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一行人就到了静国公府。
车停在静国公府的大门口,杜熙月透过窗纱的小缝见一个守门的小厮拿了垫凳放在马车旁,然后两个华冠丽服的婆子走过来,站在垫凳旁。
这时,周福荃家的掀开车帘,秉道:“大奶奶,到静国公府了。”
大奶奶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第一个出去了。
“您慢着。”两个婆子搀扶着大奶奶下车,等大奶奶站稳了,才转过身来。
杜熙月和大姑娘学着大奶奶的样,一个接一个从车上下来。最后下车的是秋棠和含巧,然后周福荃由一个年级稍长的仆人带路,把马车牵到东面偏院的马厩房去。
静国公府——一块墨汁饱满,龙飞凤舞的雕金古匾,横跨门楣,两头巨大的白玉狮子,足有两人来高,洁白如玉,狮目圆瞪,点有朱漆,仿佛正瞪视向前,竟然如同真狮般骇人。
一切如旧,此番景象,和她前世中经过的一模一样,竟无任何不同之处。
今儿也算故地重游了…杜熙月自嘲地想,又听见一位婆子低声下气对大奶奶说:“还请各位稍等。”就见从西角门那边走出几个小厮抬着三台轿子,大奶奶由两位婆子们服侍上轿、含巧则学着秋棠的样子为二姑娘打帘子。
杜熙月坐进轿子里,环顾了里面的装饰,红缎作帏,辅以垂缨,倒有种浓厚的闺阁气息。这样的待遇,她们在宁坤府是少有的。杜熙月想起刚才大姑娘在正门膛目结舌的滑稽模样,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大太太向来只把大姑娘丢在榆萌苑不闻不问,要带她出来,八成是大奶奶的主意。
可大姑娘这等上不了台面,她不知道大奶奶有没有开始后悔…想到着,杜熙月觉得心里有些闷,就用手指将帏帘拨开一个极小的缝,朝外望去,只见挨着灰白石板的路面是粉得雪白的墙壁…似乎路上也没什么人走过。
杜熙月看了会,挺直了身子又坐回原位,开始闭目养神,她脑海里关于前世静国公府的记忆也逐渐清晰起来…
一行人又走了一小会,在垂花门前落轿。
“二姑娘,慢点。”含巧学得有模有样,一边打着帘子,一边轻声提醒道。
杜熙月出了轿门,抬头看了看垂花门上悬于中柱穿枋,刻有花瓣莲叶的五彩木雕,微微一笑。所谓“葬礼”不过是个噱头,静国公府根本不会为了一个庶女出生,嫁到府里还不满一年就自缢的小媳妇大操大办。二太太曾说过,大户府邸最忌讳吊死的人,更何况成为新帝登基后新派势力的静国公——他可是挤进官场名流的一支新秀。
二太太的目的再明显不过,现在就算是生于钱塘望族的徐家也得看静国公府的脸色,至于续弦的事恐怕也不是徐家再从家中众多女儿里挑一个送上门就完事的,一切还得静国公府的说了算。
于是社火后一连几天,静国公府门庭若市。可二太太认为二老爷为官多年,又任礼部右侍郎正三品,当初宁坤府正风光时,静国公不过是个四品的通政司副使,要不是机运好在几个皇子间押对了宝,哪有今天这样的风光。所以大奶奶闹了几天脾气拖延了去静国公府的时间,二太太也没多问。
再等大奶奶带着杜熙月一行人去拜访的时候,静国公府的热闹劲已经过去大半。
大姑娘下轿后还在东张西望,大奶奶就跟着两个婆子进了垂花门,杜熙月轻咳了一下,跟着大奶奶鱼贯进了门。秋棠机灵,拉了大姑娘的衣袖,提醒她赶紧跟上。
跨过垂花门,两侧是抄手游廊,廊檐下挂着一排鎏金镂空雕花的小球,缀着缨红的苏柳,游廊尽头的台阶上坐着一个穿红着绿的丫鬟,一见她们来,便忙着笑迎上来福礼:“方才我家二奶奶还念着呢,可巧就来了。”
大奶奶笑道:“怎么没见你家二奶奶出来迎接我们?”
丫鬟给一旁的婆子使了个眼色,见两人退下,又笑盈盈地答道:“我家奶奶说这不是说话的地儿,她在花园亭子那边备了果子糕点等着杜大奶奶过去。”
“你倒是在你家奶奶身边变得越来越伶俐了。”大奶奶掩面一笑。
“承蒙杜大奶奶夸奖,还请奶奶、姑娘们这边走。”丫鬟笑着应道,站到一旁做了“请”的手势。
看这丫鬟接物待人的习性倒和冬梅有几分相似…杜熙月在一旁抬睑飞快地睃了眼大奶奶。
大奶奶睨了丫鬟一眼,没再说话,眼里却流露出不悦的神情。
“杜大奶奶,我家奶奶念你好几天了。”那丫鬟边走边回头说道。
大奶奶哂笑:“那也没见她过来看看我。”
话音刚落,杜熙月又听见秋棠在后面小声对大姑娘说:“大姑娘,前面带路的是大房二奶奶的贴身丫鬟柏莲。”
大姑娘哼了一声:“要你多嘴。”
这句话声音大了些,引得大奶奶和柏莲侧目。
大姑娘吓得赶紧低下头,秋棠则走慢一步,把脸隐没到大姑娘背后。
这样的性格,大太太如何会喜欢…杜熙月在心里苦笑,轻摇了下头。她不知道前世她死后,大姑娘和四姑娘最后嫁得如何…可依照大姑娘现在的脾气,就算能找个不错的人家出嫁,也未必能受婆家的待见。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杜熙月不免在心里感叹,又想到被大姑娘处处刁难的秋棠,微叹口气。
秋棠能做到现在这样,真是难得。
-----------------------------------------------------------------------------
正文 第三十章 初遇(上)
杜熙月心里想着,脚步却一刻也不敢慢下来,她跟着大奶奶穿过三、四道月拱门直到了后花园,才听见带路的柏翠开口笑道:“杜大奶奶,看我家奶奶多念着您,还没等您过去,她就到门口迎您来了。”
她顺着大奶奶的目光抬眼看去,只见一个穿着玉色底樱草纹样撒花窄袖褙子,清荷色长罗裙二十岁左右的女子娉娉婷婷地站在花丛里,脸上带着浅浅笑容,那份婉约是在场所有女眷所不及的。
柏翠上前屈膝福礼:“二奶奶,杜大奶奶来了。”
那女子满意地点点头,绕过花圃走过来拉着大奶奶的手笑道:“湘秦,前几日我就收到宁坤府送来的信,信上说你要来,我等了好几天,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老太太还派人送信来了?”大奶奶装作一脸不知的表情,又应和着笑道,“我家老太太、二太太对你们府里的事可是上心,见我没来,前两日还催我来着。”
大奶奶说得自然,可细听下,有些玄妙。
话里只提到老太太、二太太,就没说到大太太…老太太自不必说,可大房、二房相比起来,就算大太太在府里没有出力,对外也应附带上大太太的称呼才对。
可自始自中,大奶奶连“大太太”三个字提都没提过,看来大太太在外名声果然不如二太太。
杜熙月又暗暗观察眼前这位静国公府的二奶奶。
“你家那位老祖宗最有心了,我婆婆都说我家老太太是没老祖宗那个福气,还没见到儿孙满堂就逝了。”二奶奶说着,眼角有些湿润,似乎对未提及大太太也并不在意。
大奶奶忙打住话题:“你说这些作甚?我今儿来,给你带来两个妹妹认识一下。”说着,给杜熙月和大姑娘使了个眼色。
杜熙月上前了一小步,对上二奶奶明媚的眸子,颔首微笑,一旁的大姑娘也连忙学着杜熙月的模样,低了低头。
“两姑娘倒是越长越标致了。”二奶奶笑道。
“这是自然。”大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上前挽着二奶奶的胳膊,道“老太太说了,我家姑娘还得靠婉娘你多操操心才是。”
二奶奶掩面而笑:“她们有你这个精明能干的嫂嫂,还需我这个外人?”
“你可别夸我,老太太在我面前可是一个劲地夸你的好,说我如何的不是,还让我多多学你呢!”大奶奶打趣道。
“你就爱贫嘴。”二奶奶低头一笑,姿态优雅。
“别光顾着笑,你就打算让我们一直站在这里闻香听鸟吗?”大奶奶朝脚边的苗圃看了看。
“当然不是。”二奶奶带着大奶奶边说边往前走。
杜熙月跟在柏翠身后,随着大奶奶一路往南。没多一会,看见一余绿茵下露出一个琉璃翠瓦的凉亭一角。
二奶奶指着笑道:“等会我们就去那边吃果子聊天。”
“你倒真会找地方。”大奶奶眼里多了份笑意。
“你现在难得来一次,我还能不好好招待你一番。”二奶奶笑着引得大奶奶朝亭子走去。
杜熙月和大姑娘刚要跟上去,就被柏翠拦住了,柏翠垂手笑道:“还请姑娘们跟我往这边走。”
杜熙月、含巧还有秋棠停下了,只有大姑娘望着渐行渐远的大奶奶的背影,问道:“大嫂这要去哪?”
“姑娘不必担心,我家奶奶不过是要找杜大奶奶说些体己话而已。”柏翠笑答道。
“可…”
不等大姑娘把话说出口,秋棠忙打断,面有难色道:“临出门前,我家大太太叮嘱过姑娘,凡事都跟在大奶奶身边,若这回去大太太问起来,我也不好向太太交差。所以还请柏翠姑娘通秉你家奶奶一声才好。”
大姑娘在一旁,一脸着急地点点头。
“这…”柏翠迟疑一下,“还请两位姑娘先跟我去那边碧纱阁坐会,我再去给我家奶奶回话。”
大姑娘见柏翠不通融,便悻悻地应了。
一行人正往碧纱阁走,忽然大姑娘大惊失色叫道:“我今天戴在手上的红瑚珠不见了!”
众人一愣,就见大姑娘急得团团转:“这怎么可好!这怎么可好!”
还是秋棠反应快,她连忙拉住大姑娘不慌不忙地说:“大姑娘莫急,你再好好想想,方才经过的地方。那珠子要是落在地面上会有响声,方才我们走在最后,什么都没听到,八成是掉到花圃。”
“也对!也对!我们赶紧去找找。”大姑娘一面说一面拉着秋棠沿路折了回去。
柏翠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又不好开口问,也跟了过去。
杜熙月和含巧被留在原地,相互看了一眼。
“二姑娘,我们怎么办?”含巧小声问道。
“还能怎么办?帮着大姑娘找呗。”杜熙月无奈笑了笑。
“你信大姑娘真的丢了珠镯吗?”含巧不死心,低声道。
信…她当然得信…杜熙月回想前世自己找不到最后傻乎乎跑到碧纱阁坐了半天等大姑娘一行人回来。当初她怎么就不知道好好感谢那个陪她一起找的人,顺便问问对方的姓名呢?
想到这,她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对着含巧说道:“我们也帮着去找吧。”
一转身,不过一射之地的距离,大姑娘和秋棠却不见踪影。
含巧嘟了嘟嘴:“我就知道大姑娘根本没丢什么珠镯。”
“别多想了,赶紧去找,免得被人知道笑话我们府里的姑娘连点团结心都没有。”杜熙月说着,回想前世走过的路,一路寻下去。
两人找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倒是裙边上沾了不少花瓣草屑。
“二姑娘,本来就没有的事,我们干嘛要做?反正她们又不在,我们找不找她们怎么知道?”含巧一边摘着裙上的草沫,一边抱怨道,“现在我们把衣裙都弄脏了,回去定要被二太太骂。”
杜熙月睨了含巧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弄脏了才证明我们真去找了。若是回去二太太问了,就如实回答。”
“二太太那么精明的人,怎么会信大姑娘的鬼话?”含巧叹了口气道。
杜熙月看着含巧眉头紧锁的样子,笑了起来:“你这丫头,现在心思越来越重,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除了二姑娘,还能跟谁…”含巧气鼓鼓的模样回道。
杜熙月“呵呵”笑出声来:“我可没教你贫嘴。”
“二姑娘就知道打趣我。”
话音刚落,就听见不远处有人问道:“谁在那?”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初遇(下)
杜熙月这才注意到,原先还是开阔石板路,不知何时已成了鹅卵石铺成的羊肠小径,左面灰瓦矮墙被一片茂盛青翠的竹林所取代。她抬头,就见一个穿着蓝布褂子小厮一脸机警的神情正打量着她和身边的含巧。
“二姑娘,我们还是回去吧…”含巧似乎被咄咄目光盯得有些害怕,往杜熙月身边靠了靠,拉着她的衣角小声说道。
回去?那怎么行…她们只是来找珠镯的,又没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何要走?何况,她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怎么能白白浪费了?
想到这,杜熙月轻捏了含巧的手一下,和颜悦色地安慰道:“你别怕,没事的。”
那小厮见杜熙月半晌没回话,粗着嗓子又问道:“来着何人?知不知道这是老爷们休息、议事的地方,还敢擅闯?”
不过一个家丁而已,仗着自己在静国公府就敢狗仗人势!杜熙月心里暗暗冷笑。面上不动声色,往前走了两步,朗声道:“我是宁坤府的二姑娘,方才陪你家二奶奶逛园子,不小心走散了,正要回碧纱阁等你家奶奶回来,还请这位小爷指个路。”
那小厮用狐疑的目光打量了杜熙月一番,见两人的裙摆沾着泥渍和碎花叶,露出不屑神情,道:“去去去!当我是傻子呢,宁坤府哪有你们这样衣冠不整的小丫头。”说着,又摆了摆手,蛮横道:“赶紧走,不然抓了你们去见老爷太太,到时可不是说一两句就完事的。”
含巧被唬住了,怯怯看了眼杜熙月,嗫喏道:“二姑娘,怎么办?他不相信我们…我们还是走吧…”
“走?为什么要走?”杜熙月斜睨了眼那小厮,提高声音道,“我们不过是为大姑娘来寻珠镯的,难道还成了贼?”
那小厮听出那话分明冲着他去的,挽起袖子:“嘿!你们还来劲是不?”正欲上前。
杜熙月的目光骤然变得凌厉起来,沉着声音道:“你方才不是说要抓我们去见你家老爷太太们吗?也好,当面对质也让你死得明白些。”
含巧不由一怔,她睃了眼面无表情的二姑娘,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挡在杜熙月面前,大声道:“就是!有本事你把我们抓去到你家老爷那问个明白,我家姑娘才不会平白被你们冤枉!”
小厮也不是糊涂人,见一个沉着冷静,一个理直气壮,尤其是那句“死明白些”,让他不由迟疑下来,便说:“你们来的方向就是碧纱阁那边,沿着这条路下去就是。这里是紫竹园,一般不允外来女眷踏入,赶紧离去。”语气倒缓和一些。
正说着,从小径的尽头一道小门内出来一个丫鬟,目无斜视地直直走到那小厮身边,一阵耳语。也不知那丫鬟跟小厮说了什么,就见小厮一脸正色地点了点头,一边回话一边对着杜熙月和含巧指指点点。
“二姑娘,他们说什么?”含巧退了两步,站在杜熙月身边悄声问道。
杜熙月摇了摇头,莞尔:“不知道。他方才不过唬你,给他一百个胆也不敢带我们去。”
可她心里,想得完全又是另一回事。她不用照镜子就知道自己和含巧的邋遢样,撇开衣裙不说,摊开原是白嫩的小手看看,已经脏兮兮的了。若不是有前世记忆,她还真不敢赌上一赌,就这副模样到静国公府的老爷太太们面前,回去还不被二太太打死…
“你们两个赶紧回去。”小厮说着,跟那丫鬟进了小门。
杜熙月回过神来,看着紧绷着脸的含巧,笑着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
含巧大概刚才被吓,又为大姑娘的事心情不好,现在一下子松懈下来,满心的委屈全涌了出来,竟然呜呜咽咽地哭起来,任凭杜熙月怎么安慰都止不住。
“请问是宁坤府的二姑娘吗?”
正在杜熙月不知该如何安慰含巧时,一个温润的嗓音在她身后响起。
难道是他来了?
杜熙月心里窃喜,转过身来没有说话,悄悄打量对面少年。
看上去大概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五官分明,眉如墨画,一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如三月和煦的阳光,嘴角微微上翘,有种时时给人微笑的亲切感。杜熙月眼角一跳。
这便是前世那个帮她一起找珠镯的人,即便是现世再见一次,杜熙月还是忍不住对他心生好感。
“是不是方才被那狗奴才欺负了?”那少年看着低泣的含巧,皱了皱眉头,走了过来。
杜熙月颔首,又轻拉一下含巧的袖子,提醒她有人过来了。
含巧轻“嗯”了一声,用手背擦了擦泪,一抬脸,手上的脏灰全抹在脸上了,留下五条清晰的**道。
杜熙月忍俊不禁,就连少年也忍不住“噗”的笑出声来。
原本凝结的气氛忽然变得轻松起来。
“方才那事是我兄弟对下人管教不严,还请二姑娘见谅才是。”少年面带歉意的神情笑道,“我听那小厮说,你们在找一串珠镯,不知道找到没有?”
杜熙月摇了摇头,垂下眸,道:“我和大姐跟着大嫂今儿过来看二奶奶的,二奶奶和我嫂子有话要说,原本要我们去碧纱阁等,哪知半途大姐突然发现她的红瑚珠的珠镯不见了。原本是有小丫头跟着一起找的,可不知道怎么就走散了。”
少年“哦”了一声,一副“原来是这样”的表情,又笑道:“下面是紫竹园,你大姐的东西肯定不会掉到那去。不如我们再一路找回去,也许是看漏了也不一定。”
“那有劳这位公子了。”杜熙月福礼,心里却暗笑,前世的情景又一模一样的再次发生了一遍。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那少年爽朗地笑起来。
说着,三人又折了回去,重新开始寻找。
“二姑娘,这公子倒像个好人。”含巧情绪平复下来,拉了拉杜熙月的衣袖,嘀咕道。
杜熙月“嗯”了一声,没再吭声,眼见又要回到刚才的大园子了,她还没问出对方的名字,让她心里不免有些着急。
前世她就装着这么一直找,最后到了碧纱阁也就分道扬镳了。原本没有的事,自然是找不到,可既然有人愿意帮忙,她为何不抓住这个机会给别人留个印象呢?当然在她现在这个年纪,没有几个姑娘敢主动和男子说话,也就是因为这样,在择姻上才显得被动,一切全由长辈做主…可二太太真会对她们上心吗?
杜熙月想到前世若不是念哥死了,二房哪里有隆哥的地位…一个庶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她们呢?
她望着刚才还愁容满面的含巧,现在却心情愉悦地在花丛中穿来穿去,心里一阵暗叹: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
“二姑娘,你快过来呀,这边的花真漂亮。”含巧在不远处朝她摇了摇手。
那少年望了眼含巧,又看向杜熙月,不好意思地笑起来:“我这边找了,没有看到。”
“那大概就没掉在这一带。”杜熙月哂笑道,可心里却对大姑娘这样只为着自己而想出来的这么个馊主意极为反感。
她们不过是徒劳做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既然如此,她为何不借这个事情为自己搏一把…杜熙月见含巧自顾自玩去了,才走到少年身旁。
“这位公子。”杜熙月顿了顿,笑道“小女杜熙月承蒙公子帮忙,还不知公子尊姓大名。如何称呼?”
“是杜姑娘,幸会幸会。我叫严辅莅,辅佐的辅,莅官的莅。”那少年背着阳光,笑得灿烂。
严辅莅?杜熙月在心里寻思了一遍,她想起三姑杜敏就是嫁给了严府大老爷。
难道他也是严家的…杜熙月不动声色把严辅莅打量一番,见他穿着并不奢华,便狐疑道:“我记得静国公府姓简,不姓严。公子莫不是…”
严辅莅也恍然大悟,道:“你是婶娘的娘家人?”
这一句话,让杜熙月确定眼前的这位少年就是严府的少爷,可是严辅莅到底是什么身份,她却不知…不过这些日后还可以慢慢打听。
想到这,她明快地笑道:“还真没想到,在这能碰见严府的人。”语气里带着羡慕。
严辅莅听见这话,眼中黯淡下来:“我常听婶娘说宁坤府如何之大,如何之好,我觉得严府连半点气魄都赶不上。”
看来三姑在严府是如日中天了,杜熙月心里冷笑,难怪二太太总说什么得了势,忘了本…现在她明白大概是指谁了…
杜熙月想着,淡淡一笑:“严公子别这么说,就从你名字来看,令尊还是希望公子将来莅任官职辅佐圣上。”
“杜姑娘,你不知道我父亲早几年就去世了。”严辅莅说这话时,转过身去。
杜熙月对着光,只看到严辅莅一个背影和地上拉长的身影,给人孤寂之感…
--------------------------------------
这两天实在抱歉,每天更新都很晚。因为家里发生些小事情,得处理,所以耽误了写作时间…小夜会注意勤更的。还请各位看官们多多包涵(鞠躬状)