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回去之后,黄药师便跟丘处机商量,可否把看护药圃之职转交给丘处机。
对三代弟子而言,每月一百贡献点的看护药圃工作,实在算是肥差,丘处机喜出望外,一口答应。
然后黄药师便在每天照顾灵草时带上丘处机,教导处机如何照看各种灵草,如何判断灵草长势,如何根据草叶的颜色判断灵草的水肥光温情况,然后加以调整。
丘处机虽为三品灵根,神魂却不弱,为马钰之外的重阳弟子之首,加上服用的三枚还神丹之效,处机已可真灵离体一百五十步,尤在谭处端之上。
所以丘处机对灵草蕴含木元素的感觉也很敏锐,加上处机敏而好学,不过十来日光景,丘处机已能胜任看护药圃的任务了。
于是黄药师择个空,向虚竹提出从三月初一,改由丘处机照看药圃。送饭等琐事,可由郝大通代劳。
虚竹一口答应,原因是黄药师是门派丹药的负责人,药圃若出了问题,自然就会拿不出丹药。黄药师自己同意了,自然表示丘处机能胜此任。
于是虚竹下令,又在山谷给丘处机盖了一间石屋,位置却在药圃之大门外,远离黄药师的居所。
“处机平日去药圃时,切不可惊扰你黄师叔修行。”虚竹告诫说。
师父此举,黄药师很是感激。
因为黄药师身上有诸多秘密,不可被外人知晓。所以要小心为上。
药圃不能离人,但上午黄药师在家时并不需丘处机看护,处机可以外出至聚灵阵修行等。下午黄药师离家后,丘处机也想找些事做,挣些贡献点。恰好黄药师有时需要有人帮忙研磨草药,制作药丸,二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黄药师又觉得轻松了许多,可以经常抽出空来到聚灵阵修行,或是练习许多功法了。

☆、第四十三回 虚竹段誉铺设灵阵 朝英阿碧为派扬名

  
二月二十九日,炼器室传来好消息。
两座咫尺天涯阵的阵基铸造完成了。
震基纯由乌兹钢铸成,一丈方圆,外形为规整的八边形,表面光可鉴人。
早已等待多日的虚竹屏退众人,挥剑开始刻阵。
足足刻了一天一夜,两座咫尺天涯阵方告制成。
虚竹子身心俱疲,召唤众人进来,然后打坐休息。
待两阵布置完毕,黄药师便向一座阵盘中嵌入八颗聚气丹,向阵盘中的六十四根阵线同时注入空间属性真气,启动传送阵。
咫尺天涯阵并非定需两个阵盘才能使用。单个阵盘也能传送,但仅能将人或高等生物传送至距阵盘一万里的指定方向,并不能精确定位。
如需精确传送,则要两个传送阵配合使用。将两个传送阵的乾位对正,只要两阵距离在万里以内,即可相互传送。
不多时,另一个阵盘也被黄药师启动了。
实验之前,谁也不敢说传送阵一定能用。而传送实验,稍有差池,说不定就会有危险。段誉实力最高,出现危险也好自救,便当仁不让的作第一个传送之人。
两个阵盘相距三丈,乾位对正。
段誉于一个阵盘中央站定。
五秒钟后,两个阵盘一起真气流转,段誉便凭空移动到了另一个阵盘。
成功了。
虚竹将一个阵盘移至数里外的较武场,乾位对正。
还是段誉实验,五秒后,段誉瞬间移至较武场,再过五秒,又传送回炼器室。
传送阵没问题。
心急的虚竹当下便收起一座阵盘,御剑飞往武当山。
盏茶后,段誉收到虚竹的神识传信,已在武当山天柱峰之巅布下阵盘,乾位对准了灵鹫宫。
段誉也将阵盘对准武当山方向,立于阵盘中央。
唰,段誉消失。
同时,段誉在另一地出现,却不是在武当山,而是在东方大洋之上,离海面千余里的太空,过了武当山足有四千里。
段誉飞至武当山,和虚竹商议良久,也不明所以。
段誉索性又从武当山传送阵向着灵鹫宫传送。
结果又传送到了一个叫阿斯塔那得小镇上空千余里处,过了灵鹫宫有四千里。
段誉无奈的飞回灵鹫宫,和众人讨论传送失败的原因。
武当山距灵鹫宫六千里,这两次传送都过了四千里,因此段誉每次传送了整整一万里。
这说明两个传送阵根本没有对正,段誉是在用单个传送阵传送。
段誉纳罕:“怎么会没对正呢?我可是用神魂丝直接连接武当山传送阵的,十足十的直线,怎么可能没对正呢?”
黄药师忽然想明白了。
“师叔,应该是因为尘星是一个球,要想让相距遥远的两个阵盘乾位真正对准,这两个阵盘不该是平的。让我算一下,阵盘应该倾斜十三点五度,”黄药师说。
以黄药师现在的神魂强度和计算力,这种小计算,瞬间便可得出结果,且保证正确。
“我明白了,药师说的有理,两个阵盘要共面才行。什么叫十三点五度?”段誉问?
“切圆为三百六十份,每份为一度。”林朝英解释说,“药师的算学水准确实非同小可。”
段誉立即联系虚竹,两人都将各自阵盘倾斜十三点五度,重新对正。
段誉再次传送,直接抵达了天柱峰之巅。
虚竹和段誉击掌庆贺。二人爽朗的笑声,响彻山谷。
虚竹传送回门派,招呼众弟子都体验下传送阵。
除了丘处机需看守药圃,王重阳驻守聚灵阵外,一众弟子都争先恐后的来体验传送阵。
黄药师踏上传送阵,闭上双眼,心中默念一、二、三、四、五,便闻得山风呼啸。黄药师睁眼一看,自己已来到了山巅之上。
少时,大家都传送至天柱峰之巅,体验了瞬息六千里之外的感觉。
弟子们都兴奋得高谈阔论。
谭处端说:“我要是能凭借此阵,随意往来于天下各地,该有多好。”
黄药师闻言,立刻动了心。是呀,自己怎么没想到呢,自己应该可以的。只要学会咫尺天涯阵,天下虽大,自己何处不能走?!
虚竹见弟子齐至,开心的说:“昔年吕祖登此顶时,曾题诗一首曰: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
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湾。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个中自是乾坤别,就里原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此诗足见吕祖对此山之厚爱。造化弄人,今日吾派决议立外门于此,必会得吕祖在天之灵庇护。立门于此,吾派必兴。“
弟子们也激动的高呼:“立门于此,吾派必兴。”
虚竹宣布:“建造外门,虽工程浩大,但前期之土石工作,纯由我和三弟完成即可,暂不需诸位弟子们帮忙。大家安心修炼,做好分内之事便是。后期装修装饰等琐事,少不了要劳烦诸位。”
众弟子称:“谨遵师命。”纷纷自传送阵返回灵鹫宫。
黄药师却不忙离开。
待弟子们都离开后,山上只余下黄药师和四位先天时,黄药师提议说:
“师傅,建设门派,虽然紧要。但另有一件事,却也关系招新弟子的成败。”
“何事?”虚竹问。
“广告。”黄药师抛出一个奇怪的词。
“什么是广告?”
“便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派要招收弟子。还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派道法高深,善能御剑千里,呼风唤雨。入了我派,便有可能成仙成圣,永世逍遥。”黄药师说。
“这怎么好,便是为师,也不敢言能成仙成圣。又怎能保证弟子成圣呢?”
黄药师说:“师傅,对我等来说,天仙才是仙,金仙方可称圣。但在凡俗眼里,先天已是仙了。我派弟子,有可能入先天,因此成仙成圣之言,应不为过。”
黄药师心想:什么是广告,广告要都是真的,我喝雪碧怎么没有水从背后淋下来啊。
虚竹:“依你之见,该如何让天下知晓我派要招收弟子呢?难道要往各大城池张贴榜文不成?”
“榜文管什么用,就算榜文一直不被撕了,你能保证城外四十里的人家听说榜文吗?师傅想一下,半年前拜师仪式,怎得就武林中尽人皆知了?”
“因为传说我派有灵丹相赠,大家奔走相告,所以尽人皆知了。”虚竹说。
“不错,便是‘奔走相告’这四个字。若要尽人皆知,需得师傅和几位师叔略微展示神通,祈得甘霖也好,救死扶伤也罢,总之能令世人奔走相告便可。非如此吾派不能招来天下英才。”
阿碧说:“我为金水双灵根,建造山门用不着我,我便负责于各地祈雨排洪吧。不出三月,必使东土黎民,皆知我逍遥派神通。”
林朝英说:“我之前世,尤善救死扶伤。我会敕水咒法,无论何种顽疾,皆能药到病除,若遇刚刚病逝之人,若魂魄未逝,当可起死回生。今后我便游走于世间,择良善之人医治,以彰我派之名。”
“如此甚善,有劳两位妹子了。”段誉说。
“师傅,弟子还有一言。”黄药师说。
“何事?”
“弟子很想学咫尺天涯阵,敢问师傅,需要多少贡献点才能兑换?”黄药师惴惴不安的问,要是也需要一万贡献点,自己现下就与此阵无缘了。
“咫尺天涯阵是世间通用的传送阵,清凉台、亚特兰蒂斯和百慕大都是此阵,凡修道之人,随时可以前往观看,那里需要贡献点兑换。你若想学,也不需看什么图册,就观察这两座阵盘便可,随时都能学。此阵学起来倒不甚难,只难在用空间真气激活上。”虚竹说。
“弟子这便去学。”黄药师喜出望外。
黄药师回到灵鹫宫,便找到丘处机,向他讲述传送阵之事。
丘处机自然急不可耐的想去体验传送阵。
黄药师却又拖住丘处机,支取了三十份制作聚气丹的灵草,这才答应替他照看药圃,放丘处机去传送阵。
黄药师决定抹去八卦阵盘中的刹那永恒阵,换成咫尺天涯阵。
在此之前,当然要再多储备一些聚气丹。
所以黄药师便开始炼丹。
次日开炉,成丹二十七颗。
即便是修建外门事关重大,段誉也不可能中断每日的真气提纯。所以黄药师还是雷打不动的每日上午和段誉提纯真气。
下午再炼一炉聚气丹。
明早开炉,发现成丹二十八颗。
至此,逍遥派聚气丹储备已有百多颗,先天境不用聚气丹,所以这些聚气丹足够三个月之用。
也就是说,黄药师三四五这三个月,份内的工作已经完成了,却可以按月领取二百贡献点。这就是技术工种的好处。
但是,七月后,新弟子就会到来,所需灵丹会大大增加。
黄药师心想,为了不重复布阵,不如一次炼个够,再炼它十几炉聚气丹。反正炼好的聚气丹能保存千年。
问题是,灵草够用吗?
答案是够用。
除了灵草长势良好外,还因为以前虚竹从世界各地采摘灵草,采摘的灵草却不马上用来炼丹,药力便会流失。到炼药之时,许多灵草的叶片都没有多少药力了,只有叶梗仍堪使用。现在灵草从药圃即采即用,药力丝毫无损,叶片也可入药,便省去了许多损耗。
而且,灵草也是植物,也需要间苗,修剪,才能长的茂盛。逍遥派人口太少,需要聚气丹的人只有十一人,光是修剪的枝叶,就够这十来个人平日所需了。
另外,更重要的是,虚竹推行的灵草换灵丹交易,西土先天拿出了大量的灵草,来交易聚气丹。所以灵草储备越来越多。
于是,黄药师便每天下午炼一炉丹,持续半月。

☆、第四十四回 段正彦连夜修殿宇 田老七清晨遇神仙

  武当山天柱峰西南二里,有一个小村,名唤豆腐村。
豆腐村自然以做豆腐出名,村里十户有七户靠做豆腐为生。
虽然豆腐家家能做,但能把豆腐做出各种花样来的,除了田老七,再无他人。
田老七其实并不老,今年三十来岁,只是不想被称为田七,才成了田老七。
田老七是远近闻名的做豆腐好手,不但做的豆腐口感好,而且会做豆腐脑、豆腐干、豆腐皮、炸豆腐、白玉豆腐,花样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村里人都知道,田老七家豆腐做得好,多亏了田老七有个贤内助。
田老七浑家姓秦,是秦观的后代,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但秦家家道早已没落,秦氏便便宜了田老七。
田老七人本就勤快,娶了如花似玉的娘子后,又添了个敏而好学的儿子。为了让儿子能上县学念书,田老七干劲儿越发的足了。
三月初二这天,正值紫霄宫庙会。
田老七起了个大早,和浑家一起做了一木桶豆腐脑,又炸了许多豆腐块,撒上咸盐,用竹签穿了,也装满一木桶。
天才刚刚泛白,田老七便挑起这两木桶豆腐制品,和浑家一起,赶往紫霄宫庙会。
豆腐村在山南,紫霄宫却在山北,相距不过五里多,但田老七得从天柱峰山腰绕行,山路得有七八里。
山腰这条羊肠小道,田老七自小便常走,已走了不下万次,自是熟悉无比,闭着眼睛也能走得。
田老七正值壮年,挑着百来斤的担子爬山,连个大气都不带喘的,倒是只提了一个篮子的浑家先累的走不动了,二人便坐在石头上歇息。
“娘子,唱句小曲听听吧。”田老七喝口水说。
秦氏唱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田老七虽听不太懂,也觉得秦氏唱得很是动听。
秦氏一曲唱罢,正要再唱一曲时,忽然停顿了下来,好像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官人,你瞅瞅,那边半山腰灰白色的一大片东西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石头呗。”田老七一边随口回答,一边漫不经心的扭头。
当田老七看向天柱峰南的山腰时,他的目光一下就被紧紧地吸引住了。
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天柱峰,半山腰竟然比往日多出了好几座宏伟的石制殿宇。
“俄地娘哎,莫不是真武大帝他老人家显灵了吧,昨日过来还没有呢。”田老七说。
“官人说哪里话,真武大帝生于北方大海,纵使显灵也得在山北显,怎得跑山南来了。”秦氏说。“官人,莫不是闹鬼了吧,要不咱们今个就别去了。”
“娘子不用怕,这山有真武大帝镇着,什么鬼怪敢来作祟?依我之见,咱们倒要去那边看看,万一真是神仙老爷显灵了,兴许是咱们的一场造化呢。”
“就依夫君所言。”秦氏说。
于是二人竟抄小路折向山腰宫殿而来。
二人远观宫殿也不觉多大,及至抵近了再看,顿感殿宇气势恢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南方一座三丈高的山门,门柱是两根粗达丈余的巨大条石,门匾也是一块厚重的巨石,上刻‘太和宫’三个大字。
二人从山门经过,愈发感受到巨石的威压。
山间已被人硬生生整出诺大一片平地,地面都用整齐的条石铺满。
再前行五十米,正对山门的是一栋宏大殿宇,殿宇宽四五十丈,高达十余丈,分成八层。
最奇的是,整栋殿宇完全由巨石堆砌而成,并无梁椽砖瓦等物。
大殿两侧,分立着几栋偏殿。有七八丈高,也是一般的纯由石砌而成。
二人正欲进大殿观看,忽然,从天上飞过数十块丈许长的规整条石,稳稳落于山门两侧,居然便砌成了一段围墙。
接着,又有无数条石不断从大殿之后飞出,划过天空落下。不多时,竟砌成了长长的院墙。
院墙成四方形,丈二高,边长一里,将整片殿宇完全包围在内。
院墙建好后,便不再有石块飞出。
两人正惊讶的说不出话时,从大殿东侧走出一个人来。
来人却是个公子哥,年龄约十八九岁,青衣长扇,气度非凡,却又让人观之可亲。
田老七看见来人,便打招呼道:“敢问小哥,你从大殿后面过来,可曾瞅见方才山石是怎么飞上天的,是不是真武大帝显灵了。”
来人说:“玄武大帝那么忙,怎么会有空来尘星显灵?方才是我在忙着给自家院子砌围墙,不想惊扰了二位,万望海涵。”
“小哥莫要诓我。”田老七说,“你是哪家公子,这么早来山上做什么?”
“我姓段名誉,是逍遥派长老。昨晚连夜建造了这些殿宇,是要做为本派新弟子的驻地。”
田老七还在琢磨‘姓段名誉’是什么意思,秦氏忍不住说话了:“这位小哥,你说这大殿是你建造的,谁人能信,瞧阁下细皮嫩肉,怕是还没我官人气力大吧。”
按照礼教,秦氏不能跟陌生男子搭话的。但时逢乱世,秦氏平日里又要帮衬着卖豆腐,故与陌生男子说话也不以为意。
段誉不正面回答,而是面向大殿一抬手,整栋大殿竟连根拔起,平移至半空,离地丈余。
段誉又将大殿稳稳放回原处,笑道:“你夫君也能把大殿抬起来么?”
田老七和秦氏已经跪伏于地,磕头赔礼。
“我二人有眼无珠,冲撞了上仙,罪该万死。奈何家中上有六十岁双亲,下有垂绦之子,万望上仙饶命。”秦氏说。
段誉连忙扶起二人,说:“两位何必如此。我不过是个先天修士,那里就成上仙了。”
见二人仍是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段誉就改变话题说:“两位桶里盛的,莫不是豆腐脑?能否给我盛一碗。”
秦氏连忙取出一个缺口最小的瓷碗,田老七恭敬的给段誉盛上一碗豆腐脑。
段誉吃完后,取出一块银锭,约有五两重,说:“这是饭钱,请收好。”
田老七那里肯收。
段誉见状,也不勉强,便说:“二位想是要赶去紫霄宫庙会?”
两人连忙点头。
“如此我便送二位一程吧。”
说完,段誉一挥袖,田老七夫妇和豆腐担便腾空而起,飘飞向山那边庙会去了。
田老七夫妇飞过天柱峰,缓缓飘向紫霄宫前。
天还早,庙会还没上人,只有做买卖的先来了。
一个远来的卖素油饼的小贩,想要占田老七平日卖豆腐的路口位置,旁边卖茶点的伙计劝他别占。
“田老七眼看也快到了,你还是到别处去吧。”伙计说。
“他不是还没来吗,这地方又不姓田,谁先占就是谁的。”素油饼小贩说。
“谁说我还没来,我田老七这不是来了吗。”说话间,田老七夫妇从天而降,稳稳落于自己平日卖豆腐之处。
“这,这这……”素油饼小贩惊得说不出话来。茶点伙计也惊呆了。
“那边,天上落下来两个人。”早有眼尖的商贩看见田老七夫妇从天上飘过,连忙围过来观看。
“老田,你们两口子怎么从天上飞过来了,可是大帝显灵了?”茶摊老板问。
周围的商贩多半都和田老七相熟多年,若说田老七能有什么法力,众人是决计不信的。
“不是真武大帝显灵,是山南来了一个神仙,自称是逍遥派的长老,姓段名誉。那神仙,可了不得,一夜之间,已经在山南修建了一座宫殿,足有一里大,那么老高。”田老七双手比划着向别人诉说,“神仙还喝了我家一碗豆腐脑呢,他都夸我家豆腐脑好喝,要给我那么大一块元宝,我哪里敢要。神仙就做个法,把我们夫妇送过来了。”
“你是说,那神仙现在在山南,山南多了一里大的宫殿。”茶摊老板连忙问。“神仙长什么样?几丈高?有多少胳膊,几个眼?”
“说了你们也不相信,神仙是个年轻的公子哥,文气的很,我们开始也不知道他是神仙,但他一抬手,就能让那么大的房子飞起来,还能不是神仙啊。”
“那就肯定是文曲星下凡了。”众人议论纷纷。有好事的立时就要去拜见文曲星君。
“这儿离那边四里多地呢,等你过去,兴许文曲星早走了。”有人劝说。
“你没听见啊,文曲星在山那边盖了好大一座宫殿,神仙走了,宫殿又不走,去看看还不成啊。”
“同去同去。”
好多人都去看文曲星了。
一个时辰后,天已大亮,紫霄宫庙会上人潮如织,杂耍叫卖声不绝于耳。
好些人都在谈论田老七夫妇飞过天柱峰的事,听的人都将信将疑,不过田老七家的豆腐脑生意比往日更火爆了。
忽然,山道上跑来了二十几个人,边走边喊:“神仙显灵啦,神仙真的显灵啦,山南一夜之间多了一座宫殿,大的不得了。”
许多香客都围拢过去,细问怎么回事。
“见着神仙了吗?”
“没有,神仙早走了,就见到神仙的宫殿了,乖乖,一块石头有这么大,比我家房子还大。一栋殿宇有那么高,八层,都是用整块的板石砌成的,一根梁都没用。”来人见人就说。“你们还在山北上什么香啊,依我看,直接去山南上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