏最有趣的部分就是想法子用幽默的怪话调戏电脑。
我:“摸洞穴墙壁。”
电脑:“你抚摸了洞穴墙壁。它有些潮湿。”
艾萨克:“舔洞穴墙壁。”
电脑:“我不懂。请重复。”
我:“操潮湿的洞穴墙壁。”
电脑:“你试图跳。你撞到了头。”
艾萨克:“不是跳,是‘操’。”
电脑:“我不懂。”
艾萨克:“兄弟,我一个人在这黑咕隆咚的洞里待了好几个礼拜了,我需要放松一下。操洞穴墙壁。”
电脑:“你试图跳——”
我:“对着墙耸动臀部。”
电脑:“我不——”
艾萨克:“跟洞穴亲密做爱。”
电脑:“我不——”
我:“好吧!走左边那条小路。”
电脑:“你走了左边的小路。通道渐渐变窄。”
我:“匍匐前进。”
电脑:“你匍匐前进了一百码。通道变窄了。”
我:“匍匐蛇行。”
电脑:“你匍匐蛇行了三十码。有水滴到你身上,沿着你的身体流淌下来。面前一大堆石块挡住了去路。”
我:“现在能操岩洞了吗?”
电脑:“你没站直身体,不能跳。”
艾萨克:“我讨厌活在一个没有奥古斯塔斯·沃特斯的世界上。”
电脑:“我不懂——”
艾萨克:“我也一样。暂停。”
他把遥控器扔到我们俩中间的沙发上,问:“你知不知道……痛苦吗?还是怎样?”
“我猜,他真的拼尽全力想活下去。”我说,“最后时分他已经失去知觉了,不过听起来好像,嗯,一点儿也谈不上了不起什么的。死亡差劲透了。”
“嗯。”艾萨克应了一声,然后过了很久又说,“还是感觉难以置信。”
“每时每刻都有人死。”我说。
“你好像在生气。”他说。
“没错。”我说。我们静静地坐了很长时间,感觉不坏,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最初在“实实在在的耶稣之心”的时候,格斯对我们说他害怕遗忘,而我告诉他,他所害怕的是一件普遍而无可避免的事物。我又想,其实,根本问题并非痛苦本身或遗忘本身,而是这些事物带来的意义的扭曲堕落乃至丧失,是痛苦中那种绝对非人的虚无感。我想起爸爸告诉我宇宙想要被人注意。但我们想要的是被宇宙注意,让这个大宇宙对我们身上所发生的事哪怕有那么一丝在意——不是作为一切有感知能力的生命整体的我们,而是我们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
“格斯活着的时候是真的爱你,你知道吧?”他说。
“我知道。”
“他天天说个不停。”
“我知道。”我说。
“简直让人心烦。”
“在我看来也不那么心烦。”我说。
“他写的那东西,后来给你没?”
“什么东西?”
“你喜欢的那本书的续集还是什么的。”
我转过身瞪着艾萨克。“什么?”
“他说他在给你写东西,但他又不是那么擅长写作。”
“什么时候说的?”
“不知道。大概,他从阿姆斯特丹回来之后的某个时候吧。”
“到底哪个时候?”我追问。会不会是他没机会写完?还是他已经写完了,留在电脑里了什么的?
“呃,”艾萨克叹了口气,“呃,我不知道。有一次我们俩在这儿的时候提起过。他来我这儿玩,嗯——我们摆弄了一会儿我的电子邮件机器,当时我刚收到奶奶的一封邮件。我可以在机器上查查,如果你——”
“要的要的,机器在哪儿?”
他提起这事儿是一个月以前。一个月。诚然,不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月,但还是——整整一个月啊。无论如何,这段时间足够他写出点什么了。竟还有属于他的东西,或者说由他所作的东西,在我所不知道的某处漂浮着。我需要找到它。
“我要去他家。”我告诉艾萨克。
我匆匆出门上了车,把氧气推车拖上来,放在副驾驶座。我发动汽车,音响里传出喧闹的嘻哈乐节奏,我伸手想去换频道,突然又冒出了说唱的声音,说的是瑞典语。
我猛地转过身,尖叫起来,因为我看到彼得·范·豪滕坐在后座上。
“很抱歉吓着你了。”彼得·范·豪滕提高嗓门盖过说唱的声音。他还穿着参加葬礼时的那套西装,都过了差不多一个礼拜了。他浑身酒气,就好像每一个毛孔都冒着酒精。“CD送给你了,不用客气。”他说,“是Snook乐队,瑞典最重要的——”
“啊啊啊啊啊,从我的车里出去!”我关上音响。
“这是你妈妈的车,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他说,“况且,车门没锁。”
“哦,我的天哪!下车,出去,否则我要报警了。老头,你到底有什么毛病啊?”
“但愿我只有一个毛病。”他沉思般地自言自语道,“我这回单纯是为了道歉来的。你先前说我是个依赖酒精过活的可怜小人,这话说得对。我只有一个认识的人,而她愿意和我共处只是因为我花钱雇她陪伴我——更糟的是,从那之后她就辞职了,让我成为一个罕见的连靠贿赂也贿赂不来陪伴的人。这全是事实,海蓁,所有这一切,而且还不止这些呢。”
“好吧。”我说。假如他不是醉得口齿不清,这番话还能显得更动人些。
“你让我想起安娜。”
“我让很多人想起很多人。”我答道,“我真的得走了。”
“那就开车吧。”他说。
“你下车。”
“不下。你让我想起了安娜。”他又说一遍。一秒钟之后,我开始倒车。我赶不走他,那也不必硬赶。我要开车去格斯家,格斯的爸妈会把他赶走的。
“想必,”范·豪滕说,“你应当很熟悉安童涅塔·缪吧。”
“嗯,不熟。”我说着打开音响,闹哄哄的瑞典嘻哈乐响了起来,但范·豪滕并不放弃,用压过音乐的高声嚷嚷道:
“她是教会追封的真福者,可能很快就要被教宗封为圣人——那她就是非殉道者里被封圣品的年纪最小的一个了。她得的癌和年轻的沃特斯先生是同一种,骨肉瘤,右腿截肢了。那种痛苦令人难以忍受。早慧的安童涅塔·缪六岁时死于这种极度痛苦的癌症,临死之前她对父亲说:‘痛苦就像布,来得扎实才有用。’这是真的吗,海蓁?”
我没有直接看他,而是通过反光镜看着他的身影。“不,”我在音乐声中大吼,“那些全是胡扯。”
“可难道你不希望这是真的?”他跟我对吼,我关了音乐。“我很抱歉毁了你们的阿姆斯特丹之行。你们太年轻了,你们——”他说不下去了,好像他理所应当地有权为格斯痛哭一场似的。范·豪滕不过是无数根本不了解他的哀悼者之一,他的纪念墙上又一首来得太迟的挽歌。
“你没有毁掉我们的旅行,你这个自命不凡的老家伙。我们的旅行棒极了。”
“我尽力了,”他说,“我尽力了,我发誓。”直到这时候,我才约莫觉察到:可能彼得·范·豪滕自己也经历过亲人过世的折磨。我想起了他写到得癌的孩子时那种坦诚。在阿姆斯特丹的时候,他根本没法跟我说话,除了问我一句我是不是故意打扮得跟安娜一样。他在我和奥古斯塔斯面前活脱脱是个浑蛋,他刚才那个疼痛的问题——极端的痛苦与其价值的关系。他坐在后排喝酒,一个喝了许多年的老人。我想起一个统计数据——我倒宁可自己不知道为好:半数的婚姻在孩子死亡后一年内终结。我回头看看范·豪滕。这会儿我们正路过大学,我把车靠向路边,在一排停着的车后面停下,问道:“你曾有孩子过世?”
“我女儿。”他说,“她那时八岁。出色地经受了痛苦,不过永远不会被教会封为真福者。”
“她得的是白血病?”我问,他点点头,“跟安娜一样。”
“跟安娜非常相像,的确。”
“你结婚了?”
“没有。嗯,她死的那个时候我没结婚。那时我是个让人无法忍受的讨厌鬼——我们失去她之前。伤痛不会改变一个人,海蓁。它只会让人显出本性。”
“你和她住在一起吗?”
“不,原本没住一起。不过最后,我们带她去了纽约,我当时住的地方,去经受一系列实验的折磨,那些实验增加了她生活的痛苦,却没能延长她活着的时间。”
一秒钟后,我说:“那么,可以这么说,你给了她第二次生命,让她有机会长大,活到十几岁。”
“我想这应当是个公道的评价。”他说,然后飞快地补充,“我猜你知道菲利帕·富特的‘电车难题’思想实验吧?”
“然后我出现在你家,打扮得就像你希望她能活着长大后的样子,于是你,怎么说呢,被惊呆了。”
“有一辆失控的电车沿着轨道飞速行驶。”他说。
“我对你那愚蠢的思想实验一点儿不感兴趣。”我说。
“事实上,是菲利帕·富特的实验。”
“嗯,同样不感兴趣。”
“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说,“我不得不告诉她,她活不长了。来我们家帮助她的社工说,我必须告诉她实话,我必须告诉她,她快死了,所以我告诉她了,我说她会去天堂。她问我我去不去,我说我去不了,现在还去不了。但最终会去吧?她问。于是我向她保证,没错,当然,很快就去。我告诉她,在我去之前,我们为她找了一个非常棒的家庭,会在天上照顾她。她问我,我什么时候去,我说很快——二十二年前的事了。”
“我很难过。”
“我也是。”
过了一会儿,我问:“她妈妈后来怎么样了?”
他微笑起来:“你还在寻找续集吧,你这个小滑头。”
我也报以微笑。“你应该回家去,”我跟他说,“清醒清醒,再写一部小说。做你擅长的事。不是很多人都跟你一样幸运,能这么擅长做一件事的。”
他从后视镜里久久地凝视着我。“好吧,”他说,“没错,你说得对。你说得对。”但就在说话的同时,他又掏出那个快见底的威士忌酒瓶,喝了一口,拧上瓶盖,打开车门,“再见,海蓁。”
“放心吧,范·豪滕。”
他在车后面的马路牙子上坐下来,我从后视镜里看着他一点点变小,他又拿出酒瓶,有一秒钟似乎要把它放在路边了,但随即又喝了一大口。
这是印第安纳波利斯一个炎热的下午,空气黏稠,仍然让人感觉身处一大团云朵中。对我来说这是最糟的一种天气,所以当我觉得从格斯家的车道走向大门的这段路程永无尽头时,我告诉自己这全是天气的原因。我按了门铃,格斯的妈妈来开门。
“哦,海蓁。”她说着,一把抱住我,哭了。
她让我和她还有格斯的爸爸一起吃了点茄子千层面,我猜有很多人给他们带食物什么的过来。“你好吗?”
“我想他。”
“是啊。”
我其实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想去地下室找他写给我的东西。而且,房间里的寂静真的让我不安。我希望他们俩互相交谈,彼此安慰,或者把手握在一起什么的。但他们只是默默地坐在那儿吃一丁点儿千层面,甚至都不互相看一眼。“天堂少一个天使。”他爸爸过了会儿说。
“我知道。”我说。然后他的两个姐姐带着一群孩子出现了,拥进厨房。我站起来跟两个姐姐都抱了抱,然后看孩子们围着厨房疯跑,吵吵闹闹、精力过剩——倒正是此刻所急需的。他们就像受激发的分子一样互相碰撞、来回弹跳,嚷着:“是你不是你不一开始是我但后来我捉了你你没捉我你搞错了好吧我现在来捉你了不对蠢蛋现在是暂停时间‘丹尼不许叫你弟弟蠢蛋’妈妈如果不让我说那个词那为什么你刚才说了那个词呢蠢蛋蠢蛋……”然后,异口同声地,“蠢蛋蠢蛋蠢蛋蠢蛋!”餐桌边,格斯的父母现在把手握到了一起,这让我感觉好受些了。
“艾萨克告诉我格斯前阵子在写东西,给我的。”我说。孩子们还在唱着蠢蛋歌。
“我们可以看看他电脑里有没有。”他妈妈说。
“最后几个星期,他电脑用得不多。”我说。
“那倒是。我甚至不确定有没有拿到楼上来。电脑还在地下室吗,马克?”
“不知道。”
“哦,”我说,“我能不能……”我指指地下室门的方向。
“我们还没打算整理他的遗物,”他爸爸说,“不过当然,没问题,海蓁,当然可以去。”
我走下楼梯,走过他没铺的床,走过他电视机跟前的游戏椅。他的电脑还开着。我点了一下鼠标,将电脑唤醒,然后搜索他最常编辑的文档。过去一个月里什么也没有。最近的东西是一篇关于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的作业论文。
也许他是手写的。我走到他的书架旁,寻找日记本或者笔记本。什么也没有。他也有《无比美妙的痛苦》这本书,我翻了一遍,上面连一个记号也没留。
接下来我又走到他床头桌边。《黎明的代价》第九本续集《无限的梅翰》放在桌面上,台灯旁边,第一百三十八页折了角。他没能看完这本书。“剧透警告:梅翰没死。”我大声地说了出来,说不定他真能听见呢。
然后,我爬上他的床,把自己裹在他的被子里,裹得像一只茧,周围环绕着他的气息。我取下鼻管,好闻得更清楚,把他吸进来,把他呼出去,就在我躺着的时候,他的气味也正在消退,我的胸口好像着了火,直到最终我的种种痛苦混为一体无法分别。
过了一会儿,我从床上坐起来,重新插上鼻管,呼吸了一会儿,然后才上楼去。他父母投来期盼的眼神,我只能摇摇头作答。孩子们从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跑过,格斯的一个姐姐——我分不清是哪一个——说:“妈,要不要我把他们带到公园或者什么地方去?”
“不,不,他们在这儿挺好。”
“他有没有可能把一本笔记本放在什么地方?比如放在病床边上之类的?”那张床已经不在了,由(晚期病人)安养院收回去了。
“海蓁,”他爸爸说,“那阵子你每天都在这儿,跟我们一道。你……他没多少时间独处,亲爱的。他不可能有时间写东西。我知道你想……我也想。但如今他留给我们的信息只有从天上来了,海蓁。”他指了指天花板,好像格斯就在屋顶上方某处盘旋似的。也许他真的在,我不知道。但我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是啊。”我说,答应过几天再来看他们。
后来我再也没有像那样感受到他的气息了。
* * *
[1] 光通量的单位。
24
三天之后,也就是格斯去世后第十一天,格斯的爸爸早上给我打来电话。我还戴着呼吸机的鼻罩,所以没有去接,但电话嘀的一声响后,我听到了他的留言:“海蓁,早上好,我是格斯爸爸。我从他病床旁边的杂志架上找到了一本,嗯,黑色的Moleskine笔记本,我觉得这么近的距离,他从病床上应该够得着。不巧的是,笔记本上没写东西,所有的页面全是空白的。但前几页——我估计有三四页吧——被撕掉了。我们在家里找了个遍也没找到撕下来的那几页纸,所以我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不过有可能那几页纸就是艾萨克提过的东西?无论如何,我希望你一切都好。我们每天祈祷的时候都为你祈祷,海蓁。好了,再见。”
从Moleskine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三四页纸,在奥古斯塔斯·沃特斯家里找不到。他会放在哪儿留给我呢?粘在《时髦骨骸》雕塑上不成?不,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出那么远的门了。
“实实在在的耶稣之心。”也许他在最后的那个好日子把它留在那儿了,等着我去找。
于是第二天,我提前二十分钟出发去参加互助小组活动。我从艾萨克家路过,接上他,然后我们一起开车去“实实在在的耶稣之心”,一路把车窗摇到底,听着“潮热”乐队还未公开发售但已经外泄的新专辑,格斯永远听不到这个了。
我们坐电梯下去的。我把艾萨克领到“信心圈”的一个座位上,然后慢慢在“实在之心”的中央走了一圈。我到处都检查了:零食桌下面,椅子下面,我曾经站着念悼词的那个诵经台周围,还有贴满了主日学校的孩子们画的上帝之爱的图画的布告牌上。哪儿也没有。最后那几天里,除了他家之外,这是我们在一起待过的唯一一个地方了,要么他没放在这儿,要么就是我看漏了什么。也许他放在医院里了,但如果是那样,在他死后,那几页纸肯定已经被人扔了。
我在艾萨克旁边坐下来的时候,真的喘不上气来了,帕特里克长篇累牍地谈他的“无果”人生的整个时间,我都在告诉自己的肺:你没事,你能呼吸,氧气足够。格斯死之前一个礼拜我的肺刚抽过积水——我望着琥珀色的癌水通过管子从我身体里一点一滴地流出来——可现在感觉好像又积满了。我全神贯注地命令自己呼吸,都没注意到帕特里克叫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