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圈说大也不大,大家不管实际关系怎么样,见了面总是信奉“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
谢青抬抬眼帘,莫名其妙的,一生书被她那种若有似无的笑看弄得呼吸微凝。
很快,眼帘又垂下去,她随意地耸一耸肩:“也不少见吧。”
网上的直接拉黑,与现实中的戳破挑明,给人带来的感觉有什么区别呢?
隔着一道网线就显得更温和?
也未必吧。
“叮——”
五层。
谢青先一步走出电梯,头也没回,更没有客气性地搭话道别。
一生书缓了口气,也往外走。他的房间要往右边的走廊拐,她直走进正前方的通道。
一生书停住,一种古怪的熟悉感令他驻足凝望步步远去的背影。
片刻后,他又摇摇头。
他没见过她。
.
第二天是忙碌的一天。
上午的几个小时还好。诚书文化作为一家一直在和作者打交道的公司,非常贴心地把主要日程都安排在了下午,方便熬夜码字的作者们睡懒觉。
起得早的作者们有些结伴去附近逛了逛,有的缩在屋子里聊八卦。中午时陆续回到酒店,一起吃午餐。
午餐之后,大家就很忙了。
下午先是红毯,红毯之后便是开会,会后有一场相对正式的晚宴。
所以从一点开始,作者们就在忙着换衣服化妆。诚书文化为女作者们安排了化妆师,也有些人自己请了人来帮忙,从三楼到五楼,每一个房间都忙忙碌碌。
谢青倒清闲不少,作为“神秘人”,她不用走红毯。
不公开介绍才够神秘。如果走了红毯,即便主持词介绍的是“诚书文化的神秘人”,感觉也不一样。
陆诚的意思是,就让大家去猜,让大家自己推测哪一位是“神秘人”。
所以她只要在三点半之前把自己收拾好就行。
这一天大家都说穿礼服的,谢青接到邀请函时手头没有合适的衣服,只好临时上淘宝去买。
挑来挑去,挑了一身绒面的长旗袍,颜色是淡雅的绿色,没有花纹,不过领口处的几枚盘扣很精致。
这种颜色在这个年龄穿,端庄又不老气。
鞋是流锦给她买的,说是祝贺她和诚书文化签约的礼物。
是双画风不太日常的尖头鞋,鞋跟大概8厘米高,略微泛一点淡紫的银色鞋面因为星星点点的磨砂质感而显得璀璨夺目。
因为怕她不收,流锦寄来的时候把盒子标签乃至鞋里缝的标都拆了,放话说“你不穿也没法退,好好穿着吧”。
换好衣服鞋子,谢青发微信给吴敏,请她安排化妆师过来。
化妆师来得很快,进门后热情地跟她打招呼。认真地审视了一遍她的着装,就摆弄起了盒子里的瓶瓶罐罐。
谢青平时不化妆,现在对着镜子被人摆弄,突然觉得化妆很神奇。
她一直觉得自己皮肤不错,但在上粉底的过程中,皮肤一点点显成瓷娃娃般的细腻效果,和平常看起来天差地别。
然后描眉、上腮红、上眼影。
因为她的装束淡雅,化妆师给她上的妆也不浓艳,最后的唇釉也选了温柔的水红色。
二十出头的女孩子,青春洋溢。在这个年龄段里,大多平常不化妆的人,化妆后都会惊异于自己原来长得不错。
谢青也是这样,全妆化完,她对着镜子木了至少三秒。
化妆师对自己的成果显然也很满意,赞叹说:“不错不错,好看!头发我给你弄一下,民国剧你看过吧?咱们弄成民国剧里常见的那种卷怎么样?就发梢卷一个大卷,往里卷。”
对方都把她化成这样了,谢青毫无反对的理由,微笑点头:“您看着弄,我不懂。”
发梢卷好,化妆师还强迫症地给她找了个宽宽的白色布面发箍,发箍中间偏左一点有个白色的小蝴蝶结。
谢青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嗯,这很民国。
她下楼的时候,走红毯的项目正在外面的广场上进行,工作人员直接把她请到一会儿的主会场去等。主会场里椅子一排排列得很整齐,椅背上贴着名字。
谢青一排排地找,正站在台前看发言稿的陆诚余光无意中扫过,短暂一愣,抬头看去。
两人间隔了十几米的距离,厅里又因为一会儿要放PPT,光线很有些昏暗。
陆诚仔细辨认了好几秒,依旧不确定自己看错没有,犹豫着叫她:“谢青?”
她抬头回望,他松气的一笑,指指离舞台三四米远的第一排,示意她座位在这里。
谢青遥遥喊了声“谢谢”,快步走上前,找到贴着自己的名字的椅子落座。
抬起头,两个人的目光对上。
她朝他微笑,他的心怦然而动,想走过去搭一句话,想说一句“真漂亮”。
深呼吸,
他忍住了。
他跟自己说不能着急,这种事不能着急。
稳住,慢慢来。
外面音乐骤停,红毯结束,作者们陆续入场。
出于礼貌,谢青站起身,和同坐第一排不得不从她面前路过的大神们相互颔首致意。
最中间的陆诚的座位是一个分界线,往左从吴敏开始都是诚书文化的高管,往右是作者们。
谢青和他之间只隔了一个人,
一生书。
一生书也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她两眼,礼貌地伸出手:“又见面了。”
谢青没有拒绝和他握手,客气地笑笑:“书大。”
正迎面朝作为走来的陆诚脚下一滞,很短暂,不到半秒就又如常地继续向前走去。
然后他停在两人面前,一生书自然而然地松开谢青的手,转瞬就被陆诚握住。
陆诚微笑:“书大。”接着转头告诉吴敏,“你跟谢青换一下座位,我有点事要跟她说。”
吴敏点头说了声好,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谢青去陆诚左边的位置坐。
四个人都坐下来,谢青小声询问:“什么事?”
陆诚轻轻咳嗽,直视着前方,理一理西服外套。
而后稍微侧首,状似随意:“没什么事,把你和一生书隔开一点。”
谢青蹙眉:“我不是说了没关系?”
陆诚笑而不言,正好主持人上台,周围都安静下来,让这个话题合理地到此为止。
她是说过没关系,但他想把他们隔开,跟那件事也没关系。
他就是想把他们隔开,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下午三点更新~~
-------------------------
上一章24H内的红包已戳,请注意查收~
本章随机送100个红包~~
-------------------------
一转眼就开V了…拖延症的我,集中感谢一下霸王票…
谢谢大家~\(≧▽≦)/~么么哒!
chapter 18
配合几个荣誉性的奖项颁几个真金白银六位数的奖、签几个七位数的合同、宣布几个八位数的项目, 每年的作者年会都差不多是这样。
会议在晚上5:30按时结束,之后大家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会场也会重新布置, 摆上晚宴。
诚书文化对这场年会没有保密, 于是不仅有媒体在,有些京津冀地区的读者也赶来一观究竟。
大神们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便依旧很忙, 被读者围住要完签名就要去接受采访,接受完采访继续签名。
无事可做的谢青披上外套, 跑到酒店后的小花园里躲了会儿清闲。
六点半,大家陆续回到厅里用餐, 座次和昨晚一样,但因为不再是自助形式, 显得正式了很多。
觥筹交错, 推杯换盏。
几位现场签出了新版权的作者兴致尤其高, 就连女作者也喝了不少。
其中有两项版权是诚书文化与一个合作方一同买下的, 对方的负责人也在,热情地四处敬酒。
虽然那两项版权都不是一线大神的版权, 但敬酒当然不会落下这一桌。
谢青因此已经跟别人碰过好几次杯了,不过她就是意思一下, 杯子里是果汁, 喝完橙汁喝苹果汁。
谢青拿起盛着果汁的高脚杯再次站起身,对方却含着笑“哎——”了一声。
然后伸手拿起谢青面前的酒盅。
是白酒的酒盅,谢青没有用过,只不过餐具都是整套的, 每个人眼前都有。
他又“自觉”地拿起桌上的茅台来倒酒。
谢青忙说:“对不起,我不会喝。”
年近四十的男人显然有些上头了,把酒盅塞到谢青手里:“就这一杯,给我个面子。”
桌上的作者们都脸色微变。
但凡是正常人,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酒桌文化”。网络作者又本身是个相对特立独行的群体,别的行业愿意“忍忍就过去了”的一些社交方式,对作者们来说不忍也行。
谢青身边的一位女作者直接站起来:“庞总,她跟我一个站,这周正爆更,晚上回去还要码字。”
庞总满面笑容:“小酌之后更有灵感嘛。”
说着和谢青一碰酒盅。
他正要喝,一只手截到面前,拿走谢青手里的酒盅。
“庞总。”一生书神情平淡地和他碰杯,“跟不会喝酒的人喝有什么劲,我跟您喝。”
“哎,你看你…”庞总皱着眉笑,显然嫌一生书这样挡酒不合适。但一生书毕竟是一线大神,他仰首喝了,庞总也只好和他先喝了。
接着却又看向谢青:“来,这位大大——”
“庞总。”谢青淡淡抬眸,“您差不多…”
“行了”两个字没吐出来,一道身影大步流星地隔了过来。
他直接斜插在二人之间,含着笑拍拍庞总的肩:“女士说不喝的时候,意思就是不喝。”
话音落下,拍肩的手也停下,停成轻推的姿势。
庞总却在酒气中没有多想,还是那副笑容:“陆总啊,我就是…”
“咱们合同流程还没走完呢。”陆诚笑意淡去,高出一截的个子配上这副神情,一下子有了压迫感,“别为没必要的不痛快耽误了。”
庞总头脑一震,终于清醒了,下意识地一拍脑门。
他倒没觉得自己这样劝酒有什么问题,但这一桌都是大神,他显然劝酒劝得不是地方。
现在可好,惹人不快的话是他说的,陆诚倒刷了一波好感。
庞总尴尬而笑,说了句“对不住对不住,喝蒙了”,灰溜溜离开。
陆诚恢复笑容,转过身,径自与一生书碰杯:“多谢啊,书大。”
陷入窘境的是谢青,他和一生书都来解围,但事后他又转过来为谢青感谢一生书。
突然有种划分阵营的感觉。
大家都稍稍一愣,谢青也一愣。
但陆诚一派轻松,好似并未察觉什么,说完就转身和别人喝酒去了。
不过,她是诚书文化的签约作者,他这样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
.
八点多,大家的热情过去了一些,便有一波作者陆续离席回房。谢青趁这个机会也撤了,回去之后卸妆洗澡换衣服,躺到床上一觉睡到天明。
第二天吃早餐的时候她才听说,宴席直到夜里十二点多才彻底结束,每一个留到最后才走的人都喝高了。
好在这天没有什么重要项目了,大半天的时间都留给作者们自由活动,晚上再一起去国家大剧院听一场音乐会,作为最后的相聚。
大部分作者都不住在北京,这会儿正好趁机逛逛景点。去故宫颐和园之类的大景点可能来不及赶回来,就拉帮结伙地去了恭王府,然后从后海一路逛到南锣鼓巷。
谢青没跟着去。
这几个景点她都去过了,而且不善于社交的人在这种组团活动的项目里很容易落单,还不如自己待着。
为作者年会专门拉的作者群里一直热闹着,从吉事果到榴莲点心再到岩烧乳酪,同行们很不厚道地吃到哪儿拍到哪儿,拍完就发出来给没去的朋友们看。
临近中午的时候,谢青终于被这些图搞得饿了。
不想再在酒店吃饭,她用大众点评搜了一下附近的馆子,看到一家评价不错人均也不高的面馆,而且步行距离只有200米。
她到面馆点了一份招牌牛肉面,端上来一看,卖相很不错,顺手拍了张照。
微信群里此时恰好刷出嚎哭,因为大家原本打算去一家叫火烧云油焖鸡的网红店吃午饭,却低估了这家名气和实力都过硬的网红店的魅力,到了门口才发现等号的人群已经坐满店前的人行道,他们至少要等一个半小时。
有刚才没怎么沿路吃小吃的作者嚎叫:早知道我刚才也先吃点了啊啊啊啊啊好饿啊啊啊啊啊啊啊!!!油焖鸡的味道好香!!!
馆子里香喷喷的味道飘出来,外面等的人一时半会儿却吃不到,很虐了。
谢青扑哧一笑,点开相册,把刚拍的那张牛肉面发了过去。
对方:这位大大,您是人吗???
紧跟着就是一串花样流泪的动画表情。
谢青右手挑着面,左手打字:可好吃了,这家店大众点评五星好评。
说完关掉群聊框,因为她看见左上角的箭头旁边跳出一个“1”。
点到主界面,发现跳上来的是陆诚的对话框,不过头像上悬着的数字已经变成了“2”。在主界面能直接看到的第二条消息是“不要辣,谢谢”。
“?”谢青疑惑地点开,看到上一条消息是:谢青,方便帮我打包一份面吗?
不知道他从什么开始慢慢不称呼她为“谢小姐”了。口头说话不太明显,眼下的文字消息倒让谢青愣了一下。
她想了想,回复:天冷,带回去就凉了吧,而且会坨。酒店客房服务好像也能叫面,打电话给前台试试?
「陆诚」:不会那么快凉的,酒店的面太硬了。
紧跟着发过来一个红包,红包名称:面钱。
又说:532房间。
犹豫半分钟,谢青收了红包,点开一看是微信红包可发的最大数额,200。
看了眼菜单上的价格,谢青把找零发回去:175.5。
酒店里,陆诚靠在床上笑按下收款,咂了声嘴。
.
为了防止面坨得太厉害凉得太彻底,谢青自己吃完后才去点给陆诚打包的那一份。
回到酒店,上到五楼,谢青顺着指示牌找532。这家酒店的规模实在不小,过道四通八达,每一个交叉路口都不得不再看一遍牌子判断接下来的方向,找起来很费工夫。
斜前方的门咔嗒一响,是有人走出房间,反手关门发出的声音。
谢青循声看,认出对方是诚书文化工作人员,比她大几岁,好像叫叶玲。
对方也看见她,和善地打招呼:“谢小姐。”
谢青赶忙问路,问她532房间在哪里。叶玲一愣:“陆总的房间啊?”而后指给她,“直走,下一个过道左拐,走到头,第一个房间就是。”
“谢谢。”道过谢,谢青顺着她指的方向找过去,终于找到了532房间。
按下门铃,等了几秒,房门打开,陆诚出现在眼前。
他好像刚起床,穿着西服,但没有穿外套。衬衫敞着两颗扣子,袖子随意地挽着,头发也有点乱糟糟的。
不过这都没有发白的脸色看起来更显眼。
谢青把面递给他,怔了怔:“陆总脸色不太好?”
陆诚笑笑:“昨天喝多了,胃不太舒服。”说着扯了个哈欠,抬了下手里的外卖盒,“谢谢啊。”
“这家的面也不算很软。”谢青顿了顿,“要不要叫点别的,小米粥什么的?”
“小米粥不好吃。”陆诚挑剔地咂咂嘴,“晚上大剧院见”。
谢青条件反射地也说:“晚上见。”
紧接着,门关上了。
“…”她愣了两息,腹诽他怎么胃不舒服还挑嘴,然后才反应过来,门已经关上了。
他没让她进屋,一步都没让。
在酒店这种地方,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不太好,尤其在双方是合作关系的时候。但这个概念,通常是处于弱势的女孩子比较注意,男人就算并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偶尔也会缺根弦,比如在对方帮忙送东西的这种情境下,为表客气很容易开口就说:“进来坐坐?”
他在这方面倒很注意。
回到自己屋里,谢青躺到床上瘫着。想了想又摸出手机,跟秘书吴敏说了声他胃不舒服的事。
吴敏很快回复:我知道。但陆总一不舒服就什么都不想吃,包括胃药,所以我也没什么办法…
后面配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谢青看着这个回复,感觉自己跟漫画人物一样,头顶上跳出一个问号。
——什么都不吃,让她买面干什么?
.
532房间里,陆诚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面揉太阳穴。
抽风,幼稚,神经病。
他其实不想吃东西。
但刚才刷群聊看到谢青拍的面的时候,他的大脑仿佛被什么东西占据,一串消息鬼使神差地发出。
他对自己很无奈。
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她感觉不一样了?前天?或许实际上要更早一点,但至少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前天。
人多有趣,有些感觉来得悄无声息,觉察不到时也不当回事。一旦觉察,就好像突然被触动了什么机关,原本的悄无声息的心动,弹指间变得汹涌澎湃。
他变得总会想起她,总是想见她。没什么特殊的目的,就是觉得见面令人欣喜。
所以他用了一点小伎俩骗她过来,
因为他想看她一眼。
简直是初中生才会玩的把戏。
抽风,幼稚,神经病。
但是成功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青: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这哪是初中生,小学三年级,不能更多了。
------------------
明天的更新恢复到晚上八点~
本章随机100个红包,么么哒
------------------
本章相关趣事:
酒桌文化这个事儿吧,很多上班族啊国企党啊是不能不忍,因为要继续工作,作者主要是没有丢工作这方面的顾虑。大家各自写各自的文,写得不好看会扑街才是最大的风险,至于其他的…┑( ̄Д  ̄)┍你能给我带来的压力还不如电脑崩盘来得恐怖,我管你是谁啊…
所以一般在作者们出席的各种宴会上,好像也没啥人劝酒(起码我是没见过),但作者们自己起兴了自己开喝互相劝是有的,比较讨厌的劝法也是有的…容易碰一鼻子灰就是了。
②至于自己吃到好吃的就拍图伤害同行这个事儿
我们网络作者,天天趴网上,脱离开作者身份,谁还不是沙雕网友呢
比如我们这帮基友,有个QQ群有个微信群,一般聊天都用QQ,微信群一跳消息绝·对·是有人发图伤害大家
至于鲁院的班级群…我不想说话,某些深夜码字码饿了就酷爱撸个串的男作者啊…我在减肥期间只想掐死他们
chapter 19
年会的第四天, 就是大家收拾东西退房,然后各回各家的日子了。
诚书文化安排好了车, 送家在外地的作者去机场和火车站, 北京的作者直接各自打车回家, 诚书文化给报销车费。
这四天,诚书文化从上到下都很累,双休日也被占用了,于是在年会之后, 大家首先调休了两天。
谢青同样休息了两天, 第三天也没有早起,十点多才到办公室。
刚进门,大办公区里就有人告诉她:“陆总有事找你。”
谢青点点头, 先去自己屋里放下包, 就去敲了陆诚的门。
里面传来一声“请进”, 谢青推门进去,陆诚一哂:“来了?”随即站起身,他拿起几页纸递到她面前, 顺便请她到沙发区落座。
两人一同坐下, 谢青看看那几页纸, 发现是她年会之前交给编辑的东西。
第一页是几百字的新文梗概, 后面几页是一些人设和世界观介绍。
她正疑惑, 抬起头,陆诚将一支签字笔和一盒印泥推到她面前:“前面几页骑缝签字按手印,最后那份协议需要单独签字并附身份证复印件。”
谢青一愣, 又往后翻,才发现最后多了两页。
两页是一样的,大致是说乙方(她本人)提交的一切大纲、人设、稿件无论是否手写,均在进行骑缝签名并按指纹后由诚书文化收录存档,并给乙方提供完整复印件。如后续出现纠纷,没有签名和指印的稿件乙方有权不承认。
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有一份。
陆诚已经在甲方处签好了名字,并盖了诚书文化的公章。
如果绮文传媒也有这样的协议就好了。
谢青神情复杂:“诚书文化的流程,很严谨。”
“并没有。”陆诚淡笑,指指她手里的协议,“本来没有这一步,但考虑到你先前不太愉快的经历,我希望这份协议可以让你对我们的合作更放心一点。”
一瞬的讶然,谢青滞了滞,轻声说:“谢谢。”然后把协议放到茶几上,俯身签字。
等她在大纲上按完指印,陆诚已经拆好了一张湿巾,递给她擦手。
谢青又低声说了句谢谢,看看协议上的双方签名和公章,心里一阵久违的安稳。
真的久违了。自从抄袭门曝出来,她每一天都心弦紧绷。决定和诚书文化合作之后更是和得了疑心病一样,时常在想诚书文化会不会是又一个绮文。
诚然,陆诚看起来是个好人。
但在绮文最初和她联系的时候,她也觉得他们都是好人。
今天,她好像开始真正相信陆诚的诚意了。
陆诚叫来吴敏,让她按照协议把大纲复印一份,交给谢青自己留存。等吴敏离开后,他又说:“大纲没什么大问题,我们就不干扰你创作了,什么时候能动笔?”职业性的公事公办口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