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章:吕四娘的一封“信”
更新时间:2009-11-08
弘赡和弘历听郭络罗氏总是问吕四娘有没有留下什么信件,两个人心存疑惑,不明白郭络罗氏到底是什么意思。郭络罗氏见两个人不明白,又继续道:“你们两个有没有见过吕四娘的笔迹?”两个人摇摇头,还是一脸的疑惑,这下郭络罗氏有些不耐烦道:“你们两个真是笨死了,好了,你们在这儿等一下。”说完,转身进了里屋的卧室。
对于刚才郭络罗氏的几句问话,两个人好像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时间不长,郭络罗氏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封信递给弘历,弘历疑惑的看了看郭络罗氏,而后拆开信封打开里面的信件,等看完了信,有些吃惊道:“福晋,这。。。。。。这能行吗?”
弘赡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见弘历看完了信,赶紧将信拿过来看了一遍,弄了半天,是附近冒充吕四娘的口气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上面大致的意思是:他来到京城后相近皇宫报仇,之所以跟雍正有仇,是因为雍正四年时的一个文字狱,害得她全家三十几口全部杀头,只有她一人幸免,后来见进皇宫无望,干脆就在皇宫附近“卖身葬夫”以博得同情,可谁知到小弘赡见其可怜被买走,认为时机已到。
可是谁知到弘赡与宝亲王弘历两人对自己非常好,自己深受感动,后来想过放弃报仇,因为自己一旦报仇就很有可能连累两人,但巨大的仇恨蒙蔽了双眼,特写这封信以示原谅,希望来生做牛做马在暴打两个人的恩情,落款就是吕四娘。
郭络罗氏看两个人都是面色凝重,根本不相信这封假冒的信件能够帮自己逃过一劫,于是笑道:“你们又没有见过吕四娘的笔迹,怎么就不知道不行呢?而且不光你们没有见到过,我也没有,满朝文武更是没有见过,你们两个人说它是真的就是真的,明白吗?”
郭络罗氏喝了口茶继续道:“这件事情等老王爷回来我会告诉她,让他在军机处好好说一说,请人帮你们说说话,这件事情自然也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你们两个最多也就是落下个失察的罪名,应该不会太离谱。”
说完,看着两个人感激的眼神笑了笑又道:“宝亲王,你乃是公认的皇储,当年圣祖康熙爷制定的皇位继承人,皇上再怎么也不会将你怎么样,但我家弘赡就难说了,所以我才出此下策,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弘历听完赶紧站起来,拍着胸脯道:“福晋,您放心吧,只要有我在,弘赡就不会被下狱,就算是以后我做了皇帝也一样会照顾他的,毕竟我们是亲兄弟。”
福晋满意的点点头道:“由你宝亲王这句话,我就算是死了也能闭上眼了。”弘赡见这位继母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惜余力的帮助自己,现在这些话从弘历嘴里说出来,除了将来自己是谋逆大罪,否则弘历绝对不会对自己下手,心里立即心存感激,跪下磕了几个头道:“额娘的大恩大德弘赡刻骨铭心。”
郭络罗氏笑着将弘赡搀扶起来道:“行了孩子,地上凉,赶紧起来,咱们娘儿俩还有什么恩布恩德不德的,额娘就是希望你将来平平安安的,那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了。”弘赡眼含着泪点点头。
这时,万全急匆匆走到门外,轻轻敲了敲门道:“福晋,宫里来人了,说让小王爷和宝亲王进宫去一趟,而且是苏培胜亲自带着五十名侍卫来的。”福晋点点头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说完,又对两个人祝福到:“你们听好了,弘赡你带着信先去,宝亲王你从后门先走,到府上去等候苏培胜的消息,如果让苏培胜见到你们两个人在一起,回去禀告了皇上,皇上难保不会怀疑你们两个传统口供。”弘历此时深感郭络罗氏心思缜密,不由佩服道:“弘历知道了,那我就先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出门外,由万全带着朝后门出了王府。
弘赡则是整理衣装,代号了这封假信,朝大门外走去。溢出了月亮门,刚到门口,就见苏培胜带着五十名侍卫气势汹汹的站在门口等候消息,意见弘赡从王府走出来,苏培胜肥胖的脸上抽搐了几下,似乎前几天被弘历大的伤又开始隐隐作痛,冷哼一声朝弘赡迎了上去。
“果郡王,皇上命奴才来请您入宫,刚才六阿哥弘昼来探望皇上,说您与宝亲王跟刺客有关系,请吧。”说完,做了个请的姿势,弘赡冷哼一声,并没答话,这时,有人抬过来一顶轿子,弘赡上了轿,对苏培胜冷冷道:“奴才前面带路。”说完,再也不说话,把个苏培胜气的直跺脚,吩咐了声去宝亲王府后,轿子开始吱吱呀呀的朝宝亲王府走去。
时间不长,到了宝亲王府后,弘历照样不讲苏培胜看在眼里,一阵冷落之后开始朝皇宫走去。在前面引路的苏培胜现在都快要气疯了,自己可是雍正皇帝面前的红人,平时那些王公大臣们见了自己都是笑脸相迎,就连宫里的格格妃子们见了自己也都是和和气气的,可谁知到这两个人对自己如此怠慢,不仅在前两天打了自己,而且现在还这么傲慢,这次刺杀皇上跟他们两个都有关系,到时候等皇上下旨,将他们送入宗人府的时候,自己要好好折磨他们。
大凡在宫里的太监和宫女,时间长了都会有一些心理变态,宫里的太监们因为生理的特殊原因,心里极度扭曲,尤其是像苏培胜这样的大太监,平时就以折磨人为乐。
时间不长,一众人走进皇宫,两个人下了轿,跟着苏培胜一直来到雍正皇帝的寝宫外,苏培胜进去回旨,两个人则站在外面等着皇上召见,时间不大,苏培胜从里面走出来,看着两个人冷冷道:“二位王爷,请吧!”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后,先后走进雍正皇帝的寝宫。
“儿臣给皇阿玛(皇上)请安,皇阿玛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个人一起跪在地上给雍正皇帝请安,雍正帝此时正躺在龙床上养伤,见两个人来了,冷哼一声道:“你们两个可知罪?”声音好像由九天之上传下来,声音中蕴含着巨大的威严,让两个人心中一颤,赶紧跪在地上磕头,弘赡先开口道:“皇上,臣不知罪在何处,请皇上明示。”弘历也道:“是啊皇阿玛,儿臣不知道翻了哪条罪状,请皇阿玛明示。”
“还要给朕装糊涂,你们两个可认识一个叫吕四娘的女子?”雍正冷冷的问道。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弘历道:“回皇阿玛,儿臣认识这个吕四娘。”雍正看了看弘赡道:“那你呢?”弘赡点了点头道:“我更认识了,那是我在街上买的一个丫头。”
“哼!买的一个丫头,昨晚就是这个吕四娘来刺杀朕的,你们可知道。”雍正的话对两个人好像“晴天霹雳”一样,顿时呆在原地,雍正继续道:“你们两个人现在还不知罪吗?竟敢派人来刺杀朕,我看你们是活的不耐烦了。”说完,大声道:“来人,将他们两人送入宗人府严加审讯。”
弘历一听就着急了,赶紧跪在地上磕头道:“皇阿玛,儿臣冤枉啊,儿臣从来没有想过要刺杀皇阿玛,请皇阿玛明察。”雍正看了看弘历,冷哼一声。这时,从寝宫外早已经走进来几名大内侍卫,虎视眈眈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两名皇子。
雍正摆了摆手让他们退下,看着弘历道:“你说你没有,那为什么有人说你跟这吕四娘有关系?”弘历赶紧道:“皇阿玛,您息怒,倾听儿臣细细道来。”于是,弘历将那天去打猎,怎样见到吕四娘凄惨的样子,然后弘赡大发善心将她买了的经过讲了一遍,有然后将吕四娘在自己王府的生活都讲了一遍,没有一丝隐瞒。
雍正皇帝听完,看了看弘赡道:“弘历说的可是实情?”弘赡点点头道:“句句属实,没有一点掺假。”雍正帝点点头又问弘赡道:“既然弘历说的都是实情,那你呢?你有什么要说的没有?”雍正帝此时的口气早已经软了下来,作为皇帝他很清楚,如果弘历要杀自己,根本是不可能的,早晚自己的皇位是要传给他的,而且雍正还知道,弘赡就更不可能了,因为他没有理由杀自己,就算是自己下旨将他过继给了胤礼,但也没有亏待他,所以两个人可以说最多是让人利用了而已。
弘赡见雍正问自己,冷笑一声道:“没错,那吕四娘就是我派来杀你的,反正您也不喜欢我,随您的便,不是想把我送入宗人府吗?我自己去。”说完,弘赡从地上站起来就要朝外走,这下弘历急了,一把拉住弘赡道:“你疯了吗弘赡?这件事情跟你丝毫没有关系,你怎么能承认呢?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
弘历是真急了,这与两个人商量好的剧本不一样,弘赡一上来就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意外,弘历怎么能不急。雍正帝也被弘赡气的胡子直发抖,大声道:“反了你了,朕想要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恨朕。”弘赡此时一把挣脱开弘历的胳膊,冲到雍正皇帝的龙窗前,“神情激动”道:“你问这么多为什么干什么,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反正你不喜欢我,何必问这么多,你这个倔强的老头儿,你就是个糊涂的老头儿!”
------------
第十九章:风平浪静
更新时间:2009-11-08
弘赡的大喊大叫将一旁的弘历吓得魂不附体,冲撞龙颜拿可是欺君大罪,如果雍正一时气愤起来,再加上昨晚遇到刺客的事件联系起来,很可能一怒之下将弘赡处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道:“皇阿玛,弘赡一时激动请皇阿玛赎罪!”
但弘历跪在地上,好半天也没听到雍正有一些反映,抬起头看了看,发现此时的雍正却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相反却很慈祥的看着弘赡道:“弘赡啊,你为什么将朕说成是个糊涂老头儿?若是你今天不说出来,朕可饶不了你!”弘历长出了口气,听雍正皇帝的口气,倒像是老人吓唬小孩子,不由得为弘赡松了把劲。
弘赡冷笑两声道:“难道你不是糊涂老头儿吗?”“大胆,果郡王,你竟敢跟皇上称呼你,你是不是不要命了。”站在雍正身旁的苏培胜大声呵斥弘赡道。还没等弘赡说话,就听雍正怒道:“苏培胜,是谁给你的胆子,敢在朕的面前说阿哥的不是,我看你是活到头儿了。”
苏培胜见雍正一脸怒容,赶紧跪下,战战兢兢道:“万岁爷,奴才不敢了,奴才是看果郡王对您不敬,所以才。。。。。。奴才该死,请万岁爷绕了奴才吧。”雍正冷哼一声道:“朕知道你仗着朕的宠幸,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今天朕就绕你这一次,若有下次定斩不饶。”说完,有看了看弘赡,转身对苏培胜道:“给朕滚出去。”“嗻!”苏培胜从地上站起来,此时的苏培胜再也没有平时那么嚣张跋扈,吓得腿都有些软了,浑身哆嗦着走出寝宫。
雍正见苏培胜除了寝宫,这才一改怒容,一脸的微笑道:“弘历,你也起来吧,你们两个扶朕下地走走。”两个人一愣,雍正说这话的时候,就好像是一个苍老的父亲对自己的儿子吩咐一件事情,并不是满面威严的皇上在发号施令。
弘赡和弘历两个人走到雍正帝的龙床边,将盖在雍正身上的黄色锦缎龙被掀起来,扶着雍正下了床,在地上走了两圈,雍正又回到床上,无奈的笑了笑道:“老喽!受这么点小伤都要你们两个人搀扶才可以,真是老啦,还是弘赡说的对,看来朕真是个糊涂的老头儿。”说完,又自嘲的笑了笑。
弘历赶紧抱拳拱手道:“皇阿玛一点都不老,受了这么重的伤按理说您应该休息,都怪儿臣们不会办事,绕了您的情景,儿臣该死!”雍正摆了摆手,笑着对弘历道:“弘历啊!朕知道你们关心朕,但朕心里也清楚,那吕四娘之所以想跟你们扯上关系,无非就是想进攻方便点,你们只不过是被利用罢了,弘赡还小,你这个当哥哥的一定要好好教导他。”
“儿臣知道了。”弘历赶紧答道,雍正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生在帝王家,不知你们无奈,有很多事情朕也是很无奈,这吕四娘到底跟朕有什么深仇大恨朕不清楚,现在正在着刑部查实,但如果要有人说朕的儿子要杀朕,朕是一百个不相信,知道为什么吗?”
两个人摇了摇头,雍正继续道:“今天这寝宫里只有咱们父子三人,之所以要将苏培胜赶出去,以来是想吓吓他,朕也知道,这苏培胜平时做事嚣张跋扈,是该给他点教训了,这第二点就是,真相跟你们两个说说家常啊。”
说完,看了看弘历道:“当年圣祖康熙爷从小将敬你带在身边,明里暗里是想让你做他的接班人,这个朕清楚,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朕已经将遗诏放在里面了,虽然这些年朕并未立太子,但满朝文武都很清楚你是将来继承大统的人选,你没有理由杀朕,至于弘赡,虽然你我父子间有些矛盾,但我相信,弑父这种事情弘赡是不可能做的。”
雍正又看着弘赡,满面慈祥道:“弘赡啊,你心地直率,敢作敢当,小小年纪就能让朕刮目相看,不过你这种脾气性格可不能做大臣,将来弘历做了皇帝后,你要真心扶持,不可目无圣上,不过朕也知道,朕的担心是多余的,弘历从小宅心仁厚,不管你怎么顶撞他,他也不会对亲兄弟下手的。”
雍正说到这儿,弘历赶紧跪下道:“皇阿玛!儿臣不敢,儿臣希望皇阿玛一生永泰。”雍正笑着点点头道:“那怎么可能,世上没有长生不老的皇帝,只有神仙才会长生不老,不过弘历啊,虽然朕今天当着弘赡的面说出了你是将来皇位的继承者,但你一定要记住,若要天下人归附,首先要得到民心,你明白吗?”
弘历点点头,雍正让他站起来,一脸笑意的看着弘赡道:“弘赡,你可知道怎么才能得到天下民心的归附?”弘赡刚才一直在想,雍正皇帝虽然医生勤俭,但被猝死在龙床上,感觉现在虽然受了点伤,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死吧?这可是刚刚过完年啊。此时听到雍正问自己,赶紧问道:“您刚才说什么?”
雍正摇着头笑了笑刚想说道,站在一旁的弘历道:“皇阿玛问你,怎么样才能使天下民心所向归附大清。”弘赡点点头,想了一会儿道:“这还不简单啊,只要人人吃得饱穿得暖,鬼才会有心思造反呢。”雍正帝点点头,又问道:“那怎么才能使天下的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呢?”
弘赡对于这个问题倒是从来没有研究过,身在前世的他充其量是个书呆子,到了现代也没有好好的读过书,等雍正闻起来,想了好半天才答道:“我想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不过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却不能忽略,那就是官!”
弘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雍正笑着问道:“哦?官?那你说说,这个官有多重要?”弘赡随即道:“您想想,如果老百姓由一个好官,拿即便是吃不饱穿不暖,也会对一个真正的好的父母官心存感激,若是一个贪官污吏的话,老百姓恨死他还来不及,这就叫*。”
雍正点点头,但随即叹了口气道:“你说得对,但却说到了最难的一点,人有高低胖瘦,同样,官也有良莠不齐啊!皇帝院在京城,又没有分身,不可能去监督每一个地方官员的好与坏,这就造成了清官少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朝廷之上各个大臣分党结私,若是查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弘赡点点头,想了会儿道:“我觉得其实地方官员贪污,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权势集中,这才造成了官员的营私舞弊,如果将权利分化,可能会将贪污稍微节制一点。”“哦?怎样分化?”雍正听到弘赡的话,顿时精神起来,弘赡想了想,不好意思的笑道:“嘿嘿,我还没想好。”
雍正不由的笑着摇了摇头,弘赡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继续道:“皇阿玛,从京城道地上是不是这么分的,京城分为六部,分别为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部分别为全国掌管权利最高的机构,而其下有分别是总督,巡抚,府台,藩台,县令等官员?”
雍正和弘历分别点点头,弘历又继续道:“这些各省府官员的权利也是逐级上报,兵部可以暂时先不去管它,因为国家的统一,要使用武力时才会动用兵部,本身并不就是一个烧钱的部署,可以令兵部下一道旨意,让他们自给自足,一旦有了战事才由国家拨钱。让那些兵丁们可以卸甲归田,留下一部分兵丁看守要塞,如果战事一起,那些农耕的兵丁们可以立即参战,这样即省下了国家的钱款,也不忘服了那么多的劳力。”
雍正想了想道:“你说的这些朕考虑过,这个卸甲归田的法令不容易推行啊,那些兵部的大臣们一定会极力反对的。”弘赡有些不明白道:“不会吧,这天下都是皇家的,那些大臣们反对有什么用,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为什么要反对,我看他们肯定是把每年国家养兵的钱克扣了不少,要不然怎么会一触及道他们的利益时就会这么齐心的。”
弘历一皱眉道:“弘赡,这些话不可以乱说的,你还没有参政,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有些事情就连皇阿玛也感到力不从心的。”雍正点了点头道:“是啊,弘历说的对,等你参政后就会知道,天下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
弘赡笑了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就连皇上都说无可奈何,我一个小孩子就更没办法了,再说了,刚才是皇阿玛问我我才这么说的,要不然我才不会说呢。”说完,看了看雍正心想:我又不是没参加过军训,想当初上高中时,我是去部队里参加军训的,人家那当兵的可都是自己种菜自己吃,虽说都有工资,但那是国家奖励,干那行还没有个工资啊,都是人,为什么现代人可以施行的法令,到了清代就不行了呢?我看就是领导人有问题。
------------
第二十章:诬陷
更新时间:2009-11-09
苏培胜被弘赡的小拳头打中鼻子,顿时是鲜血直流。在场的几名狱卒太监赶紧上前,七手八脚的将弘赡拉开,弘赡挣扎了半天,不过还是被那些太监绑在了木桩上。此时的苏培胜气的哇哇暴叫:“反啦!反啦!好你个小王八蛋,竟敢打咱家,看咱家不打死你!”说着话,苏培胜吩咐人将挂在墙上的皮鞭子取了下来拿在手中。
弘赡此时早已哈哈大笑,看着苏培胜狼狈的样子,一边笑一边骂道:“你这个狗日的,你娘把你生下来,你却来宫里当太监,你这就是不孝,身为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竟敢私自陷害皇子,你这是不忠,现在竟然还敢在这里殴打皇子,你这就是不仁,身为属下,竟敢公开叫骂你的主子,而且还想对主子用刑,你这是不义,你这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狗东西,竟敢在小爷面前叫嚣,打你是轻的,等我和四哥出去之后,还要杀了你这个狗日的!”
苏培胜被弘赡的叫骂声彻底气恼了,挥舞起手中的皮鞭,照着弘赡的身上就是几鞭子。弘赡从小就是个好学生,不管是前生还是现在,家里人连手指头都没打过他,现在被苏培胜打了几鞭子,身上的绫罗绸缎顿时被抽裂,露出几道血红色的鞭痕,疼得弘赡破口大骂,仿佛这样才能将身上的痛楚减轻,而苏培胜被弘赡骂的狗血淋头,心中气愤之极,挥舞起鞭子来更是无所顾忌。
时间不长,弘赡被苏培胜抽的晕了过去,苏培胜冷哼一声,看了看在一边冷眼看着自己的弘历道:“宝亲王,你不会也想果郡王这么没教养,骂出那么难听的话来吧?怎么?看着果郡王受罪,是不是很害怕啊?那就赶紧承认了,省的咱家浪费功夫。”刚才才弘赡被打,被绑在一边的弘历眼睁睁的看着,心中的怒火快要气炸了肺,但身体被绑着,丝毫力气都用不出来,没办法,只好心里暗暗发誓,只要自己出去了,一定要将这个苏培胜凌迟处死。
弘赡被人用凉水浇头,昏昏沉沉的醒过来,浑身的鞭痕早已经让他体无完肤,而且身上各处火辣辣的疼痛让弘赡差点又昏厥过去,强咬着牙关忍着剧痛,一言不发的看着苏培胜。苏培胜笑呵呵的走到洪山面前,低下头看着弘赡道:“果郡王,只要你将那份装置画了押,咱家立即就给你松绑,而且还会找御医来给你瞧病,要不然的话,咱家是看看,到底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鞭子硬。”
弘赡一言不发,现在他才知道什么叫好汉不吃眼前亏,即使有天大的火气也要压下来,要不然的话,这个苏培胜一会儿指不定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折腾自己。所以对于苏培胜的文化,弘赡一言不发,直瞪着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苏培胜。
苏培胜嘿嘿的笑了两声,这时,就听里面传来了一些女人的低泣声,苏培胜笑了笑道:“二位王爷,相必你们还不知道这宗人府的厉害之处吧?”说完,朝身边的太监而与低声了几句,太监点点头转身朝宗人府深处走去,时间不长,就见那名太监压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走了出来,就见这个女人两眼无神,目光呆滞的看着前方,身上带着手铐脚镣,走起路来摇摇晃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