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狱卒将女人绑在一个木桩上,苏培胜慢慢走到女人面前,轻声的笑了笑,女人机械式的抬起头,看到苏培胜时,眼神中露出了恐惧,顿时高声叫道:“苏总管,奴家已经承认了,请苏总管让奴家死了吧,请苏总管让奴家死了吧。。。。。。”女人的哭叫声异常凄厉,让弘赡昏沉的大脑顿时清醒了许多,弘历也看去,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这名女人弘历见过,正是雍正其中的一名妃子,虽然不受宠,但弘历也见过几面,谁知到今天却在这里遇到了他,而且早已经被苏培胜整的不成人形。“呵呵呵。。。。。宝亲王,相比你也见过这名女子,他正是皇上的其中一个妃子,因为与一名太监做出了苟且之事,所以皇上下令打入宗人府,嘿嘿,今天咱家就让二位王爷开开眼,看看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苏培胜说完,对太监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太监走到女人面前,三两下扒光了女人的上身,弘赡顿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本白皙高耸的*上早已经被穿刺了几十个小铁环,这些铁环上的铁链都链接到一根比较粗的链子,只要用力一拉,皮肤上的铁环就会将*高高拉起,同样使人痛不欲生,就见那名身材高大的太监狱卒走到女人面前,抓住比较粗的铁链,用力一拉,女人顿时凄厉的惨叫起来,听的人头皮发炸。
听着女人凄厉的惨叫声,看着女人痛苦的挣扎这,苏培胜与其他的那些太监狱卒们哈哈大笑,简直就是变态至极,令人发指,突然,女人尖叫一声吼昏厥了过去,苏培胜笑呵呵的让人断过一盆凉水朝女人的头泼去,女人逐渐转醒,苏培胜又吩咐道:“老人啊,这个不要脸的女人不是喜欢偷人吗?拿咱家就让他偷个够。”
苏培胜的话刚说完,就见两名太监将女人从木桩上松绑,两个人架起早已经毫无力气的女人,两个人将女人的衣服脱光,绑在了一个木马上,其中一个太监开始摇一个手柄,手柄医药东,木马肚子下一个二十多公分粗的木桩朝女人的下体顶上去,女人原本昏昏欲绝,早已经任人摆布,但随着太监一摇手柄,女人下体顿时撕裂般的疼痛传来,啊的一声惨叫,让女人顿时清醒过来。
随着太监的每一次摇动,女人的惨叫声虚弱一次,摇了几十次之后,女人又昏厥了过去,苏培胜让人将早已经瘫软的女人抬下来,放到冰凉的地上,再看此时的女人,下体早已经溃烂,不知道被这群变态的太监这样整过多少次,苏培胜又找人将女人用凉水泼醒,弘赡和弘历看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女人,心里顿觉恐惧。
“怎么样?二位王爷,如果再不画押的话,可就别怪咱家要对付你们了。”说完,走到那名女人面前,举起手中的鞭子,高高举起来,狠狠宰女人身上抽了几鞭子,女人现在连喊叫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躺在地上哼哼唧唧,苏培胜厉声道:“还不赶紧给老子起来,滚回你的房间去。”女人听到苏培胜的话,从地上晃晃悠悠的站起来,突然,女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猛地跑起来,朝着宗人府的墙壁上撞去,就听啪的一声,女人的脑袋撞到墙上,整个人瘫软下去,这名妃子香消玉殒,连脑浆都流了出来。
两个人看着这一幕,从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深深的恐惧笼罩在他们心头。他们根本没想到,苏培胜跟他所管的宗人府,居然这么惨无人道,令人发指。他们这些所谓的刑罚,都是看自己的喜乐,一旦有妃子落入他们的手中,落尽侮辱,最后还会死不瞑目。
弘赡叹了口气,不知道古往今来,皇宫大内有多少人被冤死,而且临死前还会收紧惨无人道的侮辱,尤其是女人,在这宗人府,似乎苏培胜就是至高无上的人,似乎它就是掌控人生死的阎罗王,甚至苏培胜这么多年的太监生涯,早已经培养出了极其变态的心理,在他手上的人,不知道还要受到什么样的下流肮脏的手段。
苏培胜此时看了看躺在墙角的女人,撇了撇嘴道:“等入了夜,把这个女人抬到宫外找个地方埋了,现在先放在一边,别碍着咱家的眼。”他的话音刚落,早有几个掌刑太监走过去,将女人的尸体抬起来,放到了里面的监牢,然后找来了干土,将地上的血迹擦干净,一切都收拾完毕后,衣服漫不经心的眼神看着弘赡和弘历,就好像刚才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与此同时,等了好长时间的郭络罗氏早已经是心急如焚,胤礼去上朝,因为雍正皇帝遇刺,今天并没有上早朝,所以又去了刑部,查看刺客的神识,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掌管着天下兵马和各地奏折,同样,胤礼身为雍正皇帝的弟弟,觉得这件事情自己也有责任,所以去了刑部查看案件的进展。
郭络罗氏自从弘赡进宫后,一直心神不宁,好不容易等到上午要吃饭,谁知到弘赡还没回来,这下可急坏了郭络罗氏,派万全去皇宫打听,宫里的侍卫也不知道,之说果郡王进了宫后就没出来过,这下更急坏了郭络罗氏,又派万全去刑部将胤礼找回来,这一来二去,耽误了不少时间。
正着急,就听万全跑进来,气喘吁吁的道:“福晋,王爷回来了。”郭络罗氏赶紧站起来相迎,胤礼身体本来就很虚弱,再加上费心劳力,脸色有些苍白。一进门,就见郭络罗氏一脸焦急,赶紧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舒缓了口气才道:“夫人,这么急着让我回来,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刚才走得急,万全也没说清楚什么事情。”
郭络罗氏点点头,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胤礼听完大惊失色,长叹了口气,摇着头道:“夫人啊,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现在皇兄遇刺的事情正在风头上,你现在让两个人去,这不是羊入虎口吗?”
------------
第二十一章:百官求情
更新时间:2009-11-09
郭络罗氏此时早已经记得直跺脚,但事情既然已经出了,虽然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但从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出宫来看,弘赡与弘历两个人肯定是出了意外。胤礼长叹了口气道:“你也不用着急,我现在进宫去打听一下消息,万一出了事情,我会替他们两个求情的,而且我觉得这件事情并不简单,按理说,你的那封信如果皇兄看了,肯定会认为这件事情另有指示人,他们两个不过是受人利用而已,不过现在看来,肯定是出了什么意外,你在家等着,我打听清楚了就回来想办法。”引力说完,站起身朝外走去。
胤礼来到王府外,说了声被叫,几名交付早已经准备好了轿子朝皇宫走去。时间不长到了皇宫,胤礼走下轿子,径直来到雍正皇帝寝宫,见了禀事太监后,禀事太监赶紧进了勤工去通报,时间不长,太监走出来笑着道:“王爷,皇上说身体欠安,有什么事情递个折子,奴才给您稍进去,要是没别的事情的话,万岁爷想多休息休息。”
听到太监的话,胤礼的心情顿时凉了半截,这不是明摆着皇兄躲着自己不见吗?赶紧将禀事太监拉到一处安静的地方问道:“公公,上午的时候,宝亲王和果郡王可曾到宫里来?”这位禀事太监一听,面有难色道:“王爷,奴才只是个下人,而且苏公公说了,这件事情不能随便说出去,要不然的话,奴才怕苏公公回来不好交代啊。”胤礼点点头,心里已经明白了个大概。
“公公,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公公能够直言相告,本王一定会记得的,将来如果苏培胜要对您不利,您可以尽管跟我说,本王还就不相信拿苏培胜能够只手遮天不成。”并是太监想了想,看看四周无人,这才低声道:“王爷,今天二位王爷确实进了宫了,不过刚开始万岁爷高兴着呢,后来苏公公还被万岁爷呵斥出来,快到晌午的时候,二位王爷出了寝宫,可不知道又为什么返回来了,这时候皇上不知道听了苏公公的什么话,结果将二位王爷抓紧了宗人府,现在苏公公还在宗人府审讯二位王爷没有回来呢。”
胤礼听完他的话,大吃了一惊,宗人府是个什么地方他最清楚,想当初圣祖康熙在位时,曾经一怒之下将好几位皇子都打入了宗人府,虽然后来放了,但那几个打入宗人府的皇子出来后都好像变了个人,谁也不敢再提宗人府三个字,可想而之宗人府那种地方,根本就不是人带的地方,并且弘历与弘赡海域审讯他们的苏培胜有仇,这下不是羊入虎口吗?
不过现在皇兄躲着不见自己,肯定是在等消息,一旦他们两个屈打成招,还指不定要牵连出多少人,胤礼想到这儿,浑身出了一层冷汗。赶紧谢过这名禀事太监后,急匆匆朝宫外走去,胤礼不是不想去求见太后,这件事情只要太后出面,应该可以化险为夷,但此时的胤礼并没有太后召见,根本不可能出入内宫,就算自己是皇上的亲弟弟也不例外。
出了皇宫的胤礼并没有回家,直接来到了鄂尔泰家,鄂尔泰身为现在的军机副大臣,并且监管吏部尚书,是雍正非常器重的大臣之一。鄂尔泰一听说引力来了,赶紧出门相迎,两个人相互抱拳行礼后,鄂尔泰将胤礼让进了客厅。
鄂尔泰一脸的陪笑,这时有下人端上来两杯茶,鄂尔泰问道:“王爷,听说您身体欠佳,今日怎么有空来舍下?肯定是有什么事情吧?”胤礼点点头,因为心中焦急,又加上一路走来甚急,所以重重的咳了几声,端起茶杯来喝了几口润了润喉咙才道:“尚书大人,天要塌陷了,大事不妙啊。”胤礼的一句话,说的鄂尔泰一惊。
胤礼看了看左右两边的人,鄂尔泰会意,将下人都打发出去后,这才问道:“王爷,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胤礼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鄂尔泰听完蹭的一声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好个狗奴才,竟敢诬陷宝亲王与果郡王,简直是无法无天了,王爷不要着急。”说完,吩咐下人道:“来人啊。”这时,从外面跑进来一名下人,进屋跪下道:“姥爷,您有什么吩咐?”鄂尔泰道:“你速速赶往张廷玉长大人家,就说老爷我找他有天大的事商量,还有顺便去一趟刘统勋家,也这么说,总之,平时跟老爷我有来往的那些官员们,你都要给我通知到,快点去。”
下人磕了个头,随即抛出了院子,时间不长,尚书府的大门外牵出了十几匹好马。就见那名下人吩咐了几声,尚书府的一些人赶紧一跃上马,马蹄翻飞奔驰而去。大概等了半个时辰,有人陆陆续续到了鄂尔泰的富商,一一见过之后,鄂尔泰将事情转告给了各位大臣,来的所有人,几乎都是朝廷重臣,可以说,整个朝廷的支柱拳击都集合在了鄂尔泰家。
这些人在听完鄂尔泰和胤礼的话后,一直决定现在就要进宫面圣,想办法救出宝亲王和果郡王,因为这些人知道,如果宝亲王一旦出事,自己的利益可以说是在根本上受到了打击。因为宝亲王弘历是康熙帝在世时就已经指定了的皇位继承人,平时这些大臣们刚直不阿,一直都在想将来的皇帝弘历靠拢,而站在弘昼一边的几乎没什么人,弘赡就更不用说了,一旦宝亲王出事,弘昼将来登了皇位后,肯定会对异己力量进行打击,这些人居安思危,肯定不想成为弘昼的刀下鬼,所以才会如此尽心尽力的力保宝亲王。
鄂尔泰见众人议论纷纷,赶紧挥了挥手道:“众位大人,听再下一局,咱们一起去宫里跪求皇上赦免宝亲王与果郡王。”众人点点头胤礼站起来道:“那本王做些什么?”鄂尔泰想了想道:“王爷,您去刑部找李卫李尚书,您也知道,在下与李尚书平时不合,但此关紧时刻,相必李尚书能够摒弃前嫌,并且李尚书资格老,皇上就算是不见我们,也会见李尚书一面的,之后您想办法进入后宫去请太后,如果太后能够出面,这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胤礼点点头,赶紧名人准备轿子,赶往刑部。又派人赶紧回了家,让福晋郭络罗氏赶紧进皇宫给太后请安,并且借机将事情说给太后听,吩咐完一切后,这才急匆匆的朝刑部赶去,其他人也各换朝服后,赶往皇宫。
“万岁爷!六部九卿各位官员想要求见万岁!”禀事太监跑进雍正的寝宫,雍正正在休息,听到这声禀报,知道这群人是为了什么而来,不由有些生气道:“朕的宫里出点什么情外面这些人都跟苍蝇一样嗅觉灵敏,传朕的旨意,身体欠佳,有什么事情让他们自行处理,朕无心见他们。”说完,躺在床上长长的叹了口气。
船体太监跑到殿外,高声道:“万岁爷有旨,大小事物任尔等总行处理,万岁身体欠佳,暂不理任何事物,不能见各位大臣,钦此!”并是太监说完,鄂尔泰上前一步道:“公公,请回禀皇上,就说六部九卿等官员有大事要禀报,求乞万岁开恩一面,臣等跪等面圣!”说完,有鄂尔泰领头,稀里哗啦跪倒了一片,传旨太监一看,只好又回到寝宫禀报。
雍正听说鄂尔泰领头,带领着六部九卿全部都跪在了午门外,气的连连咳了几声,原本刚刚红润的脸上有时一片煞白。“鄂尔泰仗着朕的宠幸,居然率领百官在午门外抗旨不尊,真是气煞朕也,来人,传朕旨意,将今天在午门外所有官员的名字记下,他们竟敢抗旨不尊,将他们全部绑在午门外,等待朕的旨意。”说完,又咳了几声。
传旨太监领旨后,赶紧急匆匆赶到午门外宣读圣谕,这时,有大内侍卫几十名全部走过来,将跪在这里的六部九卿全部五花大绑起来,但人人都毫无惧色。传旨太监笑声对鄂尔泰道:“尚书大人,万岁爷现在正在气头上,若是大人在这么强硬下去,恐怕没各位的好处,依我看各位达人还是认个错,各自回去吧。”
鄂尔泰冷笑一声道:“烦劳公公再给万岁爷传个话,就说鄂尔泰等人宁死也要保下宝亲王与果郡王,因为臣等知道,宝亲王与果郡王绝不会干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情,还请万岁明察。”说完,低下头再也不说一句话。
传旨太监见鄂尔泰等人如此坚决,只好回去再次禀报,雍正听完大发雷霆道:“好你个鄂尔泰,现在竟敢公然抗旨,并且还用性命威胁朕,你以为朕真的不敢杀你们吗?传朕旨意,将他们斩首!”雍正的话音刚落,就听一个老人的声音道:“老臣李卫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雍正一愣,而后才道:“门外的可是李卫李爱卿吗?”李卫道:“正是微臣。”雍正叹了口气道:“那你就进来吧。”李卫晃晃悠悠从寝宫外走进来,刚一进门,雍正冷声道:“李爱卿,朕知你为我大清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朕赐你随时入宫见朕,不是让你来烦朕的,你明白吗?
------------
第二十二章:太后出马
更新时间:2009-11-10
李卫进入皇宫为红利和弘赡求情,然而雍正皇帝却一口回绝了他,李卫笑了笑道:“皇上,老臣并不是来为二位王爷求情的,老陈只是想,大清江山就要葬送在老臣等人的手中,尽是感叹痛苦啊,老臣此次来,不过是想提前为皇上送终,也是老求死的。”
雍正听完李卫的话,不由笑了笑道:“李卫,如果朕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康熙五十六年进入仕途的吧?到现在也算是老臣了,朕赏识你,一直到现在,真都是很器重你,若是你也跟外面那些人一样的危言耸听,休怪朕无情。”雍正说完,冷冷的看着李卫。
李卫笑了笑道:“万岁,老臣并不是危言耸听,对于您自己的儿子,万岁爷比老臣更清楚,四阿哥弘历乃是圣祖康熙爷在世时就选定的皇位接班人,并且宝亲王生性温和,公正严明,五阿哥弘昼喜欢领兵打仗,乃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并且生性多疑,并不适合做皇帝,十阿哥弘赡,虽然年纪小,但敢作敢当,这点老臣在行不都已经听说了。”
雍正听到李卫说这些,尤其是再次听到弘历和弘赡的名字,冷哼一声,但李卫并没罢休,紧接着又说道:“万岁,三位阿哥虽各有缺点,但三人和起力来,相信咱们大清国肯定会越来越强盛,若是三斩其二,我相信,这大清国将不日而亡,到时候万岁怎么能对得起咱们大清国的列祖列宗啊!”
雍正听完李卫的话,气的怒发冲冠道:“李卫,朕念你乃是朝廷重臣,刚才的话你最好收回去,要不然,就凭你刚才的话就是大不敬,朕可以名正言顺的治你死罪。”李卫对于雍正的表现并不害怕,反而笑了笑道:“万岁,老臣此次来就没打算要活着回家,不过可惜啊,眼看大清国的国运到头,老臣却无能为力,老臣愧对圣祖康熙爷啊!”
李卫说完,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昂着头对雍正到:“万岁,请赐老臣一死。”雍正咬了咬牙,点点头道:“好啊,李卫,你以为朕不敢杀你,来人啊,将李卫捆了,推出午门,跟那些六部九卿一起侯斩。”雍正的话音刚落,就见从门外进来几个武士,不由分说,将李卫捆绑起来,李卫由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始终看着雍正。
“太后驾到!”一声传旨太监的喊声响起,雍正一惊。在寝宫里的太监等人顿时全部跪倒,就见好像众星捧月一样,许多宫女太监簇拥着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太太来到雍正寝宫,在场的所有人全部都跪了下来,包括雍正也是垂手站立在一边,老太太走到正厅中坐下,雍正首先一鞠躬道:“太后,皇儿给您请安了。”
其余的人们也都赶紧跪下,高声呼喊太后千岁。太后点点头,摆了摆手道:“都起来吧。”说完,看了看站立着的雍正道:“皇儿你也赶紧坐吧,哀家听闻做完你遇刺了,特地来看看你,怎么样?伤还好吧?”雍正点点头道:“烦劳额娘挂心了,皇儿只是受了点皮肉外伤,现在经过太医的诊治已无大碍。”
太后点点头,这时,有太监早已经将茶端上来,雍正亲自接过宫女手中的茶杯递给太后,太后接过手喝了一口放在茶几上道:“皇儿,哀家听闻这次可是女扮男装混进宫的是吗?”雍正点点头道:“是的额娘。”太后刚想要说话,猛地抬头看到了呗绑在一边,还没来得及推出去的李卫,赶紧惊呼道:“这不是李卫吗?怎么回事?”
雍正一愣,而后陪笑道:“额娘,儿臣正在处理政务,李卫欺下瞒上,并且对皇儿大不敬,儿刚想要治他的罪。”太后点点头,一脸疑惑道:“是吗?李爱卿,你做了什么事情将皇上惹怒成这个样子了?连你这个两朝老臣皇上都不放过你?”
李卫何尝不知道太后次来的目的,赶紧低头道:“太后,微臣的却是犯了大不敬,并且在言语上冲撞了万岁,臣罪当万死。”太后做一脸惊恐样道:“是吗?到底出了何事?哀家倒想听听,你是怎么个言语上冲撞了皇上。”
雍正坐在一边,看着李卫与太后一唱一和的玩着双簧,根本无可奈何,毕竟太后是自己的亲娘,自己以孝治天下,即使有再大的火气也不能当着太后的面发火,只好忍气吞声的一言不发。
李卫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太后听完更是“大吃一惊”。“皇上,弘历和弘赡居然能干出这等事情来?简直太令哀家失望了,哀家原本非常宠爱的弘历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情,哀家也甚为惋惜,不过皇儿应该知道,大清祖训,后宫女子不得言论朝政,不过这后宫家事可就有我这个老太太做主了,这也是祖宗的规矩,这个你不能不知道吧?”
雍正站起来道:“额娘,这个孩儿怎能不知,只是听说您最近凤体欠安,所以没让人惊动您老人家,而且弘赡与弘历两个犯的是杀驾弑父之罪,孩儿觉得这应该是朝廷大事。”太后听完雍正的话,脸色立即冷了下来道:“皇儿,请问弘历与弘赡两个人是不是你的儿子?”
雍正一愣道:“回额娘,他们两个的确是皇儿的儿子。”太后点点头道:“这就好,既然他们是你的亲儿子,又是在后宫出的事情,并且按照祖宗规定,他们现在既是大清国国亲,也是哀家的亲孙子,于情于理你也要讲事情交给哀家处理不是吗?”
太后的话句句是强词夺理,但雍正此时却不敢狡辩,赶紧站起来道:“额娘教训的是,儿臣这就将弘赡弘历两个人交给太后发落。”说完,对身边的传旨太监道:“速速去宗人府,将弘赡与弘历带到朕的寝宫来。”“嗻!”传旨太监赶紧抄宗人府跑去。
此时的弘赡因为被苏培胜一顿鞭打早已经摇摇欲坠,如果不是在木桩上被困得好像个麻花,早就倒在地上了。弘历此时虽说没有挨打,但刚才气怒攻心,将好好的宝亲王也是弄得头昏眼花,再加上因为捆绑的太紧气血不流通,现在的弘历已经没有刚进来是的那股戾气了。
苏培胜坐在椅子上,手持着皮鞭看着两个人,嘿嘿笑道:“二位王爷,如果你们再不画押的话,下场就跟刚才那个女人一样,可别怪我手毒心黑。”说完,朝另一名太监使了个眼色,太监将两副夹板拿了过来,扔在两人面前,弘赡此时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因为刚才一顿鞭打,衣服早已经成了一丝一缕,又加上苏培胜让人泼了一头冷水,现在的弘赡已经发起了高烧。
弘历则看着眼前的弘赡,心中顿时怒气倍增,大声叫道:“皇阿玛,儿臣冤枉啊!”苏培胜冷笑两声道:“还喊冤枉,来人,给他们上夹板。”苏培胜的话刚落,就见几名狱卒太监将地上的加班拿起来,朝着两个人的手上套去,就听苏培胜一声令下,几名太监开始用力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