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教创始人张道陵于崆峒山得先祖轩辕黄帝符篆手稿,以符篆入道,其符篆非轩辕血脉不传,张姓乃黄帝第三子之苗裔,故正一教历代掌门皆为张姓,称张天师。
祖师爷刘海蟾于蜀中传‘金液还丹诀’功法与张伯端,张伯端修行得入先天,却不愿以逍遥派弟子自居,而是自行传道于东南。我派中人称之为‘南宗’。
两派现下都没有先天境,但以前可是有的,正一教极盛之时有先天三人,南宗前两代掌门张伯端和石泰都是先天境,本代掌门薛道光也已至空境久矣,迟早入先天。”虚竹说。
“师傅,你常说,人之修行乃与天争命。其实,门派之发展也是与天争运。不愿与别人抢弟子,抢资源,门派怎能发展壮大。我们为什么要抢夺马达加斯加岛,不就为了门派的发展吗?一个门派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当然是弟子,资质优秀的弟子。为了有好的弟子,我们凭什么不能跟南宗和正一教抢。现在我派既有实力,又有资源,华夏优秀弟子,就都该是我的。我派不要的,才是他们的。要是将来我派远远压过西土,就连西土优秀弟子,我派也可争夺。至于考察品性,弟子认为,我派应该分设内门外门,现有弟子皆算内门,新收弟子除非资质太好,一律先定为外门弟子,不让接触门派核心;修炼数年后,再择优招入内门。”
“此议甚善,然兹事体大,需要细细合计,再做定论。”虚竹说。
“那么弟子告退了。”黄药师弯腰行礼,心满意足的离去。
今日一行,黄药师甚是自得。若真能促成逍遥派广收门徒,假以时日,逍遥派实力蒸蒸日上,必成尘星修真大派,虽然于十年之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黄药师隐隐觉得,若真有人要对付三霄,就算十年之后逍遥派得胜,怕是对方也不会就此收手。所以门派实力能强上一分是一分。
于是黄药师便加班加点的书写后世之物理知识,基本上便是大学物理课上所学的内容。
四天后,黄药师便用物理学换到了阵理之书和刹那永恒阵法之书页。
刹那永恒阵为改变时间流速的奇阵,由十万八千条阵线编织而成,极为复杂。
以黄药师六百步的神魂,也无法完全记住此阵,只能边看边布阵。
此阵以晶石作为真气来源,与外界真气浓度无关,所以此阵尺寸可大可小。尺寸越大,消耗真气也就越多。
黄药师仅需改变鼎内时间流速,自然不需布阵太大,两米方圆便已足够。
待到要布阵时,黄药师开始权衡。
此阵怎么布呢?
难道也与聚灵阵一般,寻一块极平的石头,刻上阵线,再把金丝镶嵌进去?
且不说黄药师贡献点不够兑换金子,就是有了金子,黄药师又不能御金御火,怎么把黄金拉成粗细分毫不差的金线呢?
就是在石头上刻阵线,黄药师也要刻到猴年马月才能刻完。
要是把阵线编织在丝帛上,似乎也是一策,但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但黄药师其实早有对策。
把此阵布在灵宝八卦阵盘上。
八卦阵盘外围由精铁制成,中央圆形区域材质非金非铁,可代替任何材质阵线,用神识便可在其中布阵。但阵盘中仅能储存一套阵法。
现在,八卦阵盘里储存的是前辈布下的万木幻杀阵,正合黄药师用于应敌。
如果要用八卦阵盘布置刹那永恒阵,便要把储存的万木幻杀阵抹去。
抹去万木幻杀,只不过是少了一种对敌之法,布下刹那永恒,却可促进门派发展。甚至刹那永恒阵若用来对敌,恐怕也有奇效。
黄药师略一权衡,便有了决断。
将万木幻杀阵抹去,阵盘内储存刹那永恒阵。
黄药师画阵图已是轻车熟路,用神识画图虽是首次,却比手绘阵图还要便捷的多,基本上是想到便画到,八卦阵盘果然不愧为先天灵宝。
一下午时间,黄药师便布下了刹那永恒阵。
此阵布置不算极难,五百步以上神魂苦学阵道一年,应该都可布下。难的是启动阵法。
启动此阵,需要从至少64根阵线末端同时注入时间属性真气,可使阵内时间流度增加为以前二倍,或者减缓至以前二分之一。
若能从512根阵线末端同时注入时真气,可使阵内时间流速增至外界三倍,或减至三分之一。
此阵最多改变时间流速至五倍,需要同时向32768根阵线注入时真气。
以黄药师的神魂,最多同时控制三百多缕木真气,但时真气异常灵动,黄药师仅能同时控制六十来根。
☆、第四十一回 辈分划分定为四代 外门选址定在武当
晚饭后,黄药师将阵盘放大至两米大小,先在阵盘上嵌入八枚聚气丹,然后向阵盘注入时间属性真气。
第一次尝试,失败了。远未能使所有真气同步。
第二次、第三次、……第二十七次,都失败了。
黄药师真气不济,调息一个时辰再试,接着失败。但真气同步性越来越好了。
直到第四十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功激活了阵法。
黄药师连忙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单摆,悬于阵中,观看单摆的摆动周期。
摆线长一米,周期本为两秒,置于刹那永恒阵中央后,周期变为四秒。
阵中时间流速果然变慢了一半。
阵法成功了。
唰的一下,黄四屋内已多了三个人,正是虚竹、段誉、阿碧三位先天。
“成功了,刹那永恒阵啊,真的改变了时光。我派自创派以来,从未布置成功过此阵。先师庄子可是说,若无时灵根,至少要大乘期高手才有可能启动此阵。”虚竹赞叹道。
黄药师从阵盘上取下一枚灵丹,阵法便不再运转。将灵丹嵌入,阵法又开始运行,非常便于操作。
“既然此阵能成,那咫尺天涯阵也可成功。”段誉说。
“不错,要是黄四能布下咫尺天涯阵,我派中人就可以瞬间抵达数千里之外的中原腹地,方便之极。”阿碧说。
看来阿碧对灵鹫宫远离中原颇有不满。
“那么之前所议建立逍遥派外门之事也可提上日程了。”虚竹的思维跨度有点大。
“不错,内外门之间以传送阵联系。这样外门可以建在中原,方便招收弟子;内门在灵鹫宫,远离尘世。两全其美。”段誉说。
看来这几日虚竹已和段誉阿碧商议了广收弟子之事,原则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黄药师卸下聚气丹,参与讨论。
“师傅,你认为本派外门建在何地为好呢?”
“我以为,建在终南山最为适宜。终南山毗邻长安城,人杰地灵。王重阳又曾于此地传道多年,民心向道,最宜为本派外门驻地。”虚竹果然动了脑筋。
“不妥”,阿碧反对说,“盛世之时,终南山自是人杰地灵。今值乱世,终南山一代连年烽火,长安十室九空,民皆衣不遮体。秦封一路,识字之人不及东南一县,还谈何人杰地灵!小妹认为,当今天下,唯江东鱼米之乡可称人杰地灵。江南西路之三清山,得天地之造化,正是建门立派之好所在。”
“我认为不妥”,虚竹反对说,“江东虽富甲天下,知书达理,却偏在一隅,民风柔弱,不利修行。况且那三清山已有同道王霖,于四年前建了道观,我派怎能与之争地。”
“那么便将外门定在蜀中可好,青城山亦是人杰地灵之所。”段誉说。
“更不妥”,虚竹和阿碧齐声说,“蜀道难行,必然不利于广收弟子。”
见几人难以取得一致意见,黄药师说:“师傅师叔,请听弟子一言。”
“请讲。”
“弟子以为,我派驻地,并非定要选在古之名山大川。刘禹锡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既然秦凤太贫,江南太柔,蜀中又太险,不如便把外门选于三者之中。京西南路,汉水丹江口之畔,有一所在,名曰武当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正宜做我派外门。”
黄药师心想,没出世的张君宝,对不起了。
“武当山,为师与此山甚熟”,虚竹说,“此山位列天下‘七十二福地’第九位,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北有汉水波涛,南有神农密林。我曾想,有朝一日于此地归隐。若将外门定在此地,必可令我派万古长青。”
“武当山,是个好所在,位居华夏之中,若立派于此,必可广纳贤才。”段誉说。
“若立外门于武当,我赞同。”阿碧说,“只是武当山一带山民只信奉玄武大帝,传言上古之时,玄武大帝曾于武当山修行。徽钦二帝在天柱峰北兴建了紫霄宫,供奉的乃是玄武大帝,因避赵玄朗之讳,改称真武大帝。我派若立外门于此,岂不要抢了玄武大帝的香火。”
“这……”虚竹有些犹豫不决。
“玄武大帝是谁?”见师傅甚是忌惮此人,黄药师好奇地问。
“玄武大帝便是玉帝亿万年之后的接班人,据说生于北溟大海,法力滔天。”虚竹说。
“那便无妨,跟大帝比,我等连一只蚜虫都算不上,大帝怎会和我等计较。再说,大帝在峰北,我派在峰南便是。你拜你的大帝,我供我的天尊,井水不犯河水。至于谁的香火鼎盛,那就各凭本事了。”黄药师说。
三人都被黄药师的一番话逗笑了。是啊,玄武大帝何等身份,便是天仙,想要见上大帝一面也是难能,自己凭什么让大帝在意?
“好,外门就定在武当山,我决定,今年上半年建好外门,昭告天下,七月初五,本派正式开山收徒。”
“我负责布置传送阵?”黄药师说。
“不用,为师布阵,你用空真气启动阵法即可。”
四人又详细讨论了许多细节,直到深夜才散。
几日后,二月十五,林朝英在外游历了一个月,返回灵鹫宫。
一个月间,林朝英踏遍了东土的山山水水,看尽了凡人的世态炎凉,道心得到了提升,修为也稳固了在了初入先天之境。
只是想找的人都没有找到。
虚竹命阖派上下齐至太虚殿,有要事相告。
全派十六人都到齐了。
虚竹带领众人,一一向历代先师像焚香祷告。
祈祷完毕,众人侍立两旁。虚竹独自跪拜于创派祖师安期生像前,口中说道:
“祖师爷在上,今有第十一代弟子虚竹子,忝居掌门之位,为本派发展计,决定废止本派之辈份传承制度。今后凡本派弟子,不再称第几代弟子,而是划分为外门弟子、内门弟子、核心弟子和长老四阶。不肖弟子此举,旨在光大我门,非为欺师灭祖,断绝传承之意,万望祖师爷在天之灵海涵。不肖弟子虚竹子顿首拜上。”
一语既毕,虚竹又三叩九拜,对祖师爷恭敬之至。
礼毕,虚竹起身,面向众人说道:“经深思熟虑后,本掌门决定,为了本派发展,本派修士,不再以辈份划分,而是分成外门弟子、内门弟子、核心弟子和长老四阶。划分依据暂定为:先天境为长老;后天大成或神魄入空境为核心弟子;灵鹫宫其余弟子为内门弟子;本门将在京西南路武当山建立外门,广招弟子,所招弟子为外门弟子。
本门长老,可以随意阅读本门一切公用典籍,优先使用门中一切公用资源,并有权随时支配任何弟子做事。同时,长老也有义务为本门发展尽职尽责,严禁外泄本门机密。
核心弟子,以贡献点兑换门派资源时享受半价待遇,次优先使用门派公用资源,并有权指派外门弟子做事。
长老和核心弟子有权收外门弟子为徒,并提升为内门弟子。核心弟子每五年可收徒一名,长老不限。
内门弟子,以贡献点兑换门派资源时原价兑换,只要贡献点充足,原则上可以兑换门派任何公用典籍。可使用门中公用资源。
以上三者,都有权发布门派任务,任务通常以贡献点为奖励,也可以丹药宝物等物为奖励,但不能以手抄功法作为任务奖励。
外门弟子权利最小,以贡献点兑换门派资源时需付出两倍代价,而且每月最多兑换一枚聚气丹,不能兑换先天功法。另外,本派暂不给外门弟子服用还神丹。
如果内门弟子修为长年进展缓慢,经本人师父同意,也可降为外门弟子。
本划分方式自明日开始实施。诸位有什么意见可以提,但大修是不可能的。”
此划分方式一出,众人的地位有了明显的分别。
以前林朝英和王重阳同为第十二代弟子,地位相若。现在林朝英成了长老,地位超然,而王重阳仅是核心弟子。
同样,以前黄药师和欧阳锋、周伯通地位相若,现在黄药师提升为核心弟子,欧阳锋和周伯通仍是内门弟子。
青箫以前为第十八代弟子,辈分最低,现在提升为核心弟子,地位和王重阳相若。
马钰二十七岁了,依然仅是内门弟子。
众弟子都被虚竹抛出的改革方案惊住了,一时难以接受。
见众人都说不出话来,黄药师便带头问个不痛不痒的问题。
“请问师父,重新划分品阶之后,彼此间如何称呼呢?比如我如何称呼林师姐?”
虚竹早有准备,回答说:“既然改,就要改的彻底,彻底改变辈份划分方式。
为师决定,本门之中,长老同代,称初代长老,彼此间以师兄妹相称,但直接师承关系永不可废,仍须以师徒相称。比如,朝英称我三弟为师兄,却须称我为师父。
核心弟子为二代弟子,比长老低一代。因此,今后重阳见到朝英要称师叔,青箫须称我为掌门师伯。
内门弟子较复杂,即有二代弟子,也有三代弟子。长老的徒弟为二代弟子,核心弟子的徒弟为三代弟子。也就是说,欧阳锋和周伯通为二代弟子,重阳的徒弟们为三代。他日若重阳入先天,则其弟子也随之升为二代。
外门弟子一律定为第三代弟子。但不论年龄长幼,外门弟子见到内门第三代弟子均要称呼师兄、师姐;见到二代弟子要称师叔。
今后,本门辈分,只有三代之差,无论过多少年,本门如何发展壮大,还是只有三代。”
☆、第四十二回 黄四得八成成丹率 欧三炼大马士革钢
新规矩听起来复杂,其实对众人的影响并不大,现在和以前相比,变化仅仅是林朝英和弟子向青箫都升了一辈,别人并无调整。
王重阳对于自己地位相对林朝英的下降,早有预期,因此坦然接受,并无异议。只是今后更加努力修行,争取早日入先天便是。
向青箫甚是开心,打趣谭处端说:“小端子,来,叫声师叔。”
谭处端心不甘情不愿的说:“叫你向师叔也没什么,等我师傅入先天之后,我也就成二代弟子了。”
青箫又说:“你可要好好修炼,别被还没入门的外门弟子超越了,掌门一生气,再把你贬成外门弟子,你可就得管郝大通叫师兄了。”
青箫此话虽是和处端开玩笑的,但刘处玄等人听了,却觉得压力很大。特别是王处一和郝大通,年龄又小,资质也非上佳,只因为早入门才捞上内门弟子,若是被外门弟子反超了,贬至外门可就惨了。
修为最低的孙不二却无所谓,她就不信师傅重阳真人能把她贬到外门去,她离开了,谁洗衣做饭啊。
大家对虚竹的改革都没什么意见,议案就算是通过了。
晚上,虚竹找到王重阳,把凝神玉佩交给他使用。
王重阳不解:“师傅,这玉佩不是水属性灵宝吗?”
虚竹:“凝神玉佩位列七宝之首,功用岂止是区区增加水属性功法修炼速度?它的主要用途是有益于神魂。青箫能入空境,与此玉佩有莫大关联。因此朝英提议,将此玉佩与你暂戴,待你入了空境,便将此玉佩交于青箫,以助其修行。”
王重阳知是师傅怕自己今日心有不满,故有此举。因此不忍拂了师傅好意,便收下了。
议论多日的门派改革事宜终于尘埃落定,黄药师也安了心。
次日下午,黄药师得了空,便尝试用刹那永恒阵辅助炼丹。
黄药师目前的功力,只能采用一炉三十份药材。药材准备好后,黄药师抛出八卦阵盘,将阵盘放大后隐入地下。那阵盘只安放了五枚聚气丹,所以阵法不会发动。
然后将神木王鼎置于阵中,依然在鼎底嵌入一枚聚气丹。
待鼎温适宜后,黄药师向阵盘弹出一枚聚气丹,发动刹那永恒阵。
鼎内时间流速变慢为阵外一半。
黄药师悠闲的将药丸一一弹射入鼎,因为有时间恢复真气,黄药师中途只服用了一枚聚气丹。更重要的是,因为时间充足,黄药师每次投放药材,手上的技术动作都非常到位,投放的极为精准。
灵药入鼎,黄药师关上鼎盖,撤去阵法,在鼎底补充一颗聚气丹。
等待九个时辰,就可以出丹了。
这次,黄药师只消耗了三枚聚气丹,刹那永恒阵在这么短时间内对丹药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
第二天早上,开炉了。
刹那永恒阵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此次竟成丹二十四枚。
不算损耗,成丹率高达八成。算上用掉的三枚丹药,成丹率也在七成。
依靠刹那永恒阵的辅助,黄药师的成丹率直接压过了师傅虚竹子。
过来送饭的丘处机望着黄药师炼出的灵丹惊呆了。
草药兑换价是一比六,即六份草药折合一枚灵丹,这差不多是除了虚竹外尘星炼丹的最高水准。要是黄药师不停的兑换草药、炼丹,能赚多少积分啊。丘处机算不过来了。
下午,黄药师向师父汇报成果,虚竹说:“好啊,成丹率八成,不愧是药师,才四岁就青出于蓝了。”
黄药师连忙说:“不敢当。”
虚竹说:“我决定,既然你已经能炼制聚气丹了,今后炼制聚气丹一事,全权由你负责,为师不再插手。每月算两百贡献点。另外,你平日布阵需要用到聚气丹,随意使用便是,不须向我汇报。只要不用以兑换贡献点便是。”
黄药师有些疑问,说:“师父,要是你用刹那永恒阵炼丹,或许成丹率能达到九成以上。”
虚竹说:“或许能,或许不能;让你炼丹,不过多费些许药材,又有什么打紧。你的炼丹术提升才是要紧之事。若他日你炼出了九花玉露丸,于我派的帮助,岂是些许药材可比的?既然你来了,为师给你看样东西。”
说完,虚竹取出了一把宝剑。
这把宝剑剑长一米,二指宽,剑身厚一分半,但剑刃锋利,款式是修道之人惯用的硬剑。
奇特之处在于,此剑剑身呈灰黑色,上面满布水波样的魔性花纹,花纹非常迷人,却非是人工雕琢而成,乃是铸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纹理。
“穆罕默德纹,大马士革钢!师父炼出了大马士革钢。这种钢在后世已经失传了。”黄药师惊呼。
“你倒是见多识广”,虚竹说,“不过有一点你猜得不对,这把刀不是我炼制的,而是欧阳锋和谭处端联手炼制的。你既知其名,想必此剑的性能也不用为师演示了。既然他们炼出了此剑,我决定,今后我不再专门炼制后天器甲,专由欧三和处端负责,因为制器很是辛苦,算二人每人每月二百贡献点。另外,处玄帮忙打下手,精练矿石,每月也有一百贡献点。”
“这么说欧阳师兄和处端关系一定很好?”黄药师问。
“是啊,有问题吗?”
“没,没有。”黄药师回答。总不能说前世是欧阳锋刺死了谭处端吧。
“对了,既然欧三他们炼出了乌兹钢(就是大马士革钢),为师决定,咫尺天涯阵的阵基便由他二人负责制造。二人已在连日赶工,十数日或可完成。”
“此二子今后也堪大用。”黄药师说。
“不错,阖派上下,只有一人的表现令我不满。便是你的周师弟。伯通爱武成痴,把所有的积分都兑换了一楼的各派武学典籍,现在已学了一百多种功夫了。过年时我令他不得再兑换武学,可现在你阿碧师叔掌管藏经阁,耐不住他纠缠,又兑换各派武学给他。他兑换时也不拘什么武学,只一味贪多。最近在修炼什么‘蛇行狸翻’,修炼之时,满地打滚,成何体统。可惜伯通到底跟阿碧妹子亲近些,为师也不好多管。”
“弟子以为,如此正好,师父不需约束伯通”,黄药师说:“外门建立以后,需要有武师教习。而外门弟子众多,喜好的功法必各不相同。伯通涉猎广泛,便由着他,正好胜任外门教习之位,若无伯通,得派多少老师!而且,伯通博采百家之长,厚积薄发,他日后来居上也未可知。”
“我正发愁外门教习之位,交给伯通确实再合适不过了。药师,你就安心打理药圃,炼制丹药,你的药圃丰歉,直接决定着本门能招收的弟子数量,切莫掉以轻心。”
“弟子知道了。”黄药师行礼告退。
从虚竹处离开之后,黄药师心想:弟子能制器炼丹后,师父倒是越来越轻松了。我也不能傻乎乎的一直把自己拴死在药圃里,得学师父一般,给自己寻个接班人。人选自然是木灵根的丘处机,不求他能炼丹,只要丘处机能替自己打理药圃,磨制药粉,便帮了自己的大忙了,至于少挣些贡献点之类琐事,却已不必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